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B.盖亦反其本矣C.然则小固不行以敌大 D.善刀而藏之【解析】A项,“希”同“稀”。B项,“反”通“返”。D项“善”同“缮”。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及含义推断正确的一项是(D)①毋吾以也②加之以师旅③技盖至此乎④依乎天理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③语气词,在句末表疑问。④介词,相当于“于”。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A.浴乎沂,风乎舞雩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良庖岁更刀【解析】例句是名词作动词,穿。A项,是名词作动词,吹风。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C项,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不接近。D项,名词作状语,每年。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B)A.以吾一日长乎尔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虽然,每至于族者【解析】B项,饥馑:饥荒。古今同义。A项,古义:一两天;今义:一天。C项,古义:两个词。以,介词,把。及,动词,推广到。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组或成分。D项,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5.下列文言句式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A.不吾知也 B.比及三年,可使有勇C.将以衅钟 D.视为止,行为迟【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B项,省略句,应为“可使(人民)有勇”;C项,将以(之)衅钟;D项,视为(之)止,行为(之)迟。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为国以礼__,___其言不让__。”(2)《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刑于寡妻__,___至于兄弟__,___以御于家邦__。”(3)《庖丁解牛》中实行谨慎的看法,遇见难以下刀的地方,就“怵然为戒,___视为止__,___行为迟__,___动刀甚微__”。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1)第一副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下联:___戏水沐风咏歌回__(2)其次副上联:___冠者五六舞雩当风风正暖__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解析】解答此题,要先理解题干中曾皙描绘出的春游情景,“浴”“风”“舞雩”“咏而归”“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描述对象和内容上,要结合着春游的这些关键词概括作答;在句式结构上,要依据对联的特点,词性相同、上下联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由“呼朋唤侣”可联想到“戏水沐风”,由“踏春去”可联想到“咏歌归”。由“童子六七”可联想到“冠者五六”,由“沂水濯衣”可联想到“舞雩当风”,由“衣犹香”可联想到“风正暖”等。只要内容来自材料,形式对仗,上下联相同部位不重字即可。一般要求上联结尾字要仄声,下联结尾字要平声。8.阅读下面的文字,从对雪的感受的角度归纳出两个结论。古人王冕登山见雪,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清澈,便欲仙去!”可是当我儿时饿着肚皮走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希望的是雪能变成一袋一袋的面粉。而寒冬腊月,当我穿着单薄的衣衫,冻得瑟瑟颤抖时,又希望雪能变成一团团的棉花,好为我单薄的身体御寒取暖。而我的父辈们盼望下雪,是因为雪能为地里的庄稼保暖补水,保证来年有个好收成。故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及“瑞雪兆丰年”之说。答:__[示例]①对雪的感受因人而异。②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与人的境况亲密相关。__【解析】本题中,文章分别写了古人王冕看到雪的感受“使人心胆清澈,便欲仙去”、作者自己看到雪的感受“希望的是雪能变成一袋一袋的面粉”“变成一团团的棉花”、父辈们看到雪的感受“保证来年有个好收成”,可见对雪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看到雪有不同的感受。原文中说“饿着肚皮走在放学的路上”“希望的是雪能变成一袋一袋的面粉”“寒冬腊月,当我穿着单薄的衣衫,冻得瑟瑟颤抖时,又希望雪能变成一团团的棉花”。这就是说,饥饿的时候,看到雪花,希望雪花能变成面粉来充饥;寒冷的时候,看到雪花,又希望雪花能变成棉花来取暖。可见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对雪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和人当时的境遇是休戚相关的。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选自《孔子世家》,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B.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C.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D.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解析】“费人北”意为“费邑的人败走”,中间不能断开,解除A、C两项。“弗克”意为“没有攻克”,与前面的“攻之”分别为两层意思,中间应断开,解除B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摄:暂代官职。类似词语还有“权”,也是短暂代理官职的意思。如《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B.司马:西周始置,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C.寡人:在始皇帝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体制习惯各有不同,一般官员也可自称“寡人”。D.百雉: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解析】一般官员不能称“寡人”。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孔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两君为好会盟时不应当有夷狄之乐等,这也印证了孔子“军事活动,必需要配备非军事方面的人才”的建议。B.夷狄之乐被叱,景公惭愧;优倡侏儒的戏被责,景公胆怯 动容。这些都是因为景公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孔子。C.景公接受了齐国主事的官吏的建议,把从前从鲁国抢夺的郓、龟阴等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D.孔子认为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而费邑的城墙被拆,是在公山不狃、叔孙辄被彻底战胜之后。【解析】“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错,只是不能筑“百雉之城”。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译文:__我们两国君主是为了讲和而来会盟的,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可以用在这个场合呢!请让管事的官员叫他们下去吧!__(2)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译文:__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主假如心里担心,就用实际行动去谢罪吧。