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中医基础学》•李德新
第四章病因病机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
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如果这种对立
统一关系遭到致病因素的破坏,又不能自行调节恢复时,人就会发生疾病。
病因,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致
病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学说。研究病因学,了解各种致病因
素的不同性质、特点,发病规律以及临床表现,对正确认识疾病,积极主动地
预防疾病和辨证论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病机,又称病理,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一词,首见
于《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素问•至真
要大论》)“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类经》)病机者,病之机
要也。病机学说就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机理及其规律的学说。
第一节病因
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六淫、七情以及饮食、劳倦等,在一定的条
件下都能使人发生疾病。中医学的病因学,把各种致病因素分为外因、内因和
不内外因三类。《内经》对病因,只分阴阳两类,谓:“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
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
阳喜怒。”(《素问•调经论》)三因分类始于汉•张仲景,他明确提出:“千般
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
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金
匮要略》)到了宋代,陈无择明确地提出了三因学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
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
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呼叫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
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踵折,痕忤附着,畏压缢溺等,有背常理,为不
内外因。"(《三因极——病证方论》)即六淫邪气所触为外因,五脏情志所伤为
内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虽然没有科学
地揭示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但它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
法,对辨证施治仍有一定的意义。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并逐步地建立了自己的病因学。虽然这
些致病因素还比较笼统,其本质尚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它对中医的临床实践仍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所指的病因,与现代医学的病因概念不完全相同。中
医的病因,重在“辨证求因”。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不同,作用于机体后引
起的病理变化也不一样。根据疾病反映出的不同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疾病的症
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从而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这就叫“辨证求因”。这儿的
“证”是指临床表现而言。例如:同是感冒,若见恶寒重,发热轻,舌苔薄白,
脉浮或紧为风寒之邪;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
风热之邪;在风热基础上又兼见头重,体倦,胸闷,泛恶,漫黄,舌苔黄腻则
为风热夹湿。通过对这些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的分析,得出它们的病因分别为:
风寒、风热、风热夹湿。然后再按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即“审因论治”。这是
中医病因学的重要特点。由此可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是辨别病因的根据,因
而也有人将病因称之为“病因辨证二
一、外界致病因素
(一)六淫
1.六淫的涵义
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因素,在正常情况下称“六气”,是自然界
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故曰:“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当气候急骤变化,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
的一定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
节时,六气就成为致病因素,这种情况下的六气称“六淫”(又称六邪)。“六淫”
是致病的气候条件,中医学的病因学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对发病的影响。故云:“夫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它以人和自然的密切联系为基本出发点,以四时六气为中心,把气候及天气对
人类健康的关系贯穿到生理、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2.六淫致病的特点
①与季节有关——六淫致病与季节的气候有关,即六淫致病具有一定的季
节性。如春季多风证,夏季多暑证,长夏多湿证,秋季多燥证,冬季多寒证。
这是一般的规律。但是,气候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人体的感受性也各不相同,
所以同一季节可以有不同性质的外感疾病发生,同一种疾病又可以由多种病邪
所引发。因此,六淫为病及其所呈现的症状,也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②与居处环境有关——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多种气候类型。由于地理条件
的差异,六淫发病又带有区域的特点。中医学非常注意气候的区域差异与疾病
