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经济活动与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生成
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
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区域经济联系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矛盾与协调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矛盾与协调
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与政策主张
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持续性问题(亦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持续性问题是指,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社会活动,导致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被破坏,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所限制的“全球经济规模”被突破的状态。亦即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条件(大气、水、海洋、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种群等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导致人类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机问题。
不可持续性问题1、经济活动与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生成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工业化以来,加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作用的范围、强度、速度不断加大,从而使得“不可持续性问题”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从个别性的、局部性的、暂时性的问题发展到全域性、累积性、无所不在、日益加剧的问题。这些问题大体上可归为5类:
(1)全球性及跨越国境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消耗等;
(2)地球生态系统问题,如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3)土地问题,如农耕地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4)水资源问题,如河流及湖泊的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等过度开采和污染等;
(5)工业化、城市化环境问题,如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等。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生态足迹”概念人类经济活动规模扩展、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度,可以用“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来刻画。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占用地球生态系统的面积,包括地球生态系统为了处理人类经济活动的排放物、污染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要维持一定消费水平下的某一人口规模持续生存所必须占用的土地的面积,即为生态足迹。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时,即为“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经济活动超过了其生态环境承载力。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地球生态系统所能够承载的人口及其经济活动的程度。如果人类经济活动的程度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速度不超过再生的速度,自然环境的损耗不超过自净化能力的状态下),地球生态系统能够完好地运行和延续;如果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速度超过再生的速度,自然环境的损耗超过自净化能力的状态下),地球生态系统则无法完好地运行与延续。
目前,全球总生态足迹远远超过总生态环境承载力,1970-2022年,地球生产超载日(该年度超载日开始进入生态赤字状态)不断提前。从1970年的12月23日,1980年提前到11月3日,1990年提前到10月13日,2000年提前到10月4日,2010年提前到8月28日,2022年提前到7月28日,意味着自该日起其后5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在透支生态资源。全球整体生态赤字状态及其持续恶化趋势由此可见一斑。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不可持续性问题是由于人类过度经济社会活动而导致的,因此,任何促进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旦超出了一定限度,必然引发不可持续性问题。如:
(1)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资本投入一旦超过了某一限度,那么就不得不耗竭性地使用土地和自然资源,必然因超承载力而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2)以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需求一旦超过了某一限度,那么必然以透支后代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也必然导致地球生态系统无法完好地延续。
(3)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如果技术进步过快,会导致产业和产品过快地更新换代,将非必需品转化为必需品,而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过度损耗。过快的技术进步,必然存在技术对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将生态环境风险遗留给未来或后代人。
(4)经济主体间以竞争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过度的竞争,必然导致经济活动主体以成本外部化的方式把更多的成本转嫁由地球生态系统来承担。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因此,人类要想持续地传承下去,就必须有效解决不可持续性问题。要通过改变人类经济活动过度行为,保证生态可持续性所限制的全球经济规模不被突破,使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水、海洋、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种群等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保持持续稳定。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逻辑基础。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2、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
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为分界,1992年之前,可持续发展还只是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1992年之后逐步转化为行动纲领或行动。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行动的大致历程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森发表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共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首脑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并通过了作为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21世纪议程》,《21世纪议程》被认为是人类环境与发展探索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会议形成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文法案《京都议定书》。为达到限排目标,各参与公约的工业化国家都被分配到了一定数量的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配额。《京都议定书》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确立了全球环境责任分担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009年之后,历次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试图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形成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把全球气温升高限制在2℃以内2016年签署《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该协定以“国家自主贡献机制”(INDC)“只进不退锁定机制”(rachet)等为准则2022年,气候大会强调“落实”,最终通过决议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用语补偿气候脆弱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害。
