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5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利于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神经递质受体蛋白的附着C.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酵母菌的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答案】B【分析】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前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详解】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因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A正确;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前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B错误;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C正确;D、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其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代谢旺盛时,核孔数目会增多,D正确。故选B。2.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饥饿状态”下的细胞自噬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相关基因表达,引起细胞坏死C.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D.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自噬不利于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答案】A【分析】在细胞受到损伤时,通过细胞自噬可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凋。【详解】A、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即“饥饿状态”,自噬作用也会加强,以获得细胞所需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B、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相关基因表达,引起细胞凋亡,B错误;C、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其内的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D、细胞自噬可以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等,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D错误。故选A。3.先天性聋哑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多种基因的突变都会引起该病发生,且均可单独致病。下图是先天性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经检测该家系涉及两种致病基因,且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若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Ⅰ-1和Ⅰ-2都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的致病基因B.Ⅱ-2和Ⅱ-3所患的聋哑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3/4D.Ⅲ-1表现正常的原因是没有同时从双亲中获得致病基因【答案】C【分析】人类遗传病特点:常染色体显性:①代代相传②发病率高③男女发病率相等。常染色体隐性:①可隔代遗传②发病率在近亲结婚时较高③男女发病率相等。X染色体显性:①连续遗传②发病率高③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④男性患者的母女都是患者。X染色体隐性:①隔代遗传或交叉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患者。Y染色体遗传:①患者都为男性②父传子、子传孙(患者的儿子都是患者)。【详解】A、由于双亲正常,Ⅱ-2和Ⅱ-3患病,可证明两种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导致女性Ⅱ-3患病的致病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假设为a),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AA),而Ⅱ-3(aa)和Ⅱ-4(AA)后代Ⅲ-2患病,故该病是另一种基因控制,且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假设为Xb,故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而Ⅱ-2与Ⅱ-1都患病,却生出了表现型正常的孩子,说明两者携带的致病基因不同,因此导致Ⅱ-2患病的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Xb),其致病基因来自于Ⅰ-2个体(Xb),因此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因此Ⅰ-1含有1种致病基因,而Ⅰ-2含有两种不同的致病基因,A错误;B、由A选项分析可知,Ⅱ-2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C、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患病(XbY)的概率是1/4,表现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1-1/4=3/4,C正确;D、Ⅲ-1获得了Ⅱ-1的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又获得了Ⅱ-2的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但是没有患病是因为没有同时从双亲获得同种致病基因,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中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底物的量应保持充足C.探究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实验D.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进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答案】C【分析】一般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详解】A、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中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比较,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A正确;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底物的量应保持充足,防止由于底物不足导致无法准确测得各组的反应速率,B正确;C、探究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最适pH三组,C错误;D、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的一次小规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通过预实验我们可以初步确定酶活性较高的温度范围,从而为正式实验提供一个更准确的温度范围选择,D正确。