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_第1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_第2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_第3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_第4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9-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情分析]结合光照图考查昼夜长短的改变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及相关计算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位置和光照图认知昼夜长短改变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2.综合思维:黄赤交角的影响、昼夜长短的改变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地理实践力:视察昼夜长短的改变和“立竿见影”法推算正午太阳高度及地理坐标、日影方向。4.人地协调观:顺乎自然,敬重自然。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5页考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及黄赤交角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eq\a\vs4\al(方向自,西向东)eq\b\lc\{(\a\vs4\al\co1(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4)轨道与速度eq\a\vs4\al([素养盘点])1.为什么北极熊比企鹅多晒几天太阳?(综合思维)提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旁边,角速度、线速度较大,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地区极昼;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旁边,角速度、线速度较小,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2.如何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示:时间上的区分: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左右。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分: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23°26′。示意图如下:(2)影响①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运动。②确定了五带的范围。a.回来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③确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a.回来线之间有直射现象。b.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特殊提示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平均速度约为每3个月24个纬度,即8°/月,2°/周,由此可推算任何一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由图还可以看出当太阳直射某一纬度位置(回来线除外)时,关于冬至日或夏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eq\a\vs4\al([素养盘点])3.若黄赤交角等于零,还会形成四季吗?对气候类型有何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示: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恒久直射赤道,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改变。同时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会消逝。1.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读技巧(1)公转方向的判读——看南极上空还是北极上空地球公转方向始终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下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公转的方向为顺时针。(2)先推断“二至”再推断“二分”①看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近日点为1月初,接近冬至日;远日点为7月初,接近夏至日。②看地轴的倾向:逆时针公转的地球,“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即地轴向左倾斜,左面为冬至,向右倾斜,右面为冬至。③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连接太阳光线与地心,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确定了二至点后,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即可推断春分和秋分。2.黄赤交角改变的影响理解黄赤交角改变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理解几个数据间的关系。如下图:(1)α=黄赤交角=回来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考法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高考经典题)eq\a\vs4\al(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eq\a\vs4\al(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❶。图1是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改变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思维流程]答案:❶太阳❷春分❸夏至❹冬至1.D2.D素养解读:区域认知:回来线与极圈的度数。综合思维:黄赤交角与回来线、极圈度数的关系,热量带的划分。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缘由。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14′,最小时为22°6′,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来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3~4题。3.黄赤交角为24°1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4.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③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6′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3题,当黄赤交角为24°1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来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来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南、北回来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第4题,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缘由,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改变而改变,呈现出在南、北回来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来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答案:3.B4.C考点二昼夜长短的改变规律及计算1.昼夜长短的纬度改变规律规律表现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改变幅度越大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2.昼夜长短的季节改变规律(北半球)3.一年中,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方位直射点位置日出方位日落方位北半球东北(早于6时日出)西北(晚于18时日落)赤道正东(6时日出)正西(18时日落)南半球东南(晚于6时日出)西南(早于18时日落)特殊提示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1.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依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依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依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③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2.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1)对称规律: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当地时间12时为中心对称。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可据此推算出昼长。若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以12时为中心对称,说明观测点不位于所在时区的中心经线上。以春分日为例,假如观测到的日出、日落的区时早于6时和18时,说明观测点在时区中心经线的东侧;反之,则在时区中心经线的西侧。(2)反对称规律: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长。例如,夏至日60°N纬线上各地昼长为18小时29分,则当日60°S纬线上各地夜长为18小时29分。(3)等值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会出现两次等值。考法一昼夜长短的分布和改变规律命题点睛素养解读多以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和改变规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区域认知:日出时间。