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五区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五区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五区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五区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五区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三部分组成。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迸溅(bèng)修葺(qì)譬如(bì)心有灵犀(xī)B.炽热(zhì)哺育(bǔ)战栗(lì)锋芒毕露(lù)C.烧灼(zhuó)拯救(zhěng)矜持(jīn)毛骨悚然(sǒng)D.合拢(lǒng)商酌(zhuó)孱头(chàn)忧心忡忡(chōng)【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譬如(bì)——pì;B.炽热(zhì)——chì;D.孱头(chàn)——càn;故选C。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癫狂伶仃案牍仙露琼桨B.震撼枯躁别扭察言观色C.妥贴拖沓鲁莽颠沛流离D.累赘厄运遗孀悲天悯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仙露琼桨——仙露琼浆;B.枯躁——枯燥;C.妥贴——妥帖;故选D。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到孩子毫发无伤,孩子的父母如释重负,抱着孩子向消防官兵连声道谢。B.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耐人寻味,吸引我们一章章读下去。C.军训汇报表演时,各班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主席台方向耀武扬威地阔步走去。D.大熊猫憨态可掬,使得围观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毫发无伤,心头的担忧和紧张感瞬间消失,因此他们感到轻松愉快,使用恰当;B.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小说故事情节吸引人,让人想要不断探究和品味其中的细节和深意,使用恰当;C.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通常含有贬义。在军训汇报表演的语境中,各班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主席台,这里应该是在展示学生们的精神风貌和训练成果,而非炫耀武力或威风。因此,“耀武扬威”这个成语的使用与语境不符,褒贬失当;D.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在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语境中,大熊猫的可爱模样让围观的大人们忍不住发笑,使用恰当;故选C。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B.只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才能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释放新活力。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政府采用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我市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D.中国航天人将继续发扬和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凝心聚力,实现九天揽月的梦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两面对一面,在“事业”与“后继有人”之间加“是否”,或者将“抓不抓”改成“狠抓”;C.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改善”;D.语序不当,“发扬和传承”改为“传承与发扬”;故选B。5.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还有可能被放置于阳台上晒太阳,或被摆放于窗外供路人观瞻。②野花是随心所欲的,又是随遇而安的。③总之,它们张狂也好,乖巧也罢,皆顺应自己的内心,不被外力所左右。④它不像被人视作风景而精心栽培的盆花那样,时常受到主人的摆布和支配。⑤主人高兴了,盆花既有水奖赏,也有肥犒劳。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①⑤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衔接排序。首先确定首句,②句提出“野花是随心所欲的,又是随遇而安的”,整体引出关于野花的话题,④句“它不像……盆花那样……”通过与盆花对比来进一步阐述野花的特点,所以②句更适合做首句;接着②句引出野花后,④句通过与盆花对比突出野花的特点,即“不像盆花那样时常受到主人的摆布和支配”;⑤句具体说明主人对盆花的摆布“主人高兴了,盆花既有水奖赏,也有肥犒劳”;①句进一步说明盆花可能被放置的地方“还有可能被放置于阳台上晒太阳,或被摆放于窗外供路人观瞻”,这三句都是在围绕盆花与野花的不同展开论述,且逻辑连贯;最后③句“总之,它们张狂也好,乖巧也罢,皆顺应自己的内心,不被外力所左右”总结野花的特点,收束全文。因此排序为:②④⑤①③;故选B。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泛指音乐,“阴阳割昏晓”中的“阴”指山北水南。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说”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D.《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通常被称为“铭”,而不是“说”。“说”作为一种文体,主要用于阐述作者的思想观点、见解主张或是对某一事物的解释说明,它并不特定于是否用韵。故选C。二、(10分)7.根据提示,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主题诗句作者、作品解读家国情怀(1)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假褒实贬,讽刺君王昏聩弃贤商女不知亡国恨,(2)_______。