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贴条形码区"-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本质上不仅是自我中心的,而且还容易陷入社会中心的思维和行为。群体为我们提供了安全保障,以至于我们将它们的规则、诫命以及禁忌内化了,并不加思考地遵从。同辈群体特别容易主导我们的生活。我们对群体价值下意识地接受,导致了无意识水平的标准:“它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相信它。”信念似乎没有如此荒唐,但确实有一些人类群体非理性地将其当成是理性的予以接受。
我们不仅接受我们所属群体的信念体系,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是按照这些信念系统行事的。比如,很多群体从本质上是反智的,群体会期望它的成员坚持任何畸形行为。比如,一些青年群体期望它的成员用言语和身体虐待群体外的人(以作为具有力量和勇气的证据);而有些群体在工作周内一起分享午餐,参与传播在同一工作场所中的其他人的流言蜚语。
除了我们所处的面对面的群体之外,我们还被更大规模的社会力量间接地影响着,这些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社会中的成员关系。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支配性的思维就是人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挣钱。尽管这种形式的思维可能会引发争论,它鼓励着人们去接受富人与穷人之间所存在的巨大鸿沟,鼓励人们将其当成是正确的和正常的。
人类从本质上是社会中心性的。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观念,那就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各种社会群体的成员,我们的行为折射了所属群体的诫命和禁忌。我们所有人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都不加批判地遵从了我们所属群体的规则和期望。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就可以开始分析和评估我们所遵从的是什么。我们就可以积极地分析我们的同辈群体,以及那些与我们群体存在联盟关系的群体的规则和禁忌。我们就可以理性地弄清楚群体的期望,以确定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理性的。当我们识别出了非理性的期待时,我们便能拒绝坚持那些期待所形成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将自己归属的群体从那些臭名昭著的非理性群体转换成更理性的群体。
(摘编自莎伦。白琳等《权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与应用》,仲海霞译)
材料二:
探究是在不断进行着的讨论或者辩论中发生的。而且这些可以进行探究的辩论,并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当一个问题被提出异议或产生争议时,讨论和争辩可能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很多一度被认为是事实的想法-例如,原子是最小的物质颗粒,或者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或者女人不具备进行选举投票的智商-都在新的证据和论证的支持下被推翻了。历史上的一些持续性的讨论,导致了现在关于各种问题的想法。对于那些现在仍然存有争议的问题,我们的辩论还将继续下去。因此,具备关于一个问题的争论的历史方面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为了理解导向现有观点的那些论辩,从而能够做出探究所要求的那种比较性的判断,这样的知识是系存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的知识状态是在不断进化的,对于投入一个探究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从来都不能确定我们是否已经掌握了真理。因此,我们的判断也总是暂时的。新的信息可能被发现,新的论证可能被提出来,从而给予我们新的理由修正或者改变我们的观点。这可以发生在社会的层面,比如现在我们认为奴隶制度是不道德的;也可以发生在学科的层面,比如天文学家拒绝了宇宙的地心说,而认同日心说。它也可以并且也应该发生在个人的层面。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探究中需要力图做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但是,我们同样需要认识到,我们的判断可能是错的。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是可错的,这种认识会使我们抱有一种谦虚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并严肃地考虑跟我们的观点相左的意见。
尽管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可错的,然而,对于不同问题的确信程度或者可能得到的确信程度,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一些问题已经被解决了,比如血液是否在身体中循环、地球是否绕太阳运动。其他一些则仍然是继续探究的主题,比如宇宙的起源,或者克隆哺乳动物在伦理上是否说得通。还有其他一些问题-诸如“正义是什么"这样的哲学问题-已经存在了上千年,而且几乎不大可能被彻底解决。而且,就算是对于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也总是存在着修正的可能性。比如,尽管胃溃疡是由压力导致的这样的观点已经被细菌学说取代,但现在又有解释认为压力仍然可能是胃溃疡的另外一个原因性因素。
尽管我们的目标是不断增进我们的知识,然而意识到这一点同样重要,即在历史上知识并不总是以线性的、进步的方式演化的。例如,一些古老的文化中关于女性地位的观点,我们现在看来会觉得比后来的欧洲文明中的观点更为进步。从而,批判性评价至关重要。
对我们自己的观点仔细地、以批判性的眼光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在探究中保持开放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重要的是意识到我们观点中存在的弱点。大概没有什么立场是毫无错误或者弱点的,不管它有多么周到。认识到这些弱点,标志着我们以一种公平和开放的方式考虑我们自己的观点。而且,在辩论中公开地承认弱点,这反映出一种想要寻求最佳观点的态度,而不是无论如何都要赢。
(摘编自莎伦·白琳等《权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与应用》,仲海霞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体为其成员提供安全保障,并从思想和行为上影响个体,可能导致个体做出反智行为以满足所属群体的期望。
B.社会力量间接影响个体,如资本主义社会支配性思维鼓励人们接受贫富的巨大差距,并把它当成是正确的和正常的。
C.材料二第一段举“原子是最小的物质颗粒”等三个想法后来被推翻了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我们的知识是可错的.