中国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思想并付诸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行动的发展历程表明,全球社会逐步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共识:
(1)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规模不应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增长应有限度。全球经济规模有其限度,全球各主体的经济规模也必然有其限度。
(2)只有全球各主体采取共同的行动,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地球生态系统才有可能完好地延续。任何主体(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减少污染物废弃物排放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量(简称减排降耗)的责任。
(3)由于各经济主体发展历程不同,对于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对地球生态系统所应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公平”地分担责任是实现生态环境合作的前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任何主体间生态环境合作的基本准则。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3、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不是指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得以保障前提下的发展。实质是:给出了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不可超越的界限(如果发展过快超越了界限,就会导致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发展限度,而不是规定发展模式;强调人类生存条件的可持续性,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难权衡,而不是追求某一方面最大化;强调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而不是简单地分解为区域或部门的可持续性;强调代际公平性,而不认同以生态环境透支为手段来满足当代人的过度需求。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得以保障,生态可持续性所限制的全球经济规模不被突破条件下的发展。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共同性、永续性、需求性。
1.公平性
在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之间应实现代内公平,人类各世代之间应实现代际公平。
2.共同性
任何经济活动主体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是无疆界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治理需要各个主体的协同行为。
3.永续性
要保证地球生态系统的永续性,必须满足:自然资源的使用速度不得超过其再生的速度或可替代资源获取速度,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
4.需求性
人类的需求可分为物质财富需求、精神财富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好是人类的重要需求,即人类社会成员具有关注生态环境质量,关注不可分割的人类整体利益,关注后代人利益的需求。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理论上可以从“财富均衡”角度评判可持续发展。某一世代的社会总财富是由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加总而构成的,代际财富传承过程中社会总财富不减少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一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划分为弱可持续发展和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是指人造资本与自然资本之间可替代情形下的财富均衡,即认为人造的资本财富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损耗;强可持续发展是指人造资本不可替代自然资本情形下的财富均衡,即认为人造的资本财富增加无法替代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损耗,要真正保持财富均衡就必须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的自然资本不减少。
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从学术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所讨论的就是“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的财富价值和替代关系。
2.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如何来认识区域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1.用经济学的思维考察生态问题
区域经济中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三类:一是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的经济学问题,二是区域生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学问题,三是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学问题。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的经济学问题是:为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区域承担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责任)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约束,为减少生态环境损害而对生产和消费活动强度的约束。对所要维护的生态功能区的责权利进行配置,对作为公共品的生态环境维护进行责任分担,限制搭便车行为的机制设计。3.区域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区域生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学问题是:一定期间内,区域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污染和损害是有一定承载力限度的,所以一定期间内区域经济的规模也必须是有所限制的。区域经济应在适度污染排放的约束下优化配置经济规模。同时在可承载的生态环境损害范围内,优化配置污染权、排放权资源。
