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大英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大英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大英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大英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英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大英中学创新部高2024级十月素质测评

语文学科答案

题号1236710111215

选项CACDDCEGDCD

1.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根据原文意思,应该是食用的桉树叶较少,因而提供的能量不足以进行剧烈运动,这就决定了考拉需要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而不是“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故选C。

2.A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说法绝对,原文是指“过量的单宁”,并非只要单宁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故选A。

3.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张冠李戴,文中只提到树袋熊稀释毒素,并没有说长颈鹿也是这样。B.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信息提到桉树释放桉叶素目的是抵御侵害。D.说法绝对,原文“对多种农药”,并非“各种农药”。故选C。

4.①全文结构层次安排逻辑严密。文章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开篇,引出下文;然后分别从“挑选食物"和“解毒能力”两个角度引出对长颈鹿、树袋熊的介绍和对马铃薯甲虫解毒能力的介绍。

②巧妙运用一系列衔接性词语,使前后衔接更加紧密。“当然有"还有”“但是"等词语的使用,使文段衔接紧密,段落内部层次清晰。

①学会挑选食物,尽量选择毒素含量少的植物;

②减少有毒植物的摄入量,延长进食时间;

③有效利用体内拥有的高效解毒体系。

6.D“毫无生机”错。团团簇簇的草色,白白绿绿的、斑斓而开阔的盐碱滩,也给人以希望,让人在春天里对一年的美好种在心里。

7.D环境的恶劣并非为凸显坐摩托车的“乐趣"。

8.①世界很大:在他的文字世界中,世界阔大,如“整个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自然力量强大,如“在我们的视野里,有三股旋风。其中位于我们的正前方的那一股最高大,高达二三十米,左右倾斜摇晃着,柱子一般抵在天地之间。"。(2分)

②人很小:人数量极少,常常单独且偶然地出现;在广阔的自然背景中,人的力量渺小,如“在戈壁滩上迷路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2分)

③这种大小关系既体现了人在阔大环境中的渺小存在,又赞美了人面对世界之大时所呈现出的坚韧乐观精神。(2分)

9.示例一:该散文体现了人性的坚韧与顽强。(2分)文章描绘了荒野中骑摩托车所经历的路途遥远、风沙侵袭以及车辆故障等困难。然而,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坚持不懈地前行。(1分)让李娟用文字带你领略那独特的荒野之春,这篇散文值得你用心品读。(1分)

示例二:该散文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乐观向上的态度。(2分)文章描绘了尽管出行充满艰辛和困难,但“我"却能够从中发现美好所在,并流露出对美好地方的向往。(1分)让李娟用文字带你领略那独特的荒野之春,这篇散文值得你用心品读。(1分)

示例三:该散文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情。(2分)文章描绘了陌生的摩托车骑手慷慨赠油,收到现金答谢不已;破烂卡车司机无偿给油送水,且再三叮嘱行进路线,展现了陌生人之间的这种帮助和关爱。(1分)让李娟用文字带你领略那独特的荒野之春,这篇散文值得你用心品读。(1分)

【解析】拟写推荐语+情景化命题。本题要求的推荐语已经明确了“人性美”的写作情境。答题时要注意推荐语的书写格式,语言简练,感情真挚,达到向读者推荐的目的。

CEG

句意: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中,“其徒持畚锸”为主谓短语,中间不能断开;“以"为连词,表修饰,前面不能断开;“率其徒持畚锸以出”句子结构完整,“以出"后断开,即C处;

“筑东南长堤”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即E处;

“首起戏马台"和“尾属于城”结构相似,单独成句,中间断开,即G处。

11.D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难道;回头,回头看。句意: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B.正确。

C.正确。句意:适逢苏洵去世。/恰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

D.错误。动词,建庐;名词,房屋。句意:苏轼建庐住在那上面。/悲凉地守着简陋的房屋。

故选D。

12.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错误,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而是要求赠予父亲一个官职,于是朝廷追赠“光禄丞”一职给苏轼父亲。

13.(1)(苏轼)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既而”,不久;“见”,见解;“是”,这。)

(2)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诣”,到;“急”,紧迫;“且”,暂且)

14.志存高远,好学有才华,身先士卒,关爱百姓(一心为民、尽职尽责、细致周全)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等。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可知,苏轼志存高远;

由原文“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可知,苏轼好学有才华,

由原文“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可知,苏轼身先士卒,关爱百姓(一心为民、尽职尽责、细致周全),大公无私,淡泊名利。

