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1_第1页
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1_第2页
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1_第3页
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1_第4页
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1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无人过问呢?自从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从“木叶”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字。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高树多悲风”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寒风扫高木”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将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而“树”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见,“树叶”并不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些什么,而“木叶”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比较相近。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如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等。这种关于“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着疏朗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还显得空阔,它连“叶”字所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诗与其他艺术作品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摘编自朱光潜《诗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炼,常常将“叶”字独用,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B.“木”能够让人想到树干,同时因其在视觉和触觉方面具有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性,为“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干燥之感。C.情趣需附丽于意象方能具体可见,意象需由情趣贯注才能拥有生命和完整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诗文的妙处由此而生。D.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且生生不息,故读同一首诗,每个人所见的意象与作者和其他读者都不完全相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首创了“木叶”,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B.“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诗人凝神注视菊花残枝时,人的感情与菊花残枝的特点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移情的效果。C.朱光潜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D.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却时刻都在“创化”,这是因为读者既在创造也在欣赏。(3)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表述,最不适合作为实例来支撑材料二“移情作用”的一项是A.薛宝钗吟咏“好凤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柳絮纷飞抒发自己的心志。B.黛玉写《葬花词》,将青春少女的惜春伤春叹春的情绪移注于落花之上。C.《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中淅沥的雨声仿若融合了黛玉凄凉哀婉的心境。D.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风流灵巧的晴雯薄命早逝的悲惨结局。(4)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写内容都与“意象”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5)林庚在比较“高树多悲风”与“寒风扫高木”两句诗时,获得了“高树”饱满、“高木”空阔的感知,这给我们欣赏诗歌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茶语李培俊走进那座寺院,他已经没有半点力气了。他是两天前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腹地迷路的。起初,他并不在意,鼻子里哼了一声,这点破玩意能绊得住老子的脚吗?甚至,在踩断一根拦路的青冈树枝之后,他还冷笑一声。他相信,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他一定能走出去。一定!可渐渐的,他的自信在遮天蔽日的林木之间,在饥渴难耐之中消失殆尽。几近绝望之际,他发现了这座寺庙!倚在破旧的山门上,他机警地打量着这座隐在林木深处的寺庙。三间正殿坐北朝南,两边各有配殿两间,红墙,绿瓦,古松,颇有大象禅意。配殿旁约有半亩空地,几畦碧绿菜蔬,数株古旧茶树。依然明丽的秋阳从树木缝隙间斜射过来,落在正殿屋瓦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为这个佛家静修之所平添几分肃穆庄严。前后左右打量一番之后,他踉跄着走向正殿洞开的殿门。那里人影晃动,诵经声若隐若现,梵香缭绕,袅袅飘出殿门,弥散在阳光之中。方丈正在擦拭佛像,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是打尖还是借宿?他粗声答道:打尖。他说他误入深山,钱财被人劫掠一空,整整两天水米未进,请大师行个方便,舍一餐斋饭,来日定当厚报。方丈又是一声阿弥陀佛,说,施主请随老衲来。进入一间净室,方丈让他坐了,把铁锅坐到泥炉上,注入清水,在圆木墩上摆上茶具:暗色紫砂壶,两只茶盏,一个竹制的茶罐。水烧开以后,方丈把茶壶茶盏里外烫了,放上茶叶,摇动茶壶,缓缓洗茶。方丈老迈已极,一抹浓白的胡须,一脸深如沟壑的纹络,在茶香氤氲中组成一副模糊的影像。他说,方丈,在下实在太饿,能否让我先吃些东西?方丈轻浅一笑,有种父亲般的温软慈祥,在茶盏中默默注入茶汤。茶汤呈琥珀色,香味悠长,透着淡淡的青草苦味,他便有种心醉神迷的感觉。他拈起茶盏,一口喝下。方丈又为他斟上一盏,说,施主,人到了这个世界,万事随缘,行路,做事,为人,莫不如是,沟沟坎坎,均要徐缓图之,当你把世事看透了,想通了,你的坎也就迈过去了。