之间的关系。如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夏季阴雨连绵,久处湿地,易感湿邪而多
湿病。故“其病挛痹……痿厥……。”(《素问•异法方宜论》)
③常合邪致病——六淫不但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
入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说明
了风寒湿三气侵袭人体是形成痹证的成因。他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等。
④六淫可以互相转化——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在一定条件下
又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从阳化热,则寒邪转化为热邪。如恶寒无汗,
鼻塞流涕,咳嗽,痰液稀白,苔白,脉浮之风寒咳嗽,日久不愈,可以转化为
咳嗽痰稠或黄痰,伴口渴,咽痛,身热汗出,苔黄,脉浮数之风热咳嗽,这种
疾病性质的变化是由寒邪化为热邪的缘故。
⑤发病规律——六淫致病,发病急,传变快,一般多从体外入侵或犯肌表,
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皮毛到内脏。如风
邪从呼吸道侵入体内,卫气失宣,则恶寒发热,风邪由表入里,内舍于肺,肺
气不宣则咳嗽,咳痰。故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
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素问•调经论》)“温
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温病条辨》)“皮毛者,
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咳论》)
中医学又有内生六气之说,所谓内生六气,六气应为六淫,但一般都习称
六气,是与外感六淫相对而言的。六气是某些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病理表现,这
种病理表现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的表现相似,为了区别于六淫,故称“内
生六气二阳虚内寒,脾虚湿盛,阴虚内热,津伤化燥等称为内风,内寒,内湿,
内热(火)和内燥。两者症状有些类似,但性质不同。六淫,是指病因而言。当
然,中医辨证求因的思维过程中,六淫不仅仅是六种致病因子,更重要的是六
淫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病理表现,是因和果的统一。而“内生六气”则仅仅是指
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病证。从因果关系上看,是果而不是因。然而它们之间
又可以互相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外湿可以引动内湿,……以风为例,六
淫的风邪伤人体表,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等症状。若误治或失治,风邪入里,
从阳化热,灼伤津液,热极生风而出现惊厥、抽搐等症。前者称外风,后者为
内风。后者系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筋脉失养而动风,属肝风内动范畴。这叫
做外风引动内风。
兹将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分述如下:
【风】
风是春季的主气。在正常的情况下,气候温和,万物以荣。“人禀五常,因
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金
匮要略》)风气太过或不及则为风邪淫气,侵犯人体而发病,称为风邪致病。风
邪属阳邪范畴。
1.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风为百病之长:风,终岁常在,四时皆有。风邪最易伤人,实为外邪致
病的先导。湿、热、燥、寒多依附于风侵袭人体而发病。如风湿、风热、风寒
之类皆是。故曰:“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素问•骨空论》)风邪何以为百病之长?因风无定体,每随四时八节,早晚晴
雨之不同,而有兼夹寒热燥湿之各殊。故曰:“风之体不一,而风之用有殊。”“春
初之风,则夹寒水之母气;春末之风,则带火热之子气。夏初之风,则木气未
尽而炎火渐生。长夏之风,则夹暑气、湿气、木气。大雨而后暴凉,则夹寒水
之气。久晴不雨,以其近秋也,而先行燥气。是长夏之风,无所不兼,而人则
无所不病矣。初秋则挟湿气,季秋则兼寒水之气,所以报冬气也。初冬犹兼燥
金之气,正冬则寒水本令,而季冬又报来春风木之气,纸莺起矣。再由五运六
气而推,……五运六气,非风不行,风也者,六气之帅也,诸病之领袖也,故
曰'有病之长'也。"(《温病条辨》)
②风性轻扬,最易侵犯人体的高位和肌表:风性轻扬,无处不到,上至头,
下至足,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均可受到风邪的损伤。但是,风邪最易侵犯人
体的高位和肌表。故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风
邪客于面,可见头痛,眩晕,面目赤肿等,风邪客于肺系,可见鼻塞,咽痛,
咳嗽等;风邪客于体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症。
③风性疏泄,侵袭人体,肌媵开泄:风为阳邪,其性疏泄,侵犯皮毛,使
肌媵开泄。故其证多见自汗,恶风等症状。所以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
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骨空论》)“风者天之阳。经云:虚邪贼风,阳
先受之。风邪伤卫,故媵理疏者,善病风。其症恶风有汗,脉浮头痛鼻塞声重,
咳嗽痰多或憎寒发热。惟其人卫气有疏密,感冒有浅深,故见症有轻重。”(《类
证治裁》)
④风性主动,风邪伤人,症多动摇不定:“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其临床表
现多具动摇不定的特点,如抽搐,震颤,眩晕,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所谓“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
问•至真要大论》)
⑤风性善行数变:“善行”是指风性善行走窜,故其症多游走不定。如风痹
之游走性疼痛,风疹之皮肤搔痒,皮疹漫无定处,此起彼伏等。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有发病急,变化快,病程短的特点。如风疹和皮
疹的突然发作与隐现不定。中风(内风)(相当于脑血管意外)往往出现卒然昏倒,
不省人事,口眼咽斜,半身不遂等。
由此可见,风性善动不居,变化无定。风邪侵入人体,在表,常稽留于皮
毛,或逗留于肌肉媵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募原之中。入里,能损及脏腑,上
逆,则直犯巅顶,在下,可伤及膝胫。所以说:“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
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而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素问•风论》)
