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知识清单_第1页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知识清单_第2页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知识清单_第3页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知识清单_第4页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知识清单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东西半球东半球南北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辽阔的疆域(1)中国领土四至点方位端点地理位置所在省份经纬度差距(度)东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黑龙江省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时差约4小时西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省南北跨纬度约49°,南北温差大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黑龙江省(2)陆上大国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3)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4)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5)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6)半岛、岛屿: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海南岛;台湾岛。面积最大岛屿是台湾岛。(7)陆上邻国有14个。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8)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注意】缅甸、老挝、越南均邻我国的云南省。缅甸还与西藏为邻,越南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二、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海陆兼备: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2)交通便利: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往来。(3)幅员辽阔:幅员辽阔的国土,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名称简称(序号)行政中心备注(命名的依据)23个省黑龙江省黑7哈尔滨位置最东、最北的省,因黑龙江而得名东北地区吉林省吉16长春因“吉林乌拉”前两个字而得名,意为沿江之城辽宁省辽19沈阳因辽河流域永久安宁而得名山西省晋25太原因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为晋国领地晋陕蒙地区陕西省陕或秦1西安因位于陕原(今陕县一带)以西而得名。战国时期属秦国辖地。邻省最多的省区之一(8个)山东省鲁24济南因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曾经是古代鲁国所在地河北省冀11石家庄因在黄河之北而得名。部分地区历史上长期属于冀州而简称冀华北地区河南省豫20郑州因在黄河之南而得名。境内在《禹贡》中为豫州之地湖北省鄂18武汉因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隋朝以后鄂州的治所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省湘26长沙因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境内有重要河流湘江浙江省浙5杭州因曲折的钱塘江而得名安徽省皖10合肥因安庆、徽州而得名。简称源自境内有皖山江西省赣8南昌因在江南的西部而得名。境内有重要河流赣江江苏省苏13南京因江宁(今南京)、苏州各取首字而得名海南省琼23海口位置最南、跨纬度最广的省。古称琼崖,唐朝设置琼州,明朝改为琼州府,因而简称琼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省粤12广州广南东路的简称。古代为百越(粤)之地福建省闽3福州因福州、建瓯各取首字而得名。简称源自境内有闽江台湾省台27台北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因台南市的安平港古称“台窝湾”而得名四川省川或蜀2成都因古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之地,宋朝称“川峡四路”而得名。古为蜀地西南地区贵州省贵或黔14贵阳因贵山而得名。战国时属楚国黔中地方云南省云或滇9昆明因在云岭之南而得名,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古为滇国领地(因昆明湖又为滇池)青海省青28西宁因青海湖而得名青藏地区甘肃省甘或陇21兰州因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各取首字而得名。简称源自境内有陇山(六盘山南端),古为陇西之地西北地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京”为首都之意华北地区天津市津天津因“天子津渡”之意而得名上海市沪上海因位于长江入海口而得名。境内的吴淞江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简称沪。是面积最小的直辖市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庆市渝29重庆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古时在此地设渝州。南宋时取“双重喜庆”之意而得名西南地区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6乌鲁木齐位置最西的、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之一(8个)。古称西域,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取“新纳入的疆土”之意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15银川因西夏安宁而得名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4呼和浩特跨经度最广的省区,邻省最多的省区之一(8个)。因为蒙古族聚居之地,区别于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而得名晋陕蒙地区西藏自治区藏17拉萨海拔最高的省区。为藏族同胞聚居区青藏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22南宁广南西路的简称。简称源自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西南地区2个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省区。因“澳”为明朝人称外国人通商出入之港口,而澳南有十字门水域而得名东南沿海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古为转运香料的集散港,取芳香的海港之意四、众多的人口1.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总人口已达14.4亿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2.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但每年新人口较多。如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相对于2018年新增加人口467万人。(1)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展缓慢,战乱等因素的影响。(2)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口总体增长较快:国家独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因素的影响。(3)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主要受计划生育政策、抚养成本、妇女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等因素的影响。3.中国的人口政策(1)1982年9月,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加剧等问题。(2)单独“二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单独二胎政策是指只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也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3)全面“二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4)“二胎”政策的原因和影响(5)“三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4.人口分布疏密不均(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我国的人口密度平均值约为140/平方千米。(2)人口分布特点: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3)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和交通发达;城镇密集、工业发达。西部地区反之。5.中国主要的人口问题(1)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人口增长较多。(2)中国的老龄化严重。项目表现现状世界上规定,60周岁以上超过10%或65周岁人口超过7%就表示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22年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9.8%;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9%。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问题社会负担和家庭负担过重。劳动力不足老人精神孤寂措施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如“三孩政策”健全和完善社会养老体制和养老金延迟退休(3)男女比例失调①目前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8.06(联合国标准,出生人口性别比一般在102~107之间)。②问题:大龄男性面临“娶妻难”,引发社会问题;男性劳动力过剩所形成的“就业性别挤压”,将使作为“性别弱势”的女性生存发展更加边缘化。③措施:禁止B超鉴别胎儿性别;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等。五、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1)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七普)(2)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3)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民族的分布(1)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3)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其中以云南省最多,有25个少数民族。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自治区(1947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后来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州是介于自治区与自治县之间的民族区域,自治县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4.独特的民族风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如汉族——端午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开斋节、彝族——火把节、朝鲜族——长鼓舞等。六、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影响1.地势(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名海拔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山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注】大陆架: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大陆架海水深度200m以内,坡度很小;我国大陆架宽广,渤海和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大陆架宽200-600km,南海大陆架宽180-250km。(2)地势影响: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影响表现降水地势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水运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水能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2.地形(1)特点: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2)地形意义意义表现有利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不利山区面积广大,使我国耕地面积少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3.我国主要的地形区(1)主要山脉走向主要山脉①东北-西南走向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②东西走向北列天山——阴山中间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③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等。多分布在我国西部。