他端茶的手便有些许颤抖,头慢慢垂了下去。方丈说,现在,咱们品的是三泡,一泡浊,二泡躁,三泡方为茶之上品,舌尖触到茶汤,淡香直冲脑门,随之也便钻进了心里。方丈说,施主,请把舌头卷起,形成一个凹状的槽,对,就这样。把茶汤咽进喉咙。这时候,你的烦恼,焦躁,嗔念,功名,黄白之物全部化为乌有,剩下的唯有澄澈清明。施主,你感觉到了吗?他说没有。没有感觉到,只觉得茶有点儿香,也有点儿苦,是我的味觉有问题吗?方丈叹一口气,说,品茶不靠味觉,而在于领悟茶语。茶语?茶语是啥东西?方丈顾左右而言他,问他,走进这个寺院的时候,你可曾注意到本寺寺名?他说没有。方丈说,从容。他在从容寺住了下来,每天三顿粗蔬淡饭,饭后与方丈携手出门,在寺外随处浏览,观枯树昏鸦,听暮鼓晨钟。有时,方丈也邀他进入正殿,感受佛家青灯黄卷的日子。到了晚上,方丈邀他坐在柏树下泡茶,品茗,静听松涛阵阵,秋虫啁啾。他心里便多了些宁静与平和,眼里那股戾气在茶香中慢慢消融。方丈没问他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也不问他家中景况,有无父母兄弟,更不问他为何来到人迹罕至的从容寺,只是陪他喝茶,聊天。终于有一天,方丈把他送出山门,说,施主该走了。他似乎不太情愿,也似乎眷恋着从容古寺,还有这个老迈慈祥的和尚。他说,方丈,能让我再住几天吗?方丈摇摇头,说,施主还是请回吧,污浊洗去,剩下的便只有归宿。方丈。他说,能送我一些茶叶吗?不能。方丈断然拒绝了,说,真的不能。他笑笑说,为什么不能?方丈也笑笑,说,天机不可泄露。他走了,沿着那条狼狐出没的隐秘小路,从茶园间的小径穿过,爬上一座山头…事隔不久,百丈峰盘踞了二十余年的山匪自行散伙,一把火烧去山寨,各自回家种田去。匪首黑七不知所踪。(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他在从容寺住下后方丈和他深入交谈,寺院清幽的环境,深深的感染了他,使他的心里变得宁静与平和,由此他幡然悔悟,毅然走上正道。B.小说详写老方丈请他喝茶的过程,在喝茶中老方丈巧妙点拨,使他逐渐领悟到茶道与人生之道的关联,并洗去内心的污浊,悟出人生真谛,找到了真正的归宿。C.小说寓意深刻,寺院名为从容寺,其实暗指一个人应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挫折,除去污浊、浮躁,不慕荣华富贵,像方丈一样清心寡欲的生活。D.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主要人物身份在小说最后现露出来,匪首黑七似乎就是他,也可能不是他,见仁见智,全文含蓄隐晦,给人一种神秘感。(2)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请结合全文回答,小说中的方丈为什么在他十分饥饿时不给他吃饭而请他喝茶?“茶语”的高妙之处在哪里?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君子守国安民,足用保民,是谓至公耳。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节选自《说苑•至公》(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B.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C.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D.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公法则不阿亲戚”与“北邀当国者相见”(《苏武传》)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B.“国不加治”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C.“久固禄位者,贪也”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D.“顾吾射子也”与“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顾”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楚共王的胸怀眼界还不够大,还局限在楚国人的范围,不算“大公”,真正的大公无私没有国域界限。B.虞丘子德才兼备足以胜任令尹之职,但为了楚国强大,他举荐孙叔敖代替自己,并为孙叔敖的公而忘私倍感高兴。C.咎犯心胸宽广,一心为公,在国家需要人才时,举贤不避仇,放下私人恩怨举荐了虞子羔,两人也因此冰释前嫌。D.令尹子文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廷理执法不公,他愤而斥责,要求廷理秉公执法处罚自己的族人,受到百姓赞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②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三.诗歌阅读(共1小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倦夜①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①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这时杜甫寓居在成都西郊浣花草堂。②徂:过去,逝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竹”“野”二字,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凉”字渲染出一派秋气。B.“重露成涓滴”紧扣第一句“竹”这个意象。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中,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滴滴答答滚落下来。C.本诗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虚实结合,最后两句抒情,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D.诗中虽只写“夜”不写“倦”,但是诗中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寓情于景,味之无尽。(2)“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四.默写(共1小题)5.(四)古诗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飞阁翔丹,下临无地。(《滕王阁序》)(2)鼎铛玉石,,,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3)不然,,,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4)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难》)(5)子曰:“求也退,故进之:,。”(《论语》)五.作文(共1小题)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非常著名的一次战役﹣﹣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第20军59师177团六连的全体战士,接到命令埋伏在长津湖附近的山坡上,时刻准备伏击逃亡的美军。最后美军赶来并没有发现志愿军的攻击,原来六连的125位志愿军战士已经全部冻成了冰雕。