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第一部分(14分)1.(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河北这片被山河(zīyǎng)的土地,从百万年前就A(护佑/护送)着人类生息繁衍。一路走来,跌宕起伏,大时代的波澜壮阔,小瞬间的惊心动魄,凝结在了一件又一件的文物之上。河北拥有可移动文物140万件,其中9213件是一级文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迸发出的生命力,B(涌现/喷涌)出的创造力,讲述着这片大地永不熄灭的激情。它们或宏大,或(yǎzhì),或张扬,或含蓄。有些应时而生,有些从心而做。有些远道而来,胸怀博大;有些寄托虔诚,不谙俗物。凝视它们,逝去的过往似乎触手可及;转身回眸,积蓄着千年的力量仍在涌动。而照彻未来的,正是它们永续的光芒。(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zīyǎng)②(yǎzhì)(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①凝结②积蓄(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A、B处。2.(8分)河北是一本读不尽的大书。班级举办“‘河’你一起”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任务。(1)【一起•阅山河】为了展现河北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班长小冀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你检查发现和(填序号)两则并不适合作此版块素材。①河北自然风光秀美多姿,这里太行巍峨,燕山峻秀,湖光潋滟,沧海淘浪。②河北吴桥是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杂技的东方大赛场。③清东陵和清西陵分别位于河北唐山和河北保定,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它们记载着大清王朝曾经的鼎盛与辉煌。④“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莲芳入梦来”,这是明代诗人鹿善继在河北白洋淀赏莲时留下的句子。(2)【一起•览胜景】小冀准备为河北名胜避暑山庄写一则宣传广告,请根据下面资料,补写下句。资料:避暑山庄坐落在蜿蜒曲折的山丘上,四季如画,风景优美。在避暑山庄内,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建筑,亲身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避暑山庄还有宽广的湖泊和翠绿的山峦。湖水碧绿如镜,映衬着蓝天白云,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在这里可以避暑度夏,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推介语:上句:避暑胜境四季如画下句:(3)【一起•倡先行】班会的最后,小冀以九(3)班班委会的名义写了一封倡议书,倡导同学们既要做好文明游客,也要做好河北小主人,迎接八方来客。请你一起修改并完善倡议书。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美丽河北,你我共建。文明装点心灵,行动呵护美景。为创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做好河北文明使者,现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1.做好文明游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卫生,保护文物古迹;2.做好河北小主人,。我们共同携手,让河北青山绿水永驻,名胜古迹常存!让远道而来的客人看到一个文明舒适、热情友爱的大河北。2024年3月30日①倡议书有两处格式错误,请修改。②在倡议书的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第二部分(56分)一、古诗文阅读3.(7分)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想象,给诗歌插上了灵动的翅膀。“①,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曹操大气磅礴的想象;“何当共剪西窗烛。③”是李商隐缠绵悱恻的想象;“④,星河欲转千帆舞”是李清照奇幻瑰丽的想象;庄子天马行空,笔下的大鹏“水击三千里,⑤,⑥”;陶渊明奇思妙想,构建了一个“⑦,并怡然自乐”的理想世界。4.(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念奴娇①•一轮月好白朴中秋效李敬②齐体,每句用月字。案此。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月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深沉月殿③,月蛾④谁念消瘦。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⑤。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①念奴娇:词碑名。②李敬:人名。③月殿:指月宫。④月蛾:指嫦娥。⑤承平旧:古代太平盛世的景象。(1)这首词句句写月,上阕用“好”“透”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2)用第一人称描述“把酒长歌邀月饮”所展现的情景。(3)阅读资料卡,请简要概括诗句“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资料卡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他在青年时期遭遇了金朝灭亡、南宋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深切感受到了家国之痛和民生之苦。