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F/3C/wKhkGWc9aMaATxRQAAF2OpZkrKc589.jpg)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F/3C/wKhkGWc9aMaATxRQAAF2OpZkrKc5892.jpg)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F/3C/wKhkGWc9aMaATxRQAAF2OpZkrKc5893.jpg)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F/3C/wKhkGWc9aMaATxRQAAF2OpZkrKc5894.jpg)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F/3C/wKhkGWc9aMaATxRQAAF2OpZkrKc5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状况得以改变是在()A.新中国的成立B.“一五”计划完成后C.土地改革完成后D.“三大改造”完成后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是()A.发展重工业B.发展农业C.发展航天技术D.发展核技术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5.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属于伟大创举的是()A.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C.没收官僚资本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6.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开展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7.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该路线忽视了()A.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B.人民的愿望和要求C.党的正确领导D.国际环境的影响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是()A.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严重的自然灾害C.苏联政府撕毁合同D.帝国主义的封锁9.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无私奉献B.国际主义C.勇于创新D.居安思危10.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逝世1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著名基础工程是()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川藏公路D.鹰厦铁路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公私合营13.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③“一五”计划开始实施④中共八大召开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14.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开展土地改革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召开中共八大15.“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许多“浮夸风”的现象,比如“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反映了当时()A.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B.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C.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丰收D.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16.20世纪6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邓稼先17.“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A.公私合营B.互助组C.农业生产合作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A.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改变不合理的劳动产品分配制度D.将单一的所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1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以上都是20.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B.中共八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D.“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工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材料二: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材料一中“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认识。(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大跃进”运动中,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材料一中的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什么愿望?(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带来了哪些严重后果?(8分)(3)我们应该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哪些教训?(4分)23.列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至少三位)(6分)24.简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8分)答案及解析1.选择题答案:1.B。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5。2.A。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35。3.B。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4.C。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4。5.B。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35。6.B。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7.A。1958年的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5。8.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4。9.A。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先进人物都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他们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无私奉献。10.C。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1.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12.A。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35。13.A。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4.D。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15.B。“大跃进”运动中出现的“浮夸风”现象,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5。16.B。焦裕禄在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17.C。“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18.A。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19.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0.B。“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并不是不可避免的。2.非选择题答案及解析: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需要通过发展重工业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增强国防力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2)“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政治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社会上,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3)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和方针,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的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希望能够尽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带来的严重后果:经济方面,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错误泛滥,导致工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方面,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受到破坏,社会秩序出现混乱。思想方面,“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受到压制。(3)我们应该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教训: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关注人民的利益和需求,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策略组态MCGS》课件
- 《品读林黛玉》课件
- 《COS治疗的指南》课件
- 2025年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题目答案大全及解析
- 微课教学交流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 年度合作成果回顾模板
- 咨询项目半年汇报模板
-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的方法研究
- 小区道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实施国学教育必要性的策略培养论文
- 《工程款纠纷》课件
- 中建地下管廊竖井及矩形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 第7课互联网应用协议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文1500字
- 诊所规章制度汇编全套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知识(四级)(基本乐科)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学校校长思政课讲稿共五篇
- 有限公司事业合伙人管理办法
- 演示文稿国库集中支付总流程图
- 空调维保服务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标准规程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