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6/21/wKhkGWc7b9qAXqXuAAI1IWkDMzY729.jpg)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6/21/wKhkGWc7b9qAXqXuAAI1IWkDMzY7292.jpg)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6/21/wKhkGWc7b9qAXqXuAAI1IWkDMzY7293.jpg)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6/21/wKhkGWc7b9qAXqXuAAI1IWkDMzY7294.jpg)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6/21/wKhkGWc7b9qAXqXuAAI1IWkDMzY7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9分)1.(10分)默写古诗文。①水击三千里,。(庄子《北冥有鱼》)②予独爱,。(周敦颐《爱莲说》)③,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④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⑥“胸蟠子美千间厦”这是长沙岳麓书院一处对联中的上联,此联中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一句。⑦古圣先贤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态度的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人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三人行,”。2.(3分)有同学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理解为“辛弃疾的儿子不太争气,他想生一个像孙权这样的儿子”。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解释原因。3.(10分)班级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问题。“喀喇昆仑竦峙巍,①chóngluándiézhàng()鸟难飞。”在西部边陲寒风凛冽的加勒万河谷,有这样一群的中国军人。他们扎进白茫茫的群山,登上空气稀薄的冰峰。他们忠诚使命,筑起巍峨界碑。他们是的“最可爱的人”。面对严峻斗争,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一次边防斗争中,四名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②qiújìng()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A.血气方刚执行当之无愧B.气冲斗牛执行锐不可当C.气冲斗牛履行锐不可当D.血气方刚履行当之无愧(3)文段中画直线句子“面对严峻斗争,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4)自从喀喇昆仑戍边战士的英雄事迹在全网刷屏后,小鹏热血沸腾,怀着激动心情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金戈铁马战沙场”,对于下联,他有些犹豫不定。请你帮小鹏从以下三句中选一句作为下联,将判断理由写在相应横线上。A.边疆卫国寒敌胆B.热血豪情铸军魂C.边陲要塞寸土在【提示】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③音调和谐,仄起平落;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我选,理由是。(5)请仿照第①段“他们扎进白茫茫的群山,登上空气稀薄的冰峰”再写一句,构成一组排比。4.(3分)“孤勇者”就是那些身居困境,依然心怀梦想,不屈从于命运,敢于抗争的平凡的奋斗者。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或选项,使表格完整。人物及出处孤勇的表现选段祥子出自《骆驼祥子》①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②(填人名)出自《朝花夕拾》他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与自由,辛亥革命后充满热情投身革命。“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简•爱出自《简•爱》她寄人篱下,后来在孤儿院长大,努力读书,成为自食其力、自尊自强的人。③选项是简•爱的所说所想。A.“命中注定要你忍受的事,你尽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B.“那些无论我做什么去讨他们的欢心都始终厌恶我的人,我也应该厌恶他们。还有,对那些毫无道理地责罚我的人,我一定要反抗。”5.(3分)《孤勇者》这首歌火遍大江南北。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你最欣赏的“孤勇者”,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对他的认识。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孤勇者》备选人物:①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②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③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二、阅读(41分)6.(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委而去之②攻亲戚之所畔③寡助之至(2)把【甲】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信①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③,千人皆废④,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节。)【注释】①信:淮阴侯韩信,西汉开国功臣。②东乡:亦作“东向”,意为向东。③喑恶叱咤:形容厉声怒喝。④废:这里指因害怕而不能动弹。(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丞相数言将军/广故数言欲亡B.汉王默然良久/此悉贞良死节之臣C.项王所过/人恒过D.然臣尝事之/并怡然自乐(4)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5)孟子和韩信都敏锐地看到了①“”(用甲文词语作答)在战争局势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韩信看来,“勇悍仁强”的项羽“其强易弱”的主要原因:②一是;③二是。这恰好印证了孟子④的观点。7.