15.D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本题中,D项,“重在议论抒情”错误,从词的下阕来看,应是重在记叙描写,下片写人事,主要写词人的隐逸生活及其乐趣,隐在民间,云水就是家乡,蓬舍就是住所,经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惬意,其乐陶陶,绝不把名利挂在心上。“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同情"错误,应是“对自己能过与渔人一样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生活而感到满足与愉悦”。此词上片写景,词中描绘出一幅潇湘秋月,小艇垂纶欲归图。下片写人情,词中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自在自乐的隐居生活。故选D项。

16、词作上阕精致地描画了潇湘秋夜荻花蒙蒙、云烟缥缈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的喜爱赞美之情;词作下阕记叙自己在水乡的简朴恬淡生活,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惬意;整首词作借美景与乐事表达了淡泊名利、怡情山水的旷达隐逸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考生要关注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人物的活动等进行分析。诗歌上片写景。开头三句写潇湘的静夜里,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点明时间、地点。“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月光下的江水,轻柔澄碧,云烟淡淡,词中主人公刚刚垂钓完毕,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下片写人事,主要写词人的隐逸生活及其乐趣。隐在民间,云水就是家乡,蓬舍就是住所,经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惬意,其乐陶陶,绝不把名利挂在心上。词人淡淡地写景,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把一个一个远离名利,以隐逸为乐的词人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展示出来,旷达超脱,余韵悠悠。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答题即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示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每处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18.①从天而降/异想天开②举世公认/交口称赞③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19.①准确、直观,以数据体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状况。②增强说服力,从经济总量和人均生活水平两方面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表现。

20.修改示例: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既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也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与“有其必然性”相对,是说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突然出现的,或者不是凭空想象的,可填“从天而降/异想天开"。从天而降:比喻出人意料地突然来临或出现。异想天开:想法非常离奇,不可能实现。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超强的想象力。

②此处是说这个案例很成功,得到人们的一致赞扬,可填“举世公认/交口称赞”。举世公认:指人的成绩、地位或事物的性质等得到全社会的一致承认。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

③此处与“因循守旧"搭配,可强调不能脱离实际或者着急成功,可填“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地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急于求成: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效果的能力。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110万亿、12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12741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这两处数据准确、直观得展现了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状况。

②运用数据会增强说服力,第一组数据是列举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第二组数据是展现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情况,两组数据从经济总量和人均生活水平两方面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表现。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优秀"应放到“文明成果”前面修饰“优秀成果";“既……更”不搭配,用“更"也不合逻辑,改成“既……也……”。

21.①针对一顿饭谈健康饮食②因此导致摄入太多

22.①健康饮食并非针对一顿饭而言;

②“健康食品"没有神奇的健康成分;

③健康饮食不排斥“不健康食物”。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认为只有‘整体的食谱’,才能谈得上健康还是不健康"可知,健康的饮食标准是用整体饮食来评价的,根据后文“意义很有限”可知是整体饮食的相反面,根据“这个整体,至少是针对一天而言,甚至是可以几天为时间范围的"可知是比一天还要短的时间,所以可填:针对一顿饭谈健康饮食。

第①处,根据“其实并不是含‘有毒有害’成分,而是它们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人们很容易获得”可知是因为吃的太多,所以可填:因此导致摄入太多。

2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信息的能力。

第一段主要阐述健康饮食的标准是从整体上评价,用否定句的句式概括,可从段首“健康饮食不只是针对一顿饭而言的"的否定观点总结:健康饮食并非针对一顿饭而言。

第二段主要阐述好好吃才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着重强调了“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并不是含有什么神奇的健康成分”。用否定句可概括为:“健康食品"没有神奇的健康成分。

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不健康食物”也可以通过正确的饮食变成健康饮食。否定句式可概括为:健康饮食不排斥“不健康食物"。

四、写作(60分)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说“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并且列举了青年常用词句,如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且指出他们的表现——遇事淡定,内心无甚波澜,云淡风轻。由此可知,本次写作所针对的现象即“佛系"风行,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佛系青年”。考生应思考如下问题:“佛系"为何会风行?“佛系”风行彰显出问题?“佛系"表现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是好是坏?“佛系”会有何弊端?该如何对待“佛系"……考生可以肯定“佛系”的态度,也可以否定,当然最好能够辩证看待“佛系"这一现象。

