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级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与优化实施方案TOC\o"1-2"\h\u9477第1章引言 4293091.1背景与意义 484151.2目标与范围 49721.3参考文献 414716第2章云计算技术概述 5171372.1云计算基本概念 554262.2云计算服务模型 5184352.3云计算部署模型 54740第3章企业级云计算需求分析 6110303.1业务需求 6220953.1.1灵活扩展性需求 677523.1.2高可用性需求 6123273.1.3多业务支持需求 6105233.1.4跨地域支持需求 6119623.2技术需求 661043.2.1虚拟化技术需求 6195143.2.2分布式存储需求 617423.2.3网络技术需求 769353.2.4自动化运维需求 7288313.3安全与合规性需求 7239543.3.1数据安全需求 781973.3.2系统安全需求 717833.3.3合规性需求 7104193.3.4服务连续性需求 723413第4章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 7266844.1总体架构设计 7194424.1.1架构层次 7223064.1.2架构特点 8218394.2计算资源设计 8295674.2.1虚拟化技术 899744.2.2资源调度策略 866374.2.3计算资源池 8129664.3存储资源设计 816754.3.1分布式存储 861104.3.2存储策略 8182604.3.3数据保护 8121124.4网络资源设计 8292324.4.1网络架构 8243904.4.2负载均衡 8174924.4.3安全策略 9265964.4.4网络隔离 915865第5章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与选型 937425.1虚拟化技术选型 993275.1.1技术成熟度:选择具有广泛市场认可和稳定性的虚拟化技术; 926705.1.2功能损耗:评估虚拟化技术在功能方面的损耗,保证其对业务影响最小; 9261275.1.3可扩展性:选择支持大规模集群部署的虚拟化技术; 9241905.1.4安全性:考虑虚拟化技术的安全功能,保证系统安全; 9303795.1.5兼容性:选择与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兼容性良好的虚拟化技术。 9326155.2分布式存储技术选型 9123795.2.1可扩展性:保证存储系统能够业务需求线性扩展; 9161855.2.2数据可靠性:采用冗余机制和故障转移策略,保证数据安全; 9255655.2.3功能:选择具有高功能的存储系统,满足业务场景需求; 979085.2.4易用性:考虑存储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的便捷性; 9237875.2.5兼容性:保证存储系统与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兼容性。 9224535.3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选型 95515.3.1调度策略: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如贪心算法、遗传算法等,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 9179335.3.2自动化程度:提高资源调度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 10137195.3.3集中式管理:采用集中式的资源管理平台,便于监控、管理和维护; 10262345.3.4灵活性:保证调度策略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 104485.3.5兼容性:保证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与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兼容性。 1024785第6章企业级云计算平台部署与实施 10166126.1部署策略 10146006.1.1部署原则 1058756.1.2部署流程 10153206.2系统集成 1072086.2.1网络集成 10116306.2.2存储集成 11177716.2.3应用集成 11129856.3迁移方案 11166236.3.1迁移策略 11292086.3.2迁移步骤 11288456.3.3迁移保障措施 113694第7章云计算平台功能优化 12147507.1系统功能评估 12306977.1.1功能指标体系 12219907.1.2功能评估方法 12102457.1.3功能评估流程 1223907.2计算功能优化 12190827.2.1虚拟化技术优化 12212237.2.2资源调度策略优化 1291117.2.3弹性伸缩策略优化 12192277.3存储功能优化 12171537.3.1存储架构优化 1277907.3.2数据布局优化 12223987.3.3缓存策略优化 12195107.4网络功能优化 13185657.4.1网络架构优化 13219277.4.2负载均衡策略优化 13132517.4.3网络拥塞控制优化 1396877.4.4安全功能优化 135008第8章云计算平台安全与合规性 137548.1安全策略与架构 13158308.1.1安全策略概述 1366558.1.2安全架构设计 13100398.2数据保护与隐私 134878.2.1数据保护策略 13298268.2.2数据隐私保护 14142378.3合规性检查与认证 14298798.3.1合规性检查 14257518.3.2认证与评估 14123198.3.3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142552第9章企业级云计算平台运维管理 14238889.1运维管理体系 14158939.1.1组织架构 15212589.1.2运维流程 15223489.1.3运维工具 1516229.1.4运维团队 15302629.2监控与告警 15241469.2.1监控体系 16129849.2.2告警机制 16131899.3备份与恢复 1627089.3.1备份策略 16160529.3.2恢复演练 16259439.4持续优化与升级 1670619.4.1优化方向 16247939.4.2升级管理 1626058第10章实施效果评估与总结 172935810.1实施效果评估 172740610.1.1评估方法 17364210.1.2评估结果 1789510.2项目总结与反思 171543010.2.1项目总结 172697410.2.2反思与改进 171440110.3未来发展展望 18第1章引言1.1背景与意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级云计算平台以其灵活的资源调度、高效的运维管理、低成本投入等优势,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是如何设计并优化云计算平台的架构,以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级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与优化实施方案,通过分析现有云计算技术,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提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方案,为我国企业云计算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1.2目标与范围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1)分析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业务需求,梳理云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2)设计一套适用于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架构方案,包括硬件设施、软件架构、安全策略等方面。