(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化遗产ㅤㅤ材料一:ㅤㅤ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将其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ㅤㅤ202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统筹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ㅤㅤ材料二:ㅤㅤ材料三:ㅤㅤ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象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全新视角走进故宫,通过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带领人们了解故宫博物馆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生活,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展现精妙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文化;记录电影《天工苏作》从众多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选取蚕桑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等非遗项目,展示古老技艺的工艺之美、匠心之巧……通过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我们在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ㅤㅤ材料四:ㅤㅤ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尽管如此,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保护的方式缺乏创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ㅤ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而想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就要从青少年抓起,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还应采取其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互联网)(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要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传统与创新等关系。B.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影视记录的创作为非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C.我们能够在非遗纪录片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D.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2)分析材料二,写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3)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到实处。8.(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推开那扇窗杨力①小区保安王刚接受一对中年夫妇的委托,每天关注一下他们家的窗户。这个家里住着他们上了岁数的老爷子,夫妇二人怕独居的老人出问题,就请王刚每天留意一下,窗户推开表示平安,反之则马上联系他们。②王刚觉得每天看看窗户,也不算多费神,就应承下来。可一个月刚过,那对夫妇却发来2000元的微信红包,说是照看他们父亲的酬劳,而且今后每个月都会支付。王刚想拒收,可对方更执着:“如果你不收下,我们担心你对我们父亲的关心会打折扣。我们是真心感谢你在一定程度上替我们照顾了父亲,请你一定不要推辞。”王刚想了想,暂时也找不到回绝的办法,就给这对夫妇回了一个笑脸。③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一天,王刚突然发现,那扇定时推开的窗户失约了。他来不及细想,马上微信通知中年夫妇。不巧这二人正在外地出差,赶回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告诉了王刚智能锁的密码,请他马上进去帮忙查看。④王刚按照中年夫妇提供的密码打开了门。让人意外的是,老人身体如常,正在阳台上费力地揉一大团泥巴。已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老人双手冻得通红,却很专注地揉着泥巴,甚至对王刚的突然出现也不惊讶。⑤王刚连忙解释:“老人家,您今天没有开窗,您儿子儿媳很担心,特意让我来看看。”⑥老人说:“担心什么呢,我没啥事儿。”⑦王刚说:“儿女们特别担心您。这么冷的天,您还揉泥巴,揉来干什么呢?”⑧老人说:“人活着,得找活着的事干。我心里总想着从前,想着我们班牺牲的战友,我想做点事纪念他们。我小时候喜欢捏泥人,现在就想把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成像,让他们重新活在我的面前。”⑨老人把王刚带到书房。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总之,七尊塑像形态各异,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军人风姿。⑩老人指着“他们”说:“他们都是我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们一个班,十个人,一场阻击战下来,牺牲了八个,包括班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活在我心里,我已经塑了七个牺牲战友的泥像,还差一个正在做的,就是我们班长,我还没想好如何去展现他!”⑪王刚听到这儿,连忙退后两步,对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王刚说:“老人家,我也当过兵,但您是老兵,请允许我在这儿,向您和您的战友,敬礼!另外我还想请您,每天按时开窗,您保持健康,我们才放心!”⑫从这之后,老人每天定时开窗,王刚每天察看,彼此间成了一种默契。可过了一阵,问题又来了,老人开着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这又让王刚作难了:大冬天的,晚上不关窗,也不正常啊。⑬想到这里,王刚立刻来到老人家门前,敲门没人应,他立刻用上次记下的密码打开了门。进门一看,老人躺在床上,因为感冒发烧,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了。王刚急切问道:“您生病了,为什么还一直推开窗户呢?”⑭老人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⑮王刚见老人精神不振,立马呼来了“120”,把老人接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肺炎。不过因为送得及时,治疗几天,老人已无大碍。老人的儿女也立马赶到医院。精神好转的父亲却告诉他们,此刻他想见一个人,就是保安王刚。⑯老人说:“其实我要感谢王刚,上次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给了我启发。我刚进部队时,班长第一次带我,也是对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要我一生都要有军人的骨气,不管战场上还是战场下,都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王刚那次敬礼,让我想到了班长,我要为他塑造一尊军人行标准军礼的塑像!”