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2+598--CC+89段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A2+598--CC+89段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第PAGE第39-A2+598--CC+89段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第PAGE目录TOC\h\z\t"样式1,1,样式2,2"一、开挖与支护工程概况 -0-1.1、工程概况 -0-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0-1.2.1、工程地质情况 -0-1.2.2、水文概况 -1-二、编制说明、依据及原则 -1-2.1、编制说明 -1-2.2、编制依据 -2-2.3、编制原则 -2-三、施工总体筹划 -3-3.1、施工目标 -3-3.1.1、工期目标 -3-3.1.2、质量目标 -3-3.1.3、安全目标 -3-3.1.4、文明施工目标 -3-3.1.5、环境保护目标 -3-3.2、施工准备 -3-3.3、施工技术准备 -4-3.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3.4.1、施工场地说明 -4-3.4.2、消防设施 -4-3.4.3、洗车槽设置 -5-3.4.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5-四、施工资源配置 -5-4.1、劳动力配置 -5-4.2、施工机械、物资准备 -5-五、基坑开挖施工 -6-5.1、总体施工方案 -6-5.2、基坑开挖施工流程 -7-5.3、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7-5.3.1、马道设置 -7-5.3.2、竖向分层 -9-5.3.3、纵向开挖分段 -9-5.3.4、基坑开挖技术要点 -10-5.4冠梁与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施工 -11-5.4.1、施工安排 -11-5.4.2、施工要点 -11-5.4.3、节点处理 -11-5.4.4、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拆除 -12-5.5、钢支撑支护 -12-5.6、格构柱 -17-5.6.1、立柱桩格构柱构造 -17-5.6.2、格构柱制作技术要点 -17-5.6.3、格构柱的施工 -18-六、施工重难点及风险源分析 -18-6.1、施工降水 -18-6.2、周边管线安全 -18-6.3、龙门吊荷载 -19-七、质量保证措施 -19-7.1、基坑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9-7.2、钢支撑质量保证措施 -20-7.3、施工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20-7.4、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1-八、监控量测 -22-九、安全保证措施 -22-9.1、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22-9.2、基坑防坍塌安全保证措施 -23-9.3、钢支撑坠落预防措施 -23-9.4、组织保障措施 -24-9.5、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及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25-9.5.1、安全技术交底 -25-9.5.2、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5-9.5.3、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26-9.5.4、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 -26-9.5.5、特种作业管理 -27-9.5.6、机械安全管理 -27-9.5.7、安全教育 -27-9.5.8、安全检查 -29-十、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安全保证措施 -29-10.1、周边建筑物 -29-10.2、地下管线 -29-10.2.1、地下管线控制指标 -29-10.2.2、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30-十一、绿色施工 -30-11.1、资源节约 -30-11.2、环境保护 -31-11.3、职业健康与安全 -32-十二、基坑开挖施工应急预案 -34-12.1、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34-12.2、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34-12.3、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35-12.4、工作要求 -36-12.5、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36-12.5.1、应急救援程序 -36-12.5.2、应急救援电话 -38-12.5.3、应急救援物资 -39-12.6专项应急预案 -39-12.6.1、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39-12.6.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预案 -39-十三、附图 -39-13.1场地平面布置图 -39-13.2混凝土支撑及马道出口布置图 -39-13.3钢支撑平面图 -39-13.4围护结构剖面图 -39-一、开挖与支护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承担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项目四标段施工任务:包括一站一区间,分别是XX、XX站~XX区间隧道(下穿松花江)。XX设于松北大道与银河大街地道桥交叉口西南侧,站址位于绿地下方,跨银河大街地道桥沿西北向东南方向敷设。车站站址周边以公园、旅游景点为主,建筑环境状况较好,建设条件较为适宜。车站小里程端有现状冰雪大世界两层建筑,为两层混凝土小楼及简易工棚,在车站施工前拆除;车站中部与银河大街地道桥U型段相交,地道桥U型段车站施工期间拆除,施工完成后还建。车站总长470.1m,标准段宽19.8米,盾构加宽段宽23.6米,为12.5m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北段局部140米为一层),标准段底板埋深约为18.9m,顶板覆土约4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三个风亭,分三期施工,车站主体及附属均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接头采用“十”字钢板。本站小里程端盾构端头井作为盾构始发井。围护结构采用连续墙+混凝土支撑+钢支撑支护,支撑设置情况如下:标准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二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停车线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三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地道桥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三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小里程盾构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四道钢支撑+两道换撑;大里程盾构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三道钢支撑+一道换撑。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2.1、工程地质情况开挖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1层杂填土:灰褐色~黄褐色,松散,稍湿,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黏性土组成,段落范围内均有分布,层底深度约0.5~7.9m,平均厚度约4.53m。1-2层素填土:灰黄色~褐黄色,可塑,以粉质黏土为主,含少量粉细砂和砖块,段落范围内表层间断分布,素填土成分变化较大,局部以粉细砂为主夹少量粉质黏土,表层含植物根系,层底深度约2.1~7.8m,平均厚度约4.60m。2-2层粉砂:黄褐色~灰褐色,饱和,松散,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含黏性土,普遍分布于表层,层底深度约2.0~10.5m,平均厚度约3.04m。2-3层细砂:褐黄色~灰褐色,饱和,松散~稍密,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夹少量黏性土,普遍分布,层底深度约8.0~15.0m,平均厚度约3.63m。2-4层中砂:褐黄色~褐灰色,饱和,密实,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夹少量黏性土,普遍分布,层底深度约19.0~30.5m,平均厚度约3.66m。1.2.2、水文概况 本标段地下水可分为地表水、孔隙潜水、承压水。⑴地表水在城市内河、湖泊等零星分布,水量丰富,地表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水量具明显季节性变化,雨季水丰,旱季少水。