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建设全面安全体检报告_第1页
煤矿生产建设全面安全体检报告_第2页
煤矿生产建设全面安全体检报告_第3页
煤矿生产建设全面安全体检报告_第4页
煤矿生产建设全面安全体检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重大灾害防治方案一、成立重大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金虎(主要投资人)副组长:何俊强(矿长)成员:刘扎娃(总工程师)、徐安体(安全副矿长)、巩建伟(机电副矿长)、朱永春(生产副矿长)、阳滔(地测副总)、赵振权(调度主任)、王定沛(安监科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办公室主任由安全副矿长徐安体担任,具体负责本次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的信息收集、汇总及通报工作。二、工作安排及要求第一阶段:矿召开安全办公会议,让全矿所有职工都深刻领会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第二阶段:对全矿所有采掘作业地点、硐室及其它巷道存在的安全隐患,按照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内容,不留死角进行一次全面大排查。查出的问题,由矿长亲自安排落实整改情况,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同时寻找不足、堵漏洞、除隐患,彻底消除一切威胁安全生产隐患。第三阶段:对重大灾害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销号验收和再排查、再整改、再复查验收。相关要求:1.参加重大灾害防治各成员要高度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客服麻痹思想,结合实际,按照文件要求和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瓦斯治理、水害防治、防灭火、粉尘防治、顶板管理、提升运输和其它方面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互相配合。2.对于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按照文件要求,立即进行整改,重大隐患必须派专人盯守,跟踪落实整改,安全科要及时通报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3.领导组成员要深入一线,随时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无隐患。4.自查时,必须突出重点。深挖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全面排查重大灾害隐患。5.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及时掌握重大灾害防治情况,并及时汇报。三、重大灾害防治内容一)瓦斯防治1.设立由总工程师负责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配备通防科长和安全巡查员、监控员、瓦检员、测风测尘工等,并做到持证上岗;2.建立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和瓦斯超限分级责任追究责任制度。3.瓦斯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并按照瓦斯巡回检查图表进行巡回检查,无空班、漏检、假检现象;4.瓦斯检定器、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矿灯均属完好并定期进行校验;5.煤矿按规定足额提取“一通三防”专项安全费用,确保瓦斯防治投入到位,积极采用先进的一些装备、技术和工艺,保证通风系统简单、有效、可靠。6.矿井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矿井均未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7.矿井不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不存在盲巷,盲巷管理均已到位;不存在瓦斯超限作业和瓦斯积聚现象;8.井下通风设施设置均属合理、可靠;通风设施构筑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设施完好,且使用正常;9.矿井按规定进行测风,风量、风流,无风、微风、循环风作业现象。10.风井主要通风机切换运行时间均能在10min内启动;通风机性能测定和通风阻力测定均在有效期内;11.主要通风机的检查门、反风设施运行正常;12.局部通风机均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定期试验并留有记录。13.局部通风机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未出现人为的无计划停风现象。风筒吊挂均已平直,风筒接头严密,且不漏风,且无破口。二)水害防治:1.矿井成立了防治水机构,职责分工明确,各类防治水制度完善;2.矿井编制水文地质报告,确定水文地质类型。煤矿基础性水文地质图纸齐全并及时更新;3.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队伍满足规定的要求,并配备2台ZDY-1250和ZDY-650探放水钻机;4.探放水施工前编制探放水设计,并进行探放水工程验收;均保留30m预留超前距离;5.矿井严格实行“三线”(警戒线、探水线、积水线)管理老空、采空区积水;6.矿井编制了各类防治水资料: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水害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演练、防治水预报等;7.主排水系统均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采区排水系统完善,各掘进及回采工作面排水设备均满足排水能力;8.煤矿每周进行了一次矿井涌水量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9.对受水威胁的区域,煤矿已摸清水源和周边采掘情况;10.井下所有掘进作业,严格执行了“预测预报、逢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11.探放水管理牌均按要求悬挂,允许掘进距离确认牌按规定每班班后确认并签字;(三)防灭火1.消防、防灭火系统。检查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库存材料、工具的品种与数量符合需要,并定期检查更换。井底车场、机电设备硐室、材料库、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等,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按要求设置支管和阀门。2.严格按照安全专篇设计,强化束管防火检测,对能引起煤层自燃的诸多因素进行监测。为及时掌握自燃发火动向,必须作好观测点的建设,气样采集、分析、记录和火灾的判断。应遵循以下原则:在全矿井的自燃危险区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点),进行系统定期的观测。观测站(点)应设置在矿压较小的地点,至少长10m,支护规范、断面不变,无阻碍物。井下观测站(点)分为固定观测点、移动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2)采区、工作面固定观测站(点):在采区、工作面的回风流处建立一个观测站(点),并符合井下测风站的要求。其观测站(点)的位置应使回风观测点能控制全部回风流。(3)移动观测点:在工作面的进、回风内距离工作面10~20m处设置,并随工作面推进而移动的观测点。(4)临时观测点:发现异常现象,为缩小火区范围以便准确查找火源点而增设的观测点。在工作面进回风流中设置固定观测站,在工作面进回风距工作面10~20m处设置移动观测点,在采空区设置临时观测点。主要对一氧化碳、瓦斯、氧气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3.严格材料准入关(1)严格限制携带易燃、易暴物品下井,确属井下需要,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执行;(2)井下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棉纱、布头、纸和润滑油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通内,严禁扔、洒在井巷、硐室和采空区;(3)在井下清洗风动工具必须在专用硐室内进行;(4)严格限制可燃性支护使用范围,木支护只允许做为特殊地段的临时支护、信号柱、应急支护使用;(5)对入井使用的胶带、电缆、管线、风筒、塑料网等材料必须具有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的试验合格证明。4.完善矿井反风系统。建立矿井反风系统(包括主扇反风设施和井下反风设备),矿井反风装置必须每月检查一次,风机的反风系统应进行专门设计。反风系统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反风操作。4.建立健全明火管理制度,严格明火制度:(1)严禁携带明火下井;(2)回风井口20m内严禁烟火;(3)井下严禁使用电炉;(4)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5)井口和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6)井下电焊、气焊作业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7)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炸器材和爆破工艺;(8)木材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口不得小于80m。