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份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秦朝击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后,为加强对北方的管理,采取的措施是A.创立了皇帝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修筑万里长城 D.迁贵族到关中【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入侵,C项正确;皇帝制度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创新,排除A项;统一度量衡、迁贵族到关中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与抵御匈奴入侵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2.考古工作者曾在陕西发现了一批秦代封泥,上面刻有“邯郸郡”、“蓝田县”等字样。这一考古发现印证了秦代推行A.军功爵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代封泥为考古实物,“邯郸郡”、“蓝田县”等字样充分说明了秦代推行了郡县制度,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军功爵,排除A项;材料与三公九卿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皇帝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周代的井田土地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继承。对不遵守国家法纪,反抗君王者和不忠不孝者,要削夺他们的田地。这些规定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周代的井田土地只可继承不能买卖,这无疑限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对违法乱纪之人则削夺他们的土地,这是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维持井田制的正常推行,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属于无关选项;井田制属于土地公有制,这些规定利于井田制的推行,不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项错误。4.汉武帝元狩元年,由于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汉武帝“乃作左官之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的官吏即构成“左官罪”。此举旨在A.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B.废除郡国并行制度C.确保君主权利高度集中 D.巩固贵族政治统治【答案】A【解析】汉朝时不经过中央任免而私自担任地方诸侯的官吏构成“左官罪”,此举加强了汉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针对郡国并行制度,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是针对贵族,排除D。5.东汉光和元年(178)设立了鸿都门学,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并进行考试,人数多至千人,学成后多授予高官。鸿都门学的设立A.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 B.推动了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C.充分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 D.完善了汉代的私学教育体系【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专习辞赋书画”可以看出鸿都门学是学习和研究文学艺术的学校,它的建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故选A项;B选项不是直接影响,故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经世致用,故排除C选项;鸿都门学是官学不是私学,且未涉及汉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否,故排除D选项。故选A项。6.周王之所以如此依赖诸侯,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度。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贵族制度建构于编户齐民体制之上 B.官僚制度的出现依托生产力的发展C.血缘纽带是成熟国家的组织方式 D.封邦建国造成西周诸侯分裂割据【答案】B【解析】据材料“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周朝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井田制下,奴隶制仍然为社会主流,国家缺乏凝聚力,政权不得不以部落联盟的形势进行。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也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可见,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出现依托于生产力的发展,故B选项正确;周天子的分封制是贵族政治,而材料提到,“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说明贵族制度不是建构与编户齐民体制至上,A选项错误;血缘纽带不是成熟国家的组织方式,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才是成熟国家的组织方式,C选项错误;材料提到,“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度”,说明材料强调的是制度问题,而不是诸侯分裂割据,D选项错误。7.“太尉”一职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无人担任太尉。汉承秦制,但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则置,事毕则省。这说明A.长期战乱导致将才稀缺 B.秦汉推行重文轻武政策C.秦汉太尉是由皇帝担任 D.军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答案】D【解析】由材料“秦朝无人担任太尉……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则置,事毕则省”可知,秦汉时期因为皇帝害怕军权旁落,进而威胁皇权,因此皇帝始终牢牢掌握军权,不愿意让官员担任太尉一职,故选D;长期战乱的局面会让将才辈出,而不是稀缺,排除A;重文轻武是宋代推行的政策,秦汉时期并不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太尉是空缺,而非由皇帝担任,排除C。8.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策略。该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结合所学可知,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符合“隆礼尊贤而王”,又吸收法家思想,主张重法爱民,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荀子思想,C项正确;孔子是儒学家代表人物,不主张重法,A项错误;孟子也是儒学家代表人物,没有吸收法家思想主张,B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不主张“隆礼尊贤而王”,D项错误。9.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边界处的大量荒地逐渐被开垦出来,诸侯国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C项正确;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是促进因素不是根本原因,A项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与诸侯国地界明晰一样,根本原因都是当时生产力的发展,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并未加强,D项错误。10.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 B.皇权世袭的特点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D.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印章的称呼“玺”从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呼,到秦代只有皇帝一人的印章可以称为“玺”,这体现了皇权的强化,皇帝独尊的特征,C正确;秦王的功绩和其印章称呼无关,排除A;皇权世袭强调的是皇位的传承,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与题无关,排除。11.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亦称诸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与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可见,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A.各国改革 B.民族交融 C.技术进步 D.思想繁荣【答案】B【解析】据材料“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很多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国的疆域得以扩大,同时中原人民在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的交往与争斗中,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B正确;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12.秦朝律法规定,地方长吏调任新职,不能带走原来的属吏,不得重新任用不够条件或不称职而被撤职的官吏为官。这些规定A.保证了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 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有序调整C.杜绝了地方官场的腐败现象 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律对地方官吏的任命的规定,可以防止形成个人派系,有助于地方秩序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保证了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是对现有地方官的任命规定,B项错误;“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1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商朝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中国从此有了文字B.