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宋人有骷酒者庄氏,其酒常美。或使仆往酷庄氏之酒,其狗战人,使者不敢往,乃酷
他家之酒。问日:“何为不骷庄氏之酒?”对日:“今日庄氏之酒酸。“故曰:不杀其狗则酒酸。
桓公问管仲曰:“治国何患?"对日最苦社鼠夫社木而涂之鼠因自托也熏之则木焚灌之则涂毁
此所以苦于社鼠也。今人君左右,出则为势重以收利于民,人则比同谩侮蔽恶以欺于君,
不诛则乱法,诛之则人主眉,此亦社鼠也。”故人臣执柄擅禁,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害,
亦猛狗也。故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术不行矣。
尧欲传天下于舜。绿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绦
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日:"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
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
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故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算者难也。”
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苏门。天雨,廷中有港,太于遂驱车至于前门。
廷理曰:“丰不得至前门。至前门,非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得须无濠。”遂驱之。廷
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太子入为王泣日:“廷中多潦,驱车至前门,廷理曰'非法也',
举殳击臣马,黑臣驾。王必诛之。〃王日:“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
吾守法之臣也。“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使勿复过。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A.“诛之则人主危〃与“国危矣〃(《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危〃字含义相同。
B.”廷中有潦〃与〃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两句中的“潦〃字含义相同。
C.“不得须无潦〃与“羌笛何须怨杨柳〃(《凉州词》)两句中的“须〃字含义不同。
D.“击其马,败其驾〃与“齐师败绩〃(《曹刿论战》)两句中的“败”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两摄之。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翼而飞,毛而走,味①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
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
意思。”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
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悭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馍。安既至,所设唯茶果
而已。俶遂陈盛旗,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
吾素业?'”
(节选自陆羽《茶经》)
【注】①喧(qu):张口。
材料二: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为人才辩居信,而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
惑。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千古调歌诗,兴极闲雅。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甚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
助丈量史通巨片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久之,诏
拜羽太子文学,牌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
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
始驱马市茶。
史载茶圣陆公,婆而见弃江干,瑟瑟就毙。时群雁为栖,墨覆之,长鸣若晚人者e智
积方丈闻可拾之,腹诸寺,日哺以米浆、面糊、茶汤之饮,竟活。又占《易》,得彖辞日:
“鸿浙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使姓陆,名羽,字鸿渐也。赞日:“本乃凡贱,实为天骄;
胎胞所生,竟同仙降。一羽之轻,百姓珍重;一叶之微,万寿其昌!”
(节选自《新唐书•陆羽传》,有删改)
A.“伐而掇之〃与“智积方丈闻而拾之”两句中的“而”字用法和意义相同。
B.短褐:汉服的一种,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是古代寻常百姓所穿的一种服装的
称呼,又称“竖褐〃"粗褐
C.”工古调歌诗”一句中的“工”与成语“异曲同工”中的“工"字含义不同。
D.“时群雁为栖,翼覆之”与〃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两句中的“翼〃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
韩信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隆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隆口,号
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日:“今井隆之道,车不符方轨,躺不得成列,行数百里,
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问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全,坚营勿与
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不至十日,而信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日:”兵法云,十则
国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
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不听广武君策。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隘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十人,人持一赤帜,从问道蔽上而望赵军。诚曰:“赵见我走,必空壁
逐我,若我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帆。“令其裨将传靖,日:“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英
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军恐吾至艰
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
出井隆口。起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韩信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
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韩信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
千骑,恭候赵空壁逐利,则幽入赵壁,皆拔起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
等,欲还弁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
矢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派水上,擒赵王歇。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世言韩信伐赵,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隆口,绝其粮道,成安君不听。信使间人感知
其不用广武君策,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胜赵。使广武计行,信且见禽。
是说者,不M•现人者也。夫以韩信敌陈馀,犹以猛虎当羊豕尔。信与汉王语,请北举
燕、赵,正使井险不得进,必有他奇策矣。其与广武君言日:“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
矣。"
盖谦以求言之词也。不然,何以为信!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卷五》,有删改)
A.“韩信使人间视〃与“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B.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如
《商君列传》《刺客列传》。
C.”令其裨将传飨〃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绝其粮道〃与“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传》)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
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
杨敬之、权球、崔植辈为密。每旦可出与诸公游,未装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
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g巨酷,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旭
太夫人便婢受蜜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
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忖复
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驻往还京、洛,所至当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
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
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欺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
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丝。常所
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噂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行五斗泰许时,长者竟
至J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
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赛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有删改)
材料二:
李贺字长古,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普肃,以是不应进士,蚌愈为之作《讳辨》,贺竟不
就试。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的仿
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补太常寺协律郎,卒时年二十四。
(《旧唐书・李贺传》)
A.“所与游者〃与“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与〃含义相同。
B.“每旦日出与诸公游〃与“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两句中的“旦日”字含
义不同。
C.“所至或时有著〃与“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
的“或”字含义不同。
D.“少之,长吉气绝”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
不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闽闾①,故吴王远迹至于
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鹉夷②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
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节选自《乐毅报先王书》)
材料二:
昔者,吴王夫差兴师佟越,败兵就李。大风发狂,日夜不止。吴王日:“寡人昼卧,梦
见井嬴溢大,与越争昔,越将扫我,军其凶乎?孰与师还?"子胥曰:“王其勉之哉,越师败
矣!臣闻井者,人所饮;溢者,食有余。越在南,火;昊在北,水。水制火,王何疑乎?
