2023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一、基础(24分)1.(4分)班级开展“无阅读,不青春”的读书活动。请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1﹣2题。①kāijuànyǒuyì,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春年少时甘于平庸,那么今后要想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只有书籍,能把①_____的空间和②_____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②xīmiè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③_____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④_____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载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词语填写在相应位置。①②(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四个填写到文中的横线上,正确的选项是。漫长辽阔智慧聪明丑恶糟糕A.①漫长②辽阔③聪明④糟糕B.①辽阔②漫长③智慧④丑恶C.①漫长②辽阔③智慧④糟糕D.①辽阔②漫长③聪明④丑恶2.(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分享会上,小鹏告诉大家,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写的。(把“写的”删去。) B.《三体》改编的电视剧里,连配角都演得栩栩如生,我不禁更加期待《黑暗森林》的电视剧版。(把“栩栩如生”改成“活灵活现”。) C.我喜欢《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书中孙少平等平凡人在无法忍受的苦难中始终保持着精神的高贵的原因。(把“的原因”放到“《平凡的世界》”后面。) D.书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须全都细读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读法。(把“有只须大体涉猎者”放到“有须全都细读者”前面。)3.(2分)班级组织“中学生发展更需要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的辩论会,请完成问题。作为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把辩论实施的大致安排完善。环节主要任务辩手分工时长立论(1)正方一辩↔反方一辩各约3分钟攻辩一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正方二辩↔反方二辩各约3分钟攻辩二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正方三辩↔反方三辩各约3分钟自由辩论轮流发言,强化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2)各约4分钟总结陈词对辩论进行总结正方四辩↔反方四辩各约4分钟4.(3分)你认为“中学生发展更需要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请选择一种观点,并列出一条支持该观点的理由。5.(2分)辩论会结束后,主持人展示了打乱顺序的六个词语,请你结合所示对联,回想对联知识,把这些词语排列成一副对联。打乱顺序的六个词语难为腹有诗书气候豪杰胸无点墨终成上联:下联:6.(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俗子胸襟谁识我?。(秋瑾《满江红》)(3),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4),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5)无限山河泪,!(夏完淳《别云间》)(6)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古诗文里,处处有中国的脊梁。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文天祥舍生取义,发出“,”(《过零丁洋》)的呐喊。二、阅读(48分)7.(13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试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tī),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选自《东坡志林•记六一语》)【丙】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略无慕艳意/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以中有足乐者/尝乘间以文字问之C.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水尤清冽D.盖身试此说之效耳/盖竹柏影也(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赠序。B.甲文作者讲述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向学。C.乙文“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的断句是错误的。D.丙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旷达的人生态度。(4)学有所成者,都有自己的学习之道。请从甲乙两文中,概括出3条有益于学习的办法。每文不少于1条。(5)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批注。选文语句阅读批注感悟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个“略无”,①他人锦衣玉食,宋濂不羡慕;风吹雨打也好,阳光照耀也罢,苏轼都能随遇而安。能如此,正应了甲文语句:②丙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个“也无”,更强调了顺境不骄,逆境不惧。8.(1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材料一】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阅读也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深圳2019﹣2021年各项阅读率变化测评内容2019年2020年2021年1)每周图书阅读率69.8%77.3%74.6%2)每周报纸阅读率35.1%53.8%45.3%3)每周期刊阅读率33.2%54.7%43%4)每周数字化阅读率98.6%99%100%(选自《2021年“书香深圳”测评报告》)【材料三】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是零散的信息,而非系统的知识。“三屏”(手机屏、平板屏、电脑屏)一直在不断蚕食我们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数字阅读因其便捷越来越普及,无论是在各种公共场合,还是在个人的闲暇时间,绝大多数人不是在用手机消遣或浏览,就是用其他移动终端在看片、玩游戏等,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在不断减少。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这样的知名人文学者都感叹说:“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一个手机族。”