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10CCSP04DB4102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02/T023—2021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建设目标 4.1一般规定 4.2源头控制 4.3过程控制 4.4系统控制 5规划 5.1一般规定 5.2总体规划层次 5.3详细规划层次 5.4项目实施方案层次 76设计 6.1建筑与小区 6.2历史文化街区 6.3城市道路 6.4绿地与广场 6.5城市水系 7施工和验收 8运行维护 9监测控制 9.1实施效果评估 9.2平台建设 DB4102/T023—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提出。本文件由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开封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可宁、郭舒娅、王红霞、刘培坤、张丽霞、梁志鹏、刘俊朋、杨斌、刘博、杨楠、董靖、王岩、李璐、孙涛、赵丽丽、霍文博、王灿、曾瑜、王晓云、张亚平、李芙、罗佳欣、张熠、姚鑫雨、郑倩。1DB4102/T023—202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建设目标、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运行维护、监测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GB/T5134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CJJ1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T66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142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T18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513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年径流污染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urbandiffusepollution在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雨水径流经过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规划或设计范围内累积全年削减的径流污染物总量占全年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的百分比。3.2超标雨水排放系统overstandardrainwaterdischargesystem是城市海绵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用来应对超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3.3设施径流体积控制规模facilityrunoffvolumecontrolscale依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及汇水面积,采用“容积法”计算得到渗透、滞蓄、净化设施所需控制的径流体积。3.4建成区综合径流系数comprehensiverunoffcoefficientofbuilt-uparea建成区内各类地面面积的加权平均值。2DB4102/T023—20214建设目标4.1一般规定4.1.1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4.1.2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应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以源头减排为重点,结合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形成完善的雨水综合管理体系。4.1.3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包括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节约水资源。4.1.4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理念制定目标与指标。4.1.5源头减排应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污染控制率为指标。4.1.6过程控制应以提高管网的排放标准为目标,改造项目还应包括雨污混接及雨污分流改造等内容。4.1.7系统治理以水生态、水环境和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目标。内容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岸线恢复率、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4.1.8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以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根据。综合考虑开发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整体角度统筹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可实施性。4.1.9海绵城市建设不得降低雨水管渠排水设计标准,应结合城市更新逐步实现管网的提质增效建设。4.1.10根据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各系统对应的降雨频次和强度不同,源头减排系统对应高频次小降雨,管渠系统对应中等降雨,行泄通道及河湖蓄洪对应小频次暴雨。各系统应相互衔接,合理布局。4.1.11历史文化街区不宜设置控制指标,应以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为前提,主要解决局部积水、管道错接与径流污染问题。4.1.12海绵城市规划应根据开封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排水设施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进行编制。建成区以问题为导向,新建区以目标为导向,合理确定开封市的海绵城市目标及指标体系。4.1.13编制开封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时,应针对开封市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研究,将海绵城市的目标及指标纳入相应规划体系,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落实。4.1.14有特殊污染源地区,其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经专题论证。4.2源头控制4.2.1不同用地性质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应综合考虑区域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和现状、开发强度等因素确定,取值范围宜为50%~90%,并不应低于表1。表1不同类别用地项目雨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表—3DB4102/T023—2021表1不同类别用地项目雨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表(续) 注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建筑密度、绿地率、地下空间等因素4.2.2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现状下垫面的径流系数应依据实测数据确定,缺乏资料时可参照表2取值。表2建成区综合径流系数4.2.3各类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对于径流污染物的削减率应依据实测数据确定,缺乏资料时,可按下式计算:年径流污染去除率(SS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不同设施对SS的去除率可按表3取值。表3海绵城市建设设施污染物去除率(SS计)注2:打孔渗透管(沟)取低值,开孔率越4DB4102/T023—20214.2.4径流污染削减控制要求应依据海绵专项规划确定,并应根据管控单元及项目内建设情况、用地性质、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不同类别项目雨水径流污染削减率--—4.2.5建筑小区雨污混错接改造率应为100%,规划雨污分流区域的老旧小区改造时应进行雨污分流改造。