故选C。5.铁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储铁(Fe3+)蛋白,它在细胞内的合成受游离的Fe3+、铁调蛋白(IRP)、铁应答元件(IRE)等因素的调节。IRE是位于铁蛋白mRNA靠近5'端非翻译区的一段特异性序列,能与IRP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IRE与IRP的结合又受到游离Fe3+浓度的影响,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e3+浓度低时IRE与IRP结合,使铁蛋白mRNA的翻译水平降低B.Fe3+浓度高时IRE与Fe3+结合,使铁蛋白mRNA的翻译水平升高C.一条m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且均从5'端向3'端移动D.铁蛋白合成的调节机制可以避免高浓度Fe3+对细胞的毒害作用【答案】B【分析】题图分析: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Fe3+浓度低时,IRP不与Fe3+结合,因而会与IRE结合,进而抑制铁蛋白mRNA翻译过程,使铁蛋白合成水平下降,A正确;B、Fe3+浓度高时,IRP(不是IRE)与Fe3+结合,导致IRE与IRP无法结合,使铁蛋白mRNA的翻译水平升高,B错误;C、一条m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且均从5'端向3'端移动,完成翻译过程,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效率,C正确;D、Fe3+浓度高时IRP与Fe3+结合,导致IRE与IRP无法结合,使铁蛋白mRNA的翻译水平升高,进而将高浓度Fe3+储存起来,避免高浓度的Fe3+对细胞的毒害作用,D正确。故选B。6.烟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目前生产上对烟粉虱的防治主要还是依赖化学农药。为了探究新研发的农药X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每隔一段时间施用等剂量的农药X,统计烟粉虱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短期内施用农药X对防治烟粉虱表现出良好的效果B.随农药X使用频次增加烟粉虱种群密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变小C.若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应比持续使用同种农药的防治效果更好D.烟粉虱产生的抗药性变异不利于人类防治,属于不利变异【答案】D【分析】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短期内施用农药X对防治烟粉虱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效果,A正确;B、与刚使用农药X相比,随农药X使用频次增加烟粉虱种群密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变小,B正确;C、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同一种农药在长期使用后出现的抗药性问题,从而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故若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可应比持续使用同种农药的防治效果更好,C正确;D、对于人类而言,烟粉虱产生的抗药性变异不利于人类对其的防治,属于不利变异;对于烟粉虱本身而言,属于有利变异,D错误。故选D。7.小鼠禁食24小时后,血浆中糖皮质激素(GC)浓度显著高于自由饮食小鼠,禁食期间GC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神经元注:“+”代表促进,“-”代表抑制A.禁食期间GC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AgRP神经元兴奋使BNST神经元对PVH区神经元抑制加强C.AgRP神经元活性变化在机体能量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D.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答案】B【分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详解】A、禁食期间,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GC,该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B、结合图示可知,AgRP神经元兴奋使BNST神经元对PVH区抑制减弱,B错误;C、禁食期间血浆中糖皮质激素(GC)浓度显著高于自由饮食小鼠,可见AgRP神经元活性变化在机体能量不足时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D、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免疫调节起到抑制作用,即GC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D正确。故选B。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B.血浆和淋巴液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管中的某些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D.心肌细胞内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答案】D【分析】内环境的成分包括: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⑤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⑥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胰岛素等;⑦其它如维生素、神经递质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红蛋白;②载体蛋白;③呼吸酶;④过氧化氢酶;⑤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⑥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详解】A、血浆、组织液成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A正确;B、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和淋巴液,B正确;C、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正确;D、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故选D。9.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按下图连接坐骨神经,a、b为坐骨神经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刺激电极依次施加由弱到强的电刺激,利用生物信息采集仪(显示屏)检测记录电极1、2处的电位变化。