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岗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2024六上·凤岗月考)悟人物形象:读拼音,写词语。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狂风hūxiào,洪水在fàngsì地páoxiào,老支书像一座山,镇定地指挥。
2.(2024六上·凤岗月考)来咬文嚼字: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奄奄一息寡妇蜷缩(juǎn)倾(qīng)听
B.汹涌澎湃熄灭魁梧(wu)祭奠(diàn)
C.唉声叹气槽糕青稞(kē)流淌(tǎng)
D.目不转晴呻吟皱眉(zhòu)蹿上来(cuān)
3.(2024六上·凤岗月考)练遣词造句:下列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饭店老板不听劝告,食材以次充好,如今落得关门整顿的下场,真是自作自受。
B.比赛要开始了,王军忐忑不安地想:“这次我一定能拿到冠军。"
C.在外出差的爸爸提前回来了,还来接我放学,这让我喜出望外。
D.叔叔出海捕鱼的经历惊险刺激,听得我们心惊肉跳。
4.(2024六上·凤岗月考)辨描写方法: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
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语言描写)
C.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外貌描写)
D.“这件事情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她沉思着,久久地坐在窗前。(心理描写)
5.(2024六上·凤岗月考)学句段运用: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2)用几句话写写你犹豫不决或者矛盾纠结时的心理活动。
6.(2024六上·凤岗月考)根据下面两位同学的交流内容,判断他们分别读的是哪本书。()
聪聪:“这位小英雄真令人佩服,他和我们年龄差不多,但却智斗侵略者,掩护交通员。他真是我们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榜样。”
天天:“读了这本书,我非常同情阿廖沙的遭遇,同样是孩子,他却那么不幸。"
A.《爱的教育》《童年》B.《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
C.《小英雄雨来》《童年》D.《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
7.(2024六上·凤岗月考)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的诗句是:___,___。
8.(2024六上·凤岗月考)习人文百科: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爱的教育》是瑞典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3)《桥》和《穷人》这两篇课文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富含深意。
9.(2024六上·凤岗月考)语言运用。
元旦快到了,同学们想举办“迎元旦联欢会”,可是担心班主任冯老师不同意。
同学们商量后决定派班长去说服冯老师。请你结合语境,代替班长补全下面的对话。
班长:_________
冯老师:什么事呀?请说吧。
班长:____________
冯老师:嗯,活动很有意义,不过我担心会影响你们的学习。
班长:____________
冯老师:可是,这种活动组织一次多麻烦呀!从编排节目到培训主持人,得耗费大量的时间,我担心你们难以完成任务。
班长:_________
冯老师:既然这样,我就答应你们了。好好干!
班长:谢谢老师!
(2024六上·凤岗月考)谈阅读现状:阅读下列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2.1%。
【材料二】调查中,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互联网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表
项目面对面沟通看纸质书写信外出参加聚会做运动打电话
比例37.7%56.5%69.1%30.0%46.8%36.9%
(材料来自互联网)
10.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11.过度上网可能导致人们变得内向、、缺乏创造性、和情绪低落。
12.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调查结论。
13.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60%。
②许多调查显示,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了。
③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沟通。
④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等。
14.如果你是一个网络设计师,你会如何设计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帮助人们合理使用网络?