5.严格防灭火措施:(1)回风巷、硐室回风道、联络巷等地点浮煤、电缆皮等可燃物必须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干净。(2)皮带运输机应装设皮带火灾装置和自动洒水灭火装置。(3)井下电气焊作业必须符合《规程》中相关规定的要求,制定专项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执行。防灭火方面工作由通防科负责落实。(四)粉尘防治1.井下防尘供水管路是否完好;2.井下接煤口、刮板转载点、皮带机转载点等地点,是否全部安设了喷雾装置并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3.掘进工作面是否有完善的洒水系统,并在距工作面50m范围安设有两道净化水幕。4.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50m范围内是否设置有两道全断面水幕;5.采掘工作面巷道必须定期冲洗,不得有煤尘堆积,距离工作面50m范围内每班至少冲洗一次,50m以外的回风巷道每3天冲洗一次。6.各作业地点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是否定期进行了测定,是否存在粉尘超标现象;7.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个体防护设施;粉尘防治方面工作由通防科负责落实。(五)顶板管理1.检查敲帮问顶使用工具,确保长钎、短钎齐全。2.每个掘进工作面备足单体支柱、背板及前探梁用于临时支护。3.工作面有顶板管理措施,有开切眼和工作面收尾时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4.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报废巷道和井筒必须按规定封闭。5.失修巷道维修必须制定经矿总工程师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措施。6.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开工前,安全员和班组长人员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7.加强临时支护管理,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及时架设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8.回采工作面控顶范围内,无顶板失控现象。9.回采工作面顶板暴露面积沿工作面2m长的范围内局部空顶面积大于0.5m2,必须支护接顶。10.回采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足够的备用支护材料(保证在先支后回的条件下备用不少于在用支柱量的10%和一定的坑木量)和处理顶板事故时必要的工具、器材。11.回采工作面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按作业规程要求支护完善。回采工作面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切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挡矸有效。12.回采工作面有伞檐时,必须有贴帮支护。必须及时找除,防止片帮伤人。13.巷道维修时,必须坚持先支进行临时支护后,再拆除原有已坏的支护和“由外向里”依次维修的原则。14.主斜井、副斜井、等砌碹或锚喷支护巷道、行人下山、运输下山每周找顶1次。回风巷每月检查找顶一次。各责任范围内的找顶,各单位自行负责(包括车场、甩道口、操作硐室、机电硐室、重要场所、存用巷道等)。15、按照标准及时安装顶板离层仪进行顶板检测,定期对顶板进行隐患排查,并分析评估,如发现隐患立即处理。顶板管理方面工作由煤矿生产副矿长负责落实,责任人。六、提升运输加强皮带运输安全管理,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必须装设防打滑、跑偏、堆煤、撕裂等保护装置,同时装设温度、烟雾监测装置和自动洒水装置。机头、机尾及搭接处,有照明。具备沿线急停闭锁功能。主要运输巷道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输送带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倾斜井巷中的带式输送机,上运时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时装设软制动装置且必须装设防超速保护装置。大于16°的倾斜井巷中使用带式输送机,设置防护网,并采取防止物料下滑、滚落等的安全措施。机头、机尾、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处,应当设防护栏及警示牌。行人跨越带式输送机处,应当设过桥。2.严格完善行人下山、其它斜巷运输管理制度,查漏补缺,逐步完善。3.制定培训计划,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专业素质、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使职工思想安全,操作安全,从根本上杜绝违章和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4.检查整改斜巷运输轨道质量,分区分片划分责任范围。5.检查整改各地点的运输设备。重点对小绞车的管理:闸、护身板、各连接装置、钢丝绳,斜巷的信号、一坡三挡、防跑车装置、跑车防护装置;轨道运输的达标水平和车辆的完好性等进行整治。钢丝绳钩头处要按规定打绳卡或插接绳头,保险绳长度足够。6.检查整治其它机电运输场所和采掘工作的机电运输设备。重点对各种电气闭锁、性能完好、安全保护、信号齐全、防护栏、预警急停等进行检查和整治。7.检查各类矿车碰头、插销和三连环,完善及改进“一坡三档”设施。对斜巷运输信号装置检查,各单位负责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信号装置检查、整改,必须落实到责任人。信号装置必须安装到信号硐室内,安装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规定的要求。(七)其它1、矿井监控系统中心站是否双回路供电,备份主机能否在5min内投入工作,并有不小于2小时不间断电源,是否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2、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运行是否正常,能否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和各类传感器的运行状态。3、甲烷、一氧化碳、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各类传感器安设数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并能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4、是否建立安全监控安全监控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校等规章制度,图纸台账是否完善,是否配备了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各类传感器和甲烷超限断电闭锁、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是否定期进行调校或测试。5、安全监控系统日报表是否报矿长和总工程师逐日签字审批,问题和故障是否实现闭合处理。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备品备件数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监测监控方面由调度监控室负责落实。五、防治措施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素质。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和自我保安能力,强化职工操作技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和伤亡,使职工思想安定。2.加强检查力度,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每天由各单位专职人员检查一次,每周由矿相关领导有关人员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停用及时整改。对重大灾害隐患排查不认真,隐患没有及时整改的,要追究责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不留死角,做到隐患天天排查、天天治理。3.深入开展各项重大灾害内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逐步提升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4.加大事故的查处力度,对发生的各类人身和生产事安全事故,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第三章瓦斯治理第一节矿井通风一、矿井通风现状1、通风系统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通风系统为并列式通风。选用FBCDZ-№12型防爆抽出式轴流通风机2组,电机功率2×45KW,一组使用,一组备用。风量1608~27245m³/min;静压:875-3330Pa。矿井现由主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实现双电源近控全自动操作,备用风机在10min内可启动,并能直接进行反风操作。附:矿井通风系统图矿井新鲜风流由主斜井进入,乏风风流通过回风斜井排出。矿井实际测风情况为总进风量1722.36m³/min,总回风量1729.80m³/min,矿井通风负压326Pa。