4.2.6在雨水管渠及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项目的外排水总量不大于建设前的水平,并满足以下要a)已建成城区的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不大于0.5;b)新开发区域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不大于0.4;c)外排雨水峰值流量不大于市政管网的接纳能力。4.3过程控制4.3.1在雨水排水管设计重现期对应降雨强度下,不应出现积水现象。4.3.2雨水管渠标准应满足排水规划要求,并不低于表5及表6的规定。表5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年)235DB4102/T023—2021表6下凹式立体交叉道路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年)表注3:对于现状下凹式立体交叉道路雨水管渠及泵站的单项改造工程,应对4.4系统控制4.4.1应尊重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根据城市规划的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控制线要求,保护天然水域,保护并恢复自然地形地貌和山水格局。不得侵占天然行洪通道、洪泛区和湿地、林地、草地等生态敏感区,并应符合规划的蓝线绿线等管控严格遵守规划的蓝线、绿线等管控要求。4.4.2城市规划区内除生产性岸线及必要的防洪岸线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水体的生态性岸线率不宜小于70%。4.4.3海绵城市建设后,汇流区域水体水质不应劣于建设前;旱季下游断面水质不宜劣于上游来水水质。4.4.4河、湖、库水质应满足开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4.4.5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区应符合下列规定:a)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b)无污水直排;4.4.6合流制区域应优先通过源头减排系统的构建,减少进入合流制管道的径流量,降低合流制溢流总量和溢流频次。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a)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按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b)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地区,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提高截流倍数,加强降雨初期的污染防治;c)控制雨天合流制溢流污染,不得使所对应的受纳水体出现黑臭。4.4.7在内涝防治重现期对应的暴雨条件下,不发生内涝。4.4.8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开封市防洪排涝规划、区域类型、积水影响程度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按表7取值。表7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2.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4.4.9在上位专项规划的年限内,逐步消除建成区内积水点。6DB4102/T023—20215规划5.1一般规定5.1.1海绵城市规划应以开封市城乡规划体系相衔接,可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次,为满足近期建设需要,深化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目标和策略,可进一步编制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5.1.2海绵城市规划应与同层次的城乡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相协调,并与同层次的城乡规划范围一致。5.1.3海绵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相关指标、要素控制和空间布局引导。5.2总体规划层次5.2.1总体规划层次的城乡规划应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可纳入海绵城市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与空间管控要素。5.2.2总体规划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应统筹确定全市、县或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各项目标和指标。5.2.3总体规划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应从全市、县或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现状排水条件、建设条件等因素,分区域确定地区排水防涝、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和雨水资源利用目标,提出战略性对策。5.2.4总体规划层次应编制与全市、县和各区总体规划相对应的全市海绵城市规划和区级海绵城市规划。5.2.5总体规划层次海绵城市规划应与同层次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以各相关行业、系统的专项规划为参考。5.2.6城市层面: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结合城市更新增绿留白;流域区域:自然风貌,恢复山体植被,修复水体,水资源涵养。5.3详细规划层次5.3.1详细规划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应落实上位规划中提出的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和建设要求,明确目标实施途径和区域(或地块)建设导向,确定合理的建设配置与设施规模。5.3.2详细规划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指标包括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控制性指标。5.3.3控制性指标是为实现相关控制目标和建设要求而制定的具备约束性或强制性的指标,应以基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而制定的地块径流削减量为核心管控指标,应根据管控区目标和地块条件合理制定径流污染控制、径流峰值削减等指标,构建地块的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体系。5.3.4引导性指标是为实现相关控制性指标或建设要求而制定的建议性、导向性指标,可用于指导控制性指标之外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或指导控制性指标的具体实施途径。5.3.5详细规划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应通过蓝线、绿线等规划控制线的划示,明确河湖水域与道路绿化分隔带的范围,保证河湖水面率、绿地率等上位规划指标得到落实。5.3.6详细规划层次的海绵城市规划应针对各地块提出海绵城市相关设施的配置引导。配置引导的编制应基于对地块的规划用地类型、容积率、整体功能布局要求及周边情况、水文地质等特点分析,应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规划原则。5.3.7各地块中海绵城市相关设施应因地制宜配置,可按表8的规定实施。表8海绵城市相关设施规划配置●●●◎●◎●○●◎●○●●●○7DB4102/T023—2021表8海绵城市相关设施规划配置(续)●○○○●●●◎●●●◎●◎●●●●●●●◎●◎◎◎◎○●●●●●◎◎○◎○◎◎◎○◎○●○○○●●●◎●●○○○○○●●●●○5.4项目实施方案层次5.4.1针对有特定需求开展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地块,应开展海绵城市设施选型、布局规划和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5.4.2应以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海绵城市相关控制指标为基本目的,系统性地对地块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统筹安排。5.4.3项目实施方案层面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以上位规划中的海绵城市相关控制指标为基础,综合分析规划范围的规划下垫面特性、市政雨水系统情况、发展定位、建筑控制要求、景观要求等情况,提出规划范围内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水量、水质、景观、生态等方面),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渗、滞、蓄、净、用、排等类型),并分析得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潜在问题。