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26分)1.(7分)学校开展主题为“走进新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下列题目。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的历史犹如一幅画卷由新闻报道徐徐展开: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让多少翘首以盼的华夏儿女欢欣鼓舞;2012年,浩瀚的渤海某海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那惊天一着(),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juān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2017年,国行公祭日之长鸣警钟zhènlóngfākuì,让一切罪恶灵魂无处遁形……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了解身边事,吸取经验教训,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锐不可当②惊天一着③juānkè④zhènlóngfākuì(2)文中①②③横线处依次填入内容,衔接最恰当的应该是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3)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加以修改。2.(4分)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学校师生采取红歌联唱、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形式,向祖国母亲74华诞献礼。大多数同学表示欢迎,但是一部分同学认为活动形式老套没有新意,应该有更好的纪念方式。你作为校广播站小记者,想了解同学们对献礼活动的想法,将采访校团委朱书记和小华同学。请你参考题干中材料,分别拟写一个采访问题。采访朱书记:采访小华同学:3.(2分)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捷报频传。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20字以内的标题。财联社10月12日电,华为近期在芯片领域的突破引起了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的担忧,并引发了广泛关注。雷蒙多强调了对华为在芯片领域的出口管制需求,并提到了扩大商务部权力的限制法案。这表明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发展态势持谨慎态度,并试图通过法规措施来限制其在芯片领域的进展。雷蒙多还在听证会上提到了对华为新型智能手机的调查,但未透露调查的具体进展。据报道,华为的新手机使用了中芯国际最先进的7纳米麒麟9000s芯片,这引发了对华为和中芯国际被美国商务部列入贸易管制黑名单的担忧。标题:4.(3分)下列语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首的二、三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所以,作者不可以为了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而发挥想象来填补事实空隙。 C.新闻特写和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的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D.“比赛还没开始,他就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5.(10分)经典诗文自有诗意。请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读经典,赏美景。这里有苏轼笔下“①,②,盖竹柏影也”的澄澈月色,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③,④”的西湖早春动物的盎然生机。(2)读经典,立志向。这里有刘桢《赠从弟(其二)》中“⑤?松柏有本性”的坚贞志向,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⑥,⑦”的以比喻写江上云霞绮丽,江面水平如镜,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3)读经典,明道理。曹操在《龟虽寿》中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要有“⑧,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自强不息的意志;曹植在《梁甫行》中用“八方各异气,⑩”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二、阅读理解(46分)6.(15分)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丙】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⑤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注释】①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移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王绩辞官后隐居于东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负势竞上②窥谷忘反③日与对酌④虽刺史谒见(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②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野望》与《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中都体现了王绩怎样的志趣?请结合《野望》中具体语句进行分析。(5)如果王绩和吴均两人穿越时空相遇,是否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请结合《与朱元思书》《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两文语句具体分析。7.(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题目。材料一:《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一些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的“花样课间操”在网上引来颇多关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编排出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课间操,反弹琵琶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随着同学们一招一式的演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福建省不少中小学也进行了“花样”探索,“网红舞”“白鹤拳”“国学礼仪操”……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深受学生、家长青睐。材料二:①“花样课间操”是学习间隙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年龄阶段量身打造的特色课间操,将增强体魄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正是寓教于乐、以体育心的生动实践。“花样课间操”还有利于减少“小眼镜”和“小胖墩”的出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②融入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课间操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除了《舞美敦煌》,具有地域特色的体操还出现在许多地方的学校,比如四川绵阳的川剧韵律操,福建晋江的“高甲戏”“南拳”等。这些有益尝试不仅提升了课间操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③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丰富有趣的课间活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快乐放松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释放了学习压力,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情绪,为更有效地学习打下了基础。材料三:阳光中学拟在课间操时段推广武术操,特邀全校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你喜欢传统课间操吗喜欢不喜欢无所谓22%58%20%不喜欢传统课间操的原因形式单一枯燥不爱运动影响学习时间56%29%15%你喜欢课间做武术操吗喜欢不喜欢无所谓57%25%18%课间做武术操的意义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强身健体48%28%24%(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再现了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使人印象深刻。