⑵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全新统粉细砂、中砂、粗砾砂中,厚度不均,地层富水性好,透水性强。补给方式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灌溉水入渗及区域外的侧向径流补给,其中,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丰水季节短时期内,湖水、河水等地地表水对地下水也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就地蒸发、泄入地表水体以及人工开采,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⑶承压水承压水主要分布在第四系下更新统东深井组粗砾砂、角砾层中,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且分布不均、富水性好、水量较大,透永性强。承压水主要接受侧向迳流补给,亦以侧向迳流排泄为主,水位变化影响较小。其余土层属于微透水层,为相对隔水层。此外,场地底部基岩存在少量的基岩裂隙水。底部基岩主要为白垩纪嫩江组(K1n)泥岩、粉砂质泥岩,岩层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总体较差,裂隙不甚发育,多为闭合状或被充填,富水性较差,含水微弱,一般单井涌水量小于l00m3/d。二、编制说明、依据及原则2.1、编制说明本方案是在已审批的测量方案、监测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车站土建特点,结合我公司施工实力和完成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机具设备配套能力等方面因素。按照规范、设计文件及业主管理文件编制而成。2.2、编制依据⑴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项目四标段招标图纸。⑵《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⑶《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⑷《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⑸《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⑹《XX施工测量方案》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⑻《XX施工监测方案》⑼《XX施工测量方案》⑽已下发施工蓝图⑾施工所涉及的适用于车站明挖段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国家、部委和XX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2.3、编制原则⑴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⑵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规律。⑶在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及现场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安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努力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⑷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合理计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控制关键工作,实现均衡生产,连续施工。⑸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⑹科学规划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⑺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三、施工总体筹划3.1、施工目标3.1.1、工期目标XX车站主体长度为470.1米,纵向分为22段,竖向分为层依次开挖。由于受银河大街影响,车站基坑开挖及钢支撑架设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车站南区,长度189m,车站北区130m;二期施工跨银河大街段,长度151.1m。一期土方开挖施工自2016年6月10日开始~2016年10月20日结束,共133天。二期基坑开挖及钢支撑架设施工自2017年6月10日开始~至2017年9月30日结束,共112天。3.1.2、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全部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现行的有关质量验收规范的标准,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格,争创黑龙江省优质工程。3.1.3、安全目标⑴杜绝死亡、重伤事故。⑵杜绝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轻伤率控制在8‰以内。⑶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0.5‰以内。⑷各种变形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下管线不断不裂;地表建筑物及环境稳定。3.1.4、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荣获黑龙江省“安全文明工地”称号。3.1.5、环境保护目标噪音、粉尘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废气、废水(液)、废弃物按行业规定处理。3.2、施工准备=1\*GB2⑴管线改移在围护结构施工前对给、污水管线和地下高压电缆进行改移,同时进行必要的监测。=2\*GB2⑵提前降水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在基坑开挖前20天进行降水,降水后水位位于坑底1.0m下,坑外观测孔水位比原地下水位深度不宜大于0.5m。坑外水头需降至地面4m(标高117.000)以下。开挖至坑底,施工底板时,在井点管位置设置底板泄水孔,然后拆除井点管,待车站顶板覆土及内部铺装层施工完成后方可封孔。=3\*GB2⑶地面排水设置为维护市容环境卫生,保证基坑安全,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顺畅的临时排水系统,在施工围蔽区四周设置环形排水沟,水沟采用砖砌,M5水泥砂浆抹面,水沟穿过道路等设施部位采用埋管或加盖板,水沟排水坡率为1%。基坑沿外侧500mm处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制,雨水、污水在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前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处理,沉淀池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在靠近市政排水管道处。大门口位置设洗车槽,安装加压泵、高压水枪,供冲洗离场车辆使用。项目部将采取下述措施予以控制:1)、施工现场全部使用砖砌围墙+混凝土基础围蔽,阻截地表水径流进入施工现场;设置的大门可能成为地表水流入现场的通道,因此还需在大门口内侧预备足够的砂包,一旦在大雨暴雨期间场外地表水排泄困难时,堆筑于大门口,阻止场外地表水进入施工现场。2)、因施工需要留置的一些缺口,则预备足够的砂包,用于封堵地表水。3.3、施工技术准备=1\*GB2⑴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2\*GB2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审批后,根据车站监控量测方案完成监测原始数据的采集。=3\*GB2⑶施工场地调查开工前,对施工场地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施工场地范围内需拆迁的建筑物、构筑物。掌握地下管线、电缆或构筑物详细情况,确定改移或保护方案,为顺利开工清除障碍。3.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3.4.1、施工场地说明施工现场总平面的布置将根据相关文明施工规定,针对施工分段的具体情况,对现场平面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布置合理、堆放整齐、使用方便,保证施工各阶段的顺利进行。施工场地主要布置以下几类场地:机械物资存放处、支护材料存放区、周转模具材料存放区、砂石水泥材料存放区、钢筋加工、存放区等。3.4.2、消防设施生产区及生活区按照相关消防法规、条例配备消防栓、灭火器、铁掀等灭火设施。3.4.3、洗车槽设置根据环境要求及施工要求设置,门口设洗车槽,洗车槽设蓄水池和沉淀池,以便车辆外出时清洗,确保不带泥上路,不污染城市交通道路。3.4.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结合周边环境的特点,在车站施工场地布设时兼顾以后盾构施工场地布置,尽量减少二次搬迁和施工用地。四、施工资源配置4.1、劳动力配置⑴抽调有地铁施工经验的技术、质量、安全、测量、试验等方面人员组成车站工区。⑵项目部已选派专业土方开挖及钢支撑安拆队伍。⑶已选择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信誉高、肯吃苦的队伍进行基坑开挖施工,以组织施工人员开始准备基坑支护。劳动力配置见表4.1。