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工匠精神既有传承性,也有时代性。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职业道德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从价值取向上看,二者有着共通性。“摩顶放踵利天下”“兴天下人民之大利”,这是中国古代班墨匠心文化所积极倡导的利他精神,也是“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表现。任何职业都必须忠实地履行其社会职能,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价值。职业道德为人们的职业活动提供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塑造着整个行业的文化和声誉。工匠精神鼓励个体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在其行业、领域内脱颖而出。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都是在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从内容要求上看,二者具有互融性。“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畏所从事的职业,就会表现出专心致志的态度与行为;“志不强者,智不达”,专心致志地做事,聪明才智才能发挥作用。执着专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境界,一丝不苟的行为,追求卓越的品格,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所要求的“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办事公道”等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当一个人具备执着专注的态度时,就会以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要求对待工作,达到“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效果。当一个人专注于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尽职尽责做好时,就不会因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就会体现出“办事公道”的职业品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工作不再是一种外在于自身价值和追求的“劳动”,而成为一种乐趣时,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就与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完全融为了一体。从功能作用上看,二者有着互促性。“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做事必须精益求精,做人必须公正公平。中国古代匠人就主张应“正德、利用、厚生”。一方面,职业道德是对从事某种职业的群体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可以为工匠精神提供价值指引。职业道德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价值融合起来,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等品质,对培养从业者的敬业意识、乐业精神、精业品质具有支撑作用。熟练掌握技能的人会更完整地感受和更深入地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有助于深刻理解职业的价值,从而为处理好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将凝聚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中,培养工匠型人才,对于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道德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提供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职业价值与理念,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价值基础。新时代,应把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大国工匠培养中贯穿立德树人要求。首先,以“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培育。崇尚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劳动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新时代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所倡导的职业价值观。当今社会,实业界急需有理想、懂技术、会创造、敢担当的产业工人大军,打造“中国智造”“中国服务”等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人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每一种职业的存在都是基于其特殊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职业道德关注职业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其最核心的要求就体现在产品的精益求精上。让职业对象发自内心的满意是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其前提就是产品的质量保障。离开了每一职业所提供的特殊产品,职业存在的必要性也就丧失,也就不需要处理各种职业关系的职业道德。因此,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工匠精神都是其普遍与基本的要求。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以及服务行业立于世界先进行列。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让从业者从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非凡的成就,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最后,将职业责任内化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无论拥有多么先进的技术,必须依赖高技能人才,才能转化为优质的产品。强调,要“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内在地包含了“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都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工作中时刻体现出来的优秀素质,其核心是职业责任。应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当班的事”的职业责任培养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使之成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摘编自鄯爱红《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职业道德为职业活动提供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也能影响整个行业的文化和声誉。B.当一个人具备执着专注的态度,高质量、高标准对待工作,便可达到“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效果,这体现了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互促性。C.工匠精神既催促工作者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也鼓励他们完善自己的技能,深入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D.中国要打造更多的“中国智造”“中国服务”等品牌,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有理想、懂技术、会创造、敢担当的职业人才。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以专心致志、执着专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这是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共同的要求。B.一个人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技能,那么将有助于他对自身职业的深入理解,进而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自豪感。C.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必须把工匠精神作为基本的职业要求,否则不能培养出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D.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职业道德应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3.下列对“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社会职能、展现自我才能与社会价值过程中的共性追求。B.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都能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所以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的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C.职业道德可以为工匠精神提供价值指引,而工匠精神为从业者涵养职业道德提供精神支撑。D.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互相交融、彼此促进,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所需,发展职业道德也是社会所求。