D.批判性探究不仅应考虑其社会、历史、学科等方面因素,还要审视自己的观点,认识到自己的判断可能是错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易内化并遵从所属群体的规则,因此个体思维常受群体影响而缺乏独立性。
B.我们只有把所属的非理性群体转为理性群体,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评估同辈。
C.探究在辩论中发生,既可能帮助我们暂时解决一个问题,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D.知识演化的方式并不总是线性和进步的,后来的观点有时并不优于原来的观点。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爱"“礼制”等思想,影响深远。
B.屠呦呦历经多年探索,不断修正观点,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
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其理论至今仍被物理学界广泛认可和接受。
D.企业在市场调研后,根据消费者反馈调整产品策略以适应市场。
4.材料二第二、三段多处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简要分析其特点和效果。(4分)
5.学校即将举办一场以“批判性思维与个人成长"为主题的辩论赛,正方观点为“批判性思维对个人成长不可或缺”,反方观点为“批判性思维对个人成长并非不可或缺”,假设你是正方辩手,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设计一个用于反驳反方观点的辩论提纲。要求:至少提出两个分论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童年情景
余华
应该是《梦幻曲》指引我进入《童年情景》的,这是舒曼二十八岁时创作的钢琴套曲,十三首迷人的标题小曲勾起一个个不一样的童年,人们的童年情景因此回来,我的也回来了。
我的童年里没有木马游戏,我第一次见到木马是我儿子骑在上面,转了一圈又一圈,前后左右是其他孩子骑在高高低低的木马上,那是在北京石景山游乐场。尽管如此,旋律生动的《木马游戏》仍然让我想到自己拿着弹弓去偷袭树枝上叽叽喳喳的麻雀,这是我的童年游戏。没有一次成功,每次弹弓射出的石子,不是打中树干就是擦着树叶飞去,麻雀腾空飞散,逃之夭夭,我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有一次射偏后打碎一户人家的窗玻璃,轮到我逃之夭夭。那么多年过去后,《木马游戏》里的琴键之声,让我的情绪转化成思绪,回到童年的玻璃破碎声中。
我的童年里也没有壁炉,我第一次见到壁炉是三十五岁首次出国在巴黎的一家餐厅里。我凝视壁炉里欢快跳跃的火焰,想到童年时煤球炉里烧红的煤球,火焰在煤球炉里没有欢快的样子,它不会跳跃,只会上升。然后我告诉坐在身旁的一位法国汉学家,在我童年的时候,火不用来取暖,只用来做饭烧水。我说浙江家乡的冬天十分寒冷,最冷时达到零下三度甚至四度,那时候屋子里没有暖气。雪天里我穿着单薄的球鞋去上学,放学回家时双脚已经麻木,我把穿着球鞋的双脚架在煤球炉的边沿,烤火取暖,让双脚重新获得存在感。几次烤火成功之后,因为大意,右脚球鞋的胶底烧着了,我跳起来踩灭火焰,烧焦的鞋底有了一个无法弥补的洞。那个冬天我失去了球鞋,靠一双棉鞋行走在雪中雨中,棉鞋浸湿后不再保暖,我的双脚在寒冷里增加了潮湿的感觉。《在壁炉旁》的旋律柔和安宁,家人围坐在壁炉旁轻声说话的安静情景清晰可见。在这个温暖的曲子里,我感受到的是相反方向的童年,一双寒冷孤独的脚走过来的童年。
我的童年里有《入眠》。《入眠》的节奏微微摇晃,摇篮似的摇晃,舒缓的旋律显示孩子逐渐入睡的过程。中间部分的转调让乐曲短暂地走向另一个方向、一个情绪不
稳定的方向。正是转调的出现,让我回到自己童年的《入眠》。春天或者秋天的童年,尤其是夏天的童年,天还没有黑,鸟儿还在鸣叫,其他孩子还在奔跑嬉闹,我的父母却逼迫我上床睡觉,我心里充满委屈,羡慕还在外面玩耍的孩子。心怀不满是我的转调,转调结束后,我渐渐走入睡眠,越走越深。
《梦幻曲》是这组钢琴套曲的灵魂,所有美好的童年情景汇聚到了这首细腻动人和静谧甜美的乐曲里,这可能是舒曼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它经常从《童年情景》里脱离出来,被艺术家们单独演奏,而且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我不知道第一次听到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也不知道听过多少遍,当我知道这是舒曼《梦幻曲》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原来它叫《梦幻曲》。
不知道什么原因,刚开始的时候,我听完这首梦幻般和弦的乐曲之后,记忆就会给我推送过来一个残酷的往事。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同学的父亲自杀身亡,这个同学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站在操场的一个角落不停哭泣。我们正在打乒乓球,不是正规的乒乓球桌,只是一张放在操场边上的长桌子,桌面有几条裂缝,兵乓球落在裂缝上会出现不规律的变向。长桌中间放着一排砖头,充当球网,我们用的球拍没有胶皮。当时长桌两端各有十多个同学排队,输了一球的下去,赢球的继续打。我们一边打乒乓球,一边对着那个哭泣的同学喊叫,让他加入进来。在我们不断喊叫的邀请声里,他哭泣地走过来排队,轮到他打球的时候仍在哭泣,可是他手感不错,连赢两球。赢下第一个球他不再哭泣,赢下第二球他笑了,是笑出了声音的笑。
为什么舒曼优美的《梦幻曲》会在我这里勾起这个残酷往事,我想应该是这个往事结尾时的自然转折,这就是人生旅途上的梦幻曲。这个同学没有像我们那样放下书包,而是背着书包打球,并且连赢两球,他由康僧覆声在我记答果吻起财号每次都让我感慨生活的强大,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
二0二四年六月一日
(选自余华散文集《山谷微风》)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梦幻曲》开篇,后面又说《梦幻曲》是《童年情景》钢琴套曲的灵魂,说明文章整体上是围绕《梦幻曲》来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与思考的。
B.《木马游戏》引发了作者对自己的童年与儿子童年生活的对比,不仅表达了对孩子的羡慕之情,也反衬出自己童年生活的单调无聊与内心的失落。
C.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小学时我和同学打乒乓球的情景,语言朴实平易,将读者带入那段无忧无虑的往昔岁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D.文章结尾处提及同学父亲身亡的残酷往事,与《梦幻曲》的情感色彩并不相符,但这一反差却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读来更觉意韵深远。