11106采面:主斜井→井底车场→南翼运输大巷→南翼运输下山→1106工作面运输巷→切眼→1106工作面回风巷→南翼回风下山→南翼回风巷→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1104回风巷:南翼运输下山局部通风机→1104回风巷→南翼回风下山南翼回风巷→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2、矿井风量、阻力矿井各个地点及硐室合计需风量1485.6m³/min,总进风量1722.36m³/min,总回风量1729.8m³/min;根据2014年12月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全系统计算阻力值172.8pa,全系统测定阻力值166.7pa。表3-1-1矿井风量分配情况表3-1-1矿井风量分配情况矿井、翼、采区进风情况风量分配情况需风量m3/min进风量m3/min进风比%有效风量m3/min有效风量率%采煤面m3/min掘进m3/min峒室m3/min其它m3/min漏风m3/min全矿合计1485.61722.361:1.61485.685.88507.6208.8765.61207.443、通风设备主通风设备状况见表3-1-2。表3-1-2主通风机技术特征表项目技术特征参数通风机型号、参数FBCDZNO12,2X45KW电动机型号、参数45KW,380/660V,1450r/min目前运行工况点(1068~2742m3/min、负压、电流84.7~48.9、电压380/660、效率80%、)轴流风机富裕角度或离心机的富裕转速1450r/min主通风机运行状况良好主通风机使用年限6各类保护是否按规程规范要求设置是是否有合格证、煤安证、防爆证等相关证照是是否有淘汰或国家要求限期更换的设备否近三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整改措施无重大安全事故4、通风系统现状评价1)现通风系统合理、可靠,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矿井总需要风量为1722.36m3/min,实际进风量为1729.8m³/min;矿井目前有1106回采工作面和1104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采用两台2×7.5kw局部风机送风,吸风量为220-315m³/min,实际进风量大于矿井需风量的15%,符合规定要求。3)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二、2017~2022年矿井通风1、矿井风量、阻力根据矿井和采区的实际情况,初期一采区采完时通风为容易时期。二采区开采时通风为困难时期。根据2014年12月2日矿井通风阻力测定,通风容易时矿井通风阻力为172.6pa,开采二采区矿井通风困难时通风阻力218.31pa。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满足井下人员需求、稀释瓦斯、风速等要求,且使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75%,预计矿井总风量为2200m3/min。通风系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2、通风系统改造2018年准备布置二采区回风大巷和通风设施等通风系统改造工程。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xx煤矿通风系统合理、可靠,通风系统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井下联络巷建设风门多,漏风较严重,应加强风门管理,减少风门漏风。表3-1-4通风系统改造工程一览表改造内容工程量预计费用(万元)工程实施时间工程完成时间备注二采区回风大巷796m2382018年1月2018年9月通风设施第二节瓦斯抽采一、瓦斯抽采现状根据xx省安全监督管理局、xx省煤矿安全监察局、xx省煤炭管理局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中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划分,本矿所在地xx市未被划定为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经预测矿井最大瓦斯相对涌出量为9.64m3/t,本矿按低瓦斯矿井设计和管理无需抽采。(二)抽采方法缺项二、2017~2022年瓦斯抽采规划(一)瓦斯抽采量缺项(二)抽采系统能力校核缺项(三)抽采系统改造缺项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缺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根据xx省安全监督管理局、xx省煤矿安全监察局、xx省煤炭管理局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中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划分,本矿所在地xx市未被划定为煤与瓦斯突出区域,2016年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矿井,本矿按瓦斯矿井管理。第四节安全监控一、安全监控系统地面安装了KJ76NA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一套,配备监控主机2台(一主一备)。井下设置KJ76NA型大型分4台(设计4台),井上、下设置各类参数传感器共计56台,其中:瓦斯12台、一氧化碳7台、氧气2台、风速5台、温度3台、粉尘6台、开停12台、风门开闭10台、馈电3台、烟雾2台、水位2台、压力2台、风筒2台、负压1台;瓦斯闭锁断电仪4台,皮带机设置KJ203P型综合保护器;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了2小时UPS不间断电源一台,通过安装监测监控仪器,实现对井下主要作业环境安全状况的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超限报警和断电控制,各类传感器按时进行校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型号KJ76N见表3-4-1。二、人员定位系统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型号KJ353,具体配置见表3-4-2。表3-4-2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监控主机17″显示器台22智能通讯接口H3CS2126T台13监控软件KJ76N套14考勤分站核对屏配套块15数据传输接口KJ353-3台26信号避雷器KHX90台27激光打印机台18UPS不间断电源9分站电源箱10电源避雷器TOP-4-1台111人员标识卡KJ353-K张13612矿用读卡分站KJ353-D台413动态目标识别器KJ353台1014通讯电缆MHYV1×4×7/0.43Km215矿用接线盒二通个1816矿用接线盒三通个9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无噪声监测。立即加强对噪声源的监测工作。表3-4-1矿井安全监控装备表名称型号数量名称型号数量在籍使用在籍使用安全监控系统KJ76N21计算机AOC44分站KJ76N1110甲烷传感器低浓度3410烟雾传感器33高浓度00断电器KDG66044温度传感器221开停传感器GWD10021负压传感器GPD5F11风速传感器GF1543风门传感器CFK54CO传感器CTH1000(B)76风筒传感器KG500942粉尘传感器馈电传感器氧气传感器GYH2521第四章水害防治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一、简述矿井水文地质情况(水文地质类型,主要含水层特征,矿井涌水量等)。1、区域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及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地处xx高原中部,地貌类型为侵蚀和溶蚀成因的中山、低中山地貌。矿区内地势北西南东两侧相对较高,而南西、北东两侧相对较低,最高点为北西侧的李家尖坡,海拔高程1404.4m,最低点矿区南侧,海拔高程1272.8m,并构成矿区内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最大相对高差131.4m,一般相对高差在80—120m之间。矿区属于长江流域乌江与清水江水系支流分水岭地区,地表水不发育,为季节性水流和冲沟及潜水露形成的下降泉点。(2)地层含、隔水性根据《xx省xx市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2q)、梁山组(P2l)和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2-3ls)。现从由新至老将各地层的岩性及富水性分述于下:1)第四系(Q)仅残留于山谷、溪沟、洼地及山间斜坡一带。碎屑岩的残积、坡积及冲积物厚度一般小于10m,仅含微弱孔隙潜水。2)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2q)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和西部,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下部间夹黑色炭质粘土岩,矿区内出露不全,残厚40—50米。出露面积0.4369km2,野外调查未发现有泉点出露,含碳酸盐岩类溶蚀裂隙水,富水性强。3)梁山组(P2l)主要分布于测区大部,出露面积0.613km2,厚度125~150m。矿区调查巷道出水点4个,最大流量0.092L/s,最小0.038L/s,单位涌水量0.019~0.042L/s·m,为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4)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2-3ls)含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岩性为灰色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白云岩,发育晶洞构造。