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08-喀斯特地貌(原卷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08-喀斯特地貌(原卷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08-喀斯特地貌(原卷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08-喀斯特地貌(原卷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08-喀斯特地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08喀斯特地貌【重点梳理】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岩石特性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成分,如石灰岩、白云岩岩石的可溶性强,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岩石的透水性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流水作用水体成分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水的流动性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方法技巧]联系法记忆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2.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代表性形态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类型形态成因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丘溶蚀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落水洞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淀积石钟乳、石笋、石柱【典题精炼】(2022·海南·文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热融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类似石灰岩地区的岩溶现象,又叫热喀斯特地貌。热喀斯特现象广泛分布在冰缘地区。热喀斯特可分为两种,即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在坡度较小的地区,地下冰融化,地表塌陷成凹坑,水分汇集,会形成热融湖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区域中,可能有热融地貌发育的区域是(

)A.云贵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东非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我国祁连山东部发生热喀斯特的形式和时间一般是(

)A.热融沉陷一夏季 B.热融滑塌一夏季 C.热融沉陷一冬季 D.热融滑塌一冬季(2022·河北·三模)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川渝交接处,岭谷相间,平行分布,构成独特的地貌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川东平行岭谷的走向大致为(

)A.西北—东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南北4.川东平行岭谷主要是(

)A.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平行断裂地貌 B.长江水系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地貌C.挤压作用下形成的背斜山和向斜谷 D.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喀斯特坡地森林植被立地条件差,其森林植被恢复问题一直为学术界与自然保护、公园管理等部门所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坡地所选育的乔木树种应该(

)A.耐渍涝 B.耐强光 C.耐盐碱 D.耐贫瘠6.坡地适宜栽种乔木的地形部位是(

)A.石坑 B.石脊 C.石坡 D.石柱7.能够提高坡地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是(

)A.引水灌溉 B.修鱼鳞坑 C.客土覆盖 D.修筑梯田8.(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的铁皮石斛多生长在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树干或岩壁崖缝,喜在温凉、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石斛的根为气生根,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材料二:贵州铁皮石斛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苗木多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黔西南州利用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该州兴义市某村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坡地中部种植人工水杉林,林下小气候比较稳定,湿度适宜。目前该村已成功种植2000多亩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下图为当地农业生态地质剖面示意图。(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石斛生长优势生境区提供的生长条件。(2)评价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3)贵州与广东拟加强铁皮石斛产业合作,请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9.(2022·广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曲什安砂砾岩(河湖相沉积)峰林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曲什安镇。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分布区的低点在黄河岸边,高点在黄河南岸山顶高原,切割深度可达300m左右。黄河沿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北侧蜿蜒西流,沿途凹岸为崖,凸岸为滩。下图为曲什安砂砾岩峰丛及曲什安段黄河“S”型拐弯景观图。(1)说明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分布区的气候特征。(2)分析黄河曲什安段沿途凹岸为崖,凸岸为滩的形成过程。(3)从岩石及内外力作用角度,比较曲什安砂砾岩峰林与喀斯特峰林的差异。10.(2022·北京丰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多陡坡,土层薄,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表为我国不同时期石漠化面积年平均变化率。时间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2005~2011年2011~2016年年平均变化率(%)1.861.37-1.27-3.45(1)绘制统计图,并描述我国石漠化面积的变化特点。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因石漠化现象严重,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曾以种植玉米为生,用玉米和秸秆作为饲料养牛。在科研人员努力下,当地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多年生牧草代替玉米,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了人地和谐发展。(2)说明当地种植多年生牧草对缓解石漠化的作用。11.(2022·山东·潍坊一中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梵净山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2018年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子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为落叶乔木,是1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第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目前梵净山海拔1300~1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天然珙桐林。下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1)简述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的自然原因。(3)推测梵净山大面积存在天然珙桐林的原因。12.(2022·安徽·淮南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7月2日,在第1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凭借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梵净山自然遗产地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中部,梵净山为武陵山脉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梵净山山体庞大雄浑,山势雄伟,重峦叠嶂,孤峰突兀,断崖陡绝,沟谷深邃,溪流众多,瀑流跌宕。梵净山山体主要由变质岩构成,周围由碳酸盐岩为主的喀斯特地貌环绕,这就使得梵净山犹如是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孤岛。梵净山动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种多,垂直带谱明显,是地球上同纬度保护最完好、最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原生植被保存地。这些物种的存在也使得梵净山有了“植物王国”、“自然基因库”、“生态王国”等美誉。下图为“梵净山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梵净山形成示意图,描述梵净山的形成过程。(2)分析梵净山能成为“植物王国”的原因。(3)说明梵净山申遗成功可能对所在地产生的积极影响。(4)为保护好梵净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和动植物资源,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3.(2022·河北石家庄·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槽谷区是在流水作用或参与下,逐步形成的长条状岩溶盆地。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槽谷区,地势起伏缓而不陡。从山顶到槽谷底部,海拔高差达800~1200m,槽谷两侧山体顶部多碎屑岩,土壤呈弱酸性,山体中上部适宜种植茶树。印江县茶树种植历史悠久,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近年来,印江县推进茶旅一体化,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下图示意印江县地理位置。(1)简述印江县喀斯特槽谷区山体中上部适宜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印江县推进茶旅一体化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影响。14.(2023·福建莆田·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老秃顶子位于辽宁省东部,属于长白山余脉。冰期内地表受到强烈的风化作用,基岩表层崩解、分离,散落的岩块、碎屑常堆积于山间谷地,形成杂乱无章的乱石堆。由于生境条件恶劣,植被演替缓慢。2020年10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老秃顶子开展以“冰缘地貌和植被演替”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当地居民说老秃顶子的乱石堆稳定性差,故取名“跳石塘”,“跳石塘”下有“暗河”发育。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研学小组来到一处“跳石塘”仔细寻找“暗河”的行迹。第二天,研学小组目睹了乔木倒塌,进一步思考后,他们认为这里零星分布的植被不具备保持水土的作用,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下左图示意老秃顶子的位置,下右图示意老秃顶子某处典型的“跳石塘”景观。(1)研学小组发现,老秃顶子的暗河与喀斯特地区的暗河不同,局部“暗河”之上不仅可以清楚地听到隆隆的流水声,甚至还能透过石缝直接看到石堆下的“暗河”流动。试分析该地暗河的形成过程。(2)研学小组进一步调查地貌与植被的关系,发现该地零星分布的乔木不仅不能保持水土,反而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试说明原因。(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老秃顶子冰缘地貌的发育及群落演替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在此基础上为治理“跳石塘”地貌提出合理建议。15.(2022·全国·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水分利用效率是指田间作物蒸散消耗单位质量水所制造的干物质量,它连接了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水循环两个关键变量。它不仅能够反映两者的关系,也能衡量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岩性、土壤、地表覆盖等下垫面性质能够影响植被的水分吸收以及局地气候,进而对区域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起重要作用。我国西南部的典型湿润喀斯特地貌区,涵盖了我国西南3个省区(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该地区地形多为高原、山地,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水分利用效率整体从东南向西北增加,且非喀斯特地貌区高于喀斯特地貌区。下图为西南3省区地形示意貌图(左图)和水分利用效率空间分布图(右图)。(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对碳循环和水循环的影响。(2)简述地形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关系。(3)从下垫面角度说明非喀斯特地貌区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喀斯特地貌区的原因。(4)请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