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第七次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出生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0.60‰,迎来1961年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关于2022年人口和城市发展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2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指标年末数(万人)比重(%)全国人口141175100.0其中:城镇9207165.2乡村4910434.8其中:男性7220651.1女性6896948.9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7]2561518.116-59岁(含不满60周岁)8755662.060周岁及以上28004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2097814.9A.比上年末总人口减少约85万人B.少儿抚养比减小,老龄化现象严重C.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人口以迁入为主D.城市化水平处于后期成熟阶段【答案】D【解析】用总人口乘以自然增长率可以算出,2022年末比2021年减少约85万人,A正确;出生率低,甚至出现首次负增长,少儿抚养比减小,65岁以上占比14.9%(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比>7%即为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B正确;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和“收缩”都被强化的马太效应,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发达,以人口迁入为主,农村、东北、部分城市地区的人口可能会加速收缩,C正确;城市人口比重为65.2%,为中期加速阶段,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月24日,湖北省某中学(112°E、30°N)的老师们开一辆大巴车,从学校西南门11点钟出发,按照高德地图(图)导航到洋码头柳林洲公园团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该中学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A.79.5° B.74.5° C.68° D.52°3.北京时间11:10,大巴车开到豉湖路时,哪个座位上的老师最晒()A.较前排左侧 B.较前排右侧 C.较后排左侧 D.较后排右侧【答案】2.D3.A【解析】【2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10月2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在8°S(一个月大约移动7.83°),该地位于30°N,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得: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30°+8°)=52°,ABC错误,D正确,故选D。【3题详解】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可知,北京时间11点10,该地地方时为10:38,结合日期10月24日,故此时,太阳大致在东南方位,当大巴车开到豉湖路时,车向西南方向行驶,即阳光从车左前方照射过来,则较前排左侧座位上的老师最晒,结合答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专家在该湖盆内发现了罕见化石。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原因()A.断裂下陷 B.构造抬升 C.风化侵蚀 D.搬运沉积5.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①为内力作用,②为外力作用,图中哪一类岩石易于发现化石()A.甲 B.乙C.丙 D.丁【答案】4.A5.C【解析】【4题详解】由图中该湖泊沉积物等厚度线分布可知,湖泊中心部位沉积物厚度最大,说明中间位置相对下沉,导致该现象的只能是断裂下陷,A正确;构造抬升会导致沉积物厚度减小,B错误;风化侵蚀不会导致沉积物厚度过大,C错误;搬运沉积需要地形下陷条件,D错误。故选A项。【5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发现化石的岩石应该是沉积岩。①为内力作用,②为外力作用,三大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岩浆,据此可知甲为岩浆,在①内力作用下,可形成乙岩浆岩;乙经过②外力作用形成丙沉积岩;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丁变质岩。综上可知,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易于发现化石应该是沉积岩,C正确,ABD排除。故选C项。下图为“某半球锋面气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关于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B.图中锋面为暖锋C.图中四点乙地气压最高 D.图中锋面由北向南移动7.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出现降雨天气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6.A7.C【解析】【6题详解】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在山脉处向南弯曲(凸向低值),说明该区域纬度越靠南,线速度越小,结合所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因此该图表示南半球,A正确;无论南北半球,在锋面气旋的左侧低压槽附近均为冷锋,B错误;该气压系统为气旋(低压中心),因此图中四点乙地气压最低,甲点气压最高,C错误;该锋面气旋位于南半球,在气旋左侧锋面南部盛行偏南气流,该气流来自高纬度,为冷空气,推动图中的锋面向北移动,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该锋面为冷锋,且向北移动,丙地处于冷锋锋后,最有可能出现阵雨天气,C正确;甲乙处于冷锋锋前,此时降水的概率较小,AB错误;丁地此时为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D错误,故选C。2023年7月28日——31日,华北发生强降雨,河北邢台2天下了2年的雨量,超过了台风“杜苏芮“登陆时在浙江造成的861毫米的最大降水量。研究表明,海-气之间相互作用明显,示意2018年-2022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的相关性。