分布于矿区南部外围,未发现泉点,含碳酸盐岩类溶蚀裂隙水,富水性强。(3)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的导水性根据《xx省xx市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矿区位于黄丝背斜北段东翼的次级小型向斜东翼,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岩层呈北东南西走向,岩层倾向260~320°,倾角5~10°。岩层产出状态稳定、变化不大,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区域上未见大的断裂构造,矿区内无陷落柱。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简单。(4)封孔不良钻孔情况据提供的《xx省xx市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范围内未发现有封孔不良钻孔。2、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及条件根据《xx省xx市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有季节性溪沟,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272.8m,矿区内煤层位于为梁山组中下部地层。矿区内可采煤层大部分资源埋藏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272.8m)以下。矿井开采侵蚀基准面标高以上煤体时,矿井主要以老窑、采空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强含水层充水为主,结合地层综合柱状图,煤层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强含水层相距24m,加之含煤系地层本身具有相对隔水性,因此矿井开采侵蚀基准面标高+1272.8m以上煤体时,主要受老窑、采空区积水通过采动裂隙对矿井造成突水威胁。矿井开采侵蚀基准面标高+1272.8m以下煤体时,虽然煤系地层底板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强含水层,但煤层与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强含水层相距54m,加之含煤系地层本身具有相对隔水性。xx煤矿井下实测旱季涌水量Qmin=15m3/h,雨季涌水量Qmax=30m3/h。矿井涌水量预算采用以下比拟法,其预算公式:Q=F×KFQ—矿井涌水量(m3/d),F—预算面积(m2),KF—单位面积含水率(m3/m2)。本矿采空区面积约157540m2,由此求得KF为9.521×10-5m3/m2(旱季时)。KF为1.904×10-4m3/m2(雨季时)。预计井后期开采面积达686760m2,由此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Qj=F×KF=686760×9.521×10-5m3/m2=65(m3/h)最大涌水量为:Qm=F×KF=686760×1.904×10-4m3/m2=130(m3/h)。因此,矿井后期开采正常涌水量:65m3/h,最大涌水量为130m3/h。矿井防水的重点是老窑水、采空区水。矿井后期开采正常涌水量65m3/h,最大涌水量130m3/h。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偏中等类型。二、主要充水因素及可能存在的水患;1、积水区与主要开采煤层之间的关系根据矿井采掘计划2018年准备开拓二采区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据《xx省xx市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原xx煤矿井筒附近矿区范围内M1煤层形成了一定的采空区,采空区位于原有矿界以外,另外矿界东南部,接近地表的浅部资源已被老窑采空。原茶场煤矿M1煤层露头附近部分已采空。采空区面积共计约157540m2,根据矿方调查,井田采空区主要为小窑、老窑以及整合前矿井采空区,由于采空区基本都形成一体,从整合前实际开采揭露情况看,采空区基本都积水,首底板底鼓及顶板垮落影响后,积水采空区一般占开采厚度的20%左右。所以估算采空区总积水量约39385m3。矿井二采区集中大巷时,,易受上部采空区积水影响。由于采空区积水总量大,大于排水能力,容易造成淹井事故。所以在掘进集中大巷前,对其上部采空区提前疏干的方式。所以矿井采空区积水严重威胁矿井生产和建设,因而矿井在掘进或接近采空区时,应随时注意观察煤层含水的变化,做好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工作,严防采空区水涌入工作面,同时生产中要注意采空区水的防治工作,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有疑必停”的原则。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探2011年4月我矿委托xx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三地质大队9万吨矿界范围内开展物探测量工作,并根据实测成果编制提交水患物探勘查报告。物探工作组于2011年3月13日进入矿区,根据目的任务和矿区实际情况,实施EH4大地电磁测深仪器开展测量工作,于3月19日完成野外工作,随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参加工作的技术人员有周明平、杨炳南、何帅、安永兴等。本次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主要有:1、采用GPS卫星定位仪定点布测物探剖面5条,观测点98个;2、实测EH4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条,总长度3700米,观测点98个;3、编制1:2000xx市xxxx煤矿剖面物探综合成果图4幅;4、编制1:2000xx市xxxx煤矿水患物探工作布置图和物探异常及水患预测区平面分布图各1幅;5、编制xx市xxxx煤矿水患物探勘查报告1份。一、水患区水患区是指有可能对采矿作业人员、场所、设备构成威胁的地下水相对富集的区域或地段。一般来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节理裂隙异常带、岩溶管道及含水岩层中。这些地下水相对富集的区域就可视为水灾隐患区。水灾隐患区的物探异常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理裂隙异常下切深度大且沟通深部含水岩溶管道异常。(2)含水岩溶管道异常多且成管网状分布。(3)个别低阻异常分布无地质规律可循。上述异常分布于可采煤层附近或其上下地层中,靠煤层越近,水灾隐患越严重。二、水患区危险性程度的划分按水灾隐患的危险性程度划分为三个级别的预测区,即轻度水患预测区、中等程度水患预测区和严重水患预测区。(1)轻度水患预测区特征是:①地下水岩溶管道异常不明显;②节理裂隙异常不具规模,地下水富集异常不突出;③岩层结构正常,煤层顶底板(直接隔水层)厚度走向上变化较小,节理裂隙构造不发育;=4\*GB3④在该区开采煤炭发生水患灾害可能性极小。(2)中等程度水患预测区特征是:①有地下水岩溶管道异常分布,而且异常明显;②地下水异常位于煤层的上覆或下伏灰岩地层中,距煤层较近,或具有上下导通构造;③煤系地层中发育节理裂隙异常及节理裂隙破碎带,并具有一定的规模,或少数节理裂隙切穿煤系地层;=4\*GB3④岩层结构正常,煤层顶底板(直接隔水层)厚度走向上有变化;=5\*GB3⑤在该区进行采煤作业,发生突水事故的可能性较大。(3)严重水灾隐患区特征是:①有大量的地下水岩溶管道异常和节理裂隙异常分布;②地下水异常位于煤层附近或跨过煤层;③煤系地层中断层、节理、裂隙异常发育,并且规模大范围宽,其富水导水性强;=4\*GB3④岩层结构不正常,煤层顶底板(直接隔水层)厚度走向上变化较大,断层碎裂带发育,采矿坑道掘进到此区域,其顶板会出现漏水、坍塌等现象;=5\*GB3⑤其分布区域的富水特征明显,静水压力增大,在构造薄弱地带发生底板突水的可能性增大;=6\*GB3⑥在该区域进行采煤作业时发生突水事件的可能最大。三、该矿区不同程度水患预测区的分布根据上述划分原则,结合物探异常特征及矿山提供的地质资料,该矿区内存在:采空区1个,编号为Ⅰ;轻度水患预测区1个,编号为Ⅱ。无中等程度水患预测区和严重水患预测区。1、采空区采空区分布具体位置见采掘工程平面图图2所示,采空区面积约0.3132km2,编号为Ⅰ。因此可能导致采空区积水,今后在二采区采矿作业时,需进行重点预防采空区、老窑巷道水溃入矿井。2、轻度水患预测区分布具体位置见附图2所示,轻度水患预测区面积约0.7836km2,编号为Ⅱ。该区存在16个地下水岩溶管道异常(G1、G2、G3、G4、G5、G6、G7、G8、G9、G10、G11、G14、G15、G18、G19、G20)。=1\*GB2⑴在该轻度水患预测区,对煤炭采掘影响大的地下水岩溶管道异常有5个,分别为G4、G7、G9、G18、G20。其中G4距离煤层底板较近,G7贯穿M1煤层;G9贯穿M1煤层,且伴随F2发育;G18、G20皆贯穿M1煤层,可能在煤系地层产生破碎带,对矿床充水产生影响。因此在该5个异常区附近进行巷道作业或者煤炭采掘时,必须采取探水措施和抽排,预留安全防水煤柱,防止顶、底板突发水害。=2\*GB2⑵在该轻度水患预测区,对煤炭采掘影响较大的地下水岩溶管道异常有6个,分别为G2、G5、G8、G14、G10、G19。其中G2、G5、G8、G14、G10皆距离煤层较近;G19伴随节理裂隙F6发育,此异常中的水可能通过其伴随的节理裂隙涌入开采巷道。因此在这些异常区域进行巷道作业或者煤炭采掘时,要切实做好井下水文工作,先探后采,做好预警工作,防范于未然。=3\*GB2⑶在该中等程度水患预测区,对煤炭采掘无影响的地下水岩溶管道异常有5个,分别为G1、G3、G6、G11、G15。此5个异常中心均距离开采煤层较远,且周围无节理裂隙发育,对煤炭采掘无影响。另外,节理裂隙F10穿过了煤系地层,可能在煤系地层产生破碎带,从而成为地下水、地表水进入矿井的主要充水通道,对矿床充水产生影响。因此在该节理裂隙异常区域进行巷道作业或者煤炭采掘时,要切实做好预警工作,防范于未然。