本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所说的内容来谈自己对“佛系青年”的看法,考生应思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这种现象折射出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利弊,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

试题所给的两个任务,考生在写作时都要注意结合自己对于“佛系青年"的看法组织行文。

任务一“我是青年”的主题活动演讲。考生在写讲稿时,应当结合自己同为青年的身份,思考自己或自己身边是否存在“佛系"思想,以及自己是否认同这一思想观念,在此过程中逐层深入地分析佛系的表现和价值,接着指出佛系背后存在的问题。最后,则可明确指出我们是否应当成为“佛系青年”,若不应当,则该如何去做。

任务二,首先应当思考《百合花》《哦,香雪》中的相关人物,是否是所谓的“佛系青年"。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百合花》中的小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拼搏,新媳妇在战后医院无私帮忙,《哦,香雪》的主人公香雪不甘于现状,向往大山外的世界,并为此积极奋斗。然后,则可任选某一人物,以书信的方式,劝谏“佛系青年”要积极奋斗。劝谏的理由,可以指出青年时期,是一个正适合拼搏的年龄,如果大部分人都态度消极,不事竞争,对于个人和社会是极其不利的,对社会的贡献就会减少,整个社会就会陷入衰退。所以,所谓看破红尘,其实是无能,美好生活靠勤劳的双手创造。

立意:

1.珍爱生命,拒绝佛系。

2.拒绝佛系,燃烧青春。

3.生活需要减压,可以适度佛系。

4.劳逸结合,理性佛系。

任务一:演讲稿

题目:拒绝“佛系”,做有志青年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我是青年”的主题活动。在此,我要谈谈我对于“佛系青年"的看法,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所谓“佛系青年”,是指那些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青年人。他们的生活态度看似超然,实则却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我认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当拒绝“佛系”,做有志青年。

拒绝“佛系”,我辈青年当心怀梦想,重塑自我。

青春美好,但转瞬即逝。如果我们过于“佛系”,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那么我们如何面对未来的自己?同学们,让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充实自己,让青春不留遗憾。

拒绝“佛系”,我辈青年当锐意进取,砥砺生命。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最有朝气、最具梦想的阶段。如果我们过于“佛系”,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那么我们的理想和追求将何处安放?同学们,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为之努力,为之拼搏,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拒绝“佛系”,我辈青年当心有责任,敢于担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如果我们选择“佛系”,那谁来为祖国的明天拼搏?我们要有一颗敢于担当的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作为新征程中的新一代青年,要巩固和发展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那股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的精神。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青年作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生力军,同时,青年是最有青春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征程万里,我们应怀有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的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也要时刻保持赤子之心,永远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佛系"虽可愉,“青年”更当为。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摘星辰为眸,揽骄阳作灯,扬青春之帆,莫忘少年凌云志,奋斗逐梦新时代,赴青春之约,写生命华章。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

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只剩三版高却没有沉。苏轼建庐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城池。苏轼又请求调发明年的役人增筑旧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四川省遂宁市大英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一10月月考语文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是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

考拉会细嚼慢咽,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为4~6小时。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

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

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

(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B.“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

C.“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

D.“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B.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

C.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

D.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

B.桉树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

C.龙葵素既可以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出现,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

D.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

4.科普文和科学论文一样,也同样讲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篇文章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5.动物世界的解毒办法究竟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

李娟

①摩托车实在是个好东西,在这片荒茫茫的大地上,它轻易地就能把我们带向双脚无力抵及的地方。尤其当我们把家从北部山区搬到阿克哈拉村后,摩托车就更加重要了。

②阿克哈拉位于南面乌伦古河一带的戈壁滩上,离县城两百多公里。要是坐汽车的话,冬天去县城一趟得花五十块钱呢。而且就算愿意花五十块钱,还不一定有得坐。摩托车多方便呀,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而且,骑摩托车去县上的话,来回的汽油费也就十几块钱。

③话又说回来,戈壁滩上风大,路也不好走,出一趟门总得吹四五个小时的风,可真够受的。虽然我妈给我弄了个头盔,可那玩意儿沉甸甸的,扣在脑袋上,压得人头晕眼花;挂在脖子上,任它垂在后脑勺那儿。可风一吹,头盔兜着满满的风使劲往后拽,勒得人吐出半截舌头。我只好把这玩意儿解下来抱在怀里。可这样一来,我和前面开车的我叔之间就被隔出了好大的空隙,风嗖嗖往那儿灌,没一会儿就被风吹透了哎,也不能戴,也不能不戴,连放都没地方放,真是拿这个东西一点办法也没有。