他说自己40岁以前看的都是纸质书,是标准的“书本族”,但2000年以后,渐渐习惯网上阅读,有了微博,后来又有了微信,“一开始也是觉得好玩,渐渐发现自己离不开手机了”。这样的生活让许纪霖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他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了读书的时间。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读屏”还是“读书”,而是“读屏”带给我们的是什么。许纪霖认为微博、微信上的内容大多是“信息快餐”,90%的内容看完就忘。为了记住10%的东西,而浪费90%的时间,这样做真是不值得。传统的读书人大抵都有同感。读屏无疑是一种轻松的、休闲的、浅表的碎片化阅读,通过微博、微信阅读到的基本属于资讯而非知识。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即便是某些知识性内容在新媒体上呈现出来时,人们也会自觉地将其进行资讯化、碎片化处理,其内在的体系、自身的逻辑往往被肢解或解构。有专家指出,书本这种传统的阅读方式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性知识,这正是阅读的应有之义。而与数字阅读相伴而生的是知识的碎片化、资讯的零碎化,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文化如何积累、如何传承已成问题,更为危险的是靠各种破碎的知识和资讯“拼凑”起来的没有世界观的“三观”,乃至连表达方式都是破碎的,其危险性毋庸置疑。数字阅读的普及,_______(选自《光明日报》)【材料四】如何更好推广“深阅读”?以全民阅读推动“深阅读”。在全民阅读已经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应积极推广“深阅读”理念,引导读者把书拿起来、读起来,进行深度阅读,在全社会营造出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风气。对于青少年的阅读,我们可以依据这个年龄层的心理,为他们做好分类阅读指引的工作,多给他们推荐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的书籍供其阅读,不断扩展和提升他们的阅读层次和格局,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滋养。以新媒体、新技术助力“深阅读”。阅读“深”“浅”的核心在于对待阅读的态度,事实上,新媒体、新技术同样也可以为“深阅读”提供重要技术条件,我们要充分将新媒体、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便捷性运用到“深阅读”过程中,丰富“深阅读”的阅读体验,加强“深阅读”的阅读效果,不断提升“深阅读”的阅读质量。(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2021年深圳周图书、报纸、期刊阅读率比之前低,并不意味深圳深度阅读水平在下降。B.数字阅读因手机屏、平板屏、电脑屏越来越便捷普及,让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不断减少。C.许纪霖教授认为微博、微信上的内容大多是“信息快餐”,不值得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D.阅读“深”“浅”的核心在于对待阅读的态度,新媒体也能为“深阅读”提供重要支持。(2)阅读材料三的划线段落,按照图表提示完善论证过程。(3)请用上材料一中的关键词“深阅读”和“浅阅读”,给材料三最后的横线处,拟写一句总结性的结尾。(4)如何在“三屏”上进行“深阅读”?材料四提出了几个可以实施行动的方向。请根据材料一中对“深阅读”的介绍,给自己的“深阅读”生活提出一条可行的具体建议。如果你已经在“三屏”上开始了“深阅读”,也可以选择谈谈你的具体做法。9.(16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拾馒头的父亲莫言①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将来坐办公室就不用下地种田了。②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③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④猪渐渐长得大起来,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了个精光,亲戚送给我们家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筹莫展。有一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⑤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⑥我是一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甭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⑦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才说:“我去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的”。我的泪就落下来。对不起了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呀!⑧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⑨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的成绩排在了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文章,一下子名声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我父亲来一趟。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⑩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⑪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在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焉焉呆呆,心里冰凉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⑫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老师,这是我爹”。⑬掌声一下子如潮雷动……⑭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⑮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菜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⑯1997年的金秋九月,父亲送我来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1)为了更好地梳理文章情节,感悟情感变化,有同学读后制作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理解。主要情节建议父亲拾馒头剩饭求父亲不再拾馒头剩饭③冲出教室拉父亲进来参加家长会父亲情感体现高兴②脸色难看④“我”情感体现①落泪心凉不再自卑Ⅰ通读全文,从文章的相应段落中概括词语填写在上面表格的①﹣③处。Ⅱ上面表格中④处,有同学认为用“喜极而泣”好,有同学认为用“喜笑颜开”好。你觉得用哪个词更好?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喜极而泣:由于高兴到了极点而哭泣,形容非常高兴。