表4.1劳动力配置表编号名称数量编号名称数量1生产副经理19电工42主管工程师110焊工83质检员211龙门吊司机44专职安全员212信号工45测量工程师213司索工86测量员414土方队307监测工程师215钢支撑队308监测人员64.2、施工机械、物资准备⑴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同类设备调整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施工设备进场配置见表4.2,表4.2施工设备进场计划表编号名称型号数量编号名称型号数量1普通挖机CAT325D88千斤顶200T42伸缩臂挖机CAT320C29水泵7.5kw103小挖机ZX110210发电机DCL2501425T汽车吊QY25211电焊机BX1-63085装载机ZL50C212切割机TQ-326龙门吊16T213高压注浆泵17自卸汽车14⑵材料准备施工前准备足够以下材料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具体材料类型见表4.3表4.3施工材料计划表编号名称型号编号名称型号1钢管φ609,t=16mm7膨胀螺栓M202钢管Φ800,t=16mm8钢筋HRB400、HPB3003角钢L160×169水泥42.54钢板20mm厚5钢板10mm厚6钢板5mm厚五、基坑开挖施工5.1、总体施工方案本车站基坑长470.1米,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车站南区(长度189m)和北区(长度130m),二期施工跨银河大街段(长度151.1m)。南北两区同时由北向南开挖,土方开挖和支撑架设同步进行,做到随挖随撑。土方开挖遵循“时空效应”分层、分段、分块、纵向放坡的原则,分四层台阶开挖,每次开挖至支撑下0.5米处。完成部分冠梁及砼支撑后即开始土方开挖,首先利用挖掘机接力式倒土开挖方法从小里程段开始开挖,地面采用长臂挖机配合,挖至第二道钢支撑底部下0.5米。同时修筑马道,马道宽6米,最大坡度为25%,边坡按照1:1比例放坡,然后用马道由北向南进行开挖。开挖收缩到南端无法马道作业时上层土方用挖机接力开挖,下层土方采用伸缩臂挖掘机进行开挖,一台挖机配合。最后,当剩余土方伸缩臂挖掘机无法作业时采用挖机配合龙门吊或吊车挂土斗提升出土;在基坑下设小型挖掘机、人工辅助开挖及清底,完成所有土方开挖。图5.1标准作业面机械配置图5.2、基坑开挖施工流程开挖工艺流程见图5.2。基底基底30cm厚人工挖吊斗出土无法接力挖的部位改为小挖机挖吊斗出土各区均由小里程向大里程开挖基坑内井点降水先采用拉马道开挖,随后采用台阶法开挖第一道砼支撑底标高以上浅基坑开挖冠梁、挡土墙及第一道砼支撑施工图5.2基坑开挖流程图5.3、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3.1、马道设置本基坑开挖所采用运土车净高3.5米,设置马道预留高度需大于3.8米。车站由北向南开槽至冠梁,保留马道两侧土体,一期工程在北区南端头、南区中部、南区南端头分别设置马道,将土方运出地面;南区基坑较长,在北端80米具备开挖条件后开始开挖,冠梁施工完成即开始该段马道施工,施工冠梁时在39轴暂缓施工一道混凝土支撑做为马道出地面的出口,待南端头马道启用后用钢支撑补强;一期北区和南区南端头暂缓施工一道混凝土斜撑,在挡土墙、冠梁上预留缺口,做为马道出地面出口;待南区南端头马道启用后即将南区中部出地面段马道废弃,缺失的一道混凝土支撑采用钢支撑补强;一期北区混凝土南端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距基坑较近,需将地下连续墙预留缺口降低到冠梁底1米,便于马道施工,马道无法开挖后,采用C40混凝土进行补强,继续开挖下层土方。马道平面见图5.3,马道剖面见图5.4,马道纵剖面图如图5.5所示。图5.3马道平面图图5.4马道横剖面图图5.5马道纵剖面图5.3.2、竖向分层根据车站支撑设置情况,本方案依据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三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布置形式为例进行编制(其余支撑设置情况参考此方案),竖向分四层开挖,第一步,用挖机配合长臂挖机开挖到第二道支撑下0.5米后架设钢支撑;第二步,采用先中间后两侧开挖,直至开挖到第三道支撑下0.5米后架设钢支撑;第三、四步,按第二步开至下道支撑下0.5米后架设钢支撑;第五步,开挖到离基底30cm后,用人工清底后立即请地质勘察、设计、监理和业主验槽,确认是否要换填。开挖剖面见图5.6。图5.6开挖剖面图5.3.3、纵向开挖分段基坑纵向开挖按照主体结构分为22个部分(车站南区9个分段,北区6个分段,跨银河大街7个分段),纵向开挖采用临时放坡(坡率为1:1.5),纵向边坡在合适位置预留台阶,开挖时遵循阶梯状开挖施工顺序,每60米开挖到位后,在围护边设一垂直逃生通道。基坑开挖纵向示意图见图5.7。图5.7基坑开挖纵向示意图5.3.4、基坑开挖技术要点⑴土方开挖到各层钢管支撑底部时,及时施作钢管支撑。⑵基坑开挖必须分段、分层、分区、对称进行。⑶纵向放坡时,应在坡顶设置截水沟或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基坑外积水流入坑内。基坑开挖后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基坑内积水。⑷基坑纵横向放坡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取开挖时的安全坡度,要求不得陡于1:1。对暴露时间较长或可能受暴雨冲刷的纵坡采用钢丝网水泥喷浆等坡面保护措施,严防纵向滑坡。⑸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每步开挖所暴露的部分地下连续墙体宽度宜控制在3m~6m,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m,严禁在一个工况条件下,一次开挖到底;每一工况挖土及钢支撑的安装时间不得超过16~20小时。⑹基坑开挖时严禁大锅底开挖,开挖至垫层以上0.3m时,应进行基坑验收,并采用人工挖除剩余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即时平整基坑,疏干坑内积水,施做泄水盲管及接地网,并及时施作垫层。⑺施工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若无有效措施则必须在钢支撑两端设置防坠落措施,即将钢支撑端头通过钢丝绳与围护结构主筋连接或与地下连续墙上膨胀螺栓连接,钢丝绳与地下连续墙角度不大于45度。=8\*GB2⑻严禁机械在支撑上行走,支撑表面不允许加荷载。⑼加强基坑稳定的观察和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⑽土方开挖时,弃土堆放应远离基坑顶边线20m以外,并尽快运走。5.4冠梁与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施工5.4.1、施工安排1、连续墙和钻孔桩验收合格后同时施工冠梁和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2、冠梁土方开挖采用单边放坡机械分段开挖,内侧导墙拆除、地下连续墙浮浆人工加风镐凿除。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浇筑。5.4.2、施工要点冠梁与连续墙接触面处理:根据混凝土冠梁的标高设置要求,在墙顶上按标高弹出梁的顶、底标高线,将表面凿毛,并凿出主筋;在凿出的主筋上焊接冠梁的悬吊锚固筋,焊接长度按10d控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底模(垫层〕施工,可以采用基坑原土填平夯实加覆盖尼龙薄膜,也可用铺模板、浇筑素混凝土垫层、铺设油毛毡等方法。经过测量放线后,绑扎钢筋,然后安装侧模板。要求支模稳固、不变形、不位移,轴线偏差小于3cm。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泵送,并用振动棒振捣密实。5.4.3、节点处理冠梁与连续墙的连接:将相应标高范围的连续墙部分凿毛,凿出钢筋,锚入冠梁长度按37d控制。冠梁与支撑梁的连接:支撑梁钢筋伸入冠梁,锚固长度取35d,冠梁与支撑梁混凝土同时浇筑成形。八字撑与主撑梁的连接:斜撑端头钢筋锚入主撑梁及冠梁35d长度,与主撑一起浇注。格构柱与混凝土支撑的连接:格构柱与混凝土支撑的连接如图5.8。图5.8格构柱与混凝土支撑的连接5.4.4、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拆除待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进行顶板防水及回填施工,回填高度至混凝土支撑底部,之后用切割机依次将钢筋砼支撑切为碎块,采用龙门吊或汽车吊运至场地外。5.5、钢支撑支护1、支撑参数本站支撑系统由冠梁、钢支撑、预埋件等组成。支撑采用Φ609,t=16mm钢管支撑,钢管支撑之间用法兰盘、螺栓连接。第一道钢筋砼支撑设在冠梁上,其余各道支撑设置在连续墙预埋件上,预埋件与地下连续墙连接见图5.9和5.10。图5.9地连墙内斜撑处预埋钢板立面图图5.10地连墙内对撑处预埋钢板立面图2、钢支撑制作、安装⑴钢支撑制作钢支撑由一个固定端,一个活动端和中间段组成。钢管支撑体系由钢管、三角撑托架及其附属构件组成。第一道钢筋砼支撑与冠梁一起浇筑。第二、三、四道钢支撑通过地下连续墙预埋钢板架设。⑵钢支撑安装=1\*GB3①支撑拼装按现场测量的基坑宽度,准备好每根支撑钢管,在钢管接头处焊接上连接法兰盘,对接有法兰盘的钢管使用螺栓对角、分等分顺序拧紧,接长至设计长度,接长示意图见图5.11。拼装好的钢支撑应检查其平直度,两端中心连线的偏差度不大于20mm,经检查合格的钢支撑应按部位进行编号,以免用错。图5.11钢管接长示意图=2\*GB3②钢支撑的安装基坑竖向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3道钢支撑。钢支撑在基坑外拼装成整根,采用龙门吊、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三角形支撑托架安装好后吊装φ609钢支撑置于牛腿上,一端与连续墙预埋钢板顶紧后,一端用千斤顶及时对钢管施加预压力。