杜牧《泊秦淮》表达作者的忧虑与愤慨品质高贵出淤泥而不染,(3)_______,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隐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4)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5)___《己亥杂诗》移情于物,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蕴含哲理(6)____,(7)____。杜甫《游山西村》景中寓理,表现事物消长变化、困境中蕴含希望(8)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不被事物的假象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9)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运用拟人、夸张,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自然美景10)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写出江南雨季的特别景致【答案】①.宣室求贤访逐臣②.隔江犹唱后庭花③.濯清涟而不妖④.落红不是无情物⑤.龚自珍⑥.山重水复疑无路⑦.柳暗花明又一村⑧.不畏浮云遮望眼⑨.造化钟神秀⑩.黄梅时节家家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逐、濯、疑、遮”等字词容易写错。三、(8分)七年级准备举行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展英雄名言】请在横线上填写英雄人物的字母代号,与其名言一一对应。英雄人物①____②____③____名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A闻一多B.江姐

C.杨利伟9.【编英雄对联】请根据下面材料,补写下联,使其工整。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一介农夫,辛勤耕耘,专注于提升水稻产量;他又是一位科学家,为国分忧,解决民众温饱问题,造福人民大众。上联:科学研究巨匠成果卓著誉满天下下联:____________10.【赞英雄人物】下列关于演讲稿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①总有一种声音,挥之不去,在天地间久久回响;总有一群背影无法忘怀,成为一个民族的记忆;总有一些瞬间刻骨铭心,生死刹那,把信念传递。②苏炳添,你以9秒83的速度冲出亚洲,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朱彦夫,长津湖战役幸存者,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你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③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例,温暖,涤荡着我们的心灵。你们点燃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带领我们一起走向未来。A.文中加点的词“传递”“涤荡”都是动词,“把”“向”都是介词。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刻骨铭心”“优厚待遇”“爱国热情”结构类型一致。C.第①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层层推进,增强了演讲的气势。D.第③段画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第二个“,”应改为“、”。【答案】8.①.C②.A③.B9.杂交水稻之父为国分忧造福人民10.B【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英雄人物名言的分析。(1)作为中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主要贡献在于航天领域,为了祖国的利益,他不怕牺牲,他的名言直接体现对祖国的热爱或革命精神。因此,“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句名言与他匹配;故选C。(2)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和实干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正好体现了他的这种行动先于言辞的实干精神,因此这句名言与闻一多高度匹配;故选A。B.江姐是革命烈士,她在狱中坚持革命信仰,展现了坚定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这句名言正是她这种精神的体现,因此与江姐高度匹配;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题目要求根据上联拟写下联,同时要结合所给材料的内容。对联的特点是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收等。分析上联结构和内容:结构:“科学研究巨匠”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成果卓著”是主谓结构的短语,“誉满天下”是动宾结构,结构即:六个字的偏正结构短语+四个字的主谓结构短语+四个字的动宾结构短语。内容上:“科学研究”是袁隆平的职业范围,“成果卓著誉满天下”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材料三“他是一介农夫,辛勤耕耘,专注于提升水稻产量”,介绍了他的研究领域;“他又是一位科学家,为国分忧,解决民众温饱问题,造福人民大众”写了他的贡献;下联需要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的关键词“科学研究巨匠”对“农业战线功臣”,“成果卓著”对“水稻高产”,“誉满天下”对“泽被万家”。按照对联规则,拟写下联:农业战线功臣水稻高产泽被万家。【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修辞。B.“刻骨铭心”是并列短语,“优厚待遇”是偏正短语,“爱国热情”是偏正短语;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并不一致;故选B。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4分)四、(21分)(一)(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别薛华①(唐)王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注]①王勃因作《檄英王鸡》,被高宗怒逐出府,从此不得重用。在巴蜀游历时遇到朋友薛华,本诗作于王勃为薛华送别之时。1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作者运用叠字“送送”“遑遑”,写出了送别友人的情形,富有音韵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B.