喜笑颜开:形容十分高兴,满面笑容的样子。(摘自《新华成语词典》)(2)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⑪自然段中的划线语句。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3)文题是“拾馒头的父亲”,但父亲拾起的不仅仅是馒头,联系文章内容,你认为父亲还帮我拾起了什么呢?(4)文章的最后写到“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请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具体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8分)按要求完成问题。(1)请根据名著内容,按表格所给示例填空。名著及作者原著选段人物人物评价《儒林外史》吴敬梓“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学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要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贤弟”指:②由勤奋好学、忠厚的孝子,变成了虚伪狡诈、自私的忘恩负义者。《简•爱》①“难道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了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我”指:简•爱③(2)鲁迅盛赞《儒林外史》在讽刺艺术上“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请阅读下面的选段,结合对王监生的人物形象塑造,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笔法。“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意为不用贬义词语,运用某种特定的表现手法,在平静的叙述描写中,让反面人物的丑态跃然纸上。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三、写作(45分)11.(45分)根据要求,完成作文。我的力量或许是有限的,汇入团队中,就是无限的;我的力量或许是渺小的,在关键的时候,也能是巨大的。力量不只是力气,更是智慧,是爱,是梦想……有了精神的小屋,才盛得下喜怒哀乐、起伏顺逆,输得出力量。请以“我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出现影响评分的个人信息,如人名、校名、地名。

2023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24分)1.(4分)班级开展“无阅读,不青春”的读书活动。请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1﹣2题。①kāijuànyǒuyì,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春年少时甘于平庸,那么今后要想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只有书籍,能把①_____的空间和②_____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②xīmiè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③_____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④_____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载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词语填写在相应位置。①开卷有益②熄灭(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四个填写到文中的横线上,正确的选项是B。漫长辽阔智慧聪明丑恶糟糕A.①漫长②辽阔③聪明④糟糕B.①辽阔②漫长③智慧④丑恶C.①漫长②辽阔③智慧④糟糕D.①辽阔②漫长③聪明④丑恶【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kāijuànyǒuyì”应写作“开卷有益”;“xīmiè”应写作“熄灭”。(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辽阔”形容空旷而宽广。“漫长”形容时间或道路长得看不到尽头。形容空间,使用“辽阔”恰当,形容时间,使用“漫长”恰当。“智慧”指迅速地正确认识、判断和发明、创造事物的能力。“聪明”形容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与“愚昧”相对应的应该是“智慧”。“丑恶”形容丑陋恶劣。“糟糕”形容指事情、情况很坏。与“美好”相对应的应该是“丑恶”。故选:B。【解答】答案:(1)①开卷有益②熄灭(2)B2.(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分享会上,小鹏告诉大家,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写的。(把“写的”删去。) B.《三体》改编的电视剧里,连配角都演得栩栩如生,我不禁更加期待《黑暗森林》的电视剧版。(把“栩栩如生”改成“活灵活现”。) C.我喜欢《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书中孙少平等平凡人在无法忍受的苦难中始终保持着精神的高贵的原因。(把“的原因”放到“《平凡的世界》”后面。) D.书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须全都细读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读法。(把“有只须大体涉猎者”放到“有须全都细读者”前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解答】ABD.正确。C.有误,句式杂糅,应改为:我喜欢《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书中孙少平等平凡人在无法忍受的苦难中始终保持着精神的高贵。故选:C。3.(2分)班级组织“中学生发展更需要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的辩论会,请完成问题。作为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把辩论实施的大致安排完善。环节主要任务辩手分工时长立论(1)正面陈述观点正方一辩↔反方一辩各约3分钟攻辩一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正方二辩↔反方二辩各约3分钟攻辩二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正方三辩↔反方三辩各约3分钟自由辩论轮流发言,强化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2)正方↔反方各约4分钟总结陈词对辩论进行总结正方四辩↔反方四辩各约4分钟【分析】本题考查辩论。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解答】流程分为四阶段:1、开篇立论:由正反双方一辩发言表明立场,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2、攻辩环节: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3、自由辩论:正反方辩手自由轮流发言;4、结辩:正反双方四辩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综上可知,第一空为:正面陈述观点;第二空根据题干格式为:正方↔反方。答案:(1)正面陈述观点(2)正方↔反方4.