(2024六上·凤岗月考)读课外小说:阅读短文(节选)作答。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树上的鸣蝉不停地鸣叫,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姑娘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姑娘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姑娘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5.请给文章加一个题目:。
16.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要写下来。
17.对“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小乞丐很爱钱。
B.硬币本来就是金属的,铮亮光滑。
C.小乞丐很爱干净,把硬币擦得很干净。
D.硬币得来不易,小乞丐很珍惜这些乞讨来的硬币。
18.对“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的理解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外貌描写,写出了他沉重的心情。
B.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写出了他的严肃、认真。
C.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他走路的专注。
D.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他悠闲的心情。
19.你认为小说中最感人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20.借助环境描写可以突显人物形象,文章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天里,是为了体现小男孩的什么形象呢?请结合文本内容写下来。
21.(2024六上·凤岗月考)写想象故事:从下面提供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故事。要求:放飞想象的翅膀,把故事按一定顺序写完整;注意用上描写人物的方法,适当进行环境描写。题目自拟,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1)台风过后,两个男孩在树下发现了一只小鸟……
(2)星期天,林鸣和陈晨相约来到学校……
(3)村头大榕树下,王奶奶又等在大路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呼啸;放肆;咆哮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呼啸”的“啸"不要写成形近字“肃”,“放肆"的“肆”不要写成形近字“律”,“咆哮”的“咆"不要写成同音字“刨”。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呼啸、放肆、咆哮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A:蜷缩(juǎn改quán)
B:正确
C:槽糕——糟糕:指事情、情况坏得很。
D:目不转晴——目不转睛: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故答案为: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3.【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A.“自作自受”,饭店老板因为不听劝告以次充好而导致关门整顿,是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使用恰当。
B.“忐忑不安"表示心神不定,而句子中王军认为自己一定能拿到冠军,不应该是忐忑不安的状态,这个词语使用有误。
C.“喜出望外”,爸爸提前回来还来接自己放学,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使用正确。
D.“心惊肉跳”,叔叔出海捕鱼经历惊险刺激,让听众有这样的感受是合理的,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答案】C
【知识点】描写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A.正确,这是对环境的描写,通过描写雨的情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B.正确,这是语言描写,通过老汉的话语,表现了他的态度和性格。
C.不正确,这是对渔夫的神态描写,而不是外貌描写,通过描写渔夫的面部表情,表现了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D.正确,这是心理描写,通过描写她的内心活动,表现了她的困惑和思考。
故答案为:C
【点评】描写手法分类:①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②按描写角度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5.【答案】(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2)当我面临选择,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就这样决定吧,不会错的!"另一个却在耳边嘀咕:“等等,再想想,或许有更好的选择呢。”我犹豫着,手心微微出汗,思绪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知识点】句式转换;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考查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把句子中的“非、不可"去掉,“这样做"前面加上“必须"。
(2)考查了扩展写话。写出犹豫不决或者矛盾纠结时的心理活动,注意描写手法的使用。
故答案为:(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2)当我面临选择,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就这样决定吧,不会错的!"另一个却在耳边嘀咕:“等等,再想想,或许有更好的选择呢。”我犹豫着,手心微微出汗,思绪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和扩展写话。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6.【答案】C
【知识点】其他中国名著;《童年》
【解析】【分析】根据聪聪和天天的交流内容,我们可以分别判断他们读的是哪本书。聪聪提到的是“这位小英雄真令人佩服,他和我们年龄差不多,但却智斗侵略者,掩护交通员。他真是我们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榜样。"这明显是在描述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与《小英雄雨来》的情节相符。《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雨来智斗敌人、掩护交通员的故事。天天提到的是“读了这本书,我非常同情阿廖沙的遭遇,同样是孩子,他却那么不幸。"这明显是在描述阿廖沙的故事,与《童年》的情节相符。《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经历。因此,聪聪读的是《小英雄雨来》,天天读的是《童年》。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根据平日的积累,结合本题题干要求即可得到答案。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平时要多阅读,加强积累,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7.【答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意思是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故答案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8.【答案】(1)正确
(2)正确
