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
【答案】1.D2.A3.C4.D
5.①《红楼梦》中的三大神话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虽是虚构,但具有丰富内涵。②“顽石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木石前盟”神话思考人生价值,“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③这些神话的构筑表现出曹雪芹对人类生命价值、生命本源以及生命走向等最高哲学问题的深刻思索与终极拷问。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为了增添《红楼梦》的神秘虚幻色彩,曹雪芹将一些……”强加关系,原文表述是“《红楼梦》在现实主义描写的基础上,将所谓人生悲剧、家庭悲剧以及爱情婚姻悲剧、女子的悲剧等这些现实层面的内容,设置在一个带有神话原型意味的下凡历劫母题的叙事框架中。表面看这一叙事框架也许只使小说增添了些许神秘虚幻色彩,然而正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秘虚幻色彩,促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广的思想意蕴"。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红楼梦》的结局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偷换概念,原文表述是“这一神秘朦胧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的最终结局是……从而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应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不属于对日常生活的描写。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D.“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错误,文章应是“总一分”的论证结构。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理解“神话是想象的产物,但不是任性的产物,具有一定阐释功能”,可知《红楼梦》中的三大神话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虽是虚构,但具有丰富内涵。
②“顽石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表现出作者所关心的是人类灵魂的去向、精神的有无,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本源及其走向的深刻问题;“木石前盟"神话思考人生价值。用凄美的爱情悲剧来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其终极意义则在于: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究竟何在;“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从太虚幻境的幻灭到大观园的毁灭,作者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进而揭示出人生无路可走的悲哀无奈的存在状态。
③而三大神话对人生本源的追问,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人类命运走向的反省,都属于最高哲学问题,表现出曹雪芹对最高哲学问题的深刻思索与终极拷问。
【答案】
B
A
8.①毛氏叔侄传承下来的古代经典古籍及其代表的典章制度、诗书礼乐文化;
②刘德的儒雅风范和对文化典籍以及文化人的尊重态度;
③毛氏叔侄和刘德为代表的古代文化人传承文化血脉的责任与大义。
9.①人物形象上,表现汉武帝希望将文化变为粉饰封建统治(用文化笼络人心)的工具,体现了汉武帝的权谋狡诈;
②情节上,照应上文毛亨出逃建墓隐藏自己和古籍的情景,使小说结局发生陡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③主题上,更加深化主旨,暗示了中国文化星火传承任重道远的漫漫征程。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B“强调了毛在接到刘德邀请后只想要拒绝的心理活动"错误,反复出现的“想想”表达出了毛苌在接到刘德邀请后的复杂心理活动。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也为下文‘我’膝盖一软做铺垫"错误。“‘我’膝盖一软”是因为得知了刘德的身份,而不是因为“走近"的排比出现。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①由“我走出坟墓,进了招贤馆,后来又进了河间国国都乐城的王宫。我带着白鼻子当了《诗经》博士。再后来,我推荐了贯长卿为《左传》博士,又帮助史丞王定修订了《礼乐》。一时间,王宫里古书充栋、群儒咸至,每日读经诵典之声琅琅,数里可闻”“斯文当道,王国鼎盛"可看出,斯文指的是毛氏叔侄传承下来的古代经典古籍及其代表的典章制度、诗书礼乐文化。
②由“我再一次打量了刘德一番,他峨冠博带、明眸善目,举手投足间斯文尽显”可看出,斯文指的是刘德的儒雅风范;由“然我知道刘德在招徕四方学者,尽求天下善书,竭力兴修礼乐,但我仍有顾虑"可看出,斯文指的是刘德对文化典籍以及文化人的尊重态度。
③本文通过写河间王刘德多次拜访“我”,让“我"带着叔父留下的《毛诗故训传》开馆讲学,并且在刘德的带领下,“我”进了长安,拜见了当时的皇帝刘彻,想要大汉文化复兴、王道推行、大同实现,从而体现了毛氏叔侄和刘德为代表的古代文化人传承文化血脉的责任与大义。
9.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
①文章结尾写到刘德最后等来了皇帝加皇弟刘彻的召见,刘彻让刘德与他一起坐在了龙椅上,刘彻又一次叫了声皇兄,然后握住了刘德的手说“河间国虽小,但是皇兄贤德啊,如商汤、周文王一样贤德,不如,皇兄现在就做了大汉皇帝吧”,刘彻的话音未落,刘德就已经从龙椅上滚落下来,从而可知,刘德是被刘彻的话语惊吓住了,因为刘彻并不是真的想要用传统文化教化天下,而是希望将文化变为粉饰封建统治(用文化笼络人心)的工具,体现了汉武帝的权谋狡诈;
