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宾阳县新宾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
第2题:
第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3——15题,每小题2分,16题12分,
共18分)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
彷,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
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僦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
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
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
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
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
之,民惊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
发,桥圮,坐夺官。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
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
九年,擢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
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
墨,论如律。
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
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
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成龙赈济宣
化等处饥民。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糊蔬食自
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二十二年,副
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蔽。命成龙回奏,
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
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
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绣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
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
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
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鲤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
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第举行次第:按次序B.尝微行村堡微行:微
服私访
C.居数月居:居住D.明珠秉政,尤与忤忤:不和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于成龙“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①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②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③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粉蔬食自给
④上褒为‘‘清官第一”⑤居数月,政化大行⑥惟笥中绑袍一袭、床头盐豉数
器而已
A.①③④B.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处理岐亭盗贼一事的过程中,于成龙的魄力和计谋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现。
B.于成龙任福建按察使时,曾为关押在牢狱里被判处斩首的数千名百姓求情。
C.马世济弹劾于成龙被中军副将田万侯欺骗蒙蔽。于成龙引咎请求严厉处罚,皇帝将
他降职。
D.于成龙做官时,不曾携带家属,吃穿极其简朴。去世时,任职地方的老百姓停止了
买卖,聚集痛哭,家家画像来祭奠他。
16.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2)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
(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第4题:(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一7题。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九年,
成进士。斌出为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湖南,将二万人至关欲留,斌以计出之,至
洛阳哗溃。十六年,调江西岭北道。明将李玉廷率所部万人据雪都山寨,约降,未及
期,而郑成功犯江宁。斌策玉廷必变计,夜驰至南安设守。玉廷以兵至,见有备,却
走;遣将追击,获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方廷推,上曰:“今以道学名者,言行或相悖。朕闻汤
斌从孙奇逢学,有操守,可补江宁巡抚。”斌行,谕曰:“居官以正风俗为先。江苏
习尚华侈,其加意化导,非旦夕之事,必从容渐摩,使之改心易虑。”十月,上南巡
至苏州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
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
淮、扬、徐三府被水,常州知府祖进朝以失察属吏降调,斌察其廉,奏留之。又疏荐
吴县知县刘滋、吴江知县郭廉能最著,而征收钱粮未能十分全完,请予行取。下部皆
议驳,特旨允行。
斌令诸州县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范仲淹、明周顺昌祠,禁妇女游观。苏州城西上方
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鹫。谚谓其山臼“肉山”,其下石湖口”酒
海”。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
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
方明珠用事,国柱附之。布政使龚其旋坐贪,为御史陆陇其所劾,因国柱贿明珠得
缓;国柱更欲为斌言,以斌严正,不得发。及蠲江南赋,国柱使人语斌,谓皆明珠
力,江南人宜有以报之,索原,斌不应。比大计,外吏辇金于明珠门者不绝,而斌属
吏独无。
二十五年,上为太子择辅导臣,廷臣有举斌者。诏曰:“自古帝王谕教太子,必简和
平谨恪之臣,统率宫僚,专资辅翼。汤斌在讲筵时,素行谨慎,朕所稔知。及简任巡
抚,洁己率属,实心任事。允宜拔擢,以风有位。”授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自通州勘贡木归,一夕卒,年六十一。
(《清史稿》,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斌策玉廷必变计策划B.江宁巡抚缺,方廷
推推举
C.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告诫D.及蠲江南
赋减免
5.以下各组几句中,全都表现汤斌廉洁刚正的一项是(3分)
①斌策玉廷必变计,夜驰至南安设守。②斌察其廉,奏留之。③索球,斌不应
④而斌属吏独无⑤及蠲江南
赋。⑥洁己率属,实心任事。
A.①③⑥B.③⑤⑥C.③④⑥D.②④
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斌被派出做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往湖南,率领两万人马到潼关后想暂
驻,汤斌用计策成功地让他离开,并且使其军哗变溃散。
B.淮安、扬州、徐州三府遭受水灾,常州知府祖进朝因失察下属官员而降职调
任,皇上知道汤斌很廉洁,于是将他留任。
C.汤斌命令各州县建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代范仲淹、明代周顺昌祠,并告诫
各州县毁掉类似五通神祠的祠堂,修建学宫。于是,教化普遍推行,百姓都心悦
诚服。
D.皇上为太子选择辅导大臣,朝臣中有推荐汤斌的。但皇帝没有同意,只是让
汤斌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5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题:(9分,每小题3分)
唐子畏墓志并铭[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
铭之。
子畏性绝颖利,度越千士。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髯中科第,一日四海
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
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诗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铮然。余亦报以诗,劝其少
加弘舒,言万物转高转细,未闻华峰可建都聚力惟天极峻且无外,故为万物宗。子畏
始肯可,久乃大契,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久
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德广
常语人,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父没,子畏犹落落。一日,余谓之曰:“子欲成
先志,当且事时业;若必从己愿,便可褫桐幔©,烧科策。今徒籍名泮庐,目不接其册
子,则取舍奈何?”子畏日:“诺。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
之耳。”即埋户⑤绝交往,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与所谓四书者,讨@
拟议,祗⑦求合时义。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
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
司有私,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逮主
司出,同讯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辩,与同罚,黜掾于浙藩,归而不往。或劝少
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
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整顿归,将复踏四方,得疾,久少愈,
稍治旧绪久
其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
谛。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子畏随应之,而不必尽所
至,大率兴寄遐邈,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
舍。
(节选自《明代散文选》)
【注释】①屹屹:高耸出群的样子。②都聚:都市。③场屋:指科举考试的考场。④褫
(chi):剥夺。桐(Ian)幌(fu):襁衫和幔头。桐衫为古代士人之物,明时为秀才
举人的公服,幡头是士人所戴的帽子。⑤璋(jin)户:用泥土涂塞门窗。这里谓紧闭
家门。(fan)讨:反复研讨。⑦祗:只。⑧整:同“暂”。⑨旧绪:旧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没,子畏犹落落落落:大方的样子
B.取前所治毛氏诗治:研究
C.逮主司出,同讯于廷逮:等到
D.大率兴寄遐邈率:大概,大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数岁能为科举文字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子畏不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D.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舍亦足以畅叙幽情
13.下列语句中,全都表明唐子畏“个性卓异”的一项是:()
①殊不屑事场屋②褫襁蟆,烧科策
③若勿售,一掷之耳④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
⑤不复辩,与同罚⑥放浪形迹,翩翩远游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⑥D
.②④⑤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题: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9分)
马周字宾王,博州荏平人。少孤,家篓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