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还可以发生胃脱痛,腹胀,肠鸣,
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
邪,民病飨泄,食减……肠鸣,腹支满。”(《素问・气交大论》)“风淫所胜,
民病胃脱当心而痛……食则呕。”(《素问•至真要大论》)
2.外风和内风的区别
外风为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经口鼻或肌表而入。经口鼻而入者,多
先肺系;经肌表而入者,多始经络。正虚邪盛则内传脏腑,此两种感受途径又
可同时兼有。内风系自内而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心肝脾肾有关,尤
其是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
论》)产生内风的病机是:
①热及生风,凡热邪极盛,必灼伤津液,消烁营血,邪热上扰,使心肝受
病而见高热,抽搐,颈项强直,甚者神志昏迷,称为热极生风。
②肝阳化风、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化火生风,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痰火并发而致肝风内动,出现眩晕,震颤,
抽搐,甚则卒然昏倒,中风偏瘫等。
③血虚生风,肝为藏血之脏,其性刚强,赖阴血以濡养。或年老肝血亏耗,
或产后失血阴血亏损,则肝阴不足,筋脉失养,风自内生,而出现眩晕耳鸣,
皮肤瘙痒,四肢麻木或震颤不已,甚则瘦疯,痉厥。若兼见津液亏损之肌肤甲
错,舌燥无津等证,又称血燥生风。
【寒】
寒为冬天主气,故冬季多寒病,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在正常情况下,气
候寒冷,水冰地赤。寒气太过或不及则为寒淫邪气。
1.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寒邪易伤阳气,全身或局部寒象明显: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所以
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全身寒象,如形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喜
热喜暖,舌淡苔白,脉迟等,局部的寒象,如自觉吃腹寒冷,关节冷痛等。即
所谓“阴胜则阳病”之意。
②寒性凝滞,寒胜则痛:凝滞者,凝结阻滞之意。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寒邪侵入机体,损伤阳气,使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因此,疼痛剧
烈,得温则减,是寒邪侵袭人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得温遇热则气升血散,故疼
痛缓解或减轻。当然痛非必寒,寒胜必痛。故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
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花》)
③寒主收引,寒则气收:收引即收缩牵引的意思,寒邪能使气机收敛闭塞。
寒邪客于肌表,可使毛窍收缩,媵理闭塞,故恶寒发热而无汗。寒客经络关节,
可使筋脉拘急收缩,出现屈伸不利,冷厥不仁,或拘急作痛等。故曰:“寒则气
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蜷缩,蜷缩则细急,细急则外引小络,故
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
④寒为热病之由:伤于寒则病热。寒邪外束,与卫气相搏,阳气不得宣泄,
便会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证。寒邪入里化热而现高热,烦渴,汗
出,脉洪等证。所以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
病热。”(《素问•热论》)
寒与肾相应。寒为水气通于肾,寒邪侵袭,寒水泛滥,则尿少,水肿;寒
水过盛,上制心火,则心痛,心悸,烦心澹妄,肢厥等。“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澹妄,心痛……甚则腹大胫肿,喘
咳。”(《素问•气交变大论》)
2.外寒和内寒的区别
外寒为六淫中之寒邪。寒邪侵犯人的部位虽有表里、经络、脏腑之别,临
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全身症状都以寒象为主。外寒多与风邪,湿邪相兼,称
作风寒、寒湿。外寒客于肌表则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无汗,脉浮紧,
如风寒感冒;客于经络则周身关节拘急冷痛,如寒痹(痛痹);过食生冷,寒邪
直中脾胃则脱腹冷痛,呕吐清水,大便稀薄,如寒泻。故曰:“诸病水液,澄沏
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内寒是阳气虚衰,寒从中生,故又称“虚寒二内寒主要是指心、脾、肾的
阳气衰微,其临床表现以面色就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澹薄,舌淡苔
白,脉沉迟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内寒多为脾肾阳虚,
特别是肾阳虚。故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总之,
内寒必见虚象,而且虚象比寒象更为显著。
【暑】
暑为夏季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故曰:“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
性为暑。”(《素问•五运行大论》)所以暑为火热阳邪。火热与暑虽为同性,但
火热之邪四季皆有,不若暑邪有显著的季节特点。
1.暑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暑邪致病有特定的季节性:暑为热极,乃夏季之主气。暑邪致病有明显
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故日:“先夏至曰为病温,后夏至
日为病暑。”(《素问・热论》)暑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属感受暑热邪气所引
起,如中暑;二是凡属暑天发生的外感疾病,统称暑病。如暑温、暑湿等。
②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火热所化,当属阳邪,阳胜则热,“暑则皮肤
缓而媵理开。”(《灵枢・岁露篇》)“因于暑,汗,烦则喘喝。”(《素问•生气
通天论》)因此,暑邪致病以高热,汗出,烦渴,脉洪大等热盛为特征。
③暑邪升散,易伤气耗津:暑为阳邪,其性开泄升散。暑邪侵犯人体则媵
理开泄,大汗出,汗多津伤,津伤则口渴,喜饮,小便短赤,“灵则媵理开,营
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素问・举痛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
问•刺志篇》)气随汗出,不但伤津又易耗气,气耗则心烦,气短,倦怠。气津
