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二十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二十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二十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3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二十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4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二十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后限时集训(二十)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面为1929年1月至9月美国汽车销售状况表。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时美国()已成交中学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A.民众消费实力有所提升B.经济存在结构性的失调C.存在银行信贷平安风险D.民众普遍存在投机心理C[依据材料可知,信贷支付成为主要方式,说明美国经济呈现虚假旺盛,信贷危机出现,故选C项;材料只是提到汽车销售,不能看出民众的整体消费水平,也没有涉及经济生产部门,解除A、B两项;投机现象发生在股票交易中,解除D项。]2.(2024·肇庆一模)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结果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制报复,从1931年9月到1932年7月,就有48个主权国家增加关税,26个国家实行定额入口和公开禁运。这些做法()A.极大危害了世界经济B.缓解了各国的经济危机C.符合各国的民族利益D.阻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A[“规定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结果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制报复,从1931年9月到1932年7月,就有48个主权国家增加关税,26个国家实行定额入口和公开禁运”说明这些做法的实质就是发动贸易战,这对世界经济有极大的危害,故选A项;材料表明各国无法共同应对危机,世界危机进一步恶化,解除B项;材料中各国做法从表面上看爱护了民族利益,事实上使民族间的冲突更加尖锐,损害了各国的民族利益,解除C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只是全球化道路上的一个曲折,无法完全阻断全球化的进程,解除D项。]3.罗斯福认为,建筑业是“一个对从水泥到电器等其他行业都有着不行估量的意义和作用的行业”,为此在新政期间大力兴办了以建筑业为主的公共工程。由此可知,当时发展建筑业()A.旨在保证公共工程的建设B.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增长C.抑制了其他工业部门发展D.减轻了政府财政经济负担B[从材料中建筑业对其他行业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可知发展建筑业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在美国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罗斯福通过发展建筑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危机,故选B项;罗斯福新政时期,发展的建筑业主要是以兴建公共工程为主,故兴办公共工程不能体现发展建筑业的目的和作用,解除A项;从材料可知,建筑业发展有利于其他行业的发展,解除C项;材料中发展建筑业主要是以兴建公共工程为主要内容,而公共工程应由国家管理支配,故发展兴建公共工程的建筑业不能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解除D项。]4.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惊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实行报复性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美国提高关税旨在()A.巩固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缓和世界经济危机C.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1930年5月”,美国当时尚未确立经济霸主的地位,故A项错误;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国家的报复性措施,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美国提高关税,属于对自由贸易的抛弃,但不是缘由,故C项错误;“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是听从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需求,故D项正确。]5.20世纪30年头,美国总统罗斯福企图把福利国家政策硬加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以此来建立一个比以前更为公正的社会。为此,罗斯福新政某种程度上变更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美国“固有权力结构”变更的结果是()A.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B.政府的行政职能被严峻减弱C.“三权鼎立”格局得到强化D.总统成为经济政策的确定者A[通过所学学问可知,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之下,罗斯福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渐渐走出逆境,说明美国“固有权力结构”的变更使得政府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故选A项;罗斯福新政使得政府的行政职能有所加强,而不是严峻减弱,解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美国三权分立问题,解除C项;在美国政治体制中,总统不是政策的确定者,解除D项。]6.1935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全国青年管理局后,在全国各个院校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半工半读,学生可以当书记员、打字员或在图书室和试验室当帮手等,获得政府供应的薪金,从而完成学业。这一举措在当时()A.有利于缓解社会上的就业压力B.减轻了政府的教化投入负担C.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业力D.旨在保证教化的可持续性A[材料中罗斯福政府的措施缓解了学生因失学而成为无业者,从而遏制了社会上失业人员数量的增长,也就缓解了社会上的就业压力,A项正确;材料措施实施的目的不在于教化的可持续性,而在于削减失业大军,D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事实上是政府加大了教化投入,而不是削减,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学生勤工俭学,而不是自主创业,C项错误。]7.(2024·唐山模拟)下表是1933—1935年美国工会会员人数统计数据。这一变更反映出()时间人数1933年297.3万1934年360.8万1935年386.86万A.美国劳工的权益得到全面维护B.国家的政策倾向有利于工人C.美国当时就业率有了显著提高D.美国的经济危机已得到解决B[由材料可知,1933—1935年美国工会会员人数不断增加,缘由在于这一时期罗斯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措施,故选B项;罗斯福作为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其新政维护的依旧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劳工利益不行能得到全面维护,解除A项;美国工会会员人数增加体现了工会的发展,这与就业率无干脆关系,解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解除。]8.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建的旺盛,让无功者坐享其成,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将来创建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B.爱护劳工的各项权利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让无功者坐享其成,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将来创建的进取心”,说明一些富人反对政府把自己创建的财宝分给穷人,因而这针对的是新政中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基本的生活保障,故选D项;新政中放弃金本位制,实施美元贬值是为了刺激出口,而非解决货币短缺,且与材料“让无功者坐享其成”无关,解除A项;爱护劳工的各项权利和举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都不会造成“无功者坐享其成”,解除B、C两项。]