4.本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中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在谈及职业教育工作时曾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假如你是一位职业学校的校长,请谈谈本文对你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启示。【答案】1.B2.C3.B4.①增强理论的权威性(思想的深刻性),“摩顶放踵利天下”等句有意蕴,言简意赅,思想精警深刻,为工匠精神的内涵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利于突出论点。②通过引用古代名句,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和艺术魅力,使文本更具文化底蕴。5.①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②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③加强职业责任意识培养,将职业责任内化为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的驱动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互促性”错,张冠李戴。原文是说“从内容要求上看,二者具有互融性。……当一个人具备执着专注的态度时,就会以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要求对待工作,达到‘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效果”可见,应是“互融性”。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否则不能培养出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错,原文为“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可见,原文的“有助于”不能等同于“否则不能”。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B.“所以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的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错,强加因果。原文是说“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都是在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所要求的‘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办事公道’等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可见,原文中前后这两句话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的能力。由“‘摩顶放踵利天下’‘兴天下人民之大利’,这是中国古代班墨匠心文化所积极倡导的利他精神,也是‘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表现。任何职业都必须忠实地履行其社会职能,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价值”分析,此处引用“摩顶放踵利天下”意思是磨光头顶,走破脚跟,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就去做;而“兴天下人民之大利”意思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这两个句子言简意赅,引用这些用语简洁、思想深刻的名句,为工匠精神的内涵提供了理论支撑,增强理论的权威性,有利于突出论点。文中引用“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志不强者,智不达”“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很多古代名句,起到丰富文本内涵,增强文本文化底蕴的作用。【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以‘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培育。崇尚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劳动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新时代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所倡导的职业价值观。……应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人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得到启发为: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根据“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让从业者从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非凡的成就”得到启发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根据“将职业责任内化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应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当班的事’的职业责任培养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使之成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得到启发为:加强职业责任意识培养,将职业责任内化为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的驱动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是门前一条河(节选)刘澍德散会了,苏震九急匆匆向家里走。他步迈得大,手甩得高,到了门口,腾地跳进堂屋,脚步还没放稳,就大喊一声:“奶奶!”奶奶霍地全身一哆嗦,就像凭空听见一声炸雷那样。她正蹲在灶台角落里,闭起眼睛等候着水涨饭熟。她睁开老眼,知道什么事也没发生,就说:“你这造孽的小子!看,奶奶的魂险些让你吓走啦!”她做出生气的样子,眼睛怒视着震九。骂完了,不由呵呵地笑起来。孙子像打架得胜的小公鸡,插着两条胳膊,眼睛闪光,精神抖擞地站在面前:“奶奶,我们要在门前给你造出一条河!”“嗯,又来哄人啦,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奶奶闭上眼,连连摇头。“不消一个月,你出门看看,一条比你念叨的那条还要大的河,就要在你面前淌过去!”奶奶六十八岁了。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除了鬓角抹起一点白霜,脸上多起几条寿纹以外,时间对她似乎并没产生什么影响。听见孙子把修河说得这么神气活现、轻而易举,她很麻利地站起来,指着孙子说:“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奶奶啊,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人家要泡七八千亩田啦!喝干!喝干倒不用,只希望你老人家不要再想念那个老家就行啦!”震九喜欢新村,他跟许多青年人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喜悦和信心,勇敢地去迎接,勇敢地去创造。为了修水库,让他搬到露天去住都行,何况新居又是这样好呢!新盖的北房,楼上楼下,都是红松到顶,比起下营的老屋好多了。拿外景来说,屋后靠着山,门前有远山,四周围豁豁亮亮,不像老家那样,山像影壁似的横在屋前,走出大门害怕碰到鼻子。可是尽管你说好,奶奶硬是要挑眼,因为门前缺少那条河。奶奶挑眼并不错,这个小坝子,地势很高,种田靠天雨,栽菜靠井水。奶奶从记事直到六十八岁,全是活在河边上。修水库迁移,她不埋怨,因为那是为了大家好。但是选了这样的地方建新村,她可大有意见。她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如果对于生产和生活全不方便,凭你环境再好,住宅再考究,她也不会高兴的。但是,她的不满,一直闷在心里。可有时候,媳妇孙子不在家,自己到井上来打水时,就忍不住发火了。“山上无树不算山,家边无水不算家!”她更觉得老家好,更加想念那条小河了。吃过早饭,奶奶正在收拾屋子,忽然听见外面人喊马叫牛哞哞,声势比赶州街还热闹几倍。出门一看,原来是开沟修河的大军来到了。全社的男女老少,流水一般朝着新村汇来。人马到齐之后,分成两个大队:一队劈山,一队挖河。一声炮响,全体开工。小坝子里立刻沸腾了: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奶奶教眼前发生的事情弄得眼花缭乱,一直站在那里发愣。第二天,天一亮就吃了早饭。在做饭时,奶奶一顿煮了一天的饭,今日,她要参加挖河,才故意这样干的。看见奶奶要出工,儿子劝,媳妇也劝,奶奶无论如何也不放下锄头。她说,她一定要和大家一同挖好这条河。看见奶奶来到了工地,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向她表示欢迎。大家像早已熟识似的,问她迁到新村以后的生活情况。好说好笑的郭老奶也来向她逗笑说:“挖出这条河,就不消再回下营去看了。”奶奶虽然劳动了一辈子,但在这样的大场合,同这么多人一起干这样一件大事情,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奶奶虽然年近七十,干活的劲头并不比小辈人差。人家挖几方,她也挖几方。这倒不是为了挣工分,而是怕给下营人丢脸。她一边挖土,一边拿眼睛瞄着河道的来龙去脉,估量河水是不是绕到新村的门前。开沟和造河的工程,按原定日期完成了。直到放水那天,奶奶才知道,开出来的河水,是从水库来的,现在门前这条河,还是从前门前那条河,它像个老朋友,不辞翻山越岭、道路崎岖的辛苦,又来和真心热爱它的人们相会了。从放水起,奶奶在门前一直站到现在。水在奔流,人在欢呼,她乐得心都哆嗦起来了。哪个自然观赏家能够像她这么真诚,这么专注,对于面前景物这样倾心的爱呐!有了这条大沟和这条河水,新村这个坝子,好像忽然亮起来了,美起来了,显得更有生气了。“人呐,真真是了不起啊!”她大声对自己说着,“只要劲头一来,捋捋袖子伸出手,山也可以移动,水也可以搬家……同是门前一条河,可是这条草河,比从前下营的那一条,大不相同了。”她走下河坎,蹲下身子,从河里捧起一捧水,低头尝一下,清清的水又凉又甜——是草河里的水啊!水从手指缝一下便漏完了。她重新又捧了一捧,低下头去,一口气把它喝完。她觉得遍体清凉,好像又年轻了。小河汹汹涌涌地向北面流去,唱着歌子奔入烟波浩荡的长湖。(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经常哄骗自己的不满和对修河一事的质疑。