当预压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在伸缩头间加锁紧片,松下千斤顶,使钢管横向支撑于基坑两边的地下连续墙。第一道钢筋砼支撑与冠梁一起浇筑,节点大样图如图5.12和5.13。钢支撑支座节点大样图见图5.14和5.15。所有钢支撑端部支托和连接构造都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因压力消减造成的支撑端部移动脱落。对钢支撑施加预压力时,严格按照设计预加力执行。图5.12直撑与冠梁节点大样图图5.13冠梁与支撑斜角节点大样图图5.14钢支撑斜角节点大样图图5.15钢支撑对撑支座节点大样图=3\*GB2⑶钢支撑拆除当主体结构底板按照流水段划分施工完一段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相应位置的钢支撑。钢支撑拆除过程是钢支撑安装的逆向过程操作,结构底板段为了防止一次拆除钢支撑基坑应力突变,应采用跳格方式拆除钢支撑,按照1、3、5……的顺序进行此段的钢支撑拆除,拆除完此部分钢支撑后对此段基坑范围进行监控量测。对照钢支撑拆除前后的地下连续墙变形速率数据分析基坑稳定性。如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速率小于规范、设计要求的2mm/d,按照跳格方式拆除2、4、6……位置的钢支撑,直至此段位置的钢支撑拆除完成。如基坑变形速率大于以上要求,待混凝土强度继续上升,并经第三方监控量测方、设计方分析数据后确定拆撑方案。依次施工底板、部分站台层侧墙后拆除第三、四道钢支撑,并施作换撑;中板施工完成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站厅层侧墙、顶板完成后拆除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每施工段砼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依次拆除相应位置的钢支撑,拆撑的顺序同第三道钢支撑拆除过程,直至全部完工。钢支撑拆除前使用龙门吊拉紧钢支撑,采用两点吊装法使吊绳的中心与钢支撑的重心重合。拆除时所有钢支撑均利用千斤顶卸载抽出钢锁片后,就近整条吊出至基坑外分节拆除进行循环利用。⑷倒撑施工①待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施作负二层中柱及负二层边墙至第三道钢支撑下50cm;
②侧墙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75%后施作钢倒撑,然后拆除第三道钢支撑;⑸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1\*GB3①为使地连墙、钢围檩、支撑结合紧密,并有效减少基坑外地层之沉陷及减少地连墙墙体的内向位移,支撑安装好后,向外施加预加轴力,施加值根据地表沉降及墙顶侧移适当调整,控制预加轴力最大值见表5.2:表5.2预加轴力最大值控制表第一道支撑第二道支撑第三道支撑第四道支撑第五道支撑换撑标准段-1624KN1652KN小里程盾构段-1146KN2358KN2443KN1878KN-大里程盾构段-1873KN2234KN1517KN--地道桥段-1301KN1593KN1176KN--停车线段-1555KN1885KN1479KN--预加轴力根据施工监测情况分级施加,避免地连墙墙体发生向基坑外侧过大变形。=2\*GB3②安装前,在地面按数量及质量要求及时配置支撑,保证支撑长度适当,支撑水平轴线偏差不大于30mm。钢管纵向对接焊缝及端部牛腿部分角焊缝为Ⅱ级,其余为Ⅲ级,支撑构架加工完毕后,先除锈,后涂一道红丹,一道面漆。安装时,端头、千斤顶各轴线要在同一平面上,两台千斤顶必须同步施加预应力。安装后支撑两端中心标高偏差不大于20mm,同层支撑中心标高偏差不大于30mm。=3\*GB3③分层分小段(约6m长)开挖土方和相应安装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应控制在24h内完成。开挖中应及时测定支撑安装点,确保支撑端部中心位置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值内。=4\*GB3④斜钢支撑处的节点构造,应根据支撑轴力,对预埋件及焊接构造进行设计验算,满足钢结构规范有关抗剪要求。=5\*GB3⑤所有钢支撑端部支托和连接构造都要能防止因碰撞而移动脱落。上部两道支撑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因压力消减造成的支撑端部移动脱落。=6\*GB3⑥车站端头井采用斜支撑,施作时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和安装,支撑头设计安装时必须确保支撑轴向受力,不产生偏心,以免支撑失稳。=7\*GB3⑦支撑体系的拆除施工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拆除应分级释放轴力,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主体结构的楼板或底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8\*GB3⑧施工时加强监测,对支撑竖向挠曲变形在接近允许值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支撑挠曲变形过大,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5.6、格构柱5.6.1、立柱桩格构柱构造格构柱主要包括钢立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钢立柱为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插入钻孔桩部位为3.0m。格构柱由4×L160×16角钢加400×300×10缀板焊接制作,缀板中心间距为700mm。5.6.2、格构柱制作技术要点(1)角焊缝高度不小于8mm,所有焊接全部用满焊。(2)对接接头角钢与连结角钢同规格,接头角钢长727mm,空隙14mm,焊缝高14mm。(3)角钢接头位置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接头位置错开长度不小于1m。5.6.3、格构柱的施工格构柱基础采用钻孔成孔,钻机钻到设计深度时清孔,格构柱采用一台25T吊机进行吊放,吊点位于格构柱上部。格构柱固定采用钢筋笼部分主筋上部弯起,与格构柱缀板及角钢焊接固定,固定时格构柱必须居于钢筋笼正中心。焊接过程中,吊车始终吊住格构柱,避免其受力。型钢中桩吊放时应精确定位,要求型钢中桩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误差≤±5mm,垂直度偏差≤L/150。钢筋笼距离孔底200mm,下导管灌注水下C35混凝土,坍落度为18~22cm,导管选用Ф30,施工前进行封密性检查,浇注水下砼前,检查孔深及沉渣厚度,初始灌注时要有一定的初灌量,防止泥浆回流入导管。砼浇注时导管埋入砼内深度控制在2~8m以内,当砼浇至钢筋笼底部时,应放慢砼入管速度,减小砼上升顶力对钢筋笼作用,达到控制钢筋笼上浮的目的。提拔导管前必须对砼面高度进行测量,以免拔空导管造成质量事故;灌注到设计标高上500mm时停止灌注,格构柱浇筑完成后,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后,将格构柱钻孔回填,用碎石、沙回填密实,防止开挖时由于横向无支撑造成格构柱失稳。六、施工重难点及风险源分析6.1、施工降水搞好基坑降水为深基坑开挖提供“无水”作业条件是工程的一大难点,也是工程的重中之重。对策:认真研究场地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请当地有资质和有经验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降水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前,请专家对降水方案进行论证评审,保证降水方案切实可行;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控制降水井施工质量,尤其是对降水井管及滤料的选择和施工,保证降水井的成井质量;施工中加强对地下水位以及周边建筑物的监测,保证降水效果并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物安全。详见《XX降水施工专项方案》。6.2、周边管线安全现场周围主要管线较多,降水施工会造成管线沉降与变形,因此管线安全是开挖施工的风险点之一。对策:施工降水分阶段进行,避免地面不均匀沉降;加强施工监测,发现变形异常,采取回灌补充地下水位等措施进行处理。6.3、龙门吊荷载本车站南区采用1台10t的龙门吊,北区采用2台16t的龙门吊,龙门吊轨道梁的布置见图6.1。图6.1龙门吊轨道梁布置图七、质量保证措施7.1、基坑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⑴基坑开挖要严格按编制的基坑开挖方法组织施工,确保日出土量指标满足进度的需要。⑵基坑开挖至支撑设计标高时,必须及时架设相应的支撑。⑶为减少对地下连续墙的影响,基坑靠近墙0.5m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⑷开挖过程中,周期性的对墙位点和埋设的水准点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的数据控制开挖,减少基坑的变形。⑸为减少对基底原状土的扰动,基底以上30cm的土用人工开挖。⑹基坑开挖检验标准见下表7.1。表7.1基坑开挖检验标准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轴线位置±5mm纵横轴线4经纬仪测量2长、宽以轴线控制,不小于设计值,且应考虑围护结构的施工误差、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等的厚度适当外放整个基坑8经纬仪、钢尺测量3基底标高+10mm,-20mm每一基坑分段5水准仪测量,每5m长为一分段4边坡坡率不小于设计值每一边坡断面1观察或坡度尺量7.2、钢支撑质量保证措施⑴根据设计要求做到先撑后挖,和挖土密切配合,工序搭接要稳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⑵钢支撑结构焊接均要遵照规范进行,焊缝长度、厚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做到丰满牢固,并随时加强电焊的质量检查。