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元朝初期。在这个时期,元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但由于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5.(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召信臣①为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②,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③,起水门提阙④,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选自《汉书•循吏传》)[乙]张全义⑤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⑥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委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呼出老幼,赐以茶彩⑦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⑧,独见佳麦良蚕乃笑耳。由是民竞耕蚕,遂成富庶。(选自《夜航船》)[丙]勤、敬两字,为立身要道,为治家良法,甚至为国为民,莫不取是以作则。不分治乱,不分公私,其人能勤敬,则事业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则人必唾弃之。(选自《彭玉麟家书》)注释:①召信臣:西汉官员。②乡亭:乡里的亭馆中。③沟渎:指田间水道。④提阙:指水闸。⑤张全义: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⑥僚佐: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吏。⑦茶彩:茶叶。⑧声伎:旧时宫廷及贵族家中的歌姬舞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躬劝耕农②出入阡陌③以广溉灌④劳以酒食(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由是民竞耕蚕,遂成富庶。②甚至为国为民,莫不取是以作则。(3)请给选文[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农业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读完上面三段文字,你认为推进乡村振兴,古人的哪些举措可借鉴施行?二、现代文阅读6.(9分)阅读回答问题。铁足铜鼎①鼎,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食器和礼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陶鼎,是一种炊煮时使用的烹饪器,相当于现在的锅。后来出现了铜鼎,并在商周时期演变成象征贵族等级身份的礼器。随着体制、制度的完善,“礼”的作用渐渐淡化,“鼎”作为礼器的功用也慢慢消失。“鼎”又渐渐成为古雅的摆件和玩器。今天的主角便是一口有“背景”、有“故事”、有“技术”的鼎。有背景②战国时代,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而位于河北中南部的中山国则是十二诸侯中唯一由少数民族——鲜虞族建立的国家。③上个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掘时,发现了中山王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套九件铜升鼎。今天的这位“主角”就是九鼎中的首鼎。④之所以称其为首鼎,是因为它的重量和高度都远远超过了其它的八个鼎,它通高51.5厘米,重达60公斤,相当于一名成年人的体重。⑤另外,这件大鼎在出土时,鼎内尚有咖啡色干成结晶状的肉羹渚,经过化验发现,含猪或近缘动物、马或近缘动物的微量成分。⑥大鼎底部接近足部的位置以下,有火烧过的烟熏痕迹,烟迹的上部边缘整齐,说明用鼎时放在了灶口上。这也是和中原礼制不同的一点,因为按照礼书记载,升鼎仅仅用来盛放肉食,并不在火上烹饪食物。有故事⑦这件古朴又不失精致的铁足铜鼎,子口内敛,两侧有一对附耳,腹中部有凸弦纹一道,平底。严整规矩、然长秀丽的铭文几乎遍布器身,可以说是刻满故事的鼎了。⑧铁足铜鼎的外壁共刻有铭文77行,共计469个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时期青铜器。⑨铭文刀法娴熟匀畅,笔划刚劲洗练,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文辞典雅优美,是欣赏和研究战国文字及书法的珍贵资料。⑩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中山王铁足铜鼎就位列其中。有技术⑪大鼎的鼎身为铜制,而鼎足为铁制,所以命名为铁足铜鼎。⑫要知道,铜和铁是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青铜是一种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红铜原本的熔点是1084.5℃,如果加上一定比例的铅和锡,熔点会降为810℃;而纯铁的熔点较高,大约为1535℃,一般含有杂质的冶炼铁熔点会低一些,但是也要比青铜的熔点高很多,所以要想使两者合铸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⑬从鼎足用铁这一点看出,中山人不仅意识到铁比铜硬度更高、也更耐磨损,而且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铜铁合铸造技术。⑭它,全身刻满了故事,是一个神秘王国的余韵,也是一位特殊的“见证者”。(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出土于中山王墓的首鼎,因鼎身为铜制,鼎足为铁制,所以命名为铁足铜鼎。B.铁足铜鼎在一起出土的九件铜升鼎中最高最重,其高度和重量相当于一名成年人。C.铁足铜鼎的外壁几乎刻满了铭文,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时期青铜器。