B.无论是对于新村的面貌还是即将开始的修河一事,苏震九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展现了青年一代积极投身新生活的风貌。C.新村虽然居住环境、住宅都很好,但奶奶认为生产和生活方面却没有老家方便,所以搬入新村后一直闷闷不乐。D.奶奶看见男女老少一同开沟修河的场景,不禁受到感染,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修河队伍中来,可见她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小说中对奶奶身体状况的描写,为后文她和年轻人一样投入到修河劳动中作了铺垫。B.“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用声音的混杂交汇简洁生动地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C.小说借助奶奶的独白来展现其思想的转变,有大功告成的兴奋、得偿所愿的幸福,也有对民众力量的赞叹。D.小说结尾写奶奶品尝又凉又甜的河水时,写到“一口气把它喝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奶奶对新河建成的激动心情。8.小说中的两处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9.小说以“同是门前一条河”为题,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运用了苏震九一系列的细节化的动作,描绘出一个信心足、劲头足、精神饱满的农村小伙子的形象,体现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奶奶的心情。②在听闻孙子说要在门前造出一条河,奶奶说他“哄人”并“闭上眼,连连摇头”,这一细节写出奶奶对于孙子的话根本不信,她认为造河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实现,突出造河之难。9.①虽然一条是奶奶老家门前的草河,另一条是新村建设后经由水库改道挖过来的新河,但是两条河同根同源。②两条河代表两个时代,河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崭新风貌。③新的河流象征着新生活的便捷和幸福,通过造新河讴歌在时代变迁中人民的力量、劳动的力量以及新时代的人民积极追求和创造幸福的精神,展现出全民参与国家建设的豪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经常哄骗自己的不满”错误。曲解文意。文中并没有写到孙子经常哄骗奶奶的事。C.“搬入新村后一直闷闷不乐”错误。奶奶对新村有“不满”“一直闷在心里”,但并不是“一直闷闷不乐”,只是更“觉得老家好,更加想念那条小河”。D.“可见她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错误。“知错就改”使用不恰当,奶奶的表现说明她是明理而不固执的人。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D.“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错误。本句没有运用夸张手法,是奶奶的真实表现,体现了妈妈对小河修好的无比喜悦、激动。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他步迈得大,手甩得高,到了门口,腾地跳进堂屋”通过“迈”“甩”“跳”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大”“高”“腾地”的细节刻画,展现出农村青年苏震九的形象特征,突出其对小河修建的信心之大,劲头之足,展现其精神之饱满,特别是“腾地”这一细节将其急于将修河之事告诉奶奶的心情表现出来。②“‘嗯,又来哄人啦,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奶奶闭上眼,连连摇头”是奶奶在听到孙子说要造河之后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通过“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的语言和“闭上眼,连连摇头”的动作直接表明奶奶对孙子所说之话的质疑,对造河一事的质疑,也从侧面反映了造河一事的困难重重,任务艰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深层、主旨等方面思考。①从表层看,“同是门前一条河”指的是老家门前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方便的“那条小河”,更指搬迁到新村后,经过大家努力新修建的“现在门前这条河”,现在的河流是以前的“那条小河”“不辞翻山越岭、道路崎岖的辛苦”“从水库来”的草河水,两条河为同一水源。②从深层看,“同是门前一条河”中的两条河代表了农村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前小河流经的地方“山像影壁似的横在屋前,走出大门害怕碰到鼻子”,现在的小河流经的搬迁后的地方“屋后靠着山,门前有远山,四周围豁豁亮亮”,河是同一条“河”,但流经的乡村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现了新农村的变化,时代的变化。③从主旨上看,过去的小河是自然的恩赐,它流过的乡村交通不便;现在的小河是劳动的成果,是“这么多人一起干这样一件大事情”,它流过的新农村景色宜人,豁豁亮亮,虽然“同是门前一条河”,但河的来源不同,河边的生活也不同,通过“同一条河”的不同,展现出新农村生活的美好幸福,展现了新时代农民建设家乡、改造家乡的十足干劲和热情参与的创造精神,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的发展和进步,使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得以更好地体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十五年春,正月,滁兵之粮,诸将议所向,太祖曰:“困守孤城,诚知非计。今惟和阳可图,然城小而坚,可以计取,不可以力攻也。向所得庐州寨兵三千,使为前导,令皆衣青衣,佯为北军,声言庐州兵送使者入和阳赏赉将士,和人必开门纳之。因别以兵万人,皆衣绛衣继其后。候青衣兵薄城,举火为应,绛衣兵即鼓行而前,破之必矣。”郭子兴从其计,使张天祐将青衣兵,赵继祖为使者前行,耿再成将绛衣兵继其后。天祐,子兴妻弟也。行至陡阳关和阳父老以牛酒出迎天祐兵从他道就食举火稍迟。再成意其已入城中,遂率众直抵城下,元兵亟闭门,缒将士出战。再成败,中矢走。而天祐适至,与元兵遇,亟击败之。追至小西门,缒梯尚在,汤和乘之而登,将士继之,遂克和州。太祖既得和州,子兴檄之总军事。时诸将皆子兴部曲,不相下。太祖欲以计服诸将,秘其檄,期旦日会听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大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诸将多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诎。乃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先成,诸将皆后,于是太祖始出檄,南向坐,语诸将曰:“奉主帅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皇恐谢。所部兵多不戢①,范常言于太祖曰:“得一城而使人肝脑涂地,何以成大事!”太祖乃切责诸将,悉搜军民所掠妇女还其家,民大悦。三月,元兵十万攻和州,太祖以万人拒守,间出奇兵击之,元兵数败,多死者,乃解去。濠州旧帅孙德崖乏粮,率所部就食和州,太祖纳之。子兴故与德崖隙,闻之怒,德崖亦不自安,谋引去。前军已发,而德崖留视后军。太祖送其先发者。滁军与德崖斗,德崖为子兴所执。太祖大惊,而先发之众逮拥太祖行,遇德崖弟,欲加害。子兴闻之,如失左右手。徐达请挺身往代,太祖得脱归。(节选自《明通鉴》)【注】①不戢:不检束,放纵。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行至陡阳关A和阳父老B以牛酒出C迎D天祐E兵F从他道就食G举火H稍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诚,实在、的确,与《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诚”意思相同。B.惟,只有,与《长沙过贾谊宅》中“万古惟留楚客悲”的“惟”意思不同。C.旦日,第二天,与《陈涉世家》中“旦日,卒中往往语”的“旦日”意思相同。D.肝脑涂地,文中为惨死之意,现多用于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任何牺牲。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太祖认为和阳虽小却很坚固,只能智取,于是建议让三千名庐州寨兵装扮成元军的模样,并以犒赏将士为名,骗取元兵打开城门。B.张天祐虽因故贻误了战机,但在耿再成战败逃走后与元兵相遇,急忙出战打败了元兵,并利用耿再成出城的绳梯登城,攻克了和阳。C.约定修缮城墙的期限为三天,明太祖率先完成后才拿出郭子兴委任他统领军事的文书,并表示要处置延期的将领,众将领都惶恐谢罪。D.明太祖为孙德崖先走的队伍送行,却不料滁州军队与孙德崖的军队发生火并拘捕了孙德崖,导致自己也落入险境,幸得徐达挺身而出才得以脱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候青衣兵薄城,举火为应,绛衣兵即鼓行而前,破之必矣。(2)子兴故与德崖隙,闻之怒,德崖亦不自安,谋引去。14.听闻孙德崖的弟弟要加害明太祖,郭子兴为何感觉“如失左右手”?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0.ADG11.B12.B13.(1)等到青衣兵迫近和阳城,点火为号,绛衣兵立刻击鼓急行前进,必定能攻破和阳。(2)郭子兴过去与孙德崖有嫌隙,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孙德崖也感到不自在,谋划带领部队离去。14.①明太祖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成功攻下并守住和州,有大将之才。②明太祖治理政务果断利落。③明太祖治军严谨、领导有方,能得民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青衣兵行到陡阳关,和阳父老用牛和酒出来迎接。张天祐的部下跟着他在其它路上吃了起来,点火稍微晚了。“行至”作谓语,“陡阳关”作宾语,故应在A处断开;“和阳父老”作主语,“以牛酒”作状语,“出迎”作谓语,故应在D处断开;“天祐兵”作主语,“从他道”作状语,“就食”作谓语,故应在G处断开。故应在AD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词语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的确知道这不是办法。/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B.错误。都作副词,只有。句意:现在只有和阳可以考虑。/千百年来,只有那些流落在外的游子,才会感受到这种悲伤。C.正确。句意:约定第二天会集议事厅。