这125位战士,即便冻成冰雕却依旧保持着端枪的姿势。看到这一幕,美军主动脱帽致敬。这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著名的英雄连﹣﹣“冰雕连”的故事。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子弟们喜欢涂脂抹粉,服丹喝药,天天比谁更白更美,走起路来要一步三晃,追求弱柳扶风之态。“五胡乱华”过程中,最后被各路南下的少数民族暴捶,汉人更是被称作“两脚羊”被做成人肉军粮。同样是男儿,但是战士们和士族子弟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却迥然不同,对此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作。要求:①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规范书写,不少于800字。六.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来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①_______?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来说,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对象,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②_______,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欣赏。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③_______。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1)文中加点的句子“从某种意义来说”能否去掉,为什么?(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半月板损伤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重视。时间一长病情加重。就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影响运动功能。有人会疑惑,①__________?半月板其实很结实。有研究表明,半月板能承受5﹣6个成年人体重的力。只是有些特定动作容易造成其撕裂。例如膝头节在屈伸同时发生猛烈旋转,就会形成损伤。那么,不运动是不是就不会有年月板撕裂?回答是否定的。随着年龄增大,或因工作性质膝关节长期劳损,也会造成半月板变性,从而导致退行性撕裂。例如有些工作需要长期蹲坐。膝关节一直受到很大压力,久两久之就会使半月板发生细微撕裂。半月板撕裂后能自愈吗?半月板只有外缘三分之一部分有血管供应,内膝三分之二只能靠关节液来提供营养,但营养运不如血液里的多,所以如果撕裂发生在外缘,可以自己慢慢长上,但如在内缘,②__________。总结来说,半月板很强韧,③__________。我们且行且珍“膝”,切莫老来空叹“膝”。(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膝”的引号,作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B.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C.他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1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无人过问呢?自从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从“木叶”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字。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高树多悲风”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寒风扫高木”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将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而“树”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见,“树叶”并不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些什么,而“木叶”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比较相近。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如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等。这种关于“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着疏朗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还显得空阔,它连“叶”字所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诗与其他艺术作品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摘编自朱光潜《诗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炼,常常将“叶”字独用,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B.“木”能够让人想到树干,同时因其在视觉和触觉方面具有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性,为“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干燥之感。C.情趣需附丽于意象方能具体可见,意象需由情趣贯注才能拥有生命和完整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诗文的妙处由此而生。D.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且生生不息,故读同一首诗,每个人所见的意象与作者和其他读者都不完全相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A.屈原首创了“木叶”,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B.“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诗人凝神注视菊花残枝时,人的感情与菊花残枝的特点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移情的效果。C.朱光潜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D.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却时刻都在“创化”,这是因为读者既在创造也在欣赏。(3)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表述,最不适合作为实例来支撑材料二“移情作用”的一项是DA.