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中药“常用中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几点说明一、常用中药课程特点∶常用中药既是《中医学基础》的“重点”,也是“难点”。重点∶⒈地位重要,“处方用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归宿和最后落实点,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⒉内容多,平均每学时讲授13--15味中药;⒊实用。㈡难点----难讲、难记⒈药理作用尚不清楚,不容易表达清楚;⒉药名、作用表述方法,都是新的,与前面几章不一样。二、讲课方法∶㈠分类归纳∶⒈先讲各类药的共同特点、共同作用。⒉再讲重点药物的作用特点;⒊尽量进行药物之间的作用特点的对比。㈡重点解释∶主要讲解释药物的功用和主治病证。㈢辅助手段∶⒈电脑幻灯;⒉实物标本。三、学习方法∶㈠预习∶主要是先熟悉药名;㈡听课∶特别注意每类药物的共同特点与作用;特别处注意重点药物的作用特点。㈢复习方法∶⒈先记住药名∶每类有哪些药,某种药属于哪一类;⒉记住各类药的各类药的共同特点、共同作用;⒊记住重点药物的作用特点。四、教学目的与要求∶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常用中药的性能与主要适应症,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㈡具体要求∶⒈掌握每类药物的共同作用与适应症;⒉掌握重点药物的功用与主治病证;⒊了解药物的配伍关系;⒋药物的“性味”不要记;药物的剂量,只记特大量、特小量。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药物的性能∶㈠中医阐述药物性能的依据∶⒈理论指导∶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⒉实践依据∶⑴药物的气味;(可通过口尝、鼻嗅而得)⑵药物的天然性状:(包括:叶、花、轻、重等)⑶服药后人体出现的反应∶热感、凉感;⑷药物的治疗作用(含作用部位);⑸毒性表现。四气--性(药性)五味--味(药味)药性升降浮沉--作用趋向归经--作用部位毒性--无毒、有毒、大毒、小毒。㈡药物的性味∶⒈四气(性):寒凉、温、热。(平)四气与药物的治疗作用有一定关糸。寒热证黄芩清热泻火解毒热性病实证黄连凉阳证石膏热寒证附子干姜祛寒温里助阳寒性病---虚证温阴证人参党参平--寒凉温热之偏性不明显,药性平和,寒证热证均可用,如∶谷芽、麦芽、鸡内金等⒉五味:辛、甘、苦、酸、咸五种“味”。此外还有“淡”“涩”。“五味”与药物的作用和归经有一定关系。肺党参熟地甘草大枣虚症拘急疼痛补养和中缓急甘自汗盗汗泄泻遗精收敛固涩(生津止渴)酸肝五味子乌梅石榴皮金樱子紫苏荆芥木香川芎表证气血阻滞辛发散通行(发汗行气)肺党参熟地甘草大枣虚症拘急疼痛补养和中缓急甘自汗盗汗泄泻遗精收敛固涩(生津止渴)酸肝五味子乌梅石榴皮金樱子紫苏荆芥木香川芎表证气血阻滞辛发散通行(发汗行气)脾脾心苦心苦芒硝芒硝牡蛎海藻穿山甲肾肾脾脾黄柏大黄茵陈苦参热证实证湿证上逆清热泻火燥湿降泄便秘结核痞块瘰疬软坚散结(通便润下)咸茯苓黄柏大黄茵陈苦参热证实证湿证上逆清热泻火燥湿降泄便秘结核痞块瘰疬软坚散结(通便润下)咸茯苓通草薏苡仁滑石水肿腹水小便不利渗湿利水淡附附∶涩----与“酸”的作用相似。药物的药物的“味”反映了药物所含的成分。药物的成分与其治疗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⒊“四气”与“五味”的结合∶⑴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紫苏--辛温;生姜—辛温;薄荷--辛凉;党参--甘温;黄连--苦寒;犀角--咸寒⑵有些药物具有二、三种“味”桂枝--辛甘温;玄参--甘苦咸寒;五味子--五味俱全⑶药物“气”“味”相结合,构成了药物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紫苏--温--祛寒①发散风寒--治疗表寒证辛--发散②行气和中--治疗脾胃寒性气滞通行③解鱼蟹毒薄荷--凉--清热①发散风热--治疗表热证;辛--发散②清利咽喉--治疗热性咽干咽痛通行③行气消胀--治疗脾胃(肠)气滞桂枝--温--祛寒①发散风寒--治疗表寒证辛--发散②温通经络--治疗痹证通行③通阳化气--治胸痹、水肿甘--补养④配补养药--复脉补虚实践中常常看到∶有些药物经过炮制之后,性味发生改变。作用也改变;有些药物经过提炼提纯之后,它的作用虽然增强了,但是适应症也变得狭窄了,也可说它的性味变了。必须指出∶“四气”“五味”理论,可以解释药物的一部分功用,但不能解释药物的全部作用原理。它不是一个完善的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的先哲、历代医学家,又提出了其它的一些理论,加以补充。㈢其它∶⒈升降浮沉--药物的作用趋向⒉归经--药物的作用部位。二、配伍与禁忌∶㈠药物的配伍∶⒈配伍的意义∶§配伍∶两种以上药物按一定规律联合应用。§药物配伍使用,可以起到单味药所没有的作用∶⑴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直接协同作用—“相须”;间接协同作用—“相使”。⑵制约、拮抗作用--缓和药物的偏性,减轻毒性和副作用。⑶适应复杂病情需要,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药物配伍应该力求∶简而不杂,少而精专。⒉配伍的方法∶⑴性能和功用类同的药物联合使用,产生直接协同作用,起到“药物作用的累加”----“相须”。如∶石膏+知母--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麻黄+桂枝--增强发汗解表作用;桃仁+红花--增强活血散瘀作用;黄柏+知母--增强滋阴降火作用;⑵性能和功用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产生间接协同作用----“相使”如∶黄芪+茯苓--增强补气利水作用;黄柏+苍术--清热兼能燥湿;附子+人参--既能益气,又能回阳。§产生新的治疗效应∶如∶黄连+肉桂--交通心肾,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黄连+吴茱萸--泻肝制酸,治肝胃不和之泛酸;桂枝+芍药--调和营卫,治营卫不和之自汗。⑶用一种药物制约另一种药物的烈性或偏性,起到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的效果----“相杀”如∶生姜+半夏--杀半夏的毒性;绿豆+巴豆--杀巴豆的毒性;生姜+天南星--杀天南星的毒性。“相杀”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有利于治疗。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栝∶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药时的“食忌”。本节主要讲配伍禁忌。⒈配伍禁忌∶有些药物伍用后,产生“相恶”、“相反”、“相畏”现象,不宜联合应用。⑴有些药物合用后,会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或消失--“相恶”如∶莱菔子+人参--后者的补气作用明显减弱;肉桂+赤石脂--吸附有效成分、减效。