Nino3.4指数是指Nino3.4区(170°W-120°W,5°S-5°N)的平均海温距平指数,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华北暴雨的成因推测有误的是()A.双台风输送水汽B.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位置偏南C.来自海洋的水汽在太行山和燕山前抬升,形成地形雨D.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形成锋面雨9.关于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9年我国台风出现频率增高 B.2021年南美秘鲁渔业减产C.2022年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易发森林火灾 D.2022年我国出现冷冬【答案】8.B9.D【解析】【8题详解】台风杜苏芮本身带来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台风卡努也将太平洋水汽输入,杜苏芮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冷凝成云致雨,由于风向和山脉走向垂直,气流在太行山和燕山抬升作用明显,在迎风坡出现特大暴雨,另外也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形成锋面雨有关,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此次华北暴雨的出现,ACD正确;华北雨季的降雨主要出现在西太平洋副高的西北侧,副热带较平常年份位置偏北会使华北地区降水偏多,B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9题详解】读图可知,2019年SOI为负值,信风减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我国台风出现频率减少,A错误;2021-2022年,SOI值为正值,信风增强,拉尼娜现象发生,我国出现南旱北涝,冷冬现象,南美秘鲁上升流增强,渔业增产,赤道西太平洋降水偏多,不易发生森林火灾,BC错误,D正确。故选D。近日,巴以(巴勒斯坦地区)冲突愈演愈烈,双方死亡人数超过1万人,其中,巴勒斯坦的一块飞地——加沙地带,面积只有365平方公里。该区域水资源紧张,位于约旦大裂谷深处的加利利湖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而闻名世界的死海近年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0.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加沙地带的气候特征,下列适合在加沙种植的农作物是()A.柑橘 B.大豆 C.橡胶 D.水稻11.阿利利湖的直接补给水源包括()①黑门山的高山积雪融水补给 ②约旦河水补给③雨水补给 ④地下水补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死海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水量减少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10.A11.C12.B【解析】【10题详解】加沙是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发展地中海式园艺业,主要种植柑橘,土地资源匮乏,他们利用阳台、屋顶和庭院栽种各种水果、蔬菜和草药等农产品,故选A。【11题详解】加利利湖有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该湖水面低,因此有河水补给;地处30°-40°N大陆西岸,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有雨水补给;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断层发育,多地下水补给;黑门山海拔2814米,虽然终年积雪,但是其雪水间接补给阿利利湖,故选C。【12题详解】死海盐度高,并没有围湖造田的行为。所处地区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人类活动影响,注入死海的河水不断减少,因而湖面不断下降。死海南部地势较高,湖面下降导致南部湖底部分裸露,形成盐滩,故选B。下图为“天山垂直带谱示意图”。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头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种子在2-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21℃的低温,如果夏天温度超过25℃,它就会进入半休眠状态。雪莲产量以天山最多,但由于人类的过度采挖,导致数量大幅度减少,所幸天山雪莲人工已经栽培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甲地所示位置是天山夏季优质牧场所在地,其所在坡向及牧草优良的主要因素是()A.北坡水分 B.北坡气温 C.南坡光照 D.南坡水分14.关于该山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坡基带的荒漠属于非地带性现象B.北坡雪线低于南坡是因为北坡降水多C.南坡有针叶林是因为南坡为阳坡D.北坡山地草原低于南坡是因为水热条件好15.推测人工创造的雪莲生长环境的特点是()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答案】13.A14.B15.A【解析】【13题详解】北坡所处盆地西部有缺口,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地形雨,降水量比南坡大,故北坡有乙云杉林,甲位于天山北坡云杉林带与高山草甸过渡地带,夏季云杉林生长旺盛,蒸腾作用强,空气水汽含量大,降水多,水分条件好,草甸茂盛,冬季转场到林线以下的草场放牧。答案选A。【14题详解】天山海拔较高,基带为荒漠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不是非地带性现象。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故有针叶林分布,且雪线低。北坡山地草原分布海拔低是因为处于阴坡,热量条件差。故选B【15题详解】因为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所以气温低,冰川融水渗入,土壤较为湿润,故其生长环境是冷湿。故选A。二、综合题(共55分)16.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拥有4894公里的高速公路,超过2500公里的铁路里程,4座跨江跨海大桥,5座国际机场,3个货运量排入全球前十的港口。虎门大桥拥堵严重,港珠澳大桥通行许可严格,过境手续繁琐,深(圳)中(山)通道应运而生。材料二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伶仃洋底部有两个深沟,西侧有多处断裂段,东侧经过多条高级水道、靠近宝安西海岸红树林、伶仃洋经济鱼类繁殖场保护区、内伶仃岛-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深圳机场。