薛宝钗吟咏“好凤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柳絮纷飞抒发自己的心志。B.黛玉写《葬花词》,将青春少女的惜春伤春叹春的情绪移注于落花之上。C.《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中淅沥的雨声仿若融合了黛玉凄凉哀婉的心境。D.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风流灵巧的晴雯薄命早逝的悲惨结局。(4)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写内容都与“意象”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5)林庚在比较“高树多悲风”与“寒风扫高木”两句诗时,获得了“高树”饱满、“高木”空阔的感知,这给我们欣赏诗歌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考点】非连续性文本;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答案】(1)A(2)B(3)D(4)①材料一立足具体意象“木叶”进行分析,材料二阐述了与意象相关的诗歌理论;②材料一侧重谈意象的选取和运用,材料二侧重谈意象与情趣的结合。(5)①抓住意象,运用联想,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②用心感受,发挥心灵的综合作用,融入自身情趣,领略作者所见的境界;③调动当下阅读体验,结合以往阅读经验,学会移情。【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侧重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则材料,比较材料的内容,区别其侧重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炼……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错误。从原文“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来看,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2)A.“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错误。诗人们沿用“木叶”的说法,属于用词;朱光潜“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指的是诗的意境;二者从属不同的层面,说不上矛盾。B.正确。C.“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错误。从原文“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来看,此处阐述的是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必须有情趣来融化意象,贯注意象,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选项强加因果。D.“物质方面是固定的”错误。原文“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选项略去修饰词“大体”,过于绝对。故选B。(3)D.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风流灵巧的晴雯薄命早逝的悲惨结局,缺少情景契合的境界,故不适合作为实例来支撑材料二“移情作用”。故选D。(4)由“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知,材料一立足具体意象“木叶”进行分析;由“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可知,材料二阐述了与意象相关的诗歌理论;由“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可知,材料一侧重谈意象的选取和运用;由“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可知,材料二侧重谈意象与情趣的结合。(5)由“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可知,抓住意象,运用联想,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由“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可知,用心感受,发挥心灵的综合作用,融入自身情趣,领略作者所见的境界;由“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可知,调动当下阅读体验,结合以往阅读经验,学会移情。答案:(1)A(2)B(3)D(4)①材料一立足具体意象“木叶”进行分析,材料二阐述了与意象相关的诗歌理论;②材料一侧重谈意象的选取和运用,材料二侧重谈意象与情趣的结合。(5)①抓住意象,运用联想,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②用心感受,发挥心灵的综合作用,融入自身情趣,领略作者所见的境界;③调动当下阅读体验,结合以往阅读经验,学会移情。【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茶语李培俊走进那座寺院,他已经没有半点力气了。他是两天前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腹地迷路的。起初,他并不在意,鼻子里哼了一声,这点破玩意能绊得住老子的脚吗?甚至,在踩断一根拦路的青冈树枝之后,他还冷笑一声。他相信,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他一定能走出去。一定!可渐渐的,他的自信在遮天蔽日的林木之间,在饥渴难耐之中消失殆尽。几近绝望之际,他发现了这座寺庙!倚在破旧的山门上,他机警地打量着这座隐在林木深处的寺庙。三间正殿坐北朝南,两边各有配殿两间,红墙,绿瓦,古松,颇有大象禅意。配殿旁约有半亩空地,几畦碧绿菜蔬,数株古旧茶树。依然明丽的秋阳从树木缝隙间斜射过来,落在正殿屋瓦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为这个佛家静修之所平添几分肃穆庄严。前后左右打量一番之后,他踉跄着走向正殿洞开的殿门。那里人影晃动,诵经声若隐若现,梵香缭绕,袅袅飘出殿门,弥散在阳光之中。方丈正在擦拭佛像,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是打尖还是借宿?他粗声答道:打尖。他说他误入深山,钱财被人劫掠一空,整整两天水米未进,请大师行个方便,舍一餐斋饭,来日定当厚报。方丈又是一声阿弥陀佛,说,施主请随老衲来。进入一间净室,方丈让他坐了,把铁锅坐到泥炉上,注入清水,在圆木墩上摆上茶具:暗色紫砂壶,两只茶盏,一个竹制的茶罐。水烧开以后,方丈把茶壶茶盏里外烫了,放上茶叶,摇动茶壶,缓缓洗茶。方丈老迈已极,一抹浓白的胡须,一脸深如沟壑的纹络,在茶香氤氲中组成一副模糊的影像。他说,方丈,在下实在太饿,能否让我先吃些东西?方丈轻浅一笑,有种父亲般的温软慈祥,在茶盏中默默注入茶汤。茶汤呈琥珀色,香味悠长,透着淡淡的青草苦味,他便有种心醉神迷的感觉。他拈起茶盏,一口喝下。方丈又为他斟上一盏,说,施主,人到了这个世界,万事随缘,行路,做事,为人,莫不如是,沟沟坎坎,均要徐缓图之,当你把世事看透了,想通了,你的坎也就迈过去了。他端茶的手便有些许颤抖,头慢慢垂了下去。