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学问题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与消费)对伴生环境影响的消除或减低,对环境累积影响的消除或减低,为恢复环境系统功能而进行的投入活动。环境治理的方式是:规制约束下的治理选择,追求效率的市场化治理,作为公共品的治理,治理中的搭便车。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2.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3.用公平公正的方法维护区域的可持续性4.统筹区域内外推进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展5.提高生态效率以推进绿色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过程,也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过程。本节主要讨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区域生态-经济关联问题,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维护的权衡,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破坏水平之间,实证研究认为,存在一种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称EKC)的动态关系,即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长期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程度随着人均GDP为指标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逐步加剧,达到某一严重程度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步得以改善,生态环境破坏状态随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形发展趋势。
1、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O生态环境影响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图6-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示意图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规律”。但是,在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这样一些问题:其一,这种“先增长、先污染,后治理、后改善”的“事实”之所以成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前提,那就是发达区域的环境改善是建立在落后区域的环境破坏过程之上的,即发达区域的环境改善,一定程度上是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将高消耗、高污染产业进行转移的结果。区域局部的生态环境或可得到改善,而全局的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改善。其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很多方面是不可逆的,原始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被破坏后在中短期内是难以恢复的。其三,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通常是得不偿失的,其后期治理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其先期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如对江河湖泊的污染治理,所投入的治理资金远远大于污染过程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且往往治理并不明显见效。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努力探索不污染、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或模式,诸如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经济模式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现实问题:其一,江河、湖泊、森林的生态功能的维护者与生态功能的受益者之间,责权利不对等,生态受益者未向生态维护者转移支付与其受益程度相适应的生态补偿;其二,各区域共同拥有的江河、湖泊、森林,实质上是一个“公地”,各区域在追求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过度消耗资源或过度排放污染等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形成公地悲剧;其三,各区域共同拥有的江河、湖泊、森林,无论是生态维护还是环境治理,只有通过协同的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成效,但在现实中,各区域之间,基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或者缺乏协调而各行其是,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搭便车”的意愿;其四,由于各区域的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各区域间的竞争关系,在江河、湖泊、森林的生态维护、开发利用、污染治理等方面,存在非合作博弈的竞争状况。
2、区域经济联系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矛盾与协调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上述问题的根本成因有三点:一是享受生态利益、排放污染都是无成本的,没有确定其价格,导致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蒙受的生态环境损失得不到补偿。二是各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各行其是,难以满足流域性生态环境整治的需要,导致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治理难以协调。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贫困治理政策缺乏有效衔接。生态功能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无偿为发达地区提供资源、保障生态环境,通常是以牺牲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利益为代价的,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这些区域也就不得不自行发展经济,无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最终导致了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劣化,整个区域民众的共同利益受损。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为了有效协调区域经济联系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矛盾,必须建立起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这也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必要路径。合作内容应包括:一、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二、签订长期合约;三、建立生态资本交易制度;四、构建生态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欠发达地区的贫困治理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主要体现为:
一、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高度关联性;二、贫困与生态环境劣化恶性循环;三、生态环境劣化的后果,更多的是由欠发达地区所承担。
3、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矛盾与协调
1.贫困问题与生态问题交织缠绕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1.发达地区应独力承担区域共同环境问题的治理责任
均衡结果:发达地区采取治理策略,欠发达地区采取不治理策略。
含义: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面对区域共同环境问题时,发达地区不得不独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而让欠发达地区“无偿”享受环境治理的成效,这对发达地区来说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2.区域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治理不治理治理7145不治理10-300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2.发达地区应独力承担区域经济开发的环境治理责任均衡结果:发达地区采取“治理”策略,欠发达地区采取“不治理”策略。含义: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并存的区域内,欠发达地区进行一定的经济开发活动时,发达地区不得不承担起治理这一经济活动所带来环境影响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态-经济利益损失降低到较低程度。
