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配技术》教学大纲_第1页
《汽车装配技术》教学大纲_第2页
《汽车装配技术》教学大纲_第3页
《汽车装配技术》教学大纲_第4页
《汽车装配技术》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装配技术》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415002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发动机原理与构造、汽车构造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开课单位: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汽车装配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传授发动机生产线、车身制造和汽车装配等知识,是对前期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与技能提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装配的一般规律,了解装配技术、装配工艺、装配设备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总结归纳能力及自学新知识的能力。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装配的专业知识,具备开展汽车装配生产技术服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课程目标2:了解汽车装配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制订汽车装配工艺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求实创新精神以及工程意识、市场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课程目标3:了解汽车装配相关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汽车装配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1。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1.工程知识1.3能够将车辆工程基础知识用于分析车辆工程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装配的专业知识,具备开展汽车装配生产技术服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M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1掌握车辆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根据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并研究确定技术方案。课程目标2:了解汽车装配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制订汽车装配工艺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求实创新精神以及工程意识、市场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H11.项目管理11.1了解车辆工程领域相关工程与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课程目标3:了解汽车装配相关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M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1.理论部分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1.汽车装配基础知识1.1汽车制造过程1.2机械装配工艺概述1.3机械装配工艺规程1.4装配线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汽车装配车间和装配内容;掌握装配工艺规程和工序卡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重点:机械装配工艺概述。难点:装配线。81、2、32.汽车发动机生产线2.1发动机生产线概述2.2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的工艺规程2.3发动机测试与验收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装配关系;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工艺规程;了解发动机装配线的组成;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的工艺规程。难点:发动机生产线。61、33.车身制造3.1汽车车身钣金件冲压3.2汽车车身焊装3.3汽车车身涂装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汽车车身钣金件的冲压工艺;掌握汽车车身焊装工艺;掌握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汽车车身涂装工艺。难点:汽车车身钣金件的冲压工艺。41、34.汽车装配4.1汽车装配线概述4.2汽车装配工艺4.3整车的调试技术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汽车装配线;掌握汽车总装装配工艺;熟悉汽车整车的调试工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重点:汽车装配工艺。难点:整车的调试技术。682、3合计2482.实验部分实验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3。表3实验项目、实验内容与学时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1.汽车座椅的拆装实验内容:汽车座椅的拆卸和装配的方法步骤。实验要求:对汽车座椅进行正确拆装,掌握装配线上汽车座椅的装配工艺,培养学生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21、2、32.汽车制动器的拆装实验内容:汽车制动器的拆卸和装配的方法步骤。实验要求:在实车上正确拆装汽车制动器,培养学生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213.汽车车轮的拆装实验内容:汽车车轮的拆卸和装配的方法步骤。实验要求:对汽车车轮进行正确拆装,掌握装配线上汽车车轮的装配工艺,培养学生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21、24.汽车车门的拆装实验内容:汽车车门的拆卸和装配的方法步骤。实验要求:对汽车车门及其附件进行正确拆装,掌握装配线上汽车车门的装配工艺和调整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21、2、3合计8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研究汽车装配工艺的动力;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大量的技术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汽车装配技术的认识。实验教学着重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从而巩固汽车装配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反复训练得到实践技能的提升。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在实验前学生应复习和掌握与本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在实验中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严格遵守实验纪律,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量具;实验结束后,按规定对仪器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独立完成对思考题的分析或实验数据的处理;每完成一项实验,要认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六、课程资源1.推荐教材:(1)卢圣春,李元福.汽车装配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2.参考书:(1)许平.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2)刘敬忠.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1.(3)陈心赤.汽车装配工艺编制与质量管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3.期刊:(1)孙栋梁,郑红根.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专用汽车,2021,(11):72-74.(2)张淮东.无线射频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应用[J].汽车工艺师,2021,(09):40-41.(3)吴波,陈春晓,徐劲力.汽车主减速器虚拟装配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09):274-278+282.(4)周芹,朱梧华,赖影惠,等.汽车下缸体智能化装配工艺研究[J].机械制造,2021,59(07):60-62.(5)ChauhanV,SurgenorB.AComparativeStudyofMachineVisionBasedMethodsforFaultDetectioninanAutomatedAssemblyMachine[J].ProcediaManufacturing,2021,1(01):416-428.4.网络资源:(1)爱奇艺.宝马汽车工厂生产装配线.2020-09-27..(2)爱奇艺.通用汽车工厂装配工艺-工匠精神的体现.2021-07-31..七、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具体考核/评价细则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见表4。表4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考核环节占比考核/评价细则课程目标123过程性考核课堂活动12(1)根据课堂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及随堂练习情况进行考核,满分100分。(2)以平时考核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444实验12(1)根据每个实验的实验操作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单独评分,满分100分;(2)每次实验单独评分,取各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的最终成绩。(3)以实验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552作业评价16(1)考核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拓展,满分100分。(2)每次作业单独评分,取各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的最终成绩。(3)以作业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664期末考核60(1)根据论文完成质量情况进行考核,满分100分。(2)以论文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3030合计:100分454510八、考核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以课堂活动、实验、作业评价、课程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基本要求:考核总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和过程性考核成绩组成。其中:期末考核成绩为100分(权重60%),采用课程论文的考核类型;课堂活动、实验、作业评价等过程性考核成绩为100分(权重40%);过程性考核分值分配应与教学大纲各章节的学时基本成比例。2.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标准过程性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所占比重见表5。表5过程性考核方式评价标准考核方式所占比重(%)100≥x≥9090>x≥8080>x≥7070>x≥60x<60课堂活动30按时上课,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踊跃回答问题,准确率大于90%。按时上课,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回答问题准确率大于80%。缺课两次以内,偶尔参与教学活动,回答问题准确率大于70%。缺课两次以内,上课不认真,偶尔参与教学活动。缺课三次以上;上课不认真,基本不参与教学活动。实验30实验预习认真,能够熟练掌握方法与步骤,实验操作过程熟练、规范,遵规守纪、团结协作,实验结果详实、结论清晰、讨论合理。实验前有预习,能够掌握方法与步骤,实验操作过程正确、规范,遵规守纪、团结协作,实验结果正确,讨论适当。实验前有预习,基本能够掌握方法与步骤,实验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