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168-2024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_第1页
DB14-T 3168-2024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_第2页
DB14-T 3168-2024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_第3页
DB14-T 3168-2024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_第4页
DB14-T 3168-2024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2024-10-18发布I 2 4 5 5 8 9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24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气象台、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为规范二氧化碳、甲烷浓度的光腔衰荡光谱法观测,特制1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温室气体观测的观测条件、观测要求、观测流程、数据处理以及运行维GB/T33672—2017大气甲烷光腔衰荡光谱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4观测条件4.1选址要求2b)观测站选址应根据观测目标和需求确定,宜利用现有的气象观测站、环境监测站、雷达站等d)非背景站宜选择在对人类活动具有一定指示意义且具有较大的区域或气候系统代表性的地区;e)观测站选址应完备审批手续,完成选址后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4.2观测室环境b)应干燥、清洁、整齐,不受强震动、强电磁辐射、阳光直射和较大气流波动的干扰;c)温度、湿度应保持相对稳定,温度的日变化应控制在(25±3)℃,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以h)室内装有空调时,空调用电线路应独立分开,并注意避免空调出风直吹仪器和进气管路。5.1测量原理5.3设施设备要求采样口a)采样口高度应位于地面植被冠层以上至少30m,四周环境应开阔,且保持b)采样口距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至3c)空气样气从采样口至光腔衰荡光谱主机的保留时间应不超d)采样口处应安装颗粒物过滤装置,宜使用0.2μm孔采样管a)采样管应安装在合适的支撑体上(如至少30m高度的采样塔);b)采样管宜采用铝塑管,采样管外径宜≥10mm;c)在采样管进气口的相同高度处,应安装至少一根备用采样管;备用采样管在不使用期间,应d)采样泵后端的气路管线应使用不锈钢、聚四氟乙烯或黄铜材质;采样泵b)采样泵应采取固定、减震和消音措施;a)空气样气进入样气选择单元前,应至少经过两级除湿装置去除空气样气中的水汽,除湿后空气样气内水汽含量应低于0.004%;c)使用冷阱管(玻璃或不锈钢)时,其两端宜使用快速接头连接。b)样气进气流量应满足光腔衰荡光谱主机分析的流量要求。a)使用两瓶工作标气,浓度跨度基本涵盖观测站点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范围;b)使用一瓶目标标气,浓度接近观测站点d)工作标气和目标标气应使用可溯源至国家气象计量站认证的标准;4二氧化碳0~1000)×10-6mol/ma)应能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备份;b)应能向指定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a)打开工作标气瓶和目标标气瓶的总阀和二级减e)打开光腔衰荡光谱主机电源,分析仪自检通过后,系统显示屏出现测量要素的浓度,视为正a)在观测系统新安装或修复故障重新启用时,应先对观测系统进行测试;c)将工作标气和目标标气同时接入系统,设置运行序列交替测量工作标气和目标标气,每瓶标a)观测进样序列设置为–W1–S–S•••–T–b)对于多层采样口观测,空气样气应设置为多层采样口切换进样;a)数据传输文件应为小时数据文件;b)小时数据文件名应包含站点、时间、观测仪器型号、观测资料类别;5b)关闭光腔衰荡光谱主机,正常关机完毕后,顺次关闭计算机、采样泵、除湿装置、工作标气工作标气及空气样气CO2和CH4每5min观测数据去掉前3min数据,取后2min数据平均作为其分钟a)利用工作标气的观测值和标称值对目标标气的观测值进行校正,得到目标标气浓度值,其结a)均值采用算术平均值方法进行统计,均值数据中应至少包含时间、均值、数据个数、标准偏),a)每日应至少检查并记录一次观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二氧化碳/流量、光腔温度及压力、低温冷阱温度、标气瓶总压和分压等,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b)应详细记录与观测有关或可能对观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各种事件和活动(主要包括仪器运行维护情况、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周边污染活动或事件、天气现象等)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c)当仪器或工控机显示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超过f)检查数据采集、传输与网络通讯是否正常;6a)每周应对采样管路最低点和采样泵入口是否存在冷凝水进行检查,如存在冷凝水应及时进行b)每月应对观测系统的气路进行至少一次气密性检查;c)每季度应对主机后部的风扇滤网进行至少一次清洗或更换;e)每半年应对采样泵进行至少一次检查和维护,每年至少更换一次采样泵泵膜和阀片;g)每年应对采样管路进行至少一次清洁;78y=EQ\*jc3\*hps12\o\al(\s\up5(b2),a2)−EQ\*jc3\*hps12\o\al(\s\up5(b1),a1)x+b1EQ\*jc3\*hps12\o\al(\s\up5(a2),a2)−EQ\*jc3\*hps12\o\al(\s\up5(b2),a1)a1(B.1)y—目标标气(空气样气)二氧化碳(或甲烷)浓度值(mol/molx—目标标气(空气样气)二氧化碳(或甲烷)观测值(mol/molb1—工作标气1的二氧化碳(或甲烷)标称值(mol/molb2—工作标气2的二氧化碳(或甲烷)标称值(mol/mola1—工作标气1的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