治理不治理治理-32-66不治理0-2-101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3.发达地区长期转移支付才能换取欠发达地区放弃开发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均衡结果:发达地区不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欠发达地区进行经济活动。含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通过一次性的支付以换取中止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只有在建立长期互信协作关系的条件下,双方才可能实现这样的博弈均衡:发达地区采取转移支付策略,欠发达地区采取不进行经济活动策略。
进行不进行支付-157-56不支付-10100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在具有生态联系的同一区域内,发达地区应当主动地承担起这样一些责任:通过转移支付,分担享受生态利益的成本,承担维护生态环境功能的责任;更多地承担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通过长期的协作,促使欠发达地区不进行损害区域生态环境的
经济活动。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作为一个经济体,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其经济规模必定是有限度的。因此,区域经济活动限定在其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基本原则下可以推导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准则。
(1)经济活动规模与程度不可超越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社会活动导致的污染排放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范围内,才能保障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的完好与稳定。只要经济活动程度没有超越这一限度,那么生态系统就能够提供稳定而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区域经济活动中,应认识到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生态承载力,各自可承载的经济活动规模也不同。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与政策主张
1.区域经济要树立在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度内谋划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2)经济开发范围不可超越“最低安全标准”。森林、湿地、湖泊、草原等是自然资本的主要形式和主要载体,因此,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的森林、湿地、湖泊、草原等土地应严格限制其经济开发,以使承载自然资本的土地得以世代传承而不减损。为此,有必要采用“最低安全标准”,即全球各国及各区域,要保证有足够比例不被开发土地面积的保护,对于保护之外的开发土地,也应按照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性,对其开发程度作出适度规制。
(3)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永久禁止开发的有效保护。生态功能区,对于生态系统的完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态服务功能包括生物物种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土壤维持、气候调节、降解污染物等。对于那些关系到区域性生态安全甚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持自然现状、永久不予开发”是实现保护的根本要求。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4)对以往在生态区域经济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必要的修复。生态修复,并不是仅靠生态投资和生态建设就能够实现,而是要使那些被经济开发所破坏的部分经过漫长过程和自然的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
(5)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原则。林、渔、牧、海洋资源等可再生资源,是依存于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生态区域的经济资源。保持“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是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度不可超过其再生速度。由此也就规定了各区域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资源的范围、时间、程度、方式。(6)大型工程建设、高新技术推广中应切实防范生态风险,保障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大型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而言,既有直接的破坏性影响,也有不确定性的生态风险。高新技术推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则是以不确定性生态风险为主要形式。所以,大型工程建设、高新技术推广都应当是有节制、有节奏的,应进行严格的“生态风险”评估。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求各地区整体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即:树立全局意识,认识到作为区域共同体的一员,共同肩负着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作用;各地区应积极进行多边协商,以形成切实可执行的生态环境合作协议,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协同维护整体生态环境。
2.要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经济各主体,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承担起各自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责任。主要包括:
(1)在区域的中远期规划(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各级的增长率等规划指标须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硬约束指标相对应;(2)各经济主体须对宏观增长目标及宏观政策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事前评估,各经济主体规划在列出增长目标时,也须列出生态环境预期影响,使全社会对经济增长所付代价有客观评价,并对增长决策构成权衡压力;(3)要在制度层面对经济增长形成制衡力量。
3.应明确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对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经济在追求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完善以下方面的制度:
(1)建立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2)建立污染物和废弃物有偿排放制度;
(3)建立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4)建立可持续发展基金;
(5)对于跨区域的生态功能区(河流、湖泊、森林等)的生态利益关系予以协调;
(6)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应完善区域性的生态利益交易与补偿机制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企业在推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对企业制定出符合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规范。
(1)作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确定产品在生产、储存、销售、消费、废弃全程对于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出者责任和扩大生产者责任;