7.关于文中描述由《在壁炉旁》联想到煤球炉边取暖的情节的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壁炉里欢快跳跃的火焰让作者感到温暖,也引发了作者对童年冬日寒冷的回忆。
B.虽然单薄的球鞋并不足以抵御冬天的寒冷,但是潮湿的棉鞋更让作者感到难受。
C.作者将眼前图景与记忆中的童年作对比,突出童年生活的地域差异和时代差异。
D.划线句的描写细腻生动,充满画面感,表达出作者对童年艰苦生活的深刻记忆。
8.文章以音乐为媒介,抒写对童年的回忆、对生活的感悟。请分析这种写作方式的作用。(4分)
9.谈及散文集《山谷微风》的写作,余华曾说:“紧张还是放松,都是生活给予的,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是生活的意愿,我们没的选择,只有接受。"从本文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你简要概括,并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与高中教材中作家作品的相关事例加以解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已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勋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弗鄘覆疆篙上春[柔公]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案: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二》)
材料二: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过,若王隐、虞预毁辱相凌,子野、休文释纷相谢。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亦有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若王沈《魏录》述贬甄之诏,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陈氏《三国志·刘后主传》云:“蜀无史职,故灾祥靡闻。”案黄气见于秭归,群鸟堕于江水,成都言有景星出,益州言无宰相气,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盖由父辱受髡,故加兹谤议者也。
(节选自刘知几《史通·内篇·曲笔》)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张华将举A寿为中书郎B荀勖忌华C而疾寿D遂讽吏部E迁寿为长广太守F辞母G老不就。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认为………好,意动用法,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的“善”用法写同。
B.见,指代自己,与《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见恕也"的“见”用法相同。
C.乎,相当于“于”,与《赤壁赋》“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乎"用法不同。
D.文,文章,与《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文"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宦官黄皓独揽权柄,大臣多攀附逢迎,只有陈寿不屈从。为父守丧期间,陈寿生病,使婢女伺侯服药引发非议。这些都影响了他的仕途升迁。
B.时人称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夏侯湛、范頵等人也都认可陈寿有记述历史的才能,连天子也惊异于他的才华,于是派人到他家抄写他的著作。
C.刘知几认为记述历史因为涉及君主、父亲而用词多有隐讳,虽然直道不足,但却维护了名教。但玩弄文词、诋毁侮辱他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D.《晋书》客观记述了陈寿不秉笔实录而受非议的事实;而《史通》在阐述作者史学观点的同时,则态度鲜明地批判了陈寿记史时的曲笔行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司空张华爱其才,拟春最不远嫌,不精不厌辱废,举为孝廉。
(2)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
14.史官由于某种原因,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谓之曲笔。据材料看,陈寿在创作史书时亦有曲笔,体现在哪些事例上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河北民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北民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可是一旦朝廷战败便要成为俘虏侍奉敌国。
B.三至八句铺叙河北民所受的“苦辛”,九、十句进一步渲染悲惨愁苦的气氛。
C.目睹河北民的苦难生活,诗人不禁遥想“贞观之治"的美好景象,心生感慨。
D.本诗借助河北民巧妙展现了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局面,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16.王安石早年创作诗歌学习杜甫,本诗既有几分逼近杜诗的“沉郁”,又有得力于杜诗“顿挫"的妙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新学期伊始,班主任使用《离骚》中“_____________,”两句话,告诉学生岁月不居、青春易逝,一定要珍惜稍纵即逝的光阴。
(2)秋瑾的“为国牺牲敢惜身"表现出一种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中国精神,而唐代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士兵浴血沙场,不为个人功名,就体现了这种精神。
(3)流水无情亦有情。古人创作诗文,常借流水寓相思离别之伤、生命短暂之慨、盛衰无常之叹、人生失意之愁等,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本题共5小题,18分)
近些年来,“新中式"的流行,成为当今社会令人瞩目的现象,从服饰延伸到家居、饮食、旅行等生活各个领域。“新中式”浪潮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本土生活复兴。如今中国生活美学家们,就在践行着茶、香、花、琴、书、画、乐、舞、服、妆各种“美之道”,从而获得更为幸福的生活。由此来看,“新中式”已从一种崛起的美学风格上升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并不是单纯为了实用,更有着对美的追求.