⑵有些药物合用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剧毒作用--“相反”“相畏”如∶芫花大戟甘遂+甘草--毒性增强。甘草量大,毒性亦大。乌头+半夏--毒性增强二倍以上。历代医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十八反”“十九畏”∶乌头--反半夏、括蒌、贝母、白蔹、白芨“十八反”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黎芦--反人参、苦参、沙参、玄参、细辛、芍药十八反药须记住,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黎芦。⒉妊娠禁忌∶有些药物有滑胎、堕胎之弊,孕妇服用后可引起流产,因此,妊娠期中必须禁用或慎用。⑴禁用药物∶多属毒性强、药力峻猛的药物。例如∶烈性泻下药∶巴豆、芦荟、番泻叶逐水药∶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催吐药∶瓜蒂、黎芦麻醉药∶闹羊花破血通经药∶干漆、三棱、莪术、阿魏、水蛭、虻虫通窍窜动药∶射香、蟾酥、穿山甲、蜈蚣、地龙、蛇蜕、皂荚其他剧毒药∶水银、砒石、木鳖子、斑蟊、生川乌、生附子、生草乌、雄黄、硫黄、轻粉⑵慎用药物∶多为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例如∶泻下药∶大黄、芒硝活血祛瘀药∶桃仁、红花、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蒲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槐实、丹皮、苏木、当归通淋利水药∶冬葵子、瞿麦、薏苡仁重镇降逆药∶代赭石、磁石其它∶礞石、半夏、天南星、犀角、牛黄、附子、肉桂、常山、贯众等慎用药物,应根据患者情况,斟酌使用。⒊服药期间的“食忌”∶⑴一般“食忌”∶服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本草纲目》载∶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鲙、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葱、诸果、诸滑滞之物。⑵特殊“食忌”∶服甘草黄连苍耳乌梅桔梗--忌猪肉;服仙茅牛膝--忌牛肉;服半夏菖蒲--忌羊肉;服生地何首乌--忌一切血、葱、蒜、萝卜;服薄荷--忌鳖肉;服常山--忌生葱、生菜;服鳖甲--忌苋菜;服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服威灵仙土茯苓--忌茶。中药用量的一般规律∶㈠用量必须讲究⒈剂量可以影响疗效⒉剂量改变,会引起药物效能的改变小剂量大剂量大黄健脾止泻泻下攻积滞黄连健胃泻胃火红花养血活血破血丹参养血活血祛瘀⒊配伍应用时,要注意剂量的比例关糸。(二)药物用量的一般规律∶、⒈通常成年人用药剂量∶3--10克。⒉药物用量规律∶⑴质地重的、鲜品的、单味用的药物,用量要大些;⑵有毒的、药性峻烈的药物,用量应小些;⑶治疗顽固性疾病,药物用量相应要大些。大小药性:毒性无毒平和有毒峻烈气味味厚滋腻芳香走散质地质重质轻干鲜鲜品干品配伍:配伍单味用复方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主辅主药辅药小结∶本节讲了药物性能、配伍与禁忌、用量一般规律,是“常用中药”的导论。㈡本节内容中,“十八反”必须熟记,其馀均作一般了解。〖附〗中药与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问题∶中药与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同样存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与配伍禁忌(含减效增毒等问题。⒈辛温解表药与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的配伍∶荆芥+阿斯匹林朴热息痛等--增强后者的镇痛抗炎效力。桂枝+阿斯匹林--增强发汗作用,易发生中毒性反应。(因为∶桂枝有效成分与水杨酸类有相似的结构。)、⒉黄连与抗菌药物配伍应用∶黄连+氯霉素痢特灵—提高对痢疾、肠炎、腹泻的疗效。黄连+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提高比十倍。黄连注射液+青霉素——使药性不稳定,不宜配伍。⒊TMP与清热解毒药伍用∶TMP+蒲公英鱼腥草黄连苦参——抗茵作用明显增强。⒋大黄与健胃、助消化药伍用:大黄+苏打--健胃,通大便;(大黄苏打片)大黄+胃蛋白酶--抑制后者的活性而减效。⒌人参与咖啡因不宜合用∶人参+胰岛素干扰素--协同作用;人参+抗肿瘤药--改善血象,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人参+咖啡因--易发生滥用人参综合征。⒍甘草能增强强心甙的毒性∶甘草+链霉素(甘链片)--降低链霉素的毒副作用,而且不影响链霉素的抗菌效力。甘草+糖皮质激素--增强激素的作用,又可消除激素的某些副作用。甘草+强心甙--增强强心甙的毒性。⒎丹参与维生素C合用,使药效减弱。丹参与抗凝剂镇静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等伍用--起协同增效作用;丹参+维生素C--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两药的作用减弱或者消失。解表药㈠定义∶“解表”∶解除表证。(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为主要特点的病证)“解表药”∶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㈡解表药的作用和适应证∶⒈主要特点--辛散辛--发散。发散表邪,解除表证。⒉主要作用--发汗发汗------表邪随汗解------表证自除↓↓↓(微微汗出)(汗出热退)(头身轻快)说明∶发汗是解表药的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作用。解表药的其他作用后面还要讲。⒊主要适应证∶----邪在表的病证(表证)⑴外感疾病的初期∶邪在表的阶段;⑵水肿、疮疡初期,见有表证者;⑶麻疹将透未透时,或透发不畅者。㈢常用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表寒证(寒重热轻,全身酸痛)辛凉解表药----表热证(热重寒轻,咽痛)⒈辛温解表药∶§常用药物∶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细辛§共同点∶⑴性味∶辛温⑵作用∶发散风寒(发汗解肌)⑶主治∶感冒风寒--表寒证。解肌∶对病邪由皮毛到肌表发展的表证(虽汗出而表证不解),用桂枝等药物,微微汗出,使邪从肌表而解。§不同点∶⑴发汗力的强弱不同∶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强------------------弱⑵功能和主治病证不同∶麻黄∶宣肺平喘--咳喘证利水消肿--实证水肿桂枝∶温经通阳--胸痹,关节肌肉痹痛,月经不调荆芥、防风∶药性平和--表寒表热证均可用;祛风湿--关节肌肉痹痛。紫苏∶行气宽中--肠胃风冷寒气之证。细辛∶祛寒止痛--头痛、齿痛尤佳。⒉辛凉解表药§常用药物∶薄荷菊花桑叶柴胡升麻葛根§共同点∶⑴性味∶辛凉⑵功用∶发散风热(解热、解毒作用)⑶主治∶外减风热(表热证)§不同点∶菊花薄荷桑叶--侧重于清头面部的风热病证;(含头、眼、咽等)柴胡升麻--侧重于清解全身性热证;升提中气----中气下陷证。