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稿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1/3E/wKhkGWc20zOAWtWTAAKwmVt8zWw820.jpg)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稿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1/3E/wKhkGWc20zOAWtWTAAKwmVt8zWw8202.jpg)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稿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1/3E/wKhkGWc20zOAWtWTAAKwmVt8zWw8203.jpg)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稿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1/3E/wKhkGWc20zOAWtWTAAKwmVt8zWw8204.jpg)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稿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1/3E/wKhkGWc20zOAWtWTAAKwmVt8zWw8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要求,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下面开始我的说课。首先是说课标要求,根据教师用书我确立的课标要求是认识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所把握。我对于教材的分析是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内容,属于本单元总结性的课程,与前三课相比,内容相对简单。教材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介绍了三国至隋唐时期七百余年文化领域的相关成就,呈现的是中国社会从分裂动荡到大一统过程中文化的整合、重构,并且逐步走向繁荣的画卷,渗透了文化新成就及其与时代的关系,显示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文化自信。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段时期文化的发展上承秦汉文化,下启辽宋元文化,属于多元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整个单元上,本课是在理清三国至隋唐五代政权更迭,以及各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演进变化之后,整合而成的历代文化各领域的新成就。过渡语: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此时的高一学生正在逐渐适应高中学习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现有历史知识水平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较之前有所提升。同时,15-16岁是学生三观的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及思维导向。授课过程中仍以教师讲述为主,因该课内容的大部分,学生们在初中阶段都已接触过,所以教师因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拓展教学,提升知识层面及难度。同时,在讲述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调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过渡语: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了解教材和学生之后,更需要对自己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从三维目标来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上,要求学生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掌握儒学受到冲击的原因。了解佛教、道教盛行的表现及其危害,知道反佛事件,掌握“三教合一”。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突出成就以及在唐朝时期达到高峰的原因。了解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表现以及深远影响。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和对史料的分析,掌握这一时期宗教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欣赏书法、绘画、石窟等图片,直观感受当时的艺术特征和文化魅力。通过总结该时期科技新成果,认识到中国科技的先进性。通过学习玄奘西游取经,鉴真东渡传经,外国遣使来华等,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认识中国古代的辉煌文明,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设置了如下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新成就。教学难点是儒学的新发展,道教、佛教的发展,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发展的原因分析。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史料教学法。学生的学法有讨论法,史料分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渡语:接下来是我说课的核心部分,说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这三个方面完成我这一部分的说课。环节一:导入新课在导入这个环节,我将通过播放佛道儒三教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的不同活动,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祭祀祖先的视频导入新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三教虽有不同但也存在着融合的趋势,进而引起本课第一子目的学习。同时,用视频导入也能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注意力回到课堂。环节二:新课讲授在本课的讲授中,我将以“融”和“荣”这两个字作为本课的线索,既是融合的“融”,也是繁荣的“荣”。第一子目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我会把第一子目分为四个问题进行讲解,分别是问题1:佛教、道教为什么会大流行?问题2:儒学出了什么问题?主体地位为什么会受到冲击?问题3:为什么出现了三武灭佛、范缜反佛、韩愈辟佛的思想?问题4:儒释道如何融合其他思想来进行自我调整的?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在带领学生探究四个问题之前,我会给出一个表格让学生填写,对佛道儒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中引导学生认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出的多元化色彩。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能帮助学生理清三教的发展,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且,在探究四个问题时,我都会依据这个表格。在带领学生探究四个问题时,我会把第一和第二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讨论。首先我会提问学生,三国至隋唐的社会特点是怎样的,从而引入动乱中的人们会选择哪种思想作为精神寄托,同时出示材料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概括三教的社会特点是什么?并且提问学生,如果是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选择那种思想,进而分析儒学为什么出现危机,佛道为什么发展。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随后我会出示竹林七贤的图片,补充魏晋玄学这个知识点。并且强调,儒学和道教相互吸收彼此思想。接下来根据表格,我会讲授佛教的发展,说明,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发展并不顺利,以一个故事为例进行讲解。以故事引入佛教本土化得到大发展。出示道德经拓片和龙门石窟大佛面像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佛教的盛行。随后会进入第三个问题的探究,我会以唐朝时期,因为佛教的发展威胁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也因为佛教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为过渡语,并且出示材料,让学生分析佛教盛行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而引入反佛斗争,同时会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反佛斗争取得的成效。最后,我会以虎溪三笑图带领学生探究最后一个问题,通过讲故事结合表格让学生理解三教合一的表现。帮助学生明确出这一时期虽然儒学、道教和佛教相互吸收,但从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以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为主线。在第二子目,因为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会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让学生从诗歌,书法,绘画,石窟等方面总结这一时期的文化新成就。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在总结概括之后,我还带领学生对每个领域进行简单的学习。在诗歌上,我会提供三首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诗歌风格种类多的原因。在书法和绘画上,我会让学生欣赏几种代表性的字体和绘画作品,让学生理解这时的文学开始进入自觉阶段。随后会组织分小组进行讨论,为什么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会发展到高峰呢?出示材料,并且提示一下同学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在第三个子目,我会以问题,火药是怎样发明的引入?并且提问学生,这一时期还有哪些科技发明,并且给出表格让学生分领域进行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梳理此时期科技成就,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提高学生从教科书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的内容。完成之后我会提问,表格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是什么?通过“最早”两个字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一个特点是世界领先,并且提问还有哪些特点?在第四子目我会以“引进来、走出去”为线索,通过展示玄奘、鉴真的图片,直观地讲授、展现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互动过程,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文化交融的知识点,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并且我会提问学生,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结合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来总结。随后我会结合教材“唐招提寺”图片、《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等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文化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和唐都长安能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的原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兰花苗株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铜仁学院《相似理论与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子设计竞赛中的计算机编程技巧应用
-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政务与网络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西学院《网络及其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商物流配送的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2025-2030年中国SKJ-T发泡板风管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电动汽车的智能控制技术与展望
- 中国牛蒡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仪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
- 2023.05.06-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高处作业吊篮工程部分)
- 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编制说明
- 江苏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门诊导诊课件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英语一诊试卷(含解析)
- 《树立正确的“三观”》班会课件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医疗器械物价收费申请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