⑰几天后,老人出院,刚回到家,发现新安装的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像春天一样温暖起来。老人扭头问儿子:“住了两周医院,你们啥时候把暖气片安上了?”⑱儿子也奇怪:“听工人说,不是您让安装的吗?”⑲说到这儿,儿子悟出点什么,急忙打开微信询问。果然王刚回道:“你们每个月打给我2000元,退还你们又不行。我就寻思着要用这笔钱为老人做点什么。他和小区的许多老人一样,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作为后辈,我们也理应让他们享受越来越美好的晚年生活!”⑳老人一听,抓过儿子的手机说:“好好好,等我把班长的塑像做好,我要把你请来,让我们老少军人一起,为创造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军人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㉑王刚一个劲应承:“也希望您记住推开那扇窗,让我们一起见证美好幸福的每一天!”(1)小说构思巧妙,层层设悬,又一一解除悬念,请结合内容填写表格。设置悬念解除悬念①老人身体如常,在用冻得通红的双手专注地捏泥巴。这么冷的天,老人揉泥巴干什么呢?②独居老人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再次出现异常。③老人被送到医院,精神好转的他为何最想见到王刚?老人要感谢王刚敬军礼的动作给了他塑造雕像的启发。老人出院回家,家里温暖如春,不知谁安装了暖气。④(2)阅读下面语句,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①想到这里,王刚立刻来到老人家门前,敲门没人应,他立刻用上次记下的密码打开了门。(连用两个“立刻”有何表达效果?)②老人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联系上下文语境,在横线上补充一个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并说明理由。)(3)文中第⑪段画线的句子,王刚“对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4)读完这篇小说,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幸福、责任、感恩。请结合内容和主旨,选择其中一个词,谈谈你获得的启示。A.幸福B.责任C.感恩三、作文(50分)9.(5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开眼界是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汉语词典》对“开眼界”的解释:看到美好的或新奇珍贵的事物,增加了见识。了解一个优秀的人,可以让我们开眼界;经历一些新奇的事,可以让我们开眼界;阅读一本经典好书,可以让我们开眼界……关于“开眼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有过怎样的思考,获得过怎样的感悟?请以“开眼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9分)1.(10分)默写古诗文。①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北冥有鱼》)②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④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⑥“胸蟠子美千间厦”这是长沙岳麓书院一处对联中的上联,此联中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一句。⑦古圣先贤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态度的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解答】答案: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注意“抟”的书写)②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涟”的书写)③感时花溅泪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注意“畔”“春”的书写)⑤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注意“蓑”的书写)⑥安得广厦千万间(注意“厦”的书写)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必有我师焉(注意“罔”“殆”的书写)2.(3分)有同学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理解为“辛弃疾的儿子不太争气,他想生一个像孙权这样的儿子”。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解释原因。【解答】“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答案:辛弃疾用曹操的评价影射南宋的主和派,表达了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3.(10分)班级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问题。“喀喇昆仑竦峙巍,①chóngluándiézhàng()鸟难飞。”在西部边陲寒风凛冽的加勒万河谷,有这样一群的中国军人。他们扎进白茫茫的群山,登上空气稀薄的冰峰。他们忠诚使命,筑起巍峨界碑。他们是的“最可爱的人”。面对严峻斗争,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一次边防斗争中,四名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②qiújìng()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DA.血气方刚执行当之无愧B.气冲斗牛执行锐不可当C.气冲斗牛履行锐不可当D.血气方刚履行当之无愧(3)文段中画直线句子“面对严峻斗争,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4)自从喀喇昆仑戍边战士的英雄事迹在全网刷屏后,小鹏热血沸腾,怀着激动心情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金戈铁马战沙场”,对于下联,他有些犹豫不定。请你帮小鹏从以下三句中选一句作为下联,将判断理由写在相应横线上。A.边疆卫国寒敌胆B.热血豪情铸军魂C.边陲要塞寸土在【提示】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③音调和谐,仄起平落;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我选B,理由是根据对联词性相对、结构相应的特点,A“边疆卫国”与上联“金戈铁马”不对应,C“寸土在”跟“战沙场”结构不对应。(5)请仿照第①段“他们扎进白茫茫的群山,登上空气稀薄的冰峰”再写一句,构成一组排比。【解答】答案:(1)①层峦叠嶂②遒劲(2)D(3)面对严峻斗争,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4)B示例一:根据对联词性相对、结构相应的特点,A“边疆卫国”与上联“金戈铁马”不对应,C“寸土在”跟“战沙场”结构不对应示例二:根据对联仄起平落的特点,A的尾字“胆”和C的尾字“在”都是仄声,不符合。