颔联紧承上联“穷路”“问津”,虚实相生,语义双关,进一步具体描写道路的险远,抒发情怀。C.颈联对仗工整,将无形的情写成有形的漂泊之物,使人在天涯的沦落之情更加形象。D.本诗借景抒情,创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思。1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情感。【答案】11.D12.①表达了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及对友人的担忧。②表达了和友人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③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孤愤。④抒发了对朋友和自己的前程无限忧虑的怅惘之情。【解析】【导语】《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在送别友人薛华时所作的诗篇,诗歌通过叠字、双关、对仗等技法,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和友人共同命运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展现了作者心中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坎坷的无奈。【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诗歌内容。D.“本诗借景抒情”表述有误。全诗意思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这首诗通过送别朋友,抒写了诗人不满现实,感叹人生凄凉悲苦的情绪。所以,本诗中并没有景色描绘。是运用洗练的语言表达真挚情思的。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的意思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写出穷路凄凄送挚友的依依不舍和无尽担忧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据此可以概括为:表达了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及对友人的担忧。“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的意思是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悲凉千里道”描绘了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人生道路,暗示了作者在追求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凄断百年身”则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据此,可以概括为: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孤愤。“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的意思是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这句话一方面表达出同情与劝慰对方,一方面也是用以自慰。据此,可以概括为:表达了和友人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的意思是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句中的“去”与“住”不仅指代友人的离开和自己的留守,也象征着两人各自的人生旅程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和自己未来的深切关怀和忧虑‌。据此,可以概括为:抒发了对朋友和自己的前程无限忧虑的怅惘之情。(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③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④然愧,以意自闵⑤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选自《新序·杂事四》)[注]①劬:(qú)勤劳;②窳:(yǔ)懒惰;③褊:狭隘;④惄:(nì)忧思;⑤闵:哀伤,忧虑。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尝为边县令尝:(2)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恶:(3)若我教子若:(4)楚令闻之大悦悦: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尝为边县令愿为市鞍马(《木兰诗》)B.构怨,祸之道也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C.转败而为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D.报怨以德以手拂之(《活板》)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2)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16.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报怨以德”效果的一项是()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④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②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⑤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③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④⑤⑥【答案】13.(1)曾经(2)嫉妒,憎恨(3)如果,假如(4)高兴14.D15.(1)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2)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16.D【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记述了梁国大夫宋就处理边境争端的智慧与高尚品德。梁国边亭瓜优于楚国边亭,楚人因此破坏梁国瓜田。梁人欲报复,宋就阻止,并提议夜间帮助楚国灌溉,使楚国瓜变好。楚令和楚王知道后深感愧疚,向梁国谢罪并请交好,最终促成了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曾经做过边境一个县的县令。尝:曾经;(2)句意:楚国乡亭的人心里嫉妒梁国乡亭的人比自己贤能。