__【解析】(1)“会”说明为会盟,“于”说明为在,“请命”说明为请……下去。(2)“质”说明为实际行动,“文”说明为虚礼文辞,“悼”说明为担心。13.请结合文本,概括孔子让齐景公省悟并向鲁国赔罪的事实。答:__[示例](1)孔子严于礼法之行为使齐景公惧怕而省悟。(2)以退还原来所占的鲁国之郓、汶阳和龟阴之地的行为来向鲁国赔罪。__【解析】抓住关键句“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进行概括。【参考译文】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和齐国讲和。夏天,齐国的大夫黎对景公说:“鲁国用了孔丘,将来的形势会危害齐国。”于是派使者出访鲁国,告知两国举办友好的会盟,会盟的地点定在夹谷。鲁定公准备乘坐车辆友好前往。这时孔子短暂管理睬晤事宜,就对定公说:“我听说有军事方面的活动,必需要配备非军事方面的人才。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国境,肯定要让必要的官员随行。请您也带左司马右司马一道去。”定公说:“好的。”于是带了左右司马动身。定公和齐侯在夹谷会面,夹谷筑了土台,台上备好席位,上台的土阶有三级。两君就在台前行了相见礼,拱手揖让后登台。双方献出应酬礼品的仪式完毕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连忙跑过来请示道:“恳求起先演奏四方的舞乐。”景公说:“好的。”于是莱夷东人打着旌旗,挥动羽毛、彩缯,手持矛戟剑盾,敲打吼叫着表演起来。孔子见了连忙跑过来,一步一级地往台上走,最终一级没有跨上,便举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君主是为了讲和而来会盟的,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可以用在这个场合呢!请让管事的官员叫他们下去吧!”管事的官员叫他们退下,他们却不愿动,左右的人看着晏子和景公。景公心里惭愧,就挥手让乐人下去了。过了一会儿,齐国管事的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舞乐。”景公说:“好的。”于是很多戏子矮人都前来表演了。孔子看了又连忙跑过来,一步一级地往台上走,最终一级没有跨上就说道:“你们竟敢准备迷惑诸侯,论罪是应当被正法的,请下令管事的官员执行吧!”于是管事的官员依法处置,受刑的人就手脚分别了。景公看到孔子的看法这样严正,不由得胆怯 而动容,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心里很胆怯 ,就对众臣说:“鲁国是用君子之道来协助他们的君主的,而你们却用夷狄做法教我,害我得罪了鲁君,这该怎么办呢?”主事的官吏上前回话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主假如心里担心,就用实际行动去谢罪吧。”于是齐侯就把以前从鲁国侵夺来的郓、汶阳和龟阴的土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鲁定公十三年的夏天,孔子对定公说:“臣子的家中不行私藏兵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筑起三百丈长的城墙。”于是就派仲由去当季氏的家臣,准备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封邑的城墙。于是叔孙先把郈邑的城墙拆了。季孙也准备拆费邑的城墙,当时的邑宰公山不狃就和叔孙辄率领费邑的人进攻鲁城,定公和季孙、叔孙、孟孙就躲进了季孙的住处,登上了季武子台。费邑的人围攻他们,却攻不下来,有人进入了定公所在高台的侧边。孔子派申句须、乐颀下台来攻击他们,费邑的人败走。国人乘胜追击,在姑蔑把他们彻底战胜了。公山不狃、叔孙辄两人逃到齐国,定公最终把费邑的城墙拆毁了。阅读提升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眠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B.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眠/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C.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眠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D.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眠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解析】作答本题,可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如“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从副词“既”分析,其谓语中心词是“没”,“没”后要停顿;从主语“道”分析,谓语“衰”后要停顿;从主语“暴君”分析,第一个动词谓语是“作”,其次个动词谓语是“坏”,第三个动词谓语是“以为”,从动作分析可以看出,“作”后、“以为”的宾语“洿池”后要停顿。再如“民无所安眠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从主语“民”的谓语“安眠”分析,“安眠”后要停顿;从“以为园囿”分析,“使”前要停顿;从动词“得”分析,“衣食”后要停顿;从主语“邪说暴行”分析,动词谓语“作”后要停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B)A.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B.《春秋》,即《春秋经》,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C.处士,指那些原来有很高的才能,但因为官场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D.禹,后人称其为夏禹、大禹,是古代传闻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传闻其治理过洪水。【解析】《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辩论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C.孟子主见端正人心,消退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静;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解析】应为“没有周公,百姓将不得安静;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译文:__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灭掉了五十个国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之地,天下百姓都特别兴奋。__(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译文:__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会蒙蔽百姓,堵塞仁义的道路。__【解析】(1)“相”说明为辅佐,“远”说明为边远之地,“大”说明为特别。(2)“道”说明为学说,“著”说明为发扬光大,“充塞”说明为堵塞仁义。5.上文中,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答:__[示例]孟子阐述了推行仁政的紧迫性。__【解析】抓住关键句“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进行分析概括。【参考译文】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爱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我莫非喜爱辩论吗?我是迫不得已的。天下有人类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在尧那个年头,大水横流,在中原地区泛滥,陆地成为毒蛇和蛟龙的居处,百姓没有安家的地方。”“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一代又一代地出现。他们毁坏房屋,将其造成深池,百姓无处安居繁衍;(他们)毁弃良田,将其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兴起了,苑囿、深池、沼泽多起来,各种禽兽出没。到商纣的时候,天下又大乱起来。