“新中式"看似是在复古,(甲)。它并不是要回到那个传统中国,传统当随时代,要与当今生活相匹配,“新中式”的发展,力求以传统文化外在的“形"来复兴其内在的“神”。①在创新的过程中,②抄袭成风、缺乏新意的现象必然会出现,③虽然这只是短期现象,④通过规范产业的方式就可以“开源节流”,⑤开优质之源,节劣质之流,⑥不必过于激烈的文化批判。
“新中式”的海外传播尚待假以时日,才能获得国际上的普遍认同。可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穿着汉服到了世界各地,从旅游景区到毕业典礼,都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身影。如今,中国文化到了“扬帆出海"的时代了,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并不是去“送文化”,而是要“种文化"。这一“送”与一“种”,其实有着本质差异,“送文化”只能消费一时,(乙)。所以,这一轮的文化出海,就是要去海外播撒“新中式"的种子。在传播之前,还有一份工作亟待完成:那就是选择优质且定型化的“新中式”文化,这就需要设立“新中式"的各种标准。与此同时,如何打造中国自己“新中式”的文化品牌和美学品牌,才是A。现在本土只有“新中式"产业的集聚,却没有高品质的品牌,只有文化形象而缺乏文化内蕴,就难以在世界高端品牌领域中争得B_____________,这是需要加以改变的现状。
18.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新中式”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等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文中“种文化"的表达很有趣味,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欧,领导人会谈间习主席提到了三句中国古语:“君子和而不流,强哉
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第一句是说君子在与人相处时保持和谐但不随波逐流,坚守中立而不偏倚才是真正的强大。另两句是说志同道合的人,纵有山海阻隔,亦如比邻一样亲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保定市2024年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项“是为了证明我们的知识是可错的"错,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探究是在不断进行着的讨论或者辩论中发生的,具备相关历史知识是很重要的。
2.【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B项前提与结果倒置,根据原文,我们分析评估群体规则、识别并拒绝非理性要求,我们的群体才能转为理性群体。
3.【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B项完全符合材料二的观点。它体现了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不断探究、修正观点,最终取得突破的过程,这正是材料二所强调的知识的探究和进化。同时,屠呦呦的科研过程也隐含了对知识的批判性评价,因为她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找到正确的答案。A项强调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影响,并未体现批判性思维和不断探究的过程,与材料二的观点不完全契合。C项强调知识的正确性和持久性,但并未体现知识的可错性和探究过程,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D项虽然体现了对市场的反馈和调整,但并未直接涉及到知识的探究、可错性或批判性评价,因此与材料二的观点关系不大。
4.【答案】①选择贴近生活的事例,便于读者理解。②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增强文章说服力。③围绕一个论点多个事例组合,内容丰富且具有说服力。④事例的叙述简洁明了,并进行恰当的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的能力。举例论证的特点和效果可以从事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及与观点的契合度等方面考虑,并结合具体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评分细则】共4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答案】
示例一:①批判性思维帮助个体进行理性分析,避免盲从和错误决策。
②批判性思维帮助个体不断挑战和修正自己的知识,深化个人认知。
③缺少批判性思维,人容易固执、盲从,不利于个人成长。
示例二:①不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人们极容易被社会和所属群体亵挟,缺乏理性分析和独立思考,盲从他人并做出错误决策。
②不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人类就无法挑战、修正并增进自己的知识,无论深化个人认识,不利于个人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和推理、思辨的能力。本题依托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单元任务设置题目。恰当运用逻辑方法,论证个人观点时,我们既可以正面立论,也可以设置“虚拟论敌”,通过批判对立观点,得出个人结论。此外,亦可采用归谬法、反证法进行论证。辩论赛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既要求能够阐述己方观点,又要求辩手可以批驳对方观点,考验辩手的逻辑思维能力。本题要求站在正方立场上反驳反方观点,结合材料内容,我们要首先明确“批判性思维”对个人成长有何作用,然后考虑答题时如何从语言表述上反驳反方意见和确立己方观点。观点要概括材料内容:材料——批判性思维帮助个人理性分析、摆脱群体影响和材料二——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人们认识到我们和知识都可错,进而修正错误、增进知识。
【评分细则】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一为三点,每点2分;第一点扣材料一观点理性分析、摆脱群体影响,第二点扣材料二观点修正错误、增进知识,第三点反面驳斥;三点至少一点为反驳,如两反一正也可给分。