⑶每贯通一根钢支撑,根据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检查构件安装节点焊接质量,若有问题,需整改好加焊,待全部节点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加预应力,再重新检查结构节点一遍,确认安全可靠后,才可继续挖土工序。预应力施加采用超高油压泵站控制油压千斤顶,预应力精度值±3T,预应顶力值根据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时做好记录,并请甲方和监理及有关人员到场监察。⑷支撑结构要做到安装节点紧密,支撑安装允许偏差满足设计要求,并力求完好。⑸支撑安装完毕后在使用阶段,派专人值班,加强检查地下连续墙位移情况,做好维修服务工作及按工程技术要求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⑹整个施工过程中和基坑监控量测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做到信息化施工。7.3、施工测量精度保证措施在施工中,为达到中线和标高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⑴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设计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⑵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⑶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每次施测后,须经测量工程师复核。⑷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要立即报告监理,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⑸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鉴定资格的部门鉴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⑹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⑺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⑻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⑼经常复核地面有变形地方附近的导线点、水准点,随时掌握控制点的变形情况,关注量测信息。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⑽外业后,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向工区技术主管交底。⑾工程所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定期对上述各桩点进行检测,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记或说明。⑿外业前,列出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要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⒀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各种建筑物放样时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⒁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7.4、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XX市从每年的七月到八月为雨季,考虑土方开挖要受雨季施工影响,具体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详见《XX季节性施工方案》。八、监控量测施工中必须做好基坑稳定监测工作,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实现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为保证基坑无水施工和基坑开挖安全,重点做好地下水位监测和基坑变形监测。具体监测方法、仪器、监测频率、控制指标按照《XX施工监测方案》执行。九、安全保证措施9.1、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⑴基坑开挖前,对基坑内所有管线进行改移保护。⑵按设计要求在基坑内外作好排水准备工作,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基坑内部设置集水井,做好排水准备。做好雨季防汛物资和设备的准备。⑶基坑四周用钢管设置1.2m高防护栏进行围护,并涂刷醒目标记确保夜间施工安全。⑷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时应加强基坑的巡视,发现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躲避。⑸开挖过程中周期性对墙位及埋设的各种监测点进行观测,及时掌握墙的位移、基坑沉降,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稳定。加强对周边建筑和管线的监测,确保周边建筑和管线的安全。⑹当土方开挖到相应支撑处,必须按设计要求及时安设支撑系统,使基坑的变形满足设计要求。⑺经常检查支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若发现松动及轴力损失要及时补充,防止松动脱落。⑻支撑拆除在施工负责人的指导下严格按规范操作,并严密监测,避免突然卸载造成事故。⑼随时检查支护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先撤离施工人员和设备,等维修完毕后,方可继续开挖。⑽在基坑内进行电焊作业时,严禁将电线及用电设备浸泡水里面,以防漏电。焊缝不允许虚焊,严格按焊接规范制作。基坑顶部边缘严禁堆置重物。9.2、基坑防坍塌安全保证措施①基坑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基坑开挖必须分段、分层、分区、对称进行。放坡开挖坡率不小于1:1。②建立健全内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是保证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验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所用材料和支护结构本身。对支护结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③及时架设钢支撑,吊装钢支撑时,要求起吊司机、司索工、信号工密切配合,防止吊装中的钢支撑碰撞已支护的钢支撑。所有钢支撑端部支托和连接构造都要能防止因碰撞而移动脱落。上部两道支撑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因压力消减造成的支撑端部移动脱落。支撑体系的拆除施工更需要防止基坑坍塌,拆除钢支撑时应注意以下措施,拆除应分级释放轴力,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主体结构的楼板或底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④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在基坑施工产前,应摸清基坑周边的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或渗漏。同时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坑壁土体,基坑顶部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施工现场内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等进行有组织排放,对坑边的积水坑、泥浆池等应做防水处理,防止出现渗漏。=5\*GB3⑤基坑周边2m范围内禁止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⑥严格按照监控量测方案加强对基坑开挖过程的监控。9.3、钢支撑坠落预防措施⑴钢支撑架设对吊装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吊钩的磨损;制动器是否工作可靠;钢丝绳的是否有打结、扭曲,是否有断丝,是否保持良好的润滑;滑轮与护套应完好,是否转动灵活;司机室是否安全可靠,与支撑或悬挂系统是否连接牢固,司机对工作范围的视野是否通畅。通过检查吊装设备,保证吊装设备的正常运行。⑵钢支撑起吊前,安装人员和指挥信号人员及时到位。⑶钢支撑架设时,还要防止钢支撑掉落后滚动伤人,支撑下部10m范围严禁施工和站人。⑷按《XX施工监测方案》要求加强对钢支撑内力的监控量测,防止由于应力损失,造成钢支撑的脱落,另外还要防止应力突然增加,超过设计预应力,造成钢支撑变形脱落。9.4、组织保障措施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意识,编制安全预案,订立安全措施,实施目标管理,全面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9.