B.福建省不少中小学对“花样课间操”进行了探索,课间操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家长青睐。C.推行花样课间操,就能防止“小眼镜”和“小胖墩”出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绵阳的川剧韵律操、晋江的“高甲戏”等是将地域特色融入课间操的有益尝试。(2)阅读材料三,概括阳光中学学生对传统课间操和课间做武术操的看法。(3)我校有感于花样课间操带来的各种益处,学生处团委刘主任向你们征集开展何种花样课间操的建议。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我校生活实际,向刘主任当面提出一点建议。8.(13分)文学作品阅读。我的老师沈从文汪曾祺①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②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③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④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⑤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⑥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后来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新村,每星期上课,进城住两天。文林街二十号联大教职员宿舍有他一间屋子。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⑦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是借给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扉页上用淡墨签上“上官碧”的名字。谁借的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沈先生书多,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四部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社会学、人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道教史、陶瓷史、《髹饰录》《糖霜谱》……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⑧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⑨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⑩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散文•事件】(1)回忆性散文主要用典型事件来回忆人物。汪曾祺回忆了沈从文老师的诸多往事,请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散文•人物】(2)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常常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去评价过去的人和事。对于沈从文老师教创作的方法,汪曾祺是如何评价的?他为什么这样评价?【散文•情感】(3)回忆性散文往往饱含深情,请你品味下面句子中的情感。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散文•主题】(4)本文与《藤野先生》同为回忆“老师”的文章。请结合两文具体内容,阐述你对这类回忆性散文“写作意图”的认识。知识卡片:写作意图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即文字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9.(8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任务。阅读有方法学习有成效把握作品事实阅读纪实作品,首先要学会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1)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宣扬和评价,融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而瓦解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C.“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面骨凸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D.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明确作者立场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学会阅读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2)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其中,“赤匪”彭德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举一事例说明彭德怀的人物特征。领悟故事精神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从观点中辨别立场,最终,要从中收获启迪。(3)《红星照耀中国》一经问世,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引起轰动。海伦▪斯诺(埃德加▪斯诺的前妻)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当时像一道闪电,唤醒了中国人民。请选择下面的一个章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她这样评价的缘由。A.苏维埃社会(第六篇《红军在西北》)B.总司令被逮(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三、写作应用(45分)10.(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ㅤㅤ鲁迅先生收藏了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因为这些讲义中留存了许多珍贵的记忆。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记事本、作业本、纠错本、笔记本、日记本等,那些大大小小的本子上,记录着你的生活,寄托着你的情感,见证着你的成长,承载着你的梦想。请你以“那_____本上,满是回忆”为题,写一篇文章。ㅤㅤ要求:①补全题目;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26分)1.(7分)学校开展主题为“走进新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下列题目。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的历史犹如一幅画卷由新闻报道徐徐展开: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让多少翘首以盼的华夏儿女欢欣鼓舞;2012年,浩瀚的渤海某海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那惊天一着(),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juān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2017年,国行公祭日之长鸣警钟zhènlóngfākuì,让一切罪恶灵魂无处遁形……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了解身边事,吸取经验教训,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锐不可当dāng②惊天一着zhuó③juānkè镌刻④zhènlóngfākuì振聋发聩(2)文中①②③横线处依次填入内容,衔接最恰当的应该是A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3)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加以修改。【解答】答案:(1)①dāng②zhuó③镌刻④振聋发聩(2)A(3)示例: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身边事,了解世界,吸取经验教训,铭记历史。2.(4分)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学校师生采取红歌联唱、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形式,向祖国母亲74华诞献礼。大多数同学表示欢迎,但是一部分同学认为活动形式老套没有新意,应该有更好的纪念方式。