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基础知识。1.李小明同学不认识“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渔网……”中的“黧”,他在查字典时应该用查字法,先查,再查。2.对“兴隆湖”地名标注正确的一项是()A.兴隆湖XINGLONGHU B.兴隆湖XINGLONGHUC.兴隆湖xinglonghu D.兴隆湖XingLongHu3.看拼音写词语。(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bōlí的带子——河。(2)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jǔsàng得要命,便一起悄悄地溜到办公室窗户边的小树林转悠。(3)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在quánshénguànzhù地望着这尊精美的雕像,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4)下午三点,会场上爆发出一阵páishāndǎohǎi的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xuànrǎn),不用墨线勾勒(gōulèi)的中国画一样。B.从外面回来,最先映入眼帘(yǎnlián)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cēncī)的绿。C.起初是全场肃静(sùjìng),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无数的旗帜飘拂(piāofó)的声音。D.一块白石头,几天就长满了苔藓(táixiān);一片黄泥地,几天就变成了草坪菜畦(qí)。5.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句是()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D.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错的一句是()A.走进新疆的伊犁,放眼望去,那一望无际的薰衣草再次点燃了我的青春和诗意。B.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桥的设计完全符合科学原理,施工的技术更是巧妙绝伦。C.全家人为了到哪里去春节度假而争论得不可开交,爸爸一拍手,威风凛凛地说:“不用争了,就去成都,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D.数字人手持亚运火炬,和现场的第六棒火炬手走到火炬台前,共同点燃主火炬,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让无数观众直呼震撼。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句是()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B.唐古拉山脉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冻土封固,素称“人类禁区”。C.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辗过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忘记这一切。D.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表达的情感完全不一致的一句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9.书法创作。根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力求美观,不能在书法作品中出现自己真实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诗句名言运用。(1)情境一: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尊,双九重合,更是吉祥的日子。这一天,人们往往要秋游赏菊,头插茱萸登高望远。请你写一句跟重阳节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境二:解放军官兵驾驶中国最先进的战鹰在祖国宝岛台湾上空环岛巡航,以此威慑一小撮台独分子,我们都知道解放军官兵心中有个坚定的信念。请你用名言或诗句来表达这样的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快乐读书吧。本学期我们围绕“成长”故事开展了一次名著阅读活动,也组织开展了阅读分享会。(1)高尔基小说《童年》里的阿廖沙遇到了很多关心帮助他的好人。请你列举其中的一个人物,并简述这个人物是怎样帮助阿廖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小说《童年》阅读分享会时,同学们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请你谈一谈你们讨论的话题和讨论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材料一:央视新闻2023年报道12月的北方很“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12月的北方又很“热”,赏雪景,品文化,尝美食,冰雪消费持续升温,绘就一幅热气腾腾的冬季旅游发展图景。除了传统周边客源,“南客北上”已成为北方冰雪消费的新增长点。北京冬奥会后,北方众多的冰雪项目成了年轻人最喜欢体验的时尚游戏,让本地人直呼“南方人更抗冻”;也有不少人还选择深度体验北国文化,大秧歌、喊山门、剪窗花等纯正东北民俗,释放出独有的温情与魅力。哈尔滨市旅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受疫情影响,冰雪旅游处于低迷状态;今年社会生产生活得到全面恢复,人们积攒的旅游热情瞬间呈井喷式爆发。材料二:哈尔滨铁路局客运量对比月份年份9月客运量10月客运量11月客运量12月客运量2022年206万215万320万350万2023年315万463万370万1009万12.材料一画横线句子里的“冷”和“热”分别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你概括从材料二表格里发现的有价值信息并对该信息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一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节选自《好的故事》片段二爸爸放完爆竹,轮到伯父放花筒了。火花在我们眼前飞舞,艳丽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脸上。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节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4.鲁迅先生《好的故事》写的是一个梦境,为什么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反复提到“昏暗”“昏沉”,结合课文和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片段二对伯父鲁迅外貌和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里的内容和《好的故事》有联系吗?试着结合文章内容和资料写一写你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荔枝蜜①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②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③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____,____”。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吃鲜荔枝了。④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⑤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⑥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热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⑦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粉供养它。⑧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⑨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⑩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⑪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蹋么?”