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合集】漳州市重点初中2020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二)_第1页
【5份合集】漳州市重点初中2020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二)_第2页
【5份合集】漳州市重点初中2020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二)_第3页
【5份合集】漳州市重点初中2020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二)_第4页
【5份合集】漳州市重点初中2020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QO

9町

OQO

7O

6Q

5O

4O

3O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lO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解析:B

【解析】

【分析】

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

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温度;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后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处于液态。

【详解】

分析图象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该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约进行了15分钟,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

变,故AD错误,B正确;

C、在第30min熔化完成,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

nu、%和日,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⑥、%和件,现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1)若nh>mi,则Fi一定小于Fi

(1)若mi=nh,则Fi一定大于Fi

(3)若Vi=%,则日一定小于明

(4)若%>Vi,则鼻一定大于Fi.

(1)(4)C.(1)(3)D.(1)(4)

解析:C

【解析】

①苹果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即FFG"

而梨子沉底,说明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即FKGi;

若mDnh,即GDGi,则苹果的浮力一定大于梨子的浮力,即艮一定大于件,故①错误;

②根据①的分析可知,若nh=nh,即GFG,则&一定大于FI,故②正确;

③若%=%,因为苹果有部分跳出水面,所以水面下的部分小,根据心=夕水81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小,

即Fi一定小于Fi,故③正确;

④若%>%,又因为苹果有部分跳出水面,所以不能比较两者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则不能比较浮力的大

小,故④错误;

故C正确.

点睛:本题体现了求浮力的两个最常用的方法,即一是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二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判断浮力,注意练习,熟练掌握.

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

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乙

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

等,则AB错误;

CD.同一个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乙

盐水的密度,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盐水的密度,故C正确,D错误.

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它将于数年后投入运营,C919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

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B.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C.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所以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

压强更小,故A错误;

B.体积不变时,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质量小,重力也小,有利用飞机起飞及飞行,故B正确;

C.“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故C正确;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即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D正确.

5.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Rz分别密封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方案.已知所用的蓄电池电压相等且保持不

变,RiVRz,装入烧瓶的煤油质量相等,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大小体现出来的

B.甲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

C.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温度计a、c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

D.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d温度计所在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当电阻丝通电后,电流产生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从而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因此可根据温度计示数的

大小可知温度升高的多少;故A正确;

B、甲中两电阻串联,则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则可知热量应由电阻有关,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断吸

收热量的多少,则可知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

C、甲乙两图中,通过电阻R的电流不同,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a,c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故C正确;

D、在电源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

由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串联使用时各电阻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并联使用时各电阻两端电压

等于电源电压,由Q=『Rt,『却,Q=专匚,可知各电阻并联时产生的热量多;

两电阻并联时,由、=上工可知,电压相等,R<Rz,电阻R产生的热量多;故D错误;

R

故选D.

6.如图是“探究电流的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电路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路采用串联,是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B.该实验不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

C.用煤油而不是水,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较小

D.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来判断产生热量多少的

解析:B

【解析】

A、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电路采用串联,是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故A正确;

B、电路中接有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故可以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之间

的关系”,故B错误;

C、实验中使用煤油而不使用水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不如使用煤油明显,故C正确;

D、分析A、B两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即升高的温度,来反应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得到结论,

故D正确.

故选B.

7.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

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只有当管道口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时,会有可能实现自动抽气,因此,

遮雨盖的形状应符合靠近管道口的一面向外凸起,使空气流过时速度变快,压强变小,对照选项中的图

片可知,图B符合要求.

8.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1,机械效率为八;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n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甲乙

A.Wi=W2n1=n2B.Wi=W2n1<n2

c.Wi<W2Hi>n2D.Wi>w2n]〈02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

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

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髻、100%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的大小.

【详解】

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

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叱〈吗,77I>72.

【点睛】

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有用功,额外

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

9.如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受的压强是200Pa

B.b所受的压强是200Pa

C.a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1:4

D.b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4:5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如图a点的深度为2cm,所受的压强是:

33

pa=pgh=1.0x10kg/mx10N/kgx0.02m=200Pa,故A正确;

B.b点深度为10cm-2cm=8cm=0.08m,所受的压强是:

33

pb=pgh=1.0xl0kg/mxlON/kgx0.08m=800Pa

C.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为:

p底=pgh=1.0x103kg/m3x10N/kgx0.Im=lOOOPa,

a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

pa_200Pa_1

故C错误;

p底lOOOPa5

D.b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

ph800Pa4

鼠二而加r,故。正确;

故选AD.