(3分)你认为“中学生发展更需要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请选择一种观点,并列出一条支持该观点的理由。【分析】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述。解答此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言简意赅地阐述理由。可从纸质阅读、电子阅读的利与弊的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成理即可。【解答】答案:示例一:中学生发展更需要纸质阅读。纸质阅读有利于保护眼睛,便于进行深入阅读,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示例二:中学生发展更需要电子阅读。在手机上、电脑上阅读更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5.(2分)辩论会结束后,主持人展示了打乱顺序的六个词语,请你结合所示对联,回想对联知识,把这些词语排列成一副对联。打乱顺序的六个词语难为腹有诗书气候豪杰胸无点墨终成上联:胸无点墨难为气候下联:腹有诗书终成豪杰【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据此要求,再结合示例,可组成对联如:胸无点墨难为气候;腹有诗书终成豪杰。【解答】答案:上联:胸无点墨难为气候下联:腹有诗书终成豪杰6.(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5)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古诗文里,处处有中国的脊梁。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文天祥舍生取义,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呐喊。【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长烟落日孤城闭(2)英雄末路当磨折(3)杏花疏影里(重点字:疏)(4)一抹晚烟荒戍垒(重点字:垒)(5)谁言天地宽(6)千树万树梨花开(7)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字:雕)(8)奉命于危难之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阅读(48分)7.(13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试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tī),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选自《东坡志林•记六一语》)【丙】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B。A.略无慕艳意/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以中有足乐者/尝乘间以文字问之C.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水尤清冽D.盖身试此说之效耳/盖竹柏影也(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赠序。B.甲文作者讲述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向学。C.乙文“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的断句是错误的。D.丙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旷达的人生态度。(4)学有所成者,都有自己的学习之道。请从甲乙两文中,概括出3条有益于学习的办法。每文不少于1条。(5)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批注。选文语句阅读批注感悟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个“略无”,①“略无”意思是丝毫没有,整句意思是丝毫都没有羡慕的想法,表现了作者求学的艰苦和专心,现身说法,更好地激励马生。他人锦衣玉食,宋濂不羡慕;风吹雨打也好,阳光照耀也罢,苏轼都能随遇而安。能如此,正应了甲文语句: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丙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个“也无”,更强调了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分析】译文:甲: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乙:昔年,孙莘老认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这是欧阳先生拿他尝试的经验告诉他人,所以特别耐人寻味。丙: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一点也没有。B.因为/拿。C.特别,更加。D.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故选:B。(2)本题考查翻译。①重点词:以,因为;不若,不如。句意: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②重点词:术,方法;唯,只。句意: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3)本题考查说法的分析。ABD.正确。C.句意: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所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的断句是正确的。故选:C。(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甲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句作者求学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难,由于自己不怕各种艰难,勤苦学习,所以终于学有所成。由此可知,学习要不怕环境的艰难,要有毅力;要专心努力。乙文结合“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句可知,学习要勤奋。(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①“略无慕艳意”的“略无”意思是丝毫没有,整句意思是丝毫都没有羡慕的想法。结合“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句可知,表现了作者求学的艰苦和专心,现身说法,更好地激励马生。②甲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句的意思是: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体现了作者人锦衣玉食,宋濂不羡慕;风吹雨打也好,阳光照耀也罢,苏轼都能随遇而安的特点。答案:(1)B(2)①句意: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②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3)C(4)学习要不怕环境的艰难,要有毅力;要专心努力;学习要勤奋。(5)①“略无”意思是丝毫没有,整句意思是丝毫都没有羡慕的想法,表现了作者求学的艰苦和专心,现身说法,更好地激励马生。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8.