葛根--解表退热,兼能止泻、生津、透疹。皮肤血管扩张体表循皮肤血管扩张体表循环增加体表毛细血管痉挛解除“恶寒”消除(散寒)汗腺分泌功能↑发汗解热病毒大量流向毛细血管毛细管壁通透性↑增生血液渗出直接杀灭致病微生物“抗菌”抗病毒作用解表药解表药的挥发油成分刺激胃肠粘膜腺体分泌↑→肠蠕动↑由呼吸道排出继续发挥其药理作用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支气管粘膜充血镇痛作用→解除头痛、身痛、关节肌肉疼痛——“散寒止痛”“通络”健胃(和中行气)皮疹化痰止咳平喘(宣肺)常用解表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麻黄辛微苦温发散风寒平喘利尿感冒风寒咳嗽气喘水肿风疹2--6桂枝辛甘温温经通阳风湿痹痛胸痹水湿痰饮3--10荆芥辛温透疹止痒止血麻疹风疹便血崩漏3--10防风辛甘温袪风湿解痉风湿痹痛破伤风3--10紫苏辛温行气解鱼蟹毒胸闷腹胀鱼蟹中毒3--10细辛辛温袪风止痛温化痰饮风寒头痛身痛齿痛风湿痹痛痰饮喘咳1--3薄荷辛凉发散风热利咽喉透疹止痒感冒风热咽痛腹胀风疹2--5桑叶苦甘寒清肝明目肝经风热目赤涩痛6--12菊花甘苦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风热眼病头痛疮痈肿毒6--15柴胡苦辛微寒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寒热往来肝郁胁痛月经不调中气下陷3--10升麻甘苦微寒清热透疹升举阳气咽痛口疮麻疹中气下陷3--10二、常用清热药㈠“热”的概念∶⒈从症状讲∶“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⑴发热、体温升高⑵“热象”、体温不高的一些“热象”。例如∶口干咽燥,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溲黄赤五心烦热,(五心∶手心、足心、心窝部)舌质红、舌苔黄,脉数。⒉从病变的部位、性质讲,“热证”可分为∶表热——解表退热(辛凉解表)气分热盛——清气分热热证清热泻火脏腑火(热)——清脏腑热里热热毒证——清热解毒热入营血——清热凉血清热凉血阴虚内热——清虚热⒊清热药定义∶“清热”∶清解里热“清热药”∶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用于∶热病、瘟疫、痈疮肿毒等各种里热证。分类∶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㈡清热泻火药∶§常用药物∶石膏知母龙胆草夏枯草§共同点∶⑴性味∶甘寒、苦寒⑵功用∶清热泻火“火”--热之极。“泻火”表示清热作用较强;“性上炎”--“泻火”主要针对上半身的“热象”。⑶主治∶①热病,里热炽盛阶段----气分证②脏腑火热证----肝火、胃火、肺热§不同点∶⑴石膏知母--清气分热石膏--清热作用强,清热兼能护津除烦知母--兼能润燥,实热、虚热均可用。⑵龙胆草、夏枯草--清泻肝火龙胆草--兼清湿热,尤宜于肝经湿热证夏枯草--兼软坚散结,降血压。宜于痰火郁结→瘰疬、瘿瘤、乳痈㈢清热解毒药∶§常用药物∶银花连翘板篮根蒲公英败酱草黄芩黄连黄柏白头翁§共同点∶⑴性味∶苦寒(甘寒)⑵功用∶清热解毒(抗菌、抗感染)⑶主治∶热毒证。“毒”--泛指感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及伴随的病理改变(含中毒性反应)。“热毒证”--各种化脓性感染(疮、疡、疖肿、肺痈、肠痈、乳痈等);痢疾、一部分病毒性传染病(如“流腮”)。§不同点∶⑴银花连翘--兼能宣散风热,用于热病早期蒲公英败酱草--善于消痈散结,用于各种热毒证板蓝根--能抗病毒,凉血,利咽⑵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兼能泻火燥湿;白头翁--功专治痢。银翘公英板蓝酱--用于各种减染性疾病;栀柏芩连白头翁--重点用于肠胃炎、痢疾。银翘公英板蓝酱--解毒消痈效最强。栀柏芩连白头翁--泻火止痢建头功。㈣清热凉血药∶§常用药物∶生地玄参丹皮赤芍§共同点∶⑴性味∶甘寒、苦寒⑵功用∶清热凉血,退虚热⑶主治∶①热病热入营血证;②血热→出血;③阴津耗伤→低热不解(阴虚发热)清热凉血--减轻炎症充血,降低体温,从而降低血管通透性。“血热”∶温热病热入血分(感染性疾病的极期和晚期,或败血症期),出现斑疹、吐血、衄血、便血等。----“热迫血妄行”§不同点∶∶⑴生地玄参--兼能养阴生津,实热虚热津伤均宜。生地--养阴生津力大;玄参—清火力强(咽痛可重用玄参)⑵丹皮赤芍--兼能活血祛瘀。〖附〗应用清热药注意掌握∶表热--辛凉解表(银翘散)分清表里虚实-里实热证—清里热(清热泻火、清热解毒)阴虚内热--滋阴清热(退虚热)气虚发热--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热在卫分--辛凉解表辨明热在卫气营血热在气分--清气分热(石膏知母)热在营、血分--清热凉血(犀角地黄赤芍)热在肺(肺热证)--清肺热--黄芩桑白皮热在心(心火)--清心火--黄连莲心竹叶热在三焦--清三焦热--山栀区别热在哪脏-热在大肠--黄柏白头翁秦皮马齿苋肺胃实火--清胃火--石膏知母黄连天花粉肝胆实火--泻肝火--龙胆草夏枯草清热药的药理广谱抗菌(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四季青等)抑制真菌直接抑制病原-抑制钩端螺旋体(穿心莲千里光)抗病毒(板蓝根败酱草黄芩黄连金银花鱼腥草鸦胆子)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穿心莲白花蛇舌草)提高机体抗病力-促进抗体形成清热药-提高备介素,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连翘黄柏鱼腥草)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解热作用(山栀、黄芩黄连石膏)利尿--热从小便解(连翘鱼腥草苦参马齿苋)增加毒素排出促进胆汁分泌、排泄--利胆(连翘山栀败酱草黄柏黄芩)缓下作用--解除大便干结现象(山栀虎杖)常用清热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石膏辛甘大寒清气分热除烦渴气分实热肺热喘咳胃热→齿痛龈肿15--30知母苦寒养阴润燥阴虚发热燥咳消渴病3--10龙胆草苦寒泻肝火清利湿热肝胆实火湿热黄疸湿疹阴痒白带3--10夏枯草苦辛寒散结软坚瘰疬瘿瘤乳痈9--15银花甘寒清热解毒宣散风热消痈散结疮痈肿毒热病初期咽喉肿痛9—15连翘苦微寒瘰疬结核9--15板兰根苦寒凉血利咽各种热毒证咽喉肿痛痄腮6--15蒲公英苦甘寒消痈散结各种热毒证6--15败酱草苦辛寒消痈排脓内痈(肺痈肠痈)血滞胸腹瘀痛9--15黄芩苦寒清热解毒泻火清肺热安胎湿热泻痢疮痈肿毒肺热咳嗽胎动不安3--10黄连苦寒清心胃火止呕心火躁烦微热呕吐3--10黄柏苦寒清下焦热退虚热下焦湿热阴虚发热3—10山栀苦寒利胆凉血袪瘀三焦实热湿热黄疸血热出血外伤瘀肿3—10白头翁苦寒清热止痢凉血解毒湿热泻痢痔疮出血9--15生地甘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病邪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热盛出血9--15玄参苦辛微寒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咽喉肿痛疮疡瘰疬9--15丹皮苦辛微寒活血散瘀多种瘀血证,外伤瘀肿血热吐衄6--10赤芍苦酸微寒热毒痈疮6--10三、常用温里药㈠定义“温里”--又称“祛寒”,用温法祛除里寒。