(2)企业在生产源头要控制废物产生量;(3)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广泛开展生态设计和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4)企业通过内部的循环,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5.应建立适应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为规范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或团体(简称ENGO),是以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维护,促进资源消耗减少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减量化等为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或是针对某一具体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组织的公民个体的集合。区域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应在以下方面发挥ENGO的作用:
(1)ENGO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可以作为公众的代表与政府部门、企业协调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缓解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区域矛盾。
(2)由于环保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授权ENGO协助监督有关生态环境法规的实施,将更加有效,监督成本将降低。(3)ENGO可以作为社会公众生态环境利益的代表者,参与涉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听证会,以促使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利益得到充分的表达。
6.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
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2、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内涵基本相同,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具体形式,泛指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一般指这样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和一种消费生活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理念、制度创新、产业和技术创新(包括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石化等高碳能源消耗、高碳的物质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减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损耗和破坏。
低碳经济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传统经济活动中,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决定其企业行为,往往通过成本外部化方式转嫁生态环境损耗来增加利润水平;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往往通过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的消耗来提高效用水平。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和消费者都必须考虑碳排放的约束,来决定其生产行为(以碳投入及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来确定区域产业的优化配置)和消费行为(以包含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以碳投入及碳排放为约束,来确定区域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一是消费的低碳化,二是生产的低碳化,三是技术进步使碳投入的效率得以提高。
1.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含义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经济发展中,促进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1)促使企业适应消费者绿色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2)发展低碳产业,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宏观政策环境,最根本的在于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改变GDP至上的发展理念;
(3)区域内部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应建立相关的生态环境市场化制度。
2.区域经济中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未来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为建立有利于自身优势并掌握主动权的经济竞争而积极布局。从各种迹象来分析,他们努力促成的经济增长新引擎,正是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目的是确立他们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和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必然利用其低碳技术和低碳标准来形成垄断优势。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要想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决不能亦步亦趋地去迎合发达国家所设计的路线,而应当在“新游戏”及其规则的建立过程中,取得话语权。
3.发展升低碳经济,提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这些话语权包括:核心低碳技术的掌握,低碳经济市场份额的抢先占领,低碳产品国际标准制定权的把握,相关低碳产品国际交易制度的制定,等等,同时也包括这些方面长期受益权的夺取。
为了顺应区域经济竞争的这一趋势,区域经济应推动企业出于赢得市场竞争力、追求中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基于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竞争背景变化,而确定企业新的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成本优势策略、市场占有优势策略、产业组织优势策略、非价格贸易优势策略等)。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应使区域产业结构朝着低碳经济结构方向调整。一是发展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损耗的产业;
二是培育与低碳经济趋势一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低碳消费产业。
要实现产业结构向着低碳方向有序转型,还应对当前的产业进行
低碳产业方向的升级,包括:产品升级、市场升级、服务升级等。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应认识到:低碳经济更重要的内涵是碳排放限额的有效配置,而不是要素不断投入的规模扩张。主要是通过创新实现更优化的资源配置,亦即对低生态效率产业产品的替代,而不可能实现更大的规模扩张。
4.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提高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使用效率的手段,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具体形式。
循环经济是1990年英国学者皮尔斯和特纳概括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简称3R原则),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作为一种理念和模式从生产领域引申到经济活动各领域,这种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经济模式,就是循环经济。