两伤,甚则虚脱,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④暑多挟湿: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
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温热
经纬》)故暑邪为患除壮热,烦渴,汗出外,又常兼见四肢倦怠,胸闷泛恶,大
便澹泄,舌苔垢腻等。
2.常见暑证
①伤暑(暑热):以高热,口渴,心烦,多汗,脉洪大为主要症状。由于高
热,容易耗气伤津,故还可以出现乏力,呼吸短促,舌红少津等症状。
②中暑:多由感暑过重,如夏季在烈日或高温下工作,轻则头晕,恶心,
呕吐,烦闷不适等,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喝,汗出不止,手足逆冷等。
其中中暑而又见四肢厥逆者,称为“暑厥”。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
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者,称“暑风”(又称“暑痫”)
③暑湿:人体感暑挟湿,除暑的临床表现外,还伴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
胸闷,呕恶,大便澹薄,小便短少,苔滑,脉濡等。
【湿】湿为长夏主气,是一种重浊阴邪,四季均可发病。
1.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明显的季节性: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是指夏末秋初,正当蹲暑薰蒸之
际,故暑必挟湿。这种季节对人的健康,尤其是对脾的运化机能可以产生不良
的影响。因此,长夏季节特别容易发生湿病。如暑温、湿热痢等。湿邪为患,
四季均可发病,不仅限于长夏,至于因脾虚水湿不运而引起的内湿之症,更是
如此了。
②发病的隐袭性:湿病的发生一般比较缓慢,故常常不易为患者所察觉。
如外湿,多由于久居湿地,或伤于雾露,或水中作业,而逐渐发病。内湿则大
多由于饮酒嗜茶成癖,或过食生冷厚味,日久中阳不振,水湿不运所致。故曰:
“湿之为病,内外因固俱有之。其由内因者,则本脾土所化之湿。……其由外
因者,则为天雨露,地泥水,人饮食,与汗衣湿衫。……然不论内外,其熏袭
乎人,多有不觉。非若风寒暑热之暴伤,人便觉也。”(《杂病源流犀烛》)
③致病广泛,且易侵犯脾胃,湿邪致病的广泛性表现在:
(1)湿邪可以侵犯人体各部,遍历脏腑、经络、肌肉、皮肤。如湿蒙上焦,
则头重,头胀,鼻塞;湿阻中焦,则脱腹痞满,饮食不思,渴不欲饮,呕吐泄
泻;湿注下焦,则足附浮肿,淋浊带下等。故曰:“淫湿上中下外,无处不到,
大率在上则病呕吐,头重胸满,在外则身重肿,在下则足胫跑肿,在中则腹胀
中满痞塞。"(《证治准绳》)
(2)湿邪所引起的病证多种多样,诸如伤湿,停湿,痰饮,水肿,呕吐,泄
泻等等。故曰:湿“在肌表则为发热为恶寒为自汗,在经络则为痹为重为筋骨
疼痛为腰痛不能转侧为四肢痿弱酸痛,在肌肉则为麻木为驸肿为黄疸为按肉如
泥不起,在脏腑则为呕恶为胀满为小水秘涩为黄赤为大便泄泻为腹痛为后重脱
肛癫疝等证。”(《景岳全书》)
(3)湿邪还可以和外邪结合起来导致疾病,如湿与寒合为寒湿,湿与风合为
风湿,湿与热合为湿热,湿与暑合为暑湿等。
这些充分说明了湿邪致病的广泛性。湿邪虽然可以弥漫全身,但最易侵犯
脾胃。“脾喜燥面恶湿”,脾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湿困太阴(脾),或脾病湿
重,都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表现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闷泛恶,腹胀
便澹,小便短少,舌苔厚腻,脉缓等。
④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著,浊即秽浊。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湿在症
状上所表现的重浊性是:
(1)水湿同类,湿是弥漫存在的水,其性重着。因此,反映在症状上,就有
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倦怠身重的特征。故曰:“人受湿邪内困,肢体便觉顽重。”
(《医门补要》)
(2)湿易伤人下部,“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如风
湿症的肌肉关节疼痛,以腰腿尤其是膝部最多。浮肿也常见于足跑部。
(3)湿邪秽浊,指分泌物,排泄物等秽浊不清。湿邪在上则面垢,目多多,湿
邪阻滞胃肠,则大便粘滞不爽,甚则下痢脓血,舌苔垢腻等。湿注下焦,则小
便浑浊疼痛,带下秽浊,湿侵肌表,则肌肤疮疡湿疹,流脂脓水等。
⑤湿邪粘腻,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湿邪粘腻阻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1)症状的粘滞性,如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滞涩不畅等。
(2)病程的难移性,湿为阴邪,重浊粘腻,阻滞气机,遏伤阳气。因此,湿
邪袭人,往往胶着难祛,迁延时日,病势缠绵难愈。故曰:“湿为阴邪,自长夏
而来,其来也渐,且其性氤氤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邪之一凉即
退,故难速已。”(《温病条辨》)
2.外湿和内湿的区别
外湿指雨湿流行,空气中湿度增高,或久居卑湿之地,劳汗衣湿,阻遏阳
气,使水液不得蒸发,停滞体内而致。因湿从外受,故称外湿。外湿以肌表,
经络之病居多。其病状头重如裹,关节酸痛,身体困倦,四肢浮肿等,常有胸
闷,食欲不振,口不渴,脉缓等脾胃失调等症侯。至于外湿侵袭所引起的湿疹、
疮疥、脚气等则多不伴有脾失健运之候。
内湿指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津液,水湿停聚所致。因湿自内生,故称内湿。
水湿泛溢肌肤则为水肿,留于胃则胸膈痞满,恶心呕吐,留于肠则生泄泻,留
于胸膈则为痰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沦》)内湿
以脾胃病变居多。
但是,外湿和内湿又互相联系。外湿发病也多犯脾胃,则脾失健运。外湿
不除必致脾虚,脾虚又易感外湿。因此,辨证时区别内湿和外湿的意义,实际
上就是衡量脾虚与湿邪之间的主次而已。
【燥】燥为秋季之主气。秋高气爽,其气清肃,气候干燥,万物应之擎敛。
1.燥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是指人体出现一系列干燥的症状,多由气候干
燥,或津液,血液不足所致。前者属于外燥,后者属于内燥。“燥胜则干。”(《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燥邪伤人,易伤津液,阴津亏虚,以口鼻干燥,咽干口渴,
口唇皱裂,皮肤干燥,毛发不荣,大便干燥,小便短少等为其临床特点。故曰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届于燥。”(《素问・玄机原病式》)
②燥邪最易伤肺:燥易伤肺,主要指外燥而言。为什么外燥易于伤肺呢?因
为“天气通于肺”燥是秋金主气,肺在四季应秋。外燥多从口鼻而入,鼻为肺
窍,故外燥必内及于肺。肺喜清润而恶湿恶燥,湿则饮停,燥则津伤。所以,
外燥为害,最易伤肺。燥邪袭肺,肺津不足,宣肃失职,故多见干咳少痰,或
胶痰难咯,或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
2.外燥和内燥的区别
①外燥:因气候干燥而引起,多见鼻孔干燥或鼻血,口干唇裂,咽喉干燥,