9.(2024·天一大联考)20世纪80年头,英国撒切尔政府以“人民享受拥有资本的民主权利”为目标,提出建立“大众资本主义”和“股东社会”。这表明,当时英国政府()A.强化了对社会经济的干预B.深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C.意欲增加市场自由化发展D.借鉴了罗斯福新政理念C[由材料中英国撒切尔政府提出建立“大众资本主义”和“股东社会”可知,当时英国政府意在缩小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市场的作用,故选C项,解除A项;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理念均主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解除B、D两项。]10.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头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削减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加强干预或削减干预的根本动身点是()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冲突B[国家干预经济是以爱护国家整体的、根本的利益为动身点,故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不是根本动身点,故A项错误;国家加强或削减干预都是为了国家经济更好、更有序的发展,故B项正确;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是干预经济的手段,而不是根本动身点,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或削减干预主要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故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冲突是其动身点,但不是根本动身点,故D项错误。]11.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挡过分不同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D[由材料“福利国家……能阻挡过分不同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可知,福利国家制度有政治意义;由材料“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可知,福利国家制度有人本价值,故选D项;福利国家制度是二战之后逐步建立发展的,解除A项;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石,解除B项;福利国家制度强调对国民收入的再安排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加大对经济投资的是凯恩斯主义,解除C项。]12.(2024·百师联盟考试)1990年,美国、欧共体国家、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88∶2.07∶1,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25.29%。到200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27.07%,达到78980亿美元。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变为2.2∶2.2∶1。这主要得益于()A.美国新经济的兴起 B.美国建立了世界霸权C.日本忙于扩充军备 D.欧洲一体化出现障碍A[由材料“到200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27.07%,达到78980亿美元”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20世纪90年头美国新经济兴起,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故选A项;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不是20世纪90年头才有的事情,解除B项;“日本忙于扩充军备”不符合日本二战后的史实,解除C项;1990年以后(尤其是1993年欧盟成立后)正是欧洲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密生活的时代,英国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正值工业革命前夜,但封建残余仍旧存在,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加政权、歼灭封建残余,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亚当·斯密洞察了18世纪中叶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必定到来的趋势。适应这种须要,在批判地继承了先辈学者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说体系。斯密的经济思想,特殊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摧毁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的重商主义学说,开启了人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观念。——摘编自《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二新自由主义又被称为新保守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极其艰难地渡过20世纪30年头大萧条以后,新自由主义在西方渐趋复苏,并日渐活跃,形成很多流派……20世纪70-90年头,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全盛期,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黄金时代”……西方国家政府实行和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主要有:英国的“撒切尔主义”或“撒切尔经济学”,美国的“里根经济学”。——摘编自《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所产生的影响。(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新自由主义在20世纪70年头成为西方国家主流经济思想的背景。结合材料一说明两种经济思想的共同之处。(13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斯密的经济思想,特殊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启了人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观念”以及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20世纪70年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等史实回答即可;其次小问,结合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和新自由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答案:(1)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美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推动了西方政治上的自由改革运动。(12分)(2)背景:传统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呈现;资本主义国家摆脱20世纪70年头经济危机并发展经济的须要。共同之处:都注意市场对社会经济的调整作用;都反对国家过度干预社会经济的发展。(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罗斯福入主白宫伊始,中国人即倾注了对其新政的极大关切之情。从20世纪30年头初到40年头中期,人们对大洋彼岸这一改革潮的反应之热情,评论之广泛,无论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可以说是空前的。20世纪六七十年头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成果较为匮乏。20世纪八九十年头中国又出现探讨罗斯福新政的“高潮期”。这些前人文字,虽不无可挑剔之处,但更多的仍是相当具有文献价值之作,其中有的还有相当珍贵的学术和思想价值。——摘编自杨玉圣《中国人的罗斯福新政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围绕“中国的罗斯福新政探讨”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20世纪六七十年头,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中美两国在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严峻对抗,加之“左”倾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的探讨寥寥无几。答案:示例:论题:国内外形势的变更影响中国的罗斯福新政探讨。(2分)阐述:20世纪30年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