(5)示例:他们走上陡立的峭壁,巡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4.(3分)“孤勇者”就是那些身居困境,依然心怀梦想,不屈从于命运,敢于抗争的平凡的奋斗者。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或选项,使表格完整。人物及出处孤勇的表现选段祥子出自《骆驼祥子》①他有理想、吃苦耐劳,坚信只要不怕苦、肯卖力,就一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人力车。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②范爱农(填人名)出自《朝花夕拾》他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与自由,辛亥革命后充满热情投身革命。“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简•爱出自《简•爱》她寄人篱下,后来在孤儿院长大,努力读书,成为自食其力、自尊自强的人。③选项是在孤儿院看到海伦•彭斯受到苛刻地责罚不怨恨还说是命中注定时简•爱的所说所想。A.“命中注定要你忍受的事,你尽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B.“那些无论我做什么去讨他们的欢心都始终厌恶我的人,我也应该厌恶他们。还有,对那些毫无道理地责罚我的人,我一定要反抗。”【解答】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析。①根据选段“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可知,祥子孤勇的表现是:他有理想、吃苦耐劳,坚信只要不怕苦、肯卖力,就一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人力车。②根据提示“他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与自由,辛亥革命后充满热情投身革命”“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可知,这是指《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③根据提示“简•爱”“她寄人篱下,后来在孤儿院长大,努力读书,成为自食其力、自尊自强的人”“命中注定要你忍受的事,你尽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那些无论我做什么去讨他们的欢心都始终厌恶我的人,我也应该厌恶他们。还有,对那些毫无道理地责罚我的人,我一定要反抗”可知,这是简•爱在孤儿院看到海伦•彭斯受到苛刻地责罚不怨恨还说是命中注定时的所说所想。答案:①他有理想、吃苦耐劳,坚信只要不怕苦、肯卖力,就一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人力车。②范爱农③在孤儿院看到海伦•彭斯受到苛刻地责罚不怨恨还说是命中注定时5.(3分)《孤勇者》这首歌火遍大江南北。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你最欣赏的“孤勇者”,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对他的认识。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孤勇者》备选人物:①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②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③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题目中对于“孤勇者”的解释,结合相关名著的情节表述即可。A.可以选周恩来。周恩来从学生时期就开始参加运动且从未停止,在法国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又领导上海工人运动、八一南昌起义,对党和革命的事业无限忠诚。B.可以选保尔•柯察金。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C.可以选尼摩船长。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表面看来,他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答案:示例:尼摩船长是“孤勇者”,他因不满于当时社会殖民统治的现状,选择利用智慧造出潜水艇,在海底世界收集金银财宝,支持陆地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他敢于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向命运发出抗议,因此他是“孤勇者”。二、阅读(41分)6.(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委而去之放弃②攻亲戚之所畔同“叛”,背叛③寡助之至极点(2)把【甲】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信①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③,千人皆废④,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节。)【注释】①信:淮阴侯韩信,西汉开国功臣。②东乡:亦作“东向”,意为向东。③喑恶叱咤:形容厉声怒喝。④废:这里指因害怕而不能动弹。(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丞相数言将军/广故数言欲亡B.汉王默然良久/此悉贞良死节之臣C.项王所过/人恒过D.然臣尝事之/并怡然自乐(4)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5)孟子和韩信都敏锐地看到了①“人和(民心)②③④”(用甲文词语作答)在战争局势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韩信看来,“勇悍仁强”的项羽“其强易弱”的主要原因:②一是不能任用贤将;③二是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这恰好印证了孟子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放弃了城池而离开。委:放弃。②句意:指攻打那些背叛自己亲戚的人。畔:同“叛”,背叛。③句意: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极点。(2)本题考查翻译。①重点词: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封,划定;固,使巩固;国,国防;险,险要的地理环境;威,震慑;以,凭借,依靠之意。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句意: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②重点词:故,所以;必,一定。句意: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相同,均为“多次,屡次”的意思。B.不同,很,非常/善良。C.不同,经过/犯过错。D.不同,然而/……的样子。故选:A。