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0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0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0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0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0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质量评价(三十)(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24·临沂模拟)1917年4月,列宁反对马上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提出了闻名的革命和平发展方针。列宁提出这一设想的主要依据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B.工兵代表苏维埃已限制国家政权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完成D.当时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D解析:1917年时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列宁提出革命和平发展这一方针正是基于此种状况,故D项正确。列宁提出这一设想的主要依据是本国国情,A项错误;当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限制了国家政权,B项错误;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此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C项错误。2.(2024·淄博模拟)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可知,这指的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正确;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政权落入资产阶级的手中,与题目中的信息不符,解除A项;“四月提纲”发表时,驾驭政权的仍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题目中的信息不符,解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执行于1918-1921年,此时苏维埃政权早已建立,与题目中的信息“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不符,解除D项。3.在当今中国史学界有种流行观点:“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所反映出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B.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的宏大成功C.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D.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C解析:材料中“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表明由于俄国资本主义制度已经阻碍了现代化进程,俄国只有通过革命方式推翻旧制度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而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好供应了这样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此主旨不符,故均可解除。4.1923年5月,苏维埃政府规定,将农夫担负的各种税务改为“统一的农业税”,并将其中一半左右由实物税改征货币税。此规定()A.促进了苏联农产品商品化B.体现了苏联农业税制度的成熟C.体现了苏联政策的长期性D.有利于工农联盟和苏联的建立A解析:依据材料“将农夫担负的各种税务改为‘统一的农业税',并将其中一半左右由实物税改征货币税”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此规定促进了农产品走向市场,促进了苏联农产品商品化,A项正确。5.20世纪30年头,苏联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状况下,商品率即“上市量”却增加了4倍以上。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A.也存在经济上的浮夸风现象B.农夫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牺牲C.优先保障城市居民供应D.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B解析:20世纪30年头,苏联为支持工业化建设,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材料中的“上市量”事实上是利用集体化的形式,带有强制对农夫粮食低价收购的特点,即牺牲农夫的利益保证工业化发展,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苏联20世纪30年头的史实不符。6.(2024·德州模拟)1920年12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主动分子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假如我们把一个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就有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意味着列宁()A.对外政策的重心发生变更B.正式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明确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D.相识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D解析:依据列宁的分析,把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但开发的主动权驾驭在国家手里,结合所学可知,这意味着列宁相识到即将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国家和私人资本主义的结合,要利用资本家的作用,复原和发展国民经济,D项正确;在国家限制的前提下,同意把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不能说明列宁对外政策的重心发生变更,A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列宁正式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项错误;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相识与明确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不符,C项错误。7.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确定在全部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赐予企业的独立性,企业在完成国家安排的前提下,有权自由支配自有流淌资金,有权建立嘉奖基金和特殊经理基金。这说明苏联()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仍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C.尝试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D.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B解析:国家赐予企业确定的独立性,与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私营经济有确定的程度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故B项正确。抓住关键时间“1930年”,当时正值苏联向斯大林模式过渡时期,A项说法不成立;C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苏联并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除D项。8.20世纪30-40年头,很多西方经济学家起先探讨苏联。有人认为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这表明()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B.苏联“五年安排”成就得到确定确定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看法D.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B解析:部分经济学家对苏联模式的看法不能表明学习苏联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解除A项;依据材料中“有人认为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可以看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苏联模式表示认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种认可是因为西方受经济大危机影响时,苏联的“五年安排”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其次,故选B项;C项与史实不符,解除;题干没有提及自由主义,解除D项。9.苏联的其次个五年安排规定:在1933-1937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一五”安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由此可见,苏联政府()A.修改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已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C.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D.对安排经济体制作出重大调整B解析:“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安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可知,当时苏联政府已经意识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苏联并没有修改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只是调整工业发展比例,故A项错误;虽然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但并不能说扭转了工业发展比重失调的局面,故C项错误;苏联始终实行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材料强调的是调整工业比例,并不是调整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10.(2024·济宁一模)下面为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武器门类苏联德国飞机102600架76200架机枪1437900挺1048500挺步枪11820500支7845700支坦克92600辆41500辆迫击炮350300门68900门表中数据的对比反映出()A.苏联具有确定的军事优势B.德国战败是由双方的实力确定的C.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D.德国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严峻缺陷C解析:材料数据显示苏联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都远远高于德国,这反映了苏联在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故C项正确;苏联虽在武器产量方面强于德国,但并不能说明其具有确定的军事优势,A项错误;德国是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失败的,其法西斯侵略的性质导致其失去民心,而不是由苏德“双方的实力确定的”,B项错误;此时德国实行的是国民经济军事化,D项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安排起先实施时,工业领域的全部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五年安排期间,全部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心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歼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安排经济体制。从今,国家对农夫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夫“贡税”满意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殊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需主动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与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安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安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歼灭富农经济有确定意义。--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安排》(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我国制定“一五”农业合作安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安排的意义。解析:(1)第一小问,立足工业化回答;其次小问,从方式、规模、速度、范围等方面回答。(2)第一小问,从产业结构、方式方法、规划、目标等方面回答;其次小问,从生产力、民生、资金、市场发展方向等方面回答。答案:(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对农业进行全部制改造)。特点:由中心强制推行;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全面地将农夫纳入集体的安排体制之下;注意积累,牺牲农夫利益。(2)启示:工业、农业应协调发展;主动推动与自愿结合;有安排地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歼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意义:削减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夫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供应了市场;同时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报和中心领导人对苏联经济模式反思中的很多细微环节,反映了中、苏很多的重大历史现象。部分反思内容如下:1954年,《人民日报》反思道:“苏联快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切绚丽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阅历从建立重工业起先。”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方法把农夫挖得很苦,把农夫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夫生产的主动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结合所学现代史的学问,从上述反思中提取一个细微环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苏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细微环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精确全面)解析:本题属于开放试题,抓住一个细微环节来评述即可,无须四平八稳,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最熟识的点入手。“苏联快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切绚丽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从这点细微环节可以谈工业化的成就,然后依据所学将苏联工业化成就方面的学问点一一陈述。“苏联的方法把农夫挖得很苦,把农夫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可以从20世纪20年头后期苏联工业化的弊端以及中国20世纪50年头工业化存在的问题着手。答案:示例细微环节:苏联绚丽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