b)在明确建设目标和措施类型的基础上,参考控规的引导性指标和配置引导,结合对各类海绵城市工程设施的特点分析,完成设施的初步选型。c)制定设施布局方案并开展设施参数设计,完成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情景方案。d)通过相关的降雨径流模型、决策支持系统等工具,对规划情景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进行验证与评价。e)综合考虑设施效果、运行性能、建设与运营维护成本、生态景观效益等因素,基于模型类软件系统或其他数学方法,优化初始规划情景,形成集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为一体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6.1建筑与小区8DB4102/T023—20216.1.1一般规定6.1.1.1建筑与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各个阶段应包括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设计内容,合理确定雨水“渗、滞、蓄、净、用、排”设施。6.1.1.2建筑与小区场地的海绵性设计应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和沟渠等,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宜布置可消纳雨水径流的绿地。6.1.1.3建筑的海绵性设计应充分考虑雨水控制与利用,应使得建设区域的外排水总量不大于开发前的水平。6.1.1.4小区绿地的海绵性设计应结合规模与竖向设计,在绿地内设计可消纳屋面、路面、广场和停车场雨水径流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合理配置绿地植物乔灌草的比例,增强冠层雨水截流能力。6.1.1.5小区道路的海绵性设计应优化路面与道路绿地的竖向关系,便于雨水径流汇入绿地内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小区道路、小广场、庭院式休憩地等应优先采用透水铺装。6.1.1.6新建小区大面积建设地下室的,应做好地表水收集下渗,并采取措施优先将水导流往地下,确保径流控制满足相应指标要求;采取导流措施无法满足下渗要求的,应配套建设调蓄水池进行收集回用。6.1.1.7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应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小区雨污混接、内涝积水等问题,并宜结合道路破损、停车位缺乏、景观提升等亟需改造的问题或需求开展综合整治设计。6.1.1.8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径流污染严重的医院、工业仓储区、加油站等区域,若对地下水和周边水体存在污染的风险时,不应采用渗透设施。6.1.2设计流程6.1.2.1建筑与小区的海绵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整体分析。根据建筑与小区的规划要求,分析本地块和周边地块的地理环境,对本地块和周边地块的地形、地貌、地势、标高、土质、绿化情况、水体情况等进行整体解析。b)指标测算。根据规划用地性质规定的容积率、覆盖率、绿地率和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测算小区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可达性。c)技术选择和规模确定。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因地制宜地选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并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d)方案设计。应结合建筑与小区整体设计要求,对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进行设计,对重点工程应开展多方案比选,优选技术先进、经济可靠的技术,确定设计方案。e)复核优化。根据小区规划、建筑方案和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内容和规模,复核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要求,并对其进行优化。f)审批完善。由有关部门进行审批,按照审批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g)设计实施。按照完善后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的内容和规模,进行技术设计和实施,提出控制要求和措施保证实施。6.1.2.2老旧小区的海绵化改造设计,除应符合6.1.1.7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整体分析。设计前应现场勘查并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分析老旧小区与周边道路及地块的竖向关系,掌握小区雨污混接、内涝积水、雨落管分布、场地铺装、绿化景观和客水汇入等情况;应对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走访物业、社区、街道及有关部门,全面了解老旧小区在排水和其他方面现状存在的问题。b)指标测算。根据现状小区的容积率、覆盖率、绿地率和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测算本地块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可达性。c)方案设计。应合理确定改造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d)设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方案最终设计成果应含物探等基础资料。6.1.2.3应根据用地红线范围内现状下垫面解析和建筑方案确定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规模和技术组合,并符合下列规定:a)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规划指标进行方案设计,并确定技术措施内容和规模。b)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说明,计算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下凹式绿地率和雨水调蓄容积。9DB4102/T023—2021c)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本标准逐项设计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落实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6.1.3设计方案的编制6.1.3.1设计方案应符合以下编制原则:a)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编制设计方案时,应落实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目标和指标要求。b)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实施效果、运行性能、建设与运营维护成本、生态景观效益等因素,集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为一体的原则。6.1.3.2编制的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要求:a)评估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条件以上位规划中的海绵城市相关控制指标为基础,综合分析规划范围的下垫面特征、自然水循环系统、市政雨水系统、发展定位、建筑控制及景观要求等情况,提出规划范围内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水量、水质、景观、生态等方面),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渗、滞、蓄、净、用、排等类型),并分析得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潜在问题。b)平面布局设计在明确建设目标和措施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各类海绵城市工程设施特点及建设条件,完成设施的初步选型。确定规划平面布局,开展设施参数设计,并通过水文、水力计算或模型模拟进行验证和评价。c)竖向设计应尊重自然地形,尽量保持自然排水,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雨水径流汇入周边水系或低影响开发设施。d)管线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排水管线设计应与场地内的排水管线及场地周边的排水管线相衔接。