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即事感怀类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鸟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芙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
南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机,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
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
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B.“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C.“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入城骚扰。
D.“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B.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浩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C.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D.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菱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3.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缜。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
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冬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c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农喊
陆游
夜窗搔首发第啜①,病不胜衣倚瘦藤②。
堪笑颜回忍饥而,常依韩愈看书灯③。
残生已与灰俱冷,旧友谎如几可凭?
月落风生忽增气,掠檐劲翻有归鹰。
注:①筋甯,指头发散乱貌.②痍藤,手按。③韩愈件劝学诗《存读书城南》:“灯光
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6.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运用动作描写与外貌描写塑造出一位夜中难寐、忧思重重的诗人形象。
B.颔联用典,用颜何与韩愈的典故,写出自己生活贫苦但依旧勤勉读书的生活状态。
C.颈联诗人想凭几写信、传书旧友,与《项脊轩志》中妻子“凭几学书”的意趣一致。
D.尾联以窗外掠檐飞过的归鹰作结,以景结情,情由境出,也与首联“夜窗”照应。
7.本诗与《临安春雨初霎》都为抒怀之作,但是在情绪的走向上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
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二)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篓孤忠。
厄穷苏式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①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唯阳教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
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年华老去,却只能“卧泽中”,一个“卧”字形象写出诗人闲处
家中的情形。
B.颔联用词讲究。上句一个“久”字写出困厄时间之长,下句一个“空”字突出了殊死抗敌
的悲壮。
C.颔联引用苏武和张巡两个著名忠君爱国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的杭金报国方心天
地可鉴,至死不改。
D.颈联实写春雨中春草茂盛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新壁的洛阳宫,营造出一种破败然
而生机盎然的氛围。
9.“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陆游的另一首《书愤》的尾联,请比较这两
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法和抒发情感上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陈孚
彩丝①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久奈烟水、龙沙④路遥。
碧天迢递⑤,白云何处⑥,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
【注】①彩丝:古代端午节,有用五彩丝线装饰厅堂、缠系手臂的风俗。②兰翘:指母
亲及家中其他女誉所插戴的华美首饰。③金蕉:一种底托为焦叶形的酒杯。④龙沙:古代指
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缘山地或沙漠地区。⑤迢递:高远的样子。⑥白云何处:《新唐书狄仁
杰传》中有“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写堂上热闹场面,既点出了时间,也与题目暗合,节日气氛跃然纸上。
B.次句转入叙事,用平易的文字把思母之情融入客观叙述之中,语言凝练,贴切自然。
C.“碧天迅递,白云何处”两句对上片进一步渲染,巧妙地强化了思念母亲的赤子之心。
D.这首词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情真意切而自然通脱。
1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思母之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平发定山①
沈约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
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
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忘归属兰杜咒怀禄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③,徘徊望九仙④。
【注】①定山:一名狮子山,在浙江余杭东南。②及杜:兰草和杜若。③三秀:灵芝
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之可以成仙。④九仙:九类仙人。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向来就喜欢高山远壑,极言自己爱山爱水的至深至切"跟陶渊明“少无适
俗韵,性本爱丘山”表达的情感并不完全一致。
B.“忘归属兰杜,怀嚎寄芳荃”对仗工整,幽兰杜若诱人忘归,官禄未辞心总为芳荃恋
慕。借具有象征意义的兰杜芳荃,抒发理想追求。
C.最后一联,诗人复由山间芳草,联想到可以服之成仙的三秀灵芝。意欲采而餐之,
像九类仙人那样,飘飒远逝,羽化而登仙。
D.全诗视听结合,动好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恍如幅色彩绚丽的