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本矿目前尚未开展采用地面三维地震、地面电法等对2017~2022年开采范围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查找存在的水害隐患(如断层、破碎带、陷落柱、构造异常区等)和必要的钻探验证情况、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2、地质资料中水文地质工作不够深入,对老窑、采空区的分布及积水情况等调查不详细。建议对涉及未来开采范围进行专门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采用先进技术补充勘探,分析其突水产生的条件及突水情况下可能对矿山造成的影响。因此矿井必须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工作,详细调查老窑采空区分布及积水情况,并将调查结果标于井上下对照图上。同时对井下涌水量进行动态观测,切实弄清地表水和地下水、矿井充水因素、突水可能性等资料。该矿二水平矿床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650m标高)以下,因此矿井必须做好井下防治水工作。第三节水害防治措施一、防水煤(岩)柱留设在受水害威胁的地方,预留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煤层不采,使工作面和水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地下水或其它水源溃入工作面,所留的煤(岩)柱就叫防水煤(岩)柱。1、防水煤(岩)柱的种类根据防水煤(岩)柱所处的位置,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根据该矿井的实际情况,需留设以下防水煤(岩)柱:1)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煤柱为防止地表水通过煤层露头或风氧化带进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2)断层防水煤(岩)柱在导水或含水断层两侧,为防止断层水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当断层使煤层与强含水层接触或接近时,为防止含水层溃入井下而留设的煤柱。由于本矿未发现有断层,因此不需留设断层防水煤(岩)柱。3)相邻水平或采区边界防水煤(岩)柱4)老窑积水或采空区防水煤柱老窑积水或采空区防水煤柱主要是老窑或采空区的积水涌出开采区而留设的保护煤柱。5)井田边界煤(岩)柱矿井井田边界防水煤(岩)柱主要是防止相邻矿井的积水进入本矿井而留设的保护煤柱。6)地表水体防隔水煤(岩)柱矿区内无河流、水库、水塘等地表水体,矿区内仅小冲沟较发育,水量动态变化极大,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或干枯,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因而不需留设地表水体防隔水煤(岩)柱。7)井筒、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由于主斜井、回风斜井及工业场地位于煤层顶板之上,因此需留设保护煤柱,于在井主斜井、回风斜井及工业场地外围取20m围护带,然后按65°自然塌陷角用作图法进行留设。8)主要大巷保护煤柱由于轨道大巷、回风大巷位于煤层中,因此需留设保护煤柱。9)井筒、工业场地保护煤柱10)含水、导水与富含水层相接触的陷落柱的保护煤柱本矿无陷落柱,故不需要留设防水煤(岩)柱。2、防水煤(岩)柱的留设1)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煤柱矿区内煤层露头主要以第四系的微透水松散层覆盖,因此煤层露头风氧化带隔水煤(岩)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H防=H冒+H保(其H防不得小于20m)=【m/(Kp-1)cos&】+15=【1.3/(1.5-1)cos90】+15=17.63m式中:H防——防水煤(岩)柱宽度,m;H冒——采后冒落带高度,m;H保——保护层厚度,取15m;m——所有可采煤层的最大厚度或最大采高,取1.5m;Kp——碎胀系数,取1.3;&——煤层倾角,取90;经计算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标准,煤层露头风氧化带隔水煤(岩)柱留设宽度为20m。2)断层防水煤(岩)柱的留设据提供的《xx省xx市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矿区位于黄丝背斜北段东翼的次级小型向斜东翼,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岩层呈北东南西走向,岩层倾向260~320°,倾角5~10°。岩层产出状态稳定、变化不大,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区域上未见大的断裂构造,矿区内无陷落柱。结合本矿实际情况,本矿不需留设断层防水煤(岩)柱。3)相邻水平或采区边界防水煤(岩)柱的留设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到中等型的矿井,可用下述公式计算煤柱宽度:L=0.5KM(其L不得小于20m)式中:L——顺层防水煤柱宽度(m);M——所有可采煤层煤厚的最大值或最大采高(m),M=1.5m;KP——煤的抗张强度(MPa),KP=1.5MPa;P——水头压力(MPa),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为H1=+1272.8m,根据开拓系统布置,矿井最低开采深度标高H2=1230m,则水头压力可近似为P=ρg(H1-H2)/106=1000×10×(1272.8-1230)/106=0.43MPa,取1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2~5,K=5则:L=0.5×5×1.5=5.3(m)根据上述公式,经计算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邻水平或采区边界均留设20m。4)老窑积水或采空区防水煤柱(1)巷道在采空区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即10×2.15=21.5m,取30m;(2)矿井在采空区积水区下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时,若采空区积水区的界线已基本查明,则用下述公式计算隔离煤柱宽度:L=0.5KM(其L不得小于20m)式中:L——顺层防水煤柱宽度(m);M——所有可采煤层煤厚的最大值或最大采高(m),M=1.5m;KP——煤的抗张强度(MPa),KP=1.5MPa;P——水头压力(MPa),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为H1=+1272.8m,根据开拓系统布置,矿井最低开采深度标高H2=1230m,则水头压力可近似为P=ρg(H1-H2)/106=1000×10×(1272.8-1230)/106=0.43MPa,取1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2~5,K=5则:L=0.5×5×1.5=4.28(m)经计算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标准,矿井在采空区击水区下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时,若采空区积水区的界线已基本查明,则在采空区积水区外留设30m隔离煤柱。5)井田边界煤柱参照下述公式计算煤柱宽度:L=KM(其L不得小于40m)式中:L——防水煤柱宽度(m);M——所有可采煤层煤厚的最大值或最大采高(m),M=1.5m;KP——煤的抗张强度(MPa),KP=1.5MPa;P——水头压力(MPa),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为H1=+1272.8m,根据开拓系统布置,矿井最低开采深度标高H2=1230m,则水头压力可近似为P=ρg(H1-H2)/106=1000×10×(1272.8-1230)/106=0.43MPa,取1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2~5,K=5则:L=5×1.5=10.61(m)结合上述计算结果确定,井田边界煤柱留设宽度为40m。6)井筒及工业场地保护煤柱在井筒及工业场地外围取20m围护带,然后按65°自然塌陷角用作图法进行留设。7)主要大巷保护煤柱在大巷两侧各留设20m。8)根据以上计算,该矿各类煤(岩)柱留设尺寸见表各类煤(岩)柱留设尺寸表(单位:m)序号防水煤(岩)柱名称煤柱留设尺寸(m)1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煤柱宽度20m2断层防水煤(岩)柱本矿无大断层,暂不留设。3相邻水平或采区边界防水煤(岩)柱宽度20m4老窑积水或采空区防水煤柱1)宽度30m;2)宽度30m;5井田边界煤柱宽度40m6井筒、工业场地防水煤柱在井筒及工业场地外围取20m围护带,然后按65°自然塌陷角用作图法进行留设。7主要大巷防水煤柱在大巷两侧各留设20m。二、水害威胁区域防治水措施。2017~2022年的新水平、新采区、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威胁区域防治水措施。1.矿井有缩小防隔水煤(岩)柱尺寸、采用疏水降压或注浆加固改造底板的情况应予以说明,并附验证效果。2.物探异常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巷道掘进前采用物探、钻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3.钻孔封闭情况和封闭不良钻孔与在用钻孔的防治水措施。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情况。5.矿井水害防治应急预案,井下避水灾路线及逃生措施。三、防治水工程未来3至6年内实施的水害防治工程内容(含:巷道工程量、井上下补勘工程量、工程施工时间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水工不足,只两名探水工有证。立即再培训2名探水工。