方丈说,现在,咱们品的是三泡,一泡浊,二泡躁,三泡方为茶之上品,舌尖触到茶汤,淡香直冲脑门,随之也便钻进了心里。方丈说,施主,请把舌头卷起,形成一个凹状的槽,对,就这样。把茶汤咽进喉咙。这时候,你的烦恼,焦躁,嗔念,功名,黄白之物全部化为乌有,剩下的唯有澄澈清明。施主,你感觉到了吗?他说没有。没有感觉到,只觉得茶有点儿香,也有点儿苦,是我的味觉有问题吗?方丈叹一口气,说,品茶不靠味觉,而在于领悟茶语。茶语?茶语是啥东西?方丈顾左右而言他,问他,走进这个寺院的时候,你可曾注意到本寺寺名?他说没有。方丈说,从容。他在从容寺住了下来,每天三顿粗蔬淡饭,饭后与方丈携手出门,在寺外随处浏览,观枯树昏鸦,听暮鼓晨钟。有时,方丈也邀他进入正殿,感受佛家青灯黄卷的日子。到了晚上,方丈邀他坐在柏树下泡茶,品茗,静听松涛阵阵,秋虫啁啾。他心里便多了些宁静与平和,眼里那股戾气在茶香中慢慢消融。方丈没问他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也不问他家中景况,有无父母兄弟,更不问他为何来到人迹罕至的从容寺,只是陪他喝茶,聊天。终于有一天,方丈把他送出山门,说,施主该走了。他似乎不太情愿,也似乎眷恋着从容古寺,还有这个老迈慈祥的和尚。他说,方丈,能让我再住几天吗?方丈摇摇头,说,施主还是请回吧,污浊洗去,剩下的便只有归宿。方丈。他说,能送我一些茶叶吗?不能。方丈断然拒绝了,说,真的不能。他笑笑说,为什么不能?方丈也笑笑,说,天机不可泄露。他走了,沿着那条狼狐出没的隐秘小路,从茶园间的小径穿过,爬上一座山头…事隔不久,百丈峰盘踞了二十余年的山匪自行散伙,一把火烧去山寨,各自回家种田去。匪首黑七不知所踪。(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BA.他在从容寺住下后方丈和他深入交谈,寺院清幽的环境,深深的感染了他,使他的心里变得宁静与平和,由此他幡然悔悟,毅然走上正道。B.小说详写老方丈请他喝茶的过程,在喝茶中老方丈巧妙点拨,使他逐渐领悟到茶道与人生之道的关联,并洗去内心的污浊,悟出人生真谛,找到了真正的归宿。C.小说寓意深刻,寺院名为从容寺,其实暗指一个人应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挫折,除去污浊、浮躁,不慕荣华富贵,像方丈一样清心寡欲的生活。D.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主要人物身份在小说最后现露出来,匪首黑七似乎就是他,也可能不是他,见仁见智,全文含蓄隐晦,给人一种神秘感。(2)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请结合全文回答,小说中的方丈为什么在他十分饥饿时不给他吃饭而请他喝茶?“茶语”的高妙之处在哪里?【考点】小说;内容理解与概括.【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要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贴近文本,尊重文本。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解答】(1)A.“由此他幡然悔悟”理解错误,在喝茶中老方丈巧妙点拨,使他逐渐领悟到茶道与人生之道的关联,从而悟出人生真谛。C.“寺院名为从容寺,其实暗指一个人应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挫折……”对于寺院名的解释夸大其词了。D.“也可能不是他,见仁见智”理解错误,从主旨的表达来看,匪首黑七应该就是他。故选B。(2)“他并不在意,鼻子里哼了一声,这点破玩意能绊得住老子的脚吗?甚至,在踩断一根拦路的青冈树枝之后,他还冷笑一声。他相信,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他一定能走出去。一定!”可见其狂放自大;“倚在破旧的山门上,他机警地打量着这座隐在林木深处的寺庙……后左右打量一番之后”可见其为人谨慎小心;“他端茶的手便有些许颤抖,头慢慢垂了下去”可见其心存良善;“事隔不久,百丈峰盘踞了二十余年的山匪自行散伙,一把火烧去山寨,各自回家种田去。匪首黑七不知所踪”可见其悟出人生真谛,找到了真正的归宿。(3)本题两问,第一问“方丈为什么在他十分饥饿时不给他吃饭而请他喝茶?”从下文的内容“方丈又为他斟上一盏,说,施主,人到了这个世界,万事随缘,行路,做事,为人,莫不如是,沟沟坎坎,均要徐缓图之,当你把世事看透了,想通了,你的坎也就迈过去了”可知,老方丈已经看出了他内心的焦躁、污浊和世俗,老方丈想让他在喝茶中,领悟到茶语,所以在他十分饥饿的时候,让他喝茶。第二问“‘茶语’的高妙之处在哪里?”解读“茶语”的高妙可从老方丈沏茶、赏茶、闻茶、饮茶等的过程中去分析概括。如“进入一间净室,方丈让他坐了,把铁锅坐到泥炉上,注入清水,在圆木墩上摆上茶具:暗色紫砂壶,两只茶盏,一个竹制的茶罐。水烧开以后,方丈把茶壶茶盏里外烫了,放上茶叶,摇动茶壶,缓缓洗茶”;“在茶盏中默默注入茶汤。茶汤呈琥珀色,香味悠长,透着淡淡的青草苦味,他便有种心醉神迷的感觉”;“方丈说,施主,请把舌头卷起,形成一个凹状的槽,对,就这样。把茶汤咽进喉咙。这时候,你的烦恼,焦躁,嗔念,功名,黄白之物全部化为乌有,剩下的唯有澄澈清明。施主,你感觉到了吗?”;“方丈叹一口气,说,品茶不靠味觉,而在于领悟茶语”;“到了晚上,方丈邀他坐在柏树下泡茶,品茗,静听松涛阵阵,秋虫啁啾。他心里便多了些宁静与平和,眼里那股戾气在茶香中慢慢消融”。在巧妙构思里布局谋篇,塑造人物;在不露痕迹中关注社会,解读人生,启迪智慧!所以“茶语”的高妙之处在于老方丈的点拨;在于品茶中能涤荡心灵,品出人生之道;在于品茶中启迪智慧,于不露声色中令人受益。答案:(1)B(2)狂放自大。刚迷路时坚信能走出深山。谨慎小心。看到隐在林木深处的寺庙时左右打量。心存良善。听到方丈的一番禅语后慢慢垂下了头。痛改前非,走上正道。解散匪窝,火烧山寨,回家种田。(3)①老方丈在他十分饥饿的时候,让他喝茶,是因为老方丈看出了他内心的焦躁、污浊和世俗。想让他在喝茶中,领悟到茶语。②“茶语”的高妙之处在于老方丈的点拨。“当你把世事看透了,想通了,你的坎也就迈过去了。”③于品茶中涤荡心灵,品出人生之道。品三泡,一泡浊,二泡躁,三泡方为茶之上品,把茶汤咽进喉咙,烦恼,焦躁,嗔念,功名,黄白之物全部化为乌有,剩下的唯有澄澈清明。喝茶的过程就是心灵净化的过程。④于品茶中启迪智慧,于不露声色中令人受益。不仅使他,也使所有读者受到启发。只有去除心灵的污浊,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特点。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②找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君子守国安民,足用保民,是谓至公耳。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节选自《说苑•至公》(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B.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C.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D.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当公法则不阿亲戚”与“北邀当国者相见”(《苏武传》)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B.“国不加治”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C.“久固禄位者,贪也”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D.