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8/3F/wKhkGWc8xISAN8ZOAAJPfNmRbA8990.jpg)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8/3F/wKhkGWc8xISAN8ZOAAJPfNmRbA89902.jpg)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8/3F/wKhkGWc8xISAN8ZOAAJPfNmRbA89903.jpg)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8/3F/wKhkGWc8xISAN8ZOAAJPfNmRbA89904.jpg)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8/3F/wKhkGWc8xISAN8ZOAAJPfNmRbA89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静摩擦力越大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可能相互平行2、2019年7月21日晚,在钻石联赛伦敦站男子200米比赛中(400米的标准跑道),谢震业以19秒88的惊人成绩获得男子200米冠军,并且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个男子200米破20秒大关的黄种人选手,据悉谢震业的起跑反应时间是0.168s,到达终点的速度约为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秒88指的是时刻B.谢震业的位移大小为200mC.谢震业这次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5m/sD.谢震业的起跑反应时间0.168s,指的是时间间隔3、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两根细绳A、B悬于水平天花板,B绳处于竖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小球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B.金属小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金属小球一定受到2个力的作用D.金属小球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4、2018年8月19日雅加达亚运会女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国选手柳雅欣发挥出色,后来居上以2分07秒65夺冠(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柳雅欣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柳雅欣看成质点B.“2分07秒65”指的是时间间隔C.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柳雅欣是静止的D.柳雅欣的总位移为200m5、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流传下来一首词:“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山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作者会有“山迎”、“船行”两种不同感觉是因为参考系分别是()A.山、山 B.山、船 C.船、船 D.船、山6、一质点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的速度大小变为3V0时,通过的位移是S,所用的时间是t,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s/(t2) B.3s/(2t2) C.4s/(t2) D.8s/(t2)7、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运动图像.则关于此物体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乙图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C.丙图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丁图是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8、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A.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D.支持力小于(M+m)g9、一铁块m被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两个力的施力物体不是黑板B.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的磁力和相互作用的弹力C.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D.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是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11、物体以15m/s速度竖直上抛,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经历时间可以是(空气阻力不计,g=10m/s2)()A.0.5sB.1.0sC.1.5sD.2.5s1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甲捏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作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所示,由此测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_________.(g=9.8m/s2)乙同学认为自己不借助甲同学的帮助也能用该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你认为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14、(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m/s2.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最后200m所用的时间为4s,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与高度H.16、(12分)列车进站先关闭发动机,当它匀减速滑行450米时,列车的速度已减半,以后又继续滑行30秒钟,列车恰好停在站台上。求:(1)列车滑行的距离(2)列车开始滑行时的速度17、(12分)一小球从一高为125m的塔顶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求:(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多大?(2)小球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3)小球落地前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B【解析】
运动的物体一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如加速运动的汽车中相对汽车静止的物体,故A错误;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正确;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故C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平行,则总是和产生这个滑动摩擦力的接触面间的弹力的方向垂直;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目考查了摩擦力的定义以及性质,重点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掌握扎实灵活应用。2、D【解析】
A.19秒88是谢震业完成2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所以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B.400米标准跑道上的200米比赛,是指轨迹的长度,所以是指路程,不是位移。故B错误。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200米比赛的位移并不是200米,所以平均速度也不是5m/s。故C错误。D.反应时间是指听到起跑信号到开始起跑的时间间隔内,故0.168s是指时间间隔。故D正确。3、C【解析】
以金属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绳子B的拉力.绳子A没有绷紧,对小球没有拉力,斜面对小球也没有支持力.假设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小球将受到重力、B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三个力作用,由于B绳的拉力与重力都在竖直方向,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小球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与题不符.故小球只受重力、绳子B的拉力两个力作用.故选C.4、B【解析】
在研究柳雅欣的技术动作时,不可以把柳雅欣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可言了,选项A错误;“2分07秒65”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B正确;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柳雅欣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200米仰泳泳道是往复运动,则柳雅欣的总路程为200m,位移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B.5、D【解析】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在本题中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而“看山恰似走来迎”,故此现象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实际上船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故选D.6、A【解析】
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得,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联立解得该质点的加速度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BCD【解析】
因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at可知,v-t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项B正确,A错误;根据x=at2可知丙图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选项C正确;因加速度不变,故丁图是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选项D正确;故选BCD.8、BD【解析】运用整体法,将两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静止,则地面整体有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小于(M+m)g,所以选BD.9、BD【解析】
A.铁块受到四个力:重力G=mg,施力物体是地球;支持力N、摩擦力f、磁力T,这三个力的施力物体都是磁性黑板,故A错误。B.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的磁力和相互作用的弹力,故B正确。CD.铁块所受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磁铁被黑板吸住没有滑动是因为重力和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磁铁受到的合外力为1.故C错误D正确。10、AC【解析】
A.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摩擦是静摩擦,根据二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若木块静止,不管力F增大多少,受到的摩擦始终是静摩擦,始终等于重力,所以所受静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C.若木块沿墙壁下滑,则木块所受摩擦为滑动摩擦,由平衡条件知FN=F,f=μFN=μF,故C正确;D.当撤去F后,木块与墙壁之间没有了弹力,所以木块就不受摩擦力作用了,故D错误。
故选AC。11、AD【解析】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以向上为正,则物体的加速度为-g,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v0-gt;速度大小变为10m/s,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速度向上时,v=10m/s,故t=v-v0-g=10-15-10=0.5s;②当速度向下时。v=-10m/s【点睛】本题关键:(1)竖直上抛运动具有对称性,向上和向下经过同一点时速度等大、反向;(2)竖直上抛运动的向上和向下的过程中加速度不变,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都适用.12、AC【解析】
用水平力F压铁块于竖直墙壁上不动,设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对铁块的摩擦力为,当F增大时,它的反作用力即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也增大.而铁块的摩擦力是由铁块的重力引起的,所以摩擦力不变,故选项AC正确.【点睛】学会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且大小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引起它有运动趋势的外力,而滑动摩擦力等于,同时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关系.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0.29不能【解析】在人的反应时间中,直尺下降的距离为:h=50-10=40cm
根据h=12gt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0.29(2).不能14、0.2100.600【解析】
[1]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分别是d1=1.20cm,d2=5.40cm,d3=12.00cm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则有代入数据得[2]从图中可以读出x13、x35间的距离,它们的时间间隔=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得整理得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7s;245m.【解析】由题意知H=gT2①物体在最后4s前下落的高度h=g(T-4)2②则H-h=200m③解①②③得T=7s,H=245m.16、(1)750m(2)20m/s【解析】
(1)(2)设初速度为,加速度为a,当滑行450m时速度为,则有:再经过30s速度减为0,则有:联立解得:m/s列车在后30s内滑行的距离为m则列车滑行的距离为:m17、(1)5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