第四节矿井排水系统一、矿井排水系统概况矿井在井底车场(+1255m标高)布置水泵房及主、副水仓,总长度149m,总容量819.5m³,实际水仓采用锚喷支护,净断面5.5㎡。主水仓长89m,容量489.5m³,副水仓长60m,容量为330m³,根据矿井目前正常涌水量15m³/h,最大涌水量30m³/h,井底泵房至地面井口(标高+1330m)垂高75m,,地面污水处理站在+1313m标高。排水系统现安装MDF85/45X3型多级离心泵(流量85m3/h,扬程135m,功率55kW)3台,1台工作,1台备用,一台检修),敷设φ140mm×4mm钢管一趟作主排水管,一趟Ø140mm×4mm钢管为备用管路。一采区水仓在+1224m水平建有采区水泵房,水仓容量为300m3,安设有100DF80/45×2型多级离心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一台检修;敷设¢100×6mmPVC排水管2趟沿运输下山布置,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将一采区水仓的水排至井底水仓。井下排水系统:各采掘工作面→运输顺槽(各巷道、排水沟)→一采区水仓(水泵、排水管)→南翼运输巷(排水沟)→井底水仓→地面(污水处理池)。(二)排水设备及能力校核1.排水设备概况(见表4-4-1)2.排水系统能力校核表4-4-1排水系统主要技术特征表项目技术特征参数主排水系统水泵型号、数量MDF85-45X33台水泵主要参数排水量85m3/h,扬程135m,运行效率66%配套电机型号、参数转速2970r/min,电机功率55Kw,额定电流99.7/57.6A排水管路数量、管径、壁厚排水管路两趟、内径为140mm,壁厚4mm设备使用年限5年风井底多级离心式排水泵水泵型号、数量1½GC-5X71台水泵主要参数排水量6m3/h,扬程161m,运行效率77%配套电机型号、参数转速14740r/min,电机7.5Kw排水管路数量、管径、壁厚排水管路1趟、内径为50mm,壁厚4mm设备使用年限5一采区排水系统水泵型号、数量100DF80/45×23台水泵主要参数排水量80m3/h,扬程90m配套电机型号、参数电机功率37Kw排水管路数量、管径、壁厚排水管路3趟、内径为120mm,壁厚4mm设备使用年限3潜水电泵排水系统无潜水泵主要参数无配套电机参数无排水管路数量、管径、壁厚无各类保护是否按规程规范要求设置是是否有合格证、煤安证、防爆证等相关证照有是否有淘汰或国家要求限期更换的设备无近三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整改措施无重大安全事故2.排水系统能力校核井下排水方式采用机械排水,井底水泵房现有3台MDF85-45X3排水泵,扬程135m,流量85m3/h,电机功率55kw.吸水管选择φ150高压钢丝软管,内径为140mm,壁厚10mm。排水管选择二趟为φ140无缝钢管,内径为140mm,壁厚4mm;另一趟为φ140无缝钢管,内径为140mm,壁厚4mm。根据2016年8月x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作的检测报告,工作泵实测排水量为85m3/h,备用泵实测排水能力为85m3/h,检修泵实测排水能力为85m3/h,正常涌水时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排水管径根据排水泵流量计算,因此其中工作水管的能力在20h内能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时三台水泵,两趟管路同时工作,一台水泵备用,全部水管的能力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二、2017~2022年排水系统改造规划现有系统无改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无升级,根据二采区矿井涌水量改造排水系统。第五章其他灾害防治及紧急避险设施第一节防灭火一、概况据xx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6年8月25日鉴定结果:xx煤矿M1煤层煤炭自燃倾向为二类,即自燃煤层。按照矿井无设计专用回风巷:二、防灭火系统1、灌浆系统《矿井安全专篇》暂不设计灌浆防灭火。2、注氮系统《矿井安全专篇》暂不设计氮气防灭火。3、火灾监测系统1、火灾监测矿井在配备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同时,在回风斜井配备了一氧化碳、温度等传感器,对能引起煤层自燃的诸多因素进行监测。为及时掌握自燃发火动向,必须作好观测点的建设,气样采集、分析、记录和火灾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原则:(1)在全矿井的自燃危险区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点),进行系统定期的观测。观测站(点)应设置在矿压较小的地点,至少长10m,支护规范、断面不变,无阻碍物。井下观测站(点)分为固定观测点、移动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2)采区、工作面固定观测站(点):在采区、工作面的回风流处建立一个观测站(点),并符合井下测风站的要求。其观测站(点)的位置应使回风观测点能控制全部回风流。(3)移动观测点:在工作面的进、回风内距离工作面10~20m处设置,并随工作面推进而移动的观测点。(4)临时观测点:发现异常现象,为缩小火区范围以便准确查找火源点而增设的观测点。2、火灾监测系统(1)系统选择本矿按自燃煤层进行设计和管理。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本矿设计选用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生产的JSG-8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2)系统配置系统配置1套地面分站和1套井下分站,井下分站可实现对井下8个监测地点取气进行分析。系统配置:1)束管气体采样柜1套,内含:一氧化碳传感器1台;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1台;氧气传感器1台;气水分离器1台;除尘器1台;防爆电磁阀8台;流量计、真空表及附属气室和管路等;2)SZ-1J型矿用防爆水环式真空泵1台;3)KXSG8C井下束管监测系统控制箱1套;4)井下阻燃抗静电单芯束管:按井下安装地点到采样监测地点总距离乘以系数1.2配置,本矿配置2544m;5)束管接头及除尘除湿器等管路附件1套;6)KJJ-2400/5地面数据传输接口1台;7)JSG-8井下火灾监测系统主控软件和只读终端软件各1套;8)地面工控计算机1台;9)打印机1台;10)不间断电源1台。(3)井下采样点的设置在工作面进回风流中设置固定观测站,在工作面进回风距工作面10~20m处设置移动观测点,在采空区设置临时观测点。主要对一氧化碳、瓦斯、氧气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4、采空区、老空区、封闭的火区管理近三年采空区、老空区内气体浓度无出现异常的情况,防火密闭墙信息无统计。三、防灭火器材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布置及装备情况,井下主要硐室消防器材、材料的配置情况(对照《矿井防灭火规范》目录)。井上消防材料库器材配备表序号灭火器种类单位数量序号灭火器种类单位数量1CO2灭火器台10168kg干粉灭火器台14210L泡沫灭火器台251750kg干粉灭火器台13Φ75mm消火水龙带M30018风筒布M5004Φ52mm消火水龙带M40019水泥T25Φ52mm普通消火水枪支520石灰T46Φ75/52mm变径管节个1021Φ75mm胶管M5007清水泵台122Φ200mm钢管M508泥水泵台223安全带条59管钳子把824钢绳梯M10010救生绳(长20m)根425麻袋或塑料编制袋条50011撬棍根226砖M31012木锯把227料石M31013平板锹把428方木M3314灭火岩粉Kg50029木板M3515石棉毯块530铁钉(2#、3#、4#)Kg50表6-4-2井下消防材料库器材配备表序号灭火器种类单位数量序号灭火器种类单位数量1CO2灭火器个201750kg干粉灭火器个2210L泡沫灭火器个818风筒布M2003Φ75mm消火水龙带M8019水泥T0.54Φ52mm消火水龙带M15020石灰T0.55Φ52mm普通消火水枪支121Φ75mm胶管M1006Φ75/52mm变径管节个322Φ52mm胶管M807Φ52mm喷嘴个223安全带条28Φ52mm垫圈套224绳梯副19管钳子把225麻袋或塑料编制袋条5010救生绳(长20m)根226砖M3311撬棍根227砂子M30.512木锯把228方木M30.513平板锹把329木板M3214灭火岩粉Kg20030铁钉(2#、3#、4#)Kg315石棉毯块231消防列车台1168kg干粉灭火器个8表6-4-3井下火灾隐患严重地点灭火器材配备表序号配备地点灭火器种类数量备注1回采工作面配电点10L泡沫灭火器2台22个掘进面配电点10L泡沫灭火器2×2台0.5m3砂箱1×2个3井下监测分站卤代烷1211灭火器1×5台4水泵房、充电硐室CO2灭火器2×2台四、2017~2019年矿井防灭火计划为保证xx煤矿防灭火系统稳定、可靠,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安全方针。抓好防灭火现场管理,不断完善矿井通风、监控、防尘、防灭火系统,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现将2017~2019年防灭火工作计划安排如下:加强防灭火基本知识的培训,每年至少对全矿职工进行一次防灭火知识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防灭火安全意识。2、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防灭火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搞抓好防灭火方面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在每次安全质量大检查时,必须同时检查防灭火工程的安全质量和隐患,并按规定编制整改方案和措施,同时按措施进行跟踪整改。3、加强防灭火器材和消防管路系统的管理,对已使用了的消防器材或失效的灭火器必须及时补足或更换,对损坏的消防管路和消防栓要及时修复,严禁消防器材挪作他用。