/第二天,军中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并利用耿再成出城的绳梯登城”错,原文“再成意其已入城中,遂率众直抵城下,元兵亟闭门,缒将士出战。再成败,中矢走。而天祐适至,与元兵遇,亟击败之。追至小西门,缒梯尚在”可见,并非耿再成出城的绳梯,而是元兵追击耿再成时所用的绳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薄”,迫近;“鼓”,击鼓;“破”,攻破。(2)“故”,过去;“隙”,嫌隙;“引”,带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①根据“太祖曰:‘……然城小而坚,可以计取,不可以力攻也。向所得庐州寨兵三千,使为前导,令皆衣青衣,佯为北军,声言庐州兵送使者入和阳赏赉将士,和人必开门纳之。因别以兵万人,皆衣绛衣继其后。候青衣兵薄城,举火为应,绛衣兵即鼓行而前,破之必矣。’郭子兴从其计”“元兵十万攻和州,太祖以万人拒守,间出奇兵击之,元兵数败,多死者,乃解去”概括:明太祖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成功攻下并守住和州,有大将之才。②根据“太祖欲以计服诸将,秘其檄,期旦日会听事。……大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乃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先成,诸将皆后,于是太祖始出檄,南向坐,语诸将曰:‘奉主帅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皇恐”概括:明太祖治理政务果断利落。③根据“太祖乃切责诸将,悉搜军民所掠妇女还其家,民大悦”概括:明太祖治军严谨、领导有方,能得民心。【参考译文】十五年春季,正月,滁阳兵马粮草短缺,众将领商议下一步要攻占的地方,明太祖说:“困守孤城,的确知道这不是办法。现在只有和阳可以考虑,然而此城小却很坚固,只能智取不可强攻。过去我们曾得到三千名庐州寨兵,让他们作为前导,命令他们都穿上青色衣服,装扮成元军的模样,宣称庐州中军护送使者到和阳来犒赏将士们,和阳人必定打开城门迎接他们。我们趁机另外派一万人马,都穿上绛色的衣服紧跟在他们的后面。等到青衣兵迫近和阳城,点火为号,绛衣兵立刻击鼓急行前进,必定能攻破和阳。”郭子兴听从了明太祖的计谋,派张天祜率领青衣兵,赵继祖乔装成使者在前边走,耿再成率领绛衣兵紧随在他后面。张天祐是郭子兴的妻弟。青衣兵行到陡阳关,和阳父老用牛和酒出来迎接。张天祐的部下跟着他在其它路上吃了起来,点火稍微晚了。耿再成猜想他们早已进入了和阳城,于是就率领大军直接抵达城下,元兵赶紧关闭城门,把将士系上绳子放出城去迎战。耿再成战败,被箭射中逃走。张天祐恰巧赶到,与元兵相遇,急忙出战打败了元兵。追到小西门,刚才元兵放将士出城的绳梯还在,汤和乘机登梯而上,众将士紧跟在他后面,于是攻克了和阳。明太祖夺取和州以后,郭子兴发布文书委任他统领军事。当时众将领都是郭子兴的旧部,不甘居于明太祖之下。明太祖想用计谋制服众将领,先把委任文书隐匿起来,约定第二天会集议事厅。当时座次崇尚右边,众将领先到,都坐在右边。明太祖故意迟到,坐在左边,等到就职办公,明太祖分析处理公务果断利落,众将倾都惊讶得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才开始有点佩服。于是商议分工修缮城墙,约定期限为三天。明太祖先完成,众将领都落在后面,于是明太祖方才取出委任文书,朝南坐在正位上,对众将领说:“我奉主帅的命令统领诸公的兵马。今天修缮城墙各位都延误了限期,按照军法该如何处置!”众将领都惶恐不安,表示谢罪。郭子兴旧部的兵士多数军纪松弛败坏,范常对明太祖说:“夺取一座城池却使老百姓惨遭涂炭,怎么能成就大事呢!”明太祖于是严词责备众将领,将兵士们掠夺的妇女全数让她们回家,百姓们欣喜万分。三月,元兵十万大军来攻打和州,明太祖用一万多人守城抵抗,不断出奇兵袭击他们,元兵屡败,死伤众多,于是就撤退而去。濠州旧帅孙德崖粮草匮乏,他率领部队到和州吃饭,明太祖接纳了他们。郭子兴过去与孙德崖有嫌隙,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孙德崖也感到不自在,谋划带领部队离去。前面的军队已经出发,孙德崖留下察看后面的军队。明太祖为先走的队伍送行。滁州军队与孙德崖的军队发生火并,孙德崖被郭子兴拘捕。明太祖大吃一惊,先行的孙德崖的部属逮捕、簇拥着明太祖一起返回,遇见孙德崖的弟弟,他想加害明太祖。郭子兴听到消息,好像失去左膀右臂。徐达挺身而出请求代替,明太祖得以脱险而归。(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江村(其一)①杜甫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②,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昧生理,飘泊到如今。【注】①此诗作于永泰元年春,当时杜甫已离开了严武的幕府,回到浣花草堂。②“乾坤”句:谓放眼乾坤,家国俱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正当春日,每个村庄都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劳作中,春水渐生,岸岸深流。B.诗人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描写如今的生活是桃花源式的安适、闲逸的生活。C.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的总结,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悲怆。D.本诗不以描写江村景物为主,重在写诗人在蜀中的生活状态和感想,乐中有忧,忧中有乐。16.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所蕴含的情感。【答案】15.B16.①诗人虽暂得于江村生活,但仍不免心怀天下,思念故土,思虑国家。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他对时光更替、已至暮年的感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描写如今的生活是桃花源式的安适、闲逸的生活”错误。“桃源”代表着一个没有战乱、没有疾苦的理想之地,反映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中战乱和漂泊生活的无奈。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此诗作于永泰元年春,杜甫已离开严武幕府回到浣花草堂。此时国家仍处于动荡之中,诗人一生漂泊,虽暂居江村,却始终心系国家命运。“乾坤万里眼”体现了诗人视野开阔,心怀天下。他放眼万里江山,对国家的局势和百姓的疾苦始终挂怀。即使身处江村这样相对宁静的地方,也无法忘怀家国之事。“万里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广阔地域的关注,暗示他对国家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充满关切。这种对国家的忧虑和思念故土的情感相互交织,因为国家的命运与故乡的安宁紧密相连。②“时序百年心”中,“时序”指时间的更替,岁月的流转。诗人感慨时光匆匆,自己已至暮年。“百年心”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漫长历程的感慨,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杜甫一生历经坎坷,漂泊不定。此时看到春天的江村,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流逝。他意识到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漂泊,艰难地生活,至今仍未找到安稳的归宿。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暮年的感慨,使诗句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丽与自己的家人去山间游玩,沉浸于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的自然美景之中,不禁吟咏出《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2)《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喇叭“吹”之功用,借以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仁义孝悌,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在《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意也与之相近。【答案】(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典诗词如同头顶苍穹的繁星,浩瀚美丽。但近代以后,古典诗词逐渐僵化,充斥陈词滥调,盛行无病呻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新诗革命应运而生。但新诗发展又矫枉过正,彻底否认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似乎新诗与旧诗A。毛泽东主张在古典诗词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甲),又吸收民歌的丰富养料,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这样的中国诗歌具有民族特性、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能够体现为中国老百姓所B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毛泽东看来,无论文艺的任何部门,包括诗歌在内,(乙)。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适合大众需要”“反映民众生活”,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文艺思想,这是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诗学主张中的具体体现。①毛泽东的诗学主张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毛泽东诗词也为中国新诗树立了发展成功典范。③毛泽东诗词担负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④蕴含着巨大的审美价值,⑤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经典诗词不仅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而且在今天焕发着旺盛活力,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中华诗词语言凝练,讲究押韵、平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好诵、好传,深受人们喜爱。