“温里药”以温中散寒、消除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表寒证--辛温解表寒证-肾(脾)阳虚--温肾祛寒里寒证-脾胃虚寒--温中散寒亡阳证--回阳救脱温里散寒寒邪入络--温经散寒㈡常用温里药∶§常用药物∶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共同点∶⑴性味∶辛温,辛热⑵功用∶温里助阳,祛寒止痛(“回阳”“散寒”--强心,促进全身或局部的血液循环,使机体回暖。)⑶主治∶①肾阳虚→全身性虚寒证(附子肉桂)②脾胃虚寒证(干姜吴茱萸)③亡阳证(附子干姜)④其它里寒证∶如寒痹(附子)§不同点∶⑴附子肉桂--温里助阳,祛寒止痛。用于全身性虚寒证。附子--回阳救脱,强心⑵干姜吴茱萸--温中暖胃,祛寒止痛。侧重于脾胃虚寒证,呕吐干姜--也有回阳救脱作用(与附子同用)(“温中”“暖胃”--健胃,促进胃肠道血液循环及消化吸收。)温里药的药理作用∶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循环(附子)升压--兴奋血管运动中枢--血压回升(干姜)回阳救脱-改善微循环(附子干姜肉桂)皮质激素样作用--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附、桂)抗寒--提高对寒冷的抵抗能力(附子)温里药暖胃--促进胃肠血循环、增强消化吸收(干姜高良姜胡椒毕拨)抗菌作用(吴茱萸丁香高良姜)温中散寒-止呕作用(干姜胡椒山鸡椒荜拨高良姜小茴香)止呃逆作用(丁香山鸡椒)镇痛--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肉桂附子乌头吴茱萸)常用温里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附子辛大热有毒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肾止痛心肾阳虚亡阳虚脱腹中冷痛风湿痹痛3~10干姜辛热回阳止呕温肺化痰亡阳虚脱脾胃虚寒肺寒咳嗽痰多3~10〖附〗附子中毒的症状与解救方法§中毒剂量∶附子的生物碱,易从消化道吸收,故中毒极为迅速,误食后数分钟,即出现中毒症状。中毒剂量∶制附子∶30--60克;生附子∶中毒量更小些。§中毒症状∶刺激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先是减觉神经末梢兴奋,横纹肌和心肌兴奋,中枢神经兴奋;继而转入抑制与麻痹,最后呼吸与心肌麻痹而死亡。死亡时间∶中毒后3--4小时内。§急救处理∶⒈洗胃,导泻⒉静脉输液∶葡萄糖液⒊阿托品--对抗迷走神经。用量∶1—1.5mgIV或IM每日3—4次。⒋对症处理⒌中药解毒∶⑴生姜120克甘草15克煎服。⑵桃儿七9克拐枣树皮12克煎服。四、常用泻下药㈠“泻下”的含义∶“泻下”--⑴通导大便;⑵消除胃肠积滞,攻下实热;⑶攻逐水饮。“泻下药”--通过通泄大便的途径,达到荡涤实热,消除胃肠积滞,攻逐水饮目的的药物。㈡“泻下”的适应症∶⒈便秘--习惯性便秘;虚证(气虚血虚、津少)便秘。⒉胃肠结热--阳明腑证。⒊水湿痰饮积聚--胸水、腹水、顽固性水肿。㈢常用泻下药∶润下∶火麻仁--润肠通便,用于习惯性便秘,虚证便秘。攻下∶大黄芒硝番泻叶--清热泻火通便(寒性泻下药)用于∶①习惯性便秘;②胃肠结热。峻下∶甘遂大戟牵牛子--峻下逐水。作用猛烈、快。用于∶胸水、腹水,顽固性水肿。(峻下药一般以丸剂、散剂口服。若作煎剂则失去“逐水”的作用。)大黄的药理作用∶§作用∶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散瘀,凉血止血。§药理∶⑴泻下--增加大肠推进性蠕动,促进排便。⑵利胆--增加胆汁流量,促使胆管奥狄氏括约肌开放。⑶抗菌--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⑷健胃--苦味健胃药(小剂量),如大黄苏打片。⑸收敛--含鞣酸,故致泻后常出现便秘。⑹凉血止血--用于热证出血(痔血、衄血、呕血)。⑺抗肿瘤--对动物乳腺瘤、艾氏腹水瘤有抑制作用。⑻降尿氮--生大黄水浸液,口服,降血尿氮。大黄泻下作用,主要是使结肠蠕动亢进,不影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服无害,但可能减效,或产生继发性便秘。常用祛湿药㈠中医祛除水湿的方法∶⒈化湿、燥湿--利用药物的辛温、香燥的性质而祛湿。⒉利湿、渗湿--利小便,使水湿从小便排出。⒊逐水--通过峻下而排除水液(属“泻下药”)。㈡常用祛湿药∶⒈芳香化湿药∶§常用药物∶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共同点∶⑴性味∶辛温,香燥。(辛--通散;燥--胜湿。)⑵功用∶化湿,燥湿;和胃,醒脾。(①健胃;②抗菌,抗流感病毒)⑶主治∶①水湿困脾--脘腹闷胀,食少,体困倦。②湿邪在表(表证夹湿)适应症∶①由病原微生物或饮食不慎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肠胃型冒,消化不良--“湿困脾”。②肠伤寒的一定阶段,见“湿滞中焦”者。§不同点∶⑴藿香佩兰--化湿、健胃、解表。尤宜于外感暑湿证。“暑湿证”∶夏季感冒兼胃肠症状,发热、头痛、四肢倦怠、身重、食欲不振、胸闷恶心,大便溏泄,腹痛。⑵苍术厚朴--燥湿,醒脾。苍术--兼能祛风湿,治“雀盲”。厚朴--兼能行气降逆。⑶砂仁--燥湿、健脾、行气。⒉渗湿利尿药∶§常用药物∶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金钱草茵陈§共同点∶⑴性味∶甘淡平,甘寒,药性平和。⑵功用∶渗湿利尿⑶主治∶小便不利,水肿。§不同点∶⑴茯苓猪苓薏苡仁--甘淡,渗湿利尿。茯苓∶渗湿利尿--用于脾虚水肿;健脾和中--用于脾气虚证(配补气药)。宁心安神--用于各种失眠证,心悸。薏苡仁∶健脾渗湿--脾虚水肿,泄泻。清热排脓--肺痈,肠痈。⑵泽泻车前子木通扁蓄滑石--清热、利水、通淋。主要用于∶①水肿,尿少;②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淋证”∶指湿热下注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水便淋沥不尽。“通淋”∶解除上述“淋证”症状,小便通利。⑶金钱草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金钱草--化结石的首选药,用于各种结石证。附∶药物作用归纳∶利尿∶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利胆∶茵陈金钱草大黄黄芩黄柏山栀郁金化结石∶金钱草滑石鸡内金海金砂常用祛湿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藿香辛微温化湿和胃解暑发表夏季外人,兼有胃肠症状者;湿困脾胃,胸脘痞闷,恶心。