【点睛】

关键是正确理解深度,液体压强中的深度指从液面到液体中某点的竖直高度,千万不可从底部往上计

算.

10.如图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解析:D

【解析】

A.酒精灯里的酒精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压缩气体点燃棉絮,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b、d两点动能相等B.在a、d两点机械能相等

C.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观图可见b、d两点等高,足球的重力势能相等,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

动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小,故球在d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A选项分析错误;足球从a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B选项分析错误;球从b到c的过程中要克服草地的阻力做功,机械能减

少,C选项分析正确,符合题意,选填C;球从c到d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越来越大,D选

项分析错误.

考点:机械能守恒条件一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动能,重力势能,克服阻力消耗机械能.

12.小明家所在的小区安装了自动售水机.售水机既可以通过刷卡闭合“感应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

水,也可以通过投币闭合“投币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水;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接通

灯泡提供照明.以下简化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刷卡和投币都可以使电动机工作;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灯.

解答:由题知,售水机既可以通过刷卡闭合“感应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水,也可以通过投币闭合

“投币开关”,这说明刷卡和投币互不影响,故感应开关和投币开关应是并联的;

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接通灯泡提供照明,这说明灯泡能独立工作,故灯泡与电动机是并

联的;结合图示可知,只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1)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用电器和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2)根据实际需要学会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填空题

1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蔡

熔点/℃-39-117-9580.5

沸点/℃35778111218

若要测量蔡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

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解析: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

【解析】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甲苯的沸点U1C,水银的为357℃、而秦的沸点为218℃,高于甲苯沸点低于水

银的沸点,蔡的熔点是80.5℃,高于水银、甲苯的熔点,因此要测量蔡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

应选水银或甲苯做测温物质;

[2]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117℃,固体甲苯的熔点低于

水银的熔点,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

质;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而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1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在两个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

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在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o

甲乙

解析:小于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A、B所处的深度%>hB,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由p=Pgh可知液体密度PA<

PB;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底甲=PA+PAgh,P底乙=PB+PBgh,因为PA=PB,PA

<PB»所以PA+PAgh<PB+PBgh,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底甲<p底乙,

FG

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w,

JkJ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

9

P底甲二餐匕,P底乙二一^二,可得:

两烧杯内液体重G用VG乙;

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液,

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T=G杯+G甲,

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乙=G杯+G乙,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P=£,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15.如下图,将一个边长为12cm,重72N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

甲乙

(1)如图甲所示,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Pa.

(2)如果用50N竖直向上的拉力拉此正方体,正方体受到的合力是N.

(3)如图所示(图乙),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的压强是剩余部分B

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cm.

解析:500008

【解析】

【详解】

已知正方体的边长L=12cm=0.12m,则其面积S=L2=(0.12m)2=0.0144m2,

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G=72N,

F72N

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y=,=5OOOPa;

S0.0144m-

用50N竖直向上的拉力拉此正方体时,由于50N拉力小于72N的重力,所以物体静止,合力是0N;

因为是规则物体,沿水平方向裁下一部分A,立放A对桌面压强:

£=£=螫='=.

SSSSS

B对桌面压强PB=PghB,已知PA=1.5PB,即PgL=l.5PghB,所以L=l.5hB,

e11

贝!Ih=——L=---X12cm=8cm.

B1.51.5

16.如下图所示,一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甲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把它用绳系

牢在乙液体中时,绳子拉力为3N。则物块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差

解析:乙5

【解析】

【详解】

甲中物块受到向上的拉力和浮力,向下的重力三力平衡,可得得i=G-心i=G-2N,乙中物块受到

向上浮力,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三力平衡,可得与2=G+%=G+3N,又因为重力相等,因此

F浮—,即物块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差为

耳孚2孚1=G+3N—(G—2N)=5N。

17.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如图所示)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国产航母满载时排

水量为670003舰长约315m、宽约75m,舰体比辽宁舰稍大一些,它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

N,如果它从东海驶入长江,舰身会(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八

(建UON/k#

解析:6.7x7〃下沉一些

【解析】

【详解】

轮船的排水量即轮船排开水的质量,所以它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

7

F浮=G排=m魄=6.7xIOkg义1ON/kg=6.7xIO^N.