e)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就项目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编制投资估算,并进行效益分析。6.1.4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6.1.4.1建筑与小区总平面布局应根据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布置建筑、道路广场包括消防车道与登高面(含道路透水铺装)、绿化(含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和必要的雨水调蓄池。考虑地表径流的下渗及地下水径流的需要,小区地下空间的面积应不超过小区总面积的70%。6.1.4.2住宅、公建、工业仓储项目,应优先利用屋顶绿化、透水铺装、地形处理、下凹式绿地、雨落水管断接设计等设施滞蓄雨水,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定要求。6.1.4.3建筑与小区的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建设用地的竖向设计应满足雨水控制与利用的要求,新建小区应进行地面标高控制,防止区域外雨水流入,并引导雨水按规划要求排出。b)小区内部道路标高宜适当高于周边市政道路;小区道路路缘石标高宜高于绿地标高100mm以上,对于下凹式绿地段道路,竖向高程应高出绿地标高不小于50mm。c)场地有坡度时,绿地应结合坡度等高线,分块设计确定不同标高的绿地。与绿地相邻的道路、广场宜将雨水口设置在绿地内,面积大于300m2的绿地宜设置排水盲沟,并设置溢流雨水口。雨水口的标高宜高于绿地标高50mm。d)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应高于小区道路。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及通风井等处地面构筑物的敞口部位应高于周边道路中心标高300mm,并应采取防止被雨水倒灌的措施。6.1.4.4屋面雨水宜采取雨落水管断接或设置集水罐(井)等方式引入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宜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6.1.4.5小区内硬地面的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最低处,雨水口周边可利用绿化对径流污染进行削减;雨水口内宜设截污挂篮等设施。6.1.4.6小区雨水管网应按相应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并合理设计超标雨水排放系统,避免建筑内部进水。小区内非机动车道路的雨水应优先排入周边绿地中消纳;人行道、广场、露天停车场和庭院步道等应尽量坡向绿地或建设适当的雨水导引设施,使雨水流入绿地消纳。6.1.4.7当室外地面有高差时(包括溢流设施等),应采用缓坡过渡,坡度应小于8%。6.1.4.8建筑与小区海绵典型系统建设流程,如图1。DB4102/T023—2021图1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系统典型流程示例图6.1.5技术措施6.1.5.1建筑与小区中适宜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和技术措施,可采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生态树池、植草沟、雨水调蓄设施、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景观水体生态化等。6.1.5.2绿色屋顶的设计,应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确定,可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绿色屋顶面积占宜建屋顶绿化的屋顶面积的比例不应低40%。绿色屋顶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6.1.5.3透水铺装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小区内地面停车场、人行道、自行车道、休闲广场和室外庭院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率应符合开封本地相关政策要求。b)非机动车道可选用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等;人行道、步行街可选用透水砖、碎石路面、汀步等;露天停车场可选用透水混凝土、嵌草砖、透水砖等;广场、庭院可选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6.1.5.4下凹式绿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下凹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下沉深度宜为100mm~200mm;建筑小区内配有地下停车库的下凹深度不宜大于150mm。b)周边雨水宜分散进入下凹绿地,当集中进入时应在入口处设置缓冲措施。c)下凹式绿地的设计还应符合本标准其它章节的相关规定。6.1.5.5生态树池适用于高密度建筑与小区,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生态树池的植物宜以大中型的木本植物为主,种植土深度应不小于1m。b)生态树池的盖板应为透水材料,标高应不高于人行道。c)生态树池底部可设置砾石排水层,砾石排水层孔隙率宜为35%~40%,有效孔径宜大于80%。砾石排水层中可设置由土工布包裹的DN100~DN150的排水盲管。6.1.5.6植草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b)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纵坡取值范围宜为0.3%~5%,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设施。c)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曼宁系数宜为0.2~0.3。d)转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控制在100mm~200mm。e)植草沟结构层由上至下宜为:200mm~400mm种植土、100mm~200mm1:1厚沙质土过滤层、透水土工布、不小于200mm砾石排水层。6.1.5.7集中开发区域应根据总体开发规模配建雨水调蓄设施,不得按拆分地块建设规模减少雨水利用设施规模。其规模应结合安全需求和建设条件合理确定。雨水调蓄设施可包括雨水罐、具有调蓄空间的景观水体和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池等,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建筑屋面雨水可通过断接雨落水管底部设置的雨水罐进行雨水收集调蓄。DB4102/T023—2021b)在雨水管渠沿线附近的下凹式绿地、天然池塘、人工景观水体,可作为雨水径流峰值流量调蓄设施。有景观水体的小区,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水体应低于周边道路和广场,同时应设计雨水导流路径。景观水体的规模应根据降水规律、水面蒸发量、径流控制率、雨水回用量等,通过全年水量平衡分析确定。c)雨水调蓄池可釆用室外地埋式蓄水模块、硅砂砌块水池、混凝土水池等。蓄水模块作为雨水调蓄设施时,应考虑周边荷载的影响,其竖向荷载能力和侧向荷载能力应大于上层铺装和道路荷载与施工要求。模块水池内应具有良好的水流流动性。d)雨水调蓄池设置在地下室时,应合理设置溢流设施。宜通过溢流口直接重力溢流至室外雨水管渠。若无法直接重力溢流的,可溢流至集水井,通过水泵排至室外雨水管渠。集水井、排水泵、排水管均应满足30年一遇暴雨重现期的排放要求。6.1.5.8建筑与小区雨水回用时,若初期5mm雨水的SS浓度大于50mg/L或COD大于100mg/L时,应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屋面和硬化地面弃流宜分别采用2mm~3mm和4mm~8mm径流厚度。b)绿地和经过生物滞留设施的硬化地面雨水径流可不设弃流设施。c)弃流雨水和含融雪剂的融雪水处理后宜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并应采取防止污水倒流的措施。6.2历史文化街区6.2.1一般规定6.2.1.1历史文化街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以问题为导向,并应解决现有雨天积水、雨污合流、管道老化、市政条件不完善等问题。6.1.1.2历史文化街区海绵城市建设宜结合街区有机更新、危房改造、房屋修缮、市政配套完善、环境整治等同步实施。6.1.1.3历史文化街区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恢复和保护古代的排水文化和河湖水系。6.1.1.4街道、胡同内布置市政管线时,原则上不得改变原有胡同的尺度和走向。6.1.1.5对街区内的市政设施进行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实际条件,统一设计,为分期、分步、近远结合、先地下后地上施工创造条件;b)应注意道路标高控制,不得出现新的低洼院;c)应注意维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市政井盖、雨水篦子应样式简洁、协调,采用与地面铺装相谐调的色彩和材料,有条件时可做隐蔽处理。