现代新诗兴起之后,旧体诗词创作并没有衰落,从规模、作者、刊物、活动等方面看,仍然蓬勃旺盛。18.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在语言表达中,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多个顿号,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答案】18.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古典诗词比作“繁星”。②一方面突出古典诗词数量之多,数不胜数;另一方面也突出古典诗词成就之高,以星辰的“浩瀚美丽”来写古典诗词在文化历史中的辉煌成就。19.A.水火不容(势不两立)B.喜闻乐见20.②句:毛泽东诗词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树立了成功典范。③句:毛泽东诗词承载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21.甲:既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乙:都应该符合大众需求(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22.①起停顿作用,几个词被隔开,使整个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短促而有力。②便于突出古典诗词的特征以及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中国古典诗词如同头顶苍穹的繁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典诗词比作繁星。繁星在夜空中往往是数不胜数的,而古典诗词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庞大,用繁星来比喻可生动地表现出其数量之多。苍穹中的繁星浩瀚而美丽,给人一种宏大、璀璨的感觉。中国古典诗词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如同浩瀚美丽的繁星在夜空中闪耀,以此形象地写出了古典诗词在文化历史中的辉煌成就。【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空,文段中提到新诗发展矫枉过正,彻底否认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说明新诗与旧诗之间关系紧张,相互对立,故可填“水火不容”或“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水与火性质相反,相互对立,互不相容。比喻双方根本对立,不能共存。势不两立:形容双方矛盾尖锐,不可调和。B空,毛泽东主张发展的中国诗歌具有民族特性、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能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样的诗歌符合大众需求,自然会被老百姓喜欢、乐意接受。故可填“喜闻乐见”。喜闻乐见:欢喜听,乐意看。指非常受欢迎。【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句语序不当。应是为“……的发展”树立典范,将“发展”放在“树立了”前面,修改后“毛泽东诗词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树立了成功典范”。③句搭配不当。“担负”和“文化”不搭配,将“担负”改为“承载”,修改后“毛泽东诗词承载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前文提到毛泽东主张在古典诗词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后文又提到“吸收民歌的丰富养料”,这里强调对古典诗词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后文在逻辑上保持一致,故此处可填:既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乙处,上文提到毛泽东“适合大众需要”“反映民众生活”的文艺思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诗学主张中的体现,此处与前文的文艺思想相呼应,强调了文艺包括诗歌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众的重要性。故此处可填:都应该符合大众需求(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①“中华诗词语言凝练,讲究押韵、平仄、对仗”,几个特征之间用顿号隔开,在朗读时起到停顿作用,使节奏更加分明,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使表达更加简洁有力。②通过顿号将古典诗词的特征“押韵、平仄、对仗”以及优点“好记、好诵、好传,深受人们喜爱”隔开,使每个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古典诗词的突出特征以及备受人们喜爱的具体原因,从而更好地突出了古典诗词的魅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文阅读Ⅱ中,苏震九和奶奶刚开始在“造河”这件事上有着不同的认知,但这并未影响祖孙二人关系的亲昵。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曾与自己的长辈产生过认知的差异甚至隔阂?对此你有何感悟?请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写作提示作文材料以现代文阅读Ⅱ中苏震九和奶奶的关系为切入点,二人虽对于造河一事存在不同认知,但在二人的对话中也表现出他们关系的亲昵。材料让学生以此为出发点,联系自己在生活中与长辈相处的琐事,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代沟,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在写记叙文时,记叙的事件应突出分歧、差异,更应展现出如何面对、解决分歧与差异,展现出自我成长与亲情的美好。行文构思上,写跨越认知的鸿沟,开头引出主题,讲述自己与长辈在生活中产生认知差异的经历。接下来描述产生认知差异的具体事件,可以是关于生活方式、职业选择、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例如,长辈认为应该节俭度日,而自己却觉得在合理范围内享受生活是必要的。详细描写双方的观点和态度,展现出矛盾的激烈程度,表达自己的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再写事件的转折,可以是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或者是他人的一句话,让自己开始反思,意识到长辈的观点背后有着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的支撑。尝试理解长辈。主动去了解长辈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体会他们的苦衷和担忧。最后总结感悟,强调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立意:(1)沟通理解,跨越沟壑。(写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偶像,通过与父母的沟通,最终达成理解)(2)以爱消弭隔阂。(写妈妈对自己学习上的严厉要求,于是产生逆反心理,直到明白母亲是不想让自己同她一样吃没文化的苦,母女之间用爱,消除了隔阂)(3)多一些温厚,少一份苛责。(写自己看不惯奶奶捡废品卖的行为,直到父亲讲述之前贫困的生活给奶奶留下的伤痛,终理解奶奶的行为)安徽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工匠精神既有传承性,也有时代性。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职业道德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从价值取向上看,二者有着共通性。“摩顶放踵利天下”“兴天下人民之大利”,这是中国古代班墨匠心文化所积极倡导的利他精神,也是“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表现。任何职业都必须忠实地履行其社会职能,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价值。职业道德为人们的职业活动提供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塑造着整个行业的文化和声誉。工匠精神鼓励个体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在其行业、领域内脱颖而出。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都是在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从内容要求上看,二者具有互融性。“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畏所从事的职业,就会表现出专心致志的态度与行为;“志不强者,智不达”,专心致志地做事,聪明才智才能发挥作用。执着专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境界,一丝不苟的行为,追求卓越的品格,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所要求的“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办事公道”等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当一个人具备执着专注的态度时,就会以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要求对待工作,达到“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效果。当一个人专注于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尽职尽责做好时,就不会因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就会体现出“办事公道”的职业品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工作不再是一种外在于自身价值和追求的“劳动”,而成为一种乐趣时,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就与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完全融为了一体。从功能作用上看,二者有着互促性。“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做事必须精益求精,做人必须公正公平。中国古代匠人就主张应“正德、利用、厚生”。