D.铁足铜鼎铭文清秀挺拔,文辞典雅优美,是欣赏和研究战国文字及书法的珍贵资料。(2)为什么说铁足铜鼎是一个“有技术”的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选文语言准确严谨,又不失活泼生动。请结合相关内容,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7.(1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十三岁以前的书法姿势冯杰①一天,父亲把一张过期的《参考消息》折叠起来,再折叠,还折叠。这样重复五次。一张报纸最后叠成32个暗格,然后摊在桌上,让我在上面写大字,规定每天午饭后,填满一张方能上学。这情景出现得有点陡然。②《参考消息》上登的多是越南打败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犯我领土之类的国际大事,再重要也得让我在上面练习“永宇八法”。③乌黑的墨汁压盖着国际风云。有时正写着,看到报上照片,停笔忍不住就问:“西哈努克怎么又来了?还带着诺罗敦,像走亲戚一样勤。”④父亲非常严厉,会说:“写字要专心。”⑤后来才知道:诺罗敦•西哈努克是一个人。这名字饶舌。⑥每天午后,都有数位同学等我一同上学,只好在窗外静静地趴着,等待。密密麻麻,像一群檐下待食的麻雀。不耐烦了,他们就出主意,让我只选笔画稀少的字写。杀掉时间。⑦于是,我在窗里面马马虎虎填那32个暗格,多是“大小人口”或“口人小大”。⑧父亲看到,心里明白,只好就写几个样字让我临。⑨父亲的字属于那一代人随手都能出手的应用字,畅熟而有功力。他教我起笔,回锋,收锋,顶针,握笔时掌中还要有能放下一个鸡蛋的空间。但我却认为:执笔方式无所谓,只要能把字写好就行;故至今也不得执笔之法。以后知道古人还有五指齐握的执法,倒像用刀去杀秦始皇。⑩一天,父亲从小镇书店买回一本集体创作的新魏笔字帖,父亲说,新魏笔最有功力,此帖上的字算写成熟了,让我也学。我一直没有学会,总觉得新魏笔有种怪味,不是正统,特别那撇、捺,如乱伸着脚,不流畅,就像看某些人的长相,看一眼一天就不舒服,安能对面交往?⑪后来父亲便让习柳,习颜,甚至赵孟頫。⑫我练得更多是《草诀百韵歌》,这像不会走就想飞了。记得开头几句是“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那是父亲保存下的一个黑底白字册页,拉开有七八尺长,黑白分明。⑬父亲常说,这是王右军写的,王右军这人写字了不得,好。⑭我对父亲说,王右军就是王羲之。⑮后来我觉得这可能是后人托书圣之名去编的教科书,想到“书圣”向来是不会写这些草字入门的小东西,就像我,不屑于先写楷而就入草一样。⑯现在想起,我那时的写字,收获的不是章法、技巧,更多是感受到那种书法的环境与书法的姿态。⑰以后,我还临过“瘦金体”,觉得那字好,金钩银画,有装饰味,一如风吹杨柳,就像我曾在河边经营过的一道道长长鱼钩,锋利得能钓住金色鲤鱼。⑱长大后,更多看宋人“尚意”的那类字,如陆游、米芾、蔡裴,甚至蔡京。最喜欢苏东坡那种漫不经心,从容自在又吊儿郎当的字,我私下称为“散步字”。⑲我能写字,可能与当时父亲推行的“书法强权政策”有关,从《参考消息》开始,那是首次所谓正儿八经地摆出的“书法姿势”。⑳……㉑以后再写字全凭兴趣,乘兴而为。自己觉得什么好就写什么,在我的书法之路上,我没有得到名师指点,都是硬着头皮直接与历史上的大师对话。但大师不理我,考验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到现在,也没有折腾出什么名堂。仅供题名。㉒十五岁以后,在黄河边小镇上我把精力都用到逃学,打架,偷瓜,游泳,甚至想写小说挣钱……这些自认为是的“大事”上,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疏远了写大字。㉓我就忽发奇想:要是我当时一直把大字写下去,每天都能心不乱地认真去填报纸上那32个空格,念《草诀百韵歌》,坚持到现在,是不是早就超过王羲之,已成“书仙”了?㉔二十多年以后,我抄写过一个手卷《古诗十九首》,两丈四的洒金宣,金碧辉煌,送给一位来自北国的朋友。展开时,那些宇需要起身室里转两个弯。友人收字时,窸窸窣窣。一边卷一边说:“这种卷字感觉,忽然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蓝色江边,我同父亲在收渔网。”㉕陡然是另一个奇妙又伤感的话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1)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书法姿势”的含义。(2)请对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密密麻麻,像一群檐下待食的麻雀。(3)在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往往将童年的回忆与感受融合在一起。联系上下文,请分析第⑨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但我却认为:执笔方式无所谓,只要能把字写好就行;故至今也不得执笔之法。(4)阅读选文,概括父亲推行了哪些“书法强权政策”。(5)你从作者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得到哪些启示?三、整本书阅读8.(4分)阅读《简•爱》摘抄片段,参考提示,在表格空白处完成做读书笔记的任务。摘抄可是命运化身为内史密斯牧师,插身到我和谭波儿小姐的中间。在他们举行婚礼后不久,我眼睁睁看着她穿着旅行服跨进驿站马车。……几年来,我的世界一直局限于洛伍德,我的经验只限于它的规章制度。这时候我才想起,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变化纷呈的天地,正等待着敢于闯入、甘冒各种风险寻求人生真谛的人们。读书笔记(1)摘要:(2)心得:提示:摘要指概括内容要点:心得指记录体验感想。9.(3分)“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于经典名著,不同时期的阅读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在不同时期阅读时的心得体会。《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第三部分(50分)10.(50分)写作。