(4)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故断为: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甲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和乙文“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可以看出,孟子和韩信都敏锐地看到了“民心”在战争局势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乙文“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和“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可以看出,“勇悍仁强”的项羽“其强易弱”的主要原因一是不能任用贤将,二是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这和甲文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一致。答案:(1)①放弃;②同“叛”,背叛;③极点。(2)①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②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A(4)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5)①人和(民心)②不能任用贤将③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化遗产ㅤㅤ材料一:ㅤㅤ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将其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ㅤㅤ202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统筹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ㅤㅤ材料二:ㅤㅤ材料三:ㅤㅤ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象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全新视角走进故宫,通过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带领人们了解故宫博物馆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生活,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展现精妙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文化;记录电影《天工苏作》从众多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选取蚕桑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等非遗项目,展示古老技艺的工艺之美、匠心之巧……通过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我们在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ㅤㅤ材料四:ㅤㅤ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尽管如此,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保护的方式缺乏创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ㅤ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而想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就要从青少年抓起,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还应采取其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互联网)(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要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传统与创新等关系。B.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影视记录的创作为非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C.我们能够在非遗纪录片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D.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2)分析材料二,写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3)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到实处。【解答】(1)ACD.正确;B.有误,根据原文“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知,此项理解错误。故选:B。(2)观察图一,根据“口头相传”“陈列展览”“舞台表演”三项所占比例概括作答即可,如: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最感兴趣。观察图二,根据各年龄段所占比例概括作答即可,如:“18岁以下”年龄段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最大。(3)此题可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自身感受概括作答。根据“202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可提出:提供政策支撑,加大统筹规划力度。根据“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可提出: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而想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就要从青少年抓起,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可提出:学校要积极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相关的课程。其它有道理的提议亦可。答案:(1)B(2)图一:①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最感兴趣;②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相传形式最不感兴趣;③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占比大大超过其他形式;④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占比超过陈列展览和口头相传群众占比之和。