“顾吾射子也”与“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顾”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孔子认为楚共王的胸怀眼界还不够大,还局限在楚国人的范围,不算“大公”,真正的大公无私没有国域界限。B.虞丘子德才兼备足以胜任令尹之职,但为了楚国强大,他举荐孙叔敖代替自己,并为孙叔敖的公而忘私倍感高兴。C.咎犯心胸宽广,一心为公,在国家需要人才时,举贤不避仇,放下私人恩怨举荐了虞子羔,两人也因此冰释前嫌。D.令尹子文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廷理执法不公,他愤而斥责,要求廷理秉公执法处罚自己的族人,受到百姓赞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②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考点】散文;一词多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答案】(1)D(2)D(3)C(4)①我才能够在中原诸侯中居尊位,使政令推行到偏远的地方,最终称霸诸侯,如果没有您将会怎样?②我掌握一个国家的大权却让别人听到我有私心,是让我活着没有道义,不如死了。【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解答】(1)句意:虞丘子心里高兴,入宫晋见楚庄王,说:“我说孙叔敖可使他掌管国政,果然是这样。奉行国法而不袒护亲友,可谓公平。”楚庄王说:“这是夫子给予的恩惠啊!”“入见于王曰”中“喜”作谓语,“虞丘子喜”句意完整,宜在其后断开;“入”“见”连动作谓语,排除AB;“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是“言”的内容,作其宾语,不可断开;“奉国法而不党”是“可谓公平”的原因,在“奉”前断开,排除C。故选:D。(2)A.正确。“当公法则不阿亲戚”的“当”,掌管;句意:掌管国家法令不偏袒亲人。“北邀当国者相见”的“当”,掌管;句意:元军邀请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B.正确。“国不加治”的“治”,社会安定;句意:国家没有进一步治理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治理;句意:我俯伏思量晋朝以孝道治理天下。C.正确。“久固禄位”的“固”,固守,霸占;句意:长久固守官位的是贪。“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的“固”,牢固;句意: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D.错误。“顾吾射子也”的“顾”,难道;句意:难道要我用箭射你吗?。“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的“顾”,只是;句意:我每次想起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故选:D。(3)C.“两人也因此冰释前嫌”理解错误。原文“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可知,咎犯并不是放下个人仇怨,只是不会因私事而损害公事。故选:C。(4)①重点词语:“长于中国”,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中国长”;“中国”,古今异义词,中原地区;“令行于绝域”,状语后置句,应为“令于绝域行”;“绝域”,偏远的地方;译句:我才能够在中原诸侯中居尊位,使政令推行到偏远的地方,最终称霸诸侯,如果没有您将会怎样?(2)重点词语:“执”,掌握;“闻”,使……听到;“柄”,权柄。译句:我掌握一个国家的大权却让别人听到我有私心,是让我活着没有道义,不如死了。答案:(1)D(2)D(3)C(4)①我才能够在中原诸侯中居尊位,使政令推行到偏远的地方,最终称霸诸侯,如果没有您将会怎样?②我掌握一个国家的大权却让别人听到我有私心,是让我活着没有道义,不如死了。参考译文:《尚书》上说:“不偏私不结党,王道才会宽广博大。”处理公事不以权谋私,掌管国家法令不偏袒亲人,奉行公事举荐人才不回避仇人。真正的君子能守护好国家从而让百姓安居,使物资丰足从而让百姓生活有保障,这才是大公啊。楚共王出宫打猎把弓弄丢了,侍从请求把弓找回来,共王说:“算了,楚人丢了弓,由楚人捡到,为什么一定要去找回呢?”孔子听了说:“可惜啊,他的胸怀还不够大,也可以说:‘一个人丢了弓,由另一个人捡到,为什么一定是楚国人呢!’”孔子所说的正是大公。楚国的令尹虞丘子对楚庄王说:“我担任令尹十年啦,国家没有进一步治理好,争讼之事没有止息,我却久居高位,妨碍众贤士晋升之路,未能治理好政务空食俸禄。所以我私下里选择国内才智出众之士,有一个乡下士绅名叫孙叔敖,他秉性没有贪欲,您如果选拔他并且授予他处理政事的权力,那么就可以使国家得到治理并且使士民归附。”楚庄王说:“您辅佐我,我才能够在中原诸侯中居尊位,使政令推行到偏远的地方,最终称霸诸侯,如果没有您将会怎样?”虞丘子说:“长久固守官位的是贪;不推荐贤能的人是欺君;不让官位给他人的是不廉洁;以上三件事都不能避免的是不忠。我要坚决辞去令尹的官职。”楚庄王听从了虞丘子的请求,任命孙叔敖为令尹。不多久,虞丘子家里有人犯法,孙叔敖逮捕并杀了他。虞丘子心里高兴,入宫晋见楚庄王,说:“我说孙叔敖可使他掌管国政,果然是这样。奉行国法而不袒护亲友,可谓公平。”楚庄王说:“这是夫子给予的恩惠啊!”晋文公问咎犯说:“谁可以派去担任西河守(官职名)?”咎犯回答说:“虞子羔可以。”晋文公说:“他不是你的仇人吗?”咎犯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胜任西河守,而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虞子羔拜见咎犯向他谢罪说:“感谢您原谅了我的过错,把我推荐给晋侯,使我能够当上西河守。”咎犯说:“推荐你是因为公事,仇恨你是因为私事,我不因为私事而损害公事,你赶紧走吧,难道要我用箭射你吗?”楚国令尹子文家族中有个触犯法律的人,廷理把他抓了起来,听说是令尹家族的人就放了。子文找来廷理责备说:“凡是设立廷理,就是要管理触犯王令国法的人。现在你违背法律而把犯人放掉,这是作为法官却不公正,心中怀有私念。现在我的族人犯了法已十分清楚,而你因为我的缘故而放了他,这说明我的不公正的想法,已在国事里清楚显现出来了。我掌握一个国家的大权却让别人听到我有私心,是让我活着没有道义,不如死了。”廷理害怕了,于是处罚了他的族人。国家的老百姓听说了之后,说:“令尹像这样公正,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于是一起作歌道:“子文族人,违反法令,廷理放人,子文不听,忧生民愤,方正公平。”【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三.诗歌阅读(共1小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倦夜①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①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这时杜甫寓居在成都西郊浣花草堂。②徂:过去,逝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前两句,“竹”“野”二字,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凉”字渲染出一派秋气。B.“重露成涓滴”紧扣第一句“竹”这个意象。