(3)针对现有云计算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提高云计算平台的功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本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业务需求分析。(2)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平台服务、应用服务等层面。(3)云计算平台优化策略研究,涵盖功能优化、安全性优化、成本优化等方面。1.3参考文献[1]张华,刘明,李兵.云计算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33(1):(110)[2]李晓光,张伟,陈曦.企业级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20):(54615464)[3]王世杰,王珂,陈立军.云计算平台安全性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5(4):(106108)[4]陈明,王洪,李浩然.企业级云计算平台功能优化策略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27(2):(4751)[5]刘军,李锐,杨建平.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15):(51535156)第2章云计算技术概述2.1云计算基本概念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并以服务的形式向用户按需提供。它旨在通过网络提供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实现快速、高效、可扩展的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涵盖了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多个层次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实现成本节约和业务灵活性。2.2云计算服务模型云计算服务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用户可以租用这些资源,搭建自己的信息系统。IaaS服务提供商负责基础设施的运维和管理,用户则负责应用层面的管理和维护。(2)平台即服务(PaaS):在基础设施层之上,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级服务。用户可以在这一平台上部署、开发、运行自己的应用程序,无需关注底层基础设施的运维。(3)软件即服务(SaaS):在平台层之上,提供各类软件应用服务。用户通过网络使用这些软件,无需在本地安装和维护。SaaS服务提供商负责软件的升级、维护和运行。2.3云计算部署模型云计算部署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公有云:云服务提供商向公众提供云计算服务,用户可以按需购买,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成本效益和灵活性。(2)私有云:企业或组织内部搭建的云计算环境,专门为本企业或组织提供服务。私有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可以满足特定行业或企业的合规性要求。(3)混合云: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结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混合云可以满足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提高业务灵活性。(4)社区云:由多个组织共同构建的云计算环境,旨在为特定行业或领域提供共享服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专业性。(5)边缘计算:在离用户较近的网络边缘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降低延迟,提高用户体验。边缘计算适用于物联网、实时数据分析等场景。第3章企业级云计算需求分析3.1业务需求3.1.1灵活扩展性需求企业级云计算平台需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提供弹性伸缩的计算资源,保证在业务高峰期可以快速扩容,在业务低谷期可进行资源缩减,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1.2高可用性需求为保障企业业务连续性,云计算平台需具备高可用性,保证在单点故障情况下,业务系统仍可正常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3.1.3多业务支持需求企业级云计算平台需支持多种业务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以满足企业多元化业务发展需求。3.1.4跨地域支持需求云计算平台需支持跨地域的数据中心部署,实现数据备份、灾难恢复等功能,提高企业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2技术需求3.2.1虚拟化技术需求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核心,平台需支持高功能、高可靠性的虚拟化技术,以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和优化配置。3.2.2分布式存储需求企业级云计算平台需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以提高数据读写功能、扩展存储容量,并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3.2.3网络技术需求云计算平台需支持丰富的网络功能,包括虚拟私有云(VPC)、负载均衡、网络安全组等,以满足企业复杂网络场景的需求。3.2.4自动化运维需求平台需提供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资源自动化部署、监控、备份和恢复等功能,降低企业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3.3安全与合规性需求3.3.1数据安全需求企业级云计算平台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具体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脱敏等。