下面是一位数学班主任在学生手册上的留言。对此你有何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个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每一个点都代表着你踏实走过的每一步求学之路,代表着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付出的汗水越多,努力越多,圆才能画得更大,青春才能更圆满。愿你在未来有限的时间里付出无限的努力,使短暂且美好的青春更灿烂更圆满。要求:①内容积极健康;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14分)1.(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河北这片被山河(zīyǎng)的土地,从百万年前就A(护佑/护送)着人类生息繁衍。一路走来,跌宕起伏,大时代的波澜壮阔,小瞬间的惊心动魄,凝结在了一件又一件的文物之上。河北拥有可移动文物140万件,其中9213件是一级文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迸发出的生命力,B(涌现/喷涌)出的创造力,讲述着这片大地永不熄灭的激情。它们或宏大,或(yǎzhì),或张扬,或含蓄。有些应时而生,有些从心而做。有些远道而来,胸怀博大;有些寄托虔诚,不谙俗物。凝视它们,逝去的过往似乎触手可及;转身回眸,积蓄着千年的力量仍在涌动。而照彻未来的,正是它们永续的光芒。(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zīyǎng)滋养②(yǎzhì)雅致(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①凝结níngjié②积蓄jīxù(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A、B处。【解答】答案:(1)①滋养②雅致(2)①níngjié②jīxù(3)A护佑B喷涌2.(8分)河北是一本读不尽的大书。班级举办“‘河’你一起”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任务。(1)【一起•阅山河】为了展现河北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班长小冀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你检查发现②和③(填序号)两则并不适合作此版块素材。①河北自然风光秀美多姿,这里太行巍峨,燕山峻秀,湖光潋滟,沧海淘浪。②河北吴桥是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杂技的东方大赛场。③清东陵和清西陵分别位于河北唐山和河北保定,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它们记载着大清王朝曾经的鼎盛与辉煌。④“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莲芳入梦来”,这是明代诗人鹿善继在河北白洋淀赏莲时留下的句子。(2)【一起•览胜景】小冀准备为河北名胜避暑山庄写一则宣传广告,请根据下面资料,补写下句。资料:避暑山庄坐落在蜿蜒曲折的山丘上,四季如画,风景优美。在避暑山庄内,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建筑,亲身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避暑山庄还有宽广的湖泊和翠绿的山峦。湖水碧绿如镜,映衬着蓝天白云,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在这里可以避暑度夏,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推介语:上句:避暑胜境四季如画下句:湖光山色悦目宁心(3)【一起•倡先行】班会的最后,小冀以九(3)班班委会的名义写了一封倡议书,倡导同学们既要做好文明游客,也要做好河北小主人,迎接八方来客。请你一起修改并完善倡议书。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美丽河北,你我共建。文明装点心灵,行动呵护美景。为创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做好河北文明使者,现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1.做好文明游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卫生,保护文物古迹;2.做好河北小主人,。我们共同携手,让河北青山绿水永驻,名胜古迹常存!让远道而来的客人看到一个文明舒适、热情友爱的大河北。2024年3月30日①倡议书有两处格式错误,请修改。②在倡议书的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解答】答案:(1)②③(2)示例:湖光山色悦目宁心(3)①称呼“亲爱的同学们”顶格写;在日期上方加上“九(3)班班委会”。②热情欢迎八方游客,旅游旺季时错峰出行,为外地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二部分(56分)一、古诗文阅读3.(7分)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想象,给诗歌插上了灵动的翅膀。“①日月之行,②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曹操大气磅礴的想象;“何当共剪西窗烛。③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缠绵悱恻的想象;“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是李清照奇幻瑰丽的想象;庄子天马行空,笔下的大鹏“水击三千里,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⑥去以六月息者也”;陶渊明奇思妙想,构建了一个“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世界。