山水图画,富有意趣,
13.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之“奇”的?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夜雨
陆游
齿牙摇动蜃毛疏,四壁萧然卧草庐,
急雨声酣战丛竹,孤灯焰短伴残书,
壮心未减从戎日,苦学犹如宽举初。
自笑坚祯谁得似?同侪太半已丘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虽是夜雨,但本诗并未以它为主要写作对象,而是重在抒情言志。
B.第二句的草庐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四壁萧然透露了其清贫的家境。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写急雨猛烈击打丛竹,暗示了诗人依然有从军的愿望。
D.尾联写作者生命力顽强,平辈人大部分已经去世,字里行间含着无限感慨。
15.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而这首诗歌,完成下而小题。
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
陈沆
其一
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
三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
雄知先生杖,为我J中来V
其二
七十犹好学,无人知此心。
虚怀发高论,独许吾知音。
夫子下山去,梅花香满林。
1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明示出诗人与访客的关系,既含有诗人的自谦之意,又体现了对长者的尊敬之
情。
B.前诗的一、二两句分别从大处和细节落笔,紧扣诗题描写雪景,写出了诗人处境的
僻寒。
C.后诗的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学识浅薄却高谈阔论,希望与长辈能够成为论学的知
音。
D.两首诗的川语虽然平淡质朴,但是诗人视愚谷先生亦亲办师办友的情感令人回味悠
长。
17.这两首诗写作背景相同,意脉相连。如果将两诗贯通起来看,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
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呢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夙。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起旬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代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
目中的,,听,,字,单刀直人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B.全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
二句为自慰之辞,表明自己因懂音乐而能深谙颖师所弹琴声的奥妙。
C.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弹琴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琴声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
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激烈波动。
D.韩愈在诗中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大的境界:是曲中的境界,二是曲外的境界。两者
亦分亦和,犹如影之与形,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闵隽永,饶有情致。
19.清代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琵琶行》),乾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
篌引》,皆暮写声音之至文工请比较三首诗在音乐描写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学口肇开为诸兄弟
刘宰
几年黄宇①傍城隈,礼乐文章蔽草莱。
逵道一朝随地辟,宫墙数仞倚天开。
举头日月清光近,入眼湖山秀气来。
寄语乡邦头角上,龙门此去会风雷。
【注】①簧宇:古称校舍。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傍城隈"草莱"表明了诸兄弟读书之所的偏僻。
B.颔联运用想象,虚写了大道开辟、宫墙倚天而开的场景。
C.颈联写举头可近日月清光,暗合此次诸兄弟考试的成功。
D.跃“龙门”“会风雷”指参加考试,照应题目“学门肇开
21.本诗表认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①屣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力
[注]①翻:反而。②共传:一起举杯。
22.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几度隔山川”一句,说明作者自上次分刑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
易。
B.颈联中“孤”“寒”“暗”“浮”诸字,不仅渲染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
不定。既是描写眼前景,又实写了人的心情。
C.“离杯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
不舍的离情。
D.尾联“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
离情。
23.诗的颔联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用①
杜甫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及兹炀见示,满目一凄恻。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气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
未知张王后③,谁并百代则?
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
杨公拂筐笥,舒卷忘寝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久
【注释】①大历元年(766),杜甫居留夔州,看到了殿中监杨炎出示的张旭草书,有感
而发,遂成此诗。张旭:唐代书法家,被誉为“草圣”,系杜甫旧友,因其为苏州人,故作者
称之为“东吴精”。②南朝《采古来能书人名》记载,东汉草书家张芝“善草书,精劲绝伦。
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把丝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临池学书,池水尽墨”。③张王:
指东汉书法家张芝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④据《国史补》记载,张旭饮酒辄草书,醒后自视,
以为神异。
2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既表达对张旭的怀念,又直接点出其书作难以得见,情深意浓。