(3)正确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1)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情节的发展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环境描写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和处境,因此关注这些元素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所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2)《爱的教育》实际上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的作品,而不是瑞典作家。它的原名确实是《心》,但这部小说是以日记体形式写的,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学校一年中的经历和感受,传递了爱与友情的主题。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3)《桥》和《穷人》两篇课文的结尾都采用了出人意料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桥》的结尾揭示了老支书的真实身份,使读者对他的牺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穷人》的结尾则通过桑娜和渔夫的对话,展示了他们善良的心灵和对生活的态度。这些结尾不仅新颖别致,还富含深意,所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正确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答案】冯老师您好,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元旦快到了,咱们班的同学想举办“庆元旦联欢晚会”。您看可以吗?;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编排节目,保证节目质量。我们已经分好工了,有的同学当主持人,有的同学负责节目的编排,老师您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努力干好的。
【知识点】对话交流
【解析】【分析】认真分析所给材料,结合题目中所给材料中的具体情境组织语言,注意前后句之间的衔接。
故答案为:冯老师您好,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
元旦快到了,咱们班的同学想举办“庆元旦联欢晚会"。您看可以吗
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编排节目,保证节目质量。我们已经分好工了,有的同学当主持人,有的同学负责节目的编排,老师您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努力干好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的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答案】10.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1.更孤独;变得被动
12.能够面对面沟通的人们越来越少,写信的人数比较多,打电话的人数少了。
13.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4.如果我是一个网络设计师,我会这么做。首先,我会设计一个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它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合理提醒用户该休息啦,避免大家长时间沉迷网络。然后呢,我会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推荐模块,让大家在浏览网络的时候,能更多地接触到正能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还要设置一个严格的网络内容过滤系统,把那些不好的信息都挡在外面,保护大家的眼睛和心灵。再设计一个温馨的社区氛围,鼓励大家友好交流、互相帮助,这样网络世界就会更温暖。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材料一介绍了009年中国网民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据比较;材料二介绍了互联网的好处;材料三介绍了过度上网的弊端;材料四是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的调查结果。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①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②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③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④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0.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材料—的“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2.1%。”,材料二中的“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材料三中的“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可概括为: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故答案为: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可知,过度上网可能导致人们变得内向、更孤独、缺乏创造性、变得被动和情绪低落。
故答案为:更孤独、变得被动
12.考查了内容理解。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面对面沟通的占37.7%;写信的占69.1%;打电话的占36.9%。从这些数据表明:能够面对面沟通的人们越来越少,写信的人数比较多,打电话的人数少了。
故答案为:能够面对面沟通的人们越来越少,写信的人数比较多,打电话的人数少了。
13.考查了内容理解。①结合材料一的“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2.1%。"可知题干说法错误。
②结合""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
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
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可知题干说法错误。
③结合材料四中的“面对面沟通的占37.7%"可知题干说法错误。
④结合“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4.考查了开放探究。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即可。即:如果我是一个网络设计师,我会这么做。首先,我会设计一个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它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合理提醒用户该休息啦,避免大家长时间沉迷网络。然后呢,我会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推荐模块,让大家在浏览网络的时候,能更多地接触到正能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还要设置一个严格的网络内容过滤系统,把那些不好的信息都挡在外面,保护大家的眼睛和心灵。再设计一个温馨的社区氛围,鼓励大家友好交流、互相帮助,这样网络世界就会更温暖。
故答案为:如果我是一个网络设计师,我会这么做。首先,我会设计一个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它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合理提醒用户该休息啦,避免大家长时间沉迷网络。然后呢,我会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推荐模块,让大家在浏览网络的时候,能更多地接触到正能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还要设置一个严格的网络内容过滤系统,把那些不好的信息都挡在外面,保护大家的眼睛和心灵。再设计一个温馨的社区氛围,鼓励大家友好交流、互相帮助,这样网络世界就会更温暖。