3、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一般认为,从传统工业经济模式转化为循环型经济模式,要实现三方面的转变:①从“高投资、高产出、高增长”的发展目标,转化为“节约型、集约型、生态化”的发展目标;②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线性增长模式,转化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循环模式;③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单向式流程的产业特征,转化为“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反馈式流程的产业循环。生态园区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即通过合理设计产业园区内的生态链和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2.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含义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如果整个区域经济生产多产品时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总和,那么即称为多产品生产存在范围经济。在讨论循环经济时,必须关注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污染治理等成本是否递减。通常情况下都是范围成本递减。循环经济的效益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产的范围经济:多种产品之间存在共有成本,一种产品的废弃物可以成为另一产品的投入品,多种产品生产还可以提高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范围经济收益。
从理论上说,循环经济只能在同一生产目标下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不可能使生态环境影响完全消除甚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对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所宣称的零排放,也应客观地认识,园区内部的零排放,往往是通过把生态环境影响遗留在区域外而实现的。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经济发展中,宜在以下方面探索和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
(1)把构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的节约型、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纳入区域发展规划;
(2)根据产业聚集的特征,建立各种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或循环经济产业链;
(3)要不断开拓循环经济的市场,使绿色建筑业、节能产业、环保产业、资源再生产业等成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4)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使用权的市场化交易,提高生态环境使用效率。
3.区域经济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区域间的生态协同可从以下方面推进:
(1)区域协同发展,首要目标是规划对接、产业对接,实现途径是相互参与;
(2)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可进行循环经济改造升级,以实现其循环经济效益;
(3)欠发达地区部分林区适合发展碳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4)欠发达地区部分区域适合发展替代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4.区域间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协同
第七章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第六章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
主要内容(一)
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理论区域收入差距度量区际经济发展趋同理论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核心区对外围区的福利补偿政府有效调控下的社会福利改进政府调控无效时的社会福利损失政府有效调控的主要重点第六章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主要内容(二)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区际差距的要素分析区位优势基础优势政策优势要素集聚优势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产业(资本)倾向于集中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这时名义收入的地区分配差异性很大,产业(资本)聚集区不仅获得劳动报酬,同时也获得资本报酬,而无产业(资本)聚集的区域由于没有产业份额,只获得劳动报酬。假设这两个区域的劳动力禀赋相同且可以在区内自由转移而在区际不能转移,则两种区域逐渐向制造业专业化和农业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样,产业聚集区的名义收入是由资本收益和劳动力报酬组成,产业聚集区的分得的资本收益就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本收益;而产业大量迁出区域的名义收入只由劳动力报酬部分所组成,没有资本收益部分。产业聚集区的名义国民收入多于无产业聚集区的名义国民收入,产业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地区分配上名义国民收入的绝对差距。1、国民收入区际分配理论1.名义国民收入的区际分配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假设两区域各存在相应的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每个劳动力的名义收入水平为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均衡时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都相等;均衡时经济系统中所有资本的收益率相等,故均衡时每个企业获得的收益率为均衡收益率,它既是资本利润率又是资本所有者的名义收入水平。不管资本所有者或劳动力所有者位于何处,他们的名义收入水平都相等。收入水平常常用实际收入水平来衡量,而实际收入水平就用名义收入水平与商品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这意味着,四个群体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区域的商品价格指数,也就是常说的CPI。假定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偏好大体上都相同,都偏好多样化的消费,则产业聚集区可以节省产品的大量运输成本,这必然降低该区域总体的价格水平,也就是价格指数较低,反之,产业迁出区域的价格指数会偏高。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要产业分布为非均衡,则产业聚集区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产业迁出区域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2.价格指数的差异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取决于各区域拥有的产业(资本)份额,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大,则所分得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大,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小,所分得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小。应该注意的是,同一个区域资本所有者之间和劳动力所有者之间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会随产业分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京、沪、粤、苏、浙等区内实际收入差距相对稳定,但与其他省份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变动相对较大。区际国民收入差距取决于区际产业份额(资本份额)的差距,产业份额差距越大,区际国民收入差距也就越大。除非完全对称的世界,区际国民收入差距必然存在且长期存在。3.产业布局与区际收入差距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生产要素的空间转移或者产业的空间转移,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市场规模,二是市场开放度。