一方面,职业道德是对从事某种职业的群体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可以为工匠精神提供价值指引。职业道德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价值融合起来,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等品质,对培养从业者的敬业意识、乐业精神、精业品质具有支撑作用。熟练掌握技能的人会更完整地感受和更深入地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有助于深刻理解职业的价值,从而为处理好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将凝聚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中,培养工匠型人才,对于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道德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提供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职业价值与理念,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价值基础。新时代,应把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大国工匠培养中贯穿立德树人要求。首先,以“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培育。崇尚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劳动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新时代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所倡导的职业价值观。当今社会,实业界急需有理想、懂技术、会创造、敢担当的产业工人大军,打造“中国智造”“中国服务”等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人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每一种职业的存在都是基于其特殊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职业道德关注职业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其最核心的要求就体现在产品的精益求精上。让职业对象发自内心的满意是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其前提就是产品的质量保障。离开了每一职业所提供的特殊产品,职业存在的必要性也就丧失,也就不需要处理各种职业关系的职业道德。因此,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工匠精神都是其普遍与基本的要求。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以及服务行业立于世界先进行列。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让从业者从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非凡的成就,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最后,将职业责任内化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无论拥有多么先进的技术,必须依赖高技能人才,才能转化为优质的产品。强调,要“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内在地包含了“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都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工作中时刻体现出来的优秀素质,其核心是职业责任。应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当班的事”的职业责任培养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使之成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摘编自鄯爱红《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职业道德为职业活动提供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也能影响整个行业的文化和声誉。B.当一个人具备执着专注的态度,高质量、高标准对待工作,便可达到“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效果,这体现了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互促性。C.工匠精神既催促工作者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也鼓励他们完善自己的技能,深入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D.中国要打造更多的“中国智造”“中国服务”等品牌,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有理想、懂技术、会创造、敢担当的职业人才。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以专心致志、执着专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这是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共同的要求。B.一个人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技能,那么将有助于他对自身职业的深入理解,进而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自豪感。C.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必须把工匠精神作为基本的职业要求,否则不能培养出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D.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职业道德应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3.下列对“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社会职能、展现自我才能与社会价值过程中的共性追求。B.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都能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所以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的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C.职业道德可以为工匠精神提供价值指引,而工匠精神为从业者涵养职业道德提供精神支撑。D.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互相交融、彼此促进,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所需,发展职业道德也是社会所求。4.本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中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在谈及职业教育工作时曾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假如你是一位职业学校的校长,请谈谈本文对你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启示。【答案】1.B2.C3.B4.①增强理论的权威性(思想的深刻性),“摩顶放踵利天下”等句有意蕴,言简意赅,思想精警深刻,为工匠精神的内涵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利于突出论点。②通过引用古代名句,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和艺术魅力,使文本更具文化底蕴。5.①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②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③加强职业责任意识培养,将职业责任内化为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的驱动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互促性”错,张冠李戴。原文是说“从内容要求上看,二者具有互融性。……当一个人具备执着专注的态度时,就会以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要求对待工作,达到‘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效果”可见,应是“互融性”。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否则不能培养出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错,原文为“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可见,原文的“有助于”不能等同于“否则不能”。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B.“所以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的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错,强加因果。原文是说“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都是在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使个人的才能与价值充分实现”“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职业道德所要求的‘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办事公道’等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可见,原文中前后这两句话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的能力。