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中,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滴滴答答滚落下来。C.本诗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虚实结合,最后两句抒情,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D.诗中虽只写“夜”不写“倦”,但是诗中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寓情于景,味之无尽。(2)“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考点】理解诗词词句;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情感;鉴赏诗词意境.【答案】(1)C(2)颈联描绘了一幅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心情。(3)①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报国无门的感伤,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②前六句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对秋夜里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含蓄地道出了“倦”意。后两句直抒胸臆,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因心忧国事但报国无门而“空悲清夜徂”。【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C.“虚实结合”错误。诗歌的前六句写景,均为实写。故选C。(2)颈联的意思是“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行,自己照亮自己;栖息在溪旁的鸟儿已经醒来,呼唤着同伴”。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衬托出诗人的孤寂。(3)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象,采用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诗的最后一联,直接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时、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是直抒胸臆。诗中的意象,如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含蓄地道出了“倦”意。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这样就有了这些疑问: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万事干戈里”,诗人非常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诗人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答案:(1)C(2)颈联描绘了一幅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心情。(3)①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报国无门的感伤,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②前六句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对秋夜里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含蓄地道出了“倦”意。后两句直抒胸臆,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因心忧国事但报国无门而“空悲清夜徂”。译文:竹林中的凉气渐渐侵入卧室,郊野茫茫,月光洒满庭院的每个角落。更深露重,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星子稀疏时有时无。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行,自己照亮自己;栖息在溪旁的鸟儿已经醒来,呼唤着同伴。这一夜思考着千桩万桩的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只能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赏析: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却有点悖于常理。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应不会“倦”。因此,诗人夜里为什么会疲倦是这首诗的一条重要线索。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开头十个字,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三、四两句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上句扣竹,下句扣月。时间已经是深夜了。五、六两句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以上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虽然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在这幅“秋夜图”中,不仅有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其实还有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这样就有了这些疑问: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万事干戈里”,诗人非常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诗人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这两句的出现使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它们无一不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由于诗人为国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竹凉侵卧内”;由于诗人叹息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故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重露成涓滴”之声特别敏感;那光华万里的“野月”,使诗人思绪向广阔和遥远的空间驰骋;那乍隐乍现、有气无力的“稀星”,似乎显示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则更明鲜地衬托出诗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的孤寂心情。