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郭永军项目常务副经理:王海项目常务副经理:王海项目书记:汪国营项目副经理:石强总工程师:乔国强安全总监:刘建项目书记:汪国营项目副经理:石强总工程师:乔国强安全总监:刘建安质部刘建保障工区董冬平实验室单小亮测量队李计峰盾构部郭波物资设备部安向阳工程部张利强财务部付太新合同部徐加飞安质部刘建保障工区董冬平实验室单小亮测量队李计峰盾构部郭波物资设备部安向阳工程部张利强财务部付太新合同部徐加飞综合办公室陈涛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梁全厚各施工队(班组)兼职安全员图9.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⑴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获得安全上岗证,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持有北京市特殊工种操作证或临时操作证。⑵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建成安全标准工地。在施工现场设立防护网、防护拦等安全设施齐全,易燃易爆品妥善保管,工程材料合理堆放,各种交通、施工、安全信号标识明晰,正确使用风、水管路及供电线路,施工工序有条不紊,现场管理井然有序。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到每一级领导,落实到每一个工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职工。严格考核,奖罚严明。⑷项目经理部和工程队均要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各级第一管理者任组长,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和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安全培训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等。⑸项目经理部设安全监察部,配专职安检工程师1名持证上岗,工程队配专职安全员1名,班组配兼职安全员。安检人员工作责任心强,有施工现场工作经验并经过安全管理培训。⑹加强班组建设,执行“三工、三检”和“周一”安全活动,集思广益,找隐患,查问题,杜绝“三违”,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⑺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格遵守施工程序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防护可靠的基础上。9.5、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及安全管理保证措施9.5.1、安全技术交底各项作业实施前,有针对性的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采取书面形式,配作业指导书(或操作细则),并履行签字手续,保存资料。安质部安全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施工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要求进行作业。9.5.2、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⑴必须抓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场地设施管理,做到图物相符,井然有序,此外还要做好环保、消防、材料、卫生、设备等的文明施工管理工作。⑵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安全网、围护、洞口盖板、护栏、防护罩等,各种限制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不得擅自移动。⑶施工现场除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地段必须悬挂规定的标牌,主要作业场所和安全疏散通道设立24小时的36伏安全照明,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等还需设红灯示警。9.5.3、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⑴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有方案设计,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的要求进行设计、验收和检查。⑵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⑶开工前,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⑷施工现场用电实行三相五线制和双级漏电保护措施,做到用电设备“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⑸施工现场的电线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确保绝缘良好。⑹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均设防雨棚防雨。⑺电焊机的一次线长度不大于5m,二次线必须使用专用线缆,多台电焊机同时工作时,禁止使用公用回路。⑻施工现场的变压器由专人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⑼施工现场电工值班室设有现场供电系统图和值班记录。⑽电器配电箱及电器设备、电缆线路的安装,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执行,配电箱电器组件做到完整可靠。9.5.4、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⑴工作前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具,拆除锁轨装置后,小心登上直梯进入驾驶室⑵开车前必须检查所有机械部分、电气部分是否处良好状态(包括限位器、钢丝绳、吊钩、制动器),同时进行润滑。⑶龙门吊每次起动前必须行铃提示地面人员,并空载试车,检查卷扬限制器是否灵活,应指定专人负责挂钩指挥作业。⑷吊运重物时,严禁从人头上越过,应听从地面人员指挥,移动物件提升高度至少应在0.5米以上。⑸不许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停留,吊着重物时,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⑹吊车运行时,严禁任何人停留在机架上。⑺经常检查各部件是否有松动现象,防止螺栓螺钉等物件落下伤人。⑻修理吊车时应先断电,拔掉保险,并在电闸上挂上不准合闸的警示牌。⑼吊车工应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①钢丝绳不合格不吊;②捆缚不牢不吊;③信号不明不吊;④钢丝绳挂不均匀不吊;⑤超过负荷棱角没垫不吊;⑥工作物埋在地里不吊;⑦安全装置失灵不吊;⑧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放的浮动物件不吊;⑨易燃、易爆物品设安全装置不吊;⑩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⑽严禁酒后操作,工作中不许与他人闲谈。工作完毕,将吊车开到指定地点,将控制手柄放到零位,并切断电源。9.5.5、特种作业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工、电工、电焊工等)首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按规定到有关主管部门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9.5.6、机械安全管理⑴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机械安装按平面布置图进行。投入使用前,按规定进行验收,并办好验收手续登记。经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的,才能投入使用。使用期间,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以及安全运作。⑵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进行登记存档,按期复验。⑶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遵守交通法规。⑷对上路(公路、市政道路)行驶的车辆执行"三检"制度。9.5.7、安全教育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正确认识,克服麻痹思想。组织职工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培养安全生产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思想上严格重视,生产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包括定期教育新进场工人、变换工种工人、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职工新进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准上岗。对采用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技术难度复杂或危险较大的作业,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并有可靠的措施,才能进行作业。