示例二为两点,每点3分;两个反驳,分别扣材料一、二观点;一正一反也可给分;只有两正,没有反驳,扣2分。
6.【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项“文章整体上是围绕《梦
幻曲》来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与思考的"错,从整体看,文章重点围绕《梦幻曲》展开,同时还有《木马游戏》《在壁炉旁》《入眠》三支曲子。B项“也反衬出自己童年生活的单调无聊与内心的失落”错,作者用弹弓偷袭麻雀,虽然有打碎玻璃的惊恐,但整体上反映了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C项“无忧无虑的往昔岁月"错,小学时我和同学打乒乓球的情节不能说明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而是表现了“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D项正确。同学父亲身亡的残酷往事,与《梦幻曲》静谧甜美的情感色彩并不相符,但同学在悲痛中赢球的笑声,让作者“感慨生活的强大,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所以说它的意蕴是深远的。
7.【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段落内容、手法与作用的能力。C项中“眼前图景”是错的,应该是钢琴曲描绘的图景;对比突出的是别人的童年和我的童年的不同,谈不到地域差异与时代差异。
8.【答案】①钢琴曲作为线索,勾连了多个关于童年的场景和事件,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多元。②文章巧妙地运用音乐的情感转折来表达情感变化,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多重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③文章将钢琴曲与童年回忆相结合,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构思技巧的能力。一组钢琴曲唤醒了作者的童年记忆,引发了他对往昔生活的思考。作者将音乐与回忆融在一起,写法新颖,分析这种写法的效果,可以从对文章内容和结构作用、情感和主题寄托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受几方面考虑。
【评分细则】共4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这句话体现了作者阐述生涯的新疆面容,不会领导抱怨的人生态度。或:这句话体现了作者面对生活的磨难,能坦然接受,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的人生态度。
②作者的童年游戏只是用弹弓偷袭麻雀,但回忆时还能感受到当时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或:文中写一个同学在家庭遭遇变故后,哭泣着打乒乓球,并重拾笑容的情节,)体现了学会接受现实并从中寻找快乐的人生态度。
③史铁生在地坛中坐着轮椅独自度过绝望而漫长的岁月,最终和命运和解,并从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或: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陷入仕途低谷,却最终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脱态度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这也是一种坦然面对、从容接受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作者在文中用音乐串联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既写到了童年物质匮乏、生活艰难的苦涩,也有对童年快乐的怀念。从全文看,生活给予了他“紧张或放松”,但作者于文字问流露出坦然接受的态度,并抒发了“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的感慨。解答本题,首先是对余华的“接受智慧”,即他的生活态度的理解,其次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最后是从教考衔接角度,联系教材中的相关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评分细则】共6分,一点2分。第②点从原文找到任一合理证据加以解说、第③点中能联系教材中恰当事例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答案】BDF。(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正确断句: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
11.【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介词使用的能力。D项“饰非文过"的文,动词,掩饰之意,与《兰亭集序》“亦将有感于斯文”的“文"意思不同。A项“素善留侯张良”的“善"指关系好、与人友善之意,与文中的“善”用法不同。B项中两个“见"字,都是用在动词前,指代自己,用法相同。C项“明乎得失”的“乎"相当于“于”,表对象;“山川相缭,郁乎苍苍"的“乎”是形容词词尾。
12.【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中“连天子也惊异于他的才华"错,原文中“天子异焉”指的是司马相如。
【答案】(1)司空张华欣赏他的才华,认为他虽然不能远避嫌疑,但推究情理不至于(被)贬黜废弃,于是推举(他)为孝廉。(“以”,认为、以为、觉得,1分;“原情”,推究情理、依照情理,1分;“举",举荐、推举、推荐,1分;句意1分。)
(2)(史料)取舍全凭主观猜测,奖惩在自己的笔下执行,这是作者的丑恶行径,是人们所共同厌恶的。(“臆说”,主观推断、个人推测,1分;“行”,执行、运行、操作,1分;“疾”,痛恨、厌恶、憎恶,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按照直译为主、逐字对应原则,句中关键词语解释必须准确到位。译文的句子表述要通顺,流畅。