②由“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我的叔父毛亨带着孔子删定的《诗经》原本,从鲁地惶惶出逃。他拼命向北,逃到荒僻遥远然而水草丰美的河间国武垣县,在乡下住了下来。他在村北筑起了一座大坟,然后躲了进去”可知,当时毛亨出逃建墓隐藏自己和古籍是因为当时秦王朝焚书坑儒,所以从情节上来看,文章结尾照应上文毛亨出逃建墓隐藏自己和古籍的情景。文章写到“斯文当道,王国鼎盛。刘德想到了长安,想把这种鼎盛带给长安。所以刘德决定带我去长安朝拜当今天子刘彻。在长安,我们献了经书,献了《礼乐》。刘德又在三雍宫与董仲舒等朝臣对策”,可知刘德来到长安的目的是想要让传统文化发扬开去,但是皇帝刘彻并不是真心想要用传统文化教化天下,所以结尾使小说结局发生陡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③本文写到毛亨在秦王朝焚书坑儒的背景下不得不带着自己和古籍出逃建墓隐藏,然后一并将自己的书稿和遗憾交给自己的侄子毛苌,河间王刘德为了这些传统文化多次拜访毛苌,并且请毛苌出来讲学,毛苌接受了刘德的命令,走出坟墓,进了招贤馆,后来又进了河间国国都乐城的王宫,一时间,王宫里古书充栋、群儒咸至,每日读经诵典之声琅琅,数里可闻,王国强盛。刘德想要把这种强盛带到长安,实现大汉文化复兴、王道推行、大同实现,但是皇帝刘彻并不是真心想要用传统文化教化天下,而只是将文化变为粉饰封建统治(用文化笼络人心)的工具,所以在主题上,更加深化主旨,暗示了中国文化星火传承是任重道远的漫漫征程。
【答案】10.CEF11.B12.B
13.(1)秦军还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商人容易以利相诱。(“尚强”,还强大;“贾竖”,商人;“动以利”,状语后置句,应为“以利动"。每点1分,句意1分。)
(2)不如乘势立他为王,好好地对待他,让他镇守一方。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发生变乱。(“因”,乘势,趁机;“遇”,对待;“变”,变乱。每点1分,句意1分。)
14.①攻打峣关时,张良建议先设疑兵之计,再诱降,最后击败,一一获得了成功,最后直到咸阳。②为刘邦谋得汉中的土地。③建议刘邦烧绝栈道,解除项羽疑心。④说服刘邦封韩信为王,共击楚军。(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只是他们的守将想反叛而已,恐怕士卒们不听从。士卒们不听从必定有危害,不如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
“此……耳”,判断句,单独成句,C处断开;
“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都是完整的主谓句,“不从”与“不从"二者中间E处应断开;
“不如”引出后面内容,前面F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认为……说得好,赏识。/交好,友善。句意:沛公很赏识他。/一向与张良交好。
C.正确。大概。/近于,几乎。句意: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况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D.正确。准备。/详细。句意:给五万人预备吃的东西。/希望您详细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拒绝了秦将"错误,原文为“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没有拒绝,而是趁机击败了秦将。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①结合“秦兵尚强,未可轻……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可概括出,攻打峣关时,张良建议先设疑兵之计,再诱降,最后击败,一一获得了成功,最后直到咸阳。
②结合“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可概括出,为刘邦谋得汉中的土地。
③结合“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可概括出,建议刘邦烧绝栈道,解除项羽疑心。
④结合“张良……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可概括出,说服刘邦封韩信为王,共击楚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秦国灭掉了韩国,张良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替韩国报仇。
十年后,陈涉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国代理君王,驻扎在留县。张良打算前去跟随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劝说沛公,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追随了沛公,不再去拜见景驹。
沛公想用两万人攻打秦朝峣关的军队,张良劝告说:“秦军还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商人容易以利相诱。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去,给五万人预备吃的东西,在各个山头上增挂旗帜,作为疑兵,命令郦食其带着贵重的宝物利诱秦军的将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跟沛公联合一起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秦将的计划。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守将想反叛而已,恐怕士卒们不听从。士卒们不听从必定有危害,不如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沛公于是率兵攻打秦军,大败敌兵。沛公一直追击败兵到了蓝田,再次交锋,秦军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封为汉王,在巴、蜀地区做王。汉王赐给张良黄金一百镒,珍珠二斗,张良全部用来献给项伯。汉王也因此让张良厚赠项伯,托他向项王请求汉中这块地方。项王就答应了他,于是沛公就得到了汉中这个地方。
汉王要到自己的封国汉中去,张良送他到褒中,汉王派张良回到韩国去。张良于是劝说汉王说:“大王为何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人表示没有返回的心思了,以使项王的内心稳固。”于是让张良返回。汉王前去汉中之后,就烧毁了栈道。张良来到韩地,劝说项王说:“汉王烧断了栈道,没有返回的心思了。"就把齐王田荣造反的事,用书信报告给项王。项王从此没有忧虑西边汉王的心思,因而发兵向北攻打齐王。
材料二:
汉四年,韩信派人向汉王禀报说:“齐国伪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面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代理的王来镇抚百姓,势必不能安定。我希望做代理的王以便利国家。”当时,楚军正将汉王紧紧围困在荥阳,韩信的使者到达以后,汉王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被围困在这里,日夜盼你来帮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汉王的脚,接着凑近汉王的耳边低声说:“汉军正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乘势立他为王,好好地对待他,让他镇守一方。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发生变乱。”汉王也明白过来,接着又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那应当立为真王。为什么还要做个代理的王呢!"于是,汉王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齐王,征调韩信的军队攻打楚军。
【答案】15.C16.①每天坚持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
②颈联运用典故(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勤读书的好处。勤奋攻读,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解析】
【14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C项,“内心干净。该句写出了诗人读书时内心的感受”说法错误。“胸次全无一点尘”,意思是“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而非“内心干净"。“无一点尘”,运用比喻手法,写书本知识荡涤心胸,心无杂念,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并不是写“诗人读书时内心的感受"。
【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从诗歌内容上看,颈联“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这一联是说勤读书的好处。“活水源流"是指每天坚持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水波流动,永远清澈,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随处满”。而“逐时新"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春景灿烂,生机勃勃。这一联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
从表达艺术上看,这一联用典,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正是因为“东风"的催发,“花柳”才能在春光中摇曳生姿,生机盎然,才能“逐时新”,绽放出美好春色,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17.【答案】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每空1分)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和标点符号的能力。
A.正确使用成语。修饰“变迁”,用以描述黄河泥沙带来的巨大影响,故可填“沧海桑田”,表示变化很大。“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用在此处语意不当。
B.对介词的考查。“对于……而言"是固定搭配,不能替换为“关于”。
C.引号的作用。“表示特殊含义"错,“黄河故道”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D.正确使用成语。描述海潮入侵的情形非常凶猛,故可填“势不可当”,中性词,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势如破竹”多含褒义,不可以用来描述黄河水的危害,且“势如破竹"形容作战、斗争、文章的气势、军队的威势等,适用范围不符合。
19.【答案】截至2022年,汛前“调水调沙”共向三角洲湿地补水达10亿立方米,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两处语病各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搭配不当,“截止"强调到某个时间停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一般用于时间词语后。应该改为“截至”。成分残缺,“提供"缺少宾语“保障”,或者改为“支撑"。
【答案】20.①实事求是;②信口开河(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胡说八道);③真知灼见
21.出于为利益站台的考虑,不少专家味着良心,让网友产生排斥心理,导致公众对专家产生信任危机。
22.①句式:语势连贯,使用关联词“不仅……反而”“不仅……还”,呈现出专家能力的退步,语意逐层推进。
②语言风格:幽默诙谐。如“拖了网友后腿”“冰雪聪明的网友”,生动幽默地体现出网友素质的提升削弱了专家的权威性。
【解析】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根据“不发扬科学求真精神”“伪专家"可知,此处指专家的建议不符合实际,可用“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②文中强调随意乱说,可用“信口开河(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③此处指有些专家的建议符合实际情况,有一定见解,可填“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把“不少专家出于为利益站台的考虑昧着良心"改为“出于为利益站台的考虑,不少专家味着良心”,接着说专家这么做的后果,即把剩下的句子改为“让网友产生排斥心理,导致公众对专家产生信任危机"。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式上,“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落后了;不仅落后了,还可能拖了‘冰雪聪明’的网友的后腿”,使用关联词“不仅……反而"不仅……还”,呈现出专家能力的退步,语意逐层推进。
语言风格上:“拖了网友后腿"冰雪聪明的网友”等说法幽默诙谐,生动幽默地体现出网友素质的提升削弱了专家的权威性,表达对专家发言随意现象的否定。
23.【答案】例文:
仰望他人成就自我
《诗经》有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曾云,“见贤思齐焉。”对于德行高尚、才华出众之人,我们应当仰视其高,向之学习,以之为范,这样方可更好地立身于世,成就更好的自己。