干咳少痰或无痰,舌干少津等。外燥又称秋燥,是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热病。有
凉燥和温燥之分。“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
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
为重。”(《通俗伤寒沦》)可见,燥而偏寒的是为凉燥,燥而偏热的是为温燥。
(1)凉燥: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干咳少痰,舌苔薄白而
干。凉燥系燥与寒合。
(2)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
苔白,脉数。温燥系燥与热合。
②内燥:多由某些疾病过程中损伤了体内的津液,阴血所致。在临床上多
见于:
(1)由于高热,大汗,剧烈地呕吐或泄泻,服用大量利尿剂等,体内津液大
量丧失,则现口干,口渴,舌干无津,甚者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丧失,指端螺
纹皱瘪等。
(2)由于慢性疾病消耗体内阴液,或是老年,产后津血不足,或是失血过多
等因素,使体内的津枯血燥,表现为全身衰竭,皮肤干燥,指甲和毛发干枯而
少光泽,舌干或光绛,以及便秘,尿少等症状。
总之,在辨证时要注意燥病除发热外,病人尚有缺乏津液的表现,如口唇
皱裂,皮肤干燥等。外燥偏重于肺;内燥遍及全身。
【火】火热同性,故常火热混称。但火之与热,同中有异,热为火之渐,
火为热之极。热极可以化火。作为病因,则多称热而不称火,如六淫致病的风
热、暑热、湿热等,作为病证则多称火不称热,如心火、肝火、胆火等。
1.火的含义
①生理性的火——是一种正常的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具有温煦和生化作
用的阳气。中医文献称之为“少火”。故有“少火生气”,“少火之气壮”的说法。
这种生理性的火,实际上是指肾阳的作用。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非
此不能滋。所以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
皆由阳气°”(《类经》)
②病理性的火一一是指阳盛太过,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这种火称之为“壮
火”。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之肝火。这种病理性的火,能耗伤人的正气,影响
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有“壮火食气”,“壮火之气衰”的说法。病理性的火有内
外、虚实之分。
(1)外火:多因感受温热邪气,或由风寒暑湿燥等外邪转化而来,即所谓“六
气皆能化火"。如由寒化热,热极生火,湿与热结或湿蕴化热,湿热极甚而成痰
火,风之与燥,皆可化热生火;暑本火热之气所化等。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
化中,不仅皆能化热生火,而且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所以,
又有“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刘完素首倡“六气皆能化火”之说。他认为:“火
本不燔,遇风冽乃焰。”“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
热则风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故风之于火热,在病变过程中,多为
兼化的关系。湿之与火热,不仅是由于“积湿成热”,更重要的是“湿为土气,
火热能生土湿……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
水湿也。”(《宣明论方》)燥病之成,或由寒凉收敛,气血不通,或由中寒吐泻,
亡液而成燥。但“风能胜湿,热能耗液。”(《宣明论方》)更可致燥。就是秋凉
成燥,亦每多与火热同化所致。所谓“金燥虽属秋阴,而其性异于寒湿,反同
于风热火也。”(《宣明论方》)一般认为,外感引起的火证,多属实火。
(2)内火: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或因精神刺激,情志过
极,久郁化火,即所谓“五志化火”,“气有余便是火”,就是指的这一类。或因
脏腑气血失调所致,“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这种内伤所致的火又有虚
实之分。如肝火上炎,胃火炽盛等属于实火,肾阴亏损,阴虚内热,虚火内生
则称虚热或虚火等。
2.火(热)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火性上炎,热象显著:火为热之极,能升腾上炎。所以火邪致病,与热
相似,但比热更甚,其症状尤以上部为多。全身或局部有显著的热象。全身,
如高热,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等;局部,如目赤,咽红,舌尖红,
糜烂,疮疡的红、肿、热、痛等等。
②火热之邪,易伤津气: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津液,故临床上
除有显著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饮,舌干少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阴
津耗伤之候。
③火性阳热,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袭人体,燔灼肝经,耗伤阴液,使筋
脉失养,而致肝风内动,称热极生风,出现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
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如小儿高热痉厥便属热极生风范畴。故云“诸热督戚,
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火热太盛,侵及血分,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可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
Itt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皮肤斑疹等。
“痈疽原是火毒生”(《医宗金鉴》)意指火然之邪入于血分,使血肉腐败
而成痈疽。但是,引起疮疡的邪毒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
④火性浮动,扰乱神明:火热之邪扰乱神明,心神失守,则现登高而歌,
弃衣而走,澹语妄言,狂躁不安等神志症候。故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
问-至真要大论》)
火热为病,非常广泛。《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的病机中,属于火者,有
督冒,口禁,瘦疯,鼓栗,腑肿,酸疼,冲迸,惊骇,狂,躁十种;属于热的,
则有转戾,胀满,呕吐,吐酸,下迫,泄泻,水液浑浊七种。刘完素把病机十
九条属于火热病证扩大为:“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浑浊、腹胀
大鼓之如鼓、疳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督郁肿胀、鼻塞就蚓、血溢血
