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苏轼学习目标
1.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3.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板块一:知识链接一.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派开创者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家”绘画“湖州竹派”代表人物,“朱竹”别具一格二.苏轼人生履历0-21岁少年天才21岁发解试第二名21-35岁名动京师22岁,进士第二名;34岁,王安石变法,任从六品官员36-44岁自请出京36岁,新旧党争,外任杭州通判39岁,密州知州42岁,徐州知州,黄河决堤,抗灾44岁
乌台诗案坐牢103天,人生转折点44-49岁被贬黄州筑东坡雪堂,开垦荒地,自号东坡居士54-56任杭州太守疏运河、筑堰闸、治六井、开西湖、筑苏堤建病坊、施汤药发解试”是宋代“高考”的第一场选拔淘汰考试三.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四.石钟山名字:
石钟山地位: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老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实质:两座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实质:
不到1千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五.文体名字:
记内容:
主要是记载事物(记事、记物、写景、记人)目的: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课文:
《石钟山记》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板块二:文本分析【梳理结构】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始终贯穿一个“疑”字,说说文章3个自然段分别是怎样围绕“疑”字展开的。段落主要内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设疑:列出郦道元、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
提出疑问。释疑:记叙月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的经过,并揭示真相。评疑:抒发感叹,点明中心——目见耳闻,进而批评
郦之简和李之陋。【结构特色】
郦道元:人常疑之质疑李渤:余尤疑之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固笑而不信也)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评疑不可臆断其有无写文章的目的【文章内容概括】本文围绕()展开,按照()—()—()的步骤,得出了()的结论,并启示我们()。本文围绕(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展开,按照(质疑)—(释疑)—(评疑)的步骤,得出了(石钟山是因为风水于“石穴罅”之中“水石相搏”从而发出“噌吰”“窾坎镗鞳”的如同钟鼓作乐之声,故得名)的结论,并启示我们(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板块三:品读鉴赏
1、品读写景【本文作为一篇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找出关于石钟山之游的景物描写并从诗词鉴赏角度进行赏析。】鉴赏思路:找意象—析意境—探手法—悟情感答题格式:借助...意象+运用...手法+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的情感(体现了/反映了...)+结构上作用(奠定基调/铺垫/伏笔照应)【本文作为一篇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找出关于石钟山之游的景物描写并从诗词鉴赏角度进行赏析。】(1)找意象:暮夜月明(时间意象)绝壁(地点意象)大石(千尺)栖鹘(磔磔云霄)鹳鹤(若老人咳且笑)(2)析意境:阴森、恐怖、雄奇、幽暗、冷清、凄厉。(3)探手法:①比喻摹状一如猛兽奇鬼;比喻摹声一若老人咳且笑②视听结合一大石(视觉)磔磔声(听觉)③动静结合一大石侧立;栖鹘惊起④高低结合一山上栖鹘;山谷鹳鹤;⑤侧面烘托一心动、大恐(4)悟情感:如此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环境,足见苏轼为求得真理的勇于探索的精神。板块三:品读鉴赏
2、探究说理【阅读第2段后半部分,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的内在逻辑思路。】因为古书上记载:“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鞳者,
魏庄子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
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与
风水相吞吐,有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
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
是以声得名。
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
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板块三:品读鉴赏
3、把握情感态度【《石钟山记》这篇游记重在说理,苏轼给我们阐释了一个什么道理呢?用原句回答,并用条件句阐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反问句,用反诘的语气来肯定凡事要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不能根据主观想象来判断有无。条件句:任何事情,只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自调查实践,才能做出判断得出结论。【本文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会“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试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一“叹”一“笑”人物不同做法苏轼态度郦道元李渤小结讲述太简略叹(叹息)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笑(讥笑)
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
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
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
欺欺人之谈。【对于文人,“情趣”二字甚为重要,那么在这篇游记中,折射出苏轼怎样的情趣?(可联系写作背景与探游目的来答)】1.联系写作背景——洒脱豁达的乐观情怀。2.根据探游目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的质疑精神以及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求真务实的精神。板块四:追加思考
你对文章内容是否有质疑呢?请具体阐述。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俞越的《春在堂笔记》卷七
请简要概括俞越的《春在堂笔记》卷七中的主要观点。
①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②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既然苏东坡找到的石钟山得名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男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政法学院《数字集成电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管理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江工学院《专业技能训练化学教学技能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室内空间设计公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体育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免烧砖销售合同范本
- 租转合同范本
- 二手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承诺书
- 医学课件:介入放射学(全套课件328张)
- 水泥搅拌桩记录表格范本
- DL∕T 458-2020 板框式旋转滤网
- GB∕T 8163-201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课件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水闸设计步骤计算书(多表)
- PowerPoint使用技巧培训课件(共35张)
- SMA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 肾内科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