仰望他人,让我们有更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于贤达,我们虽不能至,但一定心向往之。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是我们心中的方向,是我们前进的目标,是我们穷尽一生到达的彼岸和高峰。司马迁仰望至圣先师,升华个人人格,开创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先河,也成就了自己高尚峻洁的人格魅力。钟芳蓉仰望“敦煌的女儿”,向往“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淡泊与执着,走进燕园,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有了《中国考古大会》沉稳自信地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出色表现。每个青年人都应向优秀之人看齐,让自己的目标更高远,让自己的追求更坚定。
仰望他人,让我们有更丰富的精神源泉。才能优秀者,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卓然独立的精神;道德高尚者,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光辉耀眼的价值观。我仰望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他们用风华正茂的青春,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改造沙漠的重任,他们为治理风沙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也教给了我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创业精神。我仰望“人民英雄”张定宇,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身患渐冻症的他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守护武汉守护平安,他教给了我义无反顾、帮助他人的奉献精神。我仰望大国工匠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他教给了我精益求精、笃定专注的工匠精神……他们品格高贵、学问渊博、技能精湛。他们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是一座巍峨的山,需要我们认真拜读,需要我们用心仰望,以他人之品格,成自己之卓越。
当然,仰望他人不是完全抛弃自我,不是完全抹杀个性,不是过分地顶礼膜拜,不是茫然地失去自我。仰望他人是以他人的优秀品格为引领,以他人的高远追求为方向,以他人的丰厚学识为目标。仰望他人是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汲取更丰富的精神力量,是保持人生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
海子曾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仰望他人,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更美的远方。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仰望榜样,见贤思齐,攀登绝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引用《诗经》中的一句名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第二句话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赞颂一个人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第三句是本材料的关键,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仰望的太高,往往会将自己贬低,认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达不到所仰望的高度,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产生自卑、无助和挫败感。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即一个人可以仰望得很高,对于崇高、优秀和美好,要有鲜明的敬仰和思齐意识,以高尚的德行、光明的言行作为自己的追求,做一个仰视贤者、见贤思齐的人,做一个崇尚美德、追求光明的人。
综上,材料中对于“仰望他人”究竟是对是错,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立意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写。可以是做人不能“只仰望他人”,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过高的目标,而忽略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价值,就可能会陷入自我否定和挫败的情绪中,我们应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和无法达到的目标,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们。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成就和优点,不要将自己与他人比较,而是要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可以是做人需要“仰望他人”,心中的高山是我们每个人眼里最高成就与最高人格的典范,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是我们终生行为的准绳。一个心中无高山的人是肤浅的,一个心中无高山的人也是可悲的;一个心中无高山的人容易失去底线,一个心中无高山的人容易骄奢沉沦。也可以将“仰望他人"与“做好自己”两者结合,辩证思考,人生既要仰望他人,也要做好自己,保持适度,这样文章会更有深度。
写作时,开头引用名言“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引出自己的观点,人生在世,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要学会平视别人,也平视自己才,这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主体部分先论述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再论述平视他人意味着自爱自重,不妄自菲薄;平视自己,即是不卑不亢地立身处世天下。最后总结,同学们,努力成为一个平视的人吧,做更好、更强的自己,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愿你我皆可登顶绝峰,平看山河好风光!