3--10佩兰辛平3--10苍术辛苦温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湿困脾胃胸腹胀满风湿痹痛,湿疹夜盲症(雀盲)3--10厚朴苦辛温行气降逆脾胃气滞,宿食不消,咳喘证3--10茯苓甘淡平渗湿利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湿困,食少便溏;心悸失眠6--15猪苓甘淡平淋浊,带下6--15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止泻清热排脓脾虚水肿,泄泻,脚气,肺痈,肠痈10--30泽泻甘淡寒清热利水通淋利尿湿热淋证小便涩痛水肿湿热带下6--15车前子甘微寒利尿明目水肿泻痢;湿热黄疸,肝热目赤10--30木通苦寒降火通乳心火上炎,口舌生疮;乳汁不通3--10金钱草苦酸微寒利胆排石消肿毒湿热黄疸;结石证;恶疮肿毒;蛇咬伤10--30茵陈苦微寒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10--30六、常用止咳化痰药㈠“痰”与“化痰”∶“痰”的概念∶⑴“痰”--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原因。⑵“痰”有两种∶“有形之痰”--呼吸道的分泌物(病理产物)。“无形之痰”--能随气升降,而引起多种疾病。“化痰”--⑴消除“有形之痰”⑵消除“无形之痰”所引起的疾病。“痰、咳、喘”∶咳嗽脾失行健运→水湿积聚→痰→肺失宣降气喘化痰药∶包括∶⑴消除痰涎,减轻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⑵治疗痰引起的“痰证”(如瘰疬、瘿瘤等)的药物。--化痰、软坚、散结。㈡常用止咳化痰药∶⒈止咳化痰平喘药∶常用药物∶杏仁桔梗紫苑款冬花枇杷叶苏子共同点∶⑴性味∶辛苦温(无明显规律),药性平和。⑵功用∶止咳,化痰,平喘。⑶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喘息。不同点∶⑴杏仁桔梗--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外感咳嗽。⑵紫苑款冬花枇杷叶--祛痰止咳,用于各种咳嗽。⑶苏子--降气平喘,用于各种气喘证。⒉清化热痰药∶常用药物∶瓜蒌贝母枇杷叶海藻昆布共同点∶⑴性味∶苦甘寒,咸寒。药性偏寒,但尚属平和。⑵功用∶①清化热痰;②消痰散结。“热痰”--咳嗽,痰黄稠厚胶粘,不易咯出。“散结”--消散结块、痰核。不同点∶⑴瓜蒌贝母枇杷叶--清化热痰,用于“热痰”证。瓜蒌--兼能宽胸行气,用于胸中气滞阳闭的胸痹。⑵海藻昆布浙贝--消痰散结,用于“痰阻经络”引起的“痰核”瘿瘤、瘰疬。⒊温化寒痰∶药物∶半夏天南星旋复花共同点∶⑴性味∶辛温,有毒。⑵功用∶温化寒痰⑶主治∶寒痰、湿痰、风痰。“寒痰”、“湿痰”--咳嗽、痰多、痰白粘稠(慢枝、枝扩)“风痰”--中风,半身不遂,癫痫。不同点∶⑴半夏--燥湿化痰、止呕。燥湿化痰--用于“湿痰”证止呕--用于“湿邪”引起的呕吐,包括急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引起的呕吐,神经性呕吐,妊娠呕吐等。⑵天南星--祛风痰,解痉⑶旋复花--化痰,平喘,降逆。用于气喘,呃逆等证。附∶药物作用归纳∶·平喘∶苏子旋复花枇杷叶杏仁麻黄·止呕--半夏旋复花枇杷叶砂仁·软坚散结--贝母半夏夏枯草鳖甲牡蛎·利咽喉--桔梗薄荷玄参板蓝根附∶止咳化痰药的药理作用∶改变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的性质--痰液清稀减少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痰量减少、“祛痰”“化痰”抑制咳嗽中枢--镇咳作用、“止咳”解除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通畅--(“顺气”“平喘”)抑制致病微生物--“抗菌”“抗病毒”“消炎”--“清肺热”调整植物神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得到改善。附∶化痰止咳药的应用∶外感咳嗽--首选杏仁款冬花前胡浙贝内伤咳嗽--首选百部紫苑川贝燥热咳嗽--首选川贝枇杷叶瓜蒌咳而兼喘--选用杏仁前胡苏子咽痒咳嗽--选用杏仁桔梗前胡气喘兼咳--选用苏子旋复花白芥子杏仁痰核瘰病--选用半夏夏枯草浙贝海藻昆布海蛤壳常用止咳化痰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杏仁苦微温小毒宣肺止咳平喘润肠咳嗽痰多气喘肠燥便秘6--10桔梗苦辛平祛痰排脓利咽喉肺痈咽痛,声嘶3--6款冬花辛温祛痰止咳各种咳嗽祛痰较优6--10紫苑辛苦微温止咳较佳6--10苏子辛温降气平喘消痰止咳咳嗽痰喘,胸闷气逆6--15枇杷叶苦平清化热痰和胃降逆肺热咳嗽胃热呕吐3--10川贝苦甘微寒润肺肺虚(阴虚)久咳,痰少,咽燥3--6浙贝苦寒散结痰核瘰病3--10半夏辛温有毒温化寒痰止呕散结寒湿痰饮各种呕吐痈疽痰核3--10天南星辛苦温有毒祛风痰解惊痫顽痰,中风眩晕惊痫,抽搐3--10旋复花苦辛咸微温平喘止呕哮喘呃逆,呕吐6--12常用补益药㈠概说--有关补益药的一些基本概念⒈定义∶补益药--又称“补养药”“扶正强壮药”。指补养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人体抗邪机能、,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⒉“扶正强壮药”的作用特点∶⑴药理作用涉及的范围广,作用的选择性不强;⑵起效较慢,药性多较缓和。须较长时间用药方始生效;延长疗程往往可以提高疗效。停药后还能保持一定的近期效果。⑶有些药物对机体的某项(或某几项)功能,往往能起双向调节作用。当该功能过低时,能使其提高;当该功能过高时,能使其降到正常。⑷对于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各种危重患者及大手术后患者的恢复,确有良效。总之,扶正强壮药不一定是针对某一疾病的特异环节,而是通过调整机体整体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提高,而发挥其疗效。⒊补益药的分类∶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补益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气虚--(脾、肺、心)--补气(兼补阳)·血虚--(心、肝)--补血(兼补阴)·阴虚--(肾、肝、心)--补阴(兼补血)·阳虚--(脾、肾、心)--补阳㈡补气药∶§常用药物∶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甘草§共同点∶⑴性味∶甘温⑵功用中气∶健脾补气。增强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体力。⑶主治∶①中气虚弱证(脾气虚,肺气虚)②中气下陷证(各种内脏垂等)③气虚引起的疮疡经久不愈。④配伍补血药,用于血虚证(气能生血)§不同点∶⑴人参党参--补气益脾,用于一切气虚证。⑵黄芪--补气升阳--气虚证,中气下陷证;固表止汗--气虚自汗、盗汗;托毒生肌--气虚,疮疡久不愈合;利水消肿--气虚尿少水肿。⑶山药白术甘草--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证。甘草--和中缓急,(配芍药)调和诸药,缓和药性,常作“使药”。“缓急”--缓解“拘急疼痛”(痉挛性疼痛)附∶升提阳气的药物∶黄芪升麻柴胡白术与苍术的区别∶苍术--燥湿醒脾,用于水湿困脾证白术--补脾燥湿,用于脾虚失运而生湿之证。甘草的解毒作用∶⑴解热毒(生甘草),用于痈疽疮疡,口疮,乳痈,小儿胎毒。⑵解百草毒。甘草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甘草含甘草甜素,可能通过吸附作用和类肾上腺素作用而解毒。㈡补血药∶§常用药物∶当归白芍熟地何首乌阿胶§共同点∶⑴性味∶甘(平)(偏温/偏寒)⑵功用∶补血。