风北来,助吴也。昔者武王伐纣时,彗星出而兴周。武王问,太公曰:'臣闻以普斗,倒
之则胜。'胥闻灾异或吉或凶,物有相胜,此乃其证。愿大王急行,是越将凶,吴将昌也。”
子胥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谏,亏命为邦。是非不讳,直言不休,庶几正君,反以
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范兹闻之,以为不通:“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
胥闻,叹曰:“吾岁楚荆,挟弓以去,义不止穷。吾前获功,后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阖庐,
后遭夫差也。太古以来,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臣获大誉,功名显著,胥知分数,
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蠡见其外,不知吾内。今虽
屈冤,犹止死焉!"子贡日:“胥执忠信,死责于生;森审凶吉,去而有名;种③留封侯,不
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
伍子胥父奢,为楚王大臣。为世子胎泰女,夫有色,王私悦之,欲自御焉。奢尽忠人
谏,守朝不休,欲匡正之。而王拒之谏听谗邪之辞系而因之待二子而死。尚④孝而入,子
胥勇而难欺。累世忠信,不考其时,奢谏于楚,胥死于吴。《诗》云:“谗人罔极,交乱四
国。”是之谓也。
(节选自《越绝书》)
【注】①阖闾:一作阖庐,春秋时吴国国君。②鹉夷:马皮做成的囊。③种:越王勾
戏的谋臣文种。④尚:伍尚,伍奢的大儿子。
A.伐,指讨伐,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的“伐〃不同。
B.硫,疏远,与《谏逐客书》中“疏士而不用”的“疏〃意思相同。
C.背,指反叛、背弃,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含义相同。
D.遇,对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的〃遇〃意思相同。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轸为秦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①。犀首涉陈轸。陈轸日:“扮之所以来者,事也。公
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目:“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
犀首日:“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日:“请移天下之事于公。〃摩首日:“奈
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枣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
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目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
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外车为行具。〃犀首日“诺。”谒魏王,
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
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
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厚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
之日:“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
以事因厚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
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梁君与田侯②不欲。犀首日:“请国出五万人,不过
五月而赵破。"田盼曰:"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字。公今言破赵大
易,恐有后咎。''厚首日:“公本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
赵不伐而二士之谋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难构③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
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劝两君听厚首。犀首、田盼遂得齐、魏之兵。兵
未出境,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犀首,即公孙行,战国时期魏国人,曾任魏国厚首。②梁君,魏国国君魏惠王。
田侯,齐国国君齐威王。③难构,即“构难”,结怨,交战。
A.“犀首谢陈轸〃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其身易穷”与"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穷”字含义相同。
D.“公之不慧也”与“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两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
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含义相同”错误。“不安/危险〃。句意:诛杀他们,君主就会不安/国家危险了。
B.正确。均为“积水〃。句意:院子里有积水/蓄积的雨水干涸而寒潭清澈。
C.正确。“等待/需要”。句意:我不能等到没有积水/羌笛为什么需要怨恨杨柳。
D.正确。“毁坏/失败”。句意:击我的马,毁我的车/齐军溃败。
故选A.
