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2024.10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智学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需左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良渚元素在杭州亚运会“无处不在”,除火种采集仪式选在良渚古城遗址外,杭州亚运会、亚残会的火炬、吉祥物及部分场馆的设计灵感也都来自良渚文化,实现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现代体育精神的精彩碰撞。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生活特征的()A.使用陶器 B.饲养家畜 C.种植水稻 D.使用铁农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时期的长江流域,而铁制农具的使用和推广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用陶器、饲养家畜、种植水稻都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生活特征,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2.商朝统治之下,商王与周边方国和部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是方国和部族内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中,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而封国内民众的血缘关系被打破。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A.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 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C.“万邦”时代向早期国家过渡 D.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集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商朝时期,商王与周边的方国和部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而周朝时期的周天子和诸侯的主体都有血缘关系。所以与商朝时期相比,周朝明显更能够加强与地方封国的联系,从而强化对地方的政治统治,B项正确;周朝时期的周天子与诸侯主体之间依然存在血缘关系,所以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形态,所以“过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商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集中,排除D项。故选B项。3.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春秋战国。据材料“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思想派别分别为儒家、墨家、发夹、道家,B项正确;儒家主张为政以德,A项第一个为道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逍遥,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顺序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4.如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C.实现了国家统一 D.借鉴了西周地方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封”的金文释义是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体现了封疆割据,“郡”的金文释义是为君主管理地方,体现了中央集权,即郡县制的建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郡县制为地方管理制度,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战国时已经逐渐形成郡县制,与实现国家统一无关,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郡县制的建立没有借鉴西周地方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5.战国时期,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当时一个成年男劳动力种田百亩,岁收粮食150石,可养活五口之家。除口粮和租税外,可剩余35石粮食用来换取其他必需品,商品粮食约占产量的1/5。材料说明()A.农业发展推动商品交换发展 B.战国商业高度繁荣C.铁犁牛耕助推农业生产进步 D.重农抑商取得成效【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也使得农民有了剩余粮食用于市场交换,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农业发展推动商品交换发展,不代表战国商业高度繁荣,排除B项;“铁犁牛耕助推农业生产进步”只是对材料内容的部分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农业发展推动商品交换发展,未涉及重农抑商,排除D项。故选A项。6.有学者指出: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修长城,70万人修始皇陵,70万人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宗法时代的周天子绝对不敢设想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秦朝()A.强大的经济实力 B.发达的交通网络C.完备的法律体系 D.有力的制度保障【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00万人口”、“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等信息可知,秦朝能组织大规模人力修建大型工程,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D项正确;秦虽实现统一,但统治时间较短,经济未得到恢复发展,不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排除A项;发达的交通是国家能修建大型工程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秦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但并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文字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秦朝中国。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这些是秦朝在政治方面对后世的最重要影响,D项正确;统一度量衡、货币属于经济方面,排除A项;统一文字属于文化方面,排除B项;建立三公九卿制只是秦朝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不能完整概括秦朝在政治方面的深远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8.据史书记载,汉文帝时,允许民间铸钱、冶铁、煮盐。吴王刘濞因其领地有铜山,可以铸币,又可用海水煮盐,后招天下各地的逃亡者在一起,最终叛乱。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A.确立察举制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盐铁官营 D.推行均输平准【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时允许民间私铸钱币、冶铁、煮盐,导致地方诸侯势力坐大,影响到了中央集权。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C项正确;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不是经济措施,排除A项;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是政治措施,排除B项;均输平准是稳定经济秩序,保障商品流通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9.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A.减轻徭役和刑罚 B.恩泽贵族 C.削弱诸侯王势力 D.增加税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27年中国。根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实行推恩令,排除A项;B项不是根本目的,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增加税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0.两汉时期,追述历代帝王的画像石作品广泛流行(如下图),所选帝王多为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神话人物和古圣先王。