减轻或消除“血虚”症状。⑶主治∶①血虚证(神经官能症,贫血,心功不全)②月经不调,闭经。“血虚”--①贫血;②以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失眠,心悸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含神经官能症、心功不全。§不同点∶⑴当归白芍--补血和血。用于“血虚证”,月经不调。当归--补血兼能活血,为“调经”之要药。⑵熟地何首乌--补血滋阴。用于“血虚证”,肝肾阴虚证。⑶阿胶--补血,止血,兼滋阴润肺。用于“血虚证”,出血证,贫血,阴虚肺燥证。(能促进造血,提高血色素,增加红细胞)临床应用∶⑴补血药,主要是通过滋养强壮作用,而减轻或消除“血虚”症状。⑵单用补血药,疗效不佳时,加用补气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气为血帅”⑶有些补血药(如熟地),药性“滋腻”,可配伍健胃和中之品合用,以减轻“滋腻碍胃”之弊。附∶补血药的作用原理∶直接刺激造血器官--促进造血功能(阿胶)滋养强壮作用─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减轻/消除“血虚”症状补血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调整子宫功能状态(当归)护肝,镇静作用(当归白芍何首乌)兼有“补阴”作用(熟地何首乌)白芍与赤芍的区别∶白芍--补血,敛阴,用于血虚证,月经不调,挛急痉痛。赤芍--活血凉血,用于血瘀证,跌打损伤。熟地与生地的区别∶生地--性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阴,阴虚发热,热盛出血。熟地--性温,补血滋阴。用于肝肾阴虚,血虚,月经不调。㈣补阴药∶§常用药物∶沙参麦冬天冬石斛天花粉龟版鳖甲构杞子女贞子桑寄生§共同点∶⑴性味∶甘寒(平)(咸寒)⑵功用∶①养阴,增液,润燥;②有些药兼能补血。⑶主治∶①热病伤津;②肝肾阴虚--慢性病“虚弱证候群”③肝阴虚→肝阳亢(如高血压)“养阴”--多指清养胃阴肺阴,一般很少有“滋腻”之弊。有时也泛指补养肾阴、肝阴。“滋阴”--多指滋养肾阴,药物多属血肉有情之品,药性“滋腻”,使用不当,常有“碍胃”之弊。“育阴”--多指补养肝阴。§不同点∶⑴沙参麦冬天冬石斛天花粉--养阴生津,增液。用于热病伤津,肺胃阴虚。⑵龟版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用于: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②阴虚潮热。③症瘕积块(肝脾肿大)。⑶枸杞子女贞子桑寄生--补养肝肾之阴。用于:①肝肾不足,腰酸膝软,筋骨痿弱。肝肾不足,视力减退,头晕目眩。(枸杞子女贞子)。③肝肾不足,胎动不安(桑寄生)。补阴药的药理作用∶利尿、清热调节体液代谢-润燥、化痰增液、通便--(沙参石斛鲜生地)补阴生津、止渴镇静宁神-调理肝阴肝滋养强壮阳平衡失调补阴抑阳,“育阴潜阳”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桑寄生黄精何首乌)㈤补阳药∶§常用药物∶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杜仲续断§共同点∶⑴性味∶甘温⑵功用∶补阳--壮肾阳,强筋骨。(温肾为主,兼补肝肾)⑶主治∶①肾阳虚∶全身性虚寒证,性机能减退。②脾肾阳虚∶慢性腹泻,五更泻。③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痿弱。§不同点∶⑴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温肾壮阳。用于肾阳虚,性功能减退。肉苁蓉--兼能润肠通便,用于习惯性便秘。仙灵脾--兼能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⑵菟丝子杜仲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①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痿弱;②肝肾不足∶胎动不安。附∶鹿茸∶·温肾壮阳,增进性机能。·增进造血机能。·药力强,价格也高。·入丸剂。临床应用∶·一般肾阳虚证∶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续断杜仲狗脊·性机能减退∶鹿茸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附∶补阳药的作用原理∶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金匮肾气丸)调节能量代谢--糖合成代谢增加滋养强壮作用(紫河车)促进性腺机能(鹿茸仙灵脾巴戟天阳起石)促进生长发育(鹿茸)增强机体抵抗力(胡桃肉)药物作用归纳∶(代补益药小结)·升提中气——黄芪升麻柴胡·养阴生津——沙参麦冬生地玄参石斛天花粉·补肝肾,强筋骨——菟丝子杜仲续断桑寄生牛膝·固表止汗——黄芪白术五味子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安胎——杜仲续断桑寄生白术黄芩砂仁苏梗·增强性机能——鹿茸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常用补益药简表(一)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人参甘微温补气健脾大补元气固脱生津气虚诸证气血亏虚,大失血消渴,热病伤津3--10党参甘平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消渴10--15黄芪甘微温升阳止汗利尿生肌中气下陷,汗多水肿疮痈溃后不愈10--15甘草甘平解毒祛痰调和药性咳嗽痰多,疮痈肿毒挛急腹痛3--6山药甘平健脾补肺肾脾虚不运肾虚遗泄,溲频肺虚痰嗽,消渴10--15白术苦微温燥湿固表止汗水肿,表虚自汗6--10大枣甘平养血调和药性气血不足诸证紫癜病,脏躁证3--7枚当归辛甘温补血活血调经润肠血虚证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血虚便秘6--12白芍苦酸微寒敛阴柔肝止痛月经不调,阴虚内热挛急疼痛6--12熟地甘微温滋阴肝肾阴虚,潮热消渴,月经不调6--12何首乌苦甘微温养肝肾润肠肝肾不足,须发早白血虚便秘6--12阿胶甘平滋阴润肺止血阴虚肺燥证失眠,各种出血证6--10常用补益药简表(二)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沙参甘微寒养阴生津润肺养胃热病伤津肺胃阴虚久病阴虚6--12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阴虚内热肺虚久咳心烦失眠6--10天冬甘苦寒润肺益肾消渴6--10石斛甘淡微寒清热热病烦渴6--12天花粉甘微寒消痈排脓疮痈肿毒,消渴6--12枸杞子甘平补养肝肾明目肝肾阴虚,腰酸耳鸣眩晕目障,须发早白6--12女贞子甘苦平明目6--12桑寄生苦平祛风湿安胎肝肾不足,筋骨痿弱胎动不安6--12鳖甲咸寒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阴虚阳亢潮热骨蒸积聚症块10--30龟版咸甘平益肾健骨筋骨不健小儿生长迟缓冲10--30仙灵脾辛甘温温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肾虚阳痿遗精不育风湿痹痛筋骨痿弱6--15巴戟天甘辛微温6--12肉苁蓉甘咸温润肠便秘6--12菟丝子辛甘平补益肝肾安胎明目肝肾不足腰膝无力胎动不安阳痿视力减退6--12杜仲甘温强筋骨阳痿6--15续断苦温外伤骨折6--15常用安神药㈠定义∶安神药—以镇静安眠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神不宁,失眠,心悸等证。