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有一咏三叹,余韵无尽的效果。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诗的首联“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峭拔而起,统领下两联所写之景。设若此两句写作“夜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不仅出语平庸,画面简单,而且下面所写之景也无根无绊。因为无“竹”,“重露”就无处“成涓滴”;无“野”,飞萤之火、水鸟之声的出现,就不知从何而来。由“竹”“野”二字,可见诗人炼字之精,构思布局之细。此诗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点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几个切入点:(1)看作者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2)看时代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诗歌鉴赏时注意这种社会的外在表象非常重要。(3)看注解很多诗歌命题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这对于鉴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作的提示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4)看“情”点古代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把握这些词语对于鉴赏诗歌尤其重要。(5)看形象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写景叙事都离不开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6)看用典古人写诗往往用典故曲折地表达思想,了解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尤有帮助。四.默写(共1小题)5.(四)古诗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滕王阁序》)(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3)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难》)(5)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诗词,其次能够正确书写。【解答】(1)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重点字:霄)(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重点字:逦迤)(3)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重点字:牖)(4)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重点字:巅)(5)由也兼人,故退之(重点字:兼)【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五.作文(共1小题)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非常著名的一次战役﹣﹣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第20军59师177团六连的全体战士,接到命令埋伏在长津湖附近的山坡上,时刻准备伏击逃亡的美军。最后美军赶来并没有发现志愿军的攻击,原来六连的125位志愿军战士已经全部冻成了冰雕。这125位战士,即便冻成冰雕却依旧保持着端枪的姿势。看到这一幕,美军主动脱帽致敬。这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著名的英雄连﹣﹣“冰雕连”的故事。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子弟们喜欢涂脂抹粉,服丹喝药,天天比谁更白更美,走起路来要一步三晃,追求弱柳扶风之态。“五胡乱华”过程中,最后被各路南下的少数民族暴捶,汉人更是被称作“两脚羊”被做成人肉军粮。同样是男儿,但是战士们和士族子弟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却迥然不同,对此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作。要求:①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规范书写,不少于800字。【考点】材料作文.【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首先要审材料确定最佳立意。所给材料为两则,多则材料审题立意之法是逐一审读确定每一则的大体意思,然后取交集或者并集。本题两则材料是相反相悖的,观点既是对立矛盾的,又可统一为整体。正反对比中鲜明了立场、认知:摒弃弱柳扶风之阴柔的媚态,提倡骨气、节操、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阳刚精神。要求部分说:“同样是男儿,但是战士们和士族子弟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却迥然不同,对此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作”。褒贬倾向材料中是显而易见的。写作时可以正向立意,摆事实加以论证即可,也可以辩证分析,根据材料特点,适合破立结合。写作时中心一定要明确,千万别出现,800字都收尾了,还找不到中心论点,高考作文不适合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含蓄”,会因观点不明确导致低分,建议拟成论点式题目,开头结尾都要扣题。求高分的方法可以是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是结构思路出彩,或者内容丰富、论证深刻。储备多角度多侧面的素材,由果溯因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环环相扣是思想厚重的不二法门。参考立意:1.时代呼唤阳刚之气;2.血性男儿,铮铮傲骨;3.“阴柔”不该是男儿本色;4.审美可以多元,涵养气质莫缺精神;5.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6.久违了,男儿的阳刚之气。【解答】“娘炮”之风当休矣清代名士龚自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对病态审美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表达忧思。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文化中,类似“病梅”一般的审美趣味依然很有市场。“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推波助澜,硬生生把“小鲜肉”弄成了“小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