参考译文:
宋国卖酒的人中有个叫庄氏的,他的酒一直很美味。有人派仆人前去买庄氏的酒,庄家的
狗乱咬,仆人不敢去,就买了别家的酒。有人问道:“为什么不买庄氏的酒?”仆人回答说:
“今大庄氏的酒酸。”所以说,不杀掉庄氏的狗,酒就会变酸。桓公问管仲说:“治理国家担
忧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忧社鼠。社坛,立了木头,涂上泥巴,老鼠趁势藏身在里面。
用烟熏它,木头就会烧毁;用水灌它,涂上的泥巴就会毁坏。这就是人们苦于社鼠的原因。
现在君主的近侍,在朝廷外就卖弄权势,从民众那里榨取利益;在朝廷内就紧密勾结,欺
瞒隐罪来蒙骗君主。不诛杀他们,就会扰乱国法;诛杀他们,君主就会不安,这也就是社
鼠了。”所以臣子掌握权势,操纵法令,为他卖力的人必有好处,不为他卖力的人一定会加
以陷害,这也是猛狗。所以近侍像社鼠一样,掌权的大臣像猛狗一样,那么治国的方法就
无法施行了。
尧想把天下传给舜。鲸劝谏道:“不吉利啊!谁会把天下传给平民呢?”尧不听,起兵在羽山
郊外诛杀了鲸。共工又劝谏道:“谁会把天下传给平民呢?〃尧不听,又起兵在幽州都城杀了
共工。于是天下没有人敢说不要把天下传给舜。孔子听到后说:“尧知道舜的贤明,并不是
困难的事。至于杀掉那些劝阻一定传位给舜的人,确实是困难的。”所以说:"不因为进谏的
人提出疑问而败坏自己明察的事情才是困难的啊。”
楚王紧急召见太子。楚国法令规定,车子不准走到菊门(楚国宫门之一)。一天下着雨,
院子里有积水,太子就把车子赶到了前门。执法官说:“车子不能到达命门。到达苑门是
不合法的。〃太子说:“国王召唤得很急,我不能等到没有积水。〃于是就赶马向前。执法官
举起兵器击打太子的马,毁坏太子的车。太子进去,对楚王哭诉道:“院子里积水很多,我
赶车到了前门。执法官说不合法,举起兵器击我的马,毁我的车。父王一定要杀了他,”楚
王说:“前有年老的君主,他不越规办事,后有接位的太子,他也不去依附,持重稳妥啊!
这真是我守法的臣子。”于是就给执法官加了两级爵位,开了后门让太子出去,让他不要再
经过的门。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句意:需要砍下树枝才能采摘到茶叶/智积方丈听到叫
声,就前去拾起这个孩子。
B.正确。
C.正确。“擅长/细致、精妙”。句意:他精通古调歌诗/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
D.“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分别为“用翅膀/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句意:这时一群大
雁为他栖落地下,用宽展的翅膀遮着他/常常用身体像翅膀一样遮蔽沛公。
故选D。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茶是南方的优良树种,高度在一尺、二尺乃至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两个人合抱那
么粗的茶树,需要砍下树枝才能采摘到茶叶。“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有的从“木〃部,
有的“草〃“木〃两部兼从。
长翅膀能飞的飞禽,长毛能跑的走兽,开口能说话的人类,这三类生物都生长在天地之间,
依靠喝水、吃东西来维持生命,“饮〃的意义是多么深远啊!解渴,需要饮水;排遣忧愤,需
要饮酒;消除昏沉困倦,需要饮茶。华佗《食论》说:“长期饮用苦茶,有益于提高思考的
能力。〃如果感到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姑且喝上四五口,
效果与醍醐、甘露不相上下。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味极寒,作为饮料,最适宜精心一志、
行为专诚谦卑、有节俭美德的人。《晋中兴书》说:“陆纳做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想
拜访他。陆纳兄长的儿子陆俶埋怨陆纳不做什么准备,却又不敢问他,就私下准备了I多
个人的饭菜。谢安来后,陆纳准备的只有茶和果品而己。陆俶于是摆出丰盛的饭菜,珍保
佳肴很齐全。等到谢安走后,陆纳打了陆俶四十棍,说:,你既然不能把我的品行发扬光大,
为什么还要玷污我清廉朴素的操守呢?〃,
(节选自陆羽《茶经》)
材料二: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为人多才善辩忠实守信,而处事多自作主张。朋友
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等到与别人有约定,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
也不会失期。
他精通古调歌诗,兴致极为安闲高雅。他驾着小舟在山寺间来往,总是头戴纱巾,脚穿草
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系围裙,敲打着林间树木,戏耍着河中流水。有时他独行于旷野之
上,吟咏古诗,来往徘徊很失意,有时痛哭着回家。因而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
国的狂人接舆。陆羽与僧人皎然是很好的朋友。后来,皇帝任他为太子文学,调任太常寺
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年去世。
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
法、茶道的器具,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天下人由此更懂得喝茶了。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
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客人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尊陆羽的塑像。其后,社会
上崇尚饮茶成风,当时回纥人来到中原王朝,就骑马去买茶。
历史记载,茶圣陆羽在婴儿时就被抛弃在江岸功匕浑身发抖,眼看快要死了。这时一群
大雁为他栖落地下,用宽展的翅膀遮着他,发出长鸣,仿佛要告诉附近的人(这里有个婴
儿)。智积方丈听到叫声,就前去拾起这个孩子,把他揣在怀里带回寺庙,每天喂些米浆茶
水,最终让他活了下来。老方丈又根据《易经》占卜,得到一句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
可用为仪(大雁栖落陆地,它的一根小小羽毛也是可以当作赠礼的)。“于是让这孩子姓陆,
名羽,字鸿渐。有人评赞道:“陆羽啊,出生平凡低贱,实为天之骄子;母亲生而不养的弃
儿,成人后竟然如同神仙下凡一般可敬。茶叶啊,一片羽毛那样轻微,却深得百姓万民的
珍爱;一片细小的叶芽儿,却能助益人们万寿无疆!”