⑴职工新进场三级安全教育①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包括:一般教育(建筑施工的特点,它给劳动者安全带来的不利因素;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知识教育(即建筑法、消防法、宪法、刑法有关条款、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等);建筑工程施工时容易发生的伤害事故及其预防。②施工队教育教育内容:《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细则;在建工程基本情况和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等。③班组教育教育内容:本班组生产工作概况、工作性质及范围;个人从事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等。⑵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①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进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②定期对特殊工种进行复审。对从事有尘毒危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必要的防治知识和技术的安全教育,同样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⑶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培训①定期轮训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干部,提高政策水平,熟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业务知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②培训主要内容: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健康与环境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安全生产法规、条例、标准;施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主要危险因素,以及预防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安全纪律以及保证措施;各级领导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任务以及如何管理;编制、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知识等。9.5.8、安全检查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⑴成立由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检查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⑵对编制和呈报的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堵塞事故漏洞,奖惩当场兑现。⑶通过改进施工方法、施工工艺,采用先进设备等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劳动保护,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⑷检查类型:采取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施工队每天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并落实实行。非定期检查:按照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专职安全人员日常检查进行。⑸安全检查内容: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查事故处理。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机械车辆事故、防汛、防火等措施的落实。特别要加强对火工材料的管理检查。⑹检查方法和手段: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查和互查相结合,定期和经常性检查相结合,专业和综合检查相结合及对照安全检查表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检查。十、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安全保证措施10.1、周边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1.5倍范围内无重要建筑物,因此,周边重要建筑物不需要专项保护。10.2、地下管线10.2.1、地下管线控制指标基坑周边管线详见我部已完成的周边管线调查报告。地下管线的允许变形量可见下表10.1。表10.1地下管线控制指标序号管线名称规格地下管线控制指标1给水管PE塑料沉降或水平位移不超过10mm,变化速率1mm/d。2雨水管砼沉降或水平位移不超过15mm,变化速率1.5mm/d。10.2.2、地下管线保护措施⑴信息化管理,加强监控量测:采用信息化施工可以随时掌握施工中的各项参数,并预测下一阶段乃至最后阶段的状态,可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修正,达到工程安全、经济的目的。监控量测是对地下管线安全控制的关键手段。⑵通过限制围护结构的位移减小地下管线的位移:①通过监控量测发现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地下连续墙位移超过控制指标时,可通过对发生沉降土体和相应位置的基坑底土进行压力灌浆,来提高坑底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效地减小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从而减小基坑地表的沉陷。②及时加设支撑。这是减小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改善围护结构的受力条件,减小基坑附近地表沉陷,增强基坑稳定的有效方法。⑶与管线所属单位的配合当管线变形超限有危险发生时,应及时报告管线所属单位,有压管线可及时关闭周围闸阀,防止管线泄漏,造成基坑失稳。十一、绿色施工11.1、资源节约=1\*GB2⑴土地节约=1\*GB3①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严禁使用粘土砖。=2\*GB3②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2\*GB2⑵节能=1\*GB3①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耗量大的工艺制定专项将耗措施。=2\*GB3②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3\*GB3③施工机械设备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机械宜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单相用电设备接入三相系统时,宜使三相平衡;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3\*GB2⑶节水=1\*GB3①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2\*GB3②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在水源处需设置明显节约用水标识。=3\*GB3③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有条件的宜收集遇水再利用。=4\*GB3④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使用。=4\*GB2⑷节约材料和资源利用=1\*GB3①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2\*GB3②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3\*GB3③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4\*GB3④施工现场需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11.2、环境保护⑴渣土运输防抛洒的控制=1\*GB3①制订完善的清土运输实施计划,取得渣土处置许可证后,进行渣土清运。=2\*GB3②雇用的承运单位具有运输散体物料《道路运输证》,并带有防止渣土撒漏设施。=3\*GB3③对渣土运输车辆超载和覆盖实施监督,超载或覆盖不严的,不得驶出现场。=4\*GB3④对驶出现场的运输车辆进行清洗,未冲洗干净的不得驶出现场。=5\*GB3⑤如发生因渣土超载、覆盖不严、带泥上路污染市容环境事件,按照XX市有关规定,愿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⑵扬尘污染控制=1\*GB3①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绿化等措施。=2\*GB3②施工场地大门口设置冲洗车辆设施。=3\*GB3③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场地平整坚实。