6.2.2本底分析6.2.2.1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环境进行现场勘查,调研街区周边建筑的建设年代、院落修缮情况、居民生活需求、现状街区下垫面情况。6.2.2.2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现场勘查,调研街区道路下的管线种类、地上管线种类及设施情况、现状排水方式、地下管线敷设情况等。6.2.3总平面与竖向6.2.3.1宜结合城市更新、环境治理等梳理并恢复历史空间格局,增加道路和院落的绿地和透水性。6.2.3.2竖向设计应在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存前提下进行,不应对其造成影响。6.2.3.3竖向设计应注重解决存在的积水点,保证雨水顺利排放。通道狭窄区域,采取地表流排除雨水时,应与院落衔接,不得出现倒坡。6.2.4海绵适宜性改造6.2.4.1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区应逐步实行雨污分流改造。职工食堂和营业餐厅的含油脂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后方许排入室外污水管道。6.2.4.2院落式历史文化街区,宜以院落为单位采取措施进行雨水滞蓄,减少外排水量。6.2.4.3雨污分流改造设计时应充分了解现状管线及周边建筑情况,综合评估扰动现状管线的必要性,在充分论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管线排布和设计。DB4102/T023—20216.2.4.4院落内及街坊路宜采用透水路面,道路边绿地及树池宜为下凹式。6.2.4.5屋面雨水宜断接至绿地或雨水沟。6.3城市道路6.3.1一般规定6.3.1.1道路的海绵城市建设应结合红线内外绿地空间、道路纵坡和标准断面、市政雨水系统布局等,充分利用既有条件合理设计,合理确定雨水“渗、滞、蓄、净、用、排”设施。6.3.1.2道路绿化隔离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中央隔离绿化带路缘石顶部标高应高于绿化种植土100mm以上。b)机非隔离绿化带中宜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调蓄或蓄渗设施。6.3.1.3城区内已建下穿式立交桥、低洼地等严重积水点的改造,应充分利用周边现有绿地空间,建设分散式调蓄设施,防止客水进入。6.3.1.4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专用非机动车道和轻型荷载道路可采用透水铺装;城市快速路、非重载交通高架道路、景观车行道路可采用透水沥青铺装或透水混凝土铺装,并设置边缘排水系统,接入雨水管渠系统。6.3.1.5行道树种植可选择穴状或带状种植,宜采用生态树池,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行道树种植可与植草沟相结合,提升人行道对雨水的蓄渗和消纳能力。6.3.1.6城市道路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雨水径流下渗对车行道路面和路基造成损坏,并满足CJJ169和CJJ194的相关规定。道路结构中设置的封层相关技术要求应符合CJJ169、CJJ1、CJJ/T66和CJJ142的相关规定。6.3.1.7城市道路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建设有效的溢流排放设施,并与城镇排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系统有效衔接。6.3.2设计流程6.3.2.1海绵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整体分析。勘察建设区域现场,分析道路的交通需求、土壤蓄渗特征、红线宽度、红线外用地条件、周边水体等相关因素,确定道路的径流流向、集水点、汇水区面积等。b)指标测算。根据道路通行能力需求,计算车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和人行道宽度,确定绿化带宽度。c)技术选择和规模确定。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控制目标,计算径流削减量。根据道路的红线内外地形情况、绿地面积,有针对性地选择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d)方案设计。根据选择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进行道路的平面与竖向布置,提出总体设计方案。e)复核优化。对照控制目标,分别测算不同设计方案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等是否满足要求,判断测算和设施量是否存在偏差,如有偏差,找出原因,合理调整。f)设计实施。按照完善后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内容和规模,进行技术设计和实施,提出控制要求和措施保证实施。6.3.3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6.3.3.1城市道路雨水径流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和转输,经弃流等预处理后排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进行处理。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等,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可设计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调蓄或蓄渗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通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相结合,保证上下游排水系统的顺畅。6.3.3.2人行道和专用非机动车道的海绵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人行道和专用非机动车道宜采用透水铺装。b)人行道设置的树池,宜采用生态树池,宜将相邻的树池通过人行道透水铺装、人行道下方铺填专用种植土或人行道下方设置蓄渗模块连接形成连续的海绵体。6.3.3.3道路上的绿化隔离带,可根据下垫面种类和土壤渗透系数进行选择设置生物滞留设施等雨水DB4102/T023—2021调蓄或渗透设施,宜通过土壤改良来增加其入渗率,当采用生物滞留设施收集道路雨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置生物滞留设施的机非隔离绿化带宽度应大于1.5m。b)当绿化隔离带规划种植乔木时,不宜设置生物滞留设施,但绿化隔离带两侧路缘石顶部标高宜高于绿化种植土100mm以上,避免绿化带中雨水径流流出。c)绿化隔离带内的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段设置,单段长度根据服务道路的径流控制要求确定,一般为10m~20m。6.3.3.4城市道路红线外公共绿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公共绿地设计标高低于人行道时,应根据道路坡向使红线内人行道和红线外地表径流汇入绿地中进行滞留与净化,宜结合周边地块条件设置植草沟和雨水湿塘等设施,控制径流污染。b)当公共绿地设计标高高于人行道时与净化,宜在绿地下设置蓄渗模块,收集调蓄人行道和绿地的雨水径流。6.3.3.5城市道路濒临河道时,路面径流宜通过地表漫流或暗渠等形式排入河道。宜在道路与河道之间设置植被缓冲带、生态护岸等措施,控制径流量、径流污染和峰值流量。6.3.3.6城市高架道路下绿化带宜设置生物滞留设施或蓄渗模块。高架绿化带内设置生物滞留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a)高架下绿化带具有较好的植被生长环境,且宽度大于1.5m时,可设置生物滞留设施,消纳经雨水立管收集的高架道路路面雨水和周边道路雨水径流。b)宜采用局部下凹形式,在绿化带沿道路方向的两侧保留一定宽度高势绿地,中间部分下凹设置生物滞留设施,处理经雨落水管收集的高架道路路面雨水。6.3.3.7对于系统方案中有行泄通道功能的道路,其纵坡和横坡的设置应有利于涝水的通行,并应在竖向上与下游水体或滞蓄设施有效衔接。6.3.3.8道路海绵典型系统建设流程,如图2。图2海绵型道路系统典型流程示例图6.3.4技术措施6.3.4.1道路中适宜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可采用透水铺装、生态树池、生物滞留设施等。6.3.4.2透水路面按照面层材料可分为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和透水砖路面。透水路面结构层应由透水面层、基层、垫层、路基组成,还包括找平层、反滤隔离层等功能层,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等因素,并结合雨水排放和利用要求,透水路面应满足荷载、透水、防滑等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b)透水沥青路面分为Ⅰ型(表层排水式)、Ⅱ型(半透式)和Ⅲ型(全透式),对需要减小路面径流量和降低噪声的新建、改建城市高架道路与其他等级道路,宜选用表层排水式;对需要缓解暴雨时城市排水系统负担的各类新建、改建道路,宜选用半透式;非机动车道、停车场和广DB4102/T023—2021场,可选用全透式。