B.“有练”两句,借张芝之事写张旭草书功力来自于孜孜不倦的练习。
C.诗歌中有对•张旭草书的形象再现,也有对“张王”成就无人可及的感慨。
D.结尾两句收束全诗,“不独”表达了对张旭艺术旨趣及境界的看法。
25.“悲风生微绡”至“溟涨与笔力”这六句,是如何生动地写出张旭草书的气象的?请结合诗
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华州太守花园
徐积
南园花谢北园开,红拂栏干翌狒苔。
却是梧桐且栽取,丹山相次凤凰来。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①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注】①西江:长江下游西段,即题中的“江西”。
2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诗着重描写了园中的花卉,在对比中巧妙地表现花叶的错落之貌。
B.梅诗妙用比喻,写游子之思像草木在萌芽,与春风一起摇曳。
C.古典诗词写落花,常着感伤,而梅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
D.两首诗都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景象,又描写想象中飞翔的凤凰。
27.两首诗均写到凤凰栖梧,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新荷叶
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皆笏昱庭。
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①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
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①东山:指东晋政治家谢安,字安石。他早年隐居东山,后出仕,指挥跳水之战。
2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的“蓬瀛”与“海客谈瀛洲”中的“赢洲”都是指传说中的仙境。
B.嘉宾在寿宴上进献芝兰、簪笏等贺礼,表达祝贺长寿富贵的美好心意。
C.上阕描写了环境、祝寿人、侍女的不同凡俗,烘托了寿主的名望之高。
D.易安词以婉约著称,但这首祝寿词寄怀高远,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29.该词并非一般祝寿之作,而是别有寄寓。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解理<令・自题词集
[清]朱彝尊⑴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2]。几曾围、
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卬差近。落拓江流,且分付、歌建红粉。料封侯、白
头无分。
注:[门朱彝尊,明末清初词人。少壮时曾与爱国志士结交,从事抗清复明斗争。后来
事败出亡,飘零四方。后将这时期所作的部分词篇编成《江湖载酒集》,并题此词。[2]“空
中传恨”:用词表达心中的怨恨。旧称歌词为“空中语”。[3]秦七,北宋词人秦观;黄九,
北宋词人黄庭坚:玉田,南宋词人张炎(号玉田)。
30.下列有关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半是’,在此可理解为“大多是*与前文,,把平生、涕泪都飘尽,,呼应,蕴含着里杂
的情感。
B.上片反问“儿曾围燕钗蝉鬓“,下片直陈”且分付歌筵红粉“,看似相反的表述体现词
人心境的变化.
C.“不师秦七”句言自己填词的师承,表示难以师法秦观、黄庭坚这样的大词人,只能
效仿张炎的词风。
D.“落拓江湖”以下数句,词人自画其境况,以伤心厝抒失意之慨,颓丧之情跃然纸上。
31.这首《解琼令・自题词集》以词序词,包含了词人对自己生平和创作的总结,情感跌宕
起伏。请结合全词分析其中的情感变化。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求】陈亮
话杀浑①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②。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
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唔对,妙体本心次骨。卧
百尺、高楼斗绝咒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杀浑:杀同“煞”,止住;浑,简直。②伊:即伊尹,商时名臣。葛:即诸葛亮,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③斗绝:即陡绝。
3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词人满心而发,自己虽有救国良策,亦无从施展,说得再多都只是闲说
一场罢了。
B.“千里情亲长晤对”两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也会有如常会面般的亲切,只要两人见
解一致,就能体察对方的“本心”。
C.”天下适安耕且老”两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
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C
D.全词慷慨沉痛,寓悲于壮,气势雄健,文辞典丽宏富,又杂之以俚语方言,具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33.作为辛派词风的一员干将,陈亮所作之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诸
多相似之处,本词亦然,请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3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把人世喻为梦境。苏轼借梦抒怀,以此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与“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所抒发的情感一致。
B.“夜来风叶已鸣廊”意为: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
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以景写情,表达了词人寂寞凄凉的心境。
C.“北望”二字既包含着苏轨对亲人的浓浓思念,又有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也有对自己
被重新启用的渴望。
D.本词借助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空寂的长廊、翳淡的灯光传递出词人深沉的人生思
考与真挚的人事之恋,深深打动读者。
35.本同悲苦哀婉,虽与一般苏词风格不同,但却同样表现出词人对世事敏锐深刻的洞察力,
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堂
司马光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斑园
王安石
杖策庭园日数巡,攀花摘木兴常新。
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36.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不仅敬佩董仲舒的“幽独”之举,也感慨其“三年不游目”的艰辛。
B.《窥|园》中“杖策窥园日数巡”和“攀花摘木”等句I含有深刻的陷喻内涵.