根据漂浮条件,航母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航母的重力不变,航母从东海驶入长江,所受浮力大小不

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9尾=。密厂瑾可得,浮力大小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小,航母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所以舰身会下沉一些。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注意:如果它从东海驶入长江,仍然处于漂浮状态,

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液体的密度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反之,如果它从长江驶入

东海,液体的密度增大,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这是易错点,要注意辨析。

18.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用电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所造成的,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

将(减小/增大/不变),在该接触处就会局部过热引起升温,接触处的电阻又将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增大/不变),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

解析:增大增大

【解析】

【详解】

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会增大;利用焦耳定律分析接触处局部过热,而金属电阻的阻值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据此分析.电路连接处与原来相比,由于接触不好,电流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增

大,因此电阻增大;连接处相对于其他地方电阻增大,根据焦耳定律Q=『Rt,在电流相同、时间相同的

情况下产生了更多的热量,因此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而金属导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阻增

大,产生的热量更多,温度升得更高,以致恶性循环引发火灾.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画出小源的脚上A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小源眼B点的光路图。

【详解】

作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连接A,B与镜面相交于0,点0即为入射点,再连接点A和入射点0

即可。注意A0和0B为实线,并标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

20.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感觉池底的A升高到A1,池水变“浅”了,请确定入射点,画出光路图

()

【解析】

连接人与眼睛交水面于一点0,0点为入射点,连接A0,即为入射光线,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从A点

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感觉池底的A升高

到Ai,池水变“浅”了,如图所示:

21.如图甲是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部分,右上角正方体小块为开关,要求同时控制二孔、三孔的插座(虚

线表示背面连接),请在图乙中将其正确地连接在家庭电路中.

Hl

解析:

--0:0-

【解析】

【详解】

为了安全,对于两孔插座,左零线,右火线;三孔插座中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且开

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如下图:

四、计算题

22.中国计划在1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航天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180kg,月球对物体的引力

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航天员站立在月球上时,脚与水平月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1.贝!]:

(g=10N/kg)

(1)航天员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1)航天员站立在月球上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强是多少?

解析:(1)300N(1)3750Pa

【解析】

【详解】

(1)物体在月球所受的重力:G月或睡=#)ONg=g?

(1)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航天员站立在月球上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强:

23.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动车.按照设计,其外壳的总体积为0.021A为

减轻车体自身的重量,外壳拟采用新近发现的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已知:聚丙烯

33

塑料的密度Pa=l.lX10kg/m,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该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

(2)若该车其余部分的质量为242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5m2,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

大?

(3)这种太阳能电动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很多有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两条.

解析:(1)22kg(2)5.28X104Pa(3)太阳能车不燃烧化石燃料,因此具有节能、噪声小、无尾气排

放等优点

【解析】

(1)该车外壳的质量m=pV=l.lxlO3^/m3x0.02m3=22kg;

(2)若该车其余部分的质量为242kg,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总g=(242kg+22侬)xION/kg-2640N

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费>528x1。3

(3)与普通汽车相比,太阳能车不燃烧化石燃料,因此具有节能、噪声小、无尾气排放等优点.

24.一辆1100kg的汽车,轮胎和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1m1.这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以800N的

牵引力匀速行驶4.0X10"m.求:

(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1)牵引力所做的功;

7

(3)在这次行驶中需要燃烧1.0kg的汽油,求这辆汽车的热机效率.(qfiM=4.6X10J/kg)(计算结

果保留1位小数)

解析:(1)1.0xl05Pa;(1)3.1X107J;(3)34.8%

【解析】

【详解】

(1)汽车的重力是:G=mg=1200^xl0A^g=1.2xl04A^,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即F=G=mg=1.2xIO,N

FF19x104

由P=一知道,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二=L0X]05RZ;

SS0.12m2

(1)由卬=仆知道,汽车在水平路面以800N的牵引力匀速行驶4.0X10"m,

所做的功是:W=Fs=fiOON^4.CO<PQf?=x7;

(3)1kg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放=77与=x7,

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K2xlO:?xI。。%a34.8%

Q9.2x107?

五、实验题

25.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一只阻值约为150Q的未知电阻比,现有一个电压约为1.5V的电

源、一个电压表(量程0~3V,分度值0.1V)、一个电流表(量程0~3A,分度值0.1A)、一个5Q的定

值电阻Ri、一个最大阻值为100Q的滑动变阻器七、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请你合理选用器材设计一个

实验,精确测出未知电阻区的阻值。

要求:(1)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电路不可重组)

(2)根据你所设计的电路,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写出区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解析: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老师让同学们测一只阻值约为150Q的未知电阻RJ可知,本题考查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

法测电阻,要求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可由电压表直接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可由电流表测出,而根据电源的电压和待

测电阻的阻值,可求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由计算值可知电流值是非常小的,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

因而测不出电流值。

但我们可以测出滑动变阻器在最小阻值和最大阻值处电压表的示数,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一个等

式,从而求出电阻值;

【详解】

方法一:

(1)电路图,如下图: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将滑片置于最左端,测出电源总电压U

③将滑片置于最右端,测出&两端电压Ux

Rx=-=__x_____________2

(3)L表达式:一4一U-力U-Ux

X鸟

方法二:

(1)电路图:如下图:

(2)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将滑片置于最右端,测出电源总电压U

③将滑片置于最左端,测出Rx两端电压Ux

Rxu、_Ju阳

(3)Rx表达式:/xU-U*U-Ux.

