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练习02-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_第1页
期中考试练习02-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_第2页
期中考试练习02-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_第3页
期中考试练习02-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_第4页
期中考试练习02-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预测卷高一化学(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列各选项中,各类物质依次表示为X、Y、Z,其中与图中三个圆所示的从属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电解质、化合物 B.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D.置换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

【解析】A.冰水混合物是水,属于电解质,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只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为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故胶体属于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为分散系,故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和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根据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分为离子反应,根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为氧化还原反应,故三者不是从属关系,故D错误。故选D。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辨析以下说法:①氯水和氨水都是混合物;②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③胆矾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硬铝、硬币都是合金;⑤氯气、乙醇、葡萄糖都是非电解质;⑥豆浆和云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C

【解析】①氯水和氨水中都有多种成分,都是混合物,故正确;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比如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

③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故正确;

④不锈钢、硬铝、硬币都是常见的合金材料,故正确;

⑤氯气是单质,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氯气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⑥豆浆和云雾中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属于胶体,故正确;

综上C正确。

今年春节期间,一个名叫“福(氟)禄(氯)双全(醛)”的物质

(结构简式如图)在化学人的朋友圈中火了起来.该物质属于(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答案】C

【解析】依据图中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含有C、H、O、F、Cl,共5种元素,属于有机物,

故选:C。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 g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C.1 L 0.5 mol·L-1Na2S【答案】A

【解析】

2.3 g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变成钠离子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失去电子数为0.1

NA,A正确;

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11.2 L甲烷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B错误;

1 L 0.5 mol·L-1

Na2SO4溶液含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Na2SO4溶于水完全电离,0.5 mol Na2SO4配制250 mL 0.10 mol/L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A.将量取的盐酸转移到容量瓶时有少量液体外流

B.定容时发现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水到刻度线【答案】C

【解析】将量取的盐酸转移到容量瓶时有少量液体外流,导致实际量取的盐酸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定容时发现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量筒为流量式仪器,流出的体积即为量取溶液的体积,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倒入烧杯中,导致实际量取的盐酸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正确;

定容后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有少量溶液残留在玻璃塞和瓶口之间,浓度不变,属于正常现象,但又补充了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Mg2+、Fe2+、Cl-和A.步骤①,通入热空气可以将Fe2+氧化

B.步骤②,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OH)2和Fe(OH)3

C.步骤③,趁热过滤时若温度控制不当会使Na2【答案】D

【解析】A项,步骤①,通入热空气,能够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正确。

B项,步骤②,在碱性环境下,镁离子、铁离子分别与OH-反应生成Mg(OH)2和Fe(OH)3沉淀,因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OH)2和Fe(OH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上述流程中步骤A~D对应的装置图正确的是(

)步骤ABCD装置A.A B.B C.C D.D【答案】C

【解析】海藻灼烧应该选择坩埚,不能在烧杯中进行,A项错误;装置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B项错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I2,要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下口紧靠在烧杯的内壁,C项正确;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用蒸馏法,温度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要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且图中冷却水应下进上出,D项错误。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A.n g Cl2中有m个Cl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35.5m/n

B.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各含有1mol O,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C.常温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就是(a/22.4)× 6.02×10【答案】A

【解析】A.n g Cl2的物质的量为n71mol,所含氯原子数为:n71×2NA,则有n71mol×2NA=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35.5mn,故A正确;

B.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都为1mol,则n(CO)=1mol,n(CO2)=12mol,n(O3)=13mol,则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①Cl2-做消毒剂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③AgI-人工降雨④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

⑥NaClO漂白纺织物

⑦Na-k合金--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全部【答案】D

【解析】①Cl2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可作消毒剂,用于杀菌消毒,故①正确;

②AgBr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银,可用来制胶卷、感光纸,故②正确;

③AgI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晶核,有利水汽粒子的碰撞增大,从而形成雨,故③正确;

④碘是预防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元素,故④正确;