④我们走的路是戈壁滩上的土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细而微弱的路的痕迹,在野地中颠簸起伏。这条路似乎已经被废弃了,我们在这样的路上走过好几个小时都很难遇见另一辆车。整个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

⑤眼前世界通达无碍。在我们的视野里,有三股旋风。其中位于我们的正前方的那一股最高大,高达二三十米,左右倾斜摇晃着,柱子一般抵在天地之间。在我们的左边有两股,位于一公里外一片雪白的、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方,因此,那两股风柱也是雪白的。而天空那么蓝……这是五月的晚春,但在冬季长达半年的北方大陆,这样的时节不过只是初春而已。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脚边的大地粗糙而黯淡。但在远方一直到天边的地方,已经很有青色原野的情景了。大地上雪白的盐碱滩左一个右一个,连绵不断地分布着,草色就团团簇簇围拥着它们,白白绿绿,斑斓而开阔。

⑥我们的摩托车在大地上从北到南奔驰,风在大地上由西向东吹。我的头发也随风笔直横飞。风强有力地“压”在脸上,我觉得我的右脸已经被压得很紧很硬了。于是我只好又把头盔顶在头上挡风。但是不一会儿,呼吸不畅,憋气得很。只好再取下来,但是一取下来,立刻就对比出了戴上的好处。于是又抖抖索索地重新戴上。立刻又呼吸不畅……

⑦中途休息的时候,我不小心在这样的风里失手掉落五块钱,跟在钱后面一路狂追了几百米都没能追上。幸亏钱最后被一丛芨芨草挂住了才停下来。

⑧我掏钱是因为买汽油。这四野空空茫茫的,视野里连棵树都没有,到哪儿找汽油去?然而,我们运气也未免太好了。平时走这条路,鬼影子也见不着一个。可这次车一坏,不到一会儿,视野尽头就有另一辆摩托车挟着滚滚尘土过来了。近了,是一个小伙子。他很爽快地去拧自己的油箱盖子,我连忙找接油的容器,翻半天只翻出一只酸奶瓶子。于是这两个男人把那台摩托车翻倒,我小心翼翼地持着这个过于小巧纤细的瓶子对准油箱流出的那股清流。一连接了五六瓶后,也不好意思要了。为了表示感谢,我想给他点钱,于是。……他们两个站在风中,看着我追逐着那张纸币越跑越远。后来当我把钱给他时,他反倒向我们道谢不迭,对我们感激得没办法。

⑨加了油,我们继续在戈壁滩上渺小地奔驰。天色渐渐暗了,土路也变得若隐若现。渐渐地,发现不是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迷路了。

⑩在戈壁滩上迷路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这大地坦阔,看似四通八达,其实步步都有可能通向永远回不到上一步的地方。我们进入了一片陷入大地的裙红色起伏地带。而在此之前,我叔叔在这片大地上往返过许多趟,却对这一处根本没有印象。我提醒叔叔往回走,他却认为反正都是朝南的方向,怎么走都会走到乌伦古河的,沿着乌伦古河往下游走,怎么走都能走到家。这会儿我也没什么主见,只好听他的。

在大地西方,有静穆的马群在斜阳下拖着长长的影子缓缓移动,一个牧马的少年垂着长鞭,静坐在马背上,长久地往我们这边看。我建议向这个孩子问一下路,但他离我们太远了。到了后来,我们还是不得不回头去找那个少年,却再也找不到了。那五六小瓶汽油烧到现在,不知还能折腾多久。

我们在戈壁滩上停下来,脚下是扎着稀疏干草的板结地面。我弯腰从脚边土壳中抠出一枚小石子,擦干净后发现那是一块淡黄色渗着微红血丝的透明玛瑙。再四下一看,脚下像这样的漂亮石子比比皆是,一枚挨一枚紧紧嵌在坚硬的大地上。我乱七八糟拾了一大把,揣进口袋。这时,抬起头来,看到远远的地方有烟尘腾起。

我们连忙骑上车向那一处追去。渐渐地才看清,居然是一辆卡车!还是车头凸出一大块的那种浅蓝色的雷锋时代的“老解放"。我们迷路后,好像就穿越到了过去年代似的。近了才看清这辆车实在是破得可以,咣咣当当地在大地上晃荡着前行,随时都可能散架的光景。