恶:嫉妒,憎恨;(3)句意:如果我教你们。若:如果,假如;(4)句意:楚国的县令听说后非常高兴。悦:高兴。14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担任/介词,替、;B.助词,的/宾语前置标志,不译;C.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转折,但;D.都是介词,用;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1)之:结构助词,的;劬力:勤劳努力;数:多次;灌:浇灌;美:好。(2)怪:意动用法,以……为怪,感到奇怪;察:观察;之:代词,这件事;乃:原来是。为:做。【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首先明确:“报怨以德”指用恩德来回报怨恨。这里强调以宽容、善良和道德的方式来对待那些曾经对自己不好的人,不被怨恨所束缚,而是以积极的品德去化解矛盾和冲突。①句意:于是每天晚上偷偷地去浇灌楚国边亭的瓜。②句意:别人做坏事你也跟着做坏事,为什么如此心胸狭窄呢。③句意:楚国边亭的人早晨去巡视瓜田,就又都已经浇灌过了。④句意:楚王听到这件事,内心忧愁惭愧,进行自我反思。⑤句意:于是用丰厚的礼物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⑥句意: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很讲信义。①只是梁国实施“报怨以德”的具体行动,并非效果体现;②是宋就的话语,不是效果;③只是陈述楚国边亭的瓜又被浇灌的事实,也不是效果体现;④表现出楚王知道梁国以德报怨后内心愧疚,这是“报怨以德”在楚王心理上产生的效果,让楚王反思自己一方的不当行为;⑤楚王用重礼答谢并请求与梁王结交,这是“报怨以德”带来的直接积极的外交成果,体现了梁国的行为使得楚国改变态度,促进了两国关系的改善;⑥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讲信义,说明梁国“报怨以德”的做法得到了楚王高度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友好的关系。因此全都表现“报怨以德”效果的是④⑤⑥;故选D。【点睛】参考译文: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边境一个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梁国边境的乡亭和楚国边境的乡亭都种瓜,各有一定的数量。梁国边境乡亭的百姓,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边境乡亭的百姓懒惰,很少浇灌瓜田,瓜长得不好。楚国的县令因为梁国的瓜长得好,对自己乡亭的瓜长得不好很生气。楚国乡亭的人心里嫉妒梁国乡亭的人比自己贤能,于是在夜里偷偷去翻动梁国乡亭的瓜,(梁国的瓜)都有一些干枯死掉的了。梁国乡亭人发觉了这件事,于是请求他们的县尉,也想要偷偷到楚国乡亭去报复,翻动他们的瓜田。县尉把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可以呢?结下仇怨,是惹祸的根源啊。人家使坏我们也跟着使坏,心胸怎么如此狭隘呀!如果我教你们,一定每天晚上派人去,偷偷地在夜里为楚国乡亭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田,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乡亭的人就每天晚上偷偷地去浇灌楚国乡亭的瓜田。楚国乡亭的人早上巡视瓜田,就又都已经被浇灌过了,瓜一天比一天长得好。楚国乡亭的人感到奇怪就去观察,原来竟是梁国乡亭的人做的。楚国的县令听说后非常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说了这件事,忧愁惭愧,自己内心很是伤感,告诉官吏说:“暗中翻动别人瓜田的人,莫非还有别的罪过吗?这是梁国暗中对我们的责备啊。”于是用丰厚的礼物道歉,并且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很守信用。所以梁国和楚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俗语说:“把失败转变为成功,把灾祸转变为福运。”老子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别人已经做了不善的事,哪里值得去效仿呢!五、(25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张天柱①母亲虽然走了有些年了,但母亲树还在。②从前我家院中光秃秃的,到了炎炎盛夏,在院子里吃饭,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蹲在出檐很浅的屋檐下,半晒半阴地凑乎着吃,总比家里凉快。③也记不得是哪年春天,母亲铁心要栽树,要让干秃秃的院落遮满荫凉,我从苗圃给寻回一小捆杨树苗,母亲倒也很用心,那时候她还年轻,抡着镢头舞舞生风,刨下坑,栽好苗,浇上水,再回填土,侍弄完后,我看到母亲脸上遂有喜色,她嘴里念念叨叨:“桃三杏四梨五年,杨树还看第二年。”谁知到了秋天还未发芽,好像栽的不是树苗,而是铁条,我要拿镢头刨掉,母亲摇摇头说:“当年看不出,明年春天再定。”④第二年春天还是仍未发芽,母亲这下是真正地服了:“不行,挖了再栽。”整整折腾了三载,树还是没有栽活一棵。接着我出差到外地,离家出走后约有半个月左右,刚进家门,母亲就告诉我栽不活树的原因主要是土层控得太浅。原来,我家院子是用炉渣灰垫起来的,必须把炉渣灰挖去,再垫上黄土。尔后,她笑着告诉我:“炉渣灰垫底层,你说能栽活树吗?”⑤院子里垫的坚硬的炉渣灰和青骨石,地皮坚硬似铁,硬邦邦的镐头刨下去火星四溅,只能錾起图章大小的白印儿。母亲从树苗的布局到最后栽种完成,干上一天,晚上累得连饭碗都捏不稳,但天不亮,她又呻吟着挣扎起来……把犬牙交错、七棱八角的石块撬开、搬走,把脚都无法插进的旧树根用镢刨断,用箩筐从其它地方把黄土担来,如蚁啃硬骨,若蚓耕坚泥,硬是在炉渣灰垫的院子里,换了土层后把杨树苗栽了下去。⑥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对面山上已经烂漫一片,呈现着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可母亲栽的那些树仿佛睡着了似的,迟迟不见“分娩”,母亲脸上遂有愠色,恼怒地嗔道:“难道这院子真的栽不活树?”她也有些茫然了。⑦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母亲打扫院子,突然发现那直挺挺的四棵杨树苗上,分别拱出一二个嫩绿儿,便叫道:杨树活了。顿时全家人都跑了出来,围住了小杨树,像欣赏奇珍异宝似的。母亲脸上顿时灿如云霞,拿出手绢儿一股劲地直揩眼角的喜泪,我也为她的“杰作”而兴奋不已,回家拿出一瓶酒,痛痛快快喝了几盅,为杨树在我们家院子的成活。⑧它长得很快,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什么枝丫,通身灰白灰白的,没有几年的功夫,已经长得超出屋脊,有桶粗,需仰脖儿才能视之。就在那枝叶婆娑的顶端,竟有了两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它们清早出去觅食,晚上再飞回来,鸟儿吱吱叫,这小小的院子里有了勃勃生气,到了夏天,再也不怕那火炉似的炎热,棵棵杨树撑开树冠如一柄绿色的阳伞,无风自喧,凉气如流,真是爽快。