泄、淋闷、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澹妄、蚓蔑血汗、皆属于热。”“诸
热督痉、暴暗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跑■肿疼酸、气逆冲上、禁栗、如丧
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嗡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困鹿、暴
病暴死,皆属于火。”(《素问•玄机原病式》)共达五十多种病证。
3.实火和虚火的区别
火为热之甚,火即是六淫之一,也可由疾病过程中产生。火有虚实之分。
实火大多由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或由风寒湿燥之邪转化而成,病势急速,病
程短,多有状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喜冷饮,甚则狂燥澹语,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唇焦,苔黄燥起刺,脉洪数等。虚火多由内伤而致,或气血失调,
或精气亏耗所致,病势缓慢,病程长,多见潮热盗汗,午后戳红,虚烦失眠,
口干咽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耳鸣健忘,腰酸遗精,舌红绛少津,光剥
无苔,脉细数等。虚火与实火的主要区别是:
①虚火有阴虚内热的症状,如五心烦热,午后低热,颔红,盗汗,面目升
火等,而实火则无。
②虚火热象较为实火缓和,多无高热,而见内热,心烦,舌光红而干等。
③虚火伤津现象不似实火显著,多见口渴不甚,脉数无力。火邪致病,不
仅要分清实火和虚火,而且还要分清实火虚火所属的脏腑。如心、肝、胃、肺、
肾等火之虚实。至于各脏腑之火的区别详见脏腑辨证。
(二)疫疣
1.疫疣的含义
疫疣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子。疫病又称瘟疫,历气,戾气,异
气,毒气,乖戾之气,杂气等。疫疣是一种物质(病原微生物),与六淫不同。
故云:“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疫历的发现是中医病因学说的重大发展。吴又可继承了前人关于病因学的研究
成果,在世界医学史上,于1642年首次宣告:不仅内科的传染病,而且外科的
感染性疾病也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如疗疮、发背(发于背部的痈疽)、痈疽(急
性化脓性疾患)、流注(深部多发性脓疡)、流火(发于小腿的丹毒)、丹毒,以及
发斑痘疹之类。“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实非火也,皆杂气所为耳。”(以
上均见《瘟疫论》)这种认识比西医早200多年(欧洲医学第一次提出这样认识
的是英国外科学家李斯特(lister)在1867年提出的),这是对世界医学的伟大
贝o
2.疫疣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①疫疣是微小的肉眼观察不到的邪气:疫病这种致病物质是人们的感觉不
能直接察觉到的。所以说:“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
得闻?”(《瘟疫论》)
②疫疣致病的特异性:疫疣虽多种多样,但其致病具有显明的特异性。疫
历“为病种种,难以枚举。大约偏于一方,沿门阔户,众人相同,此时行之气,
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不一也。”“众人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诸病
焉。”(《瘟疫论》)故有“一病一气”之说,这是中医对病原体特异性的认识。
③疫疣作用部位的选择性:疫历对机体的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
个部位也随不同的疫历而有所区别。疫历作用于何脏何腑,发为何病,具有特
异性定位的特点。所以说:“盖当其时一,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
(《瘟疫论》)这是中医对病原体“特异性定位”的认识。
④疫疣的种属感受性:疫疣有偏中于动物者,偏中于人者。偏中于人的,
则不传染给动物,偏中于动物的,有的也不传染给人。即使偏中于动物的,因
动物种属不同,也不互相传染。故曰:“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
鸭瘟,岂当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
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瘟疫论》)中医将疫历的这种特性称之为“偏
中性”,这是对病原体种属感受性或种属免疫性的认识。
⑤疫疣致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疫病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其传染
来源,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与人互相传染。故云“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
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
而入。”(《瘟疫沦》)
疫历侵入机体,一旦发病便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说:“人感乖
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诸病源候论》)
此外,中医学认为疫病致病也有一定的散发性。并强调对疫历的病因疗法。
“因邪而发热,但能治其邪,不治热,而热自已。夫邪之与热,犹形影相依,
形亡而影未有独存者。”并提出用特效药物治疗疫疣的设想,“受无形杂气为病,
莫知何物之能制矣……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
品味加减之劳矣。”(《瘟疫论》)
(三)寄生虫
中医学对血吸虫病、疟疾、肠寄生虫病等多种寄生虫病的致病因素早有基
本认识。
血吸虫病:称为“水毒”、“溪温”、“中溪”、“水中毒”。引起血吸虫病的毒
虫“冬月蛰在土内”,“夏月在水内”,“春秋辄得”,说明血吸虫病夏秋季感染者
为多。其传染方式主要是皮肤与疫水接触“夏月在水内,人行水道上,及以水
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乃逐水便流入人家,或遇道上牛马迹内即停住。”其“初
始证候,先寒热恶冷。”“头微痛目眶疼,心内烦懊。”“洞痢及齿间出血”,“不
食而狂语”,“清朝小苏,晡夕则剧。”(以上均见《诸病源候论》)等,与急性血
吸虫病的症状基本一致。
蛔虫病:可引起“蛔厥”(似胆道蛔虫症)“吐蛔”。蛔有得甘则动,得苦则
安,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的特性。
绦虫病:中医称“寸白虫”,其发病与食肉乳有关。
蜕虫病:烧虫“形甚小,如今之蜗虫状。”(《诸病源候论》)
总之,中医学明确认识到寄生虫是寄生人体而致病。同时对寄生虫病的治
疗,也有许多有效方药,有待我们去发掘,整理和提高。
(四)外伤
外伤包括跌打损伤、创伤、烧伤、狂犬和毒虫咬伤等。
外伤致病主要是损伤了人体的皮肉、筋骨、气血,如跌打损伤的伤筋、骨