㈡常用药物∶⒈养心安神药∶常用药物∶酸枣仁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共同点∶⑴性味∶酸甘平,(药性平和)⑵功用∶养血,宁心,安神,镇静。⑶主治∶心血虚的失眠证。本类药物均属植物药,药性平和,无明显偏性和刺激性,可以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失眠证,以心血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的心神不安为佳。不同点∶五味子--敛汗,敛肺,涩精,止泻,安眠,强壮。兴奋中枢神经,镇咳,祛痰,强心,降血压。五味子油--五味子酯,能降转氨酶。联苯双酯--就是合成五味子酯过程中的中间产物。⒉重镇安神药∶常用药物∶磁石珍珠母龙骨牡蛎(朱砂)共同点∶⑴性味∶药性偏寒⑵功用∶镇静安神,止惊,平肝。⑶主治∶①阴虚阳亢--失眠,烦躁,易怒,头痛头晕等。②惊悸,癫痫。不同点∶龙骨牡蛎--①镇静安神,用于失眠证。②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证。③敛汗,用于自汗、盗汗。④涩精,用于遗精、早洩。本类药物的缺点∶⑴易伤胃气∶引起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⑵个别药物(如朱砂)能引起积蓄中毒(汞中毒)。因此,不宜久服,应中病即止。常用安神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酸枣仁酸甘平养心安神养肝敛汗阴血虚失眠、惊悸健忘自汗盗汗6--12远志甘平袪痰开窍消痈痰阻心窍神志恍惚疖肿乳痈3--10夜交藤苦辛微温祛风通络风湿痹痛6--15五味子酸甘温敛肺敛汗涩精致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3--10磁石辛寒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明目平喘阳亢眩晕惊悸失眠耳鸣惊痫肾虚气喘15--30珍珠母咸寒15--30龙骨甘涩微寒敛汗涩精遗精汗多15--30牡蛎咸微寒瘰疬痰核15--30常用平肝熄风药㈠定义∶“平肝”--亦称“平肝潜阳”“潜阳”。意为“平抑肝阳”,消除“肝阳上亢”的症状,如头晕、目眩,头痛,急躁易怒等。“熄风”--即“平熄肝风”,消除/减轻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风”症状。如∶头晕、目眩,四肢抽搐,突然昏倒,半身不遂等。㈡常用药物∶§常用药物∶天麻钩藤石决明龙骨牡蛎全蝎蜈蚣§共同点∶⑴性味∶甘寒,咸寒⑵功用∶平肝潜阳,熄风止痉。(降血压,镇静,抗惊厥,解热)⑶主治∶①肝阳上亢证--头痛,眩晕等。②肝风证--惊厥,抽搐等。§不同点∶⑴天麻钩藤石决明--既能平肝潜阳,又能熄风止痉,对于肝阳上亢,肝风抽搐均可用。石决明--兼能清肝明目,可用于青盲内障,目赤目糊等。⑵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熄风止痉(抗惊厥),用于风邪入络,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以及破伤风,痉挛性抽搐等证。地龙--兼能清热,利尿,平喘。用于高热惊厥,过敏性哮喘,水肿等。⑶羚羊角--清肝,解热,抗惊厥,降血压。用于高热惊厥,肝火头痛等证。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地龙全蝎黄芩夏枯草杜仲桑寄生仙灵脾益母草独活白蒺藜葛根稀莶草平肝熄风药作用原理∶⑴降血压,镇静。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白蒺藜⑵抗惊厥。如:地龙僵蚕全蝎蜈蚣-⑶解热,抗惊厥。如∶羚羊角地龙僵蚕玳瑁常用平肝熄风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天麻甘平平肝潜阳熄风止痉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风内动小儿惊风3--10钩藤甘微寒熄风止痉清热高热惊风抽搐肝热目赤6--15石决明咸寒清肝明目肝热目赤青盲内障15—30羚羊角咸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惊风抽搐高热惊厥神昏肝火头痛目赤0.3—1.0挫末吞服地龙咸寒清热通络利水消肿热病痉挛痹证肺热喘息尿闭6--10僵蚕咸辛平化痰散结癫痫中风瘰疬痰核3--10全蝎咸微温有毒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中风破伤风偏正头痛痹痛恶疮肿毒蛇伤2—6研末吞服蜈蚣咸微温有毒2—6研末吞服常用理气药㈠“气”病与理气∶气虚--补气----(补气药)气病气滞--行气气逆--降气(顺气)-(理气药)理气--调理气分,疏畅气机(调畅气机)“气机”--“气”在人体内必须流畅通行,而且“气”的流通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不能逆乱。这种“气”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畅达通行,就称为“气机”。理气,包括∶行气--用于气滞证。(脾胃气滞,肝气郁滞)降气--用于气逆证。(肺气上逆--气喘;胃气上逆--呕吐、呃逆。)㈡常用理气药∶§常用行气药∶陈皮木香枳实香附青皮川楝子§共同点∶⑴性味∶辛温⑵功用∶行气(疏肝解郁,行气止痛。)⑶主治∶气滞证(肝气郁滞,脾胃气滞)。气滞症状∶疼痛(胀痛,不固定位置);胀(腹胀,胁胀);闷(胸闷、脘闷)。§不同点∶⑴陈皮木香枳实--侧重于通行脾胃之气滞。⑵香附青皮川楝子--侧重于通行肝气之气滞。⑶枳实青皮--行气的力量较强--“破气”。§常用降气药∶降气平喘--苏子旋复花麻黄降逆止呕--旋复花半夏枇杷叶附∶行气宽胸药物∶瓜蒌苏梗薤白沉香檀香枳壳用于胸中气滞之胸闷痛。附∶疏肝解郁药物∶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楝了用于肝气郁结之胁痛胁胀。常用理气药简表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陈皮辛苦温行气健脾燥湿化痰中焦气滞脘腹胀满痰湿喘咳胸膈满闷3--10木香辛苦温止痛止泻腹泻腹痛下痢后重3--10枳实苦微酸微寒破气消积食积热结便秘内脏下垂3--10香附辛苦温疏肝行气调经止痛肝气郁结胸胁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3--10青皮辛苦温破气消积食积乳房胀痛疝痛3--10川楝子苦寒止痛杀虫腹痛疝痛睾丸痛蛔虫3--10十一、常用理血药㈠“血”病与理血∶血虚----补血----(补血药)“血”病-血瘀----活血出血----止血(理血药)“理血”包括∶活血祛瘀--用于血瘀证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㈡“血瘀”与“活血祛瘀”∶⒈“瘀血”的形成与活血药的作用∶气滞--------瘀痛--------症瘕积块↑↑↑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消症散结“血瘀”症状∶疼痛(刺痛,固定不移);肿块(肝脾肿大,腹腔肿块,瘀肿);出血(血色紫暗,夹血块);其它(肌肤甲错,顽固性症状)。