这些作品的流行()A.有利于增强汉朝的正统意识 B.反映出汉代考证之风的盛行C.体现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D.为儒学成为正统奠定了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汉时期,追述历代帝王的画像石作品广泛流行,如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汉朝的正统意识,进而维护汉朝统治,A项正确;这些作品的流行有利于增强汉朝的正统意识,未涉及考证等相关内容,排除B项;画像石中的部分神话人物和古圣先王与农业发展无关,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C项;西汉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两汉时期追述历代帝王的画像石作品与“为儒学成为正统奠定了基础”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在西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中,骑兵开始被大量独立运用,并摸索出了用戟等短兵器进行冲击近战的经验。随着经验的积累、马镫的发明,骑兵成为压倒步兵的陆战主力兵种。所以北方民族也在学习中原的这种骑兵新战术(冲击肉搏的近战),使匈奴、羯胡等得以入主中原。材料旨在说明()A.马镫是骑兵新战术的重要发明 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骑兵新战术C.不同文明的互鉴促进社会发展 D.战争是文明交流最重要的途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题干“在西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中,骑兵开始被大量独立运用,并摸索出了用戟等短兵器进行冲击近战的经验。”说明汉朝借鉴匈奴骑兵的作战方式,并且“骑兵成为压倒步兵的陆战主力兵种。所以北方民族也在学习中原的这种骑兵新战术”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地区的战术,体现了战术的相互借鉴,C项正确;马镫是骑兵新战术的重要发明,是一种现象,非本质,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战术的相互借鉴,排除B项;战争是文明交流最重要的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2.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A.门阀势力发达 B.政局动荡不安 C.民族政策开明 D.社会高度繁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可知,政权并立,时间较短,通过示意图反映当时政权更迭频繁,B项正确;材料示意图涉及的政权更多的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而非门阀士族,不能得出门阀势力发达,排除A项;示意图没有涉及民族政策,且此时民族间以对峙为主,排除C项;当时社会没有达到高度繁荣,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户口数(万)人口数(万)东汉永和五年(140)64.98281.32西晋太康初年(280-289)14.2385.39南朝宋昇明三年(479)4.1933.48A.政局相对稳定 B.经济重心持续南移C.官府组织移民 D.豪强大族势力膨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东汉到南朝时期。由材料可知,从东汉永和五年到南朝宋昇明三年,湖南地区官府掌握的户口数和人口数下降幅度很大。结合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战乱不断,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南方人口相对来说应该是增加。而材料中的官府掌握的户口数和人口数十不存一,这说明部分户数和人口数被地方豪强大族势力掌握,D项正确;此时期战乱不断,而不是政局稳定,排除A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官府组织移民会使人口在地区间流动,而不是总体数量减少,C项不符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隋炀帝时,有百姓自残肢体,并称之为“福手”“福足”,贞观时期,这种“遗风犹存”。这表明()A.封建赋役沉重 B.阶级矛盾激化C.人民缺乏基本的权利意识 D.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炀帝大兴土木,三次征伐高丽,赋役沉重。百姓自残肢体是为了逃避来自政府的沉重徭役负担。这种风气沿袭到唐朝初年。A项正确;隋炀帝时期自残肢体表明了阶级矛盾激化,而这种现象延续到唐朝初年,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排除B项;古代中国国家治理下的百姓没有权利意识,不是百姓自残肢体的原因,排除C项;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但百姓自残肢体现象仍在,表明隋炀帝时期沉重的赋役深刻影响了百姓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15.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100多年。河朔三镇节度使不论是世袭还是军士拥立,都要得到朝廷形式上的认可;此外绝大多数藩镇,如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由此可知,唐朝藩镇()A.拥兵自重相互混战 B.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导致国家由盛转衰 D.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河朔三镇节度使不论是世袭还是军士拥立,都要得到朝廷形式上的认可……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藩镇虽然有一部分游移于中央政府之外,但他们名义上与中央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唐朝的迅速崩溃,使得唐朝能够在藩镇割据局面下维持其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延续了唐朝统治,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看不出各藩镇之间的状况,无法得出藩镇之间相互混战,排除A项;有效说法过于绝对,唐朝藩镇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6题14分,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4分,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荀子所处的时代,各种思想不断碰撞,激烈交锋。荀子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各家学说,他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质疑,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规范来引导人们向善。他推崇礼法并治,强调礼在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义”为礼法核心,强调要以“义”节制人心,以及要强化礼法对人们思想的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序。——摘编自管峰《荀子礼法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后来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将荀子的部分思想与法家思想相融合,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以及后续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此同时,荀子的思想也对后世的儒家学者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汉代的董仲舒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荀子的思想,强调君主的权威以及道德教化的作用。——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荀子治国思想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思想的时代价值。【答案】(1)主要内容:认为人性本恶;推崇礼法并治,以“义”为礼法核心;强调礼法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作用。(答出两点即可)背景: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士阶层的崛起;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相互碰撞与交流。