⑫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⑬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⑭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⑮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⑯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⑰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⑱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⑲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⑳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㉑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小资料】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16.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写一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沸沸扬扬:不辞辛苦:17.文中引用诗句最恰当的应该是()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C.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D.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18.阅读全文,注意抓住关键句梳理概括“我”的情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第⑳自然段和第㉑自然段能否删去呢?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根据本文关于荔枝蜜的描述,为荔枝蜜写一段公益广告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你觉得本文和小资料的内容适合作哪个节日主题班会的素材?请你结合本文和小资料的内容,试着围绕一个节日主题班会活动写一段话,可以是一段主持词提示:元旦节、春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30分)22.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新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3”揭晓仪式于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振”“高质量发展”“危”“ChatGPT”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请你试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你经历的2023年,并围绕这个字或词写一写你的故事。具体要求:①标题自己拟定,字数不少于400字。②围绕中心意思写,重点内容写具体详细。③习作内容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部首;黑;8【解析】【分析】对于不认识的“黧”应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黑”,再查剩余笔画8画。故答案为:部首;黑;8【点评】题目考查查字典相关知识。根据平时查字典的要求,结合偏旁和剩余笔画数等概念的认识,即可作答。2.【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地名拼写的规则:所有字母都要大写;专属名连写;“县、市、街、山、河、湖”都要与前面的专属名隔开。阅读各项,A项中对地名“兴隆湖”拼写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地名音节的拼写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对音节的拼写和题目的内容,对各项中的拼写进行分析,注意音节之间的间隔和大小写的正确运用。3.【答案】(1)玻璃(2)沮丧(3)全神贯注(4)排山倒海【解析】【分析】(1)“玻璃”都是王字旁,左右结构;
(2)“沮丧”的“沮”是三点水,右边是“且”;
(3)“全神贯注”的“神”是示部旁,右边是“申”;
(4)“排山倒海”的“倒”是单人旁,右边是“到”;故答案为:(1)玻璃(2)沮丧(3)全神贯注(4)排山倒海【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4.【答案】B【解析】【分析】A项中“勾勒(gōulèi)”应读gōulè;
B项中词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C项中“飘拂(piāofó)”应读piāofú;
D项中“苔藓(táixiān)”应读xiǎn;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5.【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BD三项中句子与古诗以及课文原句一致;
C项中“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后面应该是“善哉乎鼓琴,峨峨兮若泰山。”这项表述与课文不一致。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6.【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BD三项中对词语的运用都是正确的;
C项中“威风凛凛”意思是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这句用来描述爸爸对家人说话的样子,词语运用不当。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7.【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BC三项中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项中“干旱,霜冻,沙尘暴”中间的逗号应该改成顿号,表示列举。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作答时要根据平时学习对标点符号的认识,结合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确定恰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作答。8.【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诗句意思,A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表达诗人孤独寂寥的思乡之情;
B项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C项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长征胜利后红军战士的喜悦之情;
D项中“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结合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作答。9.【答案】【解析】【分析】结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内容,进行书写创作。把每个字写正确,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力求美观,注意汉字的结构和笔画。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10.【答案】(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解析】【分析】(1)结合对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的背诵和理解,进行书写作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等。
(2)结合题目中对解放军战士保卫祖国领土的表述,运用恰当的格言或诗句进行表述,如“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故答案为:(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11.【答案】(1)“好事情”他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2)书中这么多人物,给我感触最大的。外祖母是给阿廖沙最多温暖的人,聪明能干。也许是因为她,阿廖沙的童年里才有一丝光彩,也像老师,不同于父母的那种爱,像阳光。【解析】【分析】(1)结合对《童年》中人物的了解,结合原著中曾经对阿廖沙进行过帮助的人进行分析,选择一个进行作答。