C.两首诗均通过对“三年不窥园”的典故的议论,阐述对于学习之道的思考。
D.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对董仲舒鲜明的态度,也呈现出对其相去甚远的评价。
37.《答司马谏议书》中有言,王安石与司马光“议事每不合”,请结合两首诗简要阐述两人
读书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①
〔宋〕王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
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②依然,鸟唾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
,十刀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注】①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攻靳州,城陷。②“江口”,是薪水在靳州城流入
长江的地方。③金沙,据济嘉靖《靳州志》载:“金沙湖,在州东十里,又名东湖。”这里
指代薪州。
3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表露出思乡情绪,凭高远望家乡,整日思念家乡。但有家不得归,表面语
气平淡,实则心内极为悲愤。
B.家乡被敌人占领,作者借“杜宇”的典故,写自己白白辜负了杜鹃鸟的劝告,使这首
词含蓄蕴藉,富有感染力。
C.作者暗用新亭对泣的典故,悲叹国土沦丧;而亭外潇潇雨声,万里长江,以乐景衬
哀情,更添悲凉氛闱。
D.诗歌结句表示只要有凌云的壮志,一定会杀尽敌人,报仇雪恨,表现了作者必胜的
信念,和对敌人的蔑视,铿锵有力。
39.本词下片追述了金人的侵扰带给薪州的灾难,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①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②岂无人.
鸟③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人。诗题中刘将军和杜文学是他的好友。②经济:经国济世。
⑤鸟:大鹏鸟。《庄了•逍遥游》中有“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木”与杜甫《登高》中的“落木”同义,是秋天的典型意象。
B.颔联“经济岂无人”句运用反问语气,强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信念。
C.颈联实写诗人登高所见,乘风而起的大鸟如同行云布雨的神龙,意境宏阔。
D.全诗由“悲”字领起,情感自然真挚。尾联改“悲伤”为“奋进”,格调高迈。
41.本诗表现了乱世中一个知识分子应具备的高贵品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
1.D2.B3.对成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错,原句是“今来已恐邻人非”,一个“恐”字写出诗人的担忧,
而不是“看到”。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四联皆对”错,诗歌首联“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没有对仗,“锦官城西”是偏
止结构,“乌皮儿在”是主谓结构:“生事微”是主谓结构,“还思归”是偏止+动宾结构。
C.“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错,第一句是说自己在锦官城西的生计艰难,
而尾联是说渴望回到草堂隐居,没有形成呼应。
D.“借芟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错,这里的“芟荷衣”应指隐者衣,表达了诗
人在战乱中只求能安稳活着,“甘息机”的心态。
故选Bo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侧身天地更怀占,回首风尘甘息机”大意是,惶恐置身天地更怀念古代的太平日子,反思战
乱过程便甘愿息灭机心不入世。
“更怀古”,怀念的是古代太平的日子,更表达出对当下战乱的厌恶,战乱不仅让杜甫这样的
百姓流离失所,战战兢兢生活,担心随时失去生命,更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由此看出诗
人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
“甘息机”表面意思是熄灭入世之心。但对于杜甫这样的人来说,真的甘心做一个隐士,过自
己的太平日子吗?不见得,因此这里的“甘息机”,一方面可见出战乱对杜甫心态的打击,另
一方面也可视作无奈之语,并非不想入世,并非不想有所作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壮志难
酬的隐痛跃然纸上。
4.D5.①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
旷达自然,超凡脱俗。
②穿着蜡屐登山率真地饮酒,带上筑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体现出作者宁静
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③闲暇之时在溪边题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写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
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与君同醉醒”,意思是与友人一同醉醒,表达闲适自在的心
情。
故选Do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意思是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
者处世豁达的人牛态度,旷状白然,超凡脱俗。
“蜡屐登山真率饮,耸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意思是穿着蜡屐登山真诚率真地饮酒,
带上短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据此看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
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意思是闲暇之时在溪边题上一首诗,听着远处传来烟
霭外采菱人的歌声。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
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6.C7.《夜赋》写到诗人忧思难寐,心灰意冷,但看到窗外掠窗而过的听到风声忽增,
归鹰掠檐而过,诗人的心情又振作了起来。
《临安春雨初霁》抒发的是诗人不被重用的落寞的情怀.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意趣一致”错误。本诗写到诗人余生已经心灰意冷,只想凭几写信、传书旧友,体现的是
