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一旅行者停留在加利福尼亚中部太平洋海岸公路上的比克斯比大桥(38°N,122°W)上,将相机对淮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了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星轨形成的天文因素有()①地球绕地轴自转 ②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③地球绕太阳公转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2.若旅行者继续观察星空会发现星空的天体围绕北极星()A.自西向东旋转 B.自南向北旋转 C.顺时针旋转 D.逆时针旋转3.该旅行者将相机镜头对淮北极星时相机镜头与地面的夹角约为()A.38° B.52° C.120° D.60°【答案】1.B2.D3.A【解析】【1题详解】因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我们观察不到北极星的视运动,只能够观察北极星附近恒星的视运动。因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人们会观察到北极星附近的恒星围绕北极星的移动轨迹。故星轨形成的天文因素①②描述正确,和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无关,排除③④,故选B。【2题详解】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星轨上的天体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的旋转,视运动表现为逆时针旋转。D正确,排除ABC,故选D。【3题详解】在北半球任意一点,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该地的纬度角。比克斯比大桥的纬度约38,则相机与地面构成的夹角为38°。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弧为昏线,CD、CE为日期分界线,虚线圈表示极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此刻,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大约为()A.6月22日1时 B.12月22日1时 C.6月21日21时 D.12月22日21时5.此日,B点太阳升起的方向为()A.正东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6.此日,与北京相比,上海()A.白昼时间长 B.日落时间早 C.正午太阳高度低 D.正午日影长【答案】4.C5.D6.B【解析】【4题详解】日期分界线有两条:0时经线和180°经线。由材料可知,AB弧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晨昏线与极圈交点地方时为12时或0时,可判断出CD不可能是0时经线,而CE为0时经线,CD为180°经线。据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根据自转方向和时间的早晚可判断出CD为180°经线,地方时为9时,世界时为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1日21时。综上所述,ABD错误,选C。【5题详解】由图可知B点这一天出现极昼现象,太阳从正北落下,再从正北升起。排除ABC,选D。【6题详解】上海纬度低于北京,但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低的地方白昼时间越短,日落时间越早,B正确,A错误;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正午的日影较短,CD错误。综上所述,选B。下表是我国三个不同城市某段时间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甲5:0918:335:0818:34乙6:3319:396:3219:40丙4:2018:404:1818:427.表中三个城市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8.城市丙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根据计算,三个城市均昼长夜短,说明三个城市正值夏半年,其中丙的昼长最长,其次为甲,乙昼长最短,我国位于北半球,根据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的规律判断,三个城市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丙、甲、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城市丙地区是三个地区中昼最长的,据上题分析得知其在三地中纬度最高,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纬度相对较低,即使在夏半年其昼长也不会达到14小时20分钟以上,BD错误;以当日计算丙地的日出地方时(日出地方时=12-白昼时间的一半)应为4:50,而丙地当日的日出北京时间是4:20,说明当地在120°以东,西北地区在120°E以西,东北地区在120°E以东,所以C正确,A错误。故选C。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示意我国某地砂岩风成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构成右图地貌的岩石主要为()A.①——沉积岩 B.②——喷出岩 C.③——侵入岩 D.④——变质岩10.图示①、②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重熔再生—风化作用—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重熔再生—岩浆侵入—冷却凝固11.塑造右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化学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重力塌陷作用【答案】9.A10.D11.C【解析】【9题详解】左图中①为沉积岩,②为变质岩,③为侵入岩,④为喷出岩。右图地貌物质组成为砂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因此选A,排除B、C、D。【10题详解】①与②分别为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两种岩石若转化为侵入岩,必须经过高温融化(变为岩浆),岩浆侵入以及冷却凝固三个过程。故选D。【11题详解】图中地貌为风蚀拱桥,是长期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故选C。特立尼达岛位于西印度群岛西南部,岛上大部分地方为平原,北部、中部和南部有三条大致东西走向的低矮山脉。下图示意特立尼达岛山脉、河流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特立尼达岛三条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 B.板块之间的彼此分离扩张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火山带13.特立尼达岛三条山脉海拔均较低,主要是受到()A.高山冰川的刨蚀作用 B.强烈海风的侵蚀作用C.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 D.沿岸洋流的搬运作用14.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看到海蚀洞和海蚀柱地貌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2.A13.C14.A【解析】【12题详解】特立尼达岛位于美洲板块,受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岛上岩层发生褶皱或断层,形成三条东西走向的山脉。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特立尼达岛位于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区,该岛水系发育,故而流水的侵蚀作用是山脉变得低矮的主要原因。