【评分细则】共8分,一句4分;(1)句中,以、原情、举各1分,句意1分;(2)句中,臆说、行、疾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①因索米不得,陈寿不为享有盛名的丁仪、丁廙立传。②为诸葛亮立传时,陈寿因私怨贬低诸葛亮和诸葛瞻的才学。③陈寿因父亲受刑一事在《三国志·刘后主传》中谤议蜀国没有史官,史实记载不详。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竞不为立传"和材料二“陈寿借米而方传”可归纳出答案第一点内容,根据材料一“寿父为马谡参军……名过其实"可归纳出第二点内容,根据材料二“案黄气见于秭归……故加兹谤议者也”可归纳出第三点内容。
【评分细则】共5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郡人。自幼好学,师从同郡人谯周,在蜀汉任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横弄权,大臣都曲意附从他,而陈寿独不被他屈服,因此多次被贬谪。逢父去世,守丧期间,因病让婢女伺候服药,被来客看见,乡党因此指责议论他。后来,蜀汉亡国,陈寿因此多年不得升迁。司空张华欣赏他的才华,认为他虽然不能远避嫌疑,但推究情理不至于(被)贬黜废弃,于是推举(他)为孝廉。撰写《蜀相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中正官。撰写魏、蜀、吴《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当时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宗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陈寿《三国志》,便销毁自己的《魏书》而作罢。张华倍加赞赏,好除对说一合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陈寿就是如此受时人器重。有人说丁仪、丁虞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你送千斛米给我,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最终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处髡刑,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用兵的谋略不高超,又无克敌制胜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论者因此看不起陈寿。张华将荐举陈寿为中书郎,苟勖因忌恨张华而讨厌陈寿,便暗示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陈寿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不就职。元康七年(297),陈寿病逝,时年六十五岁。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把他著的书都取来。’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封禅的事,汉天子大为惊奇。臣等启奏: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劝诫之言,明于得失,有益于风化,虽然文采不及司马相如,但质直超过了他,恳请陛下采录其书。"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
材料二:
自从有了人伦,就产生了家国。史官记事涉及君王、父亲,一定用词有很多隐讳,虽然不够直白,但是维护了名教。有玩弄文词,掩饰过错的,像虔預对王隐诋毁欺辱,沈约(字休文)向裴子野认错消除矛盾。(史料)取舍全凭主观猜测,奖惩在自己的笔下执行,这是作者的丑恶行径,是人们所共同厌恶的。也有记事常常凭空无据,言词多属虚设:有的赞美别人,借以获取私利;有的污蔑别人,借以公报私仇。比如王沈写《魏录》滥述贬谪阢后的诏文,陆机写《晋史》夸大司马懿抵御诸葛亮的声势。班固接受金钱才撰写史书,陈寿向人借米才肯为人立传。这些又是记载历史的奸贼,撰注史书的恶人,即使把他们的丑恶行为宣扬于闹市朝堂,把他们扔给豺狼虎豹去吃都不过分。陈寿《三国志·刘后主传》说:“蜀国没有史官,所以福祸的征兆都没有记载。”但是又说黄气在秭归出现,群鸟坠落于江水之中,成都有瑞星出现,益州没有宰相之气。如果蜀国没有设置史官,这些事从何得知大概是因为陈寿的父亲在蜀国被羞辱,受了髡刑,所以才加上这些诽谤。
15.【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技巧、语言的能力。“输与”,意为送给,这里指缴税纳赋。三、四句意为:一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粮食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
16.【答案】①诗中反映河北人民在天灾人祸双重折磨下的苦难生活,透露出诗人内心无比的沉痛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这接近于杜诗的“沉郁”。②诗歌运用对比映衬、转折叠加、逐层深入(逐层铺叙)等手法,造成了起伏跌宕之美,这得力于杜诗的“顿挫"之妙。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风格的能力。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故而本题答案即从这两点给分,“沉郁”解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顿挫"解析诗歌的手法和节奏。
【评分细则】共6分,每点3分,第一点中内容1分,情感1分(写出一个情感即可),“沉郁”1分;第二点中,手法2分(三个手法任意写出两个即可),“顿挫"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河北的老百姓日子真够艰难,生活在边疆,与辽国和西夏相连。一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粮食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今年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州县官吏依然抓壮丁去把苦役承担。老少相互搀扶向南逃荒,河南虽然丰收,老百姓也缺粮断餐。边民的愁苦如阴云遮空,天昏地暗,行人见了无不神情黯然。无法逢时生在贞观年间,那时几文钱买一斗稻谷,没有战乱!