生产要素的共性是趋利性,这种特性促使各种要素向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集聚。要素转移或产业转移都存在阻碍力,这种阻碍力与市场开放度密切相关。阻碍力主要包括制度成本和空间障碍。制度成本比如我国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很难在城市落脚;运输成本的存在是最大的空间障碍。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空间障碍的力度有所减弱,但空间障碍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综合前4点可以得出结论:当初始产业份额分布为不均衡时,如果产业份额进一步向某一地区集中,则扩大区际收入水平差距;如果产业份额趋向于均衡,则缩小区际收入水平差距。这意味着,要缩小区际劳动力实际收入水平差距,应尽可能实现产业分布的均衡。然而,在市场力作用下,要素的趋利性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聚集,进一步加剧产业份额的不均衡,这又进一步加大区际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差距。4.要素转移与收入区际差距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落后地区能否追上发达地区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趋同还是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吸引国内外大量学者的重要的现实问题。索罗新古典经济收敛假说认为,引发差距收敛的机制在于资本边际报酬的递减规律,如果国家间具有相同的储蓄率,资本的流向是从富裕国家流到落后国家,落后国家的“资本深化”将引致收敛效应,且这种收敛效应会由于外来投资而加快。此后,以鲍莫尔的开创性研究为起点,学者对新古典收敛假说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罗默等学者在“绝对收敛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收敛假说”。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经济学家提出了多种收敛概念,最主要的为β收敛与σ收敛两类。2、区际经济发展趋同理论1.区际经济发展趋同研究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在研究区域差距演化方面,有一个很著名的学说——威廉森的倒U形学说,由其在《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提出。威廉森利用相对人均收入作为测度区域差距的指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区域差距(权数为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并把区域差距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发现区域差距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发生“缩小→扩大→缩小”的过程,在形状上就像倒写的U或V字。如下图所示:2.区域差距演化的倒U形学说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但是,国外和国内都有学者对威廉森的倒U形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提出质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样本不全面。威廉森所选择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很少,以此来反映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情况,代表性有限。横截面分析不规律。威廉森所依据的区域单元存在问题,一是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面积差异悬殊,二是所使用的区域单元规模相差很大。例如,波多黎各被分成149个区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则分别只分成6个区域和10个区域。一般而言,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区域经济的运行有可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规律性。结论可信度存疑。威廉森所做的历史纵向分析,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资料都是比较短时期的,缺乏对很多国家长时间序列的资料分析。因而,威廉森只是观察到了某些国家在较短时间段上的情况,这样获得的结论的可信度也值得进一步检验。此外,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证实,威廉森所提出的区域差距呈倒U形变化的过程并没有在所有的国家发现。通过这些分析,部分学者认为,威廉森的倒U形学说还难以成为揭示区域差距演化规律的理论。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一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都可以对区域差距演化产生影响,区域差距的演化是多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区域差距变动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区域差距变化受多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之间所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就会改变区域差距的既有状态。在一个长时序上观察,区域差距还会出现“扩大→缩小→扩大→缩小”交替进行的情况。区域差距变化过程是可控的,但却是有限度的。影响区域差距变动的部分因素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控制或施加影响的,如国家经济政策、区域政策、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决策和区际经济关系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或者施加有目的的影响,就可以对区域差距变化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但是,对区域差距的调控是有限度的,因为影响区域差距变化的很多因素是无法进行人为控制的。3.区域差距演化的非线性与有限可控性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3、区际收入差距度量1.绝对差和相对差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2.变异系数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3.基尼系数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4.泰尔指数第一节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当区际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时,在没有政府有效干预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发生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福利补偿。
资本转移方式的补偿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产业的过度集中会引致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产生市场拥挤效应,当拥挤效应大于聚集而导致的聚集效应时,部分产业开始向外转移。第二,在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式下,疏解产业过度集中在产业聚集区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此时部分产业向外疏解可以保持产业聚集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转移,如何提高资本转移的速度?在一般情况下,要提高核心区对外围区的开放度,适度降低外围区对核心区的开放度。在核心区的市场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核心区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则有助于产业向外围区转移,加快资本转移。1、核心区对外围区的福利补偿1.资本转移方式的补偿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有条件的福利补偿关注非均衡战略导致的整体经济增长率提高对外围区的影响。