(节选自《新唐书•陆羽传》,有删改)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暗中、悄悄/离间。句意:韩信派人暗中打探。/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
B.正确。
C.不同: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一定.句意:又让他的副将传达开饭的
命令。/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D.两个“绝”都是“断绝”的意思。句意:切断汉军粮道。/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
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故选C。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信率领几万人马,想东下井隆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陈馀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
在井隆口聚集兵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如今井隆这
条道路,战车无法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通数百里,运送粮食的队伍势
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调拨三万奇兵给我,我从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深挖战壕,
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外出与他们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撤退,用不了十
天,韩信的人头就可送到您的帐下。”成安君说:“兵法说,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可以包围他
们,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和他们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有)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
他们远行千里袭击我们,也已经很疲惫了。现在如果回避不出击,等后续大部队到达,又
该怎么战胜(他们)呢?"没有听从广武君的计策。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探子)了解到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
喜,才敢率兵而下。在离井耳口三十里处,停下扎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
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偏僻的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韩信告诫说:“赵
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军,(这时)你们就立刻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
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旗。只」'又让他的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击败了赵军之后会
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将帅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
形并扎下营寨,并且他们没有看到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会出来攻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的,
担心我们到了险要地方而退了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隆口,背靠河水
摆开战斗队列。赵军望见这种阵形大笑起来。天亮时,韩信竖起大将的旗帜,架好战鼓,
擂响战鼓开出井隆口。赵军打开营垒迎击汉军,(双方)激战了很长时间。在这时,韩信假
装丢弃旗鼓,逃回水边的军营。水边军营的部队打开营垒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
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来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韩信已进入水边的军营,将士们都拼死
决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共同等到赵军倾巢出动抢夺
战利品的时候,就急速冲进赵军营垒,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这时)赵军己无法打败汉军,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发现营垒插满了汉
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逃跑。
在这时,汉兵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在派水岸边斩杀了成安君,生擒了赵王歇。
材料二:
世人说韩信攻伐赵国时,赵国广武君建议以奇兵阻塞井隆口,切断汉军粮道,成安君不予
采纳。韩信派间谍刺探,(间谍)得知成安君不用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
才敢率军而下,于是战胜赵国。如果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韩信将要被擒。
这种说法,是不善于观察人的表现。以韩信对付陈馀,如同以猛虎对付猪羊。韩信对汉王
说,请求北取燕、赵,即使不能通过井隆,也必定会有其他奇谋。他对广武君说:“先前假
如成安君听从您的计谋,在下也会被擒。〃
这大概是自谦以求善言的说辞。不然的话,怎么能够成其为韩信呢!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含义相同〃错误。“与”,介词,和、同;动词,结交、亲附。句意: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人
/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是不明智的。
B.白天;明天。句意:(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
邦的军队。
C.有时:有人。句意: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么打算怎么做呢C
D.断绝;横渡。句意:一会儿,长吉气绝/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他擅长游泳,却能横渡
大江大河。
故选A.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写了《李长吉集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
李长吉嫁入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几乎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人韩愈