(1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材料一】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阅读也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深圳2019﹣2021年各项阅读率变化测评内容2019年2020年2021年1)每周图书阅读率69.8%77.3%74.6%2)每周报纸阅读率35.1%53.8%45.3%3)每周期刊阅读率33.2%54.7%43%4)每周数字化阅读率98.6%99%100%(选自《2021年“书香深圳”测评报告》)【材料三】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是零散的信息,而非系统的知识。“三屏”(手机屏、平板屏、电脑屏)一直在不断蚕食我们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数字阅读因其便捷越来越普及,无论是在各种公共场合,还是在个人的闲暇时间,绝大多数人不是在用手机消遣或浏览,就是用其他移动终端在看片、玩游戏等,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在不断减少。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这样的知名人文学者都感叹说:“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一个手机族。”他说自己40岁以前看的都是纸质书,是标准的“书本族”,但2000年以后,渐渐习惯网上阅读,有了微博,后来又有了微信,“一开始也是觉得好玩,渐渐发现自己离不开手机了”。这样的生活让许纪霖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他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了读书的时间。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读屏”还是“读书”,而是“读屏”带给我们的是什么。许纪霖认为微博、微信上的内容大多是“信息快餐”,90%的内容看完就忘。为了记住10%的东西,而浪费90%的时间,这样做真是不值得。传统的读书人大抵都有同感。读屏无疑是一种轻松的、休闲的、浅表的碎片化阅读,通过微博、微信阅读到的基本属于资讯而非知识。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即便是某些知识性内容在新媒体上呈现出来时,人们也会自觉地将其进行资讯化、碎片化处理,其内在的体系、自身的逻辑往往被肢解或解构。有专家指出,书本这种传统的阅读方式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性知识,这正是阅读的应有之义。而与数字阅读相伴而生的是知识的碎片化、资讯的零碎化,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文化如何积累、如何传承已成问题,更为危险的是靠各种破碎的知识和资讯“拼凑”起来的没有世界观的“三观”,乃至连表达方式都是破碎的,其危险性毋庸置疑。数字阅读的普及,_______(选自《光明日报》)【材料四】如何更好推广“深阅读”?以全民阅读推动“深阅读”。在全民阅读已经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应积极推广“深阅读”理念,引导读者把书拿起来、读起来,进行深度阅读,在全社会营造出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风气。对于青少年的阅读,我们可以依据这个年龄层的心理,为他们做好分类阅读指引的工作,多给他们推荐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的书籍供其阅读,不断扩展和提升他们的阅读层次和格局,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滋养。以新媒体、新技术助力“深阅读”。阅读“深”“浅”的核心在于对待阅读的态度,事实上,新媒体、新技术同样也可以为“深阅读”提供重要技术条件,我们要充分将新媒体、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便捷性运用到“深阅读”过程中,丰富“深阅读”的阅读体验,加强“深阅读”的阅读效果,不断提升“深阅读”的阅读质量。(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A.2021年深圳周图书、报纸、期刊阅读率比之前低,并不意味深圳深度阅读水平在下降。B.数字阅读因手机屏、平板屏、电脑屏越来越便捷普及,让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不断减少。C.许纪霖教授认为微博、微信上的内容大多是“信息快餐”,不值得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D.阅读“深”“浅”的核心在于对待阅读的态度,新媒体也能为“深阅读”提供重要支持。(2)阅读材料三的划线段落,按照图表提示完善论证过程。(3)请用上材料一中的关键词“深阅读”和“浅阅读”,给材料三最后的横线处,拟写一句总结性的结尾。(4)如何在“三屏”上进行“深阅读”?材料四提出了几个可以实施行动的方向。请根据材料一中对“深阅读”的介绍,给自己的“深阅读”生活提出一条可行的具体建议。如果你已经在“三屏”上开始了“深阅读”,也可以选择谈谈你的具体做法。【分析】这是一组关于阅读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辨析信息;第二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第三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第四题考查提出建议。【解答】(1)A.有误,联系材料—中的“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可知,深阅读指向的是纸质经典书的阅读,所以2021年深圳周图书、报纸、期刊阅读率比之前低,这意味着深圳深度阅读水平在下降;BCD.正确。故选:A。(2)①本段首句直接提出观点:“三屏”(手机屏、平板屏、电脑屏)一直在不断蚕食我们阅读的空间和时间。②列举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这样的知名人文学者都渐渐离不开手机的实例,这是举例论证。③“他说自己40岁以前看的都是纸质书,是标准的‘书本族’,但2000年以后,渐渐习惯网上阅读”,四十岁以前与2000年以后形成了对比。40岁前是书本一族,2000年以后逐渐成为了手机一族。(3)联系第二段中的“数字阅读因其便捷越来越普及,无论是在各种公共场合,还是在个人的闲暇时间,绝大多数人不是在用手机消遣或浏览,就是用其他移动终端在看片、玩游戏等,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在不断减少”可知,因为数字阅读的普及,人们更加倾向并习惯于浅阅读,深阅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进行深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概括的结论明确,能体现数字阅读普及会导致“浅阅读”流行,“深阅读”退化的意思即可。示例:会让“浅阅读”更加普及,相应的,“深阅读”会逐渐消失。(4)学生的建议或做法只要可行,且能体现“三屏”(手机屏、平板屏、电脑屏)上的“深阅读”的要求即可。根据材料—中的“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可提出建议:在手机上下载可以做笔记与批注的应用程序,然后下载整本的经典电子书。反复阅读,并将自己的见解与感悟批注在相应位置。答案:(1)A(2)①“三屏”一直在不断蚕食我们阅读的空间和时间②举例③许纪霖教授40岁前是书本一族与之后成为手机一族进行对比(3)示例:会让我们不断滑向浅阅读,远离“深阅读”。(4)在手机上下载可以做笔记与批注的应用程序,然后下载整本的经典电子书。反复阅读,并将自己的见解与感悟批注在相应位置。9.