我们可以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去分析,静态效应是指在核心区吸引力作用下,外围区可流动要素大量向核心区转移,导致外围区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下降;动态效应是指因经济系统整体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所导致的外围区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果经济增长率升高的动态效应大于产业转移的静态效应,则非均衡增长战略可以提高外围区的实际收入水平或者福利水平。这种福利补偿方式取决于外围区对制造业的支出份额,如果外围区居民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很大,则产业聚集而导致的经济系统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可以改善外围区居民的福利水平;反之则不会改善外围区居民的福利水平。2.有条件的福利补偿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核心区既是经济中心又是创新中心,外围区实际可使用的知识资本量除了该区的知识资本以外,还有从核心区扩散出来的知识资本。从核心区溢出的知识资本,与核心区创新能力和溢出系数成正比,核心区创新能力越强,溢出系数越大,则溢出的知识资本也就越多,外围区享用的知识资本也就越多。知识资本溢出为一种分散力,故核心区知识资本的溢出,可以促进核心区经济的分散,但知识技术能否溢出,还主要取决于核心区对外围区的开放程度。综合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核心区对外围区的补偿作用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要实现这种补偿作用,则外围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外围区具有比较有利的区位条件,且外围区采取积极措施实现与核心区产业转移的对接;二是具有一定的工业品消费能力。为此,政府应通过各种转移支付的方式,适度提高外围区居民的支付能力。3.核心区以知识技术扩散方式的补偿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在假设企业与政府行为都是理性的前提下,政府的目标函数是提高总体福利水平,尽可能实现区际收入水平的均衡。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责并不是干预市场的正常运行,而是解决各种市场扭曲问题。依据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经济系统总福利是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不同要素实际收入水平之和。如果政府能够采取措施消除市场的扭曲现象,那么整个经济系统总体实际收入水平就会达到最优状态。在现实中,如果出现垄断或企业之间的共谋行为,则这些企业并不按边际成本加成法定价,将出现定价过高或市场扭曲现象。这时如果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厂商严格按边际成本加成法定价,会导致企业的额外利润为零而正常利润为一个常数,且根据前面的讨论可知均衡时经济系统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都相等。这时,除了厂商正常利润部分以外,还存在因实行边际成本加成法定价而获得实际收益的增加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政府实施边际成本加成法定价,可以提高总体福利水平。2、政府有效调控下的社会福利改进1.政府有效调控市场扭曲时的福利水平改进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继续使用消费者同质、厂商同质以及规模相同的假设,则根据区域内部的劳动力、厂商数量以及边际价格水平,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政府有效调控下的区域市场规模,进而计算经济系统的福利水平与福利最大化时的产业份额。区际产业配置规律要求某一区域的产业份额与该区域人口规模、市场开放度成正比。因此,只要区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那么人口规模较大地区理应拥有大于人口份额的产业份额,此时的产业配置是有效率的。社会最优的产业分布是非均衡的产业分布,人口规模较大区域应拥有更大份额的产业,且区际市场开放度较大时,人口规模较大区域的产业份额需要更大,但要注意不能超过非均衡程度的临界值。2.区际市场规模不均衡与产业非均衡配置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政府无法消除价格扭曲现象,则经济系统的总体福利水平下降,经济系统处于次优状态,称此时的政府干预为无效干预。纯粹市场力作用下的区际产业配置会降低经济系统总体的福利水平,故称其为社会次优的产业配置;称政府有效调控下的区际产业配置为社会最优的产业配置。市场配置强调的是收入水平的高低,当某一个区域的收入水平较高时,市场会把更多的产业配置在该区域,进而扩大区际收入差距。因此,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市场力作用下的产业配置是缺乏公平的。且市场开放度越大,则市场配置无效率程度就越大。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应实行开放政策,但要实现区际协调发展,区际市场开放度要适中,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市场开放度方面要有一定的梯度。因此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政策,这种差别化的政策正是由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的问题。3、政府调控无效时的社会福利损失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在区际收入分配方面,中央政府的有效调控应重点构建良好高效的相关基层制度体系,并在充分鼓励地方政府及地区间良性竞争的基础上,在权力和责任方面,逐步建立起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相匹配的分工协作关系。对于发展较好地区的支持,应该把重点放到地方政府无力解决且能影响全国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些制度短板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嵌入或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百姓生活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并通过自下而上的主动先行先试与中央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中央、地方、产业、百姓”四方共赢格局。4、政府有效调控的主要重点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当前,国内各地区发展呈现日益分化趋势,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差距也逐步凸显。具有雄厚财力支撑的地方政府常常采取投资和补贴等方式,甚至直接入股企业,从而进行产业扶持,这容易导致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人为分割现象,进而引发产能过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诸多问题。未来,应规范和完善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实施具有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电子商务培训》课件
- 动物用防寄生虫颈圈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电视机解码器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洗碗机用清洁剂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照明装置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梳子盒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液压挖掘机培训》课件
-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课件
- 牙科用烘箱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液体浴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259A练习题及答案
- 幼儿园小朋友认识医生和护士(课堂PPT)
- 汽车总线测试方案概要
- 商铺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形式发票样本(Proforma Invoice)
- 草坪铺设施工方案
-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完整word版)上海博物馆文物术语中英文对照
-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 学、练、评一体化课堂模式下赛的两个问题与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