司机察觉到有车在后面追,就停了下来,静止在远处的大地上。我们赶到时,他正靠在半开着的车门上卷莫合烟。问明来意,他建议我们跟在他的大车后面走。可是他所去的地方同我们要去的不在一块儿。于是我们仔细地问清路后,就道谢分别了。那司机再三告诫我们不能走西边的岔路,一遇到岔路千万记得往左拐。一直往左拐怎么着都会到达乌河的。

这个司机真是好人啊,就像他的古董车一样实在。他还取了根管子出来,往我们的油箱里又给灌了些油,最后还送给我们半瓶水。接下来我们告别,朝着两个方向,彼此在大地上渐渐走远了。

两只手轮换着插在外套口袋里取暖,一只手紧紧地抠着叔叔的肩膀。他越开越快,风越来越猛。我却在想:从此再也回不到一个有玛瑙的地方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所以和叔叔骑摩托车去两百多公里的县城,是因为方便且省钱,自然又真实地写出了生活的困苦。

B.“我”坐摩托车却不愿意戴头盔,实在是因为头盔重且呼吸不畅——毫不避讳地呈现面对风沙时的无奈。

C.第⑧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我不小心在这样的风里失手掉落五块钱,跟在钱后面一路狂追了几百米都没能追上"。

D.李娟打造了一个荒野上的艺术地理空间,从无垠的荒漠开始,雪白的盐碱滩被绿色簇拥着,毫无生机。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标题中“春天的荒野”这一短语,矛盾而又富有诗意,既有画面感,又有语言感染力,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提到的“玛瑙"具有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与眷恋。

C.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又诙谐幽默,如“我的头发也随风笔直横飞。风强有力地‘压’在脸上”,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D.文中多处描写自然环境,是有意以环境的恶劣来凸显坐摩托车的乐趣,也凸显出人与自然神秘宁静的关系。

8.王安忆曾评价李娟说:“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美散文”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从“人性美"的角度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0.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符号列出来()(3分)

率其徒A持畚锸B以出C筑东南D长堤E首起F戏马台G尾属于H城

1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难道,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词义并不相同。

B.冠,指的是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的“会"词义相同。

D.庐,泛指简陋的房屋,与诸葛亮《诫子书》“悲守穷庐”的“庐"用法相同。

12.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诤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父母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4.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歌子·荻花①秋[五代]李珣②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③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荻花:似芦苇,秋天常开紫花。②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而“志在烟霞慕隐沦”,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③垂纶:垂钓。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的景物内容上不同,本词写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毛词写秋日湘江白天之景。

B.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本词选取的景物精致秀雅,词作意境清朗明丽,与《沁园春·长沙》绚烂大气、辽阔苍茫的意境不同。

C.词作上片写景。“橘洲佳景如屏画"总写橘洲秋夜之美。“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云烟飘渺,月光皎洁,镜头最后定格在船上的垂钓者身上。

D.词作下片重在议论抒情,“鱼羹稻饭常餐也"一句,表达了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16、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上没有天生的“君子”,荀子在《劝学》中除了强调积累外,还通过比喻分析,总结出普通人成为君子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2)韩愈的《师说》中打破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酒”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传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请写出包含美酒名称的诗句:“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①,而是有其必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有一个②的案例,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110万亿、12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12741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既借鉴吸收一切优秀人类文明成果,更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坚持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③,也不因循守旧,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表示“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正开展“和平、可持续、公正的"现代化,这是对人类集体认识的宝贵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大量数据,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健康饮食不只是针对一顿饭而言的。所谓健康饮食,是指一个人摄取的所有饮食是否符合人体的需求——需要得多,就吃得多;需要得少,就吃得少。认为只有“整体的食谱”,才能谈得上健康还是不健康。这个整体,至少是针对一天而言,甚至是可以几天为时间范围的。所以,①,意义很有限。

好好吃的根本,是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不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一日三餐。通常所说的“垃圾食品”,其实并不是含“有毒有害"成分,而是它们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人们很容易获得,②。同样,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并不是含有什么神奇的健康成分,而是它们富含的营养成分往往在许多人的饮食中有所欠缺。

我们在进食时,如果能在其他食物中补充营养,“不健康食物"也可成为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因为,除了这顿午餐,还有早餐、晚餐。只要在其他那几顿饭中注意补上蔬菜、水果、粗粮,注意控制盐和糖,也完全可以构成健康饮食。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他们的日常用语: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遇事淡定,内心无甚波澜,云淡风轻,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超然境界;有人认为,这是堕落颓丧的表现。