一种落寞的情感。而《项脊轩志》中妻子“凭几学书”是归有光回忆的夫妻恩爱的美好时光,
两者的意趣并不一致。
故选C。
7.本题考杳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
《夜赋》首联塑造了一位头发散乱,忧思成疾,夜中难取的诗人形象,从而通过外貌描写写
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而颈联写到诗人对余生已经心灰意冷,余生只愿凭几写信、传书旧友,
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以至于心灰意冷。而尾联诗人听懂窗外的风声忽然增强了气势,看
到掠檐飞过的归鹰有力的翅膀,诗人的心情又重新振作起来了。
《临安春雨初霁》的首联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颔联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
光图,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使得诗人一夜未眠,并且用明媚的春光来反衬自己落寞的情
怀。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只能做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用以草书、
细乳戏分茶作为消遣,体现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而尾联写到入京,却只匆匆一过,便拂
袖而去。整首诗体现的是诗人不被重用的落寞无奈的情怀。
8.D9.①抒情方法上,”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句用典明志,抒情较为
委婉,是间接抒情。“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则以激昂的语气一吐胸臆,直点
主题,是直接抒情。
②抒发情感匕这两句都表土出了渴望旃展抱负、帝国热情至老不移的炽烈情感.但“出师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重在抒发抱负难以施展、只能将建功立业的心志放在未来的
无奈之情;“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重在抒发自己壮心犹存、誓身许国的激昂
悲壮之情。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
D.“实写”错误。颈联中,上林苑是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
之地。作者闲居家中,也未去过汉时的上林苑和唐朝的洛阳宫,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想象,故
此处应为虚写。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抒情方式以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先看另一首《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使用诸葛痉的典故,诸葛坚持
北伐,虽“出师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T载谁堪伯仲间”。T载而下,无人可与相
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卜.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
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
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该联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
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
字字是愤。
再看这首诗歌:“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怠思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
是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词人以此表
明自己年华虽逝,而壮心农然炽热,不减当年。词人在这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
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英雄本色。
10.DII.①直抒胸臆。“记生母,在今朝“,直接抒发了思母之情。
②反衬。上片首句运用反衬手法,达到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效果,充分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
而祝寿的痛苦心情。
③对比。“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把家乡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异地游子
不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J'无可奈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
④用典。“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寄托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
念之情。
⑤想象(虚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在梦中,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
夜K,到母亲身旁。全词以模象方景作结,将思念方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赏析的能力。
D.“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错,应是按照情感的发展顺序来遣
词谋篇,不完全是倒叙。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记生母,在今朝“,在今天,想起了我的生身母亲,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思母之情。
“彩丝堂上簇兰翘”,适逢端午,家里五彩丝线装饰厅堂,指母亲及家中其他女眷都插戴上华
美首饰,一派欢乐景象。这里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充分表达了母诞之H不能归而
祝寿的痛苦心情。
“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怎奈我这里路途遥远,不能回去给母亲祝寿。首句把家