4、加强采空区、盲巷管理,按规定检查密闭处的CO浓度并挂牌管理。5、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电气设备下井前,必须进行防爆性能的检查,严禁井下电气设备有失爆现象,严禁带用检查或移动电气设备,杜绝一切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6、加强易燃物品的管理,井下因设备检查所用的各种油脂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设备检查完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将易燃油脂和油布装入专用箱运至地面进行处理。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局部构建永久性密闭墙质量不符合标准,要加强永久密闭的质量管理,严格密闭墙筑建质量标准化。第二节粉尘防治一、防尘设施矿井设立了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在井筒、大巷、下山等主要巷道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在采掘巷道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2、喷雾洒水装置从地面高位防尘水池铺设地面防尘管网(DN80无缝钢管)以静压方式输送到地面系统各产尘点,在煤场产尘点设置防尘支管和闸阀及洒水橡胶软管进行喷雾洒水防尘。防尘措施喷雾洒水:本矿井设有完善的供水防尘系统,采掘工作面放炮点、装载点、卸载点、提升运输、煤仓等井下作业地点,均设置喷雾器喷雾洒水。(2)冲洗巷道、清扫:定期冲洗回风井和主要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放炮后恢复工作前应冲洗掘进工作面附近;运输巷等应定期刷浆。(3)采用合理风速:井下主斜井、进风行人斜井、回风斜井风流平缓地段建测风站,坚持每旬测风一次的制度,合理计算风量,达到以风定产。井下风速必须严格控制。增大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时,必须相应的调节风速,防止煤尘飞扬。放顶时,加强通风,保证工作面风速在0.25m/s以上的排尘风速,但不得超过4m/s,最优排尘风速为1.5~2m/s。(4)个体防护措施:采掘工作面的工人按《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规定配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5)如果在作业过程中粉尘浓度超限时,必须采取冲洗巷道、喷雾洒水、增设水幕装置等措施降尘,待粉尘浓度降到《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规定的范围时方可作业。(6)在生产过程中每天必须设专人对防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处理。(7)爆破前、后冲洗煤壁,爆破前应开启喷雾洒水装置,攉煤时洒水。(8)风流净化:在各含尘量较大的进风巷中(采面运输巷、轨道大巷、主斜井)每100m设置水幕一道,降低粉尘浓度,避免进风流污染。在回风巷每隔200m设降尘水幕一道;距离工作面50m内应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华水幕。在工作面运输巷及皮带机巷每隔50m设DN25mm给水栓一个。含尘浓度较高的风流所通过的回风巷和掘进巷道,离工作面20~30米处设置水幕,净化风流。各转载、卸载点均设置防尘水幕。采面回风巷应分别安设至少2道风流净化水幕。(9)为净化掘进巷道的含尘风流,在局部通风机前方吸风口20~30m处设置水幕除尘。(10)防尘水系统稳定,水量保证、压力足够。(11)煤仓(溜煤眼)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闸板必须关闭,并设置引水管。(12)经常清扫巷道中积聚的煤尘,尽量勿使煤尘飞扬蔓延,防止沉积的煤尘参与爆炸。(13)冲洗巷壁,用水将沉积于巷道周边的煤尘冲掉并运出。(14)湿式钻孔:在煤、岩中钻孔,应采取湿式钻孔。(15)经常对巷道中积聚的煤尘进行清扫,对易产生煤尘的巷道如胶带输送机巷等进行洒水及喷雾降尘,胶带输送机巷每50m设一道水幕降尘。(16)对转载点等易产生煤尘处实行洒水喷雾降尘及集尘器捕捉两种方式降尘。(17)对浮游煤尘主要采取喷雾降尘加人工清理的方式。(18)在所有巷道均铺设消防洒水管路,经常检查巷道煤尘积聚情况,冲洗巷道,防止煤尘积聚。(19)矿上配备矿用粉尘采样器用于检测采、掘工作面以及其他产生粉尘较大地点的空气,及时发现粉尘浓度是否超限,若超限立即分析并采取对应措施。(20)定期清扫和刷洗巷道周壁沉积的粉尘,并及时清运出矿井。(21)矿上应配备粉尘检测仪用于检测采、掘工作面以及其他产生粉尘较大地点的空气,及时发现粉尘浓度是否超限,若超限立即分析并采取对应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未每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第三节顶板灾害防治一、矿井煤层顶、底板岩性情况,顶板稳定性及地质类型。主采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属薄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一般在90,属缓倾斜煤层。(2)煤层直接(或间接)顶板为细砂岩和硫铁矿,力学强度简单—中等,近地表部分会发生顶板跨塌;间接顶板为灰岩、泥质灰岩、硅质灰岩。直接底板为炭质泥岩,力学强度低,底鼓现象严重,可能会发生支柱下陷。近三年发生的顶板事故、排查出的顶板隐患及处理措施。近三年无发生任何顶板事故,排查出的隐患主要以伪顶处理不及时、巷道锚杆永久支护不及时,底板鼓底严重,巷道高度不够安全隐患。要求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作业前敲帮问顶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不能现场处理的汇报矿调度室登记,隐患整改小组制定整改方案进行隐患整改工作。及时更换变形或失效工字钢支护,队巷道压力大的地段采取加强支护措施,对巷道底板要统一组织维修人员起底降道,确保运输安全。列表说明目前矿井沿空留巷、沿空掘巷(锚梁网支护)巷道明细,及安全措施。xx煤矿只有在1106回风巷采用沿空留巷新技术:矿井所开采煤层为M1煤层,煤层厚度在0.6m-1.8m,平均1.2m,且煤层顶板坚硬,容易维护,适宜沿空留巷技术的采用。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少掘一条巷道,减少了施工量,缩短了工作面准备时间,有效解决了薄煤层采掘平衡失调的矛盾,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是矿井安全生产和改善矿井技术经济效果的一项先进的开采工艺,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矿井生产需要,当1106工作面开始推进回采,在1106切眼机尾进行沿空留巷,掘进1106采面辅助回风巷,该沿空留巷段作为1104工作面的运输巷。1、巷道布置: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沿1106采面回风巷方向保留5m煤柱反向向前掘进,每掘进20m和1106采煤工作面进行一次贯通,形成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2、1106采煤工作面和1106回风巷贯通后在1106采煤工作面尾巷砌沙袋墙进行密闭。4、1106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掘进安全技术措施(1)、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保前进式掘进巷高随煤厚,但不低于1.2米,巷宽:3米;棚距:0.8米。(2)、通风方式:采用7.5千瓦对旋风机和600mm阻燃风筒进行供风。(3)、开门口上下及前方5m必须加强支护,落好低,保证巷高,保证开门点巷道断面达到要求,确保行人。(4)、通风瓦斯管理:1)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保前巷道施工前通风科负责在四部皮带巷的局部通风机及风筒接到工作面。2)施工前机电队负责安装一台瓦斯监测探头,探头悬挂距当头不超过5m。瓦检员严格执行通风瓦斯检查制度,瓦斯员必须对1106采煤工作面回风巷、1106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及二氧化碳及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的瓦斯勤检查、勤汇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3)加强局扇管理,严禁随意停开风机,风筒补漏及时保证出口风量达到要求,风筒出口距当头不大于5m。5、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放炮管理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施工和1106采煤工作面必须分开放炮,严禁同时放炮,采煤工作面放炮必须通知掘进工作面,撤出掘进工作面全部人员到皮带运输巷进风流中;掘进工作面放炮通知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人员全部撤到1106采煤工作面运输巷,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放炮必须全部设置好警戒工作,把口警戒地点为:1106运输巷50m处,1106回风巷警戒地点为1106回风巷开口处。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0%严禁放炮;6、施工过程中加强顶板管理,坚持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7、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与1106回风巷贯通施工到位前,必须保持保前巷道正常通风,避免形成盲巷。