26.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上

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

(1)实验中,让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其的

关系。

(2)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3)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受到钢球撞击后将做。

解析:速度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让同一钢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的目的是:使钢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不同;

这是为了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其速度关系。

(2)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撞击木块,钢球的动能越大,则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以判断

钢球动能大小的依据是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

(3)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木块受到钢球撞击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六、综合题

27.最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在我市拍摄的“汽车落水后如何水下逃生”的纪录片.纪录片

中,实验人员开着小车从高处落入滚滚的岷江,并在门窗紧闭的车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砸碎车窗玻璃

逃生,惊心动魄.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摄制组精心设计了紧急救援装置,用于当实验人员无法从

车中逃生时迅速吊起汽车.现某课外活动小组,照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模拟紧急救援落水汽

车.实验中用实心圆柱体A代替小车,已知A的体积为0.12m3,质量为210kg.(g取10N/kg,设整个

过程A均为匀速运动状态,忽略钢缆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1)求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P*=1.0X103kg/m3)

(2)若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那么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F

为多大?

(3)若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求岸上钢绳拉力F的功率.

(4)从A上表面刚出水面到A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请简述理由.

解析:(1)1200N(2)540N(3)1350W(4)4.05W

【解析】

(1)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就是A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333

Fn=p;^,gv=1.0x10kg/mxl0?//^x0.12m=1200N

(2)A完全浸没在水中,提升A匀速上升高度h,则做的有用功用=(G-耳孚汝,总功为

%=(G+q—F&h,物体A的重力G=mg=210kgxlON/kg=2100N

%(G-4孚)〃G—F浮2100N-1200N

机械效率60/o------------------------------------------------------------------------

%(G+G硕一F浮)hG+G动-/2100N+G动-1200N

带入计算G动=600N

出水后滑轮组有5段绳子,假设拉力等于F,则根据滑轮组省力原则

R=g(G+G动)=540N

(3)A以0.5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根据滑轮组省力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5x05〃/s=2.5m/s,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540Nx2.5zn/s=1350w

(4)从A上表面刚出水面到A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减小,上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

%=(G-昂汝随浮力减小而变大.额外功%=6动/1不变,所以效率变大.

Administrator

Administrator

<Q?MicrosoftWord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解析:A

【解析】

【分析】

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的电流,据此分析.

【详解】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的电流,符合题意;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不合题意;

C、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L的电流,不合题意;

D、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z支路,而实物图中的开关控制干路,不合题意.故选A.

2.现代生活照明多采用低碳节能的LED灯,其核心元件的主要材料是

A.导体B.纳米材料C.超导体D.半导体

解析:D

【解析】

现代生活照明多采用低碳节能的LED灯,因为LED灯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所以发光效率高,

非常节能,其核心元件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LED灯也是半导体材料的典型应用。

故选D。

点睛:注意多了解一些LED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因为其发光效率高,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

为取代传统光源的理想选择。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明示数变大,灯泡L的实际功率变小

B.电压表V2示数变大,灯泡L的亮度变亮

C.电流表A示数变大,灯泡L的亮度变暗

D.电压表区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大,灯泡L的亮度变暗

解析:D

【解析】

【详解】

如图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

S,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流表

示数变小,灯泡亮度变暗;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在串联电路中,根据

7力=”=』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

U2&2

大,电压表Vz示数变大;电压表%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大.故选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B.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不可能为零,故AB错;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C正确;

D.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质的内能的,故D错.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水面“折”枝

C.水面倒影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水面“折”枝,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B.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水面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D.树叶的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故C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是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静止后的情形,关于两次密度计所受浮力大小和两种液

体密度大小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B.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

C.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小

D.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大

解析:D

【解析】

【详解】

因为密度计漂浮,所以FMG,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由上

分析知,AB错误;

又FJJ=P液gVj»=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V乙排,所以液体的密度:P乙VP甲,D正

确,C错误.

