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目标:概述五四运动史实,相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影响重点:五四运动的过程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趣味探究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生走出校门,前往天安门广场集合,游行队伍里高举着一副落款为“北京学界同挽”的挽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这里的“曹”和“章”,指的是谁?人民为什么这么痛恨他们?是倾心媚外、卖国求荣的曹汝霖、章宗祥。学问梳理一、五四运动:1、背景:(1)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快速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的力气不断壮大;(3)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冲突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人民的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5)干脆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两个阶段、运动中心及主力)阶段时间中心主力主要斗争形式结果一1919.5.4-6.5北京学生罢课、游行初步成功: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签和约。二6.5以后上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3、结果:取得初步成功(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4、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学问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宏大力气,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学问分子起先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学问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打算。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心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规定。五四运动所提倡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仍旧被当代年轻人所推崇。【重难点解析】1、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抗拒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承认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工人参与后,斗争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运动取得初步成功,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开端:(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担当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2)五四运动启发广阔人民觉悟,打算了革命力气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打算了条件。(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阔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五四运动对中国变革的影响。①它是一次追求民主、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②它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宏大斗争,加快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干脆加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开展。③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先进学问分子相识到工人阶级的宏大力气,起先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毛泽东)3、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比较事务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相同点①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加深的社会条件下,为使国家和民族从受奴役的地位摆脱出来而发动的爱国运动;②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将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扶植的代理人不同点从世界历史角度看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政治目标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从革命领导阶级看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因其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不行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学问分子领导,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宏大力气,他们剧烈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对帝国主义的看法不同承认不同等条约有效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怜悯和支持,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懦弱性和妥协性提出合理要求使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坚决性和彻底性参与斗争的主力军不同是资产阶级学问分子为主体的革命派和湖北新军由青年学生发动,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全国人民参与的斗争.它泼及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发动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看因缺乏彻底的革命纲领,虽肯定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和依靠群众力气,但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吸引了广阔人民群众,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从革命的结果与前途看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革命任务没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告终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后来在中共领导下,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革命性质和影响不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宏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启导广阔人民的觉悟,打算革命力气的团结",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算了思想基础,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标记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革命对象不同清王朝北洋军阀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①领导力气: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同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变更,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打算。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定结果。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导引式问题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事实上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从今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始终持续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中国历史》材料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材料三材料四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由1913年的60万人上升到1919年200万人。为中国新的革命运动供应了新的阶级力气。材料五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三四年间,一些先进的学问分子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办法识。新这场运动的领袖之一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结合以上四段材料归纳总结五四运动爆发的缘由。2.阅读教材,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填写下表:第一阶段其次阶段中心主力口号方式结果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性质不同点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结果和前途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4、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探讨越来越深化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许多新的探讨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详细表现。(8分)观点二:五四时期学问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学问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看法。(5分)观点三:五四运动后学问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化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3)道路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5分)(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宏大复兴的今日,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6分)参考答案(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样本 制作
- 化验员人事合同样本
- 农村荒地合同样本
- 医疗设备使用合同样本
- 剧作租赁场地合同样本
- 会所店面转让合同样本
- 升降平台合同标准文本
- 化学制品仓储合同标准文本
- 2024-2030全球气动单座调节阀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2030全球试管架条形码阅读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GB/T 19466.4-201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
- 2023年漳州龙海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地基基础规范8章
- 从敦煌壁画看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演变
- DB12-537-2014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规范
- 建筑工地项目部人员职责划分表
- 工程量确认单表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析
- 海因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