【答案】15.风雨中的菊花
16.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用乞讨得来的钱,在过世妈妈生日时为她买了一束万寿菊。
17.D
18.A
19.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亮的,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因为这个情节是对小男孩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小男孩贫穷、邋遢、每一枚硬币来之不易,揭示出小男孩生活的贫穷困苦的状况。
20.文中“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这句话为环境描写,这样的下雨天,小男孩冒雨为去世的妈妈送花,让人感动,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的“小乞丐"心情的沉重,以及给母亲献花时的虔诚,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记叙了小男孩用乞讨来的钱到花店买了一束万寿菊,然后在雨中手捧万寿菊去公墓祭奠他的妈妈,塑造了一个贫穷困苦、无依无靠的小男孩形象。文章表现了小男孩的坚强、执着以及对妈妈深深的爱。
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5.考查给文章加标题。本文记叙了小男孩用乞讨来的钱到花店买了一束万寿菊,然后在雨中手捧万寿菊去公墓祭奠他的妈妈,赞扬了小乞丐坚韧执著的品格及面对母亲深沉的爱。因此文章的题目是“风雨中的菊花”。
故答案为:风雨中的菊花
16.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概括出本文所写的事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用乞讨得来的钱,在过世妈妈生日时为她买了一束万寿菊。
故答案为: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用乞讨得来的钱,在过世妈妈生日时为她买了一束万寿菊。
17.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形象分析。“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说明这些硬币放在口袋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小男孩一直舍不得花,这是用来给母亲生日时买花的。“磨"说明小男孩经常查数摆弄,可见硬币来之不易,表明了小男孩对这些硬币的珍视。故选:D。
故答案为:D
18.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形象分析。“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这句话有对小男孩的动作和外貌描写,下雨天,小男孩冒雨给去世的母亲送去一束万寿花,此时的小男孩是多么的思念她的母亲啊,所以此时男孩的心情是沉重的。故选:A
故答案为:A
19.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亮的,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这个情节最感人。因为这个情节是对小男孩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小男孩贫穷、邋遢、每一枚硬币来之不易,揭示出小男孩生活的贫穷困苦的状况。
故答案为: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亮的,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因为这个情节是对小男孩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小男孩贫穷、邋遢、每一枚硬币来之不易,揭示出小男孩生活的贫穷困苦的状况。
20.考查形象分析。文中“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这句话为环境描写,这样的下雨天,小男孩冒雨为去世的妈妈送花,让人感动,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的“小乞丐"心情的沉重,以及给母亲献花时的虔诚,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故答案为:文中“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这句话为环境描写,这样的下雨天,小男孩冒雨为去世的妈妈送花,让人感动,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的“小乞丐”心情的沉重,以及给母亲献花时的虔诚,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21.【答案】(1)台风过后的小鸟
台风过后,世界仿佛被洗刷了一遍。两个男孩,小明和小刚,在树下发现了一只小鸟。
那只小鸟浑身湿漉漉的,羽毛凌乱地贴在身上,眼睛里满是惊恐。它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一根树枝,身体还在微微颤抖。周围的地面上满是被台风刮落的树叶和树枝,一片狼藉。
小明看着小鸟,眼里满是怜惜,他轻声说:“这只小鸟好可怜啊,一定是被台风吓坏了。"小刚也点头,说:“我们得帮帮它。”
小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要把小鸟捧起来。小鸟开始有些害怕,扑腾着翅膀想要飞走,可是它太虚弱了,没飞多高就又落了下来。小刚赶紧安慰道:“小鸟小鸟,别怕,我们不会伤害你的。"
他们把小鸟带回了家。小明找来了一个小盒子,在里面铺上柔软的干草,给小鸟做了一个临时的窝。小刚则拿来了一些水和小米,放在小鸟面前。小鸟先是警惕地看着他们,过了一会儿,也许是感受到了他们的善意,开始啄食起小米来。
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小鸟的羽毛渐渐变得蓬松起来,眼睛也有了光彩。它开始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还会停在他们的肩膀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感谢他们。
过了几天,小鸟完全恢复了健康。小明和小刚带着小鸟来到了树林里。他们把小鸟放在手心,轻轻往上一送,小鸟欢快地飞向了天空。它在他们头顶盘旋了几圈,然后向着远方飞去。两个男孩看着小鸟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这只小鸟将带着他们的爱和善良,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2)星期天的校园探险
星期天,阳光明媚,林鸣和陈晨相约来到学校。平时热闹非凡的校园在星期天显得格外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林鸣和陈晨像两个小探险家一样,兴奋地走进校园。他们先来到了操场,操场空荡荡的,平时同学们跑步的跑道此时像一条沉睡的巨龙。林鸣看着操场,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陈晨说:“你看,没有大家的操场感觉好不一样呢。”陈晨笑着点头,他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
接着,他们走向教学楼。楼道里安静得有些吓人,他们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楼道里回荡。林鸣突然压低声音说:“感觉像在鬼屋一样。"陈晨故作勇敢地拍了拍胸脯说:“有我在,怕什么。”他们来到自己的教室,透过窗户看到教室里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林鸣想象着同学们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的样子,不禁有些怀念。
当他们走到学校的花园时,发现一只小猫咪正蜷缩在角落里。小猫咪的毛是白色的,但是有些脏脏的,眼睛怯生生地看着他们。林鸣轻声说:“这只小猫咪怎么会在这里呢?"陈晨蹲下身子,温柔地伸出手,想要摸摸小猫咪。小猫咪开始有些害怕,往后缩了缩,但是看到陈晨友善的眼神,就慢慢放松了警惕。
他们决定把小猫咪带出校园,找个安全的地方。林鸣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把小猫咪放了进去。他们带着小猫咪走出校园,在校园门口,林鸣对陈晨说:“今天的校园之旅可真有趣,还遇到了这个小意外。”陈晨说:“是啊,希望小猫咪能找到一个好归宿。"然后,他们带着小猫咪走向了充满希望的远方。
(3)榕树下的等待