⑤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来检验碘单质,故⑤正确;

⑥NaClO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纺织物;故⑥正确;

⑦Na-K合金可以用作快中子反应堆导热剂,故⑦正确。

故选:D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其含有(

)A.Cl2 B.H+ C.【答案】A

【解析】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其含有氯气分子,故A正确。

故选A。

已知标准状况下,由CH4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5,则CA.20% B.50% C.27.2%【答案】D

【解析】已知标准状况下,由CH4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5,可以得到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设甲烷占x,则二氧化碳占1-x,则有:16x+44(1-x)=30,则x=0.5,也就是甲烷为0.5,二氧化碳为0.5故选D。根据有关实验现象推理得出新制氯水中一定存在某物质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有Cl2

B.将红色布条浸没在氯水中,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有Cl2

C.向氯水中滴硫酸酸化的AgNO3【答案】A

【解析】A.氯水中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氯水呈浅黄绿色是由于含有Cl2,故A正确;

B.Cl2没有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因此将红色布条浸没在氯水中,布条褪色,不能说明氯水中有Cl2,故B错误;

C.应该向氯水中滴硝酸酸化的AgNO溶液,而不是硫酸酸化的AgNO溶液,故C错误;

D.氯水中HCl和HClO均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且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能够使酸碱指示剂褪色,故溶液红色变浅不能说明氯水中有盐酸,故下列实验中,布条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 B.

C. D.【答案】B

【解析】A.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作用,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A错误;

B.布条为湿润有色布条,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漂白性的次氯酸,而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

C.布条为白色,氯气不能使其发生明显变化,故C错误;

D.湿润的布条为白色,氯气不能使其发生明显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己知:2KMnO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处变蓝氧化性:I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一定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e处变红色氧化性:CA.A B.B C.C D.D【答案】D

【解析】A.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a处变蓝、b处变橙色,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H+使试纸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试纸褪色,则c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合理的是(

)A.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漂白粉不稳定,见光分解

B.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的AgNO3、FeCl2溶液不会变质

C.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吸收

D.【答案】D

【解析】A.次氯酸酸性小于碳酸,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失效,故A错误;

B.AgNO3与盐酸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而变质,氯化亚铁中的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氯气反应,被氯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变质,故B错误;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所以选择溶解度大的氢氧化钠,所以多余的氯气可以不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故C错误;

D.加入AgNO3溶液,可能生成硫酸银、碳酸银等沉淀,应先加入硝酸酸化,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Cl-,故NaClO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O溶液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装置图试剂X实验现象①0.2

mol⋅产生黄绿色气体②0.2

mol⋅L-1溶液变蓝③0.2

mol⋅L-1溶液变红④0.2mol⋅产生白色沉淀A.实验①中发生的反应:ClO-+Cl-+2H+=Cl2↑+H2O

B.

B.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Cl【答案】B

【解析】A.加入盐酸,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l-+2H+=Cl2↑+H2O,故A正确;

B.实验②.0.2

mol⋅L-1

KI-淀粉溶液中滴入次氯酸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次氯酸钠氧化碘化钾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2I-+H2O=Cl-+I2+2OH-,故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气体摩尔体积比乙的气体摩尔体积多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答案】B

【解析】A.甲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气体的物质的量,则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少,故A错误;

B.根据ρ=mV知,甲体积小于乙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说明甲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气体的物质的量,故B正确;

C.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故C错误;

D.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根据ρ=mV可知,甲体积小于乙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说明甲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气体的物质的量,所以根据M=mn可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A.可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答案】C

【解析】A.加碘盐中含有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故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故A正确;

B.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氯气将碘氧化为HIO3,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故B正确;

C.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B.NaCl = Na++Cl-、【答案】A

【解析】A.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氯化钠电离生成钠离子、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一水合氨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故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B正确;

C.Ba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O4=Na++ H+【答案】C

【解析】A.熔融态时,HSO4-不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 HSO4-(熔融态),故A错误;