【创作背景】
北宋朝廷每年向契丹(后改称辽)、西夏交纳大量银绢作为“岁币”,以求苟安。这年年岁岁的沉重经济负担首先落到边境百姓身上。庆历六年(1046),北方遭受严重旱灾,王安石当时淮南签判任满,在去京师的路上感受到这一严酷的社会现象,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王安石早年创作诗歌学习杜甫关心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风也有取于杜诗的“沉郁颁挫"。这首诗在王安石的早期诗作中是颇有代表性的,诗中反映河北人民在天灾人祸双重折磨下的苦难生活,字字句句饱含血泪,并透露出诗人内心无比的沉痛和人溺己溺的焦虑。这就有几分逼近杜诗的“沉郁”。而诗人因采取转折累益、渐层深入、对比寄慨等表现手法而造成的文势跌宕之美,又可说是得力于杜诗的“顿挫"之妙。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两句,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一篇的题意。辽与西夏是宋朝的敌国,按一般的想法,这一带的人民大概困于连年的战祸,自然难免要“长苦辛"了,但诗人压根儿没有提到这一点。当时北宋王朝用屈辱的妥协换来了苟安局面,边界上本无大的战事,而边民的“辛苦”究竟有哪些,作者分三层来回答这一问题。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这是第一层。河北之民,勤劳成习。“家家”者,风气普遍,无一例外之谓也。勤劳是取富之遊敞僻機女你高勿侦相失公揣照孟子的说法,可“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可是现在的情况却不然。劳动所得先交给朝廷,朝廷转手送给辽国与西夏。送的名目,说来痛心,对辽称“纳”,对西夏称“赐"。“赐”字虽然比“纳"字中听些,但没有受人威胁而又“赐”人以物之理,王安石用一个“事"字来概括,可谓得体。用予敌银、绢的办法来御敌,虽然有点荒唐,但这是北宋的一项国策,要长期奉行,因此河北之民只好“长苦辛”了。在这一层中,前后两句在对比中造成转折之势,从而波浪式地把诗意向前推进。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这是第二层。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作为官府,理应开仓赈济,活彼黎庶,但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州县两级官吏不顾人民死活,把最有生产自救能力的丁壮抽去上河工,丢下老弱妇孺不管。“仍”字见官府墨守陈规,赋役杂税,无一减免。“催"字状其急如星火。用字极为精确。对外怯懦畏葸,对内凶狠强横,这也是北宋朝廷长期奉行的国策,因此河北之民又只好“长苦辛”了。在这一层中,前后两句在对照中造成累叠之势,这是诗家所谓的“加一倍写法”,从而使文气旋转而下。以下即写人民不得不离乡背井。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这是第三层。边地既无活命希望,边民只好向南逃荒求生。“老小相携"四字寓无限悲惨之意。因为丁壮既为官府抽调,所剩只有老弱妇孺。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长途跋涉,老弱需要搀扶,妇孺需要照顾,而现在一切都无所巴望,只好老小相携而行。而一个诱人的消息在鼓舞着他们:南方丰收,就食有望。但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黄河之南以后,竟发现河南人民也在挨饿。希望终于破灭。至此,二边人民的生计完全断绝。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必将困饿而死:侥幸活下来的人,则更将“长”伴“苦辛”,永无尽期。在这一层中,前后两句在映衬中造成开拓之势,从而暗示出“长苦辛”不是河北之民所独罹,河南之民以及其他内地之民无不如此:“长苦辛"的原因,不止是因为“近边”“大旱”,即使是内地与丰年照样不能幸免。这就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留下了想象空间,扩展了全诗的思想意义。
上述三层,紧扣开头“长苦辛”三字而来,一层比一层深入地铺叙了河北之民所受“苦辛"的可悲,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严重关注和对受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尽管前者是明写,后者是暗窝,但正由于在叙事中有主观的情韵,所以虽然用的是赋法,而感人的力量同样极为强烈。至第三层叙毕,边民的深愁极苦已无以复加,作者的心情也惆怅难述,于是便转换角度,专事气氛的渲染:“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上句为正面描写,形容边民的悲愁之气犹如阴云惨雾,弥漫太空,致使白日为之无光,天地为之昏黑。下句为侧面描写,指出道旁行人见此惨象,也不禁感到悲痛欲绝,色沮神丧。这两句都承上文理路而来,但前者虚,后者实,通过虚实相生,使诗中所写的内容更为惊心动魄,作者的感情脉络也趋于明朗。
篇末两句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寄托自己的深意:“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曾对侍臣谈到自己有二喜:“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虎,二喜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北宋积贫积弱的局而和对外退让的情形正好与唐太宗所说的“二喜"构成鲜明对比。王安石用感叹的口吻对流民宣传“贞观之治”的美好,这不仅是对流民的安慰,更是对时政的批判。
17.【答案】(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白云西上催归念,颖水东流是别心/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要关注忽、淹、代序、顾勋、衰、回、消、迢迢、笺、尺素、淘、悠悠、肥、催、颖、茫茫、洲等字的书写。
【评分细则】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第(3)题句子含有“流水"水”意象且表达题干所述情感即可,写“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对。
18.【答案】“新中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并创新,使之符合当代生活的,追求实用与审美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或:“新中式"是结合当代生活进行创新以复兴传统文化之“神”的、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的一种生活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压缩语段、选用句式、简明表达的能力。“下定义"常用公式:被定义概念是本质特征+邻近属概念。
【评分细则】共5分,传统文化相关表述1分,当代生活相关表述1分,实用1分,审美1分,生活方式1分,每点意思对即可。不是判断句不给分。