8、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单体、交接顶梁支护对山有劲,护顶严实,严防片帮。9、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施工期间当班瓦检员、安全员、跟班矿长、掘进队长做好现场监督检查工作,严禁违章指挥。10、1106采煤工作面辅助回风巷施工期间运输方式:采用人工运煤→采面溜子→1106运输巷→南翼回风下山→南翼运输巷→煤仓→主井→地面。11、沿空留巷期间,要认真检查沿空留巷段顶板及支护情况,如有异常或顶板压力过大,必须及时进行加强支护;12、沿空留巷期间,每班必须安排专人对所有沿空留巷地段的所有在用支柱进行二次注液,确保支柱初撑力不小于规定要求;13、软底、超高处要穿柱鞋,背木梁加强支护;14、顶板来压,致使顶板下沉、地鼓等状况时,必须及时对沿空留巷段进行拉底,保证高度不低于1.6m,保证正常通风、行人和运输;15、多余的柱梁和设备必须及时外运至规定地点,不得随意放在巷道内,堵塞通道,影响行人,以确保进风巷道通风断面足够有效;16、跟班矿长、安全员现场指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17、在沿空留巷以里距工作面上出口10-15m安装瓦斯传感器T0,T0的报警点:T0≥0.8%;断电点:T0≥1.2%;复电点:T0<0.8%。18、沿空留巷施工要加强瓦斯及风量检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一旦施工地点瓦斯浓度达到0.8%及以上时,施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向调度室及通防科汇报,通防科必须及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处理,待瓦斯浓度降至0.8%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1106采面工作面作业规程》执行。顶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煤矿制定了顶板管理制度及顶板管理安全措施,顶板管理主要由总工程师领导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制定顶班管理制度、规程措施,由生产矿长领导采掘队及巷修队负责实施顶班管理,由安全矿长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监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对顶板管理制度和《煤矿安全规程》以及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业人员在作业前由安全员确认顶板及作业环境安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严禁在隐患未处理的情况下进入工作面作业。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支架(支柱)型号及参数,采煤工作面上、下端超前支护措施,最大、最小控顶距,防片帮、高冒措施。掘进和巷道修复的顶板灾害防治措施。1、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支架(支柱)型号及参数一采区现布置1106采面工作面1个,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工作面采用DW25-300/10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配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三、四”排控顶,排距1.0m,柱距0.8m,最小控顶距3.2m,最大控顶距4.2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此外,一采区现布置1104回风巷及1102辅助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个,1104回风巷巷已掘86m,1102辅助运输巷已掘75,掘进工作面采用锚网、工字钢支护,巷道净断面6.0㎡3、采煤工作面上、下端超前支护措施工作面上下出口(端头)采用“四对八梁”π型长钢梁交错抬棚加强支护,并保持出口畅通。。4、最大、最小控顶距“三、四”排控顶,最小控顶距3.2m,最大控顶距4.2m,柱距0.8m,排距1.0m,放顶步距1.0m。5、防片帮、高冒措施该工作面属薄煤层开采,当采高超过一定的高度时采用沿煤壁打贴帮柱措施防止片帮伤人,对高冒区一般采用木垛接顶措施(处理冒顶前,将冒顶处周围支护先加固,人员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用长柄工具将顶上松动的煤或矸石找下)。6、掘进和巷道修复的顶板灾害防治措施掘进巷道严格按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规定循环进度进行施工,并使用好超前临时控顶支护,加强敲帮问顶工作,同时确保支护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如顶板发生变化时由技术科、安检科、采区等到现场查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巷修点超前巷修位置5m采用木点柱加强支护,同时严格执行“先支后拆”原则,并使用好超前临时控顶支护。矿井矿压观测设备配备情况,采用的支护新技术及效果。1、矿井矿压观测设备配备情况工作面无配置矿压观测设备。采用的支护新技术及效果目前煤矿采用锚杆锚网支护技术,压力大的巷道采用11#工字钢加强支护。七、2017~2019年沿空留巷、沿空掘巷所配套的顶板隐患防治措施。xx煤矿采矿证有效期到2017年12月底到期,且规模为9万吨/年,采矿证有效期内仅能开采一采采区,沿空留巷、沿空掘巷所配套的顶板隐患防治措施有:支护形式:锚杆+工字钢梁+袋子+木垛+锚网(顶板破碎处)2、施工顺序:从1106采煤面切眼机尾处由里向外掘进支护至采面停采线位置。留设5米煤柱,每掘20m和回风巷贯通,再用中垛袋子和打木垛在随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同时进行。3、架棚支护:本矿顶板较好,1106回风顺槽有锚网永久性之护,顶板破碎带有工字钢坚强支护并留设有5m安全煤柱,根据矿压情况在架棚支护。袋子: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每推进一个循环,在1106回风巷巷道采空区辅助回风巷贯通口采用“袋口压中间交叉”方式压茬进行封堵,袋子的规格为0.6m×0.4m×0.15m,垛袋子前需将地面整平,然后垛成宽1.5m,高煤层厚度的墙体,随工作面推进,垛的每层袋子必须平整,袋子与袋子之间不得留有空隙,墙体保持下上垂直、不歪斜,并始终和工作面回采的放顶切顶线保持一致,不得滞后。墙体顶部空隙使用背板、半圆木等材料打紧背实。5、在进行1106采煤工作面回采时,1106回风巷工字钢支架及锚网不回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底板为砂质泥岩、底鼓严重,采面回采结束后,拉底维修工程量大。加大巷道支护、拉底维修力度。第四节紧急避险设施1、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要求,具有资质单位进行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按要求在井底车场附近设一间永久避难硐室,可供50人使用,具备防火、防爆、密闭隔绝、氧气供给、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等6项基本功能。永久避险硐室规格:净宽4.2m,净高3.1m;过渡室净长2m,有效使用面积16.4m²;生存室长L=25m,面积S=105m2,室内装备:设有与调度室直通的电话,接入供水管及压风管、室内设置有温湿度调节装置、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含处理药剂)、空气幕与气体喷淋装置(含空气幕气瓶)、压风供气装置、压缩氧供氧装置(含压缩氧气瓶)、排气装置、矿用氧气传感器、矿用红外甲烷传感器、矿用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矿用温度传感器、矿用读卡器、防爆密闭门2道和密闭门2道,并配备72台压缩氧自救器及HY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1个,同时在避难硐室里按规定储备了食品和饮用水,符合规定要求。矿井配备了ZY45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180台(其中永久避难硐室储备60台)。2013年7月12日,经黔南州安监局及动能公司专家组会同xx市安监局已对我矿紧急避险系统进行专项验收,专家组验收后确认我矿紧急避险系统通过验收合格,符合要求。2、硐室特点:硐室内均设食用水管路系统,硐室内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供电等管线在接入硐室前应采取保护措施。1)支护形式采用锚喷支护。2)通风方式采用负压通风。二、管理维护(1)xx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和维护人员等。(2)xx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六大系统”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及时上报并处理。(3)xx煤矿应加强“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5)xx煤矿应随井下生产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六大系统”。(6)xx煤矿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7)“六大系统”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和防爆、各项保护功能等安全性能。(8)xx煤矿应加强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