⑨小杨树长活得那些时日,母亲高兴得就像小孩儿似的,手舞足蹈。就在这四棵杨树已经长得有二层楼房高时,母亲得病了。八八年在省城医院做了肺癌切除手术后,常常站在院中,痴痴地盯住那四棵杨树,面含苦笑,泪光盈盈,望着那直上踅下的燕儿在空中盘旋飞舞纵情歌唱时,母亲的目光就露出了喜悦的神色,我知道,她是在重温当年的梦了。⑩从此,我把这四棵杨树称为母亲树,多少年来,每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是它给了我自强不息和不屈不挠的勇气,在我心头树起了一盏不灭的航灯。(选自《民族文学》有删改)17.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梳理母亲情感寻来树苗,刨坑栽树①春暖花开,树没变化②冬去春来,树苗拱绿③杨树长大,母亲得病悲喜交加18.下面句子中的“泪”内涵不同,请结合语境分析。(1)母亲的脸上灿如云霞,拿出手绢儿一股劲地直揩眼角的喜泪。(2)(母亲)常常站在院中,痴痴地盯着那四棵杨树,面含苦笑,泪光盈盈。19.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20.下面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请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甲】小杨树

【乙】母亲树【答案】17.①充满期待②恼怒茫然③高兴流泪18.(1)喜悦的泪水,杨树苗终于成活,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母亲因兴奋喜悦而流泪。(2)酸楚的泪,母亲看到那四棵杨树生命力旺盛,自己却身患重病,将不久人世,两相对比内心酸楚,因而苦笑落泪。19.勤劳能干;乐观坚定;关爱家人。20.示例一:乙。①标题“母亲树”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②交代了文章主要人物;③暗示了文章主旨,“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母亲和小杨树都给“我”精神鼓励;④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⑤一语双关,杨树为小院遮蔽阴凉,母亲为造福一家人,母亲和杨树都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格。示例二:甲。【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母亲在自家院子里栽种杨树的经历,展现了母亲勤劳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文章细致描绘了母亲栽种树木的过程,突出了她在面对困难时的毅力和智慧。同时,文章通过杨树的成长反衬母亲的衰老与疾病,赋予杨树以象征意义,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恩。文章情感真挚,文字朴实,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对生命的深思。【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概括。第一空:在第③段中提到“母亲倒也很用心,那时候她还年轻,抡着镢头舞舞生风,刨下坑,栽好苗,浇上水,再回填土,侍弄完后,我看到母亲脸上遂有喜色,她嘴里念念叨叨:‘桃三杏四梨五年,杨树还看第二年’”,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在栽树时非常用心,并且对树苗充满期待,期待着杨树能快快长大,为院子带来阴凉。据此可概括为:寻来树苗,刨坑栽树,母亲情感为充满期待。第二空:第⑥段中“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对面山上已经烂漫一片,呈现着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可母亲栽的那些树仿佛睡着了似的,迟迟不见‘分娩’,母亲脸上遂有愠色,恼怒地嗔道:‘难道这院子真的栽不活树?’她也有些茫然了”,此句描写出当看到别的地方都生机勃勃,而自己栽的树却毫无动静时,母亲感到恼怒,同时又对是否能栽活树产生了茫然之感。据此可概括为:春暖花开,树没变化,母亲情感为恼怒茫然。第三空:第⑦段中“那个春天的早晨,母亲打扫院子,突然发现那直挺挺的四棵杨树苗上,分别拱出一二个嫩绿儿,便叫道:杨树活了。顿时全家人都跑了出来,围住了小杨树,像欣赏奇珍异宝似的。母亲脸上顿时灿如云霞,拿出手绢儿一股劲地直揩眼角的喜泪”,这里表明当看到树苗终于拱出嫩绿时,母亲非常高兴,甚至喜极而泣,流露出激动和兴奋之情。据此可概括为:冬去春来,树苗拱绿,母亲情感为高兴流泪。【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理解。(1)第⑦段“母亲的脸上灿如云霞,拿出手绢儿一股劲地直揩眼角的喜泪”,在第⑦段中“那个春天的早晨,母亲打扫院子,突然发现那直挺挺的四棵杨树苗上,分别拱出一二个嫩绿儿,便叫道:杨树活了。顿时全家人都跑了出来,围住了小杨树,像欣赏奇珍异宝似的。母亲脸上顿时灿如云霞,拿出手绢儿一股劲地直揩眼角的喜泪”,这里母亲的“泪”是喜泪。母亲为了栽活这些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第③段“母亲倒也很用心,那时候她还年轻,抡着镢头舞舞生风,刨下坑,栽好苗,浇上水,再回填土”,到后来发现树没栽活又不断寻找原因,如第④段“母亲这下是真正地服了:‘不行,挖了再栽’”,以及第⑤段“母亲从树苗的布局到最后栽种完成,干上一天,晚上累得连饭碗都捏不稳,但天不亮,她又呻吟着挣扎起来……把犬牙交错、七棱八角的石块撬开、搬走,把脚都无法插进的旧树根用镢刨断,用箩筐从其它地方把黄土担来,如蚁啃硬骨,若蚓耕坚泥,硬是在炉渣灰垫的院子里,换了土层后把杨树苗栽了下去”,经过这么多的艰难困苦,当看到杨树苗终于成活时,母亲内心的兴奋和喜悦难以言表,所以流下了喜悦的泪水。(2)第⑨段“(母亲)常常站在院中,痴痴地盯着那四棵杨树,面含苦笑,泪光盈盈”,在第⑨段中,“小杨树长活得那些时日,母亲高兴得就像小孩儿似的,手舞足蹈。就在这四棵杨树已经长得有二层楼房高时,母亲得病了。八八年在省城医院做了肺癌切除手术后,常常站在院中,痴痴地盯住那四棵杨树,面含苦笑,泪光盈盈”,这里母亲的“泪”是酸楚的泪。母亲看到自己亲手栽下的杨树生命力旺盛,“长得很快,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什么枝丫,通身灰白灰白的,没有几年的功夫,已经长得超出屋脊,有桶粗,需仰脖儿才能视之。就在那枝叶婆娑的顶端,竟有了两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它们清早出去觅食,晚上再飞回来,鸟儿吱吱叫,这小小的院子里有了勃勃生气”,然而自己却身患重病,“做了肺癌切除手术”,生命可能即将走到尽头。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母亲内心充满了酸楚。