村头那棵大榕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大路旁。它的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这片土地遮风挡雨。大榕树下,王奶奶又等在大路旁。
王奶奶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那一道道皱纹仿佛诉说着她一生的故事。她的眼睛有些浑浊,却透着一种坚定的期待。她坐在那把有些破旧的小板凳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大路的尽头。
今天的天气有些闷热,一丝风也没有,大榕树下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似乎在诉说着这天气的难耐。王奶奶却好像没有感觉到这炎热,她的心思全在那即将到来的人身上。
这时,一个小男孩的身影出现在大路的尽头。王奶奶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努力地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男孩背着书包,一路小跑着过来。
“奶奶,我来啦!”小男孩喊道。
“哎,我的乖孙儿。"王奶奶张开双臂,把小男孩紧紧地搂在怀里。
原来,小男孩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他跟着王奶奶在村里生活。小男孩在镇上上学,每天放学,王奶奶都会在这大榕树下等他。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充满爱的等待。
小男孩拉着王奶奶的手说:“奶奶,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说我数学考了一百分呢。”
“我的乖孙儿真厉害!"王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里满是欣慰和自豪。
在夕阳的余晖下,一老一少的身影慢慢地向村子里走去,大榕树静静地看着他们,仿佛也在为这温馨的画面而微笑。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续写作文。完成此类题目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再作答。写作时,注意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就是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同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
【点评】(1)这篇习作围绕“台风过后的小鸟”展开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想象故事。首先,环境描写简洁地烘托出台风过后的凌乱场景,为小鸟的出现做了铺垫。在描写人物时,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如“小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小刚赶紧安慰道"等,生动地展现出两个男孩善良、有爱心的品质。对小鸟的描写也很细致,从最初的可怜模样到后来恢复健康的活泼状态,使小鸟的形象鲜活起来。故事发展自然流畅,情节完整,结尾小鸟重归自然的情节既合理又富有深意,表达了爱与善良的主题,是一篇不错的想象故事习作。
(2)这篇习作以“星期天,林呜和陈晨相约来到学校”"为情境展开想象,故事完整且富有吸引力。环境描写十分出色,如“平时热闹非凡的校园在星期天显得格外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很好地烘托出校园周日的静谧氛围。在人物描写方面,通过对话描写,如“林鸣看着操场,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陈晨说”“陈晨故作勇敢地拍了拍胸脯说”,以及动作描写“陈晨蹲下身子,温柔地伸出手”,生动地展现出两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此外,小猫咪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意外和趣味,情节发展自然流畅,结尾既呼应了故事的探险主题,又体现出孩子的善良,是一篇不错的想象故事。
(3)这篇习作围绕“村头大榕树下,王奶奶又等在大路旁"展开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想象故事。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如“村头那棵大榕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大路旁。它的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既描绘出大格树的形态,又为故事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而“今天的天气有些闷热,一丝风也没有,大榕树下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则进一步烘托出等待的氛围。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王奶奶外貌、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如“王奶奶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她的眼睛有些浑浊,却透着一种坚定的期待。她坐在那把有些破旧的小板凳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大路的尽头”,将一位慈祥且充满期待的老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故事通过小男孩的出现和祖孙间的互动,展现出祖孙之间深厚的感情,情节简单却感人至深,结尾处夕阳下祖孙俩的身影渐行渐远,画面感十足,给人留下温馨的印象。
1/1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2024六上·凤岗月考)悟人物形象:读拼音,写词语。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狂风hūxiào,洪水在fàngsì地páoxiào,老支书像一座山,镇定地指挥。
【答案】呼啸;放肆;咆哮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呼啸"的“啸”不要写成形近字“肃”,“放肆”的“肆"不要写成形近字“律”,“咆哮"的“咆”不要写成同音字“刨"。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呼啸、放肆、咆哮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2024六上·凤岗月考)来咬文嚼字: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奄奄一息寡妇蜷缩(juǎn)倾(qīng)听
B.汹涌澎湃熄灭魁梧(wu)祭奠(diàn)
C.唉声叹气槽糕青稞(kē)流淌(tǎng)
D.目不转晴呻吟皱眉(zhòu)蹿上来(cuān)
【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A:蜷缩(juǎn改quán)
B:正确
C:槽糕——糟糕:指事情、情况坏得很。
D:目不转晴——目不转睛: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故答案为: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3.(2024六上·凤岗月考)练遣词造句:下列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饭店老板不听劝告,食材以次充好,如今落得关门整顿的下场,真是自作自受。
B.比赛要开始了,王军忐忑不安地想:“这次我一定能拿到冠军。”
C.在外出差的爸爸提前回来了,还来接我放学,这让我喜出望外。
D.叔叔出海捕鱼的经历惊险刺激,听得我们心惊肉跳。
【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A.“自作自受”,饭店老板因为不听劝告以次充好而导致关门整顿,是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使用恰当。
B.“忐忑不安"表示心神不定,而句子中王军认为自己一定能拿到冠军,不应该是忐忑不安的状态,这个词语使用有误。
C.“喜出望外”,爸爸提前回来还来接自己放学,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使用正确。