显示屏1出现第一个动作电位时的刺激强度,记为Smin;当动作电位幅值达到最大时的最小刺激强度,记为Smax。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刺激强度达到Smax时,会导致相应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都打开B.当刺激强度小于Smax且大于Smin时,坐骨神经中仅有部分神经纤维发生兴奋C.刺激单根神经纤维,检测不同刺激强度时的动作电位变化,会出现Smax等于SminD.兴奋在不同神经纤维上传导速率的差异会导致a、b处的动作电位幅值不同【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每根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引起它们兴奋所需的阈强度不同,刺激强度较小时兴奋性高的神经首先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兴奋性较低的神经也逐渐兴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刺激强度会改变被兴奋的神经根数,它们叠加到一起的动作电位幅值就会改变。【详解】A、当刺激强度达到Smax时,会导致相应神经细胞膜上足够数量的Na+通道都打开,从而产生最大幅度的动作电位,A正确;B、当动作电位幅值达到最大时的最小刺激强度,记为Smax,故当刺激强度小于Smax且大于Smin时,坐骨神经中只有部分神经纤维达到兴奋阈值而发生兴奋,B正确;C、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其动作电位幅值不可以叠加,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来说,会出现Smax等于Smin,C正确;D、兴奋在不同神经纤维上传导速率的差异不会导致a、b处的动作电位幅值不同,动作电位的幅值主要取决于刺激强度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D错误。故选D。10.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经诱变获得了两种营养缺陷型的突变体M、N,且单独培养时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若将两种突变体在完全培养基(液体)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后长出了大肠杆菌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野生型大肠杆菌诱变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B.突变体M和N能相互为对方提供所缺营养物质C.在混合培养期间突变体M和N发生了遗传物质的交流D.混合培养获得的大肠杆菌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答案】B【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详解】A、野生型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拟核的DNA上,并没有像真核生物那样的染色体结构。因此,野生型大肠杆菌在诱变时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只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根据题目描述,突变体M和N都是营养缺陷型,且单独培养时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然而,当它们在完全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却长出了大肠杆菌菌落。这说明在混合培养期间,突变体M和N能够相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得双方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B正确;C、根据题目描述,突变体M和N都是营养缺陷型,且单独培养时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所以在混合培养期间,突变体M和N能够相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营养物质,并不一定是发生了遗传物质的交流,C错误;D、虽然混合培养后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长出了大肠杆菌菌落,但这并不意味着混合培养获得的所有大肠杆菌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只有那些通过相互提供缺失营养物质而恢复了生长能力的突变体或重组体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D错误。故选B。11.我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行为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古书籍中也记载了许多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邺风·简兮》中记载:“山有榛,隰有苓”(隰指低洼地)既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环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B.《氾胜之书》中记载:在稻田中“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这种方式体现了择优选种、干燥存种C.《诗经·小雅·小宛》中提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的是螟蛉与蜾蠃两种生物之间的行为,这种种间关系实际上是捕食D.“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杂种植,体现了两物种没有共同的生态位【答案】D【分析】群落内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寄生、原始合作、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详解】A、《邶风·简兮》中记载:“山有榛,隰有苓”。意思是榛树生长在山顶,苦苓生长在低洼地。这既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水平结构,A正确;B、《氾胜之书》中记载:在稻田中“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其中“择高大者”体现了择优选种,“把悬高燥处”体现了干燥存种,B正确;C、《诗经•小雅•小宛》中提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蜾蠃幼虫就拿螟蛉作食物。蜾蠃是一种寄生蜂,但以螟蛉为食,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正确;D、“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杂种植,体现了两物种之间生态位的共同点,D错误。故选D。12.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单个细胞或细胞团进行液体培养增殖的技术,通过对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可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某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培养液pH的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次生代谢产物并不是植物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代谢物B.