立意:
1.仰望贤者,见贤思齐。
2.何必仰望他人,我自“风情"万种。
3.仰望他人是见贤思齐,平视他人是坚守自我。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的文本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实在是一个独创,各种叙事要素运用自如、完美交融。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自始至终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十分细致逼真地反映了一个封建家族(主要是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全部历史。小说反映这个家族衰亡史的细致和逼真程度都达到了空前水平,整个(红楼梦》犹如一幅反映日常生活的巨幅画卷,正如曹雪芹所表白的,(红楼梦》故事的“悲欢离合,兴衰际遇”,都是如实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如婚丧嫁娶、生日饮宴、题赠送礼、穿衣吃饭、延医看病、种树养花、打看戏、斗嘴取笑等,小说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描写到了抛尽一切夸饰的地步。
但我们又不得不佩服《红楼梦》在现实主义描写的基础上,将所谓人生悲剧、家庭悲剧以及爱情婚姻悲剧、女子的悲剧等这些现实层面的内容,设置在一个带有神话原型意味的下凡历劫母题的叙事框架中。表面看这一叙事框架也许只使小说增添了些许神秘虚幻色彩,然而正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秘虚幻色彩,促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广的思想意蕴,使其在更高层面表现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与终极关照。其主题意蕴的深度与广度,就不仅仅是一般小说依靠现实主义描写手法所能企及的,从而使《(红楼梦》的叙事策略与弗莱所谓“圣典或其他模式下类似启示录的作品"以及门德尔松等所谓百科全书式叙事的某些叙事元素若合符契。
《红楼梦》中的神话原型与现实人生主要是通过下凡历劫母题实现完美对接的,并且“顽石补天”“木石前盟"太虚幻境”三大神话相互交织渗透,从而使《红楼梦》的神话原型蕴含了非常深刻的现实和人类生命主题。
其一,“顽石补天"神话追问人生本源。“顽石补天”神话是《红楼梦》下凡历劫故事的基本框架。顽石因无材补天通了灵性,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恳请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赏府来享受一番,在经历了一番世态炎凉,人生悲剧后又复归青埂峰下。《红楼梦》对这一故事描写得朦胧、虚幻,给人以时空上的洪荒感和无限感。仿佛这一故事是从深邃苍茫,悠远绵长的历史隧道中走来,从远古的人类文明史走来,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令人深思猛省、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从而具有了纵深的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内涵。《红楼梦》这一故事表现出作者“所关心的不是世俗的生活,而是人类灵魂的去向,精神的有无"(魏崇新《(红楼梦)的三个世界》),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本源及其走向的深刻问题。
其二,“木石前盟”神话思考人生价值。“木石前盟"神话是一个带有忧伤意味的美丽爱情神话,交代的是现实社会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宿命姻缘。当初神瑛侍者每日辛苦采集甘露浇灌蜂珠仙草,后来绛珠仙草化为黛玉,泪水涟连,以泪洗面来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自发、质朴、美丽,特别符合人的天性的爱情神话,其结果却是一场人类永远无法把控和不可避免的刻骨铭心的悲剧——人固当为情生,而缘何情缘又总归虚幻。这一神秘朦胧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的最终结局是,有盟的未能成眷属却带走了对方的心;有缘的成了眷属却永远也找不到精神的归宿,从而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人们常说,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精彩,而精彩的人生就是有情人生。这里曹雪芹实际上是在用凄美的爱情悲剧来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其终极意义则在于: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究竟何在?