c)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砖路面可分为半透式和全透式,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场和广场宜选用全透式;轻型荷载道路可选用半透式。d)透水路面结构和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CJJ/T188、CJJ/T190和CJJ/T135的相关规定。e)表层排水式和半透式路面应设置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其透水结构层下部应设置封层,封层材料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80mL/min,且应与上下结构层粘结良好。f)全透式路面的土基应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土壤入渗率不应小于10-6m/s,且土基顶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应大于1m。当土基、土壤入渗率和地下水位高程等条件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路面排水设施。全透式路面的路基顶面应设置反滤隔离层,可选用粒料类材料或土工织物。g)全透式结构层厚度,可按公式(1)进行透水、储水能力验算。路面最小厚度应根据地区所在自然区划、路基潮湿类型、道路填挖情况、道路宽度、路面材料和基层混合料的物理性能计算确定。式中:dpp——全透式铺装透水路面厚度(mm);HcR——透水铺装的海绵城市设计降雨量(mmfm——透水铺装基层的稳定入渗率(mm/h);r——透水路面周边地面汇水面积与透水路面面积之比;β——安全系数,可取0.5;t——设计降雨历时(h);np——透水路面结构层平均孔隙率,可取0.1~0.3。6.3.4.3生态树池宜设置在宽度不小于4m的人行道上,也可结合道路分隔带绿地设置,溢流和出流雨水可排入雨水管渠系统中。生态树池的设计,应符合本导则6.1节的相关规定。6.3.4.4生物滞留设施的绿地宽度、下凹深度、结构层设置等应综合考虑道路结构、土壤渗透性、植物耐淹性能等因素确定。生物滞留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补充地下水、消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简单型生物滞留设施一般应用于具备汇水面积的绿地,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城市道路及绿化带、停车场周边绿地。根据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b)一般主要由蓄水层、覆盖层、植物土壤层、砂滤层、排水层、溢流口几部分组成;c)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比一般为5%~10%d)蓄水层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以及径流控制目标综合确定,一般宜为100mm~200mm;e)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可选用植被浅沟、前池对雨水径流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沉淀并减缓流速。f)屋面径流雨水应由管道接入生物滞留设施,广场及路面径流可通过开孔路缘石分散流入。g)简单生物滞留设施自上而下设置蓄水层植被和植土层,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蓄水层、植被以及种植土层、碎石垫层及防渗膜。6.3.4.5在不影响地块排水条件的前提下,雨水口可设置截污挂篮或采用环保雨水口。雨水排口处宜设置物理截污设施,可采用截污格栅、初期弃流、旋流沉砂等。6.4绿地与广场6.4.1一般规定6.4.1.1绿地与广场的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规划要求进行,遵循经济性、适用性原则,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水系、径流现状等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确定雨水“渗、滞、蓄、净、用、排”设施。6.4.1.2绿地与广场的海绵性设计应优先使用简单、非结构性、低成本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符合场地整体景观设计,并应与总平面、竖向、建筑、道路等相协调。6.4.1.3绿地与广场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中,应对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设计情况进行说明,DB4102/T023—2021明确标注采用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雨水调蓄设施的规模、位置,竖向设计和相关措施等内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包含海绵性设计说明、竖向设计和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等具体设计内容。6.4.1.4在下凹式绿地的汇水区入口和坡度较大的植被缓冲带边缘,应设置隔离纺织层、种植固土植被、添加覆盖物等措施固定绿地内土壤。6.4.1.5对于有污染的道路、停车场等周边的绿地,可在下凹式绿地的汇水区入口之前设置过滤型植草沟或前置塘。6.4.1.6城市绿地中湿塘、雨水湿地等大型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和预警系统,保证暴雨期间人员的安全撤离,避免事故的发生。6.4.1.7广场排水应结合广场竖向设计、广场场地布局、广场铺装伸缩缝位置、周围道路标高等要求采用单向或者多向排水。6.4.1.8广场的海绵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透水铺装。b)广场树池宜采用生态树池。c)当广场有水景需求时,宜结合雨水调蓄设施共同设计。d)当广场位于地下空间上方时,设施必须做防渗处理。e)位于城市易涝点的广场,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宜设计为下凹式。6.4.1.9轻型荷载的停车场,宜采用透水铺装。6.4.1.10城市绿地与广场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建设有效的溢流排放设施,并与城镇排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系统有效衔接。6.4.2设计流程6.4.2.1绿地与广场的海绵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整体分析。分析建设区域绿地、水面、广场等用地类型和比例,场地的降雨特征、土壤渗蓄特征、植物群落特征、径流量、污染物含量等,确定场地的径流流向、集水点和分区汇水面积等,估算现状绿地海绵体蓄水能力,确定技术路线,制定绿地目标比例,水面目标比例等。b)指标测算。根据现有建设区域的比例、汇水区面积、不透水铺装比例等,计算建设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分析与规划用地性质规定的海绵城市建设控制目标的差距。c)技术选择和规模确定。选择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并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d)方案设计。根据确定的技术措施和计算的设施量,进行总体设计和设施布置,形成设计方案。e)复核优化。对照指标,判断测算和设施量是否存在偏差,如有偏差,找出原因,合理调整。f)设计实施。按照完善后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内容和规模,进行技术设计和实施,提出控制要求和措施保证实施。6.4.2.2应根据绿地类型和周边用地性质,确定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规模和技术组合,并应符合下列规a)组合系统中各类设施的适用性应符合场地的土壤渗透性、地下水位、地形坡度、空间条件等实际情况。b)组合系统中各类设施的主要功能应与规划控制目标相对应。c)在满足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应考虑组合系统中各类设施的总成本最低,并综合考虑设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6.4.3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6.4.3.1绿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计应首先满足自身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绿地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系统设计应符合GB51192和GB50420的相关规定,并应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等海绵城市建设指标的要求。