你是如何看待“佛系青年”的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请以中学生的身份,自拟文题,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在年级举办的“我是青年"的主题活动中发表演说。

(2)请以《百合花》《哦,香雪》中任一人物的身份,结合你的见闻、经历和思考,给“佛系青年”写一封信。

语文学科答案

题号1236710111215

选项CACDDCEGDCD

1.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根据原文意思,应该是食用的桉树叶较少,因而提供的能量不足以进行剧烈运动,这就决定了考拉需要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而不是“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故选C。

2.A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说法绝对,原文是指“过量的单宁”,并非只要单宁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故选A。

3.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张冠李戴,文中只提到树袋熊稀释毒素,并没有说长颈鹿也是这样。B.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信息提到桉树释放桉叶素目的是抵御侵害。D.说法绝对,原文“对多种农药”,并非“各种农药”。故选C。

4.①全文结构层次安排逻辑严密。文章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开篇,引出下文;然后分别从“挑选食物"和“解毒能力”两个角度引出对长颈鹿、树袋熊的介绍和对马铃薯甲虫解毒能力的介绍。

②巧妙运用一系列衔接性词语,使前后衔接更加紧密。“当然有"还有”“但是"等词语的使用,使文段衔接紧密,段落内部层次清晰。

①学会挑选食物,尽量选择毒素含量少的植物;

②减少有毒植物的摄入量,延长进食时间;

③有效利用体内拥有的高效解毒体系。

6.D“毫无生机”错。团团簇簇的草色,白白绿绿的、斑斓而开阔的盐碱滩,也给人以希望,让人在春天里对一年的美好种在心里。

7.D环境的恶劣并非为凸显坐摩托车的“乐趣"。

8.①世界很大:在他的文字世界中,世界阔大,如“整个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自然力量强大,如“在我们的视野里,有三股旋风。其中位于我们的正前方的那一股最高大,高达二三十米,左右倾斜摇晃着,柱子一般抵在天地之间。"。(2分)

②人很小:人数量极少,常常单独且偶然地出现;在广阔的自然背景中,人的力量渺小,如“在戈壁滩上迷路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2分)

③这种大小关系既体现了人在阔大环境中的渺小存在,又赞美了人面对世界之大时所呈现出的坚韧乐观精神。(2分)

9.示例一:该散文体现了人性的坚韧与顽强。(2分)文章描绘了荒野中骑摩托车所经历的路途遥远、风沙侵袭以及车辆故障等困难。然而,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坚持不懈地前行。(1分)让李娟用文字带你领略那独特的荒野之春,这篇散文值得你用心品读。(1分)

示例二:该散文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乐观向上的态度。(2分)文章描绘了尽管出行充满艰辛和困难,但“我"却能够从中发现美好所在,并流露出对美好地方的向往。(1分)让李娟用文字带你领略那独特的荒野之春,这篇散文值得你用心品读。(1分)

示例三:该散文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情。(2分)文章描绘了陌生的摩托车骑手慷慨赠油,收到现金答谢不已;破烂卡车司机无偿给油送水,且再三叮嘱行进路线,展现了陌生人之间的这种帮助和关爱。(1分)让李娟用文字带你领略那独特的荒野之春,这篇散文值得你用心品读。(1分)

【解析】拟写推荐语+情景化命题。本题要求的推荐语已经明确了“人性美”的写作情境。答题时要注意推荐语的书写格式,语言简练,感情真挚,达到向读者推荐的目的。

CEG

句意: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中,“其徒持畚锸”为主谓短语,中间不能断开;“以"为连词,表修饰,前面不能断开;“率其徒持畚锸以出”句子结构完整,“以出"后断开,即C处;

“筑东南长堤”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即E处;

“首起戏马台"和“尾属于城”结构相似,单独成句,中间断开,即G处。

11.D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难道;回头,回头看。句意: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B.正确。

C.正确。句意:适逢苏洵去世。/恰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

D.错误。动词,建庐;名词,房屋。句意:苏轼建庐住在那上面。/悲凉地守着简陋的房屋。

故选D。

12.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错误,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而是要求赠予父亲一个官职,于是朝廷追赠“光禄丞”一职给苏轼父亲。

13.(1)(苏轼)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既而”,不久;“见”,见解;“是”,这。)