图二:①“18岁以下”年龄段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最大;②“50岁以上”年龄段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最小;③“18岁以上”和“30﹣50岁”年龄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都超过一半。(3)①提供政策支撑,加大统筹规划力度;②保护“非遗”的核心在于传承,既要保留和发扬传统的表现形式,又要创新表现形式;③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④学校要积极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相关课程;⑤广大青少年要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非遗文化。8.(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推开那扇窗杨力①小区保安王刚接受一对中年夫妇的委托,每天关注一下他们家的窗户。这个家里住着他们上了岁数的老爷子,夫妇二人怕独居的老人出问题,就请王刚每天留意一下,窗户推开表示平安,反之则马上联系他们。②王刚觉得每天看看窗户,也不算多费神,就应承下来。可一个月刚过,那对夫妇却发来2000元的微信红包,说是照看他们父亲的酬劳,而且今后每个月都会支付。王刚想拒收,可对方更执着:“如果你不收下,我们担心你对我们父亲的关心会打折扣。我们是真心感谢你在一定程度上替我们照顾了父亲,请你一定不要推辞。”王刚想了想,暂时也找不到回绝的办法,就给这对夫妇回了一个笑脸。③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一天,王刚突然发现,那扇定时推开的窗户失约了。他来不及细想,马上微信通知中年夫妇。不巧这二人正在外地出差,赶回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告诉了王刚智能锁的密码,请他马上进去帮忙查看。④王刚按照中年夫妇提供的密码打开了门。让人意外的是,老人身体如常,正在阳台上费力地揉一大团泥巴。已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老人双手冻得通红,却很专注地揉着泥巴,甚至对王刚的突然出现也不惊讶。⑤王刚连忙解释:“老人家,您今天没有开窗,您儿子儿媳很担心,特意让我来看看。”⑥老人说:“担心什么呢,我没啥事儿。”⑦王刚说:“儿女们特别担心您。这么冷的天,您还揉泥巴,揉来干什么呢?”⑧老人说:“人活着,得找活着的事干。我心里总想着从前,想着我们班牺牲的战友,我想做点事纪念他们。我小时候喜欢捏泥人,现在就想把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成像,让他们重新活在我的面前。”⑨老人把王刚带到书房。在一个书柜里,摆放着七尊泥巴捏成的军人塑像,有挺立站岗的,有持枪射击的,有往前冲锋的,还有投掷手榴弹的……总之,七尊塑像形态各异,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军人风姿。⑩老人指着“他们”说:“他们都是我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们一个班,十个人,一场阻击战下来,牺牲了八个,包括班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活在我心里,我已经塑了七个牺牲战友的泥像,还差一个正在做的,就是我们班长,我还没想好如何去展现他!”⑪王刚听到这儿,连忙退后两步,对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王刚说:“老人家,我也当过兵,但您是老兵,请允许我在这儿,向您和您的战友,敬礼!另外我还想请您,每天按时开窗,您保持健康,我们才放心!”⑫从这之后,老人每天定时开窗,王刚每天察看,彼此间成了一种默契。可过了一阵,问题又来了,老人开着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这又让王刚作难了:大冬天的,晚上不关窗,也不正常啊。⑬想到这里,王刚立刻来到老人家门前,敲门没人应,他立刻用上次记下的密码打开了门。进门一看,老人躺在床上,因为感冒发烧,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了。王刚急切问道:“您生病了,为什么还一直推开窗户呢?”⑭老人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⑮王刚见老人精神不振,立马呼来了“120”,把老人接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肺炎。不过因为送得及时,治疗几天,老人已无大碍。老人的儿女也立马赶到医院。精神好转的父亲却告诉他们,此刻他想见一个人,就是保安王刚。⑯老人说:“其实我要感谢王刚,上次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给了我启发。我刚进部队时,班长第一次带我,也是对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要我一生都要有军人的骨气,不管战场上还是战场下,都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王刚那次敬礼,让我想到了班长,我要为他塑造一尊军人行标准军礼的塑像!”⑰几天后,老人出院,刚回到家,发现新安装的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像春天一样温暖起来。老人扭头问儿子:“住了两周医院,你们啥时候把暖气片安上了?”⑱儿子也奇怪:“听工人说,不是您让安装的吗?”⑲说到这儿,儿子悟出点什么,急忙打开微信询问。果然王刚回道:“你们每个月打给我2000元,退还你们又不行。我就寻思着要用这笔钱为老人做点什么。他和小区的许多老人一样,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作为后辈,我们也理应让他们享受越来越美好的晚年生活!”⑳老人一听,抓过儿子的手机说:“好好好,等我把班长的塑像做好,我要把你请来,让我们老少军人一起,为创造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军人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㉑王刚一个劲应承:“也希望您记住推开那扇窗,让我们一起见证美好幸福的每一天!”(1)小说构思巧妙,层层设悬,又一一解除悬念,请结合内容填写表格。设置悬念解除悬念①独居老人失约未开窗,异于寻常。老人身体如常,在用冻得通红的双手专注地捏泥巴。这么冷的天,老人揉泥巴干什么呢?②老人为曾经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泥像,纪念他们。独居老人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再次出现异常。③老人生病卧床不起,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一直开着窗。老人被送到医院,精神好转的他为何最想见到王刚?老人要感谢王刚敬军礼的动作给了他塑造雕像的启发。老人出院回家,家里温暖如春,不知谁安装了暖气。④王刚用中年夫妇之前每个月给的报酬给老人装上了暖气,让老人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2)阅读下面语句,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①想到这里,王刚立刻来到老人家门前,敲门没人应,他立刻用上次记下的密码打开了门。(连用两个“立刻”有何表达效果?)②老人虚弱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联系上下文语境,在横线上补充一个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并说明理由。)