b)面积大于2hm2的绿地,可根据场地条件设置水体。径流污染较严重的绿地,在面积允许的前提下,宜设置湿塘或人工湿地等设施。c)雨水利用宜以入渗和景观水体补水与净化回用为主,避免建设维护费用高的净化设施。土壤入渗率低的绿地宜以调蓄、回用设施为主;绿地内景观水体可作为雨水调蓄设施,并与景观设计DB4102/T023—2021相结合。d)源头减排设施内植物应根据设施水分条件、雨水径流水质进行选择,宜选用耐涝、耐旱、耐污染能力强的乡土植物。6.4.3.2广场及周边区域的雨水径流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和转输,经弃流等预处理后引入城市绿地内的雨水渗透、调蓄等海绵城市建设设施消纳,并应衔接区域内的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6.4.3.3广场总体布局应根据场地排水要求进行竖向设计,使场地内雨水就近径流汇入绿地内渗透、净化和调蓄。6.4.3.4宜在广场绿地内开展微地形设计,设置植草沟、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等小型分散设施,形成流畅、自然的雨水排水路径。6.4.3.5对于系统方案中有行泄通道功能的道路,其纵坡和横坡的设置应有利于涝水的通行,并应在竖向上与下游水体或滞蓄设施有效衔接。6.4.3.6其他绿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城市防护绿地宜结合空间条件和区域排水防涝目标要求,设置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合理处理其与周围城市用地和道路的高程关系,以便于消纳相邻区域的雨水径流。b)城市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和城市组团隔离带等城市防护绿地可根据空间条件设置大型的雨水调蓄、下渗等设施,并利用地形设置雨水传输设施,最大限度的消纳自身和相邻区域雨水径流。此类绿地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设置,应在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谨慎选用。c)水源保护区外围绿地可根据现状设置雨水湿地、渗透塘等调蓄水体,但需考虑植物本体对水体的污染。d)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的海绵专项工程应以净化措施为主,慎用渗透措施。6.4.3.7绿地中道路和硬化铺装的周围宜设置植草沟、生态树池、下凹式绿地等设施,消纳雨水径流,其场地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绿地的地形设计应保证硬化铺装的汇水区标高高于下凹式绿地,雨水径流通过地表坡度汇集到过滤设施或转输设施中,然后进入下凹式绿地。b)若绿地道路的边缘与绿地平齐,且雨水污染物含量较低,雨水径流可以分散进入下凹式绿地;若绿地道路比周围绿地高,则可在汇水区周围的道路立缘石上设置宽度为20cm~30cm的排水口,雨水径流可通过排水口汇入过滤设施或转输设施中,进而流入下凹式绿地。c)雨水溢流口可设置在下凹式绿地中,也可设置在绿地与硬化铺装的交界处。雨水溢流口的设计高程应高于下凹式绿地的设计高程且低于地表的高程。6.4.3.8绿地与广场海绵典型系统建设流程,如图3。图3海绵型绿地与广场系统典型流程示例图6.4.4技术措施6.4.4.1绿地与广场中适宜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和技术措施,可采用土地保护与修复、透水铺装、下DB4102/T023—2021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生态树池、湿塘、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等。6.4.4.2土地保护与修复技术,包括土地保护、土壤改良和表土保护、地形改造等,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保护城市内公共空间和敏感生态区,建成区绿地率应不低于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b)应做好绿地日常土壤管理工作,减少对土壤的机械压实,定期中耕松土,保证雨水入渗速度和入渗量。应通过土壤改良和表土保护保持土壤蓄水能力。c)地形改造绿地地形坡度宜控制在10°左右,保证土壤入渗率达到最大值。d)用于雨水调蓄和净化的绿地土壤宜进行改良,绿地的表层土壤(0cm~20cm)入渗率宜在10mm/h~360mm/h之间。6.4.4.3绿地内人行道、广场、地面停车场等宜采用透水铺装,绿地内透水铺装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6.3节的相关规定。6.4.4.4下凹式绿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下凹式绿地应选择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场地。b)下凹式绿地内应设置溢流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雨水口顶部标高宜高于绿地50mm~100mm。c)当下凹式绿地种植土底部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小于1m时,应在种植土层下方设置滤水层、排水层和厚度不小于1.2mm的防水膜;当下凹式绿地边缘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0m(水平距离)时,应在其边缘设置厚度不小于1.2mm的防水膜。d)当采用绿地入渗时可设置入渗池、入渗井等入渗设施增加入渗能力。e)当径流污染严重时,下凹式绿地的雨水进水口应设置拦污设施。f)植物品种应选择当地适生的耐水湿植物和耐污染的观赏性植物。6.4.4.5生物滞留设施的设计,应符合本导则6.3节的相关规定。6.4.4.6植草沟的设计,应符合本导则6.1节的相关规定。6.4.4.7生态树池的设计,应符合本导则6.1节的相关规定。6.4.4.8湿塘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湿塘容积可分为永久容积和调蓄容积两部分,其中永久容积水深宜为0.8m~2.5m,调蓄容积水深宜为0.5m~1m,并应考虑长期运行后,底泥沉积造成的有效容积减小。b)长宽比宜为3:1~4:1,边坡坡度宜小于1:6。c)接纳汇水区径流处,应设置消能设施;应采用碎石或水生植物种植区作为缓冲区,挺水植物带宽度应大于3m、水深宜为300mm~500mm。d)湿塘出水口宜设置溢流竖管和溢洪道,排水能力应根据下游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确定,且调蓄水量宜在24h~48h内排空。6.4.4.9人工湿地的设计规模宜按汇水流域及上游雨水设施的情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表流人工湿地水深宜为0.3m~0.6m,水力停留时间宜为4d~8d,水力坡度宜为0.1%~0.5%。b)潜流人工湿地内部应设置填料,填料层厚度宜为50cm~100cm,填料类型宜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砾石、沸石、钢渣等材料,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d~3d,水力坡度宜为0.5%~1.0%。c)植物品种应选择具有耐污能力的当地适生湿生植物。d)颗粒物负荷较高的初期雨水径流宜设置前置塘或初期雨水弃流设施。6.4.4.10植被缓冲带的设计,应符合植被缓冲带可采用道路林带与湿地沟渠相结合的形式,坡度宜为2%~6%,宽度不宜小于2m。6.5城市水系6.5.1一般规定6.5.1.1应保护现状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自然水体。6.5.1.2应根据开封水系规划的功能定位、水体水质等级与达标率、保护或改善水质的制约因素与有利条件、水系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改造方案,使其满足相关规划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指标要求。6.5.1.3应保证规划水面率不低于现状水面率。规划建设新的水体或扩大现有水体的水域面积,应与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目标相协调,增加的水域宜具有雨水调蓄功能。6.5.1.4河湖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对城市径流污染的治理与河湖水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并应符合DB4102/T023—2021下列规定:a)建设范围为蓝线控制范围,包括水域范围和绿化带。b)建设治理的对象包括排入水体的城市径流污染、河湖生态环境和滨岸绿化带等。c)城市雨水径流漫流排放时,宜经过陆域缓冲带排入水体;径流污染较重时,宜通过截流调蓄或净化后再排入水体。d)滨岸绿化带宜设计为陆域缓冲带,具有缓冲、拦截、吸附、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6.5.2设计流程6.5.2.1河湖水体治理工程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整体分析。