折,创伤的失血,烧伤的烧伤皮肉和伤阴脱液,毒蛇的蛇毒和狂犬的病毒,由
损伤的皮肤、肌肉,迅速累及脏腑乃至引起死亡。
二、机体内部因素
1.七情的含义
七情,是指人的精神情志的变化。医学把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分成喜、怒、
忧、思、悲、恐、惊七类,故称“七情”。
七情的变化,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外在
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不会引起身体的明显不适。
但是,如果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的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生理活动所
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病。故曰:“故贵脱势,虽不中邪,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素问•疏五过论》)如癫病多由情志所伤,忧郁伤肝,
肝气郁结,损伤于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迷蒙心神,不能自主
而成。狂病多由恼怒悲愤,伤及肝胆,不得宣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结为
痰火,痰火上扰,蒙蔽心窍,神志逆乱而发。故曰:“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
涎,迷塞心窍。”(《证治要诀》)
又如,认为食道癌是“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素问•通
评虚实论》)或是“忧愁思虑”,“五膈五噎由喜怒太过,七情伤脾胃,郁而生痰,
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饮食不下。”(《景岳全书》)所致。可见人体的精神因素对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七情和五脏的关系
中医学将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指出“入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
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肾……在
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关于七情分属五脏,一般认为喜属心,怒属肝,思属脾,悲、忧属肺,惊
恐属肾。
精神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但情志的异常变化,也会引
起五脏的功能失调。
3.七情致病的特点
①因郁致病:由于情志失调引起了脏腑功能失常而发生病变,称“因郁而
致病二不同的精神因素,可影响不同的脏腑功能而发生不同的病变,通过脏腑
阴阳气血紊乱,气机升降失常而表现出来。如:
“怒则气上”:气上,气机上逆之意。怒为肝之志,肝主疏泄,怒动于肝,
肝气横逆,肝气上冲,气逼血升,气血并走于上,故呕血,或使人昏厥。或因
肝木乘脾而生泄泻。故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荒于上,使人薄厥。”(薄厥是
指由于精神刺激,使血随气逆,血液郁积于头部而卒然昏厥,相当于高血压危
象—作者注)(《素问・生气通天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素
问•举痛沦》)
“喜则气缓”: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为心之志,喜能使人心情舒畅,气
机通利,但过分的喜笑,可致心气缓散,精神不能集中,甚致心气涣散不收,
则心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
“悲则气消”:气消,肺气消耗之意。悲为肺之志,过度悲哀,则意志消沉,
肺气耗伤,故曰:“气消”,而现呼吸短促,干咳少痰等。
“恐则气下”:气下,精气下陷之意。过度的恐怖,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
则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
“惊则气乱”:气乱,气机逆乱之意。突然受惊,使气机逆乱,气血失和,
心无所依,神无所附,,慌乱失措,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故云:“惊则心无
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举痛论》)“大惊卒恐而致
神志昏乱。”(《景岳全书》)
“思则气结”:气结,脾气郁结之意。思虑过度,损伤脾气,则气机阻滞,
运化失常而胸脱痞满,纳呆,腹胀便澹。
②因病致郁: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
情志异常,而见精神抑郁,情绪易于激动等表现,称之为“因病而致郁”。如肝
病可出现情绪抑郁不乐或烦躁易怒,心病可出现哭笑无常,精神异常等。
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同时存在,形成了郁一病一郁
的恶性循环。总之,七情致病的特点是,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失常,气
血运行紊乱。
(二)饮食失调
饮食是人体赖以维持生活的必要物质。有规律的进食,可以使机体摄取营
养,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但饮食失调,不但可以直接损伤脾胃,引起消化机
能障碍,导致食积,胃痛,泄泻,营养障碍,而且还能生热、生痰、生湿,成
为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饮食失调有如下儿种情况:
1.饥饿失常
①摄食过少:摄食量不足,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
衰少,易感外邪,变生他病。故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
枢•五味篇》)
②摄食过多:摄食过多,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必然损伤脾的功能。故
曰:“饮食自信,肠胃乃伤。"(《素问•痹论》)胃伤不能受纳和腐熟,脾伤不
能运化精微,则食积停滞,消化不良;如为儿童,长期食积不化会形成“疳积”。
疳证是食积停滞的结果,所以“无积不成疳”。如果暴饮暴食,饮食超过了胃纳
正常容量,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就会表现出食不知味,脱腹胀闷,吞酸
暧腐或大便泄泻,臭如败卵等症状。
2.饮食不洁
进食生冷不洁的食物,可引起胃肠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可见胃脱痛,腹
泻,呕吐,下痢,便虫,吐蛔,蛔厥等。
3.饮食偏嗜
饮食应该适当地调节,才能得到全面的营养物质。如果偏嗜日久,必然缺
乏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而发生某些疾病,如佝偻病,瘦瘤等。故曰: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度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素问•五