由“‘摩顶放踵利天下’‘兴天下人民之大利’,这是中国古代班墨匠心文化所积极倡导的利他精神,也是‘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最高表现。任何职业都必须忠实地履行其社会职能,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价值”分析,此处引用“摩顶放踵利天下”意思是磨光头顶,走破脚跟,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就去做;而“兴天下人民之大利”意思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这两个句子言简意赅,引用这些用语简洁、思想深刻的名句,为工匠精神的内涵提供了理论支撑,增强理论的权威性,有利于突出论点。文中引用“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志不强者,智不达”“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很多古代名句,起到丰富文本内涵,增强文本文化底蕴的作用。【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以‘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培育。崇尚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劳动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新时代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所倡导的职业价值观。……应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人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得到启发为: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奉献社会的职业价值观,鼓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根据“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从业者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让从业者从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非凡的成就”得到启发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态度和品质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根据“将职业责任内化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应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当班的事’的职业责任培养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使之成为各行各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驱动力”得到启发为:加强职业责任意识培养,将职业责任内化为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的驱动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是门前一条河(节选)刘澍德散会了,苏震九急匆匆向家里走。他步迈得大,手甩得高,到了门口,腾地跳进堂屋,脚步还没放稳,就大喊一声:“奶奶!”奶奶霍地全身一哆嗦,就像凭空听见一声炸雷那样。她正蹲在灶台角落里,闭起眼睛等候着水涨饭熟。她睁开老眼,知道什么事也没发生,就说:“你这造孽的小子!看,奶奶的魂险些让你吓走啦!”她做出生气的样子,眼睛怒视着震九。骂完了,不由呵呵地笑起来。孙子像打架得胜的小公鸡,插着两条胳膊,眼睛闪光,精神抖擞地站在面前:“奶奶,我们要在门前给你造出一条河!”“嗯,又来哄人啦,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奶奶闭上眼,连连摇头。“不消一个月,你出门看看,一条比你念叨的那条还要大的河,就要在你面前淌过去!”奶奶六十八岁了。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除了鬓角抹起一点白霜,脸上多起几条寿纹以外,时间对她似乎并没产生什么影响。听见孙子把修河说得这么神气活现、轻而易举,她很麻利地站起来,指着孙子说:“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奶奶啊,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人家要泡七八千亩田啦!喝干!喝干倒不用,只希望你老人家不要再想念那个老家就行啦!”震九喜欢新村,他跟许多青年人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喜悦和信心,勇敢地去迎接,勇敢地去创造。为了修水库,让他搬到露天去住都行,何况新居又是这样好呢!新盖的北房,楼上楼下,都是红松到顶,比起下营的老屋好多了。拿外景来说,屋后靠着山,门前有远山,四周围豁豁亮亮,不像老家那样,山像影壁似的横在屋前,走出大门害怕碰到鼻子。可是尽管你说好,奶奶硬是要挑眼,因为门前缺少那条河。奶奶挑眼并不错,这个小坝子,地势很高,种田靠天雨,栽菜靠井水。奶奶从记事直到六十八岁,全是活在河边上。修水库迁移,她不埋怨,因为那是为了大家好。但是选了这样的地方建新村,她可大有意见。她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如果对于生产和生活全不方便,凭你环境再好,住宅再考究,她也不会高兴的。但是,她的不满,一直闷在心里。可有时候,媳妇孙子不在家,自己到井上来打水时,就忍不住发火了。“山上无树不算山,家边无水不算家!”她更觉得老家好,更加想念那条小河了。吃过早饭,奶奶正在收拾屋子,忽然听见外面人喊马叫牛哞哞,声势比赶州街还热闹几倍。出门一看,原来是开沟修河的大军来到了。全社的男女老少,流水一般朝着新村汇来。人马到齐之后,分成两个大队:一队劈山,一队挖河。一声炮响,全体开工。小坝子里立刻沸腾了: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奶奶教眼前发生的事情弄得眼花缭乱,一直站在那里发愣。第二天,天一亮就吃了早饭。在做饭时,奶奶一顿煮了一天的饭,今日,她要参加挖河,才故意这样干的。看见奶奶要出工,儿子劝,媳妇也劝,奶奶无论如何也不放下锄头。她说,她一定要和大家一同挖好这条河。看见奶奶来到了工地,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向她表示欢迎。大家像早已熟识似的,问她迁到新村以后的生活情况。好说好笑的郭老奶也来向她逗笑说:“挖出这条河,就不消再回下营去看了。”奶奶虽然劳动了一辈子,但在这样的大场合,同这么多人一起干这样一件大事情,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奶奶虽然年近七十,干活的劲头并不比小辈人差。人家挖几方,她也挖几方。这倒不是为了挣工分,而是怕给下营人丢脸。她一边挖土,一边拿眼睛瞄着河道的来龙去脉,估量河水是不是绕到新村的门前。开沟和造河的工程,按原定日期完成了。直到放水那天,奶奶才知道,开出来的河水,是从水库来的,现在门前这条河,还是从前门前那条河,它像个老朋友,不辞翻山越岭、道路崎岖的辛苦,又来和真心热爱它的人们相会了。从放水起,奶奶在门前一直站到现在。水在奔流,人在欢呼,她乐得心都哆嗦起来了。哪个自然观赏家能够像她这么真诚,这么专注,对于面前景物这样倾心的爱呐!有了这条大沟和这条河水,新村这个坝子,好像忽然亮起来了,美起来了,显得更有生气了。“人呐,真真是了不起啊!”她大声对自己说着,“只要劲头一来,捋捋袖子伸出手,山也可以移动,水也可以搬家……同是门前一条河,可是这条草河,比从前下营的那一条,大不相同了。”她走下河坎,蹲下身子,从河里捧起一捧水,低头尝一下,清清的水又凉又甜——是草河里的水啊!水从手指缝一下便漏完了。她重新又捧了一捧,低下头去,一口气把它喝完。她觉得遍体清凉,好像又年轻了。小河汹汹涌涌地向北面流去,唱着歌子奔入烟波浩荡的长湖。(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经常哄骗自己的不满和对修河一事的质疑。B.无论是对于新村的面貌还是即将开始的修河一事,苏震九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展现了青年一代积极投身新生活的风貌。C.新村虽然居住环境、住宅都很好,但奶奶认为生产和生活方面却没有老家方便,所以搬入新村后一直闷闷不乐。D.奶奶看见男女老少一同开沟修河的场景,不禁受到感染,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修河队伍中来,可见她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小说中对奶奶身体状况的描写,为后文她和年轻人一样投入到修河劳动中作了铺垫。B.“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用声音的混杂交汇简洁生动地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C.小说借助奶奶的独白来展现其思想的转变,有大功告成的兴奋、得偿所愿的幸福,也有对民众力量的赞叹。D.小说结尾写奶奶品尝又凉又甜的河水时,写到“一口气把它喝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奶奶对新河建成的激动心情。8.小说中的两处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9.小说以“同是门前一条河”为题,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运用了苏震九一系列的细节化的动作,描绘出一个信心足、劲头足、精神饱满的农村小伙子的形象,体现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奶奶的心情。②在听闻孙子说要在门前造出一条河,奶奶说他“哄人”并“闭上眼,连连摇头”,这一细节写出奶奶对于孙子的话根本不信,她认为造河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实现,突出造河之难。9.①虽然一条是奶奶老家门前的草河,另一条是新村建设后经由水库改道挖过来的新河,但是两条河同根同源。②两条河代表两个时代,河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崭新风貌。③新的河流象征着新生活的便捷和幸福,通过造新河讴歌在时代变迁中人民的力量、劳动的力量以及新时代的人民积极追求和创造幸福的精神,展现出全民参与国家建设的豪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经常哄骗自己的不满”错误。曲解文意。文中并没有写到孙子经常哄骗奶奶的事。C.“搬入新村后一直闷闷不乐”错误。奶奶对新村有“不满”“一直闷在心里”,但并不是“一直闷闷不乐”,只是更“觉得老家好,更加想念那条小河”。