(3)文中第⑪段画线的句子,王刚“对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4)读完这篇小说,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幸福、责任、感恩。请结合内容和主旨,选择其中一个词,谈谈你获得的启示。A.幸福B.责任C.感恩【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①空,第一个悬念,根据第③段“这一天,王刚突然发现,那扇定时推开的窗户失约了“可知,王刚发现老人没有按照惯例推开窗户。然后,在第④段中,这个悬念被解除,王刚进入老人的家中发现老人身体如常,在用冻得通红的双手专注地捏泥巴。因此,第一空概括为“独居老人失约未开窗,异于寻常”。第②空,第二个悬念是老人为何在这么冷的天里揉泥巴。这个悬念在第⑦段中被提出来,然后根据第⑧段“现在就想把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成像,让他们重新活在我的面前”可知,第二个悬念被解除,老人解释说他想为曾经牺牲的战友捏泥像,纪念他们。因此,第二空可以概括为“老人为曾经牺牲的战友一一捏泥像,纪念他们”。第③空,第三个悬念是独居老人的窗户有两天只开不关,再次出现异常。这个悬念在第⑫段中被提出来。然后,根据第⑧段“老人躺在床上,因为感冒发烧,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了”和第④段“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可知,这个悬念被解除,王刚发现老人生病卧床不起,但老人一直开着窗,因为他不想让大家担心。因此,第三空可以概括为“老人生病卧床不起,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一直开着窗”。第④空,第四个悬念是老人出院回家,家里温暖如春,但不知道是谁安装了暖气。这个悬念在第⑰段和第⑱段中被提出来。然后,根据第⑲段“你们每个月打给我2000元,退还你们又不行,我就寻思着要用这笔钱为老人做点什么”“我们也理应让他们享受越来越美好的晚年生活”可知,这个悬念也被解除,王刚承认是他用中年夫妇之前每个月给的报酬给老人装上了暖气,让老人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因此,第四空可以概括为“王刚用中年夫妇之前每个月给的报酬给老人装上了暖气,让老人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和补写。①这句话中,王刚连用两个“立刻”,突出了他对老人的担心和尽职尽责的态度。第一个“立刻“表明他立即行动,不再等待,而第二个“立刻“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果断和迅速,同时也突出了他关爱他人的形象。因此,这两个“立刻”的使用,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王刚的内心感受和行动态度。②根据上下文语境,老人在生病后仍然坚持推开窗户,不想让别人担心。因此,可以推断出老人此时身体虚弱或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在横线上可以填入“虚弱”或“故作轻松”等词语,以符合老人的实际情况和心境。例如,“老人虚弱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或者“老人故作轻松地说:‘又不是什么大病,推开窗,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呢!’”都能恰当地表达老人的心情和状态。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根据上文⑧—⑩通过正侧面描写,表明了老人内心深处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即使过去了几十年,他们的形象依然清晰地留在他的心中。老人通过捏泥像来展现战友们的大无畏军人风姿,表现出老人对战友的怀念。可知,内容上,王刚的这一行为展现了他的军人身份和对老人、对先烈的尊重。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老人捏泥像,纪念死去的战友这件事,又引起下文作为军人的王刚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4)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人物行为以及情感表达,挖掘出小说所蕴含的主题,如“责任”“温暖”致敬”等,并进一步阐述这些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和意义,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主旨,同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言之成理即可。“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3 Unit1 What are they do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7 我是班级值日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Unit 3 Its a colourful world!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二 分数乘法第3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说课稿 苏教版
- 5《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Unit5 My clothes Part A Lets talk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001
- 《1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001
- Unit 2 Improving Yourself Developing ideas Writing a reflection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无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4.花之歌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5年度高端商务车辆聘用司机劳动合同模板(专业版)4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酒店行业客源渠道分析
- 2024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AVL-CRUISE-2019-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分析操作指导书
- 肠道医学解剖和生理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 兰州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价格表
- 火灾隐患整改登记表
- 普通地质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