其三,“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太虚幻境"是《红楼梦》又一重要神话,它处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珍藏着“普天下所有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主管者为兼爱神美神于一身的警幻仙姑,她“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执掌着天下女子(包括贾宝玉)过去未来的命运。石头下凡前要向她交割,完成后又要向她去销号。这一神话实际表示着人生的归宿与命运走向,隐含着人向何处去这一哲学命题。与太虚幻境相对应的是,作者又为众女儿建造了地上的太虚幻境大观园。大观园是地上的女儿国,曹雪芹的乌托邦,贾宝玉的伊甸园。大观园的最终毁灭,象征着曹雪芹理想世界的破灭、贾宝玉现实人生的无所皈依以及精神家园的丧失。从太虚幻境的幻设到大观园的毁灭,作者真实再现了处于封建末世的贾宝玉和众女子的悲剧命运走向,进而揭示出人生无路可走的悲哀无奈的存在状态。
(摘编自杨海波《(红楼梦)的生命主题与百科全书式叙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朦胧、虚幻的“顽石补天"故事给人以时空上的洪荒感和无限感,具有纵深的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内涵。
B.曹雪芹为众女儿建造了地上的太虚幻境——大观园,它是曹雪芹的乌托邦,贾宝玉的伊甸园,但最终大观园被毁灭。
C.《红楼梦》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运用各种叙事要素,反映了一个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全部历史。
D.为了增添(红楼梦》)的神秘虚幻色彩,曹雪芹将一些现实层面的内容设置在一个带有神话原型意味的叙事框架中。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的结局展示出沉重的人生困惑,体现出曹雪芹对人生的思考。
B.“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隐含着人向何处去这一哲学命题。
C.《红楼梦》表现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与终极关照。
D.《红楼梦》主要通过下凡历劫母题实现神话原型与现实人生的完美对接。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红楼梦》描写了日常生活现象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贾母等为薨逝的老太妃送殡,回来时先派贾琏回家送信儿,“宝玉听了,连忙起身,迎至大门以内等待……给贾母王夫人等请了安”。
B.尤氏与小姑子惜春吵过嘴来到李纨处,跟随的下人请她净净脸,她“盘膝坐在炕沿上”,大丫鬟上来代为卸去腕镯戒指,拿大手巾将衣裳护严。
C.宝玉闻一缕幽香,警幻仙子告诉他此香为“群芳髓”。“宝玉听了,自是羡慕。于是大家入座,小鬟捧上茶来,宝玉觉得香清味美,迥非常品,因又问何名"。
D.林黛玉进贾府后,贾母房中的晚饭仪式是这样的: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4.下列对原文有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将《红楼梦》比作反映日常生活的巨幅画卷,生动地展现《红楼梦》反映日常生活的特点。
B.文章第四段引用学者魏崇新的观点来阐述《红楼梦》对人类生命本源及其走向等深刻问题的关注。
C.文章最后一段用《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姑来分析“太虚幻境”神话反省人类命运走向的观点。
D.文章总体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开篇由《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描写特征引出后文的论述。
5.有学者提出“神话是想象的产物,但不是任性的产物,具有一定阐释功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红楼梦》中的三大神话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斯文
蔡楠
刘德是在中午时分推开我的柴扉的。那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名满天下的河间王。我只看到一个消瘦的身影在阳光下稳健地走进我的院落,走近我的草屋,走近我的锅台,走近我。
我在锅台边立起身,看见刘德敛一下长衫,吞一下长袖,用力吸了吸鼻子问:“这锅里煮着什么好东西?这么香?"我说:“是野兔,白鼻子给我捉到的野兔,在我的坟地里捉……”说到坟地,我打住了。打住之后,我问刘德:“哎,你你进来的时候看到白鼻子了吗?"刘德闪身一笑,白鼻子就越过刘德,蹿到了我的面前。“毛先生说的是它吗?”刘德说,“就是它把我引进你家门的啊!"