3.3.2系统安全需求平台需具备完善的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以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和系统漏洞。3.3.3合规性需求云计算平台需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保证企业业务的合规性。3.3.4服务连续性需求为保证企业业务连续性,云计算平台需提供完善的服务连续性保障措施,包括数据备份、容灾恢复等,以应对突发事件。第4章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4.1总体架构设计企业级云计算平台总体架构设计应遵循高可用、高功能、可扩展、安全可靠的原则。本章节将从整体角度,详细阐述云计算平台的架构设计。4.1.1架构层次云计算平台架构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2)平台服务层:提供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等平台级服务。(3)应用服务层: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应用服务,如云主机、云数据库、云存储等。(4)管理层:负责资源调度、监控、运维等管理工作。(5)安全防护层: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平台安全可靠。4.1.2架构特点(1)模块化设计:各个层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和升级。(2)高可用性:关键组件采用冗余设计,保证系统高可用。(3)高功能:采用高功能硬件和优化算法,提供高效计算和存储能力。(4)可扩展性:支持横向和纵向扩展,满足业务增长需求。4.2计算资源设计4.2.1虚拟化技术采用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如KVM、VMware等,实现计算资源的虚拟化,提高资源利用率。4.2.2资源调度策略采用动态资源调度策略,根据业务负载自动调整虚拟机资源,保证系统功能。4.2.3计算资源池构建统一的计算资源池,实现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4.3存储资源设计4.3.1分布式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提高存储功能和可靠性。4.3.2存储策略根据数据类型和访问频率,制定不同存储策略,优化存储功能。4.3.3数据保护采用数据冗余、备份等技术,保证数据安全。4.4网络资源设计4.4.1网络架构采用扁平化网络架构,降低网络延迟,提高网络功能。4.4.2负载均衡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如LVS、HAProxy等,实现网络流量的均衡分配。4.4.3安全策略实施安全策略,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保证网络安全。4.4.4网络隔离采用VLAN、VPN等技术,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网络隔离,提高安全性。第5章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与选型5.1虚拟化技术选型虚拟化技术是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基础,它能够将物理硬件资源抽象化,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在选择虚拟化技术时,应考虑以下因素:5.1.1技术成熟度:选择具有广泛市场认可和稳定性的虚拟化技术;5.1.2功能损耗:评估虚拟化技术在功能方面的损耗,保证其对业务影响最小;5.1.3可扩展性:选择支持大规模集群部署的虚拟化技术;5.1.4安全性:考虑虚拟化技术的安全功能,保证系统安全;5.1.5兼容性:选择与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兼容性良好的虚拟化技术。综合以上因素,本方案推荐采用KVM(KernelbasedVirtualMachine)作为虚拟化技术。5.2分布式存储技术选型分布式存储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能够满足大规模、高功能、高可靠性的存储需求。在选择分布式存储技术时,应关注以下方面:5.2.1可扩展性:保证存储系统能够业务需求线性扩展;5.2.2数据可靠性:采用冗余机制和故障转移策略,保证数据安全;5.2.3功能:选择具有高功能的存储系统,满足业务场景需求;5.2.4易用性:考虑存储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的便捷性;5.2.5兼容性:保证存储系统与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兼容性。综合考虑,本方案推荐采用Ceph分布式存储技术。5.3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选型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是云计算平台高效运行的关键,它能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选择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时,应关注以下方面:5.3.1调度策略: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如贪心算法、遗传算法等,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5.3.2自动化程度:提高资源调度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5.3.3集中式管理:采用集中式的资源管理平台,便于监控、管理和维护;5.3.4灵活性:保证调度策略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5.3.5兼容性:保证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与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兼容性。本方案推荐采用OpenStack中的Heat作为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Heat提供了基于模板的自动化资源管理,支持多种调度策略,能够满足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资源调度需求。