④弧形山系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⑤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2)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名称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云贵高原江南丘陵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武夷山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山脉名称南侧北侧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秦岭汉水谷地黄土高原大巴山四川盆地汉水谷地南岭两广丘陵江南丘陵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3)四大高原名称位置和省、区范围海拔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面积占全国面积1/4,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马鬃山);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1000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云贵高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1000-2000米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小盆地)(4)四大盆地名称位置与范围海拔主要特征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1000-2000米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500-1000米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500米以下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5)三大平原名称范围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为“鱼米水乡”(6)三大丘陵丘陵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辽东半岛上千山山东丘陵山东半岛上泰山东南丘陵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7)地震、火山、泥石流名称条件分布地震板块交界处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活跃性断层西部青藏高原和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火山板块的交界处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长白山的白头山、黑龙江的五大连池都是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和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山泥石流陡峭便于集水的地形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上游富的散固体物质短期内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七、我国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1)我国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垂直气候(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①地域辽阔,跨纬度广,南北气温差异大。(纬度因素)②面积大,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海陆因素)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因素)(3)气候复杂多样的有利影响①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②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③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2.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气候成因:亚洲地处最大大陆东部,濒临最大大洋,海陆(热力)差异特别显著。(2)东夏季风概况季风名称发源地风向性质冬季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西北寒冷干燥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东南、西南温暖湿润(3)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或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夏季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为界线(4)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①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②夏季风的进退影响锋面雨带的移动(中国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③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夏季风弱,雨带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出现“南涝北旱”的局面;夏季风强,雨带推进迅速,且在北方停留时间较长,则会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④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有利影响:夏季我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有利于农作物和林木生长。不利影响:夏季风不稳定,易出现旱涝灾害。【拓展】为什么同纬度的西亚、北非是沙漠,我国长江以南却是“鱼米之乡”?同纬度西亚、北非等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长江以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八、黄河和长江1.简图记忆(1)简图记忆黄河水系(2)简图记忆长江水系2.长江与黄河的概况比较长江黄河发源地青海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海洋东海(上海市)渤海(山东省)干流长度63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河5400多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水系形状“之”字形巨大的“几”字形分界点上、中游:湖北宜昌上、中游:内蒙古河口中、下游:江西湖口中、下游:河南桃花峪主要支流上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上游:洮河、湟水中游:汉江、湘江、赣江中游:汾河、渭河主要水利工程都江堰、三峡(全国最大)、葛洲坝、丹江口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中游:三门峡、小浪底历史地位(相同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3.长江、黄河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及景观长江黄河上游起止点源头—宜昌(湖北)源头—河口(内蒙古)水文特征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景观①长江发源地——各拉丹冬雪峰:冰雪覆盖,冰塔林立。②著名峡谷——虎跳峡:两岸雪山对峙,峡谷深邃,水流湍急,景象壮观。③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岁月,至今仍屹立于岷江中游,对成都平原的灌溉、防洪起着重要作用。④今天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可以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多种效益①“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更是水电的“富矿”。②“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林网交织。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这里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区中游起止点宜昌(湖北)—湖口(江西)河口(内蒙古)—桃花峪(河南)水文特征河道弯曲,湖泊众多含沙量大主要景观①由于通航条件优越,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它是航道上的明珠。②武汉港等众多港口建设,促进了长江这一“黄金水道”航运业的发展壶口瀑布:由于黄河河床的巨大落差,河水倾泻而下,造就了气势磅礴的瀑布奇观下游起止点湖口(江西)—入海口(东海)桃花峪(河南)—入海口(渤海)水文特征江阔水深,航运便利“地上河”主要景观长江三角洲(长江入海口):地势低平、水网密布,盛产稻米、蚕桑、棉花,还有各种水产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开封附近的“悬河”:黄河下游河床一般比两岸地面高出几米,有的地方甚至高出十几米,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河”4.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作用长江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等诸多便利。长江干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依托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等条件,长江经济带发展迅速。灌溉、发电。①黄河流域一般降水不足。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的人民就书写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千百年来,黄河哺育了两岸亿万儿女。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又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加强了对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②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更是水电的“富矿”问题雨季中下游地区容易造成洪涝灾害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②下游形成“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的难度问题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受夏季风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又集中在夏季;支流多,干流水量大,很多地方地势低平②人为:人们没有遵循自然规律,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长期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泄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江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①自然: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②人为:人们没有遵循自然规律,过度开发,乱砍滥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上中游:禁止砍伐树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兴修水利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近年来,国家在长江流域实施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流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而且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治理黄河的关键:治沙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放牧,兴建一系列水利枢纽工程,如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等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实施生物和工程措施,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利用水库调水冲沙,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加强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大堤,“引黄淤灌”、节约用水九、秦岭淮河分南北1.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我国的南北方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的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区域内容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生活习惯差异民居特色注意防寒,墙壁厚实,窗户严密,屋顶平缓注意通风、防雨、屋顶坡度大饮食习惯喜吃面食,口味偏咸喜吃米饭,口味偏甜交通工具基本上没水运,陆路交通发达既有公路、铁路,还有许多水运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气温带温带气候,比较干燥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1月均温低于0℃高于0℃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降水差异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800mm)多于800毫米(>800mm)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农业生产差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