19.【答案】甲:其实同时更是创新,乙:“种文化”却可以生生不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甲处,前文提到“‘新中式’看似是在复古”,“看似”暗示后文会有转折或进一步的解释。接着后文提到“‘新中式’的发展,力求以传统文化外在的‘形’来复兴其内在的‘神’”,这进一步说明了“新中式”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有其更深层次的追求。因此,甲处应填入一个表示转折或进一步解释的句子,且与“复古"形成对比,强调“新中式”的创新性。故填写“其实同时更是创新"。乙处,首先分析语境,前文提到“‘送文化’只能消费一时”,这里的“只能消费一时"暗示了“送文化”的局限性。接着后文提到“所以,这一轮的文化出海,就是要去海外播撒‘新中式’的种子”,这里的“播撒种子”暗示了文化的长远发展和传承。因此,乙处应填入一个与“送文化"形成对比、且强调文化长远发展和传承的句子。故填写“‘种文化’却可以生生不息”。
【评分细则】共4分,一句2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语句,符合上下文语境亦可。
20.【答案】A当务之急/重中之重B一席之地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要办的事;“重中之重”指一件事是在一些重要的事中最重要的,形容这件事十分重要。A空,由前文“‘新中式’的海外传播尚待假以时日"和“种文化”可知“新中式"还没有在海外得到普遍认同,后文说“没有高品质的品牌,只有文化形象而缺乏文化内蕴”,可见确立我们的高端品牌是迫切或重要之事,所以此处填“当务之急/重中之重"。B空,由前文文化“扬帆出海”,到打造“高品质品牌"可知,我们的目的是让中国文化品牌屹立于世界,根据前文内容,此处可填“一席之地”或意思相近的成语。
【评分细则】共2分,每空1分,如答其他成语,符合语境即可。
21.【答案】(1)序号:③修改为:但/但是这只是短期现象。(2)序号:⑥修改为:不必进行过于激烈的文化批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⑥句谓语残缺。
【评分细则】共4分,一处错误2分。每处错误中,指出序号1分,修改错误1分。只修改错误不写正确句子的不给分。
22.【答案】“种文化"运用移用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要把“新中式”的“种子"播撒到海外,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分)这一说法诠释了我们希望中国文化可以在海外生根发芽、永久生长的愿望。(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鉴赏表达效果的能力。移用是将描述甲事物的词语用来描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种”为种植、栽种之意,本来是用于描述植物种子的,文中是说要在海外种植文化,是把描述植物的概念用来形容文化,故而为“移用"。这种说法是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种形象表达,写出了作者希望中国文化在海外生根发芽、发扬光大的一种期待。如果学生认为先是把文化比作了种子,“种文化”即是播种中国文化的种子,也可以成立。从解题思路看,本题首先要对“种文化"一词进行内容和手法的解析,其次还应包括这种表达的效果或作用。
【评分细则】共3分,“种文化”具体解说2分,表达愿望1分。具体解说中,手法1分,解说1分;手法写比喻也可;如没有明确概括手法,在解说中如有“把本来写庄稼的‘种’来形容文化传播"或“像种庄稼一样”之类的意思,解说正确也可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写作提示】
材料分析:
本题的材料围绕习近平主席在访欧期间引用的三句中国古语展开。这三句古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国际交往的智慧,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角度和思考空间。
第一句古语:“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在与人相处时,既要保持和谐,又不随波逐流;要坚守中立,不偏倚任何一方。这体现了君子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独立判断和坚定立场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坚守原则和底线对于个人成长、社会稳定以及国际交往的重要性。
第二、三句古语:“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志同道合的人,无论距离多远,都能心灵相通、相互亲近。这强调了共同目标和信念对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理解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国际交往中,这一思想尤为重要,它鼓励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合作。
写作指导:
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立意和论述。考生可以从三句古语中任选一句或几句进行立意,比如选取第一句谈和谐与独立,或选择第二微三句谈志同道合的序量。也可以综合三句古语进行辩证或整体思考,比如同心同向与自主独立;或者整体看待三句古语在国际交往与文化交流中的当代价值,写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领导人的外交智慧等。
首先“和谐与独立”角度,考生可以探讨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和谐共处的同时,坚守个人的独立性和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第一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龙岩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二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温州十五校联盟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州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二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物理高二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濉溪县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北唐山市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物理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拉萨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汽车洗车方案
- 《物业交房培训》
- 医院物业保洁服务方案
- 东方美人完整
- 《罗生门》读书分享交流
- 项目交付管理作业指引课件
- 大连某项目钢结构深化设计与施工工程招标文件
- 生涯规划展示
- 《银河帝国-基地》阅读试卷及答案
- 机器学习复习题附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