该通道集“桥、隧、岛、水下互通”于一体,预计今年11月底全线贯通,2024年通车。(1)推测修建深中通道的原因有哪些?(2)深中通道没有选择全隧或全桥方案,而是选用成本极高的“西桥东隧”,分析其原因。(3)深中通道修建过程中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答案】(1)缓解现有交通运输压力;港珠澳大桥通行程序繁琐;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需求不断增加。(2)“西桥”的原因:地质条件复杂,有多条断裂带经过,施工和运营风险大,无法使用“全隧”方案;“东隧”的原因:机场限高和船舶通航,无法使用“全桥”方案;东侧途径各类动植物保护区,需减少污染(或减少干扰、减少破坏)。(3)水文条件: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底部有深沟,加剧了浪高;地质条件:海底有深沟及多处断裂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修建难度大;气候条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袭击;海洋环境:海水腐蚀性强,对材料要求高;海底有高压、黑暗和低温等环境需要克服。【解析】【小问1详解】有材料可知:“虎门大桥拥堵严重,港珠澳大桥通行许可严格,过境手续繁琐,深(圳)中(山)通道应运而生”,因此推测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港珠澳大桥通行程序繁琐,因此需要修建深中通道可缓解现有交通运输压力。【小问2详解】有材料可知:“伶仃洋底部有两个深沟,西侧有多处断裂段”,说明此西侧地质条件复杂,有多条断裂带经过,施工和运营风险大,无法使用“全隧”方案,只能采取西桥,材料“东侧经过多条高级水道、靠近宝安西海岸红树林、伶仃洋经济鱼类繁殖场保护区、内伶仃岛-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深圳机场。”说明,东侧有机场和高级水稻,因为机场限高和船舶通航,无法使用“全桥”方案,另外东侧途径各类动植物保护区,需减少干扰,只能采取东隧。【小问3详解】有材料可知:“伶仃洋底部有两个深沟,西侧有多处断裂段”,说明伶仃洋底部有深沟,且从图中可以看出伶仃洋是喇叭形河口湾,加剧了浪高,海底有多处断裂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工程修建难度大。珠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袭击,海水腐蚀性强,海底还有高压、黑暗和低温等环境需要克服。17.“觅甜何须走四方,古来甘蔗耐人尝”,广西因甘蔗被誉为“最甜的自治区”。甘蔗种植要求积温在6000℃以上,无霜期330天以上,出现-2℃频率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日照时数1600小时以上。2020-2021年,广西糖料甘蔗种植面积产量约占我国产糖的68.84%左右(如左图)。目前,甘蔗产业逐渐实现了综合利用(如右图),效益大大增加。(1)分析广西适合种植甘蔗的区位条件。(2)简述广西近年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广西的甘蔗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条件好,无霜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地和人工成本较低。(2)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大量修水库,水利设施得到完善,供水稳定,保证产量;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甘蔗产业实现综合利用,推动甘蔗种植;交通的完善;电商等销售渠道的增加;政策扶持。(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大甘蔗种植补贴。【解析】【小问1详解】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广西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降水多,地表径流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广西的经济欠发达,土地和人工成本低。【小问2详解】总产量需要从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分析。甘蔗产业链逐渐延长,利用率提高,甘蔗种植的面积不断扩大。交通和销售渠道增加,市场范围扩大,推动种植面积增长。科技投入增加,灌溉条件改善,增加了甘蔗的单产。政府政策扶持,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小问3详解】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补齐短板,发扬长处,从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角度分析。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将废弃物再利用,例如废渣做复合肥,提高废弃资源的利用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大补贴,保持农民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完整的产业分布格局。【点睛】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黑龙江外记》中写到: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四火熄灭,其地遂成池沼。这里的“一日地中忽出火”指的是老黑山和火烧山,附近有一条河流名叫白河,它是讷谟尔河的支流,周边现如今形成5个串联的湖泊群——五大连池,位于中国东北部,以冷泉闻名于世。黑龙江某中学的学生跟着地质学家到达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开启了一场探索之旅。材料二:考察组来到三池白龙湖一侧的湿地中,找到一个土层松软的地点开始挖掘,发现一锹以下(大约20cm)就挖不动了,看到积水,用手摸感觉特别凉,这里就是岛状永冻土区。材料三:五大连池的地下洞穴更冷。在东焦得布山的西北方向有两个地下冰洞:白龙洞与水晶宫,水晶宫内的气温常年在-5℃左右,洞内呵气成霜,洞底为全年冰冻的冰层,洞由玄武岩构成。(1)根据五大连池的地理位置,推测并描述五大连池的气候特征。(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五大连池串状湖的形成过程。(3)根据材料推测并简述岛状永冻土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和冰洞之间的关系。【答案】(1)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和、短暂而多雨,冬季寒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