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1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2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3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4页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新教材《世界历史》(基础模块)课程标准1、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发展过程;2、了解日本古代社会概况;阿拉伯帝国壹目录中古时期的日本贰第一章阿拉伯帝国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

商业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多沙少水环境恶劣渴望统一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反映阿拉伯人劫掠生涯的古诗三洲五海之地受阻多神信仰部落混战外族侵扰1.背景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时代正统哈里发时代倭马亚王朝时代倭马亚王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7世纪初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632年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8世纪中期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622年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广大地区7世纪中期起穆罕默德在610年开始以安拉使者身份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最初在亲朋中秘密传教,613年后在麦加公开传教,号召人们放弃原有信仰,皈依安拉。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后改称麦地那)。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比鲁尼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2.统一与扩张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3.统治(1)宗教:伊斯兰教(2)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3)经济:①手工业和商业发展;②阿拉伯商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③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4)文化:①吸收:融合东西方文化;②传播: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公元732年,普瓦提埃之战阿拉伯-拜占庭战争:公元7-11世纪,发生在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一系列战争。战争从穆斯林的扩张开始,经过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等时期,到11世纪中期结束。拜占庭此战之后,阿拉伯帝国为什么没有乘势向东扩张?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1258年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本是西突厥人的一支,最初生活在中亚地区,11世纪迁移到小亚细亚。1299年,突厥人的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新国家被称为“奥斯曼”。1299年-奥斯曼帝国建立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16世纪后期奥斯曼一世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日本

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结合日本和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于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大化改新”。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1、大化改新(646年)(1)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劈风斩浪的遣唐使船队仿长安结构的平安京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仿开元通宝的“和同开珎”(2)影响:①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②成功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全面转型,跻身于东亚强国行列,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唐朝与倭国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倭军(4万余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1.3万人,战舰170余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此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日本武士形象2、幕府统治(1)背景:①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②庄园经济的形成③武士集团的形成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平氏和源氏。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镰仓、室町、德川三个的幕府统治时期。镰仓幕府建立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

统治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将军与武土结成主从关系。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德川幕府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2)幕府统治镰仓幕府创立者——首任征夷大将军源赖朝

材料: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的封君封臣关系,均是以土地(采邑)为纽带而结合的契约关系,双方都必须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利益是这个关系结合的纽带,一旦利益消失,这种关系将不复存在,这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发展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主从关系最后演变为日本的武士道,对日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封君封臣关系最后朝着法律方面发展,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换。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1633年起,德川幕府先后5次颁布锁国令,只开放长崎一地与清朝、荷兰商人通商。长崎出岛是日本在海上建立的供外国商人居住人工岛,出岛与陆地之间只保留一个出口。探究: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原因是什么?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影响?1633年,德川幕府第一次发布锁国令,规定:“一、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二、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六、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派遣监视舰船。……九、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它们(指东亚国家)都是以农业为基础、具有内向性的社会。它们的变化速度缓慢,且局限在较早时代承袭下来的基本结构内。自相矛盾的是,正是这种富足和高度发达的水平使得他们自鸣得意、自我满足,因而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原因:①抵制西方列强的的殖民侵略扩张。②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主体,寻求对外经济交流的欲望很低③德川幕府实力非常强大,为其统治提供了足够的控制力④德川家康实施理学治国的政策,儒家思想成为当时日本社会行为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宗教的传入积极:①保护了封建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了日本的独立②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保持国内和平③国内产业得到发展;独特文化得以昌盛消极:①几乎隔绝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②也失去了利用工业革命等海外优势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的内外危机留下了隐患。(1)新罗: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