她在回忆过去栽树的辛苦和看到杨树如今的茂盛时,感慨命运的无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奈和悲伤,所以面含苦笑,泪光盈盈。【19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在第③段中提到“母亲倒也很用心,那时候她还年轻,抡着镢头舞舞生风,刨下坑,栽好苗,浇上水,再回填土”,母亲亲自抡起镢头栽树,动作娴熟,可见其勤劳能干。第⑤段“母亲从树苗的布局到最后栽种完成,干上一天,晚上累得连饭碗都捏不稳,但天不亮,她又呻吟着挣扎起来……把犬牙交错、七棱八角的石块撬开、搬走,把脚都无法插进的旧树根用镢刨断,用箩筐从其它地方把黄土担来,如蚁啃硬骨,若蚓耕坚泥,硬是在炉渣灰垫的院子里,换了土层后把杨树苗栽了下去”,母亲不辞辛劳,即便累得不行也坚持劳作,克服重重困难换土栽树,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能干。第③段“母亲摇摇头说:‘当年看不出,明年春天再定’”,当第一年树没发芽时,母亲没有放弃,而是乐观地期待第二年。第④段“第二年春天还是仍未发芽,母亲这下是真正地服了:‘不行,挖了再栽’”,即使连续两年树都没栽活,母亲依然不气馁,决定重新栽,体现了她坚定。第⑥段“母亲脸上遂有愠色,恼怒地嗔道:‘难道这院子真的栽不活树?’她也有些茫然了”,虽然此时母亲有些茫然,但并没有彻底放弃,最终成功栽活了树,可见她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着乐观坚定的态度。第②段“从前我家院中光秃秃的,到了炎炎盛夏,在院子里吃饭,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蹲在出檐很浅的屋檐下,半晒半阴地凑乎着吃,总比家里凉快”,母亲铁心要栽树是为了让家人在炎炎夏日有个乘凉的地方,体现了她对家人的关爱。第⑨段“小杨树长活得那些时日,母亲高兴得就像小孩儿似的,手舞足蹈。就在这四棵杨树已经长得有二层楼房高时,母亲得病了。八八年在省城医院做了肺癌切除手术后,常常站在院中,痴痴地盯住那四棵杨树”,母亲看着杨树,想着家人未来能在树下享受清凉,即使自己生病也牵挂着家人,进一步体现了她对家人的关爱之情。【20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含义。问题是在两个标题“小杨树”和“母亲树”中选择更适合本文的一个,并说明理由。需要分析文章的主旨、主要内容以及两个标题各自的侧重点,以确定哪个标题更能准确地概括文章、吸引读者并体现文章的核心价值。示例:乙“母亲树”更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从主旨表达上看,文章通过描写母亲栽树的艰难过程以及树的成长,表达了对母亲勤劳、坚定、关爱家人等品质的赞美,同时在结尾处提到“从此,我把这四棵杨树称为母亲树,多少年来,每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是它给了我自强不息和不屈不挠的勇气,在我心头树起了一盏不灭的航灯”,“母亲树”这个标题更能凸显文章的主旨,即树不仅仅是树,更是母亲精神的象征。从内容关联上看,文章围绕母亲栽树这一主要事件展开,母亲为了栽活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树的成长也伴随着母亲的人生经历,如母亲生病后常常看着树等,“母亲树”能更好地涵盖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小杨树”这个标题只突出了树本身,比较单一,不能像“母亲树”那样深刻地反映出树与母亲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二)(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山在那儿刘慈欣(前情梗概:一心想要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最后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从此远离陆地,他决定一辈子不登山。但机缘巧合,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人类大难临头……)①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型飞船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②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③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④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45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13公里左右,爬坡不比平地,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⑤这时,冯帆深感困惑。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的已经落下了帆的救生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⑥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使得斜坡面方向的重力逐渐减小,这种重力的渐减抵消了坡度,使得重力对水坡上的物体并不产生使其下滑的重力分量。冯帆继续向上游,随着重力的减小,身体变轻了,游动变得更轻松。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⑦随着风力的增长,水坡上开始出现排浪。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地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⑧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⑨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入水前的最后一口气,也支撑不到自己浮上水面,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冯帆乘着上升的气泡升上天空,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⑩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节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有删改)2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冯帆登顶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心情也是跌宕起伏,他经历了一个“无悔-愉悦-困惑-恐慌-释然”的心路历程。B.第②段中“纵身一跃”,既写出了冯帆跳入水中时的敏捷,也显示出他要登上峰顶、征服海水高山毅然决然的坚定信心。C.