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5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一、选择题1.“在苏军泰山压顶般的强大攻势下,德军不再‘效忠元首’纷纷缴械倒戈,1945年4月30日中午,苏军已进攻到波茨坦广场”。上述描写的是()A.柏林战役 B.易北河会师C.匈牙利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析:由题干信息“1945年”和“德军不再‘效忠元首’”“攻到波茨坦广场”等可以推断是柏林战役。答案:A2.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依据所学学问,推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A.1处错误 B.2处错误C.3处错误 D.4处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状况。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942年7月,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3.二战后期,盟国曾召开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指()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解析:四大国际会议中,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和《开罗宣言》的精神,是对前几次会议的总结,故选C项。答案:C4.其次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斗争。主要依据是()A.斗争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斗争B.斗争有利于和平主义的潮流C.斗争打击了霸权主义D.斗争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推断斗争的性质主要应看斗争双方的主要目的。因其次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战,故可推断其次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答案:A5.下图是1945年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倒戈。促使日本法西斯倒戈的因素有()①苏联参与对日作战②中国战场的总反攻③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④日本天皇的懦弱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日本天皇的懦弱并不是日本法西斯倒戈的缘由,且这一说法本身就不正确,可解除含有④的选项。答案:A6.斯大林曾说:“其次次世界大战只有一个成功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斗争的成功B.斗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斗争的成功D.只有美国成为斗争真正的成功者解析:材料体现了斗争会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在斗争中没有成功者,故答案为B。答案:B7.某论文的关键词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纽伦堡审判”“东京大审判”。下列选项中,最可能作为其主题的是()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是法西斯分子残害无辜平民的史实;“纽伦堡审判”“东京大审判”是二战后对法西斯战犯的审判。两组关键词共同体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吸取阅历教训的主题,故A项正确;“远虑、近忧”与题目无关,故B项错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体现了报仇心理,与题目无关,故C项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在劝导别人别发动斗争,没法概括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A8.1945年,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指出:“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刻画它怎样忠实地说明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仔细地警戒将来。”这一观点建立在()A.对法西斯深刻仇恨的基础之上B.对世界大战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C.美国是世界主宰的基础之上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成功的基础之上解析:“不在……说明过去”“在于……警戒将来”表明白对将来和平的渴望和珍视,这建立在人类对斗争灾难的深刻反思基础之上。答案:B9.“针对法西斯轴心国的猖狂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最终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战胜法西斯”。由此给人类留下的最深刻的阅历和教训是()A.正义必定战胜邪恶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必需联合起来才能制止侵略,维护和平C.必需发展高科技武器才能最终战胜法西斯主义D.法西斯是当前世界和平的主要威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实力。题干中明显反映出反法西斯国家通过联合战胜了法西斯,B项与之最相符。A项过于笼统,与题干不太相符;C项与题干完全不符;D项与当前客观事实不符。答案:B10.中国二战史探讨会会长胡德坤教授表示:“二战变更了世界,使世界从动荡斗争时期转向和平与发展时期……它把和平还给了世界。”上述观点表明()A.二战后斗争的威逼已经消退B.二战使世界从今走向了安定旺盛C.没有二战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二战使世界人民达成了和平共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及运用学问的实力。二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人民相识到和平之宝贵,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依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化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帝国为了完成自存防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0月下旬完成斗争打算。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实行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日本御前会议确定:帝国国策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材料二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防卫与东亚平安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扰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缺憾。——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8月(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日本的“国策”。(2)依据材料二,说明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缘由。结合所学学问,简要分析日本无条件倒戈的真实缘由。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0月下旬完成斗争打算”的信息可概括即可。第(2)题,第一小问,从材二中“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的信息归纳出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缘由是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残杀无辜;其次小问,可以结合所学学问,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朝鲜等亚洲各国人民英勇抗日、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成功等角度来分析即可。答案:(1)国策:对外侵略扩张。(2)缘由: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残杀无辜。真实缘由:史实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给日本关东军以歼灭性的打击,朝鲜等亚洲各国人民英勇抗日,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成功,在德意法西斯溃灭后,日本走投无路,无条件倒戈。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担当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处。违反国际法应受惩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安排、打算、发起或进行侵略斗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斗争;(二)斗争犯罪:违反斗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据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试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斗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第一、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对斗争责任认定有什么不同?(2)国际社会对第一、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果的处理分别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对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担当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处”可知二战有对战犯的个人惩处,而一战惩罚德国,是以国家为惩处对象,此即二者区分。第(2)题,结合史实和当今世界法西斯势力的消亡分析一战、二战处理方式不同产生的不同结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