你作为校广播站小记者,想了解同学们对献礼活动的想法,将采访校团委朱书记和小华同学。请你参考题干中材料,分别拟写一个采访问题。采访朱书记:朱书记,请问,学校为这次活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采访小华同学:小华同学,作为合唱主唱,你能谈一下参加活动的感受吗?【解答】答案:示例:采访朱书记:朱书记,请问,学校为这次活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采访小华同学:小华同学,作为合唱主唱,你能谈一下参加活动的感受吗?3.(2分)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捷报频传。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20字以内的标题。财联社10月12日电,华为近期在芯片领域的突破引起了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的担忧,并引发了广泛关注。雷蒙多强调了对华为在芯片领域的出口管制需求,并提到了扩大商务部权力的限制法案。这表明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发展态势持谨慎态度,并试图通过法规措施来限制其在芯片领域的进展。雷蒙多还在听证会上提到了对华为新型智能手机的调查,但未透露调查的具体进展。据报道,华为的新手机使用了中芯国际最先进的7纳米麒麟9000s芯片,这引发了对华为和中芯国际被美国商务部列入贸易管制黑名单的担忧。标题: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突破引发关注和担忧【解答】答案: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突破引发关注和担忧4.(3分)下列语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首的二、三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所以,作者不可以为了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而发挥想象来填补事实空隙。 C.新闻特写和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的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D.“比赛还没开始,他就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解答】ACD.正确。B.有误,传记要求真实,但在不违背真实的基础上,作者可以发挥想象来填补事实空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故选:B。5.(10分)经典诗文自有诗意。请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读经典,赏美景。这里有苏轼笔下“①月下如积水空明,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澄澈月色,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③几处早莺争暖树,④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西湖早春动物的盎然生机。(2)读经典,立志向。这里有刘桢《赠从弟(其二)》中“⑤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坚贞志向,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⑥月下飞天镜,⑦云生结海楼”的以比喻写江上云霞绮丽,江面水平如镜,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3)读经典,明道理。曹操在《龟虽寿》中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要有“⑧老骥伏枥,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自强不息的意志;曹植在《梁甫行》中用“八方各异气,⑩千里殊风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解答】答案:(1)①月下如积水空明②水中藻、荇交横(重点字:荇)③几处早莺争暖树④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啄)(2)⑤岂不罹凝寒(重点字:罹)⑥月下飞天镜⑦云生结海楼(3)⑧老骥伏枥(重点字:骥)⑨志在千里⑩千里殊风雨二、阅读理解(46分)6.(15分)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丙】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⑤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注释】①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移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王绩辞官后隐居于东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负势竞上凭借②窥谷忘反同“返”,返回③日与对酌每天④虽刺史谒见即使(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②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野望》与《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中都体现了王绩怎样的志趣?请结合《野望》中具体语句进行分析。(5)如果王绩和吴均两人穿越时空相遇,是否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请结合《与朱元思书》《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两文语句具体分析。【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①句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负:凭借。②句意: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③句意:每天与他对酌饮酒。日:每天。④句意:即使刺史求见。虽:即使。(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他的)性格简单而高傲,喜欢喝酒,(一次)可以喝尽五斗,自己写了《五斗先生传》。停顿为: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①重点字词: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绝,断。句意: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②重点字词:遂,于是;结庐,盖了茅屋;日,每天。句意:王绩喜爱他的真诚,于是在附近盖了茅屋居住与他交往,每天与他对酌饮酒。(4)本题考查诗歌和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王绩在《野望》中写“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把古代贤人伯夷和叔齐引为知己,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筛选,简要表达。吴均给朋友的信中写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体现了他寄情山水,鄙弃功名利禄的高洁志趣。王绩“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惬意于东皋,表现了他融入自然、远离世俗的人生追求。两人的爱好和志趣相似,所以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答案:(1)①凭借;②同“返”,返回;③每天;④即使。(2)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3)①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②王绩喜爱他的真诚,于是在附近盖了茅屋居住与他交往,每天与他对酌饮酒。(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5)可以。吴均给朋友的信中写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体现他寄情自然山水,鄙弃功名利禄的高洁志趣。王绩“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惬意于东皋,表现了他融入自然,远离世俗的人生追求。两人的志趣爱好相似,所以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7.(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题目。