D.“可见她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错误。“知错就改”使用不恰当,奶奶的表现说明她是明理而不固执的人。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D.“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错误。本句没有运用夸张手法,是奶奶的真实表现,体现了妈妈对小河修好的无比喜悦、激动。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他步迈得大,手甩得高,到了门口,腾地跳进堂屋”通过“迈”“甩”“跳”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大”“高”“腾地”的细节刻画,展现出农村青年苏震九的形象特征,突出其对小河修建的信心之大,劲头之足,展现其精神之饱满,特别是“腾地”这一细节将其急于将修河之事告诉奶奶的心情表现出来。②“‘嗯,又来哄人啦,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奶奶闭上眼,连连摇头”是奶奶在听到孙子说要造河之后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通过“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的语言和“闭上眼,连连摇头”的动作直接表明奶奶对孙子所说之话的质疑,对造河一事的质疑,也从侧面反映了造河一事的困难重重,任务艰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深层、主旨等方面思考。①从表层看,“同是门前一条河”指的是老家门前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方便的“那条小河”,更指搬迁到新村后,经过大家努力新修建的“现在门前这条河”,现在的河流是以前的“那条小河”“不辞翻山越岭、道路崎岖的辛苦”“从水库来”的草河水,两条河为同一水源。②从深层看,“同是门前一条河”中的两条河代表了农村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前小河流经的地方“山像影壁似的横在屋前,走出大门害怕碰到鼻子”,现在的小河流经的搬迁后的地方“屋后靠着山,门前有远山,四周围豁豁亮亮”,河是同一条“河”,但流经的乡村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现了新农村的变化,时代的变化。③从主旨上看,过去的小河是自然的恩赐,它流过的乡村交通不便;现在的小河是劳动的成果,是“这么多人一起干这样一件大事情”,它流过的新农村景色宜人,豁豁亮亮,虽然“同是门前一条河”,但河的来源不同,河边的生活也不同,通过“同一条河”的不同,展现出新农村生活的美好幸福,展现了新时代农民建设家乡、改造家乡的十足干劲和热情参与的创造精神,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的发展和进步,使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得以更好地体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十五年春,正月,滁兵之粮,诸将议所向,太祖曰:“困守孤城,诚知非计。今惟和阳可图,然城小而坚,可以计取,不可以力攻也。向所得庐州寨兵三千,使为前导,令皆衣青衣,佯为北军,声言庐州兵送使者入和阳赏赉将士,和人必开门纳之。因别以兵万人,皆衣绛衣继其后。候青衣兵薄城,举火为应,绛衣兵即鼓行而前,破之必矣。”郭子兴从其计,使张天祐将青衣兵,赵继祖为使者前行,耿再成将绛衣兵继其后。天祐,子兴妻弟也。行至陡阳关和阳父老以牛酒出迎天祐兵从他道就食举火稍迟。再成意其已入城中,遂率众直抵城下,元兵亟闭门,缒将士出战。再成败,中矢走。而天祐适至,与元兵遇,亟击败之。追至小西门,缒梯尚在,汤和乘之而登,将士继之,遂克和州。太祖既得和州,子兴檄之总军事。时诸将皆子兴部曲,不相下。太祖欲以计服诸将,秘其檄,期旦日会听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大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诸将多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诎。乃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先成,诸将皆后,于是太祖始出檄,南向坐,语诸将曰:“奉主帅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皇恐谢。所部兵多不戢①,范常言于太祖曰:“得一城而使人肝脑涂地,何以成大事!”太祖乃切责诸将,悉搜军民所掠妇女还其家,民大悦。三月,元兵十万攻和州,太祖以万人拒守,间出奇兵击之,元兵数败,多死者,乃解去。濠州旧帅孙德崖乏粮,率所部就食和州,太祖纳之。子兴故与德崖隙,闻之怒,德崖亦不自安,谋引去。前军已发,而德崖留视后军。太祖送其先发者。滁军与德崖斗,德崖为子兴所执。太祖大惊,而先发之众逮拥太祖行,遇德崖弟,欲加害。子兴闻之,如失左右手。徐达请挺身往代,太祖得脱归。(节选自《明通鉴》)【注】①不戢:不检束,放纵。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行至陡阳关A和阳父老B以牛酒出C迎D天祐E兵F从他道就食G举火H稍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诚,实在、的确,与《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诚”意思相同。B.惟,只有,与《长沙过贾谊宅》中“万古惟留楚客悲”的“惟”意思不同。C.旦日,第二天,与《陈涉世家》中“旦日,卒中往往语”的“旦日”意思相同。D.肝脑涂地,文中为惨死之意,现多用于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任何牺牲。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太祖认为和阳虽小却很坚固,只能智取,于是建议让三千名庐州寨兵装扮成元军的模样,并以犒赏将士为名,骗取元兵打开城门。B.张天祐虽因故贻误了战机,但在耿再成战败逃走后与元兵相遇,急忙出战打败了元兵,并利用耿再成出城的绳梯登城,攻克了和阳。C.约定修缮城墙的期限为三天,明太祖率先完成后才拿出郭子兴委任他统领军事的文书,并表示要处置延期的将领,众将领都惶恐谢罪。D.明太祖为孙德崖先走的队伍送行,却不料滁州军队与孙德崖的军队发生火并拘捕了孙德崖,导致自己也落入险境,幸得徐达挺身而出才得以脱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候青衣兵薄城,举火为应,绛衣兵即鼓行而前,破之必矣。(2)子兴故与德崖隙,闻之怒,德崖亦不自安,谋引去。14.听闻孙德崖的弟弟要加害明太祖,郭子兴为何感觉“如失左右手”?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0.ADG11.B12.B13.(1)等到青衣兵迫近和阳城,点火为号,绛衣兵立刻击鼓急行前进,必定能攻破和阳。(2)郭子兴过去与孙德崖有嫌隙,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孙德崖也感到不自在,谋划带领部队离去。14.①明太祖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成功攻下并守住和州,有大将之才。②明太祖治理政务果断利落。③明太祖治军严谨、领导有方,能得民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青衣兵行到陡阳关,和阳父老用牛和酒出来迎接。张天祐的部下跟着他在其它路上吃了起来,点火稍微晚了。“行至”作谓语,“陡阳关”作宾语,故应在A处断开;“和阳父老”作主语,“以牛酒”作状语,“出迎”作谓语,故应在D处断开;“天祐兵”作主语,“从他道”作状语,“就食”作谓语,故应在G处断开。故应在AD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词语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的确知道这不是办法。/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B.错误。都作副词,只有。句意:现在只有和阳可以考虑。/千百年来,只有那些流落在外的游子,才会感受到这种悲伤。C.正确。句意:约定第二天会集议事厅。/第二天,军中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并利用耿再成出城的绳梯登城”错,原文“再成意其已入城中,遂率众直抵城下,元兵亟闭门,缒将士出战。再成败,中矢走。而天祐适至,与元兵遇,亟击败之。追至小西门,缒梯尚在”可见,并非耿再成出城的绳梯,而是元兵追击耿再成时所用的绳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薄”,迫近;“鼓”,击鼓;“破”,攻破。(2)“故”,过去;“隙”,嫌隙;“引”,带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①根据“太祖曰:‘……然城小而坚,可以计取,不可以力攻也。向所得庐州寨兵三千,使为前导,令皆衣青衣,佯为北军,声言庐州兵送使者入和阳赏赉将士,和人必开门纳之。因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合同协议4篇
- 科技美好生活
- 2025年度商业街场地施工租赁管理协议3篇
- 个人借款公司版协议范例2024版A版
- 二零二五版窗帘布艺设计制作安装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体育场馆灯光与音响系统优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商业步行街场摊位租赁与品牌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产品试用协议书范本4篇
- 2025年度休闲农业园区场地共用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产业园土地租赁与开发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中国高纯生铁行业政策、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2-2024年浙江中考英语试题汇编:完形填空(学生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各街道办事处招聘9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试部培训资料
- 硝化棉是天然纤维素硝化棉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央视网2025亚冬会营销方案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100道
- 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胃镜下超声穿刺护理配合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