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扬州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_第1页
2013年扬州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_第2页
2013年扬州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_第3页
2013年扬州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_第4页
2013年扬州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扬州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2013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决策部署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省政府令第75号),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解决应急管理薄弱环节,不断提升依法防范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一、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1、推进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加强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健全县(市、区)、街道、乡镇应急管理工作网络。2、加强值守应急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值守应急工作,充实人员,明确要求,修订完善值守应急、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等有关工作制度和流程,推进值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快速反应、畅通高效的值守应急体系。3、建立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应急管理工作考核评估制度,出台《扬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突发事件行政领导问责制。二、深化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应用4、加强应用系统建设。在充分应用省应急平台的基础上,围绕本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实际需求,切实加强本地应急平台应用系统建设,重点推进以多语音融合为主要目标的综合调度系统建设、以警用地理信息为基础的应急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提升现场支撑保障能力为核心的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以及视频共享平台系统建设,同时加强预案库、专家库、物资库等各类数据库建设,推动应急数据采集社会化,着力提升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实战指挥和综合应用效能。5、推动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省政府要求,积极推进应急平台的省、市、县三级同步应用,加快应急平台与公安、安监、水利、气象、环保、卫生等专业平台的互联互通,基本实现语音、图像、基本数据等方面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建立平台信息更新机制,加强源头信息采集维护,推动应急信息资源共享的长期化、规范化。6、完善应急通信网络。针对我市当前通信指挥手段单一、通信网络余量不足等问题,加强应急通信网络建设。通过组建350M无线通信系统,依托市政务内网短信平台,构建多层次、多手段、全覆盖、高效能的应急通信体系,为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可靠通讯保障。三、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7、做好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按照《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完善市、县两级总体应急预案,围绕扬州突发事件的规律特点,年内重点抓好地震、水利、环境、卫生、气象、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等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评审、完善工作;加强各部门预案的指导、督办,编写相关应急预案指挥处置流程简本,推动预案信息化建设;围绕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年内组织2次以上市级综合性应急演练,各县(市、区)开展2次实战型应急演练。8、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根据《扬州市应急专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专家库,完善专家选聘、调整、使用、补偿等工作机制,推进各类应急专家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依托各相关部门,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危化品应急救援、水上搜救、医疗救护等专业处置能力,年内组织1-2次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拉练。推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不同功能的专业应急志愿者队伍。9、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建立物资储备动态数据,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的网上管理和资源共享,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10、加快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扬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年内,推进市区建设1处I类(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完善万花园、扬州职业大学两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科学、合理规划村镇建设的同时,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本辖区抗御易发突发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四、完善风险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机制11、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本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内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重点掌握生产、运输、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力求把各类社会安全事件遏制在源头,解决在基层。12、加强监测预警。健全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环境等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以及供水、供气、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监测系统,加强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等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市、区、乡、村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和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食品药品安全、动植物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抓好突发事件预警标识、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实现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实时共享。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和技术手段,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提高预测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13、加强信息研判分析。开展对全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专项考核,切实提升应急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主动性。每季度通报各地、各部门报送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信息情况。加强应急情报信息总结评估和趋势分析,每季度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总结、通报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选择影响较大或敏感地点、时间、人员的突发事件进行专题研判,发布全市突发事件总结评估和趋势分析报告。五、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宣传14、继续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分管领导、专职人员、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和应急志愿者等专项业务培训。年内举办2期全市应急管理培训班。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15、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深化应急知识“四进”(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应急知识,切实提高全民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面向大众的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不断更新、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