材料一:《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一些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的“花样课间操”在网上引来颇多关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编排出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课间操,反弹琵琶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随着同学们一招一式的演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福建省不少中小学也进行了“花样”探索,“网红舞”“白鹤拳”“国学礼仪操”……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深受学生、家长青睐。材料二:①“花样课间操”是学习间隙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年龄阶段量身打造的特色课间操,将增强体魄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正是寓教于乐、以体育心的生动实践。“花样课间操”还有利于减少“小眼镜”和“小胖墩”的出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②融入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课间操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除了《舞美敦煌》,具有地域特色的体操还出现在许多地方的学校,比如四川绵阳的川剧韵律操,福建晋江的“高甲戏”“南拳”等。这些有益尝试不仅提升了课间操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③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丰富有趣的课间活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快乐放松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释放了学习压力,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情绪,为更有效地学习打下了基础。材料三:阳光中学拟在课间操时段推广武术操,特邀全校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你喜欢传统课间操吗喜欢不喜欢无所谓22%58%20%不喜欢传统课间操的原因形式单一枯燥不爱运动影响学习时间56%29%15%你喜欢课间做武术操吗喜欢不喜欢无所谓57%25%18%课间做武术操的意义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强身健体48%28%24%(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再现了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使人印象深刻。B.福建省不少中小学对“花样课间操”进行了探索,课间操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家长青睐。C.推行花样课间操,就能防止“小眼镜”和“小胖墩”出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绵阳的川剧韵律操、晋江的“高甲戏”等是将地域特色融入课间操的有益尝试。(2)阅读材料三,概括阳光中学学生对传统课间操和课间做武术操的看法。(3)我校有感于花样课间操带来的各种益处,学生处团委刘主任向你们征集开展何种花样课间操的建议。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我校生活实际,向刘主任当面提出一点建议。【解答】(1)ABD.正确;C.有误,根据材料一“‘花样课间操’还有利于减少‘小眼镜’和‘小胖墩’的出现”可知,原文说的是“有利于减少”,而C项表述为“就能防止”,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故选:C。(2)根据材料三中的第一个图表“你喜欢传统课间操吗”的数据可知,喜欢传统课间操的学生仅占22%,而不喜欢的学生高达58%,还有2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传统的课间操。进一步分析图表“不喜欢传统课间操的原因”,56%的学生认为传统课间操形式单一枯燥,这是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再看图表“你喜欢课间做武术操吗”,有57%的学生表示喜欢,这超过了半数。而图表“课间做武术操的意义”则展示了学生们对武术操价值的认可,其中48%的学生认为可以弘扬武术精神,28%的学生认为可以传承传统文化,还有24%的学生认为可以强身健体。综上所述,阳光中学学生对传统课间操的普遍看法是不喜欢,认为其形式单一枯燥;而对于课间做武术操,则多数表示喜欢,并认为其具有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和强身健体的意义。(3)根据材料一可知,近年来“花样课间操”因其创意新颖、形式多样而受到广泛关注,这表明学校和学生对于传统课间操的单一形式有所厌倦,渴望有新的、更有趣的课间活动方式。结合我校生活实际,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带来多方面益处的课间操形式。材料二中“融入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课间操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并且提到了四川绵阳的川剧韵律操、福建晋江的“高甲戏”“南拳”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体操。这些例子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间操,不仅能增加课间操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材料三中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学生表示喜欢课间做武术操,这表明武术操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受欢迎程度。同时,问卷还显示学生认为课间做武术操的意义主要在于“弘扬武术精神”(48%)、“传承传统文化”(28%)和“强身健体”(24%),这些都是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积极因素。综上所述,结合我校生活实际和原材料内容,建议开展武术操作为花样课间操。这一建议既符合学生对新颖、有趣课间活动的需求,又能通过武术操的推广,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因此,向刘主任提出的建议是开展武术操作为我校的花样课间操。答案:(1)C(2)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传统的课间操,认为其形式单一枯燥;而对于课间做武术操,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他们认为这可以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和强身健体。(3)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开展武术操作为花样课间操。武术操既能弘扬武术精神,又能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强身健体,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同时,我校有较多的学生对武术感兴趣,开展武术操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8.(13分)文学作品阅读。我的老师沈从文汪曾祺①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②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③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④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⑤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⑥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后来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新村,每星期上课,进城住两天。文林街二十号联大教职员宿舍有他一间屋子。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⑦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是借给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扉页上用淡墨签上“上官碧”的名字。谁借的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沈先生书多,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四部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社会学、人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道教史、陶瓷史、《髹饰录》《糖霜谱》……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⑧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⑨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⑩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散文•事件】(1)回忆性散文主要用典型事件来回忆人物。