(2)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诣”,到;“急”,紧迫;“且”,暂且)

14.志存高远,好学有才华,身先士卒,关爱百姓(一心为民、尽职尽责、细致周全)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等。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可知,苏轼志存高远;

由原文“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可知,苏轼好学有才华,

由原文“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可知,苏轼身先士卒,关爱百姓(一心为民、尽职尽责、细致周全),大公无私,淡泊名利。

15.D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本题中,D项,“重在议论抒情”错误,从词的下阕来看,应是重在记叙描写,下片写人事,主要写词人的隐逸生活及其乐趣,隐在民间,云水就是家乡,蓬舍就是住所,经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惬意,其乐陶陶,绝不把名利挂在心上。“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同情"错误,应是“对自己能过与渔人一样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生活而感到满足与愉悦”。此词上片写景,词中描绘出一幅潇湘秋月,小艇垂纶欲归图。下片写人情,词中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自在自乐的隐居生活。故选D项。

16、词作上阕精致地描画了潇湘秋夜荻花蒙蒙、云烟缥缈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的喜爱赞美之情;词作下阕记叙自己在水乡的简朴恬淡生活,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惬意;整首词作借美景与乐事表达了淡泊名利、怡情山水的旷达隐逸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考生要关注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人物的活动等进行分析。诗歌上片写景。开头三句写潇湘的静夜里,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点明时间、地点。“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月光下的江水,轻柔澄碧,云烟淡淡,词中主人公刚刚垂钓完毕,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下片写人事,主要写词人的隐逸生活及其乐趣。隐在民间,云水就是家乡,蓬舍就是住所,经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惬意,其乐陶陶,绝不把名利挂在心上。词人淡淡地写景,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把一个一个远离名利,以隐逸为乐的词人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展示出来,旷达超脱,余韵悠悠。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答题即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示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每处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18.①从天而降/异想天开②举世公认/交口称赞③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19.①准确、直观,以数据体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状况。②增强说服力,从经济总量和人均生活水平两方面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表现。

20.修改示例: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既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也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与“有其必然性”相对,是说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突然出现的,或者不是凭空想象的,可填“从天而降/异想天开"。从天而降:比喻出人意料地突然来临或出现。异想天开:想法非常离奇,不可能实现。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超强的想象力。

②此处是说这个案例很成功,得到人们的一致赞扬,可填“举世公认/交口称赞”。举世公认:指人的成绩、地位或事物的性质等得到全社会的一致承认。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

③此处与“因循守旧"搭配,可强调不能脱离实际或者着急成功,可填“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地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急于求成: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效果的能力。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110万亿、12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12741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这两处数据准确、直观得展现了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状况。

②运用数据会增强说服力,第一组数据是列举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第二组数据是展现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情况,两组数据从经济总量和人均生活水平两方面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表现。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优秀"应放到“文明成果”前面修饰“优秀成果";“既……更”不搭配,用“更"也不合逻辑,改成“既……也……”。

21.①针对一顿饭谈健康饮食②因此导致摄入太多

22.①健康饮食并非针对一顿饭而言;

②“健康食品"没有神奇的健康成分;

③健康饮食不排斥“不健康食物”。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认为只有‘整体的食谱’,才能谈得上健康还是不健康"可知,健康的饮食标准是用整体饮食来评价的,根据后文“意义很有限”可知是整体饮食的相反面,根据“这个整体,至少是针对一天而言,甚至是可以几天为时间范围的"可知是比一天还要短的时间,所以可填:针对一顿饭谈健康饮食。

第①处,根据“其实并不是含‘有毒有害’成分,而是它们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人们很容易获得”可知是因为吃的太多,所以可填:因此导致摄入太多。

2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信息的能力。

第一段主要阐述健康饮食的标准是从整体上评价,用否定句的句式概括,可从段首“健康饮食不只是针对一顿饭而言的"的否定观点总结:健康饮食并非针对一顿饭而言。

第二段主要阐述好好吃才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着重强调了“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并不是含有什么神奇的健康成分”。用否定句可概括为:“健康食品"没有神奇的健康成分。

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不健康食物”也可以通过正确的饮食变成健康饮食。否定句式可概括为:健康饮食不排斥“不健康食物"。

四、写作(60分)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说“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并且列举了青年常用词句,如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且指出他们的表现——遇事淡定,内心无甚波澜,云淡风轻。由此可知,本次写作所针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