周朝时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中国从此有了文字可考历史C.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汉武帝时,纸质《史记》出版发行,开始用卷、册作为计数单位【答案】C【解析】全国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认同,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已有文字符号,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故A项错误;有文字的信史从甲骨文开始,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纸质书籍应该还没有出版发行,故D项错误。14.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答案】A【解析】根据“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可得出“王臣”数量增加,促进了周王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周天子的地位,而不是臣民的地位,排除B;当时没有中央集权,排除C;材料只涉及到人口问题,没有涉及到范围,排除D。1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恻隐之心”,这句话出自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与孟子主张的人性善等一致,B项符合题意;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与“恻隐之心”无关,排除A项;“恻隐之心”与荀子主张的人性恶不符合,排除C项;“恻隐之心”与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恶不符合,排除D项。16.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答案】D【解析】根据“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纸的特性,物美价廉,简洁实用,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7.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方》【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故答案为B项。A项,《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是中医学奠基之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排除;C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排除;D项,《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的著作,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排除。18.董仲舒特别强调儒家“大一统”思想,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从此,这一思想贯穿中国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下列对这一局面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儒学取得官方统治地位 B.大一统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新儒学融合了战国各家学说【答案】C【解析】材料“这一思想贯穿中国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体现的是汉武帝的“大一统”思想对于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的重要性,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19.妇好墓是目前殷墟遗址中唯一保存完整商代墓葬,墓上的“母辛门”享堂,传说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据考证,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继位。据此判断,武丁继位时距今(2020年)已有A.1250年 B.3267年 C.3268年 D.3269年【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公元前1250年”“距今(2020年)”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计算公元前后的时间差,应以公元前的时间与公元后的时间直接相加,所得之和再减去一年,因为公元前1年过后就是公元1年,中间没有“公元0年”,因此1250+2020—1=3269年,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0.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建立了张楚政权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故排除所有含④的BCD选项;其他各项都符合陈胜、吴广起义的特征,A正确。故选A。2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度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答案】D【解析】材料“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体现的是百家争鸣的现象,因此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D。22.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A.秦朝人不喜欢穿鞋,喜欢拄拐杖 B.秦朝法律残酷C.秦朝市场竞争激烈 D.拐杖是外来品【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置。这样使很多人因为受到刑法的处置而残疾,以至于出现了材料中“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的奇怪现象。因此B正确;ACD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故选B。23.“朕统六国,天下归一”,下列属于“朕”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⑥修建灵渠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朕统六国,天下归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⑥都是秦始皇的功绩;④采用科举制选官是隋朝创立的,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不是历史功绩。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24.象棋棋盘中的楚河汉界来源于楚汉战争。象棋之争中,任何人皆可成为胜利者,而楚汉战争中,刘邦战胜了项羽。刘邦打败项羽的最主要原因是A.善于用人 B.后方巩固 C.战术正确 D.得民心【答案】D【解析】要注意设问强调的是最主要原因。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赢得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5.“今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既已具矣,大人肃然奏而独听之,将何乐得焉哉?其悦将必与贱人,不与君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上述观点的提出者最有可能是()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现在大钟、鸣鼓、琴瑟、竽笙各种乐器,既已齐备,大人们独自安静地听着奏乐,将会得到什么乐趣呢?不是与君子一同来听,就是与贱人一同来听。与君子同听,就会荒废君子的听狱和治理国事;与贱人同听,就会荒废贱人所作的事情,即墨子的“非乐”主张,D选项;孔子主张“仁”,坚守与传承礼乐文化,排除A;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变法革新,排除B;庄子主张“齐物”“逍遥”,排除C。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在古代社会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忧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对外来侵略势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沿着古代爱国主义者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千年史策耻无名”,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志士虚有少壮年”。——摘编自顾杰善《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答案】特点:体现家国一体观念;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强调大一统;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解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可知特点是体现家国一体观念;根据材料“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忧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可知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根据材料“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可知特点是强调大一统;根据材料“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可知特点是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汶口发掘的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十四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上下五千年》材料二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中华文明史》材料三(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秦统一全国为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后期社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状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请列举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周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之处。