本文既反映了“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出现了低重力状态”这一科学事实,又善于渲染自然伟力,体现了科幻小说融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特点。D.作者善用想象,借冯帆的视角来描绘海水、高山,极具画面美,给读者带来“沉浸式”体验。2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1)在缓慢地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修辞角度)(2)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3.小说开头段落(含前情梗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4.文中“山”有多重含义,请结合原文和下面文段具体分析。登山是智慧生命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刘慈欣《山》【答案】21.C22.运用比喻,把“翻卷的浪花”比作“玲珑剔透的刨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在风力和低重力作用下海浪形态发生的神奇美妙的变化。(2)句中“接”“抛”“传递”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冯帆在低重力下的海浪中下落上升的情景,表现在自然伟力作用下登山者的轻快和自由。23.交代冯帆因负罪感躲避登山的处境,与下文攀登海水高山形成对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篇点题,具体叙述海水高山的地理位置及状况,为下文写冯帆的登顶过程作铺垫。突出了冯帆战胜自我,敢面对新挑战的形象。24.表层含义:①“山”指冯帆攀登的“水山”或珠穆朗玛峰;深层含义:②指冯帆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具体包括前所未有的山的高度、峰顶坠落的死亡危险等;③更指冯帆重启的登顶梦想——挑战自己,完成未尽的登山心愿。④从链接材料可知,山还指所有智慧生命对更高更远的追求,想要去探索和挑战的未知领域。【解析】【导语】本文节选自刘慈欣的《山》,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和科学理念的科幻小说。文章通过主人公冯帆的视角,描绘了他攀登由外星飞船引力形成的“水山”的历险过程。小说不仅展现了外星科技与地球环境的奇妙互动,还细腻刻画了冯帆在登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表现了人类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文章融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体,既有令人惊叹的场景描写,也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思考。作品以恢宏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营造出独特的科幻氛围,给读者带来震撼的阅读体验。【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文章并未直接反映“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出现了低重力状态”这一科学事实,而是以此为背景设定,进行文学想象和创作。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海浪比作“玲珑剔透的刨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浪在低重力下翻卷、推进的形态,增强了画面的动态美和形象感。(2)“接”“抛”“传递”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浪推送冯帆的情景,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也表现了冯帆在海浪的推送下向峰顶进发的速度之快,突出了冯帆的兴奋和喜悦之情。【2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合前情梗概“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可知,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即外星飞船入侵形成海水高山,为后文冯帆攀登海水珠峰作铺垫。同时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对冯帆如何面对海水高山的兴趣和思考。结合第①段“在太空中的巨型飞船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可知,具体叙述海水高山的地理位置及状况,为后文他攀登海水珠峰的举动作铺垫,突出了他因登山事故而远离陆地的决心,展现了冯帆勇于战胜自我,敢面对新挑战的形象。【2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第①段“在太空中的巨型飞船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可知,文中“山”首先指现实中的海水高山,即外星飞船入侵后形成的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结合第④段“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45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可知,文中的“山”指冯帆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具体包括前所未有的山的高度、峰顶坠落的死亡危险等;结合第③段“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可知,文中“山”也象征着冯帆内心的挑战和欲望,他原本因登山事故而远离陆地,但面对海水高山时,他内心的登山欲望被重新激发,他渴望攀登这座前所未有的高峰,实现自己的登山梦想;结合文段《山》中的话,“登山是智慧生命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可以看出“山”还代表着人类不断追求更高、更远、更广阔的智慧和勇气,是人类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象征。六、(8分)25.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海底两万里》中,潜艇上的人可以穿着潜水服在海底漫步,打猎,采珍珠,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B.《海底两万里》中,确定登陆南极点后,船长将一面中央绣着一个金色字母的黑旗展开来,称“南极”是“我的新领地”。C.