B.H2SO4通电前已经电离,电解硫酸溶液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错误;

C.乙酸铵属于盐,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氯是海水中含量丰富的元素,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领域应用广泛。(1)自来水厂常用液氯进行杀菌消毒。氯气溶于水发生的可逆反应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用液氯消毒会产生微量有机氯化物,危害人体健康,可以用二氧化氯(ClO2)代替液氯。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氯酸钠(NaClO3)(3)生产漂白粉的工厂的主要设备是氯化塔,塔从上到下分为四层,如图为生产流程示意图。生产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际生产中,将石灰乳(含有3%~6%水分的熟石灰)从塔顶喷洒而下,氯气从塔的最底层通入。这样加料的目的是(4)用莫尔法可以测定溶液中Cl-的含量。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以K2CrO4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Ag2CrO4【答案】(1)C(2)15(3)2Cl2+2CaOH2===CaCl2+Ca(4)Cr2O72-+H2O⇌2CrO42-+2H+【解析】(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可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FeS2转化为Fe3+、SO42-,(3)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的反应生产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2Cl(4)Cr2O72-和CrO42-之间存在平衡Cr2O72-+H2O⇌2CrO42-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0.5molSO42-(2)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A NaCl溶液

B铁丝

C稀硫酸

D熔融的氢氧化钠

E盐酸

F硫酸(3)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HCl气体和乙容器中的NH3所含原子个数相等,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之比为(4)①标准状况下,1g氢气和14g氮气的体积相同②常温常压下,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8③常温常压下,28gCO的体积大于22.4L④分子总数相等的NO2和C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5NA;2NA;

(2)D;

(3)2:1;【解析】(1)1个SO42-含16+8×4+2=50个电子,则0.5molSO4(2)A.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铁丝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C.稀硫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D.熔融的氢氧化钠是电解质,能导电;

E.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F.硫酸是电解质,但是没有发生电离,不能导电。

则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D.熔融的氢氧化钠;(3)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HCl气体和乙容器中的NH3所含原子个数相等,则HCl气体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①标准状况下,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也为0.5mol,则两者体积相同,故正确;②常温常压下,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molO原子,则含有的质子数为8N③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28gCO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其体积大于22.4L,故正确;④分子总数相等的NO2和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有:①②③。

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的有关内容,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 g·c

HCl的质量分数:36.5%(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的稀盐酸。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②配制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开始时,需要检查______。④配制时,下列操作正确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A.洗涤B.定容C.溶解D.摇匀E.冷却F.称量G.转移⑤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Ⅰ.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Ⅱ.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

Ⅲ.配制时,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

)

Ⅳ.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1) 11.9mol/L

(2) BD

(3) ①16.8mL

②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容量瓶是否漏水

④FCEGABD

⑤偏小;偏小

;无影响

;偏小

【解析】(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ρωM=1000×11.9g/ml×36.5%36.5g/mol=11.9mol/L,故答案为:11.9mol/L;

(2)溶液具有均一性,其密度、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氯离子的物质的量都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选BD;

(3)①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的稀盐酸,需500mL容量瓶,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V,则11.9mol/L×V=0.400mol/L×500mL,解得V=16.8mL;

故答案为:16.8mL;

②用浓溶液配置稀溶液需要的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要配置500ml溶液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容量瓶移液后,应摇匀,所以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容量瓶是否漏水;

④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有:称量或者量取、溶解或者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故答案为:FCEGABD;

⑤依据C=nV分析,凡是使n偏小或者V偏大的操作,都会使溶液的浓度偏小,反之,浓度偏大,

Ⅰ.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偏小,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n偏小,溶液浓度偏小;

Ⅱ.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Ⅲ微型化学实验能有效减少污染,节约药品。如图,某学生在衬有一张白纸的玻璃片上放置表面皿,在表面皿上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均为0.1 mol·L-1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在表面皿中心处放置2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