D.“心惊肉跳”,叔叔出海捕鱼经历惊险刺激,让听众有这样的感受是合理的,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2024六上·凤岗月考)辨描写方法: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
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语言描写)
C.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外貌描写)
D.“这件事情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她沉思着,久久地坐在窗前。(心理描写)
【答案】C
【知识点】描写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A.正确,这是对环境的描写,通过描写雨的情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B.正确,这是语言描写,通过老汉的话语,表现了他的态度和性格。
C.不正确,这是对渔夫的神态描写,而不是外貌描写,通过描写渔夫的面部表情,表现了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D.正确,这是心理描写,通过描写她的内心活动,表现了她的困惑和思考。
故答案为:C
【点评】描写手法分类:①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②按描写角度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5.(2024六上·凤岗月考)学句段运用: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2)用几句话写写你犹豫不决或者矛盾纠结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2)当我面临选择,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就这样决定吧,不会错的!"另一个却在耳边嘀咕:“等等,再想想,或许有更好的选择呢。”我犹豫着,手心微微出汗,思绪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知识点】句式转换;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考查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把句子中的“非、不可"去掉,“这样做"前面加上“必须"。
(2)考查了扩展写话。写出犹豫不决或者矛盾纠结时的心理活动,注意描写手法的使用。
故答案为:(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2)当我面临选择,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就这样决定吧,不会错的!"另一个却在耳边嘀咕:“等等,再想想,或许有更好的选择呢。”我犹豫着,手心微微出汗,思绪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和扩展写话。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6.(2024六上·凤岗月考)根据下面两位同学的交流内容,判断他们分别读的是哪本书。()
聪聪:“这位小英雄真令人佩服,他和我们年龄差不多,但却智斗侵略者,掩护交通员。他真是我们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榜样。"
天天:“读了这本书,我非常同情阿廖沙的遭遇,同样是孩子,他却那么不幸。”
A.《爱的教育》《童年》B.《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
C.《小英雄雨来》《童年》D.《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
【答案】C
【知识点】其他中国名著;《童年》
【解析】【分析】根据聪聪和天天的交流内容,我们可以分别判断他们读的是哪本书。聪聪提到的是“这位小英雄真令人佩服,他和我们年龄差不多,但却智斗侵略者,掩护交通员。他真是我们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榜样。"这明显是在描述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与《小英雄雨来》的情节相符。《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雨来智斗敌人、掩护交通员的故事。天天提到的是“读了这本书,我非常同情阿廖沙的遭遇,同样是孩子,他却那么不幸。"这明显是在描述阿廖沙的故事,与《童年》的情节相符。《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经历。因此,聪聪读的是《小英雄雨来》,天天读的是《童年》。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根据平日的积累,结合本题题干要求即可得到答案。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平时要多阅读,加强积累,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7.(2024六上·凤岗月考)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的诗句是:___,___。
【答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意思是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故答案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8.(2024六上·凤岗月考)习人文百科: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爱的教育》是瑞典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3)《桥》和《穷人》这两篇课文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富含深意。
【答案】(1)正确
(2)正确
(3)正确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1)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情节的发展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环境描写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和处境,因此关注这些元素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所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2)《爱的教育》实际上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的作品,而不是瑞典作家。它的原名确实是《心》,但这部小说是以日记体形式写的,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学校一年中的经历和感受,传递了爱与友情的主题。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3)《桥》和《穷人》两篇课文的结尾都采用了出人意料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桥》的结尾揭示了老支书的真实身份,使读者对他的牺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穷人》的结尾则通过桑娜和渔夫的对话,展示了他们善良的心灵和对生活的态度。这些结尾不仅新颖别致,还富含深意,所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正确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2024六上·凤岗月考)语言运用。
元旦快到了,同学们想举办“迎元旦联欢会”,可是担心班主任冯老师不同意。
同学们商量后决定派班长去说服冯老师。请你结合语境,代替班长补全下面的对话。
班长:_________
冯老师:什么事呀?请说吧。
班长:____________
冯老师:嗯,活动很有意义,不过我担心会影响你们的学习。
班长:____________
冯老师:可是,这种活动组织一次多麻烦呀!从编排节目到培训主持人,得耗费大量的时间,我担心你们难以完成任务。
班长:_________
冯老师:既然这样,我就答应你们了。好好干!