白鼻子是我养的一条狗。它浑身油黑,只有从嘴、鼻梁到额头的一溜毛是洁白的,所以我叫它白鼻子。
我再一次打量了刘德一番,他峨冠博带、明眸善目,举手投足间斯文尽显。我摸了白鼻子的白鼻子一下,说:“先生你是……”
“在下河间王刘德——"刘德正式对我深施一礼,“听说毛先生训话、传授《诗经》,特来讨教。”
王爷?我的膝盖差点软了下去,是白鼻子关键时候帮了我的忙,它用身子支住了我的膝盖。
我沉吟了一会说:“我想想,你让我想想。"
“好的,先生自然应该想想。但现在已到用饭的时间了,我陪先生喝两盅吧。”刘德一转身,从袖子里摸出一小坛酒来,说:“来,先生,这是我来河间国那一年,父皇赠与我的御酒,你尝尝吧!"
还没等我放桌子、上肉,刘德就打开了小酒坛,酒香迫不及待地跳出了坛子。我听到白鼻子叫了一声,瘫软在了我的脚下。哈,我还没品酒,白鼻子就先醉倒了。真是没出息。
那天肉吃了、酒喝了、人醉了。我还在想刘德的话。我能不好好想想吗?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我的叔父毛亨带着孔子删定的《诗经》原本,从鲁地惶惶出逃。他拼命向北,逃到荒僻遥远然而水草丰美的河间国武垣县,在乡下住了下来。他在村北筑起了一座大坟,然后躲了进去。凭着鲜活的记忆,他先是把《诗经》一首一首地写在坟墓的四壁上,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木牍上,重新编辑校注,才有了后来的《毛诗故训传》。叔父的诗书到死也没有见过天日,临终前他把书稿和遗憾一起交给了我,他说:“儿,新帝登基,挟书律撤销了,你可以……可以开馆讲经了。”就这样,我把他的经义从地下搬到了地上。搬到地上不久,刘德就找上门来了。然我知道刘德在招徕四方学者,尽求天下善书,竭力兴修礼乐,但我仍有顾虑。王爷就是王爷,焉知不是以斯文来装扮自己,韬光养晦呢?有朝一日朝廷再次翻脸,遭殃的还不是斯文自己?所以我得好好想想。
后来,刘德又一次找上门来了。这次不是他自己,而是带来了王府的一群人,还有不少车马工匠和建筑材料。他指挥着人们,拆掉了我的草房,还把我煮兔肉的那口锅搬到了院里。我知道大祸临头了,我带着白鼻子躲进了我叔父建造的大坟。
数日以后,刘德找到坟墓里来了。又是白鼻子带的路。我不知道白鼻子和刘德的渊源,但我知道白鼻子出卖了我。狗东西,真正的狗东西,看以后老子怎么收拾你!
刘德的火把就亮在我的眼前,我已毫无退路。刘德跳进了坟墓。他的火把燃亮了坟墓四壁。叔父刻在四壁上的经文在火光里有了生命,一个一个的汉字拥挤着蹦到了刘德的眼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刘德痴呆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发出了一声叹息:“太神奇了——”
“王爷。"我走近刘德,想解释什么,但刘德拦住了我,说:“毛先生,你才是王爷,你是《诗经》的王爷啊!跟我走出坟墓吧,你去看看,我已经把你的草屋建成了招贤馆,从此你可开馆讲经,传授弟子了!”