多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弁地游了不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无
可奈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
“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是为用典,含蓄蕴藉,寄托作者对•
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想象梦中历经万里,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夜飞回到母
亲身边。这是虚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全词以想象之景作结,将思念
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2.D13.①首状定LI之而绝,奇峰峻岭,高耸于云水之间,将定山雄姿写神写活。②
次写定山之险峻,峭壁是陡峭倾斜的,奇岩兀立,只有接近顶峰的地方山势才稍显平缓。③
再次则写山下水势,只见海水浩浩荡荡,漫无边际,江水从口岸喷涌而出。山蓄水势,水壮
山威,这与绝顶之孤圆一起,都足证定山确实是无处不奇。④最后,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
静心观赏起了盛开的山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写出奇山无穷的生命力。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
D.“视听结合”错误,全诗写景,全是视觉形象,诗人特别注意写出两方面的特色。一是山间
形势的“势差”。结合原文“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海流漫
漫,出浦水溅溅。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可知,高至九层云霄,低迄溅溅流水,惊心有
倾壁绝顶,悦目有野棠山嘤,客观形势的“势差”之大,正与主观感受的“势差”相互映衬,有
强烈的对比感。气脉贯注,意象万千,有清新、洒脱力感。二是注重色彩描绘。结合原文“夙
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可知,五色
斑斓,异彩纷陈,彩虹、白云、青山、红樱等,络绎缤纷,恍如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图
画,赏心悦目,意绪留连,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概括的能力。
结合原文“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可知,诗人开头说他年轻时候就雅爱高山远壑,晚年又
见到了这座奇秀的定山。首状定山之高绝,奇峰峻岭,高耸于云水之间,将定山雄姿写神写
活。
结合原文“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可知,悬崖峭壁,或矗起直指长空,或斜立俯视大地,
睹之令人目迷神炫;直到吸顶绝处,山势才稍展平缓。"孤圆''二字传神,状写出险峻中有平
缓、坦畅处见奇兀的绝顶之势。
结告原文“归海流漫漫,山浦水溅溅”可知,再次则写山下水势。此时,诗人视线已转移到山
底。只见钱塘江水浩浩荡荡,直赴大海,那奔腾激溅而起的朵朵浪花,欢快跳跃,煞是壮观。
山蓄水势,水壮山威,这与绝顶之孤圆一起,都足证定山确实是无处不奇。
结合原文“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可知,接下来,诗人把视线从渺远的海口收转回来,静
心观赏起了盛开的山花。紫的海棠,红得如火欲燃的山樱,绚丽多彩的颜色,绘写出一派生
机盎然的景象。“远壑”、“奇山”的神奇诱惑,大自然的无可抵御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诗人,
陶醉了诗人,使他用连忘返,飘飘欲仙。
14.C15.①塑造了一个年纪老迈,生活清贫,努力读书而且依然有雄心壮志的诗人形
象。②他齿牙不坚,鬓毛已疏,但却像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一样刻苦攻读,而且内心深处依
然有从军时候的雄心。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C.“暗示了诗人依然有从军的愿望”理解错误,此句是诗人听到雨声,用一“战”字,赋予急雨
人的动作,想象急雨与丛竹战斗激烈,从中并不能体会到诗人依然有从军的愿望。
故选Co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诗的第•句“齿牙摇动”“鬓毛疏”可知诗人年岁已高,年纪老迈;“四壁萧然”“草庐”体现
了诗人生活清贫;“孤灯焰短伴残书”体现了诗人努力读司的形象,“壮心未减从戎口,苦学
犹如觅举初”两句体现了诘人依然有雄心壮志的形象。
根据诗的第一句“齿牙摇动”“鬓毛疏”可知诗人现在齿牙不坚,鬓毛已疏;根据“孤灯焰短伴
残书”“苦学犹如觅举初”可知,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刻苦读书,还像参加科举考试的
时候一样刻苦;根据“壮心未减从戎日”可知,诗人内心深处依然有从军时候的雄心壮志。诗
人虽然年岁已高,但是壮心不已。
16.C17.①积雪满林,诗人闭门独坐,百无聊赖,惟有悄然静对院里的寒梅,可见此
时此境的诗人心中充满了孤寂冷落之情。
②愚谷先生不顾年迈,冒雪登门造访,让独坐赏梅的诗人深为感动,意外和欣喜之情隐含其
中。
③愚谷先生好学谦虚的品质和渊博的学识如梅香一样洒满树林,让诗人心生敬佩和赞美之情,
并且诗人为自己能成为知音而感到欣慰。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写诗人自己学识浅薄却高谈阔论”错,后诗的三、四两句写伯父为人虚怀若谷,畅怀高
论,他亦以此推许诗人是知音。
故选C。
17.本题考瓷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第一首开头两句“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写连日山雪,早已白茫茫一片,诗人因是闭门观
雪,但见门前山林,身边屋宇,为雪覆盖;阶前青苔,尽被雪封,雪后已无人行于屋前台阶。
雪满林屋,阶苔封没,是写诗人的处境之僻而塞,亦以示诗人之孤寂冷清。笫三、四句云”三
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便深一层透露了诗人的这种心态。连着三日大雪,只能闭门独坐,
冷静孤寂,惟有悄然静对着院里的雪中寒梅,益显处境之寂静。
第一首最后两句“谁知先生杖,为我山中来““谁知”一语,直露身处孤静之境的诗人的惊喜之
情。试想,大雪封山,山高路险,天寒地冻,而一位年事已高的长者,突然登门来访,解我
寂寞,岂乂不惊不喜之理?何况,乂是专程“为我”,来自雪林的“山中”;何况,又是拄杖而
来的老人,意外和欣喜之情隐含其中。
第二首开头第一句“七十犹好学“伯父年已七十,却为论学之事,冒雪而至,好学如此,令人
感佩。三、四句“虚怀发高论,独许吾知音”伯父为人虚怀若谷,不惜就正于晚辈;但伯父之
谦虚,又非不学,他时有高论,令诗人敬服,他亦以此推许诗人是知音。最后两句“夫子下