C正确,纬度低,气温高,冰川存在可能性小,A错误;海风只能对最靠海的造成侵蚀,对不能对全部产生明显侵蚀,B错误;洋流对沿岸的山脉作用小,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图中甲地位于岛上山脉向海洋延伸地带,形成岩石海岸,且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这里易发育海蚀柱和海蚀洞等海蚀地貌,A正确;乙位于东北信风背风,且地势平坦,难以形成,B错误;丙处位于河流入海,一般为冲积平原,难以形成海蚀洞和海蚀柱,C错误;丁处地形低平,且与东北信风平行,难以形成,D错误。故选A。地形对聚落的选址、发育和发展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某山地地区的河流沿岸分布的一乡村聚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乡村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A.海拔较高 B.坡度较大 C.地势平坦 D.土层深厚16.该乡村聚落规模难以扩大,主要的制约因素是()A.山地、河流 B.交通、耕地 C.植被、土壤 D.水源、气候【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乡村聚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地形上,所以示乡村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地势平坦,C正确。海拔较高与坡度较大不是图示乡村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AB错误。无法判断土层深厚,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乡村聚落被限制在山脉和河流之间,所以难以扩大其规模,因此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山地与河流,A正确。耕地、植被与气候不是制约该乡村聚落规模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5月11日5时16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下面左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右图为5月10日某条经线与晨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移动轨迹图。(1)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期间,地球公转大致位于轨道上的______区间,公转速度______。(2)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______。文昌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当日文昌日出与正午地物的影子分别朝向______方和______方。(3)5月10日文昌旭日东升时,该经线与晨线交点位于M点,则M位于文昌的______方。【答案】(1)②逐渐变慢(2)由13°N向南北两侧递减83°西南正北(3)东南【解析】【小问1详解】左图中,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可以判断图中左侧为冬至,右侧为夏至,上方为秋分,下方为春分。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时间为5月10日至11日,此时段地球公转位于春分(3月21日)至夏至(6月22日)之间,即图中②区间;此时段逐渐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小问2详解】读右图,5月10日经线与晨昏线交点的最大纬度为77°,即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为77°,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3°N,因此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由13°N向南北两侧递减。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文昌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20°-13°)=83°。该日文昌东北方向日出,日出的影子朝向西南方向;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影子朝向正北。【小问3详解】文昌旭日东升,说明文昌此时与M同位于晨线上;M点此时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可知M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结合此时晨线的走向,可知M位于文昌的东南方向。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尔里克山地处天山东段,发育多级阶梯面。目前,喀尔里克山内外力作用复杂,其地表形态仍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下图示意喀尔里克山多级阶梯面发育过程。(1)判断喀尔里克山的构造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析喀尔里克山多级阶梯面的形成过程。(3)若内力作用大幅减弱的情况下,阐述喀尔里克山地表形态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答案】(1)地垒。理由:结合图示可知,阶梯面所在岩快相对抬升,为地垒。(2)地层断裂,中部相对抬升;高处受外力风化、侵蚀导致夷平:间歇性多次抬升、夷平,形成多级阶梯面。(3)内力作用大幅减弱,此时外力作用为主导;长期遭到外力风化、侵蚀,阶梯面转折部位变平缓;部分阶梯面被侵蚀(不再明显);山体总体高度降低。【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喀尔里克山地处天山东段,发育多级阶梯面,结合图可知,断裂发育,阶梯面所在岩块相对抬升,两侧岩块相对下沉,故为地垒。【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地壳运动导致地层断裂,中部阶梯面相对抬升;之后地壳相对稳定,地势高的区域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相对平坦的夷平面;之后地壳间歇性多次抬升、夷平,最终形成多级阶梯面。【小问3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如果内力作用大幅减弱,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此时外力作用为主导,喀尔里克山长期遭到外力风化、侵蚀,阶梯面转折部位逐渐变平缓;部分阶梯面被侵蚀,形态不再明显;由于外力作用强度大于内力,外力作用是地表趋于平缓,故山体总体高度降低。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约一百万年前,金沙江是向南流入元江的,是元江的源头,由于大地震及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时,使金沙江改道向北流入长江,并且在27N和98°E~100°E之间形成了地球上著名的地理皱褶,同时还诞生了三条巨大的河流,形成了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奇观。大地震发生的证据就是云南武定县的大裂谷,大裂谷长十多公里,深达三百多米。“金沙江”是因在宋代时,河中出现大量金沙而得名,一直延续至今。材料二下面图左为武定大峡谷,中为云南水系图,右为金沙江巧家河淘金段。(1)据图简述三江并流的地形特点。(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武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3)砂金存在于地下岩石中,其露出地表与地质构造有关,而砂金的聚集又与河谷地形有关,试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金沙江巧家河段盛产金沙的原因。【答案】(1)地势南低北高;山高谷深,山河相间。(2)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砂岩;地壳抬升,断裂发育;断裂处岩石破碎,流水沿着断裂侵蚀,形成裂谷。(3)地壳断裂,含金岩石露出断面;经风化,侵蚀,流水搬运,在地势平坦、流速缓慢的河谷沉积,金沙集聚巧家河段。【解析】【小问1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