外植体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需要植物激素的诱导作用C.12d后细胞干重开始下降可能与培养液中蔗糖浓度和pH下降有关D.培养液中添加蔗糖除能为细胞生长提供能源外,还能调节渗透压【答案】B【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是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随着培养时间的变化曲线,随着细胞干重的增加,培养基的pH和蔗糖浓度都在不断下降,而蔗糖浓度下降导致愈伤组织营养供应不足,pH降低导致愈伤组织中酶的活性下降,这两者的持续下降都导致细胞干重有所下降。【详解】A、次生代谢产物是由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类细胞生命活动或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A正确;B、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需要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作用,B错误;C、据图可知,12d后蔗糖浓度下降,pH降低,不利于细胞的增殖、生长,所以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C正确;D、在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添加的蔗糖除了能提供能源外,还能够调节培养液的渗透压,D正确。故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下图表示口服药物进入小肠后的几种常见转运途径。a表示细胞间途径,b、c、d表示跨膜转运途径,其中M、N分别表示摄入型和外排型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以不同途径转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不同药物的跨膜转运途径差异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C.药物通过途径b、c需要消耗能量D.抑制N的功能可缓解药物吸收障碍而造成的口服药效降低【答案】C【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详解】A、药物以不同途径转运的过程,无论是通过细胞间途径还是跨膜转运途径,都能反映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特性主要由膜上的载体蛋白决定,这些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和选择透过性,A正确;B、题图中b、c、d三条途径均为跨膜转运,药物跨膜转运方式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有关,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在药物转运的几种途径中,途径c通常表示主动运输,这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途径b表示为被动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N可以把药物从上皮细胞中排出到肠腔,限制药物的吸收,减少药物的入血量,从而造成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抑制N的功能可缓解药物吸收障碍而造成的口服药效降低,D正确。故选C。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常发生染色体互换,包括单交换或双交换(如下图),其中后者比前者发生的概率更低。已知玉米种子的籽粒饱满对凹陷、有色对无色、非糯对糯性均表现为显性,且控制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9号染色体上,为研究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让纯合的饱满有色非糯与凹陷无色糯性玉米杂交,F1再测交,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测交子代表型饱满有色非糯凹陷无色糯性饱满无色非糯凹陷有色糯性饱满有色糯性凹陷无色非糯饱满无色糯性凹陷有色非糯数量22382198981076726622919A.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B.三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都不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成定律C.9号染色体上控制籽粒饱满的基因位于另外两种基因之间D.F1形成配子过程中部分细胞的9号染色体发生了双交换【答案】ACD【分析】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发生交叉互换,能产生两多两少4种配子。【详解】A、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即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A正确;B、三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D、假设籽粒饱满用基因A表示,有色用基因B表示,非糯用基因C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CC×aabbcc,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测交即与aabbcc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取决于AaBbCc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根据测交子代的数量关系,可知产生的配子情况为ABC:abc:AbC:aBc:ABc:abC:Abc:aBC=2238:2198:98:107:672:662:29:19,没有交叉互换应只产生ABC和abc两种配子,结果产生了8种配子,根据双交换概率更低,通过观察配子种类及比例,饱满无色糯性和凹陷有色非糯性为双交换的结果。因为双交换只改变位于染色体中间的基因,即只改变一种基因,可推断饱满无色糯性是凹陷无色糯性双交换的结果,即饱满/凹陷性状位于其他基因之间,CD正确。故选ACD。15.一定条件下,藻类等多种微型生物容易在近海水域短期内急剧增殖而引发赤潮。研究人员探究了390uL·L-1(p1,当前空气中的浓度)和1000uL·L-1(p2)两个CO2浓度下,盐生杜氏藻(甲)和米氏凯伦藻(乙)在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下的细胞密度变化,实验中确保养分充足,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培养液中两种藻类的细胞密度B.单独培养时,两种藻类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都呈现S形增长C.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类存在种间竞争,且甲在竞争中占优势D.