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灭掉了五十个国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之地,天下百姓都特别兴奋。”“时世衰落,道义微茫,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有臣子犯上杀掉君王的,有儿子不孝杀掉父亲的。孔子对此很忧虑,就写了《春秋》。《春秋》,说的是关于天子的事情。因而孔子说:‘了解我的也许是只凭《春秋》,怪罪我的也许也是只凭《春秋》啊!’”“圣明的国君没有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处士到处乱说,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天下的学说不归杨朱一派,就属墨翟一派。杨朱提倡‘为我’,这是目无国君;墨翟主见‘兼爱’,这是目无父母。目无父母,目无君主,这样的人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但百姓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是带领野兽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会蒙蔽百姓,堵塞仁义的道路。我对此很忧虑,才捍卫先圣之道,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批判荒唐的言论,使那些邪恶的言论无法兴起。(邪恶的言论)从内心产生,就会有害于其行事;对行事有害,就会扰乱政治。即使圣人再次降生,也不会变更我的观点。”“从前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逐猛兽而百姓安静,孔子著成《春秋》,乱臣贼子感到胆怯 。我也是想使人心端正,消退邪恶的言论,反对偏激不正值的行为,批判荒唐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我)莫非是喜爱辩论吗?我是迫不得已的。能够用言论反对杨朱、墨翟的,就是圣人一类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大宗师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古之真人,其状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选自《庄子·大宗师》,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B.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C.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D.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解析】依据“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对称原则,解除了A、D两项。再依据文言虚词“者”进行断句,解除了C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大宗师”的“宗”为“万物之宗”的“宗”,即是万物的主宰。“师”是天地万物所效法的。B.有所待:有所依凭。庄子认为人们的相识和了解都离不开相识、了解的对象。C.狐不偕为尧时贤人,尧让天下于他而不受,投河而死。务光为舜时人,汤要让帝位给他,他不接受,负石沉于房水。D.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死兄弟相让,因谏武王不从。遂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最终饿死。【解析】“务光为舜时人”错,务光为夏时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庄子用浪漫、神妙的笔法向我们干脆阐述了真人的特征。庄子的“真”强调的是追求精神上的相对自由。B.真人的表现从内在德行的角度来说,不以众欺寡,不居功自傲,不思虑图谋,不为过懊悔,不为赢得意。C.真人不在乎生死,逍遥自由地面对自然中的一切,从内心上遗忘了四周的一切,容颜淡漠安闲。D.在论述了真人的生活看法和精神世界后,庄子对“古之真人”概括为,那就是“天与人不相胜也”。【解析】“追求精神上的相对自由”错,应当是“追求精神上的肯定自由”。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译文:__事情来了欣然接受,忘掉死生任其复返自然,这就是不专心智去损害道,不用人的作为去协助自然。__(2)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译文:__那些同一的东西跟自然同类,那些不同一的东西跟人同类。自然与人不行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具有这种相识的人就叫做“真人”。__【解析】(1)“喜”说明为欣然,“复”说明为复返,“捐”说明为损害。(2)“徒”说明为同类,“胜”说明为超越,“谓”说明为叫。10.请依据文本,概括“真人”的形象。答:__[示例](1)不倚众凌寡,不炫耀成就,不从事图谋。(2)心胸豁达、气度非凡,在欲望(生理上、心情上)是超越凡人的。(3)施展才能时不张扬,独居时不有意隐藏。(4)不探问自己的起源与归宿,欣然接受一切,让自己的一切都顺乎自然。__【解析】依据关键句“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从成就和图谋角度解读。依据关键句“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从心胸的角度解读。依据关键句“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从不张扬的角度解读。依据关键句“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从顺乎自然的角度解读。【参考译文】知道自然的作为,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相识的极点。虽然这样,还是存在忧患。人们的学问肯定要有所依凭方才能认定是否恰当,而相识的对象却是不稳定的。怎么知道我所说的本于自然的东西不是出于人为呢?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教案:食品微生物学在全球化的挑战
- 2024环保视角:《认识大熊猫》课件新方向
- 2024年服装设计原理教案:培养下一个时尚大师
- 高血压病管理
-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实践教学(5篇范例)
- 烟台大学食品安全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届安徽省合肥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含答案
-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6.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分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重点排查14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课时2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
- 中药融资方案
- 六年级计算题 分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430题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酒店市场景气调查报告-浩华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安徽省鼎尖教育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
-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每单元1套共6套)
- 2024年财务条线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小沔至狮滩等段供水管网连通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基于义教课标(2022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课件(新教材)
- 《用字母表示数》 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