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鲫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彭泽鲫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彭泽鲫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彭泽鲫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彭泽鲫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编制任务来源《彭泽鲫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江西省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是由九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江西省农业厅归口管理,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九江市彭泽鲫良种场)起草完成,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参与相关修改,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按相关程序上报审批。二、主要编制单位基本情况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市彭泽鲫良种场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02年通过部级验收并正式授牌为“国家级良种场”,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位于江西鄱阳湖水产科技园内,距九江市区6公里,紧邻庐山大道,现隶属于九江市农业局,是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彭泽鲫水产良种场。主要任务是包括彭泽鲫选育、保种、苗种繁殖培育,提供彭泽鲫亲鱼,另外我所业务范围包括水产养殖、渔业资源保护、淡水养殖技术研究、疫病防治技术推广、淡水种苗繁育、技术咨询、科普示范等内容。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为九江市地区水产试验站,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水产科学研究所,1983年地市合并后更名为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993年又成立国家级彭泽鲫良种场。目前、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彭泽鲫良种场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行政隶属于九江市农业局,为副处级差额补助事业单位。近年来,我所(场)先后取得“国家级彭泽鲫良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单位”、“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江西省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站”以及“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站”等资格。经历五十多年的发展,我所(场)现占地面积356亩,现有各种规格的亲本培育池和苗种培育池等精养鱼池210亩,固定资产净值2100万元,室内育苗水体1000m3,还有配套的水质分析实验室,生物、病害检测实验室,拥有3万册藏书的资料室,有近150个品种的标本室,现内设6个职能科室,包括办公室、科研管理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室、养殖与疫病防控研究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室、水产品加工与检测研究室。现已形成了年生产彭泽鲫苗种2.5亿尾以上,后备亲鱼3万公斤及冬片鱼种万公斤的能力,在职干部职工单位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5人,其中科技人员17人(5人硕士学位),高级5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4人),中级7人,初级5人,技术工人8人。现已形成了年生产彭泽鲫苗种2.5亿尾以上,后备亲鱼3万公斤及冬片鱼种万公斤的能力。我所(场)科技力量雄厚,自成立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近58项,通过研究所科技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攻关研究,共取得科技成果奖19项(部、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星火奖、技术改进等奖项),其中省部级奖项,在省级以上水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2010年至2016年连续6年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良种保种选育项目—彭泽鲫保种选育,6年内根据彭泽鲫品种的标准化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选育工作,2007年至2010年承担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水产分委下达的彭泽鲫国家种质标准制订项目,该国标已于2011年1月10日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我所(场)在彭泽鲫的选育保种工作同时,近10年来在彭泽鲫家系选育研究方面又同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建立了水产战略同盟,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技术创新、创造双赢、共同发展的理想效果。另外也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科院水生所、水科院长江所、水科院淡水渔业中心等单位保持合作交流关系,专家学者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为我所(场)彭泽鲫选育和养殖试验示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三、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彭泽鲫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从采集于彭泽县丁家湖等水域的野生鲫鱼中,经7年精心选育的优良养殖品种。其生长速度快,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彭泽鲫比普通鲫鱼生长快249.84%以上,体重比达到3.5:1,生长优势极其明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早已被专家认可和实践证明,农业部将其列为主要推广养殖品种对象。然而,由于养殖企业或者私人苗种场的亲本多元化,盲目选种选配,缺乏系统选育,繁育与苗种培育不规范化,造成种群混杂,品质退化,生产力下降,病害频发和死亡率高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慢、个体小、病害多、畸形率高等方面。近年来,农业部加大了良种场、苗种场亲本更新的力度,重点扶持原种场和良种场、苗种场,促进了彭泽鲫良种选育工作。因此,编制《规范》地标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于发展渔业种业特别是彭泽鲫种业,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现代渔业建设具有十分的重要性。编制该标准的意义在于:规范彭泽鲫苗种繁殖培育的池塘及配套设施及环境条件、亲鱼的选择、催产、孵化及苗种培育等有关操作和技术等内容,提高选育技术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彭泽鲫,首先确保选育出的彭泽鲫种质纯正、体型、体色、侧线鳞、等性状符合彭泽鲫国家标准,再次也确保选育彭泽鲫的数量、品种、规格满足彭泽鲫良种场、苗种场的需求。四、编制的原则、依据和主要内容1、编制原则。①.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②.坚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③.坚持健康养殖的原则。2、编制依据。①.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②.农业部《水产种苗管理办法》;③.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31号);④.GB/T18395-2010彭泽鲫国家标准。3、主要内容编制该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亲本选择、亲鱼蓄养、苗种繁殖、夏花培育、冬片培育记录等。五、编制起草经过2015年11月,按照省渔业局有关要求,该标准编制起草工作启动。由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九江市彭泽鲫良种场)鱼类遗传育种室牵头,会同其他科室科研同志共同起草。经过协商,制定了总体计划和工作安排,落实了主要起草人员与分工。鱼类遗传育种室为主要起草科室,鱼类遗传育种室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加强与相关科室进行交流学习,并且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等单位联系、进行交流和学习,学习掌握该标准编制要领,搜索与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提高编制水平。经主要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几易其稿,于2016年2月下旬完成了该标准的初稿,随后分别发给我所各位专家修改,他们更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并且通过会议进行讨论修改,于2016年4月共收到修改意见10条(处)。根据专家的意见,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然后再分别发给相关专家审核。于2016年5月收到修改意见3条(处),修改后与个别专家沟通,得到答复完成定稿,准予按程序上报审批。六、主要起草人与分工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及分工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分工徐金根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育种室主任/工程师执笔曹烈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科长/高级工程师执笔王建民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审核廖亚明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书记/高级工程师审核付永进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审核江敏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加工室主任/工程师搜索资料李乐康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资源室主任/工程师搜索资料叶本祥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养殖室主任/工程师搜索资料张颂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搜索资料夏志俊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搜索资料七、与国内标准的一致性检索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尚无报道,不存在与国内标准的一致性。八、与相关法律、法规或限制性标准的关系该该标准编制属于渔业种业范畴,涉及到资源利用、种质选育、质量安全等方面内容。在编制过程中,主要起草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了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限制性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制定具体的条款,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不与相关法律、法规或限制性标准产生矛盾。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该标准是在三十多年试验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级彭泽鲫良种场建设要求,参照彭泽鲫国家(行业)标准而编制的,内容全面,数据可靠,经发至相关专家审核后,未收到重大分歧意见,只作小幅度修改,因此也就不存在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十、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十一、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在该标准发布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