山去,梅花香满林”诗人运用借物写人、移情于物的诗法,以“梅花香满林”的景感,写出对“夫
子”卜.山来访留下的美好印象。雪中梅花」高洁清丽,足可以喻“夫子”的道德文章。第二首
主要表达对愚谷先生好学谦虚的品质和渊博的学识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并且诗人为自己能成
为知音而感到欣慰。
18.B19.①以声写声(听觉)。三首诗写的乐器各有区别,但都借助另一类声音来描
摹刻画音乐的音质、音调及乐曲的高低徐疾、跌宕多变的过程:
②以形写声(视觉)。无形的乐声,在三首诗都得到了有形的表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能
够目睹;
③以感写声(感觉)。三首诗除正面摹写声音外还结合听众的内心感受进行侧面的烘托。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嗟余,二句为自慰之辞,表明自己因懂音乐而能深谙题师所弹琴声的奥妙”错误。自谦之
词,“未省”,不懂音乐,未谙其中的奥秘,但却被琴声所感动。
故选Bo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以声写声(听觉)。《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
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
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颖师琴》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琴声袅袅
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
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风凰叫”,
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噌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
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三首诗写的乐器各
有区别,但都借助另•类声音来描摹刻画音乐的音质、音调及乐曲的高低徐疾、跌宕多变的
过程。
以形写声(视觉)。《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眼花缭乱。《颖师琴》中在众鸟编跑
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
鸟为伍的孤傲的风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近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
样惨。《李凭箜篌引》中“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
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
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无形的乐声,
在三首诗都得到了有形的表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能够目睹。
以感写声(感觉)。《琵琶行》中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大家都听
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
一轮明月,这两句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颖
师琴》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
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
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李凭竺篌引》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
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
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三首诗除正面摹写
声音外还结合听众的内心感受进行侧面的烘托。
20.C21.①对诸兄弟才华的赞赏。诸兄弟虽然在城内偏僻处的学校学习,但是礼乐文
章的学问并没有落下。
②对诸兄弟美好未来的祝愿和期待。颔联、颈联通过想象,写出诸兄弟朝成名之后的场景,
表达了诗人的祝福。
③对诸兄弟即将科考的鼓励。诗人对•诸兄弟寄语,此去参加风雷之试,一定要展露头角。
20.本题考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暗合此次诸兄弟考试的成功”说法错误。此诗是考前所作,当时考试尚未进行,所以不可
能“暗合此次诸兄弟考试的成功”。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在诗的首联“几年黄宇傍城隈,礼乐文章蔽草莱”的意思是你们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板材定制加工及销售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绿色环保财产分割与节能减排离婚协议3篇
- 2024年特许经营合同(餐饮业)
- 空中飞人模板课程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鲜橙饮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版智慧城市井盖销售合同3篇
- 2025版教育软件产品购买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圈对焊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智慧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服务合同2篇
- 2025版广告效果评估居间服务合同范本3篇
- 药理学(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3-2024学年深圳市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年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2、口腔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 目标成本限额指标
- 最易懂的杰普逊航图学习课件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Word)
- 加油机拆卸安装方案
- 国画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共9页)
- 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