综合思维:日出时间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长计算。地理实践力:视察记录日出改变。eq\a\vs4\al(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eq\a\vs4\al(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❶。读图,完成1~2题。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改变趋势是()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改变幅度约为()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思维流程]答案:❷短长长短❸8小时40分13小时20分4小时40分1.C2.DK考法二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计算命题点睛素养解读以某中学旗杆影子的改变和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为背景,考查地理位置的推断及太阳日落的方位,考查考生获得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学问的实力。区域认知:A市与天津市的方位,校内日落时杆影的改变。综合思维:地方时与昼长计算,昼长纬度改变,日落方位改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理实践力:视察校内旗杆影子的改变。(2024·高考天津卷)eq\a\vs4\al(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eq\a\vs4\al(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❶。eq\a\vs4\al(冬至前后,师生)eq\a\vs4\al(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❸3.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东北 B.东南C.西北 D.西南学生发觉,eq\a\vs4\al(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❹。4.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思维流程]答案:❶12120°E88°E❷高于❸东西南西北❹西方西北西方西南3.C4.Aeq\a\vs4\al(下图所示的是我国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时的)eq\a\vs4\al(太阳光线)❶,eq\a\vs4\al(该日该楼盘南面阳台能接受太阳照耀的时长)eq\a\vs4\al(为9小时40分钟)❷。据此回答5~6题。5.该楼盘最可能位于()A.上海 B.北京C.成都 D.乌鲁木齐6.该地该日昼长约为()A.9小时40分钟B.10小时40分钟C.12小时40分钟D.13小时40分钟[思维流程]答案:❶15时❷9小时40分❸14:4020分5°115°E5.B6.C素养解读:区域认知:天津的经纬度位置。综合思维:影响日出日落因素的综合分析。地理实践力:日出日落时刻及方位的视察驾驭。(2024·高考天津卷)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挚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立刻做出了回复(如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7.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8.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想出甲城市的()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解析:第7题,对话截图显示,小明爸爸说“咱们天津也刚刚日出”,说明父子俩此时大致都在晨线上。天津位于117°E且在北京时间7:31日出,可推断该日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此时的晨线位置如下图所示:小明的位置,沿着晨线,要么在天津北偏东方向,要么在天津南偏西方向。南宁在天津西南方向,且其经纬度差在晨线倾斜幅度范围内。D对。呼和浩特在天津西北方向。A错。兰州虽位于天津西南方向,但几乎正西,晨线倾斜达不到这个程度。B错。杭州在天津东南方向。C错。第8题,依据第7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非极昼极夜地区的日落方向都是西南方。C对。甲城市还有2个小时日落,只能推断其位于昏线以西,其经纬度无法推断。A、B错。太阳直射点纬度和甲城市纬度都不能推断,故其正午太阳高度也不能确定。D错。答案:7.D8.C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及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1)空间改变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季节改变规律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地区12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6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北回来线之间(除赤道外)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改变规律范围规律南北回来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改变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来线上为46°52′回来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改变幅度相同(均为46°52′)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改变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到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2.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改变,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改变。(2)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eq\b\lc\{(\a\vs4\al\co1(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②北温带很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3)五带的划分eq\b\lc\{(\a\vs4\al\co1(界线:回来线和极圈,五带:南、北寒带,南、北温带,热带))eq\a\vs4\al([素养盘点])4.深圳一探讨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学问予以解答。(1)他们认为:在当地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耀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HT〗〖FK)〗(2)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示意图”。该图是否正确?为什么?(地理实践力)(1)提示: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来线以南,夏至日前后,正午阳光不能照耀到房内。(2)提示:不正确;正午的旗杆影长应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和=90°-(10°+23°26′)=56°34′。(2)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的扩展应用①出现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②若某一纬线圈上刚好出现极昼,则该纬线圈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其上各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③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④假如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⑤同一天,同一纬度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⑥随意一天,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同的两条纬线关于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来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来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推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5)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考法一太阳高度的日改变命题点睛素养解读借助太阳高度改变图,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季节推断及计算,是高考常见的考查方式。区域认知:甲地位置,日出、日落的时间,乙地正午太阳高度。综合思维:昼长及纬度的推算,地方时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高考经典题)eq\a\vs4\al(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eq\a\vs4\al(阳高度角日改变示意图)❶,eq\a\vs4\al(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❷。读图,回答1~2题。1.据图推想,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来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来线上2.据图推想,该日应当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思维流程]答案:❸12小时16分夏❹12小时赤道❺24时60°W西❻北回来线1.C2.B考法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命题点睛素养解读以家庭安装晾衣架为切入点,关注生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高考常见的考查方式。取材新奇,难度较大。区域认知:武汉、北京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