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更有利于减缓乙种群的数量增长【答案】ABD【分析】分析题图:单独培养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盐生杜氏藻的细胞密度都增多,加了乙滤液(米氏凯伦藻)的实验组的细胞密度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在盐生杜氏藻的细胞密度;混合培养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米氏凯伦藻的细胞密度都增多,且加了甲滤液(盐生杜氏藻)的实验组细胞密度与同等条件下的在米氏凯伦藻的细胞密度接近。【详解】A、抽样检测可以用于估算培养液中藻类的细胞密度,这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A正确;B、由图可知,单独培养时,两种藻类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的增长曲线都呈现S形增长,B正确;C、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类存在种间竞争,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乙的细胞密度相对较大,乙在竞争中占优势,C错误;D、推行绿色低碳生活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而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下,甲的生长受影响不大,乙的生长受影响较大,细胞密度更低,因此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更有利于减缓乙种群的增长,D正确。故选ABD。16.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量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下表,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量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12345678WTOXWTOXWTOXWTOX处理方式MSMS+脱落酸MS+PACMS+PAC+赤霉素培养时间24小时080036000036小时3190572331818A.1、2组对照说明基因S过量表达能促进种子的萌发B.3、4组对照说明基因S过量表达可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C.5、6组对照说明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D.7、8组对照说明外施赤霉素对种子萌发无影响【答案】CD【分析】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详解】A、1、2组的自变量为基因S的表达是否过量,2组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1组,故二者对照说明基因S过量表达能促进种子的萌发,A正确;B、MS+脱落酸组中3、4组对比,4组的种子萌发率高于3组,说明基因S过量表达可以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B正确;C、MS+PAC(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组中5、6组对比,S基因过量表达而二者的萌发率相同,故基因S不能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C错误;D、7、8组的自变量为基因S的表达是否过量,两组均外施赤霉素,且萌发率相同,故不能说明外施赤霉素对种子萌发无影响,D错误。故选CD。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17.水稻苗期遇到低温天气,会导致水稻减产。为挖掘新的水稻耐冷调控基因了解其耐冷机理,某团队利用水稻苗期低温敏感突变体ospus1进行了相关研究。将突变体水稻ospus1置于低温下种植,会出现叶绿体发育缺陷、叶片白化现象。活性氧(ROS)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介导植物受非生物因素胁迫的响应。研究发现细胞内ROS的积累是引起突变体水稻ospus1出现低温白化的原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突变体水稻ospus1白化苗中位于______上的光合色素缺少,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______,这里存在由复合物Ⅰ等分子构成的电子传递链,能将NADH形成电子和H+,并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最终传递给______,该过程会产生大量能量。(3)研究者欲获得新的水稻耐冷调控基因,进一步研究水稻的耐冷机理。请选取合适选项,完成获得耐冷调控基因的研究思路______。a.建立针对突变体水稻ospus1的诱变库b.建立针对野生型水稻的诱变库c.筛选低温下表型为绿色的幼苗d.筛选低温下表型为白色的幼苗e.筛选正常温度下表型为绿色的幼苗f.获取耐冷调控基因并进行克隆(4)后续实验发现该耐冷调控基因与sop10蛋白的合成有关,该蛋白可以影响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Ⅰ的合成。研究者从突变体水稻ospus1中筛选出的sop10突变体(ospuslsop10突变体)在低温下种植,发现其叶片正常,表现为耐冷的特性。请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水稻ospuslsop10突变体耐冷的机理______。【答案】(1)①.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②.光反应(2)①.内膜②.氧气(3)acf(4)水稻ospus1sop10突变体中sop10蛋白发生改变,影响了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Ⅰ的合成,减少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ROS的产生,从而降低了细胞内ROS的积累,使突变体在低温下表现为耐冷的特性【分析】一、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初步分解为丙酮酸与NADH,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该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NAD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大量ATP,该过程在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二、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小问1详解】突变体水稻ospus1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白化苗因叶绿体中缺乏光合色素而表现为叶片白化的现象,导致其缺乏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能力,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小问2详解】水稻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这里存在由复合物Ⅰ等分子构成的电子传递链,能将NADH形成电子和H+,并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最终传递给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能量参与合成ATP。【小问3详解】欲获得新的水稻耐冷调控基因,则应先建立针对突变体水稻ospus1的诱变库,从中获取具有不同诱变结果的突变体ospus1,从中筛选低温下表型为绿色的幼苗,再从具有耐冷性状的植株体内获取耐冷调控基因并进行克隆,acf正确,bde错误。