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潆潆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材料二:整体而言,中西语境中的“意象”概念最核心的区别在于,西方“意象”就是“图像”借助象征方法在读者内心中的呈现,其意义的生成具有多义性、弥散性,而中国意象则是基于某种共识来生发,其意义的生成遵循特定的路径,两者在意义生成机制上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具体来说,西方“意象”在接受者内心中的呈现是没有稳定模式的,每个读者基于自己的个体接受图式而创造出差异性极大的想象空间。而中国意象在具体生成的过程中,有一个从“预备”到“生发”的过程。在“预备”的过程中,意象由特定的物象引导,而这些物象都指向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以庞德的诗歌为例:“芦苇重,弯曲了。竹子言说,似乎在流泪”“几张脸在人群中幻影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庞德的书写模式,模仿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路数,这种写法显然比波德莱尔那种跳跃性、抽象化、晦涩冗长的象征主义书写要更具蕴藉性、可读性和画面的美感。但庞德显然依旧未能理解中国诗歌中运用自然意象之精髓。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这是与一般的自然物象最根本的区别,比如竹子在中国的绘画和诗歌当中,一般都带着“临风不惧”“青翠挺拔”“高洁自爱”“宁折不屈”等意味,其与梅兰菊等自然意象一道,构成了所谓君子处世的审美姿态。至于“桃花”则让人联想到“春暖”“萌动”“艳丽”等意味,诸如“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中“桃花”这一自然意象指向的是佳人的意味,而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中,“桃花”则指涉着“春暖”“萌动”的气息。也就是说,中国人由于自然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能够在接触某个自然意象的刹那间迅速进入某种预设好的意义空间之中,意象接受者无需过多思索就能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至于在这种审美情境之中,审美参与者究竟希望进入哪一类审美情境,就由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这跟波德莱尔象征主义式的碎片化、抽象化、晦涩化有着本质区别,也跟庞德试图模仿中国的“自然意象”却写出了诸如“芦苇重,弯曲了”之类的“自然物象”有着显著区别。(节选自《对中西“意象”概念的考察和梳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挑选或思想感情的点染就能进入诗中成为意象。B.诗歌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带有诗人主观的色彩。C.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所以诗人融入的情意不同。D.中国诗歌意象的意义指向是稳定的,“约定俗成”的,因而是固定不变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这一意象固定地带有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是古代诗人反复运用的结果。B.物象是构成意象的基础,诗人可借物象虚构创造出神仙、灵异等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如李白诗中“云之君”“仙之人”。C.西方“意象”是“图像”借助象征方法在读者内心中的呈现,而中国意象则是基于“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来生发。D.西方读者基于自己的个体接受图式而创造出差异性极大的想象空间,是因为西方更重视个性自由。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五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C.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4.材料二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成为意象,引发游子共鸣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B2.D3.A4.①对比论证,将中西方意象的概念和意义生成机制进行对比,突出了中西方的差异。②举例论证,以中国诗歌和绘画中的竹子、桃花等意象以例,论证了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的观点。5.①“月亮”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是有阴晴圆缺和唯一性特征的一种物象(自然意象)。②诗人融入自己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将思乡、思亲的情感移到月这一物象上来。③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月亮”就是思乡情感的载体,有着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④“月亮”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使得游子在接触这一意象的刹那间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或”错误。原文材料一第3段是“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C.“所以”错误。因果倒置。原文材料一第6段是“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D.“是固定不变的”错误。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人由于自然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可知,中国诗歌意象的意义指向只是“相对稳定的”,并非“固定不变”。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西方更重视个性自由”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二第二段“西方‘意象’在接受者内心中的呈现是没有稳定模式的,每个读者基于自己的个体接受图式而创造出差异性极大的想象空间”,没有提到“西方更重视个性自由”的内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五段强调“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A.没有“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或“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的加工创造。B.由“桃花潭水深千尺”是夸张法。符合观点。C.由“弄”“传”可知是拟人手法,属于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符合观点。D.由“载不动许多愁”可知,是夸张法,同时属于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符合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材料二各段内容。第一段讲的是中西语境中的“意象”概念最核心的区别。