班长:谢谢老师!
【答案】冯老师您好,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元旦快到了,咱们班的同学想举办“庆元旦联欢晚会"。您看可以吗?;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编排节目,保证节目质量。我们已经分好工了,有的同学当主持人,有的同学负责节目的编排,老师您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努力干好的。
【知识点】对话交流
【解析】【分析】认真分析所给材料,结合题目中所给材料中的具体情境组织语言,注意前后句之间的衔接。
故答案为:冯老师您好,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
元旦快到了,咱们班的同学想举办“庆元旦联欢晚会”。您看可以吗
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编排节目,保证节目质量。我们已经分好工了,有的同学当主持人,有的同学负责节目的编排,老师您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努力干好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的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2024六上·凤岗月考)谈阅读现状:阅读下列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2.1%。
【材料二】调查中,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互联网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表
项目面对面沟通看纸质书写信外出参加聚会做运动打电话
比例37.7%56.5%69.1%30.0%46.8%36.9%
(材料来自互联网)
10.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11.过度上网可能导致人们变得内向、、缺乏创造性、和情绪低落。
12.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调查结论。
13.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60%。
②许多调查显示,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了。
③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沟通。
④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等。
14.如果你是一个网络设计师,你会如何设计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帮助人们合理使用网络?
【答案】10.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1.更孤独;变得被动
12.能够面对面沟通的人们越来越少,写信的人数比较多,打电话的人数少了。
13.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4.如果我是一个网络设计师,我会这么做。首先,我会设计一个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它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合理提醒用户该休息啦,避免大家长时间沉迷网络。然后呢,我会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推荐模块,让大家在浏览网络的时候,能更多地接触到正能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还要设置一个严格的网络内容过滤系统,把那些不好的信息都挡在外面,保护大家的眼睛和心灵。再设计一个温馨的社区氛围,鼓励大家友好交流、互相帮助,这样网络世界就会更温暖。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材料一介绍了009年中国网民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据比较;材料二介绍了互联网的好处;材料三介绍了过度上网的弊端;材料四是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的调查结果。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①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②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③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④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0.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材料—的“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2.1%。”,材料二中的“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材料三中的“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可概括为: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故答案为: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可知,过度上网可能导致人们变得内向、更孤独、缺乏创造性、变得被动和情绪低落。
故答案为:更孤独、变得被动
12.考查了内容理解。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面对面沟通的占37.7%;写信的占69.1%;打电话的占36.9%。从这些数据表明:能够面对面沟通的人们越来越少,写信的人数比较多,打电话的人数少了。
故答案为:能够面对面沟通的人们越来越少,写信的人数比较多,打电话的人数少了。
13.考查了内容理解。①结合材料一的“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2.1%。”可知题干说法错误。
②结合""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
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
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可知题干说法错误。
③结合材料四中的“面对面沟通的占37.7%”可知题干说法错误。
④结合“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4.考查了开放探究。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即可。即:如果我是一个网络设计师,我会这么做。首先,我会设计一个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它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合理提醒用户该休息啦,避免大家长时间沉迷网络。然后呢,我会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推荐模块,让大家在浏览网络的时候,能更多地接触到正能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还要设置一个严格的网络内容过滤系统,把那些不好的信息都挡在外面,保护大家的眼睛和心灵。再设计一个温馨的社区氛围,鼓励大家友好交流、互相帮助,这样网络世界就会更温暖。
故答案为:如果我是一个网络设计师,我会这么做。首先,我会设计一个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它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合理提醒用户该休息啦,避免大家长时间沉迷网络。然后呢,我会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推荐模块,让大家在浏览网络的时候,能更多地接触到正能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还要设置一个严格的网络内容过滤系统,把那些不好的信息都挡在外面,保护大家的眼睛和心灵。再设计一个温馨的社区氛围,鼓励大家友好交流、互相帮助,这样网络世界就会更温暖。