=4\*GB3④施工现场建立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的清运采用响应容器运输,严禁凌空抛掷。⑶有害气体排放控制=1\*GB3①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2\*GB3②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要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3\*GB3③建筑材料需有合格证明,对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⑷水土污染控制=1\*GB3①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2\*GB3②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需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需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3\*GB3③食堂设隔油池,并及时处理。=4\*GB3④施工现场设置的厕所化粪池要做抗渗处理。=5\*GB3⑤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设置过滤网,并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⑸噪声污染控制=1\*GB3①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音措施。=2\*GB3②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⑹光污染控制=1\*GB3①安排合理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2\*GB3②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11.3、职业健康与安全=1\*GB2⑴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1\*GB3①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要与施工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要符合安全要求。=2\*GB3②施工现场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或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吸烟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3\*GB3③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要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需具有产品合格证书。=2\*GB2⑵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1\*GB3①施工现场采用封闭式硬质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2\*GB3②施工现场要设置标志牌和企业标识,按规定需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3\*GB3③施工期间对建设工程周边临街人行道路、车辆出入口采取硬质安全防护措施,夜间需设置照明指示装置。=4\*GB3④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孔洞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5\*GB3⑤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施工季节、气候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现场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3\*GB2⑶职业健康=1\*GB3①施工现场需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2\*GB3②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3\*GB3③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4\*GB3④施工现场需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需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5\*GB3⑤在粉尘作业场所,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6\*GB3⑥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4\*GB2⑷卫生防疫=1\*GB3①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需符合卫生标准。=2\*GB3②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3\*GB3③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4\*GB3④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5\*GB3⑤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6\*GB3⑥施工现场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7\*GB3⑦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十二、基坑开挖施工应急预案12.1、工程施工风险分析本基坑开挖与支护主要风险就是开挖过程中地连墙接缝间发生漏水,地下水携带砂土颗粒流入坑内,造成坑外地表沉陷或出现裂缝,严重危害周边环境及基坑自身安全。12.2、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⑴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人员组成: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及公司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程管理部是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常设办公机构。⑵分公司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由各分公司经理、主管安全的副经理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⑶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机构组成:由项目部经理、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作业队长等相关人员组成,项目部经理任组长、并明确各应急专业组长。①事故现场抢险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任组长,作业队负责人、专业工长等相关人员组成。②事故现场救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领导任组长,相关人员组成。③事故现场保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骨干任组长,现场保安人员组成。④事故现场通讯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行政负责人任组长、现场其他应急小组负责人组成。⑷项目部组织机构: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项目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图12.1。图12.1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12.3、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⑴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公墓购买法律协议样本
- 2112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
- 医学研究开题答辩模板
- 2024年《条据》公开课教案:探索多元化教学
- 小燕子音乐活动
- 2024年办公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协议
- 糖尿病老年人护理
- 前传导延迟症候群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处理
- 关于油田冬防保温的稿件
- 齐鲁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2024年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软件工程师专业人物访谈
- 交通银行企业文化理念
- 土壤板结与改良方法.ppt
- 盘县地域分异汇总
- aspcms后台操作说明书
-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