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
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
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
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
怪问何,何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
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
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日:“我暂不见周即思
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蜀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
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
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
在忠力。”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
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
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注】①尚食:官名、官署名,掌供奉皇帝膳食;此处指御厨。②上医使者:御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3分)()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薄:轻
视
B.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让:责怪
C.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除:任命,授官
D.及还,摄吏部尚书摄:代理,兼
理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正面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悠然独酌,众异之②周为条二十余
事,皆当世所切
③周善敷奏,机辩明锐④马君论事,会文切
理,无一言损益
⑤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
吾不为也
A.①④⑥B.③④⑤C.①②⑥D.②③⑤
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虽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举
荐到长安去任职。
B.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
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张
军、贾谊。
C.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
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让太子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
零,临终反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5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5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题: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冀字伯卓。为人莺肩豺目,洞精党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
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
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
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
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
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日:“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
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
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
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
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徒。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
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
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
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
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
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
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
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
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
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裁能书计通“才”B.商以让冀退让
C.融自刺不殊死D.讽洛阳令收考授暗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为大将军却极为跋扈的一组是()(3分)
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②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③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④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
⑤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⑥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
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
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
梁冀还觉
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
下百姓一
半的租税。
7.把课内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5分)
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
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
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
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
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
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六国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当……时候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暴秦之欲无厌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
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
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
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
警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第10题:
第11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H〜15题。(共22分)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日:“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
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
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
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
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颐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
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问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
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
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味等为项王
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成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
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日:“吾
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
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
死。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久之,汉王患
之患:担忧
B.至于行功爵邑,重之爵:封
爵
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捐:捐献
D.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恣:任凭,听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是()
A.①善,陈孺子之为宰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德也
B.①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②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
而匕首见
C.①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
坐,杀之
D.①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②驰走。平明,汉军乃觉
之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②行反间,间其
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④宣言……咸
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
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
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
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亚父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
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项王军壁城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国之欺至.我同汉军3而皆是钦,项王乃大俅口;“汉皆已符
是乎?是何荚1人之多也I”项王则在起,饮怅中.有美人名友,常幸从,驶巧名琼,常骑之.于是项壬乃悲歌
愫慨,自为谱目,”力拨山令气差世!时不利今雄不道!舜不逆令可去付!虞合虞合奈若何!”歌教阕,美人和
之.项王注it行下,左右皆注,莫能仰视.