调查河道的功能定位、水文情势、防洪除涝、污染源、陆域植物群落、下垫面、连通性、水工构筑物位置和引排水调度等现状,诊断河道存在的问题。b)指标测算。根据上位规划确定河湖治理的具体目标和指标,明确项目建设任务。c)技术选择和规模确定。重点分析河湖与周边绿化、道路、广场、建筑物等竖向关系,结合面源污染和雨水排放口的分布特征,确定项目总体布局,围绕设计目标要求,确定工程建设规模,重点论证调蓄量、入河污染物削减量、生态岸线建设总长度等。d)方案设计。开展面源污染治理、点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岸线、水生态修复、陆域缓冲带、水质净化等工程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优选技术先进、经济可靠的技术措施,确定设计方e)复核优化。针对设计目标,复核相关指标,若不满足要求则应进行优化调整。f)设计实施。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劳动安全与节能设计、工程费用与经济技术评价等技术内容。6.5.3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6.5.3.1河湖水体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其功能定位、地形地貌、周边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排水防涝、防洪和水系规划、景观要求等因素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a)应针对建设目标,明确需要治理对象的规模和分布,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确定设施的内容和规模,结合场地现状,因地制宜进行布置。b)在陆域缓冲带布置海绵城市建设设施时,宜考虑防汛通道、慢行道、游步道、休憩广场、亲水平台等功能设施的布置要求,使水流在场地内流动顺畅。调蓄和净化等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重点布置在径流污染严重的区域和雨水排放口附近。c)应考虑河道的蜿蜒特性,在满足相关规划情况下,宜依据现有河势走向,保留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控制截弯取直。d)原位净化设施的布置应根据水体的污染物削减需求,结合景观构建要求,重点布设在水质污染严重的河段。e)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布置,应保证河湖行洪排涝、输水等基本功能不受影响。河湖水体的调蓄规模和调蓄水位确定后,对填占调蓄库容的涉水构筑物必须经过排水防涝影响论证后方可建设。6.5.3.2河湖水体的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解析河湖建设范围内和周边地块的地形特点,雨水宜自流进出源头减排设施和陆域缓冲带。调蓄池中储存的初雨径流或者溢流污水可提升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或者净化后回用或排放水b)在满足规划断面基础上,结合水生动植物生境构建要求,开展竖向断面设计,包括矩形、梯形和复式断面形式等,宜通过设置不同坡比、平台高度和宽度、人工岛、河底深潭浅滩等,形成多样化的断面形式。c)通过植物配置,从水体到陆域形成以沉水、浮叶、挺水和陆生植物为一体的全系列或半系列滨岸植物带。6.5.3.3城市水系海绵典型系统建设流程,如图4。DB4102/T023—2021图4海绵型城市水系系统典型流程示例图6.5.4技术措施6.5.4.1城市水系海绵性工程措施选择及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滨水带:1)充分利用城市水系滨水带的绿地空间,建设湿塘、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等设施进行雨水调蓄、流速削减和径流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的水系入口、经过或穿越水系的城市道路的路面排水口相衔接,有效控制污染负荷规模;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公园绿地中的相关要求。2)滨水带内的防汛通道、慢行道、游步道、休憩平台等设施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的设计应符合道路、广场中对透水铺装设计的相关要求;滨水带内的各类建筑物应符合绿色建筑要求;3)有条件的城市水系,其岸线宜建设为生态驳岸,并根据调蓄水位变化选择适应的水生及湿生植物。b)驳岸:1)城市水系的岸线平面曲线应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然性与生态性需要;2)对于关系城市安全的城市水系宜选用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护岸形式,鼓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各类生态型驳岸,并根据调蓄水位变化选择适应的水生及湿生植物。3)生态型护岸材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满足结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等相关要求,常用的生态护岸材料主要有石笼、生态袋、生态混凝土块、开孔式混凝土砌块、叠石、干砌块石、抛石、网垫类和植生土坡等。宜根据河道的防洪除涝、引排水、连通、生态等功能要求,结合水体的水文特征、周边地块的开发类型、可利用空间、断面形式和景观需求等选用。不同生态护岸材料的特性指标应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内的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对没有相应规定的材料,在设计时应慎重采用,也可通过测试报告、应用条件、规模化工程案例的效果评估等材料,结合治理水体的水文特征、设计断面形式等核算该材料的边坡稳定性,根据核算成果提出生态护岸材料的相关指标值,确保护岸稳定安全。4)已建硬质护岸的海绵性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应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引排水等基本功能,并确保护岸的稳定安全。宜在硬质护岸临水侧河底设置定植设施并培土抬高或者投放种植槽等,局部构建适宜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种植挺水、浮叶或沉水植物。挡墙顶部有绿化空间的,可在绿化空间内种植藤本类或者具有垂悬效果的灌木类植被;挡墙顶部无绿化空间的,可在挡墙外沿墙面设置种植槽,槽内种植垂挂式藤本类植被。c)排口:1)严格控制和管理城市水系排口,应采用生态排口设计。禁止新增污水排口,新增雨水排口应建设面源控制措施,并进行水质监测,不超过受纳水体水质管理目标。2)湖、塘等大范围面状水域的现有合流、混流排口整治设计中,应结合汇水范围内的源头海绵性改造措施,加强末端污染控制。d)水体:DB4102/T023—20211)立足现有自然水体,积极建设各类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湿塘、雨水湿地的布局、调蓄水位、水深等应与城市上游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下游水系相衔接。2)规划新建或扩建现有水域面积时,应立足区域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控制。公园内景观水体宜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栖息或生长条件,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土壤渗滤等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收纳车行道区域的雨水需进行预处理。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1节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3.2.1古典概型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3
- 2024年武威道路客运输从业资格证试题答案
- 建筑涂鸦改造合同文件
- 画廊展览活动劳动合同聘用画家
- 照明设备展租赁合同
- 旅游景区造价员招聘合同范本
- 造纸行业支持:汽车租赁合同协议
- 矿山工程建造师聘用协议样本
- 污水处理院墙施工合同
- 2024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企业中试阶段及试生产期间的产品能否对外销售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国开作业《公共关系学》实训项目1:公关三要素分析(六选一)参考552
-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XX部分:铅冶炼企业
- 物业及物业管理:提升旅游景区品质
- 财政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肺功能进修总结汇报
- 精神科病例分享演讲比赛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