(16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拾馒头的父亲莫言①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将来坐办公室就不用下地种田了。②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③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④猪渐渐长得大起来,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了个精光,亲戚送给我们家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筹莫展。有一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⑤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⑥我是一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甭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⑦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才说:“我去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的”。我的泪就落下来。对不起了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呀!⑧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⑨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的成绩排在了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文章,一下子名声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我父亲来一趟。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⑩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⑪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在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焉焉呆呆,心里冰凉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⑫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老师,这是我爹”。⑬掌声一下子如潮雷动……⑭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⑮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菜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⑯1997年的金秋九月,父亲送我来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1)为了更好地梳理文章情节,感悟情感变化,有同学读后制作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理解。主要情节建议父亲拾馒头剩饭求父亲不再拾馒头剩饭③求父亲不参加家长会冲出教室拉父亲进来参加家长会父亲情感体现高兴②喜悦消失脸色难看④用“喜极而泣”更好。此时的父亲,因为儿子流着泪在众人面前认下父亲,终于不再嫌弃他这样一个衣脏手糙、干着看似低贱的活儿的父亲,父亲内心高兴到极致,之前不能父子校园相认的委屈、落寞此时会一起宣泄出来,会和儿子一样流下眼泪。而“喜笑颜开”不能体现复杂情绪的一起宣泄。“我”情感体现①窃喜不已落泪心凉不再自卑Ⅰ通读全文,从文章的相应段落中概括词语填写在上面表格的①﹣③处。Ⅱ上面表格中④处,有同学认为用“喜极而泣”好,有同学认为用“喜笑颜开”好。你觉得用哪个词更好?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喜极而泣:由于高兴到了极点而哭泣,形容非常高兴。喜笑颜开:形容十分高兴,满面笑容的样子。(摘自《新华成语词典》)(2)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⑪自然段中的划线语句。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3)文题是“拾馒头的父亲”,但父亲拾起的不仅仅是馒头,联系文章内容,你认为父亲还帮我拾起了什么呢?(4)文章的最后写到“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请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具体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我”考上全县城最好的高中,父亲一边照顾“我”一边养猪谋生;饲料缺乏,“我”建议父亲去学校拾馒头;遭到同学嘲笑,“我”希望父亲不再去学校,父亲没同意,只是不再与“我”打招呼;“我”求父亲不参加家长会,但是,看到在教室窗外听家长会的父亲,“我”冲出教室拉父亲进来参加家长会;“我”顺利考上大学,也明白了父亲所说“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的道理。【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和词语运用。①结合第④段“有一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第⑤段“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可知,“我”建议父亲拾馒头剩饭,父亲高兴,“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②结合第⑥段“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甭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第⑦段“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可知,当“我”求父亲不再拾馒头剩饭,父亲的喜悦消失;③结合第⑨段“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我父亲来一趟。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第⑩段“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可知,“我”求父亲不参加家长会,父亲的脸色很难看。④结合第⑨段“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我父亲来一趟。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第⑩段“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第⑫段“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老师,这是我爹’”可知,“我”开始求求父亲不要参加家长会,父亲的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内心是很难过的,但终究没有对“我”说什么;但家长会时“我”改变了想法,冲出教室拉父亲进来参加家长会,作为父亲,因为儿子流着泪在众人面前认下父亲,终于不再嫌弃他这样一个衣脏手糙、干着看似低贱的活儿,他的内心应该是高兴到了极点,之前不能在校园相认的委屈、落寞此时会一起宣泄出来,会和儿子一样流下眼泪;再结合两个词语的释义“喜极而泣:由于高兴到了极点而哭泣,形容非常高兴”“喜笑颜开:形容十分高兴,满面笑容的样子”可知,此时应选填“喜极而泣”更合适,更能表现父亲此时极为高兴喜悦的心情。