“西方‘意象’就是‘图像’借助象征方法在读者内心中的呈现,其意义的生成具有多义性、弥散性”“而中国意象则是基于某种共识来生发,其意义的生成遵循特定的路径”。这是将中西方意象的概念和意义生成机制进行对比;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内容的基础上对二者区别做的具体说明。可见用的对比论证方法。第三段,为了说明“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这是与一般的自然物象最根本的区别”也选用了例证“比如竹子在中国的绘画和诗歌当中,一般都带着……”“至于‘桃花’则让人联想到‘春暖’‘萌动’‘艳丽’等意味,诸如……”,可见用的举例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的观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作为意象,它有阴晴圆缺和唯一性特征。作者说“月是故乡明”,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可知,是作者将情感移植于月,在诗中融入自己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将思乡、思亲的情感移到月这一物象上来。结合材料一第四段“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材料二第二段“而中国意象在具体生成的过程中,有一个从‘预备’到‘生发’的过程。在‘预备’的过程中,意象由特定的物象引导,而这些物象都指向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可知,意象通过特定的物象引导会指向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因而在不同的诗歌中,其意义指向也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月亮”就是思乡情感的载体,有着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内容可知,自然意象有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所以意象接受者无需过多思索就能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所以正是因为“月亮”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使得游子在接触这一意象的刹那间,能够迅速进入某种预设好的意义空间之中,无需过多思索就能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菜白金科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①孩子衣衫褴褛,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就跟他来了。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图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总能做到栩栩如生,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喜欢找木匠做活儿。木匠现在在榆树沟一户姓殷的人家做活儿。殷家只有母女俩,闺女叫梅,十八岁了,母亲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需要做些家具,好成亲过日子,就请了木匠。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但有些事说晚了就容易出岔子,比如说这吃饭上的事,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岔子了。手艺人上门做活儿,不住宿的,主家要管两顿饭。木匠的家离着榆树沟十里挂零,一早一晚打来回就行,用不着住宿。再说了,殷家只有母女俩,住下也不合适。通常的,上工第一天,午饭和晚饭都会上四个菜,这叫开工饭,再往后,午饭就只有两个菜了,但晚饭会保持四个菜。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艺人管这叫“看菜”,比如说这鱼。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日子艰难,大家都懂。殷家没有男人,也就没人陪木匠吃饭。前些天都是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木匠有了徒弟,那就师徒俩一块儿用饭了。木匠好酒。②先呷上一口酒,微闭双目细细品着。等到他睁开眼来,要去夹菜的时候,才发现徒弟已经破了鱼身了。木匠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现在,朝上的这面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徒弟夹走了一块鱼肉,有了一个不大的豁口,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鱼了。这样的话,这条鱼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动那鱼。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师徒俩走后,殷家母女开始收拾碗筷。细心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那条鱼的端倪。③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于是,这条鱼又被来来回回地端了十多天。殷家的活儿做完了。这天晚上,师徒俩在殷家吃收工饭。拿起筷子,木匠对徒弟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吃完饭,师徒俩要走了,殷家母女送至院门口。在院门口,木匠扔下一句话:“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母女俩面面相觑。等到去师徒俩吃饭的屋里收拾碗筷的时候,方才明白了木匠的话——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日月如梭。一转眼,梅的儿子也十八岁了。梅要为儿子娶媳妇,要做家具。这时候木匠已经老了,做不动了。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新木匠是个年轻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学的徒,那是见过大世面,见过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梅就说,咱庄户人家,结实耐用就行。后生就有些郁闷。吃午饭了。这第一顿饭是开工饭,按规矩上了四个菜,梅的男人陪着后生,入了席。一开吃,后生就看上那条咸鱼了。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这一说,他的师父就没教过他。他一伸筷子便去夹那鱼。④却是怎么也夹不动。梅的男人脸上露出许多尴尬来。后生明白了,这是一条木头鱼,是人工雕刻的。后生的脸腾地红了。自此,后生少了话语,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原载《小小说月刊》2020年9月上)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平白晓畅,同时又不失生动形象,这与汪曾祺作品的平淡自然、韵味无穷的语言风格类似。B.木匠把徒弟带着一起上工,教他技艺和规矩,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C.见过大世面、洋玩意儿的新木匠来梅家里上工后,经历了由骄傲不屑到郁闷不解,再到尴尬羞愧,最后端正态度的心理变化。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视野开阔,自由灵活地展现了跨度较长的乡村生活。