(2)结合对《童年》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进行分析理解,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作答。故答案为:(1)“好事情”他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2)书中这么多人物,给我感触最大的。外祖母是给阿廖沙最多温暖的人,聪明能干。也许是因为她,阿廖沙的童年里才有一丝光彩,也像老师,不同于父母的那种爱,像阳光。【点评】题目考查对《童年》原著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答案】12.“冷”的意思是天气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热”的意思是冬季到北方旅游热情高涨,冰雪消费持续升温。13.2023年比2022年同月份的客运量,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12月份的客运量,2022年是350万,2023年是1009万,2023年几乎是2022年的3倍。【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2.结合材料一,“冷”指北方的天气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热”指冬季到北方旅游的人热情高涨,冰雪旅游成为热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冷”的意思是天气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热”的意思是冬季到北方旅游热情高涨,冰雪消费持续升温。13.结合材料二中的数据信息,2023年12月份哈尔滨铁路局的客运量剧增,说明了冰雪旅游的火热。结合数据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2023年比2022年同月份的客运量,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12月份的客运量,2022年是350万,2023年是1009万,2023年几乎是2022年的3倍。【答案】14.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反复提到“昏暗”“昏沉”是因为“昏暗”“昏沉”其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政治混乱,身处其中的正直知识分子倍感压抑。暗示而文中梦境里的美好幻想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愿景。15.有联系,这是美好的场景,属于“好的故事”,这样的生活状态应是鲁迅期待的长久美好的生活。【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4.结合课文《好的故事》,原文中的开头和结尾反复提到“昏暗”“昏沉”是对现实的高度概括,象征了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的黑暗和混乱,民不聊生,知识分子受到打压,暗示了梦境中的美好难以实现。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反复提到“昏暗”“昏沉”是因为“昏暗”“昏沉”其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政治混乱,身处其中的正直知识分子倍感压抑。暗示而文中梦境里的美好幻想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愿景。15.结合材料二中描述的情景,这是伯父在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好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时代的向往和热爱。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有联系,这是美好的场景,属于“好的故事”,这样的生活状态应是鲁迅期待的长久美好的生活。【答案】16.形容蜜蜂飞来飞去的,十分热闹。;形容不怕劳累和辛苦。17.C18.对蜜蜂总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蜜蜂——怜惜可爱的小生灵——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19.通读短文可知,文章第⑳自然段和第㉑自然段不能删去。因为这两段是作者通过从老梁哪里了解了荔枝蜜的来历以及蜜蜂一生的经历,对蜜蜂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联想到了一些像蜜蜂一样付出辛勤劳动的人,自己从不大喜欢蜜蜂到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从侧面赞美了蜜蜂的高尚品格和具有蜜蜂品格的人。所以,这两段不能删去。20.荔枝蜜,酸甜爽口,一口就知道不同凡响。21.五一劳动节。我围绕“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活动写了一段赞美蜜蜂的话,如:小小蜜蜂本领大,你是动物界的奇才,你是人类的至爱,有多少艺人为你歌唱。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奔放,你的歌声,是那样的美妙、悠扬。你是勤劳的象征,每日在花丛中奔忙,甘愿充当花海的红娘。【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6.“沸沸扬扬”形容蜜蜂飞来飞去的,十分热闹。“不辞辛苦”意思是形容不怕劳累和辛苦。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形容蜜蜂飞来飞去的,十分热闹。形容不怕劳累和辛苦。17.结合上下文,特别是“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这句,后面应该选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进行表述,意思是如果每天都能吃三百颗新鲜的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ABD三项中句子,都不能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C18.结合文中对“蜜蜂”的描写,最初作者对蜜蜂总不大喜欢,因为品尝了荔枝蜜,所以我想去看看蜜蜂的新生活;了解了蜜蜂的辛勤忙碌和短暂的寿命,心中开始怜爱这可爱的小精灵;最后“我”梦见自己变成了小蜜蜂。结合文中描写,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对蜜蜂总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蜜蜂——怜惜可爱的小生灵——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19.结合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第⑳自然段写作者由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蜜蜂,想到了无私奉献的、辛勤耕耘的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第㉑自然段,借助对梦的描写,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运动辅项(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材料与纳米科学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丹东第九中学2025届初三中考全真模拟卷(三)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自然科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国内聚丙烯市场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 (上课用)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 机床附件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知识管理考核试卷
- 放射性金属矿矿产资源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砼构件预制件的模具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清扫工具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考核试卷
- 循证医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GA/T 2136-2024法庭科学电子数据侦查实验技术规范
- DL∕T 1623-2016 智能变电站预制光缆技术规范
-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DG-TJ08-2002-2020
- 2024年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附答案)2024公需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试题广东公需科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2年10月自考00078银行会计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鲜食玉米简介介绍
- 商业综合体投资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