【解答】答案:①日月之行②若出其中③却话巴山夜雨时④天接云涛连晓雾(注意“涛”的书写)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注意“抟”的书写)⑥去以六月息者也⑦黄发垂髫(注意“髫”的书写)4.(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念奴娇①•一轮月好白朴中秋效李敬②齐体,每句用月字。案此。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月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深沉月殿③,月蛾④谁念消瘦。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⑤。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①念奴娇:词碑名。②李敬:人名。③月殿:指月宫。④月蛾:指嫦娥。⑤承平旧:古代太平盛世的景象。(1)这首词句句写月,上阕用“好”“透”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2)用第一人称描述“把酒长歌邀月饮”所展现的情景。(3)阅读资料卡,请简要概括诗句“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资料卡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他在青年时期遭遇了金朝灭亡、南宋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深切感受到了家国之痛和民生之苦。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元朝初期。在这个时期,元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但由于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解答】(1)本题考查词句重点词语的赏析。这首词句句写月,上阕用“好”“透”写出了月色美好宜人、皎洁剔透的特点。(2)本题考查词句的意境。“把酒长歌邀月饮”用第一人称描述词人对酒当歌、自我陶醉的情景。我端起酒杯,放声高歌,邀明月与我一起畅饮。(3)本题考查词的主旨。这首词描写了词人中秋赏月的美好愿景,尾句“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蕴含着词人对人们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答案:(1)美好(美满、美丽等)、皎洁。(2)我端起酒杯,放声高歌,邀明月与我一起畅饮。(3)诗句中蕴含着作者对人们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译文:夜晚一轮明月光照人间,正好是人间中秋时分,八月时节,丝丝凉意透进衣袖。千年万古的神州山河,月光照耀下,清幽的的月光,长长的月影,神州万里,显得晶莹剔透。婆娑迷离的月光,中秋季节果香飘荡,我举手邀月,仿佛闻到了中秋之夜明月的幽香漂流在我的五指间。深远的月宫啊,有谁去念及嫦娥因十年人间而变得消瘦的形象呢。今晚我独上高楼遥望明月,显得天更低了,明月离我更近了,中秋对月能不备美酒吗?我端起酒杯,放声高歌,邀明月与我一起畅饮,只有一轮明月刚好是我的朋友。月亮为了人间而更加圆满,明月陪着人饮酒至醉,月光下人间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人们年年赏月祈福,但愿人间像月亮一样长久圆满,永盛不衰。5.(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召信臣①为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②,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③,起水门提阙④,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选自《汉书•循吏传》)[乙]张全义⑤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⑥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委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呼出老幼,赐以茶彩⑦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⑧,独见佳麦良蚕乃笑耳。由是民竞耕蚕,遂成富庶。(选自《夜航船》)[丙]勤、敬两字,为立身要道,为治家良法,甚至为国为民,莫不取是以作则。不分治乱,不分公私,其人能勤敬,则事业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则人必唾弃之。(选自《彭玉麟家书》)注释:①召信臣:西汉官员。②乡亭:乡里的亭馆中。③沟渎:指田间水道。④提阙:指水闸。⑤张全义: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⑥僚佐: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吏。⑦茶彩:茶叶。⑧声伎:旧时宫廷及贵族家中的歌姬舞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躬劝耕农亲自。②出入阡陌田间小路。③以广溉灌增加,扩大。④劳以酒食犒劳,慰问。(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由是民竞耕蚕,遂成富庶。②甚至为国为民,莫不取是以作则。(3)请给选文[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农业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读完上面三段文字,你认为推进乡村振兴,古人的哪些举措可借鉴施行?【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①句意:亲自劝说农民重视农耕。躬:亲自。②句意:出没在路边田畔。阡陌:交错相通的小路。