故选acf。【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和以上研究可知,耐冷调控基因与sop10蛋白的合成有关,该蛋白可以影响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Ⅰ的合成,所以水稻ospuslsop10突变体耐冷的机理为水稻ospus1sop10突变体中sop10蛋白发生改变,影响了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Ⅰ的合成,减少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ROS的产生,从而降低了细胞内ROS的积累,使突变体在低温下表现为耐冷的特性,低温下表型正常。18.某农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但花较小,在杂交过程中去雄困难。研究发现该农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核基因(R、r)和细胞质基因(N、S)相关,其中R对r为显性,细胞质中只含N或S,而雌性育性与此无关,现有该农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其基因组成及育性如下表,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了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品种基因组成育性1(N)RR雄性可育2(S)RR雄性可育3(N)rr雄性可育4(S)rr雄性不育(1)在基因R、r、N、S中,能决定该农作物雄性可育的基因是______,它们在控制雄性可育性状时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2)品种1具有多个优良性状,为了利用该农作物的杂种优势,欲将品种1培育成雄性不育系。科研人员以品种1与品种4为亲本杂交,杂交子代F1自交得F2,F2中雄性不育的个体占______。从F2中筛选出的雄性不育植株只具有品种1的部分优良性状,为了获得除基因______所在的染色体来源于品种4外,其余染色体尽可能来源于品种1的雄性不育系,请从F2、品种1和品种4中选择材料,设计出一种育种方案(写出主要育种思路)______。(3)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在非同源染色体及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都具有不同的SSR。科研人员以SSR为遗传标记对该农作物细胞核中雄性不育基因可能存在的染色体进行定位,分别提取若干株品种1、品种4、F1、F2中雄性可育和雄性不育个体的DNA,形成5份DNA样本A、B、C、D、E,通过PCR扩增不同样本的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下图。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根据电泳结果可以推断雄性不育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答案】(1)①.R、N②.细胞核中含有R基因,且细胞质中含有N基因(2)①.1/4##25%②.S③.育种方案:将F2中雄性不育植株与品种4杂交,得到F3;从F3中筛选出雄性不育植株,再与品种1杂交,得到F4;从F4中筛选出雄性不育植株,即为所需的雄性不育系(3)①.3②.F2中雄性可育个体的DNA样本D在3号染色体的SSR标记位点与品种1相同,而雄性不育个体的DNA样本E在3号染色体的SSR标记位点与品种4相同,说明雄性不育基因与品种4的3号染色体上的SSR标记位点连锁,因此可以推断雄性不育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分析】题图分析题:雄性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包括:N(RR)、N(Rr)、N(rr)、S(RR)、S(Rr)、S(rr)。其中R和N为可育基因,r和S为不育基因;只要存在可育基因,就表现为可育,只有当核、质中均为不育基因时才表现为不育。故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细胞质基因的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小问1详解】题意显示,该农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核基因(R、r)和细胞质基因(N、S)相关,其中R对r为显性,细胞质中只含N或S,而雌性育性与此无关,(S)rr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在基因R、r、N、S中,能决定该农作物雄性可育的基因是R、N。它们在控制雄性可育性状时需满足的条件是细胞核中含有R基因或细胞质中含有N基因,两个基因均含有。【小问2详解】品种1具有多个优良性状,为了利用该农作物的杂种优势,欲将品种1培育成雄性不育系。科研人员以品种1与品种4为亲本杂交,且品种4只能做母本,则杂交子代F1的基因型为(S)Rr,此时表现为雄性可育,其自交得F2,其基因型和比例为1(S)RR、2(S)Rr、2(S)rr,可见F2中雄性不育(S)rr的个体占1/4。从F2中筛选出的雄性不育植株只具有品种1的部分优良性状,为了获得除基因S所在的染色体来源于品种4外,其余染色体尽可能来源于品种1的雄性不育系,则需要与品种1不断进行回交,因此实验方案为:将F2中雄性不育植株与品种4杂交,得到F3;从F3中筛选出雄性不育植株,再与品种1杂交,得到F4;从F4中筛选出雄性不育植株,即为所需的雄性不育系。【小问3详解】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在非同源染色体及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都具有不同的SSR。科研人员以SSR为遗传标记对该农作物细胞核中雄性不育基因可能存在的染色体进行定位,分别提取若干株品种1、品种4、F1、F2中雄性可育和雄性不育个体的DNA,形成5份DNA样本A、B、C、D、E,通过PCR扩增不同样本的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下图,图中显示,F2中雄性可育个体的DNA样本D在3号染色体的SSR标记位点与品种1相同,而雄性不育个体的DNA样本E在3号染色体的SSR标记位点与品种4相同,说明雄性不育基因与品种4的3号染色体上的SSR标记位点连锁,因此可以推断雄性不育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19.已知肥胖会导致外周产生过多脂多糖LPS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等,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细胞,通过激活NF-KB信号通路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的磷酸化,使脑内神经细胞中胰岛素信号转导功能减弱并引发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正常机体中,胰岛B细胞膜上存在血糖分子的______,可感知血糖浓度变化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使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来调节血糖平衡。(2)正常情况下NF-KB与IKB蛋白结合游离于细胞质中,而肥胖者产生过多的TNF-α、IL-6会使IKB发生______而被降解,从而激活NF-KB信号通路,抑制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导致胰岛素信号转导功能减弱。从细胞水平分析,胰岛素抵抗可能产生的生理效应有______。