(2024六上·凤岗月考)读课外小说:阅读短文(节选)作答。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树上的鸣蝉不停地鸣叫,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姑娘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姑娘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姑娘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5.请给文章加一个题目:。
16.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要写下来。
17.对“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小乞丐很爱钱。
B.硬币本来就是金属的,铮亮光滑。
C.小乞丐很爱干净,把硬币擦得很干净。
D.硬币得来不易,小乞丐很珍惜这些乞讨来的硬币。
18.对“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的理解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外貌描写,写出了他沉重的心情。
B.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写出了他的严肃、认真。
C.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他走路的专注。
D.这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他悠闲的心情。
19.你认为小说中最感人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20.借助环境描写可以突显人物形象,文章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天里,是为了体现小男孩的什么形象呢?请结合文本内容写下来。
【答案】15.风雨中的菊花
16.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用乞讨得来的钱,在过世妈妈生日时为她买了一束万寿菊。
17.D
18.A
19.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亮的,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因为这个情节是对小男孩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小男孩贫穷、邋遢、每一枚硬币来之不易,揭示出小男孩生活的贫穷困苦的状况。
20.文中“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这句话为环境描写,这样的下雨天,小男孩冒雨为去世的妈妈送花,让人感动,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的“小乞丐"心情的沉重,以及给母亲献花时的虔诚,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记叙了小男孩用乞讨来的钱到花店买了一束万寿菊,然后在雨中手捧万寿菊去公墓祭奠他的妈妈,塑造了一个贫穷困苦、无依无靠的小男孩形象。文章表现了小男孩的坚强、执着以及对妈妈深深的爱。
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5.考查给文章加标题。本文记叙了小男孩用乞讨来的钱到花店买了一束万寿菊,然后在雨中手捧万寿菊去公墓祭奠他的妈妈,赞扬了小乞丐坚韧执著的品格及面对母亲深沉的爱。因此文章的题目是“风雨中的菊花”。
故答案为:风雨中的菊花
16.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概括出本文所写的事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用乞讨得来的钱,在过世妈妈生日时为她买了一束万寿菊。
故答案为: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用乞讨得来的钱,在过世妈妈生日时为她买了一束万寿菊。
17.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形象分析。“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说明这些硬币放在口袋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小男孩一直舍不得花,这是用来给母亲生日时买花的。“磨"说明小男孩经常查数摆弄,可见硬币来之不易,表明了小男孩对这些硬币的珍视。故选:D。
故答案为:D
18.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形象分析。“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这句话有对小男孩的动作和外貌描写,下雨天,小男孩冒雨给去世的母亲送去一束万寿花,此时的小男孩是多么的思念她的母亲啊,所以此时男孩的心情是沉重的。故选:A
故答案为:A
19.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亮的,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这个情节最感人。因为这个情节是对小男孩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小男孩贫穷、邋遢、每一枚硬币来之不易,揭示出小男孩生活的贫穷困苦的状况。
故答案为: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亮的,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因为这个情节是对小男孩的动作描写,从中可看出小男孩贫穷、邋遢、每一枚硬币来之不易,揭示出小男孩生活的贫穷困苦的状况。
20.考查形象分析。文中“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这句话为环境描写,这样的下雨天,小男孩冒雨为去世的妈妈送花,让人感动,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的“小乞丐"心情的沉重,以及给母亲献花时的虔诚,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故答案为:文中“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这句话为环境描写,这样的下雨天,小男孩冒雨为去世的妈妈送花,让人感动,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的“小乞丐”心情的沉重,以及给母亲献花时的虔诚,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21.(2024六上·凤岗月考)写想象故事:从下面提供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故事。要求:放飞想象的翅膀,把故事按一定顺序写完整;注意用上描写人物的方法,适当进行环境描写。题目自拟,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1)台风过后,两个男孩在树下发现了一只小鸟……
(2)星期天,林鸣和陈晨相约来到学校……
(3)村头大榕树下,王奶奶又等在大路旁……
【答案】(1)台风过后的小鸟
台风过后,世界仿佛被洗刷了一遍。两个男孩,小明和小刚,在树下发现了一只小鸟。
那只小鸟浑身湿漉漉的,羽毛凌乱地贴在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年度经营计划制定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职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4焊接领域考核热题及答案
- 酒店行业成本管理方法试题及答案
- 加强质量工程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重要节点解读Adobe中国测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焊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试题及答案
- 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考场心理调适技巧试题及答案
- 解决2024年纺织机械操作证书考试难点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分析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分布式光伏工程验收标准规范
- GB/T 25139-2025铸造用泡沫陶瓷过滤网
-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初级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幼儿园牛奶知识普及课件
- 公司泥头车管理制度
- 警犬训练室内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