⒉常用活血药∶第一诅∶丹参川芎红花桃仁三棱莪术§功用∶活血祛瘀§主治∶⑴各种血瘀证;⑵外伤瘀肿疼痛;⑶气血瘀滞的月经不调。§不同点∶丹参--兼能安神。川芎--兼能行气止痛,对头痛尤佳。三棱莪术--活血力较强,用于症瘕积滞。第二组∶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功用∶行气、活血、止痛§主治∶⑴各种气滞血瘀证;⑵外伤瘀肿疼痛,跌打损伤。(乳香没药)⑶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延胡索乳香没药)§不同点∶乳香没药--跌打损伤的首选药。延胡索--各种疼痛的首选药。郁金--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肝气郁结的常用药。第三组∶益母草--活血调经。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穿山甲--活血祛瘀,消痈排脓。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未溃者。·活血祛瘀药药性特点归纳∶(行气活血)-------(活血祛瘀)------(破血消症)水蛭延胡索----乳香----川芎----益母草----桃仁----三棱----虻虫郁金没药丹参泽兰红花莪术蟅虫弱———————————————→强附∶活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⑴扩张血管,扩张冠脉及其它内脏血管,改善血循环。如丹参红花川芎毛冬青。⑵镇痛。如延胡索牛膝。⑶使增生性病变软化吸收,使肿大的肝脾软化。如三棱丹参土鳖虫⑷抗肿瘤。如莪术治子宫颈癌;水蛭治食管癌。⑸抗菌消炎。如丹参毛冬青赤芍丹皮五灵脂(抗TB)。⑹调整子宫舒缩状态(促进/抑制子宫收缩)。川芎--抑制妊娠动物子宫的收缩。益母草牛膝红花--兴奋子宫,增强子宫收缩。⑺抗凝作用。如水蛭素--有肝素样作用;丹参--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⑻免疫抑制作用。⑼降低血液粘度,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小结∶⒈活血祛瘀药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⒉“活血”--不等于抗凝。部分活血药有抗凝作用,降低血液和度的作用。但就大部分活血药来说,主要是消除/减轻“血瘀”症状。⒊大部分活血药都有调理月经的作用,故活血药也是妇科月经不调的常用药。⒋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还有∶赤芍丹皮㈢“出血”与止血药∶⒈出血的原因与止血的方法∶血热(实热、虚热)→迫血妄行→出血----凉血止血气虚(脾气虚)→气不摄血→出血----益气(收敛)止血血瘀(外伤、寒凝)→血液旁流→出血--祛瘀止血⒉常用止血药∶§白茅根小蓟侧柏叶地榆槐花--凉血止血。特点∶⑴药性寒凉,具有清热凉血止血作用。⑵用于热迫血妄行的出血证。§仙鹤草白芨血余炭乌贼骨--收敛止血。特点∶⑴具有收敛止血作用。⑵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证。§参三七蒲黄--祛瘀止血。特点∶⑴既能止血,又能祛瘀。止血无留瘀之弊。⑵用于多种出血,而以外伤出血尤宜。⒊止血药的选择使用∶·鼻衄--白茅根小蓟大蓟黑山栀侧柏叶·肺、胃出血--白芨血余炭蒲黄大黄粉藕节·便血--地榆槐花·尿血--蒲黄白茅根小蓟大蓟侧柏叶·宫血、月经过多--血余炭棕榈炭艾叶蒲黄牛角腮·各部位出血均可用--参三七仙鹤草侧柏叶附∶止血药的作用原理∶⑴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如白芨小蓟。⑵使局部血管收缩,缩短出血时间。如参三七。⑶说明∶⑴止血药至治标的药物,必须与治本的药物同用,疗效更佳。⑵按传统说法∶止血药炒炭后,可增强止血效应。但近代研究发现,侧柏叶、小蓟等,炒炭后的止血作用反比生品差。常用理血药(一)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丹参苦微寒活血袪瘀凉血消痈安神各种血瘀外伤瘀痛月经不调症瘕痈疮肿毒失眠6--15川芎辛温行气祛风止痛头痛胁痛风湿痹痛3--10红花辛微温症瘕3--10桃仁苦甘平润肠症瘕肺痈便秘3—10三棱辛苦温行气止痛消积滞症瘕瘀痛食积气滞3—10莪术苦辛温3—10乳香苦辛温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胸腹疼痛痹痛3—10没药苦平3—10延胡索辛苦温(止痛专药)气血凝滞诸痛3—10郁金辛苦寒解郁清心利胆肝气郁结诸胀痛月经痛黄疸3--10益母草辛苦微寒活血袪瘀利尿解毒月经不调产后腹痛水肿皮肤痒疹6—15牛膝酸苦平补肝肾引血下行腰膝痿弱热淋瘀痛产后腹痛症瘕6--15穿山甲咸微寒消痈排痈下乳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乳汁不下3--10常用理血药(二)药名性味功用主治用量(克)白茅根甘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热证·血热·出血尿血咯血衄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学校文化为引领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 2025年大兴安岭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系统下载
- 创新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 2025年贵阳驾驶员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自贡a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全面解析学生如何制定科学健身计划
- 企业文化建设初级教程塑造企业精神
- 健康洗浴中心的功能区划与用户体验优化
- 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研究
- 儿童安全教育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 易制毒化学品购买申请表申请
- 通用机械设备管理基础(共66页).ppt
- 西方有趣节日介绍西红柿节英文(课堂PPT)
- 绵阳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 餐饮部每日工作检查表
- 三年级作文编写童话故事(课堂PPT)
- 《生命安全教育》体会(徐超)
- 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计算表
- 五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课堂PPT)
-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2020年试行
- 视光学检查用视标及相应的提问方式、有效镜度换算表、视光学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