③句意: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广:增加,扩大。④句意:用酒和食物犒劳他。劳:慰劳。(2)本题考查翻译。①重点词:由是,因此;竞,争相;遂,于是。句意:因此百姓争相耕田养蚕,于是当地变得很富庶。②重点词:莫不,没有不。句意:甚至于为国家为人民,没有不取这两个字来作准则的。(3)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张全义在看到美丽的田野时,会下马与僚佐共赏,还会召见田主慰劳他们,有时甚至会亲自到表现优异的农民家中,呼出老幼,赐给他们茶叶和衣物。这些行为使得民间传言张公不喜欢声伎,只会在看到好的麦子和蚕茧时露出笑容。因此,民竞耕蚕,最终使得地方变得富庶。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给选文[乙]拟写的恰当标题为:“张全义奖励农桑”。(4)本题考查开放性阅读。重视农业,奖励农桑:召信臣和张全义都重视农业,通过奖励农桑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勤政爱民,体察民情:召信臣亲自劝耕农,张全义看到美丽的田野时会下马观赏,并召见田主慰劳他们,这些行为体现了勤政爱民,体察民情的态度。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召信臣和张全义通过自己的行为树立了榜样,激励民众勤劳耕作。清正廉洁,简化礼仪:虽然文中没有直接提到清正廉洁和简化礼仪,但这些是官员治理地方时的重要品质,对于乡村振兴也是有益的。综上所述,推进乡村振兴可以借鉴古人的重视农业、勤政爱民、以身作则和清正廉洁等举措。答案:(1)①亲自。②田间小路。③增加,扩大。④犒劳,慰问。(2)①因此百姓争相耕田养蚕,于是当地变得很富庶。②甚至于为国家为人民,没有不取这两个字来作准则的。(3)示例:张全义喜佳麦良蚕(4)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水利工程;重视农业生产,用奖赏政策鼓励百姓;勤劳致富。二、现代文阅读6.(9分)阅读回答问题。铁足铜鼎①鼎,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食器和礼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陶鼎,是一种炊煮时使用的烹饪器,相当于现在的锅。后来出现了铜鼎,并在商周时期演变成象征贵族等级身份的礼器。随着体制、制度的完善,“礼”的作用渐渐淡化,“鼎”作为礼器的功用也慢慢消失。“鼎”又渐渐成为古雅的摆件和玩器。今天的主角便是一口有“背景”、有“故事”、有“技术”的鼎。有背景②战国时代,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而位于河北中南部的中山国则是十二诸侯中唯一由少数民族——鲜虞族建立的国家。③上个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掘时,发现了中山王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套九件铜升鼎。今天的这位“主角”就是九鼎中的首鼎。④之所以称其为首鼎,是因为它的重量和高度都远远超过了其它的八个鼎,它通高51.5厘米,重达60公斤,相当于一名成年人的体重。⑤另外,这件大鼎在出土时,鼎内尚有咖啡色干成结晶状的肉羹渚,经过化验发现,含猪或近缘动物、马或近缘动物的微量成分。⑥大鼎底部接近足部的位置以下,有火烧过的烟熏痕迹,烟迹的上部边缘整齐,说明用鼎时放在了灶口上。这也是和中原礼制不同的一点,因为按照礼书记载,升鼎仅仅用来盛放肉食,并不在火上烹饪食物。有故事⑦这件古朴又不失精致的铁足铜鼎,子口内敛,两侧有一对附耳,腹中部有凸弦纹一道,平底。严整规矩、然长秀丽的铭文几乎遍布器身,可以说是刻满故事的鼎了。⑧铁足铜鼎的外壁共刻有铭文77行,共计469个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时期青铜器。⑨铭文刀法娴熟匀畅,笔划刚劲洗练,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文辞典雅优美,是欣赏和研究战国文字及书法的珍贵资料。⑩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中山王铁足铜鼎就位列其中。有技术⑪大鼎的鼎身为铜制,而鼎足为铁制,所以命名为铁足铜鼎。⑫要知道,铜和铁是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青铜是一种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红铜原本的熔点是1084.5℃,如果加上一定比例的铅和锡,熔点会降为810℃;而纯铁的熔点较高,大约为1535℃,一般含有杂质的冶炼铁熔点会低一些,但是也要比青铜的熔点高很多,所以要想使两者合铸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⑬从鼎足用铁这一点看出,中山人不仅意识到铁比铜硬度更高、也更耐磨损,而且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铜铁合铸造技术。⑭它,全身刻满了故事,是一个神秘王国的余韵,也是一位特殊的“见证者”。(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出土于中山王墓的首鼎,因鼎身为铜制,鼎足为铁制,所以命名为铁足铜鼎。B.铁足铜鼎在一起出土的九件铜升鼎中最高最重,其高度和重量相当于一名成年人。C.铁足铜鼎的外壁几乎刻满了铭文,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时期青铜器。D.铁足铜鼎铭文清秀挺拔,文辞典雅优美,是欣赏和研究战国文字及书法的珍贵资料。(2)为什么说铁足铜鼎是一个“有技术”的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选文语言准确严谨,又不失活泼生动。请结合相关内容,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解答】(1)本题考查文意的分析。ACD.正确。B.有误,“其高度和重量相当于一名成年人”与原文中的表述不符。原文中提到铁足铜鼎的重量为60公斤,相当于一名成年人的体重,但并未提及其高度相当于一名成年人。故选:B。