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综合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了徒弟当时的落魄可怜。B.句子②展现出木匠的悠然自得、闲适惬意,与后文发现徒弟吃鱼之后的紧张焦急形成对比。C.句子③中的“这条鱼”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增强了情节的连贯性。D.句子④聚焦新木匠的动作,单独成段,似电影的特写镜头,展现了“木鱼”的栩栩如生。8.看起来“煞是喜人”的咸鱼却是条“木鱼”,这一结果虽出人意料,但前文多处伏笔又使之合情合理。除开头提到木匠尤善雕刻以外,文章还有哪些伏笔?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9.小说描写了特定时代的乡村风俗和手艺人的人情世故,有评论家称“《看菜》透露出苦涩,但也不乏温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答案】6.B7.C8.①收工饭时,木匠交代徒弟这顿只吃鱼,且要吃完。但梅母女去收拾碗筷的时候,看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②木匠临走时告诉梅母女:“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暗示他留下了个东西。③结尾后生看到的那条鱼与多年前木匠师徒吃的那条鱼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9.苦涩:①文中描绘的可看却不可吃的看菜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它显示了当时的物质条件之艰苦、贫乏。②技艺精湛的木匠悉心教导徒弟,徒弟却没能成才;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梅用的家具,但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温情:①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②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面对处境艰难的徒弟,主动提出收他为徒。同时,他把徒弟带在身边上工,细心教授技艺,徒弟犯错把看菜给吃了之后,他也没有太过苛责,并赶紧给徒弟讲了相应的规矩。【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表述有误,根据文章提到的徒弟观“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可知,徒弟没能成才可能是没有天分,也可能是上进心不强。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C.“‘这条鱼’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说法有误。“这条鱼”是木匠师徒吃掉的那条鱼,没有贯穿全文,不是文章的线索。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伏笔就是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因此,答题时要重点关注情节前后能够相互照应的内容。如,文章前面说因为体谅主家生活贫苦,木匠们尽量不吃主家的咸鱼,但吃收工饭时,木匠特意对徒弟强调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而后文他们走后,梅母女收拾饭桌时却发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吃完了鱼,本应该只剩三个菜,那么这四个菜又从哪里来呢?可见是木匠雕刻了一条鱼放在那里。木匠走时,特意对梅母女说“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说明木匠还特意留下一个东西,但小玩意儿是什么呢?这也是一个伏笔。文章前半部分特意介绍梅母女给木匠们准备的咸鱼“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而后来,梅为儿子娶媳妇做家具,给小木匠准备开工饭时,所做的鱼竟也是“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时隔多年,两条鱼竟然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文中“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描绘了给木匠的菜可看不可吃这一种特殊的情况,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子艰难,大家都懂”。那是个艰难贫苦的年代,人们吃穿艰难,才不得不如此,透露出苦涩。文中说“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可见木匠教导徒弟非常用心,而结合文中最后新木匠一开始没认出木头鱼也可看出老木匠技艺精湛。尽管如此,最后“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这也是一处苦涩。此外,梅请来的新木匠“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说明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老木匠所做的传统工艺,但没认出木头鱼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这也透露出苦涩。在老木匠徒弟因不了解情况误吃咸鱼后,同样吃不饱穿不暖的老木匠本也可以索性将鱼吃掉,但最终老木匠的选择是“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这体现了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的温情。在那个艰难的年代,看待无家可归的孩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并且“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可见他耐心教导徒弟,以及小徒弟误食咸鱼后,木匠只是“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这都体现了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的温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已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节选自《贞观政要》)材料二:秋七月,永庆公主①曾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上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永庆公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②,乘以出入?”上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节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注】①公主:宋太祖之女。②肩舆:抬的小轿。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朕尊A为帝王B富有C四海D每E事F由己G诚H能自节。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加点的“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诚”字含义相同。B.“隋炀帝志在无厌”与“学而不厌”(《论语·述而》)两句中的“厌”字含义相同。C.加点的“衣”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的“水”,二者用法不同。