第6章企业级云计算平台部署与实施6.1部署策略6.1.1部署原则在部署企业级云计算平台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可靠:保证系统安全稳定,满足企业信息安全要求;(2)高可用性:保证平台具备高可用性,保障业务连续性;(3)灵活扩展:根据业务需求,实现资源快速扩展与缩减;(4)优化成本:合理利用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5)易于维护:简化运维工作,提高维护效率。6.1.2部署流程(1)确定部署目标:根据企业业务需求,明确云计算平台部署的目标;(2)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3)制定部署计划:制定详细的部署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分配等;(4)部署基础设施:搭建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存储、计算资源等;(5)部署平台软件:安装配置云计算平台软件,如OpenStack、VMware等;(6)部署应用系统:将企业应用系统迁移至云计算平台;(7)测试与优化:对云计算平台进行测试与优化,保证满足企业需求;(8)交付使用:完成部署后,将云计算平台交付给企业使用。6.2系统集成6.2.1网络集成(1)采用虚拟私有云(VPC)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网络与云平台的隔离;(2)通过VPN或专线接入,保障企业数据传输的安全与稳定;(3)配置合理的网络策略,保证网络资源合理分配。6.2.2存储集成(1)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服务,如对象存储、块存储等;(2)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3)实现存储资源的动态扩展,满足业务需求。6.2.3应用集成(1)采用容器技术,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与迁移;(2)通过服务治理框架,实现应用间的服务调用与协同;(3)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业务智能分析与决策。6.3迁移方案6.3.1迁移策略(1)评估现有应用系统,确定迁移优先级;(2)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需求等;(3)采用逐步迁移的方式,降低迁移风险;(4)评估迁移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6.3.2迁移步骤(1)准备阶段:对现有应用系统进行调研,确定迁移范围;(2)评估阶段:评估迁移工作量,制定迁移方案;(3)实施阶段:按照迁移方案,逐步迁移应用系统;(4)验收阶段:对迁移后的应用系统进行测试与验收;(5)优化阶段:根据迁移效果,对云计算平台进行优化调整。6.3.3迁移保障措施(1)数据备份:在迁移前,对现有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2)灾难恢复:制定灾难恢复计划,保证迁移过程中业务连续性;(3)培训与支持:为员工提供培训,保证他们熟悉云计算平台的使用;(4)监控与运维:建立完善的监控与运维体系,保证云计算平台的稳定运行。第7章云计算平台功能优化7.1系统功能评估7.1.1功能指标体系本节将从系统级功能指标、应用级功能指标和用户体验功能指标三个方面构建云计算平台功能评估指标体系。7.1.2功能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功能评估方法,包括基准测试、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等。7.1.3功能评估流程详细阐述功能评估的流程,包括数据收集、功能分析、问题定位和优化建议等环节。7.2计算功能优化7.2.1虚拟化技术优化分析虚拟化技术在计算功能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如CPU绑定、内存共享等。7.2.2资源调度策略优化针对现有资源调度策略的不足,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调度算法,以实现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7.2.3弹性伸缩策略优化根据业务负载变化,动态调整计算资源,实现云计算平台的弹性伸缩,提高计算功能。7.3存储功能优化7.3.1存储架构优化分析现有存储架构的不足,提出一种分布式存储架构,提高存储功能和可扩展性。7.3.2数据布局优化采用数据局部性原理,优化数据布局策略,降低数据访问延迟。7.3.3缓存策略优化针对热点数据访问,设计合理的缓存策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7.4网络功能优化7.4.1网络架构优化采用分层设计,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功能和可靠性。7.4.2负载均衡策略优化针对网络流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策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7.4.3网络拥塞控制优化结合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调整网络参数,降低网络拥塞现象。7.4.4安全功能优化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云计算平台的安全功能,防止网络攻击和入侵。第8章云计算平台安全与合规性8.1安全策略与架构8.1.1安全策略概述本节主要阐述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安全策略,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通过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保证云计算平台在各个层面的安全性。8.1.2安全架构设计(1)物理安全:保证数据中心物理环境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水、防雷等措施;(2)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隔离等手段,保障网络层的安全;(3)主机安全:对云主机进行安全加固,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防止恶意攻击;(4)应用安全:采用安全编程规范,对应用进行安全审计,保证应用层的安全;(5)数据安全:采用加密存储和传输技术,保障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8.2数据保护与隐私8.2.1数据保护策略本节主要阐述云计算平台的数据保护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面。8.2.2数据隐私保护(1)数据分类与标识:根据数据敏感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识,实施不同级别的保护措施;(2)访问控制: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技术,保证数据仅被授权用户访问;(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4)数据脱敏: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保护用户隐私。