7.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拉杠杆(已知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动力臂为0.08m

B.钩码总重为2N

C.动力乘以动力臂即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做功的多少

D.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如图所示,动力臂为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所以动

力臂/=i(9A=-x4x2cm=4cm=0.04m,故A错误。

22

「EL3Nx4cm___

B-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GL可得,G=,=FR=2N'

故B正确。

C.根据功的概念可知,功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而动力臂与动力的方向垂直,动力不

做功,故C错误。

D.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找出普遍性规律,故D错误。

8.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

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A1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

点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Ob

A.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

D.受到的弹力先变大再变小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在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开始时,重力大于弹力,合力

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越来越大,当弹力与重力相等时,两力是一对平

衡力,合力为零.小球再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由此可见,当重力G与

弹力F是一对平衡力时,小球速度最大,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小球质量不变,所以小球动能先变大,后变小,故B错误;

C.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此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

性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变小,故C错误;

D.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

的过程中,弹簧形变程度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受到弹力也逐渐变大,故D错误.

9.阅读下列材料:①扩散现象实质是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②内燃机压缩冲程是将内

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气体使气体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④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A.①③④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

C.①②正确D.①②③④正确

解析:A

【解析】

【详解】

①分子的运动眼睛无法直接观察,是通过扩散现象来反映的.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故正确;

②内燃机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错误;

③压缩气体使气体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改变物体内能,故正确;

④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故正确.

①③④正确;

10.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

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c.r\、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给箱子一个向上的力,箱子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女孩对箱子做了功,

故A正确。

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人对汽车有推力作用,但是汽车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

以人对汽车没有做功,故B错误。

C.吊车对货物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所以吊车没对货物做功,故C错误。

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对足球不做功,故D错误。

【点睛】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可能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做功的两个

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11.如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

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i和L?的所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的比值为()

C.5:1D.1:5

解析:A

【解析】

观察电路图,两盏灯是并联关系,4测量的是总电流也就是4测量的电流是4,两个读数不可

能相同,而偏转角度相同,说明他们的量程选择不同,分别为o—0.6A和0.3A,量程比为0.6:3=1:5,

即乙:/I+,2=1:5,得到/产,2=4:1.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P=U/可知道电压相等

时电功率之比等于电流比,所以Pi:P2=A:A=4:1.

1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解析】

【详解】

A.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枫叶上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树枝上形成“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

13.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

3

据是nn=12g,V1=2.5cm,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填入空中

(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

106.1

5030

1

解析:m2=10g,V2=6.1cmP=甘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解析】

【分析】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根据第一组数据,利用计算出矿石的密

度,然后选择图中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矿石的密度是夕=2=W^=4.8g/。,,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

V2.5cm

关,所以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应为4.8g/cn?或4.8X10ikg/mi时,计算可知,4.9g/cm3,与

6.1cm

1

4.8g/cmi比较接近,所以,m2=10g,V2=6.1cm.

m

1

故答案为iD2=10g,V2=6.1cm;2="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点睛】

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1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底轻质薄塑料杯,杯中装满水,将体积为100cm:重为1.8N的

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水对杯底的压强,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以上两空均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g取10N/kg)

解析:不变变大1

【解析】

【详解】

由于杯中装满水,所以放入小球后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Pgh知道,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由G=mg

m="4求i.oiM

和知道'小球的密度是:/球=图=匹=赢心而而菽=1.8X103kg/m3;由于P球

>P水,所以,小球沉底,故小球的重力大于浮力,即大于其排开水的重力,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

杯子、杯子中水和物体的总重力,所以,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变大;当小球沉底时,丫排=V=100cm3

=100X10-6m3,所以,小球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FJJ=P水gV#F=p水gV=lXl()3kg/m3

X10N/kgX100X10-6m3=3.

15.17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条定律阐明了一

的关系,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名字作为的单位.

解析:力和运动力

【解析】

【详解】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总结实验现象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的

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定律阐明了对于运动和力的关系,后人为了纪念牛顿对力

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将力的单位以“牛顿”来命名.

16.小琪将一本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物理课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约为90Pa,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若此时物理课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X10-2]^,则物理课本的质量为kgo

解析:Im?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90N0.45

【解析】

【详解】

物理课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约为90Pa,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Im,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90N;由p=g可

得,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F=pS=90PaX5X102m2=4.5N,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

GF4.5N

等,所以,由F=G=mg可得,物理课本的质量:m=—=—=一=0.45kg«

ggION/kg

17.2018年6月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将国内第一颗搭载了能有效辨别作物

类型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发射升空。火箭通过向下喷射气体从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这

是因为;运送火箭的车辆装有很多轮子是为了,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增大受力面积

【解析】

【详解】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点燃后,火箭向下喷出大量的气体,给气体向下的作用力,根据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给火箭一向上的作用力,使火箭向上运动;运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