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形势与政策 第三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_第1页
2024年形势与政策 第三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_第2页
2024年形势与政策 第三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_第3页
2024年形势与政策 第三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_第4页
2024年形势与政策 第三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形势与政策第三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教学目的重点内容3.讲清楚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因地制宜,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以顶层设计为牵引,以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使用为保障,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教学难点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核心标志、核心要素、形教学导入“茅台+咖啡”你喝过吗?2023年一款添加了贵州茅台酒的“酱香拿铁”咖啡在年轻人中火了起来。这款咖啡的秘密就在于加入了含有茅台酒的白酒风味厚乳,而这款厚乳创新产品正是使用了纳米级有机生物膜分离浓缩等技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养牛不再需要人工饲喂,智能化牧场可实现全自动精准喂料;盐碱地不再是发展瓶颈,海水淡化技术让内陆养殖海鲜成为可能;作物生长突破农时限制,智能温室内可实现全年无间下之城”;安徽合肥,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实现通算、智算、超算、量算“四算合一”;广东深圳,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eVTOL)跨城跨湾航线首飞大获成功……放眼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新质生产力到底是个什么力,它将会如何改变我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标任务,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不考虑汇率和物价变化因素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24年至2035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要保持在4.5%左右。根据现代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贡献。当前,我国以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要素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只有通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2.5%以上,为如期实现2035年经济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3.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选择人类社会产业革命的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进而不断催生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硬核底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基点,以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科技研究突破为支撑,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等深空探测项目成功实施,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实现“换道超车”,5G网络、高速铁路等技术全球领先……蓬勃涌现的科技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劲动力源泉。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强,一些高端产业链安全韧性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创新力量优化布局,激发各类主体的创造力、创新力,使得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赋能蓄力。4.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人类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过程中形成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人类需求的满足和福祉的改进。比如,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助于把劳动者从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也改变了传统劳动力的工作方式,“数字人”、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机融合等加快涌现,对部分传与2012年相比,2023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6.8%,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35%,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013年至2022年,全国GDP翻了一番,二、创新质优的质态特征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1.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理从创新发展看,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善于创造者胜。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从协调发展看,协调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义。面对我国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产业间的协同合作,在发展中促进相互平衡,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性。从绿色发展看,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采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是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从开放发展看,开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新质生产力不是闭门造车,其发展需依赖于开放创新与合作,吸纳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他国家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成果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有助于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共享发展看,共享解决的是公平正义问题。新质生产力的共享性,体现在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的极低边际使用成本的特点,能够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普惠性。成果共享将最大程度地调动生产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3.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要素的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方式实现变革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从劳动者看,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新型劳动者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型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敢闯敢干,拥有战略思维,能够敏锐把握科技前沿技从劳动资料看,更为高精尖的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传统机械为主的生产工具发生颠覆劳动过程向平台化、生态化、共享化、远程化生产协作转变,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极大提高了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劳动对象看,更广泛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得益于科技创新,人类劳动对象发生极大变化。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等;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不4.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资源配置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生产对象的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主要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聚力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带动产业变革步伐越来越快,形势逼人。我们既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又要围绕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技术攻坚战,促进颠覆性和原创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关键。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已具备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共41个大类、666个小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步,载2023年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部分产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过50%、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66家、建成全球最大规模5G网络、人工智能企业规模近4000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2.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各有千秋,发展的重点难点也不尽相同,需要立足实际,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不能一哄而上、泡沫化、搞一种模式。例如,科技资源富集地区要紧扣科技创新核心要素,加快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国家级制造业集群和产业基地要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资源型地区要加大资源精细化、高效开发利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等等。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发展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开放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2024年1月3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厚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科技产业园区建设,——2024年2月2日,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2024年3月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从0到1”,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从1到100”,就是“纸上谈兵”。把握好“从0到1”的独创和突破与“从1到应的生产力必然是新质生产力。(摘自2024年4月9日《经济日报》)5.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新质生产力研究院院长王进才: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新视角一是企业视角。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而企业则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微观过程,就是企业家运用新要素、进行新组合、形成新产业的过程,这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微观机理。二是生活视角。交换、消费的经济循环。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体现了新这不仅体现在新质生产力从孵化培育到发展壮大不可能一蹴而就,还体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伴随着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漫漫征程。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们不仅会在开拓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前沿方面发挥生力军作用,而且势必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必须关注青年人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供给侧提出的新观念新想法,以及需求侧体现出的以青年人为代表的市场变化,将其吸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引导青年人向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成长。(摘自2024年6月13日《光6.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副主任吴浩:个人如何寻找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中的主动性个人应密切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这一发展浪潮,不断6月13日《光明日报》)7.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英国池板、风力涡轮机和动力电池生产国。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能。(摘自2024年7月13日《人民日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创新条件不断改善,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到2.64%,超过经济与合作置在建和运行57个,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7个,国家企业新时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2年的5%提高到13%以上。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一,机器设备台(套)数存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世界1/3,有力支撑了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兴起。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需求空间。我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经营主体超过1.8亿户,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撑。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提高到635万人年,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至2022年的1169人次,位居世界第二。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高技能人才力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80%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承担。2023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上榜数量位居全球首位,拥有一批具维的企业家人才队伍。(摘自2024年6月6日新华网)2.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5.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17.7%,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2.9%,超过火电装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划定4万多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发展“明底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全国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从近50万台降低到不足10万台,约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和4.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我国已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4亿吨。数据显示,合人民网、新华网信息)2024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不断释放出增长新动能。从行业看,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至33.3%,17.8%,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摘自2024年第15期《求是》)2.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生产率契合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特征。在国民经济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特征。(摘自2024年3月26日《光明日报》)更好赋能中国携手繁荣世界——中欧智库研讨会热议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予以推动,已经产生积极效果。欧洲也应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产业和经济升级。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超越国界的。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促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发展,与联合国在这些领域的全球愿景相一致。这种全球愿景旨在确保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加剧发展不平衡和全球紧张局势。斯洛文尼亚前副总理、欧盟前运输专员薇奥莱塔·布尔茨:发展新质生产力既不破坏环境,又能为确保人类福祉提供良好条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绿色发展和科技转型强有力的行动者,推动实现守护地球这一全球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格朗皮埃尔·奥蒂洛: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非常及时,这个概念拓展了经济学的范畴,强调了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