8.3合规性检查与认证8.3.1合规性检查本节主要阐述云计算平台在合规性方面的检查措施,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合规性检查。8.3.2认证与评估(1)第三方认证:选择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云计算平台进行安全认证;(2)安全评估: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保证云计算平台的安全功能满足相关要求;(3)合规性报告:根据合规性检查和评估结果,出具合规性报告,为部门和企业用户提供参考。8.3.3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1)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应对云计算平台的安全风险;(2)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第9章企业级云计算平台运维管理9.1运维管理体系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运维管理体系是保证平台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本节将从组织架构、运维流程、运维工具和运维团队四个方面展开阐述。9.1.1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运维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运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实现运维工作的有序开展。建议设立以下岗位:运维总监:负责制定运维战略,领导运维团队;运维经理:负责具体运维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运维工程师:负责日常运维工作,包括系统监控、故障处理等;安全工程师:负责平台安全防护,制定并执行安全策略。9.1.2运维流程制定完善的运维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事件管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理;变更管理:对系统变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变更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配置管理:统一管理平台配置信息,保证配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发布管理:规范化软件发布流程,降低发布风险;知识管理:积累和分享运维经验,提高运维团队整体水平。9.1.3运维工具选择合适的运维工具,提高运维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主要包括:自动化部署工具:如Puppet、Ansible等;监控工具:如Zabbix、Nagios等;日志分析工具:如ELK、Splunk等;自动化测试工具:如Jenkins、GitLabCI/CD等。9.1.4运维团队打造专业的运维团队,提升运维能力,为业务提供优质的服务。具体措施包括: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运维培训,提高运维人员技能水平;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人才激励:设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运维人员。9.2监控与告警监控与告警是企业级云计算平台运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平台运行稳定,及时发觉并处理潜在风险。9.2.1监控体系建立全方位的监控体系,包括基础监控、应用监控、业务监控等,保证对平台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9.2.2告警机制制定合理的告警机制,包括告警级别、告警方式、告警处理流程等,保证运维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得知并处理故障。9.3备份与恢复备份与恢复是保障企业级云计算平台数据安全的关键环节,应重视以下内容:9.3.1备份策略制定合适的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保证数据在多个时间点的备份。9.3.2恢复演练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验证备份的有效性,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故障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业务。9.4持续优化与升级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运维管理应不断优化和升级,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提升平台功能和稳定性。9.4.1优化方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服务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考核试卷
- 4-5负边沿JKFF电子课件教学版
- 生态保护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考核试卷
- 纳米技术在仪器制造中的应用前景考核试卷
- 亲情600字初三语文作文
- 纺织品批发商国际市场拓展考核试卷
- 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具用品零售模式考核试卷
- 机床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构建与优化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加工工艺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 硅冶炼废渣、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考核试卷
- 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空巢老人学与思
- 专职消防员及消防文员报名登记表
- 染料甲基橙的制备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 新版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 磨床设备点检表
- TWSJD 002-2019 医用清洗剂卫生要求
- 毕业设计渡槽设计说明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PPT
- 高级货检员3选择题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