D.加点的“几何”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中的“几何”都可译为“多少”。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认为,帝王不应为了一己私欲而劳师动众,将劳苦疲累的事情强加给百姓,而应怜爱百姓,经常做到自我节制、顺应民情。B.宋太祖遵循古训,认为自己是为百姓守财富,不可以随便乱用,没有采纳公主和皇后用黄金装饰轿子的建议。C.宋太祖认为,公主穿用翠羽装饰的衣服,宫中的内亲外戚一定会争相效仿,对应了材料一中“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的说法。D.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以此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2)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14.两位古代君王在修身治国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DG11.C12.D13.(1)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2)你生长在富贵人家,应当感念珍惜这份福气,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14.①察审自己无度的欲望,约束自己。②以民为本,爱惜民力。③不滥用权利,以身作则。【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朕尊为帝王”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朕”是主语,“尊为”是谓语,“帝王”是宾语。该句需独立成句,故在B处断开;“富有四海”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朕”,“四海”作“富有”的宾语,宾语后停顿,故在D处断开;“诚能自节”省略主语,“诚”作“能自节”的状语,“诚”前面应断开,故在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均解释为“确实,实在”。句意: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B.正确。均解释为“满足”。句意: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C.“二者用法不同”错误。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法相同。穿着/游泳。句意:永庆公主曾经穿着翠鸟羽毛的衣服入宫。/并不是能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D.正确。都是多少。句意:这能用得了多少翠羽啊?/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能有多少时日啊。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错误。由原文“隋炀帝志在无厌……遂至灭亡”“陛下若以为足……亦不足”可知,魏征所说重点在希望君主力戒奢侈上。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为”,认为;“不啻”,不仅仅;“过”,超过。(2)“富贵”,富贵的人家;“岂可”,怎么可以;“恶业”,坏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帝王所欲者放逸”“劳弊之事……必能顺其情也”“我以四海之富……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可知,都察审自己无度的欲望,约束自己。由原文“陛下本怜百姓”“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必能顺其情也”“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不以天下奉一人”可知,都以民为本,爱惜民力。由原文“朕尊为帝王……必能顺其情也”“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可知,都不滥用权利,以身作则。【参考译文】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做的,切记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征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的官员每次在供奉、兴建土木的事情上,稍微有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被加以重罚和酷刑。上边有所喜好,下边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淫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材料二:秋七月,永庆公主曾经穿着翠鸟羽毛的衣服入宫,宋太祖看见了,对她说:“你应当把这件衣服给我,以后不要再用这些东西作装饰了。”公主笑着说:“这能用得了多少翠羽啊?”太祖说:“不是这样的。你这样穿,宫中妃嫔、皇亲国戚看见,就一定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京城里的翠羽价格高,老百姓追求利益,辗转贩卖交换,受伤害的生物就非常多。这实在是因你而起啊。你生长在富贵人家,应该感念珍惜这份福气,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公主听完惭愧认错。公主于是陪着坐,与皇后一同说:“陛下做天子已经很久了,难道不能用黄金装饰小轿,乘坐着出入宫廷吗?”太祖笑着说:“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我只是考虑到我为百姓守着这些财富罢了,怎么可以随便乱用?古人说可以凭一人来治理天下,不可以用天下人来侍奉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侍候奉养作为终生意图,怎么能让天下人来敬仰你呢!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木兰花·乙卯吴兴①寒食宋·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②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注】①吴兴,词人的故乡。作此词时,86岁的词人正在故乡享受晚年的恬淡生活。②拾翠:本指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指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从龙舟竞渡的场景展开,一个“竞”字写出了划桨人之矫健与气氛之热烈。B.上片后两句踏青、拾翠之热闹喜悦,与下片整体的寂寥哀怨形成鲜明对比。C.下片最后两句写庭院中月色清新明亮,柳絮飘浮无影,别有一番幽静之美。D.本词的创作独具匠心,上片句句景中都有人,下片词人独坐赏景,极富情趣。16.张炎所著《词源》中提出“过片”概念,称“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我们通常把词下片的开头视为“过片”。请分析本词“过片”在结构上的作用。【答案】15.B16.本词“过片”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①承上。前句写行云远去、山间渐渐暗下来,体现出时间的变化,为上片游春场景作结,起到承接上文的作用。②启下。后句写笙歌已歇,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自然引出后文对中庭月色幽静之景的描写。