(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第⑪段的划线语句。“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分析,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我”在听家长会时的心理,“我”的内心非常希望自己的父亲不是农民,这样“我”就不用在学校感到难堪,这体现了我内心的自卑心理;可从词语使用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偏偏”本义为: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的发生,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含有凑巧、恰恰的意思。在句中两次使用,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父亲给自己带来的烦恼。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但正因为还是一个孩子,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虚荣。他当然希望父亲是一个体面的人,而不是一个拾馒头的农民。两个“偏偏”表现了此时我的自卑心理;可从句式角度进行赏析:这是一个感叹句。“啊”和“!”的使用,强烈地表达了“我”的内心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父亲不是农民,多么希望父亲不用在学校拾馒头,这样就不会让“我”感到难堪,这体现了“我”内心的自卑。(3)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拾馒头的父亲”,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表面含义指拾起的是馒头,结合文章的主题看,拾起的又不仅仅是馒头;结合第⑫段“天哪!父亲,我拾馒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第⑬段“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可知,“我”的父亲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却用自身的人格给了自卑的孩子一个再好不过的教育,从而让自己的孩子捡回人应有的自尊;结合第⑭段“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可知,父亲的教导让“我”明白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我”就能实现人生的进步,拾回自信。(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结合文章的最后“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可知,句子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在意别人的歧视,别人怎么看待你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努力奋斗,只要自己勤奋,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的,就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的。自己的经历示例:我当升上初中的时候,因为个子矮小总是被同学们嘲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均衡饮食和勤加锻炼来增长身高,改变同学们对我的看法。终于,在我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下,七年级过后,我的个子已经长到一米六几了!答案:(1)①窃喜不已②喜悦消失③求父亲不参加家长会④用“喜极而泣”更好。此时的父亲,因为儿子流着泪在众人面前认下父亲,终于不再嫌弃他这样一个衣脏手糙、干着看似低贱的活儿的父亲,父亲内心高兴到极致,之前不能父子校园相认的委屈、落寞此时会一起宣泄出来,会和儿子一样流下眼泪。而“喜笑颜开”不能体现复杂情绪的一起宣泄。(2)示例一: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在听家长会时,我内心多么希望自己的父亲不是农民,不用在学校让我难堪该有多好。体现了我内心的自卑。示例二:“偏偏”表示事实跟所期待的完全相反,反复使用,强调了“我”多么希望自己的父亲不是农民,不用在学校让我难堪该有多好。体现了我内心的自卑。示例三:这是一个感叹句。“啊”和“!”的使用,强烈表达了我多么希望自己的父亲不是农民,不用在学校让我难堪该有多好。体现了我内心的自卑。(3)我认为父亲还帮我拾起了自尊自信。我一直因为父亲在校园拾馒头的行为而烦恼、自卑。希望父亲从校园消失。但父亲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的同时,不让我感到难堪,独自承受被儿子嫌弃的痛苦。这让我受到良心的谴责,父亲在大雪天在室外默默听家长会的举动,让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无私,也让我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所想所做都是错的。我在父亲的感染下,终于在所有人面前坦然向大家介绍起父亲。这让我重拾自信自尊。(4)示例:我们不要在意别人的歧视,别人怎么看待你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努力奋斗,只要自己勤奋,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的,就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的。比如,刚上初中时,因为成绩较差,内心很自卑,总感觉许多同学瞧不起自己。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奋起直追,刻苦努力,最终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更多老师和同学的夸赞,自己也逐渐变得自信起来。10.(8分)按要求完成问题。(1)请根据名著内容,按表格所给示例填空。名著及作者原著选段人物人物评价《儒林外史》吴敬梓“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学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要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贤弟”指:②匡超人由勤奋好学、忠厚的孝子,变成了虚伪狡诈、自私的忘恩负义者。《简•爱》①夏洛蒂•勃朗特“难道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了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我”指:简•爱③由刚烈倔强、叛逆反抗的女孩成长为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女性。(2)鲁迅盛赞《儒林外史》在讽刺艺术上“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请阅读下面的选段,结合对王监生的人物形象塑造,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笔法。“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意为不用贬义词语,运用某种特定的表现手法,在平静的叙述描写中,让反面人物的丑态跃然纸上。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