(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时代价值:为当时各诸侯国国家治理提供了新路径,对秦国的统一大业及后续治理起到了理论支撑作用;为后世儒家、法家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主要内容:据材料“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规范来引导人们向善”可知,认为人性本恶;据材料“他推崇礼法并治,强调礼在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可知,推崇礼法并治,以“义”为礼法核心;据材料“要强化礼法对人们思想的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序”可知,强调礼法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作用。背景:结合所学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可知,荀子治国思想产生的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等角度进行说明。主要可以从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士阶层的崛起;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相互碰撞与交流等角度理解荀子治国思想出现的背景。【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时代价值:据材料“强化礼法对人们思想的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序”“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后来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将荀子的部分思想与法家思想相融合,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以及后续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可知,为当时各诸侯国国家治理提供了新路径,对秦国的统一大业及后续治理起到了理论支撑作用;据材料“荀子的思想也对后世的儒家学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可知,为后世儒家、法家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朝柳宗元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两位著名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动摇的。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一直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体制的理由。围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观点:郡县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也曾推行分封制,如汉初郡国并行制,西晋分封并不断扩大宗室诸侯王的权力,都被实践证明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力量,根本起不到藩卫中央的作用。综上: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这两位思想家都充分认识到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得出观点:郡县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围绕观点进行论述,史论结合,可从郡县制诞生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进行论述。如: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也曾推行分封制,如汉初郡国并行制,西晋分封并不断扩大宗室诸侯王的权力,都被实践证明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力量,根本起不到藩卫中央的作用。最后,回扣观点,总结归纳,郡县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汉末年至魏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系列战乱发生了。这些战乱将长安、洛阳两大繁荣都城夷为废墟,又在废墟之上形成了十六国分裂局面。当时战争频繁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使大量的中原人民从长安、洛阳等地流散到河北、河西和更远的江南。因此,当中原的良田美畴被铁蹄践踏之际,周边地区却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其中,势头最猛的是江南。随同中原人民的南迁,包括汉魏及西晋的礼、乐、政、刑等典章和文物在内的中原文化也被带到江南,六朝政权便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虽然江南的政权更迭频繁,但是社会比北方安定。——摘编自李凭《南贫北富局面的转变及相关经济问题》材料二南朝时,水田耕作广泛使用铁犁和牛耕,通过深耕细作促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南朝时主要的农作物有稻、麦、黍、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它们与水稻交错播植。地广人稀的丘陵山地和河海滩地也成为农田。土地上不但种植谷物,而且种植菜蔬、竹木、果品、药物等。南朝农业经济形成了江南稻作区、荆湘南川稻作区等六大著名稻作区。稻作区的扩大和水稻等农作物的普遍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农业在全国经济中的低下地位。——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社会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频繁;南北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答出三点即可)(2)表现: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多;耕地面积扩大;形成多个著名的稻作农业区。(答出四点即可)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北方农作物品种在江南传播;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东汉末年至魏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系列战乱发生了。这些战乱将长安、洛阳两大繁荣都城夷为废墟,又在废墟之上形成了十六国分裂局面”可知,社会分裂割据;根据材料“当时战争频繁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使大量的中原人民从长安、洛阳等地流散到河北、河西和更远的江南”可知,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频繁;根据材料“当中原的良田美畴被铁蹄践踏之际,周边地区却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其中,势头最猛的是江南”可知,南北经济格局发生变化。(2)表现:根据材料“南朝时,水田耕作广泛使用铁犁和牛耕,通过深耕细作促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可知,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作物产量提高;根据材料“南朝时主要的农作物有稻、麦、黍、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它们与水稻交错播植”“土地上不但种植谷物,而且种植菜蔬、竹木、果品、药物等”可知,农作物品种增多;根据材料“地广人稀的丘陵山地和河海滩地也成为农田”可知,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南朝农业经济形成了江南稻作区、荆湘南川稻作区等六大著名稻作区”可知,形成多个著名的稻作农业区。原因:根据材料“当时战争频繁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使大量的中原人民从长安、洛阳等地流散到河北、河西和更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项目安全培训考试题答案AB卷
- 饮食文化与环境-洞察分析
- 202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一套答案
- 压延设备自动化节能改造-洞察分析
- 香吻提取物抗炎活性与剂量关系-洞察分析
-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洞察分析
- 房屋拆迁赔偿协议书范文
- 软件代理商协议范文
- 综采工作面退锚施工措施
-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孙犁小说专练(原卷版)
- 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HZ与PHN)
- 体育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 评语大全之学生英语学科评语
- 《职业辅导》自考学习笔记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
- 《姓氏歌》第一课时(课件)语文一年级下册
- 2024风力发电机组 整机一阶调谐质量阻尼器
- GB/T 43686-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后评价导则
- 小学英语语法复习课件1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