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课标高三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2A卷1_第1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2A卷1_第2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2A卷1_第3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2A卷1_第4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2A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二地理适用地区:课标地区考查范围:地球仪、地图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和水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2·扬州期末】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1.图中“M-N”一线沿途()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2012·安徽卷】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4题。3.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C.7月1日 D.8月1日5.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7.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2012·山东卷】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第8题。8.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2011·盐城调研三】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下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a B.b C.c D.d【2012·天津南开区一模】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1~12题。11.有关该季节图示地区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12.下图中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甲B.乙C.丙D.丁【2012·天津卷】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3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1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14.【2012·广东卷】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2012·广东卷】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2012·哈尔滨期末】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读图回答16~18题。16.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7.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

D.加剧了干燥的状况18.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2012·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9~20题。19.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0.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计50分。)21.(10分)【2012·海南地理卷】下图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22.(16分)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1)图(a)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分布状况判断图中A、B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4分)(2)图(a)中A对应图二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第幅图,此时该地区天气状况为,试说明原因。(4分)(3)写出图(a)中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其对应图(b)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哪一图。(2分)(4)图(c)为2010年12月5日20时至12月6日20时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中C、D两条曲线中,代表气温曲线的是,代表气压曲线的是,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图中气温和气压曲线的变化状况。(6分)23.(10分)【2012·上饶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8月31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本次考察中,“雪龙”号向北最远航行至北纬88度22分海域,随冰漂移到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纬度新高;部分考察队员成功到达北极点实施考察作业,创造了中国北极科考位置的最北端纪录。“雪龙”号船长沈权说:在北纬85度的北冰洋还有如此多的“清水塘”,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些天来,‘雪龙’号不是在走冰道,而像是在走水道,从一条水道跨到另一条水道,层层向北迈进。”材料二第四次科考路线图(1)说出雪龙号科考船在返航时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称。(2分)(2)根据“雪龙”号船长沈权的话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推断该种现象对图示阴影区域水循环的影响。(8分)24.(14分)【2012·浙江五校联考一】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a) (b)(1)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2)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3)分析图(b)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3分)(4)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3分)参考答案试卷类型:A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二1.C2.B【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判读方法知,图示中最大高差不会超过300米;图示海拔最低处低于30米;图中“M-N”一线沿途经过一个鞍部。第2题,结合等高线图中的透视规律进行判断。3.A4.C【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日影方位及其影响。6月某日16时左右,太阳位于南偏西位置,因此树荫位于树的东北,①处是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第4题,此题关键是算出哪个选项日期离夏至日最近。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太阳日出时东偏北最远,日落时西偏北最远,因此夏至日日影在地面转动的角度最大,选项中7月1日离夏至日最近。5.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的影响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也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该作用越强,全球温室效应越显著;大气温度升高,是因为吸收地面辐射,吸收得多,返还给地面的辐射也多,才会增强温室效应;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非常少,故C项错误;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大气热量散失加剧,地面温度降低。6.D7.B【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除了受天气变化影响外,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风向可知,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中③处于接近低压中心的低压槽,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易形成暖锋,产生连续性降水。9.C10.D【解析】第9题,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受摩擦力作用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第10题,ab处于高压脊附近,不可能出现降水;cd处于低压槽附近,低压槽上形成暖锋。南半球锋面气旋南部为冷气团,d在锋前冷气团一侧,可能出现阴雨天气。11.D12.C【解析】第11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30°N~40°N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第12题,P点地处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据此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13.B【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图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14.C【解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即比较入湖径流量与岀湖径流量的大小,当入湖径流量大于岀湖径流量时,就会产生蓄积作用。15.B【解析】本题较易,主要考查了海洋环境、海洋与大气的关系,根据海洋与大气之间物质运动和能量流动关系,不难得出选项B正确。16.C17.D18.A【解析】第16题,结合经纬网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从而知图中洋流所在大洋为印度洋。第17题,结合上题知图示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受其影响使沿岸降水减少,加剧了沿岸的干燥的状况。第18题,从图示区域运铁矿石要经历澳大利亚西海岸、北印度洋、中国南海及东海,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及7月份大气环流形势可知,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顺风顺水。19.D20.C【解析】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等有关知识。要看好图中的信息,水文站能测得该站以上河段水文的有关数据,甲水文站先测到径流量最大值,若暴雨发生在①地、②地或③地,均不可能在甲水文站测到流量峰值,所以第19题选D。河流与湖泊水体之间有互补关系,湖泊可以调节洪峰,因而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所以第20题选湖泊分流。21.【答案】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解析】根据经纬网及图示相关信息,知图示位于我国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陆位置、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使得基隆冬夏半年降雨都较多。22.【答案】(1)高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2)④晴朗干燥受冷高压控制,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3)冷锋。①。(4)DC当冷锋过境前,上海处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冷锋过境后,在冷气团的控制下,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解析】第(1)题,根据A、B气压中心所在的位置和等压线数值判断。第(2)题,高压形成的气流运动状况为反气旋;受下沉气流影响,晴朗干燥,降水较少。第(3)题,根据天气符号判断。第(4)题,结合冷锋过境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进行解释。23.【答案】(1)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2)原因:全球变暖。影响:使水循环增强,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增多,(地表和地下)径流量增大。【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雪龙”号的航线线路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科考船返航时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称。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24.【答案】(1)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