【答案】(1)状况: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或者阶级。(2)原因:铁农具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日益剧烈;私学兴起;士阶层的活跃等。代表:孟子、荀子。(3)不同:①西周分封制之下官位可以世袭,有领地,秦朝郡县制官员由皇帝(或中央)任命和考核,无领地;②分封制之下周王不能直接控制地方,郡县制是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③西周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朝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④分封制在地方上有较大权力和独立性,郡县制服从中央;⑤分封制容易形成割据分裂,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等。(任意3个不同)【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可归纳出出现私有财产及出现贫富分化或者阶级。【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归纳出铁农具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兼并战争日益剧烈;根据材料“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可归纳出私学或士阶层的兴起。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孟子,荀子。【小问3】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西周分封制之下官位可以世袭,有领地,秦朝郡县制官员由皇帝(或中央)任命和考核,无领地;西周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朝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根据材料“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统一全国为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可得出分封制之下周王不能直接控制地方,郡县制是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分封制在地方上有较大权力和独立性,郡县制服从中央;分封制容易形成割据分裂,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怎么才能安定,孟子对日:“定于一”。《墨子》中说:“一同天下。”《荀子》中说:“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中说:“一匡天下。”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概括材料一中思想家共同的政治主张,并指出秦统一之后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并分析董仲舒的主张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影响。【答案】(1)主张统一。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文字。(任意3点)。(2)主张大一统,尊崇儒术。标志着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定于一”“一同天下。”“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一匡天下。”可知这些思想家都主张统一。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与文字。【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得出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尊崇儒术。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主张获得了汉武帝的赏识,从此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也标志着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等材料二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三“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摘编自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材料四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卷十四(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末期出现“统一”趋势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答案】(1)兼并战争;大国形成;华夏认同观念(同源同祖)。(2)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各国变法运动的促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模式。(4)郡国并行制。【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可知,兼并战争不断;根据材料“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可知,大国多已形成;根据材料“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可知,华夏认同观念(同源同祖)。【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中“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的描述进行归纳即可。【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模式。【小问4】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30.阅读有关秦汉制度和兴亡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地方分权体制”“独制”格局的内涵。(2)进一步指出周、秦在政制上大变局的主要内容。材料二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3)简要阐述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基本模式。材料三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4)结合所学概述汉武帝制度变革的内容,并据此推断汉代政治的特点。材料四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夏曾佑《中国古代史》(5)用所学知识解释作者的观点。材料五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6)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的观点。【答案】(1)内涵:地方分权体制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独制格局指秦确立的中央集权制。(2)主要内容:①西周大变局:实行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井田制等,发展、稳定贵族政治;②秦朝大变局:实行中央集权制(皇帝制;郡县制;军功制等),从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3)基本模式: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建立皇帝任免的三公九卿中央政府机构;建立皇帝任免的郡县制。(4)内容:推恩令;刺史;中朝;察举制、上计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财产税等;特点:政治上出现布衣将相,但易宦官专权,地方势大;经济上国家强盛。(5)中国之教指儒家思想(儒教或儒家文化);中国之政指中央集权体制(大一统或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或皇帝制度);中国之境指大一统的中国疆域(北击匈奴或河西四郡或开通丝绸之路)。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水平1: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应从思想、政治和疆域三方面整体看待。思想学说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汉武帝时代成为官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从此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立交桥建设施工合同
- 校园网络安全协议
- 网络安全精细化管理应用
- 2022年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题A卷-附解析
- 金融精准扶贫解决方案
- Unit 3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说课稿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社会实践活动前教育
- 2017-2018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学期工作总结与2017-2018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总结汇编
-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4-2025学年11月学情调研八年级历史
- 木工机械加工安全措施
- 2024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真题手把手:2021新高考英语分析素材
- 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 校园普及心肺复苏课件
- 《学习的概述》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系列之口算题专项练习(原卷版)(全国通用)
- 《手表基础知识》课件
- GB/T 28054-2023钢质无缝气瓶集束装置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
- 2023年度武汉房地产市场报告2024.1.12
- 2024线上冲锋衣市场趋势报告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27-1《图形的相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