于是顶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的从老八酉全人,耳咨淡■国南出.驰走.半期,汉军乃竟之,令药杵灌
要以五千前it之.项王波淮,药能腐者百余人耳.项王五用债,迷失遒.问一田父,田父纶目“左*.左,
乃陷左学中.以故汉迨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星东城,乃浦二十八骑.汉骑it者数千人.项至自度不痔
脱.谓其蔚E);“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盛有天下.然今平
用于此,此天之士我,非战之圣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宓三胜之,为诸君港段,新将,刈旗,令
诗若知天亡或,加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
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
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
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
-JL.日o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怜而
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
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日:“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
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夜:当夜。
B.左,乃陷大泽中大泽:大河。
C.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溃围:突围。
D.乌江亭长船待船:拢船靠岸。
11.以下句子,全都体现项王“英勇豪迈”的一组是()(3分)
A.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C.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D.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
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
歌谣,项羽大惊失色,慷慨悲歌。
B.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对他说:“往左拐。”项
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
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估计自己不能脱身了。
C.在东城快战中项羽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
们,但项羽还是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D.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乌江,可是项羽认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渡
江,并且把自己的宝马送给了乌江亭长。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5分)
(2)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5分)
第13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15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
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
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
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
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
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
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缱而出缱: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共其乏困共:供给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B.以其无礼于晋
C.佚之狐言于郑伯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
②③⑥
7.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夫晋,何厌之有?
(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14题:、文言文阅读(共3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至二千石,后
以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
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
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
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
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
走入汉壁,其奴皆亡,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
创少疹,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
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
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乃天下屯劲兵处,故徙夫为淮
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
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数岁,坐法去官,家居长安。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
之左,尤益敬。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重然诺所与交通者无非豪桀大猾其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宗族
宾客广占陂池田园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
族。”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稀。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批生平慕
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
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
侯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徙:降职
B.不欲加礼,必陵之陵:通“凌”,侵侮
C.士亦以此多之多:称赞
D.颍水浊,灌氏族族:被灭族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颍阴侯灌何为将军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B.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帝高阳之苗裔兮
C.走入汉壁,其奴皆亡静女其娈
D.灌夫以此名闻天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7.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灌夫“为人刚直”的一组是()(3分)
①不好面谀②其奴皆亡,独与一骑归③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
之④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⑤稠人广众,荐
宠下辈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
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报父仇,灌夫披甲戴胄,拿着长戟,招募军中与他友好又愿意随他同去的壮
士数十人出战。等到走出军营的大门,就没有人敢前进了。
B.司马迁对灌夫的战功和他那种鳗直倔强的性格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对其放
纵宗族宾客横行于颍川的行为也进行了批判。
C.灌夫与吴军的战斗非常惨烈,随他同去的奴仆全部战死,灌夫自己身上就有十
余处重伤,幸亏当时有极为贵重的好药,才保住了灌夫的性命。
D.灌夫有次和窦太后的弟弟窦甫一起饮酒,灌夫喝醉后出手打了窦甫,结果被窦
太后免了官,让灌夫闲居在长安家中。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重然诺所与交通者无非豪桀大猾其家累
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宗族宾客广占陂池田园横于颍川。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3分)
②诸士在己之左,尤益敬。(3
分)
第15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
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
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
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
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
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
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獴与曼丘臣
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
弟吕婴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鲸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莫敢
入。十余日,哙乃排网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日:“始陛下与臣
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
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
缩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①,
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
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
哙卒,谥为武侯。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
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络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注】:①晏驾,指古代帝王死的讳称。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无有闭关事谢:告诉
B.暴师霸上暴师:使军队暴露。
C.顾独与一宦者绝乎顾:难道
D.问其遗老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樊哙勇猛的一组是()
①乃持铁盾入营②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③世世勿绝,食舞阳④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
⑤哙乃排阔直入⑥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
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
B.樊哙为了保护刘邦,私闻鸿门宴,面对项羽的威胁,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
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
C.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又凭借战功,官至左丞相。后
来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I).樊哙在高祖病重时,因为担忧国家的命运而伤心流泪,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话,
高祖就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绡造反,他凭借相国的身份率兵攻打。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5分)
(2)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5分)
第16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文: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
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
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
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
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
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
S:“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鸳,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
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
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乙文: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
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
矣!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
B.相如引车避匿(引:掉转)
C.顾吾念之(顾:回头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吾两人在也以其无礼于晋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相如因持璧却立
C.徒以口舌为劳于是秦王不释,为
一击缶耳
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均之二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羞,不忍为之下。B.宣言曰:“我见
相如,必辱之。”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叱秦王左右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主与物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范例
- 空调设备采购与销售合同协议
- 投资合作框架合同
- 商业空间装修工程合同样本
- 商业地产买卖居间合同书
- 原材料采购合同达成共识
- 知识改变命运
- 自建房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
- 植物习题库+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师劳动合同范本
- 南昌起义模板
- 【MOOC】体育舞蹈与文化-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接处警流程培训
- 2024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件
- 空调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技术方案)
- 医用气体安装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一章-课件
- T-CSPSTC 55-2020 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 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 DL∕T 748.2-2016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