汪曾祺回忆了沈从文老师的诸多往事,请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散文•人物】(2)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常常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去评价过去的人和事。对于沈从文老师教创作的方法,汪曾祺是如何评价的?他为什么这样评价?【散文•情感】(3)回忆性散文往往饱含深情,请你品味下面句子中的情感。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散文•主题】(4)本文与《藤野先生》同为回忆“老师”的文章。请结合两文具体内容,阐述你对这类回忆性散文“写作意图”的认识。知识卡片:写作意图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即文字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沈先生”为陈述的主体。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沈先生”做的几件事情。根据第①段“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可知,回忆的是沈先生关于教写作,写读后感很讲究的事;根据第②段“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可知回忆的是沈先生教创作,建议学生借鉴名家作品的事;根据第④段“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可知回忆的是沈先生经常帮助学生投稿,并承担邮费的事;根据第⑤段“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可知回忆的是沈先生亲自为学生抄写上课资料的事;根据第⑥段“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可知回忆的是沈先生善于谈天,且范围很广的事;根据第⑦段“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概括可得: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的事。(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根据题目要求可以找到第①②③段,都与沈先生教创作方法有关。如:第①段叙述“沈先生教写作,写读后感很讲究”,接着是他对沈先生写作方法的评价,“见解精到,文笔讲究”,寥寥几语,恰当好处地表现了对沈先生这种“写读后感很讲究”创作的方法的高度肯定和褒扬,评价很中肯。再如第②段叙述“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第③段是对此事的评价,也就是发表自己的议论,即“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这个评价,表现了汪曾祺对沈先生教授的“建议学生借鉴名家作品”创作方法的肯定和钦佩,并对现在的大学教学提出殷切希望。(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句子中的“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四十多年”,突出时间的久远,作者在相隔四十年后,还能如数家珍,对往事的记忆依然清晰,足见作者对沈先生印象之深,感触之深,影响之深远,表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触,和对沈先生深切怀恋、感激之情。(4)本题考查主旨。①本文作者回忆了沈先生用长篇读后感教写作、无偿帮助学生邮寄文稿、自己给学生抄写学习资料、把书无偿借给他人、为人无心机重感情、生活不讲究等事情,展现了一个教学、为人都非常优秀的沈先生形象,字里行间表露出对沈先生品行的敬佩,对沈先生无偿帮助之举的感激,以及四十多年后对沈先生的怀念之情。②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回忆性散文,回忆了自己作为弱国子民、身处异国他乡,被藤野先生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的事情,例如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等,让身处异国他乡、被一些日本青年歧视的作者感受到了温暖、关爱、尊重,进而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和敬仰之情。答案:(1)①沈先生教写作,写读后感很讲究。②沈先生教创作,建议学生借鉴名家作品。③沈先生经常帮助学生投稿并承担邮费。④沈先生亲自为学生抄写上课资料。⑤沈先生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⑥沈先生借给别人很多书,从来不记得。⑦沈先生读书杂,还喜欢在书后写题记。⑧沈先生善于谈天,且范围很广。⑨沈先生生活上极不讲究。(2)第③段“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这个评价表现了汪曾祺对沈先生的高度肯定和敬佩,同时也对现在的大学教学提出希望。(3)“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四十多年”,突出了时间之久,表明作者对沈先生印象之深,沈先生对作者影响之深远,表现了作者对往事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沈先生深切的感激、怀念之情。(4)示例:《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如添改讲义、纠正解削图、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裏脚等,同时也写了自己早年留学日本时的一段心路历程,文章的主题着重抒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和敬仰之情;《我的老师沈从文》也回忆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的一些往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沈先生的敬佩和怀念之情。由此可见,回忆性散文一般是通过作者的回忆来表现深厚的情谊,着重体现“他”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他”的感激、怀念。9.(8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任务。阅读有方法学习有成效把握作品事实阅读纪实作品,首先要学会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1)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宣扬和评价,融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而瓦解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C.“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面骨凸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D.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明确作者立场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学会阅读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2)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其中,“赤匪”彭德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举一事例说明彭德怀的人物特征。领悟故事精神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从观点中辨别立场,最终,要从中收获启迪。(3)《红星照耀中国》一经问世,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引起轰动。海伦▪斯诺(埃德加▪斯诺的前妻)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当时像一道闪电,唤醒了中国人民。请选择下面的一个章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她这样评价的缘由。A.苏维埃社会(第六篇《红军在西北》)B.总司令被逮(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文体知识及内容的辨析。解答此题,要了解相关作品的文体特点、主要内容,然后作出判断。ACD.正确;B.有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中国共产党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