《基地》的作者是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它寄寓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和莫大信心。D.《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记叙了主人公哈利和朋友被迫流亡在外,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最终与黑魔王伏地魔展开惊心动魄较量的故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积累。A.《海底两万里》(第二十五章)的主要内容是:艇长带我们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进攻,艇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艇长危在旦夕时,内德·兰德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艇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小珍珠。据此可知,采珍珠的是一位印度采珠人的行为,而不是潜艇上的人所做的事情。故选A。26.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先生,我要把它击沉。”尼摩船长冷冷地回答,“轮不到你对我指手画脚,命运让你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攻击业已开始,反击将是恐怖的!”……一个巨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为了丝毫不错过它沉没的情形,A跟着它潜入海底深渊。我在相隔十米的地方看到了这艘开裂的船体,海水正哗哗地直往里灌,甲板上满是黑压压的惊慌失措的人影……海水在往上漫,战舰上不幸的人们有的正在往桅索上爬,有的正顺着桅杆向上攀,有的则在水中绝望地挣扎。这些受海水入侵惊吓的人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1)以上文字出自《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______(人名),语段中A是尼摩船长驾驶的潜水艇,叫______(名称)(2)读到上述文字时,有同学说:“尼摩船长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啊!”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①.凡尔纳;②.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2)示例一:不认同。尼摩船长背负着复仇使命,面对杀妻杀子的敌人当前,固然有冷酷无情的一面,但尼摩船长也不失善良与勇敢。他奋不顾身地从鲨鱼口中救下采珠人,又送给他一袋珍珠,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令人感动;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示例二:认同。尼摩船长是一个冷酷的人,他被仇恨蒙蔽了,霸道专制,当鹦鹉螺号面对海上敌人时,尼摩变身成冷酷的杀手,击毁一艘又一艘船只,残忍地夺去一个个生命,长期的磨炼让尼摩船长更加冷静的同时也变得冷酷甚至无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内容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语段中的潜水艇叫诺第留斯号,也被译为鹦鹉螺号。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是书中的重要道具,它装备精良,能够在海底自由航行,为读者展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故填写:凡尔纳;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书中的情节进行分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仁慈善良:“当时“我”和尼摩船长、康塞尔在观察海底的珍珠采集。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集珍珠,突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攻击。尼摩船长挺身而出,手持短刀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成功救下采珠人。他看到采珠人生活贫苦,还慷慨地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第二卷第四章)”可知,尼摩船长跟鲨鱼搏斗,救下穷苦的采珠人,并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鹦鹉螺号’潜艇在托雷斯海峡搁浅,阿龙纳斯教授三人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时,遭到了当地土著人的围攻。尼摩船长沉着应对,只是用电击退了土著人,没有对他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第一卷第二十一章)”可知,潜艇搁浅,遭到土著人的围攻,尼摩船长只是放电驱逐,并没有伤害土著人。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海域,“鹦鹉螺号”潜艇触礁搁浅,遭遇章鱼袭击。一名船员被章鱼卷走,尼摩船长带领众人与章鱼英勇搏斗,尽管那位船员最终不幸遇难,但尼摩船长不顾自身安危奋力营救的行为体现了他对船员的关爱和善良(第二卷第十八章);当“鹦鹉螺号”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面临缺氧危机时,尼摩船长指挥众人冷静应对,努力突破困境,最终成功脱险,这种带领众人共渡难关的行为也展现了他的善良和担当(第二卷第十二章)。冷酷无情:击沉军舰情节概述:鹦鹉螺号刚从“复仇者号”沉船处浮出水面,就遇到了一艘大战舰并遭到了炮轰。这艘战舰正是尼摩船长的仇敌。尼摩船长决定撞沉这艘军舰,以消灭全部敌人。在这个过程中,尼摩船长表现出了极度的冷酷无情。他不仅没有试图避免与军舰的冲突,反而故意将鹦鹉螺号引向敌舰,最终将其撞沉(第二部第二十一章)。冷酷无情的体现:在军舰沉没后,尼摩船长看着甲板上拼命求生的人们丝毫不为所动。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同情或怜悯,而是冷静地观察着一切。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和冷酷无情的态度,在这一情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示例一:不认同尼摩船长是冷酷无情之人。尼摩船长虽然有着强烈的复仇之心,但他的内心深处仍有善良和温情。在小说中,当“诺第留斯号”遇到冰山围困、面临巨大危险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