【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与下片整体的寂寥哀怨形成鲜明对比”错。由下片“遥山暝”“池院静”“月色正清明”“杨花过无影”可知,下片描绘的都是月夜独赏的美好景致,别有一番情趣。所以,选项中“寂寥哀怨”的表述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并分析鉴赏诗词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能力。下片开头两句处于作品的中间位置,再结合题面给出的“过片,不要断了曲意”的提示可知,这里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过渡)。①首先,本词“过片”的前文是上片的最后两句,描绘的是游春的热闹场景。而下片开头第一句“行云去后遥山暝”写的是行云远去、山间渐渐暗下来,体现了时间的变化,承接了上文的游春活动。此为“承上”。②其次,本词“过片”的后文是下片的最后两句,描绘的是中庭月色幽静的美景。而下片开头第二句“已放笙歌池院静”写的是笙歌已停,池院变得宁静下来,自然引出了后面对中庭月色幽静美景的描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2)《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的结局。【答案】(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2)契阔谈讌心念旧恩(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民族舞剧《红楼梦》在河南郑州完成了年度收官演出,尽管已巡回演出了一百多场,场馆内仍然A座无虚席。B无独有偶,芭蕾舞剧《红楼梦》亦完成了当年最后一场演出,同样爆满。这两部舞剧的爆火,充分展现了传统经典的巨大魅力,也启发我们对传统经典的现代化路径作更深入的观察与探索。《红楼梦》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IP之一,各类艺术形式对这部名著的改编C层出不穷。①民族舞剧与芭蕾舞剧,在戏剧舞台上还出现了越剧、话剧、昆曲、赣剧等多种形式的《红楼梦》,②还有集合了剧场、情景园林等元素的文旅项目《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这些作品是近年来文化艺术领域利用经典创造新文化产品的国风潮流的一部分,③是戏剧创作者们对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造新文化产品的国风潮流的一部分,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呼应。从这些作品来看,《红楼梦》的舞台改编已超越了“讲原著故事”的层次,呈现出一种叙事淡化,追求风格化、审美化的创作趋势。面对当代观众,改编《红楼梦》极具挑战性,由于原著本身有D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观众对于原著情节又较为熟悉,舞台艺术在讲故事方面未必有太大优势。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通过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和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等方式另辟蹊径地打造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的新舞台艺术形式。18.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座无虚席B.无独有偶C.层出不穷D.无与伦比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B19.示例:①除了②甚至③也20.①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另辟蹊径地打造新舞台艺术形式,②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③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④使它们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座无虚席”,形容出席的人很多。本处是说场馆内仍然有很多人,使用正确。B.“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配对的,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人十分相似。含贬义。C.“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本处是说各类艺术形式对这部名著的改编接连不断,使用正确。D.“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是说《红楼梦》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使用正确。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①本处是说不仅将《红楼梦》改编成了民族舞剧与芭蕾舞剧,还出现了越剧、话剧、昆曲、赣剧等多种形式,所以和“还”相搭配,可用“除了”。②“集合了剧场、情景园林等元素的文旅项目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举例,所以可用表示递进关系的“甚至”。③和“是”相搭配的关联词为“也是”,二者构成并列关系,所以可填“也”。【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长句变短句可采用抽取主干的方法,本句话的主语为“创作者”,谓语为“也许应该尝试另辟蹊径地打造”,宾语为“新舞台艺术形式”。所以可变为: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另辟蹊径地打造新舞台艺术形式。原句中的修饰成分为“通过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和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等方式”和“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的”,然后分别将这两个修饰成分变成独立的句子,即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使它们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一般的隧道会从两端向中间同时掘进,但对长隧道而言,这种方法会使效率变得非常低下。于是,人们将长隧道分割为若干短隧道,在多个点位同时施工,这便是“长隧短打”。例如,在山谷的一侧寻找距离隧道较近的地表位置,横向开挖一个施工洞,即横洞。一部分施工人员和设备由此进入主洞,开辟出新战场。当隧道的埋深较浅时,就在隧道上方地层较薄处开挖与地面连通的坑道。若坑道沿着斜上方延伸,是为“斜井”;②,是为“竖井”。有了横洞、斜井和竖井,隧道的施工面增加,可同时多点作业,挖掘效率显著提高。当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时,一个更加高明的帮手——平行导坑挺身而出。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与主洞平行的先导洞。它先于主洞开掘,既可以为主洞探明前方的地质情况,又能利用横向通道和主洞连接。每条横向通道可以增辟两个作业面,极大地加快施工进度。在个别情况下,一些平行导坑会成功“转正”,通过拓宽和砌筑,成为一条真正的隧道。比如连接西安与安康铁路上的秦岭Ⅱ线隧道,便是③。通过以上种种方式,众多的长隧道终于有了建设的可能。21.下列句子中的“可”与文中加点的“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雨这么大,路这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