(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铁足铜鼎被称为“有技术”的鼎,是因为中山人不仅意识到铁比铜硬度更高、也更耐磨损,而且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铜铁合铸造技术。这一点可以从以下语句中得出结论:“铜和铁是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青铜是一种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红铜原本的熔点是1084.5℃,如果加上一定比例的铅和锡,熔点会降为810℃;而纯铁的熔点较高,大约为1535℃,一般含有杂质的冶炼铁熔点会低一些,但是也要比青铜的熔点高很多,所以要想使两者合铸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鼎足用铁这一点看出,中山人不仅意识到铁比铜硬度更高、也更耐磨损,而且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铜铁合铸造技术。”这些语句说明铁足铜鼎的制造涉及到了对不同金属属性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铸造技术的掌握,因此体现了“有技术”的特点。(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谨:例如,在描述铁足铜鼎的重量时,原文使用了“重达60公斤”,准确地传达了鼎的重量。在描述铭文时,原文提到“共计469个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时期青铜器”,这样的表述体现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活泼生动:例如,在描述铁足铜鼎的外观时,原文使用了“古朴又不失精致”来形容,这样的词汇赋予了文物以生命,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铁足铜鼎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在描述铭文的书法时,原文提到“字体瘦长,清秀挺拔”,这样的描述生动地描绘了铭文的书写风格,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书法的美感。答案:(1)B(2)铁足铜鼎的鼎身是铜,鼎足用铁,铜和铁熔点不同,将两者合铸在一起得需要一定的技术,中山人熟练的掌握了这一技术。(3)文中多处使用数字,如鼎外壁刻文“77行,共计469个字”,体现了文章的准确严谨;文中用“主角”“见证者”等拟人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可读性强。7.(1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十三岁以前的书法姿势冯杰①一天,父亲把一张过期的《参考消息》折叠起来,再折叠,还折叠。这样重复五次。一张报纸最后叠成32个暗格,然后摊在桌上,让我在上面写大字,规定每天午饭后,填满一张方能上学。这情景出现得有点陡然。②《参考消息》上登的多是越南打败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犯我领土之类的国际大事,再重要也得让我在上面练习“永宇八法”。③乌黑的墨汁压盖着国际风云。有时正写着,看到报上照片,停笔忍不住就问:“西哈努克怎么又来了?还带着诺罗敦,像走亲戚一样勤。”④父亲非常严厉,会说:“写字要专心。”⑤后来才知道:诺罗敦•西哈努克是一个人。这名字饶舌。⑥每天午后,都有数位同学等我一同上学,只好在窗外静静地趴着,等待。密密麻麻,像一群檐下待食的麻雀。不耐烦了,他们就出主意,让我只选笔画稀少的字写。杀掉时间。⑦于是,我在窗里面马马虎虎填那32个暗格,多是“大小人口”或“口人小大”。⑧父亲看到,心里明白,只好就写几个样字让我临。⑨父亲的字属于那一代人随手都能出手的应用字,畅熟而有功力。他教我起笔,回锋,收锋,顶针,握笔时掌中还要有能放下一个鸡蛋的空间。但我却认为:执笔方式无所谓,只要能把字写好就行;故至今也不得执笔之法。以后知道古人还有五指齐握的执法,倒像用刀去杀秦始皇。⑩一天,父亲从小镇书店买回一本集体创作的新魏笔字帖,父亲说,新魏笔最有功力,此帖上的字算写成熟了,让我也学。我一直没有学会,总觉得新魏笔有种怪味,不是正统,特别那撇、捺,如乱伸着脚,不流畅,就像看某些人的长相,看一眼一天就不舒服,安能对面交往?⑪后来父亲便让习柳,习颜,甚至赵孟頫。⑫我练得更多是《草诀百韵歌》,这像不会走就想飞了。记得开头几句是“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那是父亲保存下的一个黑底白字册页,拉开有七八尺长,黑白分明。⑬父亲常说,这是王右军写的,王右军这人写字了不得,好。⑭我对父亲说,王右军就是王羲之。⑮后来我觉得这可能是后人托书圣之名去编的教科书,想到“书圣”向来是不会写这些草字入门的小东西,就像我,不屑于先写楷而就入草一样。⑯现在想起,我那时的写字,收获的不是章法、技巧,更多是感受到那种书法的环境与书法的姿态。⑰以后,我还临过“瘦金体”,觉得那字好,金钩银画,有装饰味,一如风吹杨柳,就像我曾在河边经营过的一道道长长鱼钩,锋利得能钓住金色鲤鱼。⑱长大后,更多看宋人“尚意”的那类字,如陆游、米芾、蔡裴,甚至蔡京。最喜欢苏东坡那种漫不经心,从容自在又吊儿郎当的字,我私下称为“散步字”。⑲我能写字,可能与当时父亲推行的“书法强权政策”有关,从《参考消息》开始,那是首次所谓正儿八经地摆出的“书法姿势”。⑳……㉑以后再写字全凭兴趣,乘兴而为。自己觉得什么好就写什么,在我的书法之路上,我没有得到名师指点,都是硬着头皮直接与历史上的大师对话。但大师不理我,考验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到现在,也没有折腾出什么名堂。仅供题名。㉒十五岁以后,在黄河边小镇上我把精力都用到逃学,打架,偷瓜,游泳,甚至想写小说挣钱……这些自认为是的“大事”上,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疏远了写大字。㉓我就忽发奇想:要是我当时一直把大字写下去,每天都能心不乱地认真去填报纸上那32个空格,念《草诀百韵歌》,坚持到现在,是不是早就超过王羲之,已成“书仙”了?㉔二十多年以后,我抄写过一个手卷《古诗十九首》,两丈四的洒金宣,金碧辉煌,送给一位来自北国的朋友。展开时,那些宇需要起身室里转两个弯。