脏生成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
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素问•生气通天论》)这说明五味
过偏,就会引起某种疾病,甚至可以影响生命。所以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
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三、其他致病因素
(一)劳倦
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是指不适当的活动和超过体力所能负担的过度劳动。
劳是过度的意思。“过用谓之劳。”(《管子•小匡》尹知章注)过劳可以致病,
过逸也可以致病,《内经》中有“五劳所伤”之说,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与五脏有
密切联系。如心主血,故久视伤血,病在心;肺主气,久卧伤气,病在肺;脾
主肌肉,久坐伤肉,病在脾;肾主骨,久立伤骨,病在肾;肝主筋,久行伤筋,
病在肝等。“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是指劳力过度,损伤脾气,可见气
少力衰,四肢困倦,神疲懒言,动则气喘等。劳倦是引起元气虚弱的一个重要
原因,故日:“若劳役过度,胃气本弱,则元气不能自生,诸病生焉。”(《证治
汇补》)
2.劳心过度:思虑过度,耗伤阴血,使心神失养,而出现心悸,健忘,失
眠,多梦等症。
3.房劳损伤:指性生活不节,早婚和妇女产育过多,这些因素都能使肾精
耗伤,引起身体虚弱,容易导致疾病,出现肾虚症状,如腰酸遗精,神疲乏力,
眩晕等。妇女产育过多,可损伤冲任,引起月经不调,经闭,带下等。
(二)痰炊
1.痰饮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痰和饮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
产物一旦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各
种病变。因此,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
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
度较小,其质清稀。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
“痰热而饮寒”之说。
痰饮有两种含义,即广义的痰饮和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一般是指肺
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咯而出,或呕吐而出,易于被人们察觉和理
解,又称之为外痰。广义的痰饮,是指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水津不
化,使体液停留积聚而引起的疾病和症状。难于为人们所察觉和理解,又称之
为内痰。这两种痰饮在病理变化方面是有密切联系的,狭义痰饮是广义痰饮在
某些脏腑或局部的具体表现。
2.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痰饮学说源于《内经》。《内经》中没有痰学,只有“太阴之胜……饮发于
中。”(《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素问•六元正纪
大论》)等论述,但对痰饮形成的生理、病理已有明确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
水谷精微通过肺脾肝肾以及三焦等脏腑共同作用,或化为津液,或化为气血而
荣养全身,无用之物则变为汗、涕、泪、溺等排出体外,而不致产生痰饮。如
果上述脏腑功能失调,则津液停留于体内,逐步酿成病理产物,聚为痰饮。张
仲景在《内经》“饮发于中”和“积饮”之说的影响下,在《金匮要略》中创立
了“痰饮”,“水气”等篇,认为咳、喘、肿、满、悸、眩、痛以及小便不利,
大便澹薄等为痰饮病的特征,开后世治疗痰饮之先河。《诸病源候论》歹「痰饮”,
“痰癖”等病候。《圣济总录》专列痰证一门,《直指方》分“水饮”,“痰涎”,
以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确立痰饮之别。关于痰饮的论述,隋唐以前,多
详于饮而略于痰,宋元以后,多详于痰而略于饮。至明清,痰饮学说的内容就
更加丰富多采。可见中医痰饮学说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而形成的。
3.痰饮的形成
痰、饮、水同源,均为体内的病理产物,形态上有清稀和浓稠之分,发病
部位各有偏颇。水肿多发于四肢和肌肤,饮邪偏留于胸腹和胃肠之中,痰随气
行无处不到,遍及周身,机体内外上下,各个组织器官均可发生痰饮之病,这
是痰饮发病的基本特点。痰饮的形成,主要是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
影响了水液代谢,使水液潴留于体内所致。
①肺与痰饮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正常情况下,
肺气清肃下降,将脾胃消化吸收后的水谷精微,通过肺的输布和三焦的气化作
用,使津液遍布全身,濡养机体,并将其中一部分无用的水液排出体外。故曰:
“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温病条辨》)如肺失肃降,治节无权,津
液可聚为痰饮,故曰:“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营销 课件
- 西京学院《电工电子实训》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知识产权法学》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艺术采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举一反三系列专题2.1 温度和温标(含答案)
- 西华师范大学《平面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个人理财实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创业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英汉笔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闽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英语试卷(含听力音频)
- 生活区消防自查记录表
-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物理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业设计方法学
- GB/T 43218-2023煤炭测硫仪性能验收导则
- 创新方法大赛理论测试题库(2018、2019、经典题库)
- 湖北省武汉一初慧泉2023-2024+学年上学期9月同步练习Unit1-Unit+3九年级英语试卷
- 《中华商业文化》第五章
- 环境与健康及医院环境
- (完整版)华为虚拟化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