所了解。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人,王参元、杨敬之、权球、崔植等最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
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把符合作诗
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骡子,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
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
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耍呕出心才罢休啊!”说完就点灯,
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址,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
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
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移置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骡来往于京城
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保存下来的李贺诗
作只有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蟠龙,拿着一
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
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
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写篇楼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
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袅袅向上空升腾,
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嗜管的演奏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
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
她所见到的确实是这样。
唉!天空碧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
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
超过这人世间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有删改〉
李贺字长吉,是皇族郑王的后代。他父亲叫李晋肃,他因为这(避讳父名)不前往参加进
士考试,韩愈为他写了一篇《讳辨》的文章(为他可以参加进士作辩解),他最终也没有前
往考试。他才思灵敏快速,尤其擅长写诗歌。他的构思风格像高山陡崖,千丈耸立,当时
文人追随效法他,没有能近似的。他填写的乐府歌词有几十篇,直到宋代黄门云韶部的乐
师,没有不诵读的。他被任命为太常寺协律郎,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
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讨伐;砍。句意:吴王夫差兴兵攻打越国。/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
B.都是“疏远”的意思。句意:反而因此被疏远。/疏远贤士而不重用。
C.都是“反叛、背弃”的意思。句意:我背弃了楚国。/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D.“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遇,本文中是“逢”的意思,《答司马谏议书》中是“对待〃
的意思。句意:却没有遇到好的朝代。/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
故选Do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臣听说,善于创造不一定善于完成,善始不一定善终。从前,伍子胥说动了阖闾,因此吴
王能够远征到楚国的郢都;夫差不这样做,赐给伍子胥一个皮囊,让伍子胥的尸体浮在江
上。吴王夫差却不信伍子胥的预见能够立功,因此把伍子胥溺死江中而不悔;伍子胥不能
预见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因此直到被投入江还不改变他的怨愤。
材料二:
从前,吴王夫差兴兵攻打越国,在就李被越军打败。当时,大风发疯似的猛刮,日夜不停。
吴王说:“我白天睡觉的时候,梦见井水往外溢出,和越王争夺扫帚星,越王将要用扫帚扫
我,我军要遭殃了吧?我们的军队还是回去吧?”伍子胥说:“大王还是要努力啊,越国军队
要失败了!我听说井,是人们饮水的地方,井水溢出说明食物有余。越国在南方,五行中
属火,吴国在北方,五行中属水。水是克制火的,大王还有什么疑虑呢?风从北边来,是
要帮助吴国。曾经武王伐纣的时候,彗星出现,周朝兴盛。武王问太公,太公说:‘我听说
用扫帚与人打斗,把扫帚柄倒过去才能取胜。‘我听说灾异有的吉利有的凶险,万物都有相
互压服,制约的地方,这就是它的证据。希望大王赶快行动,这样的话,越国将要发生凶
险,吴国将要昌盛。〃
伍子胥过于正直,不与奸邪之人同流合污。他不顾自身恳切进谏,效忠国家。他是非分明,
无所忌讳,不停止直言进谏,希望能够匡扶君主,反而因此被疏沅。有人进逸言挑拨他和
君主的关系,伍子胥将要被杀。范蠡听说了这件事,认为他不知变通,说:“知道天命而不
把握,知道害怕而不避开,这可以称得上是聪明吗?”伍子胥听说了,感叹说:“我背弃了楚
国,带着武器离开,按道理说应该受到的惩罚不只是窘困潦倒。我先前获取功劳,后来遭
到杀戮,不是我的智慧减少,而是因为我开始时遇到的是阖庐,后来遇到的是夫差。从太
古以来,没有见过国君损伤自己的德行为臣子报仇的。我获得大的荣誉,功名显著,我知
道自己的职分命运,最终是不会离开的。先君对我的恩泽,我至今难以忘记,我希望能一
直到死去都报答他,怎么会离开呢?范蠡见到我外在的处境,不知我内心的想法。现在虽
然有所冤屈,也大不了就是一死!〃子贡说:“伍子胥坚持忠信,死比生还重;范蠡权衡利害,
离开而留下名声;文种留下被封侯,不知他有什么好的结果。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实验室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 健康教育的新方向中医养生的教育普及化研究
- 教育与办公的未来趋势科技引领下的变革
- 技术时代下的教育心理学与职业选择
- 探索未来教育的隐私保护技术与发展趋势
- 探索教育心理学在多元化教学策略中的应用
- 三标培训课件
- 90后的培训课件
- 抖音商户运营经理直播排期监管制度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现状与核能产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管理英语4》一平台机考真题及答案(第四套)
- DB13T 2770-2018 焊接熔深检测方法
- 网络题库财务会计知识竞赛1000题(仅供自行学习使用)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初一(上)道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 仓储管理剖析
- JJF(辽) 556-2024 转速试验机校准规范
- 水电材料供货商技术方案范文
- 电信考试题目及答案
- 餐饮约束员工管理制度
- PLC基础知识课件下载
- 2023秸秆类生物质能源原料储存规范第1部分:存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