友人收字时,窸窸窣窣。一边卷一边说:“这种卷字感觉,忽然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蓝色江边,我同父亲在收渔网。”㉕陡然是另一个奇妙又伤感的话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1)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书法姿势”的含义。(2)请对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密密麻麻,像一群檐下待食的麻雀。(3)在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往往将童年的回忆与感受融合在一起。联系上下文,请分析第⑨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但我却认为:执笔方式无所谓,只要能把字写好就行;故至今也不得执笔之法。(4)阅读选文,概括父亲推行了哪些“书法强权政策”。(5)你从作者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得到哪些启示?【解答】(1)本题考查文字内容理解。结合“一天,父亲把一张过期的《参考消息》折叠起来,再折叠,还折叠。这样重复五次。一张报纸最后叠成32个暗格,然后摊在桌上,让我在上面写大字,规定每天午饭后,填满一张方能上学”分析,“书法姿势”指十三岁之前练习书法时的姿势。结合“父亲非常严厉,会说:‘写字要专心’”分析,也指练习书法应该有的专心认真、执着坚持等学习态度。(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像一群檐下待食的麻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趴在窗台等“我”的同学比作了麻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等“我”的同学之多,表现了同学们等待时的不耐烦。(3)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结合“他教我起笔,回锋,收锋,顶针,握笔时掌中还要有能放下一个鸡蛋的空间”分析,只要”表达了当时的“我”对父亲要求“我”练执笔之法的轻视;“故至今也不得执笔之法”中“也”字体现了现在的“我”因忽视执笔之法的练习,最终没能习得执笔之法的遗憾。(4)本题考查文字内容概括。结合“一张报纸最后叠成32个暗格,然后摊在桌上,让我在上面写大字,规定每天午饭后,填满一张方能上学”,概括为:在报纸上写大字,写满一张才能上学;结合“一天,父亲从小镇书店买回一本集体创作的新魏笔宇帖”,概括为:让“我”临样字,学新魏笔字贴;结合“后来父亲便让习柳,习颜,甚至赵孟颜”,概括为:让“我”习名家字体。(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现在想起,我那时的写字,收获的不是章法、技巧,更多是感受到那种书法的环境与书法的姿态”分析,如做事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学习要遵循规律,打好基础,不可好高骛远,半途而废等。答案:(1)既指十三岁之前练习书法时的姿势,也指练习书法应该有的专心认真、执着坚持等学习态度。(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很多的同学在等“我”,表现了同学们等待时的不耐烦。(3)“只要”表达了当时的“我”对父亲要求“我”练执笔之法的轻视;“也”字体现了现在的“我”因忽视执笔之法的练习,最终没能习得执笔之法的遗憾。(4)①在报纸上写大字,写满一张才能上学;②让“我”临样字,学新魏笔字贴;③让“我”习名家字体。(5)示例:学习和做事都要跟练书法一样,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学习时要遵循规律,打好基础,不可好高骛远,半途而废。三、整本书阅读8.(4分)阅读《简•爱》摘抄片段,参考提示,在表格空白处完成做读书笔记的任务。摘抄可是命运化身为内史密斯牧师,插身到我和谭波儿小姐的中间。在他们举行婚礼后不久,我眼睁睁看着她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棉帆布织造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医院门诊药房个人工作总结
- 红酒类产品代销合同
- 房屋装修合同常用
- 气体生产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起毛网眼布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公司驾驶员管理报告范文
- 长春瓷器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 基础会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古典诗歌鉴赏练习答案文档 秋雨连江
- ESAP法律英语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水资源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道路清扫保洁-组织机构框架图、内部分工
- PCB制程涨缩系数操作指引
- 标准 DB37T 3690.1-2019 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规程 第1部分:香菇规范
- 2021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计划3篇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课件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0课PPT课件[通用]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4)
-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架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