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考试版A4)_第1页
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考试版A4)_第2页
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考试版A4)_第3页
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考试版A4)_第4页
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考试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卷人教版)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4.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到了一批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关于“周初二王并立”相关记载如表1所述。据此可知表1A.西周确切存在二王并立现象B.考古发掘有助于复原真相C.一手史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D.史料增加使历史趋于复杂25.汉制规定,每年八月祭祀宗庙,王侯皆须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元鼎五年(前112),武帝以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由,一次即夺去106名列侯的爵位。这一举措A.促使中央行政不断完善B.巩固了大一统国家C.体现刺史监察效果显著D.经济集权主义加强26.宋太祖时期,政府规定:土地买卖的契约须注明立契人的姓名、顷亩、田色、坐落、四界、原业税钱及交易钱额等再向官府纳税,经官府勘验无误,注籍加印后,田产交易才是合法且有效的。田土产生纠纷,一旦经官处置,“唯凭契约”。这表明当时A.土地经营理念发生变化B.重视规范田产交易秩序C.政府严厉抑制土地兼并D.商业交易的媒介纸币化27.明清之际,学风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既不满意“心学”的束书不观,也不满意“理学”偏离实际的空谈义理。这一变化A.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B.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儒学的反思C.批判了传统儒学义利观D.体现了民众开始关注社会现实28.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由此可知,当时A.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B.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C.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D.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29.1931年,中共对苏区的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一是在苏区内部,苏维埃政府应保证商业自由,不干涉正常的商品市场关系。二是对于苏区与白区的贸易交换应采取开放的态度。三是必须极力帮助消费合作社的组织与发展。这些政策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经济C.旨在应对严酷的革命战争D.使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巩固30.表3为1955年3月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币图案简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表3纸币图案简表正面背面主币: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边框部分还有部分古建筑、彩画、敦煌飞天的飘带的图案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①3元、2元、1元图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②10元、5元图案等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③辅币图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开展④部分古建筑、绘画的图案等体现了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1.建国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1985年,政府提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分配制度。就业政策的转变A.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解决了政企职责不分之弊端D.保障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32.《民法大全》中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如当事人涉嫌犯罪,可通过拷问迫使其供出同谋与罪行;如王侯涉及叛国罪,需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迫,同样需接受拷问。这反映出罗马法A.具有合理与节制的特点B.承认刑讯逼供的合理性C.旨在维护贵族特权统治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3.有学者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英国为“改良的时代”,绝大多数倡导激进变革的人并不寻求在英国促成暴力革命。英国的统治精英从未像法国那样失去勇气和镇定。他们既坚定,能拒绝做出任何重大让步;也灵活,能在面临来自下层的巨大压力时适当后退。这反映出英国A.政治传统影响国家走向B.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限C.工业发展消弭反抗意志D.统治精英主导政治局势34.19世纪70年代后,法国许多经销商对印象派画家进行赞助,同时获得作品销售权;他们还支持艺术评论家讨论印象派艺术,使印象派画作从“不是历史、宗教画,未经官方沙龙认可就没有价值”到引领市场和审美。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A.大众审美价值取向的转变B.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确立C.社会经济科技的时代变革D.艺术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35.1937年,罗斯福提出“填塞法院计划”,试图通过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该“计划”在宣布之初便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猛烈抨击,最终在五个月后被参议院否决而宣告失败。该“计划”破产是由于A.滥用了总统职权B.加剧了经济危机C.扩大了最高法院的权力D.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第Ⅱ卷(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41题25分,42题12分;第45~47题为选考题,三选一,每题1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丛报》即刊载了五口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1850年,传教士郭实猎向英国皇家学会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天津条约》以后,西方传教士和领事官员便发文介绍了北京、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史地资料。1875年,罗约翰撰文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大史事按编年进行勾勒。除此以外,来华西人还着眼于中国的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科技,在内容建构上,逐渐呈现出综合的书写倾向。随着中外时局的变动,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改变了“中华文明西源说”,把中国视为了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摘编自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材料二道咸以来,海禁大开,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徐图寻求“制夷”之法。同光年间,“史学经世”的观念流行,读者群体也不断扩大。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发文评介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交通,鼓吹变法自强。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甲午战败后,世界历史书写和评价的著作剧增,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先谦所著的《日本源流考》《外国通鉴》《五洲地理志略》,不仅将“中国”纳入“世界”进行书写,还为后人了解各国的政局、物产、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史料。——摘编自邢科《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世界史”书写的视角转换》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背景和演进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近代西人书写中国史相比,中国人书写“世界史”有何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中国“世界史”书写活动的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历史书写的主要因素。(5分)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又扎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既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不仅包括如何认识和把握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还包括如何批判和扬弃其他国家的先行现代化模式,更包括如何总结和反思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摘编自杨凤城叶子豪《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探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宋代先后设立了转运司、提点刑狱司等平行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督和控制,称为“监司”。王安石变法开始后,面对繁重政务,监司官员“罕有能兼之者”,对新法推行普遍不积极。王安石在增加既有监司机构官员人数的同时,创设了新的监司机构提举常平司,并委任了一批“年少资浅”的官员担任提举常平官以推行新法。除少数因反对新法而未赴任者外,这批官员很快获得升迁。此后,赞成新法的官员占据了更多的监司职位。同时,也有一些新任监司官员受到“举措率易”“虑事不熟”的指责。——据张呈忠《“权发遣”与王安石的监司人事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监司人事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监司人事改革对王安石变法的影响。(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1914年英国拒绝中国直接参战,但中国人未因此放弃参战的努力。日本“二十一条”的提出在唤醒中国民族意识的同时,也使中国参战的决心更加坚定。主导中国外交的新一代政治家思考新的谋略来阻止日本阴谋得逞。向协约国派出华工的策略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出的。华工出洋计划不仅在中国加入协约国方面参战起到关键作用,更是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手段。从1916年到1918年,共有超过14万名华工被英法运送到西线战场,他们从事修建铁路,挖掘战壕等各种工作,至少有3000名华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战结束后,华工仍继续留在欧洲清理战场,参与战后重建。当华工获悉日本强迫中国政府承认日本对山东权益的控制权时,向中国代表团递交请愿书,要求绝不能接受日本的要求。对蔡元培等社会精英而言,中国社会改革与国人出国息息相关。他们提倡国人到国外工读和积极帮助在法华工。借助华工来改造中国也是中国未来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青年时代的理想和志愿。华工归国后成立了自己的现代工会,自己拯救自己的命运。在五四时期,那些归国华工在欧洲的经历使他们在罢工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摘编自徐国琦《为文明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华工的故事》等(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华工赴欧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华工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颜元(1635—1740),字易直,河北博野人。出身贫寒,曾学医养家。24岁时,从事教学工作,一直持续五十余年。颜元讲了一段王学,两年后得朱子《性理大全》,改奉朱学。35岁时,思想转变,认为理学空虚无用,非周孔正道,但也反对汉代章句之学,提出以“实”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他批判两千余年来重文轻实的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