(3)靶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原因,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T2DM常伴随肝脏炎症,有人推测高强度间歇训练可能是通过改变肝脏炎症来缓解胰岛素抵抗的,并设计如下研究思路:实验期间T2DM模型小鼠保持高脂饲料喂养,NC组的处理方式是______。如果推测是正确的,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答案】(1)①.受体②.副交感神经(2)①.磷酸化②.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降低,导致血糖升高(3)①.正常饲料喂养,不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②.HIIT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SED组,P13K、Akt的磷酸化水平高于SED组【分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小问1详解】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膜上存在血糖分子的受体,因而胰岛B细胞能感知血糖浓度变化,从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来调节血糖平衡,可见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小问2详解】结合图示可知,正常情况下NF-KB与IKB蛋白结合游离于细胞质中,而肥胖者产生过多的TNF-α、IL-6会使IKB发生磷酸化而被降解,从而激活NF-KB信号通路,抑制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导致胰岛素信号转导功能减弱,引发胰岛素抵抗,具体表现为胰岛素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因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降低,导致血糖升高。【小问3详解】题意显示,本实验目的是验证或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可能是通过改变肝脏炎症来缓解胰岛素抵抗,据此可推测,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因变量各组小鼠相关炎症因子mRNA和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设置三组,一组为NC,即空白对照组,实验用小鼠为正常小鼠,条件对照组为SED组,根据该组的实验数据可确定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数据,据此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判断,实验期间T2DM模型小鼠保持高脂饲料喂养,则NC组的处理方式是正常饲料喂养,不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若实验结果为HIIT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SED组,P13K、Akt的磷酸化水平高于SED组,则可证明上述结论。20.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大国责任,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由______构成(填图中的字母)。用图中的数字可将碳中和量的关系构建成数学模型,即______。(2)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使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说明生态足迹______(填“越大”或“越小”),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农作物秸秆用于生产畜禽饲料和食用菌的利用方式能______(填“降低”或“增大”)生态足迹,其原因是______。(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人工林碳储量增加,且与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______。A.单一种植碳储量更高的人工林——遵循协调原理B.关注不同种类人工林对碳储量的影响——遵循循环原理C.适当补充种植与优势树种生态位不同的其他树种——遵循自生原理D.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与碳储量相关的非生物因素——遵循整体原理【答案】(1)①.A、B、C②.⑩=①+②+③+④(2)①.越大②.降低③.可以减少秸秆的焚烧和浪费,使更多的碳储存在生物体内,从而降低生态足迹(3)CD【分析】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D为大气中的CO2。【小问1详解】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由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构成。①②③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①②③④能将含碳有机物分解成CO2回到环境中去,⑩是光合作用,是将大气中的CO2合成含碳有机物引入到生物群落中,碳中和即进入生物群落的碳和释放到大气中的碳相等,因此碳中和时⑩=①+②+③+④。【小问2详解】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使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说明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农作物秸秆用于生产畜禽饲料和食用菌的利用方式能降低生态足迹,其原因是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秸秆的焚烧和浪费,使更多的碳储存在生物体内,从而降低生态足迹。【小问3详解】A、单一种植碳储量更高的人工林,物种单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不符合协调原理,A错误;B、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金融市场展望:投资理财策略与风险管理
- 《接触网施工》课件 2.3.1 支柱立杆整正
- 2024年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解读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江苏省选拔赛技术技术文件和样题
- 2024年小学语文《青蛙写诗》教学案例
- 2024年PE工程师培训教材:开启职业新篇章
- 2024年Excel图表制作与数据可视化教程
- 《房地产宣传广告说》课件
- 2023中考四川乐山英语真题+答案
- 2024年教育技术趋势:20以内加减法课件的智能化发展
- 《平衡計分卡》课件
- 机场运行职业生涯规划书
- 超声科发展规划方案
- 文化与艺术行业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与制度优化
- 2024年日历表(空白)(一月一张-可编辑做工作日历)
- 2024年半导体技术行业培训资料
- 掌握动物园营销技巧
-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电动车充电安全
- 管理学原理课件英文版
- 五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卷-闽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