我没有理由不接受刘德的王令。我走出坟墓,进了招贤馆,后来又进了河间国国都乐城的王宫。我带着白鼻子当了《诗经》博士。再后来,我推荐了贯长卿为《左传》博士,又帮助史丞王定修订了《礼乐》。一时间,王宫里古书充栋、群儒咸至,每日读经诵典之声琅琅,数里可闻。
斯文当道,王国鼎盛。刘德想到了长安,想把这种鼎盛带给长安。所以刘德决定带我去长安朝拜当今天子刘彻。在长安,我们献了经书,献了《礼乐》。刘德又在三雍宫与董仲舒等朝臣对策。我真正领略了刘德的智慧、才华和思想。我知道刘德期待着大汉文化复兴、王道推行、大同实现。除此,他别无所求。
刘德最后等来了皇帝加皇弟刘彻的召见。刘彻让刘德与他一起坐在了龙椅上。刘彻又一次叫了声皇兄,然后握住了刘德的手说:“河间国虽小,但是皇兄贤德啊,如商汤、周文王一样贤德,不如,皇兄现在就做了大汉皇帝吧!"
刘彻的话音未落,我看见刘德已经从龙椅上滚落下来。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德对“我”正式深施一礼,还尊称“我"为“毛先生”,并直接自我介绍,说明来意,表现出他待人的真诚和谦恭。
B.“我想想,你让我想想"所以我得好好想想”这些话反复出现,强调了毛在接到刘德邀请后只想要拒绝的心理活动。
C.小说插入叔父毛亨出逃并嘱托后事给“我"的情节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背景下的一个时代缩影,也是“我”躲避刘德的原因。
D.白鼻子在小说中对人物的烘托作用重大,白鼻子的醉倒烘托“我"的兴奋,白鼻子两次带路显出了刘德请“我”的决心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三个“走近"排比出现,强调了刘德代表的庙堂力量对“我”所拥有的文化的渴望与亲近,也为下文“我"膝盖一软做铺垫。
B.“我”说到坟地时突然打住了,暗示了这不是普通的坟地,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下文埋下伏笔,引发读者对“坟地"的兴趣。
C.小说写刘德的外貌先见“消瘦的身影”,然后“长袖”,最后“峨冠博带”“明眸善目”,体现“我”对他的观察逐渐深入细致。
D.小说中写刘德在坟墓中看到《诗经》中诗句在火光中跳蹦,既体现了文化的蓬勃生命,也反衬了现实中文化气氛的暗淡。
8.小说标题“斯文"在文中有怎样丰富的涵义,请分析内容进行分析。(5分)
小说以汉武帝刘彻召见刘德的场景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叛,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节)
材料二
汉四年,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此独其A将欲B叛耳C恐士卒D不从E不从必危F不如G因其懈H击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景驹自立为楚假王,韩信要求当齐假王,这两句中的“假"都是“代理”的意思,“假王"即指暂时代理的王。
B.“沛公善之”中的“善"是“认为……说得好,赏识”的意思,和《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思相同。
C.“沛公殆天授"中的“殆”是“大概"的意思,和《六国论》中“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意思不同。
D.“为五万人具食”中的“具"是“准备”的意思,和《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具”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张良本想投靠景驹,遇见沛公之后慧眼识人,认为沛公大概是上天赐予人间的,于是决定追随他。
B.秦将叛变之后,想要和沛公一起向西攻打咸阳,沛公认为秦的士兵并没有叛变,士兵不服从就会有危险,所以拒绝了秦将。
C.项羽认为刘邦已经烧毁了栈道,说明他没有反叛之心,因此不再担忧刘邦,而是起兵向北攻打齐国。
D.刘邦认为如今自己被楚军围困,韩信不来解救,却要求封王,因此大怒,被张良陈平二人及时提醒后封韩信为齐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
(1)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14.刘邦说张良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材料一、二中张良的哪些行为可以体现这一评价?请简要概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小题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
B.颔联用夸张、暗喻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制造行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 保定市河道沿岸绿化工程指南
-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合同
- 企事业单位车辆安全使用准则
- 外国教师语言培训合同样本
- 泰安市河道周边居民生活规范
- 城市安全招投标操作指南
-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客体是
- 创意产业地块租赁合同
- 文物保护单位消防给排水施工合同
- 告别假努力学会真自律
- 《婴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评价》期末试卷及答案 卷3
-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消防安全概述
- 《冯谖客孟尝君》
- 食品储存不当的危害合理储存避免食物中毒
- 湖北省鄂东南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 家长会课件: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会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
-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五年级美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